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酬答王仲仪龙图 北宋 · 孙沔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海东霜隼品仍多,万里秋天数刻过。
狡兔积年安茂草,弋人终日望沧波。
青鵁独击归林麓,皂颊群飞入网罗。
为谢文登贤太守,求方逐恶意如何(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 《鸡肋编》:兖守王仲仪龙图以五枚赠威敏孙公,皆皂颊鸦,不堪搏击,故公作是诗戏之。)。
字谜诗二首 其二 北宋 · 王安石
押庚韵
将军身是五行精,日日燕山望石城。
待得功成身又退,空将心腹为苍生(宋庄绰《鸡肋编》卷上)。
戏咏馓子赠邻妪 北宋 · 苏轼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宋庄绰《鸡肋编》卷上 《鸡肋编》:食物中有馓子,又名环饼,或曰即古之寒具也。苏轼在儋耳,邻居老妪业此,请诗,轼戏云云。)。
句 其一 北宋 · 蔡确
押文韵
儒苑昔推唐吏部,将坛今拜汉将军(宋庄绰《鸡肋编》卷下)。
按:《西塘集耆旧续闻》卷一○作文价早归唐吏部,将坛今拜汉淮阴。〗〖《鸡肋编》:蔡确始为京兆府司理参军,会韩子华设宴,确作口号一联云云。公喜荐之,改京秩。
庆侄耆登第 北宋 · 王仲修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锡宴便倾光禄酒,赐袍还照上林花。
衣冠盛事堪书日,六世词科只一家(宋庄绰《鸡肋编》卷中)。
跋东坡谢庄公岳书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二三、《鸡肋编》卷上
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则莫不按剑而相眄,况嗜好吴越哉!季裕加于人数等矣!
诗一首 宋 · 晁说之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泗滨浮石岂不好,怊怅上方承眷时。
今日道傍谁著眼,女墙犹得掷胡儿(宋庄绰《鸡肋编》卷中 《鸡肋编》:金人围都城,城中之机石多碎以炮。虏既去,晁说之以道舍人东下过符离,有高况者以二石遗之,晁以诗谢云云。)。
送庄季裕宣教 宋 · 饶节
庄侯目如岩下电,堕泪碑傍始相见。
松间经行倚松语,袖有普贤真行愿(自注:季裕以《行愿品》作小榜,袖之,随处散帖。)。
春风昨夜忽言别,楚儿恰恰耕残雪。
野人无以赠君行,山杏溪桃为君说。
自咏 北宋 · 任忠厚
七言绝句 押纸韵
有个官人靡恃己,著领蓝袍罔谈彼。
面上带些天地玄,眼中更有陈权委(宋庄绰《鸡肋编》卷中 《鸡肋编》:任忠厚有文,驰誉上庠。一目患翳,而身甚长,服赐第时绿袍,几不及踝。然喜嘲谑,常玩一友人,其人恚曰:“公状貌如此,曾自为其目否?”任见其怒,即曰:“吾亦自有诗也。”问之,云云。其人乃笑而已。皆《千字文》歇后语也。)。
句 宋 · 吕颐浩
押陌韵
草履便将为幸舄(宋庄绰《鸡肋编》卷上 《鸡肋编》:高宗南幸,舟方在海中,每泊近岸,执政必登舟朝谒,则蹑芒鞋。吕元直时为宰相,顾同列戏曰云云。参政范觉民曰:“稻秸聊以当沙堤。”)。
咏虾蟆 北宋 · 汴京轻薄子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佳名标上苑,窝窟近天清。
道士行为气,梢工打作更。
嘉言呼舍弟,东美是家兄。
莫向南方去,将君煮作羹(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 《鸡肋编》:有扬州人黎珣字东美,崇宁中作郎官监司,又有京师开书铺人询字嘉言,皆以貌像呼为虾蟆。而琼林苑西南一亭,地界近水,俗号虾蟆亭;天清寺前多积潦,亦名虾蟆窝。都中轻薄子戏咏虾蟆诗云云。)。
送庄大夫绰赴鄂州守 宋 · 程俱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白首同经本命年,君临方面我归田。
应无卫尉一钱直,空羡漆园三十篇(自注:季裕著《本草蒙求》三卷,颇工。)。
麟阁功名应未晚,羊肠岐路莫争先。
西归不待三年最,肯访柴门濲水边。
题燕山僧寺壁 北宋 · 赵佶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九叶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
