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丁令威 西汉 · 丁令威
 押词韵第三部
搜神后记曰:辽东城门有华表柱。忽有一白鹤集柱头。时有少年学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云云。遂高上冲天。今辽东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不知名字。
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来归。
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诗纪》作垒垒。《云笈七签》作离冢累。○搜神后记一。《类聚》七十八引《搜神记》。《云笈七签》百十引洞仙传。《诗纪外集》一。)
上书言便宜因冤讼陈汤 西汉 · 耿育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六
延寿为圣汉扬钩深致远之威,雪国家累年之耻,讨绝域不羁之君,系万里难制之虏,岂有比哉!
先帝嘉之,仍下明诏,宣著其功,改年垂历,传之无穷,应是南郡献白虎,边陲无警备。
会先帝寝疾,然犹垂意不忘,数使尚书责问丞相,趣立其功。
丞相匡衡排而不予,封延寿汤数百户,此功臣战士所以失望也。
孝成皇帝承建业之基,乘征伐之威,兵革不动,国家无事,而大臣倾邪,谗佞在朝,曾不深惟本末之难,以防未然之戒,欲专主威,排妒有功,使块然被冤,拘囚不能自明,卒以无罪,老弃敦煌,正当西域通道令威名折冲之臣,旋踵及身,复为郅支遗虏所笑,诚可悲也。
至今奉使外蛮者,未尝不陈郅支之诛,以扬汉国之盛。
夫援人之功以惧敌,弃人之身以快谗,岂不痛哉!
且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今国家素无文,帝累年节俭富饶之畜,又无武帝荐延枭俊禽敌之臣,独有一陈汤耳!
假使异世,不及陛下,尚望国家追录其功,封表其墓,以劝后进也。
幸得身当盛世,功曾未久,反听邪臣,鞭逐斥远,使亡逃分窜,死无处所,远览之士,莫不计度,以为功累世不可及,而过人情所有。
尚如此,虽复破绝筋骨,暴露形骸,犹复制于唇舌,为嫉妒之臣所系虏耳。
此臣所以为国家戚戚也(《后汉·陈汤传》)
上疏请选交州刺史 孙吴 · 薛综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六
帝舜南巡,卒于苍梧
秦置桂林南海象郡,然则四国之内属也,有自来矣。
赵佗番禺,怀服百越之君,珠官之南是也。
汉武帝吕嘉,开九郡,设交趾刺史以镇监之。
山川长远,习俗不齐。
言语同异,重译乃通。
民如禽兽,长幼无别。
椎结徒跣,贯头左衽。
长吏之设,虽有若无。
自斯以来,颇徙中国罪人杂居其间,稍使学书,粗知言语,使驿往来,观见礼化。
及后锡光交阯任延九真太守,乃教其耕犁,使之冠履;
为设媒官,始知聘娶;
建立学校,导之经义。
由此已降,四百馀年,颇有似类。
自臣昔客始至之时,珠崖除州县嫁娶皆须八月引户,人民集会之时,男女自相可适,乃为夫妻,父母不能止。
交阯糜泠、九真都庞二县,皆兄死弟妻其嫂,世以此为俗,长吏恣听,不能禁制。
日南郡男女裸体,不以为羞。
由此言之,可谓虫豸,有面目耳。
然而土广人众,阻险毒害,易以为乱,难使从治。
县官羁糜,示令威服,田户之租赋,裁取供辨,贵致远珍名珠、香药、象牙、犀角、玳瑁、珊瑚、琉璃、鹦鹉、翡翠、孔雀、奇物,充备宝玩,不必仰其赋入,以益中国也。
然在九甸之外,长吏之选,类不精核。
汉时法宽,多自放恣,故数反违法。
珠崖之废,起于长吏睹其好发,髡以为发。
及臣所见,南海黄盖日南太守,下车以供设不丰,挝杀主簿,仍见驱逐。
九真太守儋萌为妻父周京作主人,并请大吏,酒酣作乐,功曹番歆起舞属京,京不肯起,歆犹迫强,萌忿杖歆,亡于郡内。
歆弟苗帅众攻府,毒矢射萌,萌至物故。
交阯太守士变遣兵致讨,卒不能克。
又故刺史会稽朱符,多以乡人虞褒、刘彦之徒分作长吏,侵虐百姓,强赋于民,黄鱼一枚收稻一斛,百姓怨叛,山贼并出,攻州突郡。
