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中书相公书978年4月23日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二、《咸平集》卷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四月二十三日,乡贡进士田锡谨以长书一通,献于相公黄閤之下。
惶恐震骇,不知所裁,幸相公容而察之,使获尽其愚衷,则可以免僭踰之诛,而蒙容恕之惠也。
夫以贱干贵,遭逢实难;
以言感人,听信亦寡。
盖贵贱之际,若天壤之相悬;
言感之间,非聪明而弗悟。
相公以英贵之重,居廊庙之尊,功业辉光,仁义流布,事无微而不烛,理无深而不知。
故在位庶寮,与仕进之辈,孰不受陶铸之大惠,靡不希颜嘱之馀辉。
是以载徵敷叙之辞,上觊钧台之鉴。
文王称睿圣,犹询及刍荛;
周公曰圣人,亦下礼贫贱。
邴吉问服辕之喘,齐相念涉淄之寒。
路左长谣,而晏子动容;
门下献书,而姚崇弗罪。
斯皆相公熟闻之事,儒生常叙之谭,固不假形于书简而后知,亦不劳伸于比喻而方见。
相公以房、杜之策略,佐尧、舜之事机,入造膝于一人,出劳神于百揆。
所务者国家大事,所思者社稷宏谟。
动唯万务之繁,静悦寸阴之暇。
而白屋之士,片艺自沽,求谒见于黄扉,进干祈于重顾。
求名者不过为希科第,在位者不越为冀迁升。
若是者累累然接踵于门栏,藉藉焉取容于左右。
无宏才大略,以裨于采听;
无英气异行,以动于礼容。
所以相君之门非深严也,由所谒之人非英特也,宜其情弗上通,而言弗下应焉。
相君之听非忽略也,由所吐之言无利害也,宜其进未速见,而退未能已也。
是以古人知崇重之难接,非奇伟之莫伸,故有危冠长剑以饰容,长揖抗礼以自异。
常研几于此,而取类于彼,悦怿自得,始终可图。
以为凡欲一谒公卿之门,一达生平之志,胡不观往古所行之事,酌于今未兆之机,焉敢曲徵异辞,聊欲直叙往事。
昔齐宣志在驰骋,而淳于之荐客非贤;
阖庐志在仇雠,而伍员之所言未当。
非言未当也,其言非阖庐之志也;
非客不肖也,其人非齐宣之意也。
故徼福者先意而为事,事无不合;
希宠者见几以设谋,谋无不谐。
观大《易》之言,则曰「几者事之微」也;
详《春秋》之旨,则曰「需者事之贼」焉。
进与退必以时,而谋与断交养也。
相公知小人在此一书也,罪小人亦此一书也。
虽知言出而罪入,固宜偷合茍容,与众人碌碌焉;
茍万一志意相投,宠遇下及,则安可违利趣害,而贻识者之讥也?
相公英明而察焉,望恕而容焉。
以羁旅之人,怀丛脞之艺,去国三千里,宦游二十载。
贫贱琐屑,迂懦闇钝,不言而晓,言之且惭。
年龄在躬,三十有九。
昔在于蜀,同与科场者,今皆列丹陛,升清贯,出奉帝皇之命,入居台省之职。
而小人犹食人之食,衣人之衣,困为旅人,辱在徒步。
当明天子在上,贤宰当国,仁犹及于草木,信尚孚于豚鱼。
安可负六尺之躯,怀丈夫之志,而终日屑屑,不能自奋?
非知己之罪,实自贻之戚也。
寒贱幽忧之苦,不足为相公言之;
希求遭逢之幸,不敢于相公伸之。
言之则亵黩聪明,申之则干犯英贵。
然又何以回特达英果之遇,济进趋变化之机?
子云:「位卑而言高者,罪也」。
今无寸禄之位,而吐僭高之言,郦生五鼎之烹,田光伏剑之节,岂独古人也?