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宋庄绰《鸡肋编》卷中)。
句 其三 南宋 · 赵子栎
押庚韵
杜鹃不是蜀天子,前身定是陶渊明(以上宋庄绰《鸡肋编》卷中)。
跋灸膏肓腧穴法 宋 · 庄绰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三、《海虞文徵》卷一五、《虞邑遗文录补》卷三、《中国医籍考》卷二一
余自许昌遭金寇之难,忧劳艰危,冲冒寒暑,避地东下。丁未八月,抵渭滨,感痎疟。既至琴川,为医妄治,荣卫衰耗。明年春末,尚苦跗肿腹胀,气促不能食,而大便利,身重足痿,杖而后起。得陈了翁家专为灸膏肓腧,自丁亥至癸巳,积三百壮。灸之次日,即胸中气平,肿胀俱损,利止而食进。甲午,已能肩舆出谒。后再报之,仍得百壮。自是疾證浸减,以至康宁。时亲旧闻见此殊功,灸者数人,宿疴皆除。孙真人谓:「若能用心方便,求得其穴而灸之,无疾不愈」。信不虚也。因考医经同异,参以诸家之说及所亲试,自量寸以至补养法,分为十篇。并绘身指屈伸坐立之像,图于逐篇之后,令览之者易解而无徒冤之失,亦使真人求穴济世之仁益见于天下也。建炎二年二月十二日,朝奉郎、前南道都总管司干办公事、赐绯鱼袋庄绰记。
鸡肋编序(绍兴三年二月) 宋 · 庄绰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三、《皕宋楼藏书志》卷六三
昔曹孟德既平汉中,欲因讨蜀而不得进,守之又难为功,操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莫能晓。杨脩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殊可惜。公归计决矣」。阿瞒之绩,无见于策,而其空言,竟著于后,是岂非鸡肋之腊邪?然方其撅芦菔、凫茈而饿于墙壁之间,幸而得之,虽不及于兔肩,视牛骨为愈矣。予之此书,殆类于是,故以「鸡肋」名之。绍兴三年二月九日,清源庄季裕云。
按:《鸡肋编》卷上,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版。
跋钟离权诗寄太原学士 宋 · 庄绰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三
昔维扬有何仙姑者,世以为谪仙,能与其灵接。一日,钟离过之,使治黄素,乃书此诗。吕公亦跋其后,令俟王学士至而授之。后数日,王古敏仲自贰卿出守会稽,至维扬访姑,即以与之。王秘不以示人。宣和丙午,其子诚为西京留司御史,绰有中外之好,得其临本。后王氏家残于兵。
按:《云麓漫钞》卷二,丛书集成初编本。又见《鸡肋编》附录。
传奇莺莺事辨正 宋 · 王铚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九二、《侯鲭录》卷五
尝读苏翰林赠张子野诗,有云「诗人老去莺莺在」,注言:「所谓张生,乃张籍也」。仆按元微之所传奇莺莺事,在贞元十六年春。又言「明年,生文战不利」,乃在十七年。而唐《登科记》,张籍以贞元十五年商郢下登科,既先二年,决非张籍明矣。每观其文,抚卷叹息,未知张生果为何人,意其非微之一等人不可当也。会清源庄季裕为仆言:友人杨阜公尝得微之所作《姨母郑氏墓志》,云其既丧夫,遭军乱,微之为保护其家备至,则所谓传奇者,盖微之自叙,特假他姓以自避耳。仆退而考微之《长庆集》,不见所谓郑氏志文,岂仆家所收未完,或别有他本尔?然细味微之所序及考于他书,则与季裕所说皆合。盖昔人事有悖于义者,多托之鬼神梦寐,或假之他人,或云见他书,后世犹可考也。微之心不自聊,既出之翰墨,姑易其姓氏耳。不然,为人叙事,安能委曲详尽如此!按乐天作《微之墓志》,以大和五年薨,年五十三,则当以大历十四年己未生,至贞元十六年庚辰,正二十二岁矣(传奇言生年二十二岁,未知女色。)。又韩退之作《微之妻韦丛墓志文》,作婿韦氏时,微之始以选为校书郎,正传奇所谓「后岁馀,生亦有所娶」者也(贞元十八年,微之始中书判拔萃。授校书郎,二十四岁矣。)。又微之作《陆氏姊志》,云「予外祖父授睦州刺史郑济」,白乐天作《微之母郑夫人志》亦言郑济女。而唐《崔氏谱》,永宁尉鹏亦娶郑济女。则莺莺者,乃崔鹏之女,于微之为中表,正传奇所谓郑氏为异派之从母者也。非特此而已,仆家有微之作《元氏古艳诗》百馀篇,中有《春词》二首,其间皆隐「莺」字(传奇言「立缀《春词》二首以授之,不书讳字」者,即此意。)。及自有《莺莺诗》、《离思诗》、《杂忆诗》,与传奇所载较,犹一家说也。又有《古决绝词》、《梦游春词》,前叙所遇,后言舍之以义,又叙娶韦氏之年,与此无少异者(《梦游春词》云:「当年二纪初,佳节三星度。