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岁寒堂记 宋 · 刘跂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六一、《学易集》卷六
人有是心,不能无感,感有邪正浅深之异,而所以感之者固不一也。
触于外而感于中者,其感浅;
诸中而感乎外者,其感深。
凡一语一言之间,一事一物之微,卒然而遇,介然而觉,其机跃然动乎其前,皆感也;
岂若涵泳德泽,薰陶教化,如南国之于甘棠而不忍剪伐,晋人之见岘山而泫然流涕,盖其流恩遗爱蕴积于中者既深,则寓于物者宜其久而不替。
至如放逐不偶之臣,羁穷无聊,见屈潭、贾井于邂逅之顷,亦为慨伤而叹息;
遁逸旷达之士,过鹿门、星濑、剡溪、谷口,未有不遐想其高风,雅尚而钦羡之也。
此亦性情之所不能无者。
若概之以尊德乐善、景行好修之感,则有间矣。
若夫前贤既远,不得抠衣撰杖,接其謦欬,亲其典型,寤寐永歌,瞻望不及,或得其经行游宦之乡、读书讲道之地,封植疏剔,创为亭榭,立为祠宇,表揭褒崇,以致其怀古仰高之思,以衍其流风馀韵之传,此固秉彝好德之良心。
非其感于中者有积累之素,安得于岁月既荒之馀,而能溯在昔之精英,振既往之休烈,若有所迫而不容自已者哉?
先大父焕章幼孤力学,肄业于郊外精舍,乡先生默成潘公一见奇之,指庵前命赋诗,卒章有「愿坚操,同保岁寒心」之句,潘公大嗟赏,刻其语竹上,自是教均子孙。
厥后大父辱交当世名公,刻苦磨砺,奋身儒科,由长沙邑被召,守严易信,复归郎省,入侍经筵
一谗去国,凛然风操,著于麾节者三十年。
某在支孙中生之日最晚,欲求昔读书之地,堙郁不闻。
岁在癸巳,尝侍撝堂刘公,见履斋先兄于伯父之茔舍,教言甚款,历言其所以卜竁之由,其地为真懿大师净信庵,即大父隐约修藏之所。
指其路旁之井曰,此真懿所浚也。
缓步后冈,披删荆莽而指之曰,此真懿之塔也。
真懿实为大父之母舅。
某既竦然展礼,顾瞻徘徊不忍去。
明年履斋即世,其子不忘先兄之意,榜此庵曰「思泉」矣。
岁在丙午,始榜其堂曰「岁寒」,取大父诗中之语也。
盖其更练世故,而得于涉履者渐熟,探索义理,而得于讲明者渐精,故尊德乐善、景行好修之感,历三年而如新,等百年而一日。
岂不以大父自立之卓然,于是仰止其艰勤,宣畅其幽眇,欲以厉其勇往追念之志,复以告诏其子孙乎?
倘非于父师之训,沈涵浸灌,有日新之功,何以越十有馀年而寄兴于堂扁者,鞭辟益亲切,而趣向益悠长哉?
于此可验其学矣。
今夫长松之下,苔甃露阑,原泉渊水,利泽沾溉,酷旱不涸,行道之人固已饱其甘洌清泚之味,是亦足以慰子之思矣。
犹恨刻诗之芜没不存,然今日之脩干寒梢,傲霜雪,拂云霄,虚心劲节,挺然而成林者,非此君之本支馀裔欤?
某岁一登再登斯堂之上,追念先世种德流庆之所基、师友渊源之自始,故迹隐然,日迈月征,风声消寂,惕焉大惧,且有愧于琅玕翠色,犹郁乎其苍苍也。
间窃自念「皇览锡嘉」,适符章句,尤汲汲焉,惟恐学荒行堕,无以上缉乃猷,凛乎一发之引千钧也。
风檐月牖,与相期,同保岁晚幽贞之操,其志亦有年于兹矣。
暇日坚请书其颠末,不敢固辞,敬为之记。
重阳后五日,宗叔某谨书。
择善易解序 南宋 · 袁说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七、《东塘集》卷一八
《易》之为书,与天地准,更三圣而后,备学之者,可以无过焉。
闳衍微深,蕴奥难见,非博学君子,明阴阳变化之用者,焉能探其妙旨哉!