今幸而为相公言之。
生平所著文约百轴,择其自善者得二十编,虽缮写献投,为举人事业,固不乞用为卖名之货,亦不足为希赏之资;
其实邀相公之知,回相公之鉴者,在此一书尔。
相公奉使于吴,而知吴可取也。
相公西掖侍从之臣,夕论思,而谓蜀可灭也。
相公翰林,吁谟宥密,益亲帝衮,而致吴越王来归阙下。
以是知擒吴灭蜀,平百越而来四夷,岂非相公赞成帝谟,而密用良画哉?
所以先帝取天下,平海内,二十年间,强不敢掩弱,大不敢加小,信泰来之运钟于圣朝,升平之时归于今上也。
今主明而贤,本丰而基固,天下安危之柄,总之于主上,而持之于相公
夫盛事难兼,而良时不再。
且老农有三载之储,犹悦然而自裕;
贾获千金之利,尚怡然而自多。
相公太平天子而佐之,太平之民而理之,岂不以功名辉赫而自裕乎,岂不以志意纵横而自多乎?
且自古乱世多而理世少,君子寡而小人众。
姚崇之贤而值玄宗晚年,稍溺情于逸乐;
裴度之量而遇宪、穆之际,未致太平。
今天子春秋鼎盛,好文而稽古;
天下底定,内宁而外安。
相公可意之也,生民受赐之时也。
夫制理于未乱,禁邪于未形,则君子明智先见之常道也。
兵书曰「善战者无赫赫之名」,盖制胜于未形未兆之前也。
古人云:「天下有道,则守在四夷」。
方今边鄙无虞,戎夷畏服,契丹遣其爱子,入朝贡奉。
相公慎择边吏,俾务大体,无使邀功而搆怨之也。
邀功则事,事则怨,是邀功之人,不能布天子之大信于外夷也,相公能不介意乎?
小人狂愚,一至于此。
《春秋》不云乎:「嫠不恤其纬,而周宗是忧」。
然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魏武杨脩之智而杀之,千载之后,人皆非之。
韩信左车之说,百战之胜,人皆美之。
汤曰天下愚夫,「一能胜余」。
舜闻一善,沛然而悦。
茍言利国家,则言之者无罪,而闻之者足以自戒。
相公怜而察之,则以为小人方谋仕进,茍非设奇,则无以警骇听闻也;
相公鄙而浅之,则适足邀抚掌大噱也。
相公若以片文知于小人,则有二十编之文,愿受知于门下;
若以一言知于下走,则有鄙闻陋见,愿见采于舆人也。
若以怜亡国之馀,恤宦游之困,而锡钧镕于匹夫,则羁旅之人自兹而振矣。
唐时名辈在科场间,亦以设奇取誉,如尹枢自放状元、王璘衣缬之类。
又若刘禹锡、柳宗元之为人,皆以大儒之业,当壮年获志于科第,自谓跬步万里,坐邀大位,而言无畏忌,志务倜傥。
迨升郎署,席未遑暖,而众毁已炽,或出刺遐徼,而流离不复;
或终老散地,而诗酒自宽。
壮图弗伸,晚年方悟,非当时弗用也,由锐气误物也。
仕进之仵,茍能鉴往失而慎将来,则安可不为良相之用乎,安可不受良相之知乎?
揣小人艺能,固与往贤悬邈也。
然遽以刍荛之见,骤希庙堂之知,死罪死罪。
相公若以为适时之机,自伸之术,慕王泠然求知宰相尹枢自放状元,斯亦觊相公稍霁威怒而深察焉。
惶恐顿首再拜。
进士陈在中序999年 北宋 · 杨亿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四、《武夷新集》卷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丽水市
孔子五十而读《易》,以至韦编三绝,然后知天命之终始。
自卫反鲁,删《诗》定《书》正《乐》,《雅》《颂》各得其所。
六籍既立,百王由是取法焉。
盖夫《易》者,世历三古,人更三圣,达性命之际,通神明之德,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故曰:《易》不可见,即乾坤之道几乎息矣。
若乃《春秋》、《诗》、《书》、《礼》、《乐》,犹五行之更用事,而《易》之为原。
古者十有五而志于学,既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三十而五经立也。
至于学《易》,必俟夫四五十。
岂非心志未定,不可以参阴阳之变;
涉猎未博,不可以睹圣哲之奥?