符走入海,流离丧亡。
次得南阳张津,与荆州刘表为隙,兵弱敌强,岁岁兴军,诸将厌患,去留自在。
津小检摄,威武不足,为所陵侮,遂至杀没。
后得零陵赖恭,先辈仁谨,不晓时事,又遣长沙吴巨为苍梧太守
巨武夫轻悍,不为恭服,所取相怨恨,逐出恭,求步骘
是时津故将夷廖、钱博之徒尚多,以次锄治,纲纪适定,会仍召出。
吕岱既至,有士氏之变。
越军南征,平讨之日,改置长吏,章明王纲,威加万里,大小承风。
由此言之,绥边抚裔,实有其人。
牧伯之任,既宜清能,荒流之,祸福尤甚。
今日交州虽名粗定,尚有高凉宿贼。
南海苍梧郁林珠官四郡界未绥,依作寇盗,专为亡叛逋逃之薮。
不复南,新刺史宜得精密,检摄八郡,方略智计,能稍稍以渐治高凉者,假其威宠,借之形势,责其成效,庶几可补复。
如但中人,近守常法,无奇数异术者,则群恶日滋,久远成害。
故国之安危,在于所任,不可不察也。
窃惧朝廷忽轻其选,故敢竭愚情以广圣思(《吴志·薛综传》。吕岱交州召出,惧继者非其人,上疏。)
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 北周 · 庾信
 押微韵
游客值春辉,金鞍上翠微。
风逆花迎面,山深云湿衣。
雁持一足倚,猿将两臂飞。
戍楼侵岭路,山村猎围
道士封君达,仙人丁令威
煮丹于此地,居然未肯归(○本集三。文苑英华百六十。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五。)
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八 隋 · 无名氏
 押词韵第三部
六百岁之时。一世以去二世归。
城郭如故人非。观者众多知我谁。
死生各异令人悲。何不学道世欲衰。
踟蹰西北长吁谁。伊耶乐生治太微(○同上○逯按。此首仿东晋丁令威歌而成。)
紫云观道士 初唐 · 骆宾王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余乡国一辞,江山万里。昔年离别,还同塞北之凫;今日归来,即似辽东之鹤。先生情均得兔,忘筌之契已深。路是亡羊,分岐之恨逾切。不题短什,何汰衷襟。
碧落澄秋景,玄门启曙关。
人疑列禦至,客似令威
羽盖徒欣仰,云车未可攀。
只应倾玉醴,时许寄颓颜
从弟去溢墓志铭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五
处士宏农杨去溢。年二十。
华山公之曾孙。大将军之孙。
朝散大夫邓州司马之第四子也。维岳有五。
华山之金石焉。山阜相属。
含溪怀谷。所以镇其南也。
维渎有四。有河宗之玉璧焉。
波澜汨起。洄洑万里。
所以经其北也。言其土地。
巨灵之高掌远蹠。作西汉之城池。
叙其衣冠。则太尉四代五公
东京柱国。然后积勋累德。
枝分叶散。大君有命。
临夏日之坛场。天子动容。
听秋风之金鼓。是以熊罴入兆。
羔雁成偫。黄宪之名。
闻于海内。陈蕃之志。
扫于天下。偫童忽聚。
逢苦李而悬知。宾客相过。
杨梅而即对。善父母为孝。
善兄弟为友。居家可移之道也。
利者义之和。贞者事之干。
元亨日新之德也。若夫羽陵遗策。
汲冢残书。倚相之八索九邱。
张华千门万户。莫不山藏海纳。
学无所遗。至如白雪回光。
清风度曲。崔亭伯真龙之气。
扬子云吐凤之才。莫不玉振金声
笔有馀力。远心天授。
高兴生知。尽江海之良图。
得烟霞之秘算。贞不绝俗。
从容于名教之场。道由人宏。
坐卧于羲皇之代。于时朝廷之上。
山林之下。英儒赡闻之士。
洪笔丽藻之客。希末光而影集。
听馀声而响和者。犹藩篱之望天地。
鳞介之宗龟龙也。嗟乎。
阴阳为道。大道无亭毒之心。
祸福唯人。圣人有抑扬之教。
智焉而毙。仁焉而终。
今也则亡。叹颜回之短命。
死而可作。冀随会之同归。
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也。
以某年某月某日。终于某所。
仪凤四年十月二日。归葬于华阴之某原。
林野弥望。关山寥廓。
樵童牧竖。孟尝君之池台。
一去千年。丁令威城郭
悲缠于鲁卫。痛深于花萼。
姜肱没齿。无因共被之欢。
钟毓生年。无复同车之乐。
