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丁罕”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宋故推诚翊戴同德功臣山南东道节度管内观察处置桥道等使特进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持节襄州诸军事襄州刺史许州军州事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食邑一万四百户食实封三千二百户赠中书令谥曰忠武李公墓志铭 北宋 · 杨亿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武夷新集》卷一○
景德元年冬,天骄寇边,羽书狎至,列城开垒,冀方弗宁。
爟火几照于郊畿,虏骑将饮于河曲
圣皇赫怒,乃议亲征。
六师戒严,百神卫跸,且诏襄阳节度相国李公为驾前东面都排阵使
元戎十乘,实先启行。
既至而军声震,且战而戎渠殪。
清道迎谒,案节前驱。
及天步底宁,銮舆凯入,又诏公以精甲万骑,留镇澶渊
二年春正月,诏公入觐。
临轩延见,礼貌非常,置酒高会,宴劳加等。
适终饮至之礼,俄婴腠理之疾。
大医中贵,相望于通庄;
翠华羽葆,亲至于甲第。
公力疾迎拜,雪涕兴言,发于至诚,感动人主。
既而中乾遘沴,有加无瘳,殆于旬时,遂至沉剧。
二月癸未,以不起闻。
皇上抚几兴嗟,临丧出涕。
失左右之手,奄丧于宗臣;
闻鼓鼙之声,深思于贤帅。
󲦤绅相吊,里巷辍舂。
李无言,盖仁爱之所结;
金石斯刻,固风烈之如生。
呜呼哀哉,真人之杰也已!
公讳继隆字霸图,其先陇西成纪人
至于因生命氏之由来,世德家风之似续,实出玄元之后,蔚为仙李之宗。
族望重于山东,谱谍藏于册府,非假一二而谈也。
公之远祖,占籍上党,水深土厚,代产伟人。
大王父讳直,以高尚之姿,不求人爵,以蕃衍之庆,大启孙谋。
王父讳肇,仕后唐为都壕寨使、检校司徒
同光中,讨王都于中山,会北戎赴援,王师失律,诸帅奔溃,不任其耻,独率麾下,力战而殁。
烈考讳处耘,国初佐命,功居第一,历宣徽北院使枢密副使
太祖皇帝再造区夏,经营四方,申命信臣,讨平乱略。
偏师一举,尽得荆山之地,不烦血刃,无犯秋毫,版图入于职方,贡赋归于宰旅。
大勋既集,飞语乃生,卒致投杼之疑,且有传车之召。
属吏问状,耻于辩明,左迁淄州刺史,考终于治所焉。
太祖念翊赞之元功,申追命之殊典,特赠宣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傅
以公之贵,累赠中书令追封豳王
妣吴氏,封齐国太夫人
王父累赠尚书令,祖妣赵氏累封莱国太夫人,皆以公之故也。
公识度沈粹,风规酝藉。
山庭月角,盖有封侯之相;
苍璧黄琮,乃是礼天之宝。
耿介不群,倜傥自任。
涉猎经史,博通大义;
驰骋骑射,冠绝一时。