昔王通讲道河汾,推明六经之旨,自谓吾之赞《易》,述而不论。
呜呼!
通尚然也,弗如者其曰能乎!
然考古验今,释其言而解其义者,亦云富矣。
京房、丁宽、梁丘、费直之辈,皆博通《易》道,杰然颖出于西都,不幸其文逸亡。
其后王弼、孔颖达又相继而显焉,列于今而不泯。
暨于我宋,以右文兴治,教化茂行,二百五六十年之内,英才俊士,名世巨儒,日以汇征,多本经谊。
若王、程、龚、耿数公,又皆精通于《易》而得于奥旨也。
吁!
繇古逮今,明《易》者不为不众矣,然予于此亦不得无言焉。
且《易》之所以为《易》者,不外《卦辞》、《爻辞》、《彖辞》、《象辞》、《文言》、《系辞》兼而为《易》,皆圣人所作也。
虽其旨趣意义,微奥难明,亦不过一说而已,曷尝有二哉!
奈何古今学者类皆索奇求异,各持一说,欲无同于人,以骋一己之学,殊异立言,纷然不合于理者有之,悖于理者有之,遂致圣人一经之意,杂然不可考。
后之学者,自是无所据矣。
且《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此《讼》卦九四爻言也,辅嗣、孔氏释之曰:「讼既不胜,若能反从本理,渝变往前争讼之命,即得安居贞吉」。
此一说也。
东坡则释之曰:「九四所当得者初六而已,近于三,而强求之,故亦不克讼。
然而有初之应,即而就其命之所当得者,自改而安其政,则不失其有」。
此二说不同也。
至于伊川则释之曰:「四以刚阳而居健体,无与为敌,则讼无由而兴,故不克讼。
夫以刚健而不中,所以好讼。
若义不克讼,反就正理,变而安贞则吉」。
此三说不同也。
至若耿氏则释之曰:「九四不克讼,以刚讼柔,其义不克,而复即九五听者之命,变而安则吉」。
此四说不同也。
夫一爻之间,不踰数句,而其意亦不过一而已。
诸儒释之,各立异见,若圆冠方履之不侔。
圣人作之之意,果安在哉?
由此观之,则馀解之相异,可不言而喻矣。
予尝求诸儒训释之文,以寻奥义,见其彼此角立,议论纠纷,不归于一,汩于胸中,因释其当于理,明于道,优于诸解者,萃聚其说为一帙,庶可论归于一,而予亦得以一其心也。
否则将信彼欤,将信此欤?
异时之不一,其害岂小哉!
虽然,予学不逮人,则焉能见众说是与否也。
然尝受教亲庭矣,故于此不自卑逊,而掇取其当者以集之。
想后之君子得是书以观之,则知予集之之际,不妄乱也。
若夫《春秋》一经,圣人褒善贬恶之书也。
左氏自为传,而公羊、谷梁又各为传,后世学者方之六经并行也。
唐卢仝以学高世,刻意《春秋》,乃束三传,独抱遗经,岂非厌传注之说穿凿不根,有激而云哉?
卢仝尽弃三传,独以经为宗;
予求以明经,而不敢尽废其解,予之学诚下于一等矣。
然汉刘歆谓学者信口说而背传说,是末师而非往古。
盖自秦火以来,残编断简幸有存者,传说之功也。
或者必欲尽废之而独探微言,则朽折之馀,盖亦难矣。
况支离异同之患有甚于朽折乎!
则是书也,其罪我乎,其知我乎,必有论定者矣。
不然,儒者以六经为法,乃累世不能通其学,穷年不能究其理,则太史公即有甚忧者。
孔子尝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予于是书,目曰《择善易解》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