呜乎哀哉。铭曰。
叔虞建国。天锡之唐。
伯侨受氏。食采于杨。
五侯簪黻。四代轩裳。
有德有行。如圭如璋。
乃生男子。初寝之床。
从公小大。辨日炎凉
天下之宝。邦家之光。
神锋太峻。旗鼓相当
事亲以礼。左右无方。
交朋以信。有芳。
文犀健笔。白凤雕章。
鹏鴳齐致。江湖两忘。
谓天辅德。则惟其常。
歼我吉士。于何不伤。
关山摇落。洲渚苍茫。
黄尘匝地。白露成霜。
左右刮骨。亲宾断肠。
摧残玉树。埋没金乡
交交黄鸟。爰集于
命不可续。人之云亡。
梁王众传张光禄王子晋后身700年6月 初唐 · 崔融
五言排律 押微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引用典故:丁令威 缑氏鹤 冲天 淮南登仙
闻有冲天客,披云下帝畿。
三年上宾去,千载忽来归。
昔偶(一作遇)浮丘伯,今同丁令威
中郎才貌是,(一作藏)姓名非。
祗召趋龙阙,承恩拜虎闱。
丹成金鼎献,酒至玉杯挥。
天仗分旄节,朝容间羽衣。
旧坛(一作宫)何处所,新庙坐光辉。
汉主存仙要,淮南爱道机。
朝朝缑氏鹤,长向洛城飞。
润州江宁县瓦棺寺维摩诘画像碑 唐 · 黄元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六
夫魁北藏枢。秉三奇于紫掖。
昆西运轴。森万族于黄舆。
方领圆冠。棹九流而宗学海。
霓裳羽服。乘六甲而下仙岩
虽辰像微茫。不能味甘陈之识。
陬维窅邈。不能探章亥之功。
仁义与礼乐可遵。未出死生之境。
昏默与清虚可尚。才居天地之先。
且造化以六合为功。圣人以二门分教。
岂夫百千万劫。量其远近。
三十七品。语其功业者哉。
况性相之微。不可以名言得。
虚有之妙。不可以智力知。
三千之净土无边。八万之法门虚受。
能住不思义解脱者也。维摩诘者。
华言净名居士也。没于妙喜之国。
生于毗邪之域。大仙那提之子。
常修梵行。世号白衣居士焉
故总妙圆明。现身方丈。
无起无住。不去不来。
空色空而取真空。灭生灭而求寂灭。
或归之于无物。或得之于默然。
邪正于是路殊。语言由其道断。
居士真宗也。若乃家室不离而教传缁服。
子回向而身为白衣。让金之尊。
未即如来之位。晦玉毫之相。
空留长者之名。亦犹百谷之王。
以下莫能大。六虚之相。
居高而自卑。居士之洪谦也。
若乃移外方之诸佛。一室规乎四天。
对乐世之众生。一劫成乎七日。
毛孔之内。鼓大海之波涛。
芥子之中。郁须弥之巘崿。
掷世界于恒沙之外。不觉不知。
摄高堂于大会之前。同瞻同仰。
岚风动地。口吸莫以为难。
猛火燃天。腹贮但闻其一。
居士之神通也。若乃偫邪作梗。
诸恶延灾。众生茹焚溺之悲。
含识迫伤夷之患。由是骋自在之力。
纵无碍之威。破烦恼而击悭贪。
斩毒蛇而擒醉象。朦幢暂建。
面缚四魔。智剑才挥。
心降六贼。故使波旬振詟。
不能变帝释之容。外道摧残。
不能窃真如之业。居士之威力也。
若乃非相成光乎是相。故见于威仪。
无言假道于有言。方形于问答。
宏乞食之理。须菩提但觉茫然。
闻宴坐之谈。舍利佛不能加报。
摩诃迦叶息言于二乘。大目揵连吞声于四众。
亦由明镜内鉴。照之而不疲。
洪钟外发。扣之而必应。
是以五百弟子。同称我不堪任。
二千门人。尽得无生法忍。
居士灵辨也。若乃智总大雄。
心行菩萨。虽人我无相。
以拯救为怀。忧本无忧。
忧凡俗之忧。病本无病。
病众生之病。富室贫里。
等资其福田。酒肆淫房。
广谈其善诱。则知去重昏之小翳。
惠日而无私。□中根之大茎。
沾法雨而同润。居士之慈悲也。
若乃前际后际。无昧于因缘。
成时化时。不违于本愿。
光严悟矣。行念其道场。
新学豁然。坐知其宿命。
晨持乳钵。未息粗言。
中设饭盂。普均香气。
有疾菩萨。忧恼于是并除。
犯律比邱。疑悔由其倾盖。
居士之利益也。若乃恭承父训。
事方便以崇严。瞻望母仪。
奉智度而资受。结齐肩于法喜
坐咏宜家。期上足于尘劳。
行同入室。因风起对。
共赏慈悲。他日趋庭。
独推诚实。知识慕善。
道品所有居先。伴侣求真。
度法由其见托。居士之宗党也。
若乃上栋下宇。空寂为轮奂之资。
净服名衣。惭愧入裁缝之用。
开八正之路。则众马交驰。
坐四禅之床。则身心不动
智惠之果。秋垂无漏之林。
净妙之花。春发总持之苑。
禅悦为味。讵假珍羞。