初,先王昆仲三人,友悌尤笃,而先王以翘车应聘,杖策从军,伸于知己,不遑家食。
公始在孩稚,即养于伯父作坊君,迨总角成人,出就外傅,乃归膝下,以奉所生。
盖闺门之中,儿无常父者矣。
先王居宣猷之任,公朝行延赏之泽,以公补西头供奉官
及侍行淄川,为当涂者除其籍。
属圣人之降生,从母氏而入觐,命复其秩,留于京师
俄丁先王忧,见星而行,悲感齐俗。
远日之卜,归葬洛阳,执丧过哀,襄事尽礼,时公始十有七岁矣。
既毕封树,复预朝请
而当时用事者,或先王有憾之人,方徼宠于明庭,思敌怨于后嗣,公之所厚,为公危之。
公介然自持,不以屑虑,姑务德报,且图智免。
繇是靡事生产,多恣弋猎,持权者谓其非象贤也,勿复忌之。
甫及胜冠之年,深达屈身之略。
事亲以孝,睦族以仁,沉浮当时,脱略细故,识者知其远大也。
开宝初,送戍卒于中山中山孟玄哲命宴射堂,公矢无虚发,举止娴雅。
玄哲有知人之鉴,谓公曰:「它日,非吾所及也」。
时陇蜀初平,寇盗犹梗,命公为果、阆州监军,兼巡检
太夫人以公使于远邦,特钟慈念,择先王之左右常从、又故谨厚者,俾辅翊之。
公曰:「儿之是行,不须此辈,必当有立,无忝前人」。
太夫人喜闻其言,拊背以遣。
戾止踰月,群盗屏息,巨猾就擒,齐氓安堵。
之德,薰于邻邦;
金玉之音,闻于京毂。
受代即路,比屋遮号;
遗爱在人,颂声盈耳。
公以庭闱在念,晨夜兼程,驿鞚奔驰,剑栈危险,萝茑蒙密,岩谷深峭,狭径雨苔之滑,乔林宿鸟之喧,绝涧崩崖,人马俱坠。
比驿吏然烛而至,引绠以登,两无所伤。
深踰百尺,议者以公贵盛之未涯,孝思之致感也。
会朝廷将举楼船之师,复金陵之地,命公率卒三百,戍于武岗,式遏蛮陬,又防外侮。
先是,内地但给刀楯,群寇暴集,仅及数千。
公督士力疾,推锋决死,药镞贯臂,神色自若,贼不敢抗,稍自引退,繇是勇敢之誉闻于阙庭。
及王师南征,命公与石曦偏师,讨平宜春郡
捷书上闻,吴人褫魄,太祖始不以众人遇之也。
当是时,浮梁渡于长江,灵旂指于南国,内发七校,日费千金;
资粮䨾屦,顺流而下,牙樯铁轴,敌境是虞。
太祖命公与宗人符共董其役。
公备豫有素,往来无滞。
编管斗粟,不爽于军须;
木牛流马,式彰于心计。
太祖奇其才力,形于叹嗟,乃命公案视垒垣,督责战具。
出驱使传,车无停轮;
入奏戎机,膝之前席。
甲戌纪历,知江左之道消;
伏波论兵,与汉皇而意合。
自王师南渡,公往复其间。
尝日驰五百里,途中遇虎,以一矢毙之。
又尝械降将一人,献于阙下,至项县疾甚,斩首以闻。
太祖谓其勇而有谋,可任大事。
尝于江中与吴人水战,伏弩忽发,正中其额,若神物保护,终无所伤。
奋不顾身,忠而能力。
始,太祖以先王之捐馆也,颇深痛惜,特优命数,若追悔之无及,嘉旧勋而不忘。
畴公之勤,益怀遗烈,问及孤幼,形于轸恻,因谓公曰:「俟平江东之日,奉捷书而来」。
中使近臣几十数辈,专伺献功,竞图受赏。
适有机事,当奏京师,公独请行,上益虚伫。
且言台城危蹙之状,因云:「在途日,忽大风晦暝,此城陷之兆」。