至有唇腐齿落,块然面墙。
其或沿波讨源,剪焉先觉,黜章句异端之说,研《彖》《象》极深之言,不俟知命之岁,不求一卷之师,天人之占,鬼神之变,消息盈虚之理,吉凶悔吝之徵,自明而诚,若指诸掌。
非夫禀人伦之上智,得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乎?
颍川陈君,世家瓯闽,寝处坟索,少好《易》象,洞达其要。
尝慷慨发愤,以学者传授失其宗本,去圣逾远,亡羊多岐,大惧夫羲、文之微言将坠于地,乃铺衍遗意,发挥成文,作赋六十四篇,篇演一卦之义。
前年从赋南安郡,薄游上都,扣门造予,以赋为贽。
予一见而甚骇之也,深者厉之,坚者钻之,高者跂而望之,幽者俯而探之,汗漫无际者凌厉以求之,窈冥无状者罔象以索之。
隐几弥旬,恍然有得。
或谈于台阁僚友,或语于场屋流辈。
闻善如响,争取以观。
于是陈君之名,一旦籍甚,所谓《易赋》者,亦盛行于时。
既观艺泽宫,不利攸往,盖聿来下国,剿无先容。
新羁之足,争据于要津;
寒谷之苗,不沾于暖律。
非战之罪也,其势所然乎。
退居旧庐,高卧环堵。
今年,予典郡瓯越,命驾爰来。
乘桴浮海,冒风涛之险;
杖策徒步,越岭峤之阻。
将以生平素业,伸于知己。
若予之孤陋迂阔,何足以当之哉!
陈君其亟随乡书,便卜西笑。
有司方选擢寒隽,牢笼英杰,以副万乘虚左侧席之意。
君博综文史,详练经术,词彩奋发,学殖坚深。
取片玉于昆冈之颠,彯华缨于文石之陛,可以俯拾,未足为难。
矧乃行有馀力,深穷《系》《象》。
天子方复三代之制,开庠序,聚生徒,选经明行脩之士列于学官,以教胄子。
如君醇儒,当中兹选。
仆谓君明圣人之道,将有以及乎生民,扬于王庭,宜取显位,一博士之任,岂足为君辱哉?
勉哉西游,努力加饭!
水利记(三) 北宋 · 舒亶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八一、《舒懒堂诗文存》卷三、《四明图经》卷一○、成化《宁波郡志》卷三、《四明文献考》第一三四页
或谓是湖堤塘善颓,每一浚筑,则取材调工,于并湖之民亦劳费矣。
今诚能即其膏沃,少损为田,岁积谷以为缮修之备,亦因利之利也。
是不然。
庆历丁亥,距今元祐癸酉,凡四十七年矣。
而湖堤之修,前荆公,中张侯峋,最后段君藻,盖未始数也。
夫利害,未尝不相随,顾大小如何耳。
今置大利而顾小害,未可谓知务也。
堤所以善颓,无他,由启闭不时,而畜牧陵践故耳:此县令之事也。
尝得闻父老,谓段君治是湖颇力,增卑培薄,植榆于其上,凡一百二十丈。
置之列亭,刻石载其数目姓名,使分守之,而一切禁止。
诚持久能如此,湖复何患哉?
签书枢密院事皮龙荣再辞免以进奉安日历会要礼毕转官加恩恩命不允诏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九四、《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五七
朕尤重纂脩之事,幸睹成书;
凡与闻笔削之臣,皆沾醲赏。
卿方该辅,职在提纲,内而立政造事之大方,外而制敌禦戎之长算,网罗咸,轨范昭垂。
旌劳叠进于文阶,引义荐形于巽牍。
考邦彝之具在,所谓视功;
傥使领而力辞,宁无妨众?
但当亟受,不必重陈。
冯惟说武博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九八、《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一
国家设学教养,文武并用,而右庠之士议论气节尤劲,培植而作成之,师儒责也。
尔萧然泽臞,屹然壁立,生晚而慕前修之志操,官卑而抗御史之威怒,多士闻风久矣。
昔夫子论仁者之勇,子思言南方之强,盖孙、吴之所未讲也,其以是道训迪诸生
可。
方岳宗学博士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九七
先帝肇建宗庠,萃其隽秀教之而已。
今朕又使之横经朱邸,传以古谊,其选不愈遴乎!