解脱充浆。宁思玉液。
奏法音之乐。则丝竹藏声。
烧异品之香。则旃檀罢郁。
居士之游处也。于是随意所转。
觉路遐通。应缘而摄。
梁津尅济。恢勇猛之志。
则火□生莲。广□虚之因。
则水中现月。法本希有。
若都优昙之花。道之将行。
大备贝多之叶。举阎浮之国土。
礼敬忘疲。想毗耶之人天。
声尘不朽。居士之遗迹也。
得其道者。则三乘弟子。
羞称多闻。行其法者。
则七种学人。莫不爱乐。
是致四天赞仰而无暇。十地攀接而无阶。
王者资而九有清。偫生闻而六念作。
虽骊龙改地。共尊金粟之仪。
水土迁行。长奉宝台之供。
我国家神明造物。圣政调时。
涤瑕秽而玉镜清。刬浇讹而撝大朴。
牢笼七十七代。郁映万八千年。
率土之滨。罔有弗韪。
普天之下。共惟帝臣。
京坻积而铜爵鸣。钟鼓和而玉羊现。
将益四生之福。爰开十善之因。
精舍广祇陁之园。列郡扬净名之教。
万姓资其分别。八方畅其休明。
天地平成。于是乎汲引。
江宁县瓦棺寺变相者。晋虎头将军顾恺之所画也。
尔其上缠珠斗。下控金陵
六代为天子之都。三分入王孙之国。
礼让流行之地。英灵诞秀之乡。
鹫岩分虎踞之山。雁塔枕龙盘之水。
总幽閒与形胜。则瓦棺之寺焉。
昔有晋庄严净域。时梵侣以规模虽广。
雕饰未周。永念粹华。
每疚怀于须达。共成圆满。
而假力于檀那。凡厥施财。
莫匪鸣刹。顾君乃连扣资数百。
笇逾千万。大众眙愕。
不知其然。君习气精微。
洗心闲雅。虽缨弁混俗。
而缋素通神。乃白缁徒。
令其粉壁。于是登月殿。
掩云扉。考东汉之图。
西域之变。妙思运则冥会。
能事毕则功成。神光谢而昼夜明。
圣容开而道俗睹。振动世界。
谓弥勒菩萨下兜率之天。照耀虚空。
若多宝如来踊耆阇之地。由是士女骈比。
拥路争趋。车马轩轰。
倾都盛集。玉贝交献。
须臾而宝藏忽盈。青凫乱飞。
俄尔而铜山崛起。纳缯帛者继踵。
施衣布者架肩。当鸣刹而虽则可惊。
不崇朝而过其本数。非夫精义入神者。
孰能与于此乎。虽江山寂寥。
居处缅邈。年移代改。
留侯过隙之驹。郭是人非。
丁令辽城之鹤。由是观其道场妙矣。
谓应供而来仪。床枕俨然。
疑有怀于问疾。目若将视。
眉如忽嚬。口无言而似言。
鬓不动而疑动。岂丹青之所叹咏相好之有灵哉。
顶礼者肃如在之心。瞻仰者发归依之念。
信受演说之旨。大布于人天。
住持负荷之规。实存于牧宰。
刺史琛。怀轨物之量。
韫不伐之才。五服当列土之荣。
千里负专城之寄。移风易俗。
频垂董相之帷。揖道归真。
再拥文侯之彗。长史薛宏。
以仁贤雅望。迂德于仲举之舆。
司马成景贺。以卿相高才。
屈迹于士元之骥。俱游六艺。
籯金而常满。共逢三朋。
揽衣珠而永悟。县令陆彦恭。
风神俊迈。境宇恬虚。
虽驯雉巳彰。实割鸡焉用。
风亭月牖。还开见宝之词。
石冷泉清。颇恣分襟之赏。
修菩萨之行。则仰之弥高。
现宰官之身。则威而不猛。
相门出相。兹焉在兹。
伫闻抟击鹏衢。栖迟凤沼。
岂徒播兹风化。奏彼弦歌而已哉。
丞郑孝义。逸气飞腾。
英怀倜傥。擢命世之标干。
舍人之符彩。我之自出。
凤楼鸣五色之雏。家之积善。
牛渚降九派之族。宏才博学。
再阅康成之门。爱客好贤。
重睹当时之驿。朋友推其令誉。
人吏偃其高风。历州县而暂劳。
献盐梅而讵远。主簿于植。
才艺早著。水镜长悬。
将骋骥于高门。先渐鸿于下位。
尉史惟清。以雍容儒雅。
门专秉直之风。以磊落才雄。
岩引乘箕之宿。则知龙驹千里
非黄绶之所羁。鹤鸣九皋
惟青天之是瞩。家裘不坠。
望台铉而相辉。堂构克隆。
公侯而必复。寺主昙影及徒众并诸寺大德等。
并法身挺秀。觉意圆明。
屈拔提之尊号。怀盛明之忍辱。
四十二之贤圣。接踵比肩。
一十八之□虚。心持目想。
勇猛精进。将亿耳而齐驱。
博达多闻。与阿难而并骛。
言论辨了。有类鹏
体性利根。更嘉鸯掘。
故能经行不倦。拯济忘疲。
模楷四流。笙簧二谛。
邑人左补阙冯宗右拾遗孙处元等。并资忠履孝。
抱义怀仁。凝大江之精灵。
郁高山之景行。莫不衡门育德。
华省驰声。或长揖九徵。
或光膺八命。所以东南蓄宝。
江左有人焉。既而道俗披诚。
宾僚托款。滥见推于相质。
远不让于当仁。弟子谬忝词场。
频擢桂林之秀。言瞻法宇。
早从祗树之游。睹泡影之皆虚。
悟声色之非实。虽心为形役。
而志与道俱。思惟必在于佛乘。
梦想无忘于梵行。观居士之迹。