韦门正全盛,出入多欢裕。」二纪初,谓二十四岁也。)。其诗中多言「双文」,意谓二「莺」字为双文也。并书于后,使览之者可考焉。又意《古艳诗》多微之专因莺莺而作无疑。又微之《百韵诗寄乐天》云:「山岫当阶翠,墙花拂面枝。莺声爱娇小,燕翼玩逶迤」。注云:「昔予赋诗云『为见墙头拂面花』,时唯乐天知此事」。又云:「幼年与蒲中诗人杨巨源友善,日课诗(传奇言:生发其书于所知,予亦闻其说,生所善杨巨源为赋《崔娘诗》一绝。)。凡是数端,有一于此,可验决为微之无疑,况于如是之众也。然必更以张生者,岂元与张受姓命氏,本同所自出耶(张姓出黄帝之后,元姓亦然,后为拓拔氏。后魏有国,改号元氏。)?仆性喜讨论,考合同异,每闻一事,隐而未见,或可见而事不同,如瓦砾之在怀,必欲讨阅,归于一说而后已。尝谓读千载之书而探千载之迹,必须尽见当时事理,如身履其间,丝分缕解,始终备尽,乃可以置议论。若略执一言一事,未见其馀,则事之相戾者多矣。又谓前世之事无不可考者,特学者观书少而未见尔。微之所遇合,虽涉于流宕自放,不中礼义,然名辈风流馀韵,照映后世,亦人间可喜事,而士之臻此者特鲜也。虽巧为避就,然意微而显,见于微之其他文辞者彰著又如此,故反复抑扬,张而明之,以信其说。他时见所谓姨母郑氏志文,当详载于后云。
与刘信叔书 其五 宋 · 胡宏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八四、《五峰集》卷二
荆、湘之间,有主户不知爱养客户,客户力微,无所赴诉者。往年,鄂守庄公绰言于朝,请买卖土田不得载客户于契书,听其自便。朝廷颁行其说。湘人群起而窃议,莫不咎庄公之请,争客户之讼,有至十年不决者。某因躬耕之际,稽诸天道,察诸人情,则贵贱之相待,高下之相承,盖理之自然也。蜂屯蚁聚,亦有君臣之义,况人为万物之灵乎!是以自都甸至于州,自州至于县,自县至于都保,自都保至于主户,自主户至于客户,递相听从,以供王事,不可一日废也,则岂可听客户自便,使主户不得系属之哉?夫客户,依主户以生,当供其役使,从其约束者也。而客户或禀性狼悖,不知上下之分;或习学末作,不力耕桑之业;或肆饮博而盗窃,而不听检束;或无妻之户,诱人妻女而逃;或丁口蕃多,衣食有馀,稍能买田宅三五亩,出立户名,便欲脱离主户而去。凡此五者,主户讼于官,当为之痛治,不可听其从便也。而不可不听客户之从便,则有一焉。夫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者也。是以虽天子之贵,而保民如保赤子,况主户之于客户皆齐民乎!故主户之于客户,当为之安立生业,劝其耕耨,平其收敛,哀其忧而贺其喜,使之生足乐而死无憾。则世世服役,虽逐之不去矣。若主户者不知保爱客户,呼之以奴狗,用之以牛羊,致其父母妻子盼盼相视,枵然丧其乐生之心,忘其怀土重迁之真性,惟恐去之不速者,则主户之罪也。夫如是者,官当戒斥主户,不受其诉,使知反身思善,各务保爱客户。一切细民均被天子之泽,咸乐其生矣,其有补于政教,岂不大哉?如愚言或可采,当官者能合议,画为条目,行下一路,以称明天子倚仗仁贤、教养斯民之意,不胜幸甚!
高安郡门记 南宋 · 黄彦平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七七、《三馀集》卷四
颍川庄绰季裕,慈祥清谨人也。其仁心之所抚字,儒术之所缘饰,渊源所渐,逮其自出,凛凛乎中兴良二千石之选已。守筠州之初年,绍兴十二年也。朝廷宁谧,有暇乎礼文之遗轶。时南雄州治保昌县,因其请赐名保昌郡。庄侯言:江西七州四军,其六州有郡名而筠无有,愿即所治县,名为高安郡,得视南雄,以幸一方,财物无所费,恩数无所加也。事下监司参度诚然,明年正月制曰可。于是新门扁榜,侈上赐以示邦人,且思有述焉。先是,唐武德五年,改洪之建城县曰高安,置靖州。七年,改米州,又曰筠州。八年,遂废。故《道院赋》言「筠州俗微异于南康、庐陵、宜春三郡」,又言「高安之城,豫章之别」而已。则初未尝名郡也。天宝、乾元互有沿革,李景复置,以迄于今。夫郡额有无,究其实何所校?而庄侯力请深自幸者,其必有为矣。干木隐而西河美,地因人而重也;《禹贡》载九州土田贡篚之异,而不言其人之情性,人不因地而贤愚也。魏晋以还,士以道胜,风流相尚,氏姓地理之学相与名家。及失其传,乃至托门地以相矜罔。赵郡诸李未必悉出陇西,南岳诸刘未必悉出彭城,混为一区,人不自勉,此议者之所叹也。初元甲子,天下日当安尔,朝廷德泽,长吏条教,月销日揉,将见处士之节,墨客之文,秀发于高安而震著于当世,地或因人而重矣。传襄阳之耆旧,赋江汉之炳灵,道胜风流,推原其本,盖自吾季裕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