诘朝,露版至,太祖召谓之曰:「如汝料矣」。
吴将卢绛者,啸聚亡败,众且万人,盗库兵,拒王命,诏公以偏师讨之。
势穷乞降,缚送行在,以功迁庄宅副使
会雩祀西洛,命公为御营前后巡检使
太宗践祚,拜六宅使
河决近郡,奉诏塞之,如期讫役,水复故道。
三年,舆驾薄伐,次于常山,命公视师晋阳,尽护诸将,因受诏与彰德军节度使李汉琼当一面之冲,施九攻之术。
飞矢羽集,而战气益酣;
左轮朱丹,而鼓音不息。
抶其不勉,奋以先登,勇常冠军,退必殿后。
尝为机石所中,势如疾霆,旁观震惊,不挫毛发。
俄而并土穷蹙,面缚出降。
太宗因其兵锋,遂讨幽、蓟,命公与郭守文期门之师,当前之任,与虏斗于胡瞿河之南,大挫其锐。
会戎人救至,我师不利,仓卒之际,即议班旋。
车驾宵征,诸将皆去,唯公敦阵整旅,长驱而归,引弓之民,纷布左右,惮其严整,不敢邀击。
追及行在,太宗悦之。
既还上都,罪状诸帅,唯公与汾阳等数人不坐焉。
俄而猃狁犯边,命公护常山军,与崔翰等大破虏于徐河。
先是,朝廷图阵形,规庙胜,尽授纪律,遥制便宜,主帅遵行,贵臣督视
公独陈应变之略,不以新书从事,违诏之罪,誓独当之,果成茂勋,天子嘉叹。
四年,迁宫苑使妫州刺史
六年,护三交戍兵。
又受诏与潘美出代北,破契丹灵邱县,大获而归。
明年,护定州军。
雍熙二年李继迁叛于银、夏,受诏与田仁朗讨之。
仁郎被谗下狱,以公为环州团练使,实代其任。
公以仁朗非罪,屡上言救之,果获轻典。
及西师之罢,出为高阳关监军
三年,王师北征,诸将受律,公隶曹彬麾下,实为之前锋。
鼓行深入,屡败贼众。
矢中左股,督战不废,得契丹贵将一人。
元戎欲奏其事,公力止群议,不敢贪功。
俄而傅潜米信兵败,众遂大扰,为贼所乘,独公全师而归,成列不乱。
既次易州,贼骑倏至,公兵素整,格斗退之
因受诏知定州,兼兵马钤辖
太宗知公忠勇,可贞戎政,改武州防禦使,充侍卫马军都虞候赐号忠果雄勇功臣
九月匈奴南侵,命公为沧州部署,率步骑一万以赴之。
虏急击,河间刘廷让求救于公,不俟驾而往。
次君子馆,虏伏兵发,廷让等先不之觉,公力战败之,歼戮无数。
会暮,虏援兵至,裨将桑赞等先遁,我师遂溃。
公独领百骑,达于河间
谗人构之,谓其失备,诏徵赴阙,送相府薄责之,公条对明白,即命复位。
因上军政数事,皆可其奏。
未几,授武州观察使检校太保总兵如故。
端拱元年春,迁洮州保顺军节度使,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出为定州都部署
是岁,匈奴八万骑寇中山,公之众才二万,内谒者传诏,俾坚壁以待之。
公谓诸将曰:「阃外之事,吾得专之也。
往年河间为人所误,不即死者,正为今日耳」。
护军袁继忠壮其言,跃马从之,大破虏于唐河
追奔数十里,俘馘以万计。
是岁,虏寇常山邢、洺诸郡,皆守城不出;
中山之民,刍荛无废。
公又出奇兵,薄西山以邀虏,虏亦引避。
太宗贤之,召归,谓曰:「唯尔尽力于我」。
每岁防秋,即诣屯所。