不可思议。阅居士之言。
得未曾有。恨不亲承圣旨。
捧袂于不二之门。躬奉尊颜。
跪履于大千之界。托菩萨之下位。
共拂天花。接比邱之末行。
同窥圣果。昔赞舞鸾之化。
每有愿于揄扬。今从问鹏之游。
岂得默而无述。尔时欲重宣此义。
是以敢作铭云。其词曰。
元气浩浩。大匠存存。
锤鞴精粹。折托乾坤。
四生有劫。六趣无门。
爱流夕涨。尘飞昼昏(其一)
巍哉世雄。应期来现。
妙矣居士。随缘利见。
大庇生灵。遂荒台殿。
劫尘遐邈。恒沙法遍(其二)
空床寂寂。虚室闲闲。
文殊奄至。波旬遽还。
拔毛沃海。剖藏山。
地分珠柱。天润玉颜(其三)
智惠无边。威灵具足。
广延宝座。高蹈金粟
振动人天。津梁道俗。
火宅垂荫。幽徒炳烛(其四)
于赫有晋。像教斯传。
缋事□矣。灵仪在焉。
神光夕照。瑞相朝圆。
赩如电掣。皎若星悬(其五)
我皇垂拱。诞膺宝位。
控引四流。陶钧万类。
法阐妙有。灵通梦寐。
政事以和。物无不利(其六)
天阴南斗。地拥东吴
江山作固。台垒称都。
俗富英俊。人多给孤。
庄严结构。炳焕规模(其七)
瞻彼邦邑。媚兹寮寀。
化偃一同。声驰四海。
王常莹。松筠不改。
乃眷道场。肃焉如在(其八)
薄游净域。永念毗耶。
香如致饭。衣似持花。
嚬容示疾。启齿降邪。
室怀方丈。会想无遮(其九)
杳杳三界。茫茫九有。
瞻仰睟容。思惟受手。
式刊贞石。佥图不朽。
盛烈鸿名。天长地久(其十)
窅冥君古坟记铭序(为张昌宁作)697年10月 唐初 · 陈子昂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十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神功元年。龙集丁酉
我有周金革道息。宝鼎功成。
朝廷大宁。天下无事。
皇帝受紫阳之道。延访玉京。
偫臣从白云之游。载驰瑶水。
笙歌入至。元鹤飞来。
时余以银青光禄大夫忝在中侍。拥青旄之节。
陪翠鸾之旗。昔奉车子侯。
独随武帝昌明为御。
每侍轩游。比之今日。
未足多幸。是时屡从严祀。
遥谒秘封。尝睹众灵如云。
偫仙蔽日。乃仰感王子晋
俯接浮邱公。行吹洞箫。
坐弄云凤。窃欲邀羽袂。
鸾舆。求不死于金庭。
保长生于玉册。上以尊圣寿。
下以息微躬。因登缑山
望少室。寻古灵迹。
拟刻真容。得王子晋之遗墟。
在永水之层曲。且欲开石室。
营寿宫。庀徒方兴。
畚锸攸作。乃得古藏焉。
其藏上无封壝。内有甓瓦。
南北长二丈二尺。东西阔八尺。
中有古剑一。长尺馀。
铜碗一。并瓦器二。
其器文彩怪异。非虫篆雕斲所能拟也。
又有古五铢钱朱漆片数十枚。初开时文彩可见。
枨拨之。应手灰灭。
既无年代铭志。不知爵里官族
参验其事。已曾为人所开。
于是抚之永怀。念昔增密。
始知有形必弊。涉器则毁。
钟鼎玉帛。非度世之资。
名位宠章。为累真之府。
未能独立物表。超世长存。
与日月齐光。天地比寿。
非天道乎。君窅窅冥冥。
久幽珍藏。迨此昭发。
岂不欲感示元契。奇畅灵期。
王乔古坟。惟留一剑。
令威荒冢。又叹千年。
起予道心在乎此。仰惟圣主仁慈。
恩被草木。阳和掩骼
既昭国典。至德埋胔。
又在周令。今此藏亏露。
诚感仁恻。谨历吉日。
协良辰。即以其年十月甲子朔
具物备容。还定旧圹。
豚鸡在奠。牺樽若歆。
哀其铭志磨灭。姓位不显
乃锡之名曰窅冥君。其铭曰(铭入薛稷
贺秘监会稽 唐 · 严向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孤云去住本无机,却指苍梧下翠微。
锡鼎为传仙族在,泛槎还入海烟归。
客星一夜淩光武华表千年令威
闻道葛洪丹灶畔,至今霜果有金衣。
按:见《会稽掇英总集》卷二
醉后荅丁十八以诗讥余搥碎黄鹤楼(此诗,杨慎云是伪作)760年春 盛唐 · 李白
 押微韵 出处:黄鹄山志卷七、黄鹤楼志·艺文·诗歌·唐五代、黄鹤楼集卷上 创作地点:湖北省武汉市
引用典故:丁令威
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767年 唐 · 杜甫
 押青韵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奉节县东屯