尔博赡之学、奇伟之文见拥士林,不但倚科目为重。
表仪成均,诸生既有所矜式矣,其为我训迪公族,辅导宗藩,使之慕中垒清修之风、东平为善之乐。
(《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
拥:似当作「推」。
杨栋太中大夫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一、《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三
三朝钜典,聿严尊阁之仪;
一代鸿儒,分任纂修之事。
属视功而行赏,爰进律以旌贤。
具官某钟箕昴之精,禀岷峨之秀。
子云所草,准羲、孔之微言;
敬之之文,希屈、马而无愧。
虽去常存于魏阙,其来遂定于春宫。
冠言语侍从之班,专讨论润色之笔。
惟二祖丕哉之谟烈,既极铺张;
若先皇焕乎之文章,亦资诠次。
其事备矣,何勤如之。
噫!
唐贤谓作史之难,宁非笃论;
汉人喜稽古之力,适值明时。
祗服宠光,益修职业。
可。
王爚龙图学士平江府淮浙发运使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三、《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五
乃者吴中积燎,境内薄收。
民荡析离居,未易灌输于三路;
卿溺饥由己,必能全活于一方。
素柬予心,匪由师锡。
具官某有猷有守,至大至刚。
矢之直,冰之清,端澄未已;
涅不缁,磨不磷,坚白自如。
细行形于视听言动之间,大节著于离合去就之际。
天留之以殿诸老,朕擢之以长六官
右扶风之俭荒,辍大宗伯之贵重,驾彼使牡,华以老龙。
然而群黎甚辙鲋之枯,列戍待木牛之饷。
劝食抛籴,胡可并行;
安富恤贫,讵容偏废?
汲黯河内廪,真不辱使者之行;
富弼青州民,自谓过中书之考。
若前脩之盛举,皆贤牧所优为。
噫!
灵河之波,岂惟九里
奉甘泉之计,何待三年!
治绩朝闻,追锋夕至。
可。
项公泽宗正丞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六
九卿之属丞为高,而三丞为尤高,尚书郎有阙则次补,常以处当世名流。
尔由甲科、邑最开朝绩,累迁而至胄丞,佩玉徐行,异乎捷径窘步者矣。
赞我司宗正,天近地禁,瑶编钜典属笔于尔,虽凡例有前修之可法,然铺张非老学其谁宜!
小烦汗竹之劳,平挹握兰之选。
可。
杨栋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太子宾客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一○、《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七○
二三执政,朕方寄以安危;
第一流人,孰有如于魁彦!
延登瑰望,播告纶言。
具官某古柏后凋,神蓍先见。
其文献接乎诸老,故体用该;
其学问本之四书,故源流正。
发梗概于言议风旨,推绪馀于号令辞章,冠冕秩宗领袖储寀。
朕简求哲辅,翊赞洪枢
晋未可图,以有伟人之故;
鲁安得削,由是真儒而然。
试平时素修之方,对今日可治之證,以祈天永命,以尊主庇民
胡运百年而衰,横行易耳;
王师万全而出,尝试可乎!
必广益集思,必深谋远虑,定鼎复还于郏鄏,归疆何止于郓欢!
伟绩可书,令名不朽。
噫!