淳化四年,授邠州靖难军节度使,仍总兵柄。
李继迁叛涣河外,交通夏台,绥州高文岯举城效顺,西鄙骚然,命公为河西行营都部署
继迁闻风逃于绝漠,保忠就缚,送于石州
或请诛之,公曰:「当献于天子,以衅鼓耳」。
既而申宥罪之命,契明主之心焉。
至道二年春继迁劫我辎重于浦洛河,二将败衄。
命公为灵、环十州都部署经略西事。
秋七月,大发车骑十馀万,分五路以讨贼,遣公自灵州东关镇,由赤柽、苦井路以赴之。
军行乏水,深以为虑,即自橐驼路径趋乌池。
丁罕庆州之军与贼接战,倍道赴救,解其长围。
三路之兵,皆后期不至,贼党远遁,遂谋旋师。
尚以不赴灵州,虑违诏旨,遣其弟继和奉表待罪,太宗深加慰勉。
属馈粮朔方,命公由瀚海路率师护送。
公请自古原州涉蔚茹河为便,众或非之,公确论其事,又遣继和入奏,继和亦博达有谋,极言其利,太宗听之。
属漕运之司,飞挽未集,遂案甲休士,持重养勇。
贼将史癿遇者,颇扰内属。
率兵击败之,俘获万计,士气益振,叛羌悉归。
三年,果由古原州路入援灵武遂城废垒,是为镇戎军
控夷人之咽喉,为诸夏之捍蔽,守禦之固,至今赖焉。
灵武之言归,闻永熙之厌代,亟陈封奏,求觐天庭,改授陈州镇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傅总兵如故。
五月来朝,上以公累朝旧臣,地居元舅,周旋二纪,勤劳王家,将欲增其宠名,不敢烦于戎旅,诏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归镇甸服,偃息以作藩;
正位中台,雍容而论道。
俯接天邑,盖蒙福于京师
并建戎藩,用夹辅于王室。
太宗因山卜宅,同轨戒期,执圭来朝,攀髯号慕。
俄丁齐国太夫人忧,居丧尽哀,几于灭性,明诏起复,固让莫从。
三年,以诞圣之辰,修上寿之礼,郊劳饯饮,宠数并优,宴见咨询,嘉言罔伏。
五年郊祀,进位检校太尉
六年北伐,败我师于望都,公感愤载怀,明发不寐,上奖其诚节,特诏归朝。
清宴延登,策虑幅臆;
公车请行,封章叠委。
上优宠耆德,不欲重烦,但玺书垂褒,便坐加礼而已。
俄授公山南东道节度使,未几,授诏判许州
实由公乃心本朝,忍违京辅。
遥领岘首,式绥三楚之人;
卧理璧田,且增九鼎之重。
遽以明德皇太后大渐,诏入省之,属玄寝之有期,复巾车而肆觐。
俄而北方之疆,举国来寇,边城震骇,羽檄交驰。
两河之人,旦暮延颈,以徯六龙之御也。
公恳求扈从,以捍牧圉,上亦倾心委赖,动静咨访。
公忠诚感发,规猷宏远。
公家之事,知无不为;
帷幄之筹,言皆可复。
及先驱禦侮,受命忘家;
临敌誓师,人百其勇。
胡骑奄至,不介马而径驰;
我武既扬,须破虏而会食。
大歼丑类,克振天声。
保界洪河,申严戎政。
轻裘缓带,奉迎乘舆;
酾酒椎牛,宴犒卫士
上天眷命,北虏请和。
边尘载清,帝车来复。
加地进律,实居群后之先;
继好息民,式开万世之利。
诏加开府仪同三司,增邑千户。
未及拜命,遘兹沉痾;
适睹承平,奄归窀穸。
呜呼!