引用典故:拾流萤 丁仙化鹤 丁解牛 襄王 会双星 鸱夷子 楚江萍 卓氏 燕山铭 麒麟阁 金石两青荧 锦帐 噀雨 洗粉黛 银印
忽忽峡中睡,悲风(一作方一醒。
西来有好鸟,为我下青冥。
羽毛净(一作尽)白雪,惨澹飞云汀
既蒙主人顾,举翮唳孤亭。
持以比佳士,及此慰扬舲。
清文动哀玉,见道发新硎。
欲学鸱夷子,待勒燕山铭
谁重断蛇剑(一作国重斩邪剑),致君君未听。
志在麒麟阁,无心云母屏。
卓氏近新寡,豪家朱门(一作户)扃。
相如(一作琴)逸,银汉会双星
客来洗粉黛,日暮拾流萤
不是无膏火,劝郎勤六经。
老夫自汲涧,野水日泠泠。
我叹黑头白,君看银印青。
卧病识山鬼,为农知地形。
谁矜坐锦帐,苦厌食鱼腥。
东西两岸坼(一作岸两坼)(一作积)注沧溟。
碧色忽(一作苦)惆怅,风雷搜百灵。
空中右(一作有)白虎,赤节引娉婷。
自云帝里(一作季)女,噀雨凤凰翎。
襄王薄行迹,莫学冷如丁(一作冰,一作令威
千秋一拭泪,梦觉有微馨。
人生相感动,金石两青荧
丈人但安坐,休辨渭与泾。
龙蛇尚格斗,洒血暗郊坰。
吾闻聪明主,治(一作活)国用轻刑。
销兵铸农器,今古岁方宁。
(一作天)日俭德,俊乂始盈庭。
荣华贵少壮,岂食楚江萍
李白 唐 · 任华
引用典故:方丈 丁令 五湖倦客 矛戟 目送飞鸿 王乔
古来文章有能奔逸气,耸高格。
清人心神,惊人魂魄。
我闻当今有李白,大猎(一作鹏)赋,鸿猷文,嗤长卿子云
班张所作琐细不入耳,未知卿云得在嗤笑限。
庐山,观瀑布,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一作明)
余爱此两句:登天台,望渤海云垂大鹏飞,山压巨鳌背,斯言亦好在(一本无在字)
至于他作多不拘常律,振摆超腾,既俊且逸。
或醉中操(一作扫)纸,或兴来(一作乘兴)走笔。
手下忽然(一作有)片云飞,眼前划见孤峰出。
而我有时白日忽欲睡,睡觉歘然起攘臂。
任生知有君,君也知有任生未。
中间闻道在长安,及余戾止
君已江东访元丹,邂逅不得见君面。
每常(一作有时)把酒,向东望良久。
见说往年在翰林,胸中矛戟何森森。
新诗传在宫人口,佳句不离明主心。
身骑天马多意气,目送飞鸿对豪贵。
承恩召入凡几回,待诏归来仍半醉。
权臣妒盛名,群犬多吠声。
有敕放君却归隐沦处(一本无处字),高歌大笑出关去。
且向东山外臣,诸侯交迓驰朱轮。
白璧一双买交者,黄金百镒相知人。
平生傲岸其志不可测,数(一本无数字)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
八咏楼中坦腹眠,五侯门下无心忆。
繁花越台上,细柳吴宫侧。
绿水青山知有君,白云明月偏相识。
养高兼养闲,可望不可攀。
庄周万物外,范蠡五湖间。
人传(一作又闻)访道沧海上,丁令王乔每往还。
蓬莱径是曾到来,方丈岂唯方一丈。
伊余每欲乘兴(一作远)相寻,江湖拥隔劳寸心。
今朝忽遇东飞翼,寄此一章表胸臆。
傥能报我一(一作以)片言,但访任华有人识。
紫阳真人歌 唐 · 卢象
君不见先生耳鼻有仙骨,自号狂生中有物。
金华侍讲三十年,儿戏公卿与簪笏。
青门抗行谢客儿,健笔连羁王献之
长安素绢书欲遍,主人爱惜常保持。
每叹二疏不足道,复言四皓常枯槁。
去年寝疾弥数旬,神鬼盈庭谋一老。
长男泣血求司命,少女颦眉诵《灵宝》。
还如简子复归来,更与洪崖同寿考。
上书北阙言授箓。
税驾东州愿修道。
初闻行路犹未信,果达吾君谓之好。
山阴旧宅作仙坛,湖上闲田种芝草
镜湖之水含杳冥,会稽仙洞多精灵。
乘赤鲤游沧海,当以群鹅写道经。
皇恩赠诗四十字,明主赐金三十镒。
供帐倾朝一送归,双童驷马从兹出。
回看紫绶若轻尘,远别青门嗟故人。
鸳鹭差池攀羽盖,虹霓夭矫翊车轮。
田田列侍浮丘伯曾子荣过朱买臣
余高若是有先觉,灭迹归根从大朴。
千载悠悠等令威,十洲漫漫思方朔
归去来,青牛顿足少迟回。
忽然云雾不相见,唯有飘飘香气来。
按:(见宋孔延之编《会稽掇英总集》卷二)。
洪道士山院 唐 · 秦系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引用典故:丁仙化鹤
霞外主人门不扃,数株桃树药囊青。