君陈曰我后德,尚告尔之谋猷;
绮季从吾儿游,汔烦公之调护。
益恢经济,式对眷知。
可。
再辞免兼直院申省状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二七
某近具奏辞免兼直学士院,今月二十七日伏准尚书省劄子,备奉圣旨不允者。
俞音尚閟,忱悃未孚,遂忘三渎之诛,冀动四聪之听。
窃以摛文地邃,视草才难,思涩则起春江上水之讥,词则贻拙匠血指之笑。
如某者兼有二患,了无一长,倘以山林小家数之文,施诸朝廷大典册之用,设有非常除拜,不测传宣,敕使倏临,院吏傍趣,一辞莫措,百丑具呈,非徒灾身,抑且辱国。
此先朝张方平所以有当自量度之戒,而近世叶适所以必力辞兼直之除。
矧如后学之么微,莫企前修之万一,刳肝沥请,顿首固辞。
欲望敷陈,亟行寝免。
绳枢草舍,愧非修凤之才;
金马玉堂,会有提鳌之手。
所有恩命,未敢祗受(《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七六。又见《翰苑新书》别集卷七。)
「非」下原有「除」字,据清抄本删。
信州守臣奏状1245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三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臣近奉八月十三日御笔:「时方多事,念未能蠲租赋,而吏之不良,或预借重催,或取赢厚折,复毒吾民,令监司觉察,务苏疾苦而消愁叹」。
臣捧诏感泣,下之郡邑,君令臣行,孰敢不共!
又准户部符,备奉圣旨,以台臣奏请,诸邑催科并宽二月,付臣奉行。
信州守臣虞曾适以书至,首言版曹总所限期之严,次言诸邑逋负之多,其大意则谓臣不当禁至专人,为诸邑地
臣答以诸邑皆昧生平,寔无私主,如专人之禁,则建康主帅所治,太平以守兼漕,皆不以臣为非。
且巽谢曾曰:「圣主不以臣为不肖,使之刺部,固欲其相规儆,不欲其相和随」。
又录御笔以示之。
后九月初六日,据本州申:「近追弋阳典吏吴暹赴州责认钱帛,其人辄用万券行赂州吏展限。
内排军程成领去六百千,分俵衙蕃、奉知、郡书判。
本县拖欠财赋所如山,追吏不发,宁不以钱解官,动以万数贿吏,县强州弱,前所未闻。
事涉入众,不欲一一追究,程成杖一百,追赃,解提刑司」。
臣读之骇然,因记臣始入境,州民遮道诉程成专一为郡鹰犬,刻剥民财。
臣务存州郡事体,指名行下戒约。
今覆出为恶,赃六百千,止从杖罪,且问卒而不问吏,何也?
兼州出一引追吏,县费万缗展限,州之可畏甚矣,犹谓「县强州弱」,其说实不可晓。
况此钱皆本县百姓膏血,宪司虽贫,何忍用此!
即委通判俞公明将程决配,仍监此万券纳州,理为本县欠额。
臣窃惟江乡诸郡独信州预借至淳祐六年苗米,其民尤可哀痛,每因公牍私书,谆谆镌免,冀宽一分。
曾方且劄为紫袋黑匣,下县遇缴(一袋要三十千,一厘百五十千。),今又于御笔申严之初,诏旨缓催之际,愈加峻急,动以版曹总所为词。
昔阳城道州观察使判官督赋,城自系狱户,判官惊谢而去,不闻城之迁怒吏民、流毒田里也。
臣反复切磋之望绝,丁咛告戒之词穷。
谨按朝请郎、知信州虞曾,居国门之外,生名相之阀,宜知圣主之德意,宜接前修之见闻。
一剖郡符,便忘县谱,专为聚敛封殖之计,不明保障茧丝之义,恩群胥如骨肉,虐属邑如草芥,藐藐然牧与刍之责,皇皇焉玉与剑之求。
侍郎徐元杰身肉未寒,罢吏侵其垣屋,残其竹木,本州坐视不诘,其家远愬于臣。
曾为郡守,视牧养教化为不切,甘掊克椎剥之有味,倘为隐蔽,是负使令。
欲望圣慈鉴烈祖紫云楼之训,览前贤《舂陵行》之篇,特发睿断,将曾免所居官,以为奉诏不虔、剥下已甚者之戒(《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七九。)
句首原有「取」字,据文意删。
赐第谢丞相1246年8月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四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一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钱塘
对玉座而乞身,未容还里;
赐金丹而换骨,仍使登瀛。
奎画之明扬,实化钧之密启。
宠光百倍,辞受两难。
窃以稀阔之举惟其人,遇合之际系乎命。