享年五十有六。
诏废朝五日,赠中书令,上特为制服发哀,群臣奉慰。
命入内侍副都知西京作坊副使张公景宗监护葬事,又命殿头高品石廷福召名德僧就其第,作佛事四十九日而罢。
太常考行,谥曰「忠武」。
发引之日,有司具卤簿鼓吹,大鸿胪持节护丧。
即以今年十二月庚子,归葬于河南府河南县偏桥村之先茔,举弘农郡夫人杨氏祔焉,礼也。
公二纪宿卫,四换节旄,累阶至开府,策勋上柱国,进爵为公,真食至三千五百户。
功臣之号,凡三加焉,禄位官荣,皆人臣之极矣。
公前娶弘农杨氏,即保静军节度使、赠侍中光美之女也。
继室天水阎氏,封凉国夫人
三子:长曰昭吉,次曰昭文,皆任供奉官,先公而逝;
季曰昭庆,今任洛苑副使
四女:长及笄而亡;
次适内殿崇班曹玹,亦逝矣;
其二皆幼。
两弟,仲曰继恂,任洛苑使顺州刺史,不幸短命,前公而殁。
有子曰昭逊,以公之故,特授内殿崇班
季曰继和,任西头閤门使平州刺史
智略辐凑,磊落不群,负文武之才,以功名自任,公友爱尤异,深所推奖。
尝谓之曰:「吾门之不坠者,繄尔是赖」。
自罢兵归镇,因手笔唐李绩《遗戒》授之,且曰:「吾不复预家事矣」。
启手之日,依而行之。
及公之被病,继和适受任并门。
力疾封章,忍死以待,飞驿而至,相见甚欢,谈笑移晷,方寸不乱。
比更衣而就舍,即瞑目以归全,其器量也如此。
长姊适故洛苑副使郭守璘。
恭惟明德皇太后,少麓启祥,涂山叶庆,作合先帝,正位内朝,光辅大君,居尊长乐,播德彤管,升祔閟宫,实公之元妹也。
次妹适故主客员外郎、直集贤院范贻孙
从父兄曰继凝,任枢密直学士,未及大用而亡;
曰继昭,终于殿直
二兄之子:曰昭度内殿崇班
曰承供奉官,皆由公之故也。
公器宇宏廓,风鉴融朗。
敦说诗礼,博通义府,跌宕文史,多识前言,寤寐经纶,善谈名理。
为将威重,御众严整。
在贵思降,人得其欢心;
抚下有恩,士致其死力。
习知边事,练达武经。
临难忘躯,无厌于金革;
尽瘁事国,竭力于股肱。
交游之情,岁寒而勿
行旅之际,险易之不争。
尝奉诏书,护塞河决,日暮涉水,让舟于梁迥,公与窦神宝乘单舸而渡,溺于中流,得大桑树,依之获免。
以舟迎,夜半至岸,比旦视之,树已没矣。
其捐己先人,有如此者。
公临事有谋,当机无滞。
岐沟之役,适有诏部分诸军隶于列郡,公遽令录其诏书。
后旬馀,有亡卒数万人集于中山,不知所向,公即以诏书谕之,各给要券,俾归所部。
其深识制变,有如此者。
公为国远虑,献言尽规。
先尝诏废夏州,公以为贼迁根本之地,不可为也。
又言银、夏南山中,宜增置堡戍,以扼其冲,且保鄣蕃族,而断贼之粮道
当时虽不用其策,而识者韪之。
至于宿卫钩陈,握兵兰锜,周庐夜直,太上有高枕之安;
戎壁亲巡,军中无儿戏之诮。
连守两镇,密迩王畿,化行若神明,民爱如父母。
宛邱日,属水潦暴集,旧防坏决,吏民奔溃,盖无聊生。
公独守危堤,精意恳祷,冲波稍却,一郡护全,率身捍患,人受其赐。
性敦俭约,不务华侈;
勤接士类,雅好清言。
多聚群书,仅馀万卷,退食于公,手自刊校。
喜读《春秋》,躬亲缮写,笔札之丽,自成一家。
博物多能,动臻奥赜。
金丝误曲,周郎之顾乃
驽骥同群,伯乐之鉴殊妙。
然而感激家世,慷慨勋名,尝语弟继和曰:「我异日当马革裹尸,正得死所耳。