闲行池畔随孤鹤,若问多应道
神仙可学论 中唐 · 吴筠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六
洪范向用五福。其一曰寿。
延命至于期颐。皇天犹以为景福之最。
况神仙度世。永无穷乎。
然则长生大法。无等伦以俦拟。
当代之人。忽而不尚者何哉。
尝试论之。中智已下。
逮乎民氓。与飞走肖翘同。
其自生自死。昧识所求。
不及闻道。则相与大笑之。
中智已上。为名教所检。
区区于三纲五常。不暇闻道。
而若存若亡。能挺然竦身。
不使恒情汨没。专以修炼为切务者。
千万中或一人而已。又行之者密。
得之者隐。故举俗罕闻其行。
悲夫。昔矫问于涓子曰。
自古有死。复云有仙。
何如。涓子曰。
两有耳。夫言两有。
则理无不存。理无不存。
则神仙可学也。嵇公言神仙以特受异气。
禀之自然。非积学之所能致。
此未必尽其端矣。有不因修学而自致者。
禀受异气也。有必待学而后成者。
功业充也。有学而不得者。
初勤而中惰。诚不终也。
此三者。各有其旨。
不可以一贯推之。人生天地中。
殊于众类明矣。感则应。
激则通。所以耿恭援刀。
平陆泉涌。李广发矢。
伏石饮羽。精诚在于斯须。
土石应犹影响。况丹恳久著。
真君不为潜运乎。潜运则不死之阶立致矣。
孰为真君。则太上也。
为神明宗极。独在于窈冥之先。
高居紫微之上。阴骘兆庶。
诗称上帝临汝。书曰天鉴孔明。
福善祸淫。不差毫末。
而迷误之子。焉测其源。
日用不知。背本向末。
故远于仙道者有七焉。近于仙道亦有七焉。
当世之士。不能窥妙门。
洞幽赜。雷同以泯灭为真实。
生成为假幻。但所取者性。
所遗者形。甘之死地。
乃谓常理。殊不知乾坤为易之韫。
乾坤毁则无以见易。形气为性之府。
形气败则性无所存。性无所存。
则于我何有。此远于仙道一也。
其次谓仙必有限。竟归沦堕之弊。
彼自昏于智察。则信其诬罔。
讵知块然之有。起自寥然之无。
积虚而生神。神用而孕气。
气凝而渐著。累著而成形。
形立神居。乃为人矣。
故任其流遁则死。返其宗源则仙。
所以招真以鍊形。形清则合于气。
含道以鍊气。气清则合于神。
体与道冥。谓之得道。
道固无极。而仙岂有穷乎。
举世大迷。终于不悟。
远于仙道二也。其次强以存亡为一体。
谬以道识为悟真。云形体以败散为期。
营魄以更生为用。乃厌见有之质。
谋将来之身。安知入造化之洪炉。
任阴阳之鼓铸。游魂迁革。
别守他器。神归异族。
识昧先形。犹鸟化为鱼。
鱼化为鸟。各从所适。
两不相通。形变尚莫之知。
何况死而再造。诚可哀者。
而人不哀。远于仙道三也。
其次以轩冕为得意。功名为不朽。
悦色耽声。丰衣厚味。
自谓封殖为长策。贻后昆为远图。
焉知盛必衰。高必危。
得必丧。盈必亏。
守此用为深固。置清虚于度外。
肯以恬智交养中和。率性通真为意乎。
此远于仙道四也。其次强盛之时。
为情爱所役。班白之后。
有希生之志。虽修学始萌。
而伤残未补。靡蠲积习之性。
空务皮肤之好。窃慕道之名。
乖契真之实。不除死籍。
未载元箓。岁月荏苒。
大期奄至。及将殂谢。
而怨咎神明。远于仙道五也。
其次闻大丹可以羽化。服食可以延年。
遂汲汲于炉火。孜孜于草木。
财屡空于八石。药难效于三关。
不知金液待诀于灵人。芝英必滋于道气。
莫究其本。务之于末。
竟无所就。谓古人欺我。
远于仙道六也。其次身栖道流。
心溺尘境。动违科禁。
静无修持。外邀清誉之名。
内蓄奸回之计。而人乃可欺。
神不可罔。远于仙道七也。
其次性耽元虚。情忘嗜好。
不求荣显。每乐清闲。
体气至仁。含宏至静。
栖真物表。超迹岩峦。
想道结襟。以无为为事。
近于仙道一也。其次希高敦古。
刻志尚行。知荣华为浮寄。
忽之而不顾。知声色能伐性。
捐之而不取。剪阴贼。
树阴德。惩忿窒欲。
齐毁誉。处林岭。
修清真。近于仙道二也。
其次身居禄位之场。心游道德之府。
以忠贞而奉上。以仁义而临下。
宏施博爱。内莹清澈。
外混嚣尘。恶杀好生。
近于仙道三也。其次潇洒荜门。
乐贫甘贱。抱经济之器。
泛然若虚。洞古今之学。
旷然若无。爵之不从。
禄之不受。确乎以方外为尚。
恬乎以摄生为务。此近于仙道四也。
其次禀颖明之姿。怀秀拔之节。
奋忘机之旅。当锐巧之师。
所攻无敌。一战而胜。
然后静以安身。和以保神。