相如陈正献,仅除元履之官;
前辈史太师,不了放翁之事。
魏则终身而长往,陆方锡第而左迁。
未有既齿名于皇朝俊造之科,复著籍于上帝图书之府。
是为异数,当属奇才。
如某者学欠精专,性多遗忘。
河阳耕牧,莫能成周南太史之书;
汾曲田庐,但欲卒铜川府君之业。
其进非由秀孝茂异之选,所望不过国舍虞比之迁。
辰献瞽言,午攽细札,兹所谓本朝之旷典,举而华孤士之一身。
黄牒怀归,绝胜桂生于坟上;
青编老去,恍惊照于阁中。
旧无千佛之姓名,新有群仙之指点。
众羡致身于清望,独知回首于钦翘。
昔在端平,早陪末至,岂必立定夫于莫雪,居常坐公掞于春风。
前以宗伯迩英,已辱纂脩之荐;
后乎秀岩史局,未酬推挽之言。
及甄陶归掌握之中,果位置越拘挛之表。
何异加冠巾于澄观,施朱粉于无盐
笔砚久荒,忽忝场屋遗才之举;
布韦相语,将有渠观无人之讥。
兹盖伏遇某官开诚心如武侯,持众美如房相,谓取士之规模宜广,谓有司之尺度太拘。
育英才在大臣,所以储国家之用;
以科第与风汉,得无贻门馆之羞?
况荒浅未能诵《祈招》之诗,而辨博不足奉帝丘之问,恐干清议,徒窃隐忧。
某取数过多,受恩罔极。
向春风夸得意,非复走马看花之时;
以纪传易编年,徒有绝笔获麟之感。
过此以往,未知所裁。
郑丞相少保醴泉观使侍读1244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四一、《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一八、《翰苑新书》续集卷一、《启隽类函》卷一九、《秘笈新书》卷一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起贤滨海领使祥源。
图任旧人,拜召公而为保;
若稽古道,命倚相以读书。
麻卷初传,缙绅相贺。
历考帝王之世,尤隆师傅之恩。
宗之甘盘,曰台旧学;
汉光之于严子,云朕故人。
或遁荒野而见思,或钓桐江而彊
所以示后世人主进修之法,所以倡学士大夫名节之风。
久矣寂寥,伟哉遇合。
恭惟某官有尹躬之一德,集孔氏之大成。
嘉定初潜,实赖绮园之力;
端平总揽,首当莘渭之求。
一变有涑水之风,独立少汲公之党。
容身无地,知我者天。
上印而还中书,角巾而即东路。
曲江感秋扇之喻,远避隼猜;
魏公喜昼锦之归,冷看蝶闹。
属者朝更政化,辟作福威,区别忠邪,顾瞻表著。
群公环列,类非昔者之亲臣;
一老独存,方且岿然于下国。
百辟迎安车之至,九重慰仄席之思。
谓莫繁乎一日万机之劳,莫要乎三坟五典之道,嘉与鸿硕,相亲燕间。
弼予一人,遂冠班于孤棘
益者三友,时开卷于细旃。
内家赐圣制而开御筵,太史奏客星之近帝座。
宠光鲜俪,迈史、梁两揆之荣;
典故具存,踵申、潞二公之拜。
某久孤拔擢,积困谤伤,人或谓之非辜,自不知其何罪。
厚诬石介,因以撼于富公;
巧诋舜钦,本欲倾于祁国
不敢发涂穷之叹,庶几有天定之时。
久疏翘馆之起居,忽听大庭之播告。
仆方养母,讵宜隐于终南
公素怜才,傥许逃归于阳翟
玉局观谢二相启1236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四○、《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一七、《翰苑新书》续集卷三九、《秘笈新书》卷七、《宋四六选》卷一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钱塘
背师罪大,自速台评;
锡类恩深,尚叨祠廪
进退两关于伦纪,保全一出于陶钧。
伏念某以常调之庸才,际初元之景运,招徕未久,位置稍高。
由光范进身,非借助金、张之比;
及延和赐对,有交欢平、勃之言。
心迹甚明,奏篇犹在。
然而从老师而偕出,恋明主而独留。
欲相送于南阳之阡,絷维不果;
当退老于西河之上,驰骛未休。
旧府因而起杀公之嘲,故交讶其乏死友之谊。
按陈卿之事百,数子夏之罪三。
众破胆而怖风霜之威,独披襟以受《春秋》之责。
晨收华组,夕驾短辕。
眉山翁之旧衔,返老莱子之初服。
吟泽畔,略无怨灵修之词;
回首渭滨,终有怀大臣之意。
兹盖伏遇某官忠存王室,心契上穹。
事有大疑,汝则谋及庶人卿士;
人之彦圣,容之保我子孙黎民。
当凤麟毕呈祥瑞之时,如凫雁岂系少多之数,姑捐圭撮,俾奉旨甘。
某敢不稽首归恩,铭膺悔过?