慎无厚葬,期于速化」。
既以彰尽忠之节,亦以见达命之言。
在北边日,尝奉诏废威虏军,公上言以亭鄣之设,不可撤备,汔今赖之。
又累奉手疏,乞固守灵州,至于陷没,深以为恨,此又城之英规,禦戎之长算也。
公劳谦自处,兢持尤甚。
台宰之位也,而巽床好让,慕考父之益恭;
立方面之勋也,而坐树无言,同之侧之不伐;
冠通侯之籍也,而卑以自牧,靡恃刑马之盟;
居外族之亲也,乃贵而能贫,谨守濯龙之戒。
宜其陟降帝右,屏翰王国,出藩入辅,生荣死哀。
清庙藏功,酂侯已归于第一;
未央画像,霍氏当期乎不名。
兹所谓皇家之荩臣,人伦之全德也已。
爱弟等以某尝学旧史,从事斯文,见徵篆刻之辞,以防陵谷之变。
牢让不获,谨为之铭。
铭曰:
哲王建官,仰鉴悬象。
紫薇端门,实列贵相。
文昌法宫,乃有上将
唯公践之,令问令望。
国之大事,时惟五兵。
入董藩卫,朕师不惊。
出总戎律,乱略以清。
唯公尸之,七德以贞。
二矛重弓,高牙长戟。
雕戈淑旂,屏我王国。
弩矢前驱,列鼎而食。
殊邻不庭,拊剑太息。
黼黻公衮,山玄陆离。
赤舄几几,貂冠蝉緌。
昼日三接,宴见畴咨。
启沃忠荩,行无越思。
中山之师,辙乱旗靡。
抗章请行,投袂而起。
帝嘉旧勋,虑其劳止。
旰食咨嗟,玺书褒美。
控弦之骑,饮马于河。
銮辂薄伐,战功居多。
时龙驻跸,天骄请和。
宣室饮至,朔陲止戈。
帝居穆清,体貌尤异。
中外式瞻,安危注意。
事君致身,忧国尽瘁。
呜呼彼苍,胡不憖遗?
心领襄汉,镇兹璧田。
河润九里,民戴二天。
广千乘,禄踰万钱。
乐只君子,胡不永年?
岁将暮兮寒风冽,天皑皑兮飞密雪。
繐帐俨兮犹悬,灵輀隐兮进辙。
路悠远兮野苍茫,归夜台兮从先王。
英魂邈兮骑箕尾,忠功蔼兮书太常
泉扃阒兮宿草荒,人生共尽兮吁可伤!
唯勋名不灭兮,等维嵩之峻极,与洛水而灵长。
陈边事十策1039年6月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六、《文庄集》卷一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三、《太平治迹统类》卷八、《宋史》卷二八三《夏竦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二三、《经济类编》卷八○、《续资治通鉴》卷四一、道光《榆林府志》卷三九、嘉庆《重修延安府志》卷七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今月八日陕西安抚使天章阁待制庞籍等到府,奉传圣旨,商量西鄙事宜者。
窃以继迁一族,本党项遗类,居呼韩旧地,东薄银夏,西至灵盐,南趣鄜延,北抵丰会,迤逦平下,辐员千里。
太平兴国中,继迁逃背,鸠集万骑,屡寇朔方。
岁发兵夫,送粮草,每邀险肆掠,为害不一。
至道初,特遣洛苑使白守荣等率重兵护粮四十馀万,遇寇浦洛河,兵夫溃走,自相蹂籍,粮卒并没,守荣等仅以身免。
朝廷旰食,关辅骚然。
太宗皇帝宰相议之,吕端始欲发卒由麟、府,丹、鄜、延环庆三路趣平夏,袭其巢穴。
太宗难之,且曰:「三道深入,用甲卒几万,何人为将帅,何人护辎重?
表里砂碛,何处会合?