精以致真。近于仙道五也。
其次追悔已往。洗心自新。
虽失之于壮齿。冀收之于晚节。
以功补过。过落而功全。
以正易邪。邪亡而正在。
轗轲不能移其操。諠哗不能沦其虑。
惟精惟微。积以成著。
其近于仙道六也。其次至孝至贞。
至义至廉。按真诰之言。
不待学修而自得。比干剖心而不死。
惠风溺水以复生。伯夷叔齐
曾参孝已。人见其没。
道使之存。如此之流。
咸入仙格。谓之隐景潜化。
死而不亡。此例自然。
近于仙道七也。取此七近。
放彼七远。谓之拔陷区。
出溺途。碎祸车。
登福舆。始可与涉神仙之律矣。
于是识元命之所在。知正气之所由。
虚凝淡漠怡其性。吐纳屈伸和其体。
高虚保定之。良药匡辅之。
使表里兼济。形神俱超。
虽未得升腾。吾必知挥翼丹霄之上矣。
夫道无形无为。有情有性。
故曰人能思道。道亦思人。
道不负人。人无负道。
渊哉言乎。世情谓道体元虚。
则贵无而贱有。人资器质。
则取有而遗无。庸讵知有自无而生。
无因有而明。有无混同
然后为至。故空寂元寥。
大道无象之象也。两仪三辰。
大道有象之象也。若但以虚极为妙。
不应以吐纳元气。流阴阳。
生天地。运日月也。
故有以无为用。无以有为资。
是以覆载长存。仙圣不灭。
故谓生者。天地之大德也。
所以见宇宙之广。万物之殷。
为吾存也。若烟散灰灭。
何异于天倾地沦。彼自昭昭。
非我所有。故曰死者。
天人荼毒之尤也。孰能褒大德。
黜荼毒。拂衣绝尘。
独与道邻。道岂远乎哉。
行斯至矣。夫至虚韫寂。
待感而灵。犹金石含响。
待击而鸣。故豁方寸以契虚。
虚则静。凭至静以精感。
感则通。通则宇宙泰定。
天光发明。形性相资。
未始有极。且人之禀形。
模范天地。五脏六腑。
百关四肢。皆神明所居。
各有所主守。存之则有。
废之则无。有则生。
无则死。故去其死。
取其生。若乃讽太常之金书。
研洞真之玉章。集帝一于绛宫。
列三光于紫房。噏二曜之华景。
登七元之灵纲。道备功全。
则不必琅玕大还而高举矣。此皆自凡而为仙。
自仙而入真。宜与道合。
谓之神人。神人能存能亡。
能晦能光。出化机之表。
入大漠之乡。无心而元鉴
无翼而翱翔。嬉明霞之馆。
宴羽景之堂。欢齐浩劫。
而福无疆。寿同太虚。
而不可量。此道布在金。
安可轻宣其奥密乎。受学之士。
宜启玉检。以探其秘焉。
又儒墨所崇。忠孝慈仁
仙家所尚。则庆及王侯。
福荐祖考。祚流子孙。
其三者孰与为大。呜呼。
古初不可得而详之。羲轩以来。
广成赤松令威安期之徒。何代不有。
远则载于竹帛。近则接于见闻。
古今得之者。皎皎如彼。
神仙可学。炳炳如此。
凡百君子。胡不勉哉。
杨三舍人晚秋崔二舍人张秘监苗考功同游昊天观中书寓直不得陪随因追往年曾与旧僚联游此观纪题在壁已有沦亡书事感怀辄以呈寄兼呈东省给事之作杨君见徵鄙词因以继和802年9月 中唐 · 武元衡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令威 偷桃 王子驾 叹逝 九重门 瑶圃
瑶圃高秋会,金闺奉诏辰。
朱轮天上,白石(一作日)洞中人
佩响泉声杂,朝衣羽服亲。
九重青琐闭,三秀紫芝新。
化药秦方士,偷桃汉侍臣。
玉笙王子辽鹤令威
叹逝颓波速(一作远),缄词丽曲
重将悽恨意,苔壁问遗尘。
扬州丁山人 中唐 · 权德舆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引用典故:令威
将军(一作亦)令威仙,华发清谈得此贤。
惆怅今朝广陵别,辽东后会复何年。
侯真人降生台后记 唐 · 薛询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一
余尝作尉甸服。闻侯真人升仙之说。
而未熟其事。洎辛已岁。
宰于斯邑。与渤海高公为交代。
方睹其文。及诘诸耆耋。
皆与前文符验。噫。
神仙之术。虽贤哲犹疑。
而道华登高松。蹑云路。
系衣松杪。炉香尚烟。
杳然升天。孰能致诘。
高公博学好古。欲旌其迹。
俾蹈道之士。励志精勤。
故授受于子。克成其事。
子晋吹笙缑山令威化鹤华表
独留名于前代。而不暂还故乡。
是刻石旧居。以期于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