珠履而陪上客,无复观东阁之奇;
黄冠而还故乡,愿祝南箕之寿。
广东提举李丞相1239年10月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四○、《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一七、《翰苑新书》续集卷三五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祝釐西华,久从隐者之游;
易节南州,忽忝使乎之选。
光生原隰,恩出庙堂。
踰峤以南,去天尤远。
先朝将指,居多馆学之名流;
近岁擢才,稍用米盐之能吏。
未睹研桑之新智,先隳冰檗之素风。
向非遇儒相之登庸,何以拔书生而临遣。
伏念某粗谙吏事,亦畏官箴。
建上吏民,犹记绾县章之日;
江西父老,皆知解郡印之时。
顷遭柱后之弹文,追咎榻前之对语。
睿明之洞照,幸要领之获全。
三载退藏,贫贱返缊袍之旧;
一朝抆拭,姓名出夹袋之中。
深惟卵翼之恩难酬,欲以毫发之劳自见。
既抵司存之始,乃知责任之难。
赣客横行,增筴之符方急;
岭民贵籴,泛舟之役未休。
操切则失人心,谬悠则误国事。
鸿私所被,蚊负曷胜!
兹盖伏遇某官德享天心,功熙帝载,内统百官而拱极,外严十使之观风。
谓昔者熙宁,尝处濂溪之老;
及后乎元祐,必如子骏其人。
意其闻师说之绪馀,或可希前修之万一。
某敢不疚心求瘼,洗手奉公?
使臣远有光华,既误蒙于推择;
丞相毋抱文法,所愿效于驱驰。
谢台谏启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四三
取数浸多,以大蓬而入馆;
秉心不固,类小草之出山。
垂老弹冠,由公推毂。
伏念某爵罗旧族,虫篆鲰生。
宝、绍间,盖三仕而三黜;
及端、嘉际,复一招而一麾。
了无宿桑下之心,不记梦蕉中之事。
晚叨天奖,亲洒奎文
起徒步而近红云一朵之边,遭逢之幸如此;
不旋踵而堕青溪千仞之底,乘除之理则然。
迨予环而复招,迫扇枕而不至。
旋罹艰棘,尚辱访咨。
《祈招》不知,倚相岂为良史;
祥琴虽御,子夏犹有馀哀。
况帝所之木天,比仙家之蓬岛
领袖之选,缙绅所荣。
贺季真一代风流,擅名于天宝
陆放翁四朝耆旧,特起于庆元
既惭前修之典刑,徒累先达之汲引。
兹盖伏遇某官嫉恶之辞严甚,嘘枯之意盎然。
国有吁谟远猷,必昌言于谏纸;
士或寸长片善,常密启于细旃。
力援滞踪,俾尘华选。
某冥行不止,孤立易摇,恃霜威以自安,庶晚节之可保。
南史执简,愧无直笔之遗风;
西洛戴花,窃慕耆英之高致(《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一九。)
官:原无,据小草本补。
回张添教(诜)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五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二五
诸侯学曰泮,方推广于化原;
一卷书立师,示褒崇于经术。
挹清标而起敬,读伟制而失惊。
恭惟某官圣处穷探,贤关独步。
生梅溪、常州之里,尊闻行知;
水心、止斋之门,薰香摘艳。
既笑谈解褐,宜腾踏飞黄。
属圣世作新,博选材名之士
举人雕篆,将兴理义之文。
莆虽小邦,代有巨擘。
必表章蔡端明、陈谏议之存稿,必物色林艾轩、郑夹漈之遗书。
开后学之心胸,续前修之气脉。
广文到官舍,莫叹无毡;
学士瀛州,会看给札。
某少尝肄业,老已明农。
虽甚惰荒,未忘亲炙。
无友独学,每怀孤陋之惭;
有朋远来,庶获切偲之乐。