须更熟筹,不可轻举」。
是时边患方深,议者不已。
至秋,遂命李继隆环州丁罕庆州范廷召延州王超夏州张守恩麟州,五路趣平夏,竭内帑之国财,罄关中之民力。
继隆丁罕合行十数日,不见贼。
张守恩见贼不击,相继引还。
王超范廷召至乌白池,以诸将失期、士卒困乏而回。
此际先臣隶于廷召,备见轻举之害。
然是时继迁当兄继捧入朝之后,为曹光实掩袭之馀,遁逃之迹,穷蹙可知。
凉州博啰沙州曹延禄皆受朝廷节度,使掎角追讨。
灵州河外大凉、小凉,河西北藏擦勒等数十蕃族皆有雠怨,愿助国讨除,尚犹累岁积年,不能扑灭。
太宗又问宰臣曰:「卿等莫别有擘画」?
当时宰相但错愕,莫之能对。
太宗亦不悦久之。
先皇帝即位,鉴追讨之弊,悯关辅之劳,惟戒疆吏谨烽堠,严卒乘,来即驱逐去,勿追捕。
尝出陕西地图,自指山川堡塞示宰臣,令移兵简费。
又以泾原地最要害,屯兵甚众,命增置钤辖都监,以备奔轶。
此实先帝之圣断远图也。
然拓跋之境,自灵武陷没之后,银、绥割弃以来,假朝廷威灵,聚中原禄赐,略有河外,役属小蕃。
德明、元昊久相继袭,贸易华戎,捃剥财用,拓地千馀里,积货数十年,较之继迁,势已相万。
其于妄作名器,僭制车舆,誇咤旃庐,跳梁沙幕,亦有日矣。
朝廷待以遐荒,置而不问,刍豢过饱,猖蹶遽彰。
所宜诛夷,以塞公议。
然而兵者凶器,战者危事,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自昔兵家皆欲先胜后战,则举无遗策。
以继迁穷蹙,比元昊富实,势可知也;
以先朝累胜之士,较当今关东之兵,勇怯可知也;
兴国习战之帅,方沿边未试之将,工拙可知也;
继迁逃伏平夏,元昊窟穴河外,地势可知也。
若分兵深入,则军行三十里。
自赍粮糗,则不能支久;
须载刍粟,则难于援送。
师行贼境,利于速战。
傥进则贼避其锋,退则敌蹑其后,昼设奇伏,夜挠营栅,师老粮少,深可虞也。
若穷其巢穴,须渡大河,既无长舟巨舰,则须浮囊挽绠。
茍贼列寨河上,以逸待劳,我师半渡,左右夹攻,未知何谋可以捍禦?
臣以为不较主客之利,不计攻守之便,议追讨者是谓无策。
若缮完壁垒,修利器械,约束将佐,控扼险隘,但辄过于岁月,不豫计于胜负,是今之常制也。
则虑体分势异,众力不齐,旷日持久,军食难继。
事不先定,则有后忧。
若威以文诰,格以干羽,胜决帷幄,师行衽席,必有成算,系于前筹,此非臣之所及也。
臣今但有十策十事列上如左:
一、今之关塞,延安险阻,秦州地远,易为控扼。
所最忧者泾原,次则环庆
泾原莫急于镇戎环庆莫急于庆州
戎人狡猾,必不肯舍平易而趣险阻,此敌情之易料也。
古之用兵,皆择其精锐,先当矢石,谓之握奇跳荡,是为奇兵;
其次疲软,则以守城壁。
近年之弊,强弱兼用,强为弱累,战多无功。
又中国长技,莫先强弩,近年之弊,参以他兵,不能专用己长,攻彼之短。
今若令泾原环庆两路各于土兵、禁兵或弓箭手内择弓刀枪槊手三二千副之,泾原高继嵩张亢主之,环庆刘平赵振主之。
日夕训练,常如寇至。
如有警急,则令自泾原界望环庆路横绝边徼,数百里间往来交击,互为首尾。