方实孙经史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八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后村题跋》卷九
曩余见场屋之作及古律诗、长短句,知君之豪于文也。
别数年,闻君以其所著《易说》献于朝,始知君之邃于《易》也。
俄又闻君以布衣入史局,预闻纂修之事,又知君之长于史也。
书成进御,自监修大臣至诸史官皆被醲赏,时相以君累上春官,欲令免省奉大对,遽以风闻报罢。
君浩然西归,示余读《语》、《孟》、《诗》《、书》、《中庸》、《大学》各一帙,《西铭解》、《太极说》各一帙,《史论》一帙,凡世儒白首灯窗、殚精覃思所不能通解者,往往立谈造诣,一览融会。
前辈有问刘道原读到汉八年末者,有欲挽伊川入山读《通典》十年者,讥刘颛于史、程颛于经也。
君生季世之后,而欲集先贤之长,志大而才高,岂非吾党之畏友乎!
汉五经皆立博士,诸儒各名一经,不杂治,惟大儒舒、向三数公兼通焉,如贾山辈见谓涉猎矣。
《易》至王荆公,《春秋》至胡文定,《书》至吕成公,其说密矣,或者乃曰「介甫《易》吾一日可著百部」,朱氏于胡、李二家之书犹未能无疑焉。
史学则自范氏《唐鉴》、胡氏《管见》、朱氏《纲目》之外,可助此三书者未知其几家也。
此事当篝灯煨芋,共下十年工夫。
余既眊荒,君又行役,姑题诸卷之末,以俟他日商榷。
龙溪县复平粜仓记1237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九九、《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八九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前记首叙邑人致粟之艰使人颦蹙,次述赵侯致仓之善使人欣跃,末忧后人之不能继,其词峻,其旨深,又使人怃然以为过虑也。
然自嘉定乙亥端平乙未,不二十年而赵侯之羽化,仓亦不存,前记所虑殆如蓍龟矣。
长乐李侯始至,慨然发愤曰:「彼能废之,吾能脩之」。
颛以清俭为治,二年而新敖立,本钱复会,玺书擢侯,通守龙川
侯曰:「仓事未竟,不可去此」。
终更,积粟三千馀斛,视赵侯增千斛焉。
出纳敛散,略仿常平
既为仓约,复请余识之。
有问于余者:「创与脩孰难」?
余曰:方赵侯时,县计未屈,令俸犹厚也。
李侯之时异矣,上贡责全银,月俸给纯楮,公私困弊。
侯儒生,无生财术,顾邑有税苗縻费钱,岁几千缗,及迎新例卷皆前人以奉一己者,侯悉用之于仓,又铢寸累积以成之,李侯为难。
又问曰:「昔之废者可脩,今之脩者能保其不复废乎」?
余曰:以李侯之心,守李侯之约,胡为而废?
若夫侵本钱,非约也;
付吏手,非约也;
滥籴贱粜,苟悦之政不可以继,非约也。
有一于此,复趋于废矣。
又问曰:「严莫严于常平之法,或者玩之,如约何」?
余曰:恻隐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李侯之约,将以利其身乎?
厚其家乎?
抑将以延一邑之命脉乎?
如止于利一身,厚一家,渝之可也;
如一邑之命脉系焉,非渝李侯之约也,失一方之人心也,犯千百世之公议也。
失人心非良吏矣,犯公议非贤士大夫矣。
然则是约也,岂不严于法乎?
又况部刺史郡守丞临之,邑人守之,其法盖未尝不严欤!
李侯名脩,字永之,学问有师承,政事有家法。
其于是仓未复,虽迁擢不忍去;
已复而去,犹卷卷然思所以善其后者。
呜呼,可敬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