傅矢持满,俟中而发,一发万矢,三得一中,则十发之矢,以殪三万馀人,羌戎毡毳,不易支也。
仍乞立为强弩指挥,特升兵额,稍增月给,以震军声,以壮士心。
但恐贼界闻有此谋,必不敢容易窥塞。
偏裨将校,道路堡塞,并委刘平等临时选择处当,此实制胜之大端也。
二、缘边熟户,号为蕃篱,除延州金明、胡继谔二族与贼世雠,受国厚恩,势必向汉,自馀熟户如二族者十无一二。
羌戎之性,贪利畏威,若不结以恩信,惮以威武,而欲仓卒驱之禦敌,汉强则助汉,贼盛则助贼必矣。
其敏珠尔等蕃族又纳质贼境,居既首鼠,战必倒戈。
元昊窥见此隙,所以勾招打敌,胁以锋镝,诱以货财。
国家非不知其若此,所宜速见良画,深破贼计,及早羁束,以固藩篱,此西陲之急务也。
臣前后累状陈启,未蒙开可。
伏乞采臣前奏下臣,令勘会逐州部族首领量人马事力,授以职名,第给禄赐。
蕃官俸料至微,所费不厚。
若控制有宜,得其死力,则为利至大。
或其间向汉不坚,即令重纳有力量质子
或有自恃凶强,招抚不至者,则令刘平等非时伺便以强弩屠其种落。
此策若行,足以破贼计而张国威也。
军志云:「先人,有夺人之心」。
伏乞观此事机,早赐裁定。
三、甘凉首领河西大族,继迁赐爵之后,德明承袭以来,仰恃国威,吞噬略尽。
回鹘、吐浑,去朝廷地远,难收其效。
惟有吐蕃与贼世仇。
罝勒斯赉住总噶尔,对贼巢穴;
辖戬来都锡,据贼上游。
臣累奏乞昭罝勒斯赉进讨,破贼之日,许以西平之封,授二子灵夏节制。
又乞遣使都锡,抚存辖戬,令父子和协,共力破贼。
未奉回旨。
窃虑议者以为元昊既破,地入吐蕃,则罝勒斯赉势大,复生一敌,此议乃计之不熟者也。
逆党,习于劫掠,吐蕃虽众,兵技不敌。
但欲使且牵贼势,必未能尽狡穴。
若此际不收实效,而徇空言,非国家之利也。
伏乞采臣前奏,早赐指挥
先朝博啰齐充灵州西面都巡检使,尚欲蛮夷相攻,遥制迁贼。
况罝勒斯赉向化,父子受官,不于此时遂其忠愤,差之毫釐,深可惜也。
若前议得行,必恐昊贼未敢轻离巢窟。
伏乞圣鉴,深察此议。
四、陕西四路兵甲不少,但地有险易,路有远近,寨栅有多少,军分有勇怯。
易防处合减兵,难守处当增兵。
兵之增减,即须察其险易,量其远近,计其城寨,均其勇怯,使各尽其宜。
朝廷去边陲远,但因逐路所乞,差发士卒,所以臣前后累奏乞均匀加兵。
今来伏蒙朝旨,许令那移驻泊。
尚虑边臣占吝甲兵,鲜克公共。
方今西鄙,唯泾原环庆最须备禦,其两路犬牙相入,烽候相望,分之则势孤,并之则势大,物理之常也。
欲乞刘平鄜延安抚,兼泾原总管
所贵表里相助,首尾相应,张大军势,壮励士心,亦防边之最要害也。
五、设使元昊谋犯边境,量其事势,岂能四路俱来?
必是择一平易路分,并兵冲突。
其馀边界即分三二千骑往来出没,牵制我师,此贼计之可前料者也。
今来沿边兵马总而计之,数亦不少。
若各守路分则不足,互相策应,则最近者虽奉朝旨许令互相照应,窃恐缓急,边臣执守文义,不肯分兵相援。
欲乞朝廷详酌,特降指挥,有贼马犯边,令四路互相关报,分兵策应。
鄜延可以策环庆秦陇可以策泾原
若此则沿边势合,军声大振。
是计傥行,固足以预制狂贼也。
六、元昊旅拒以来,陕西加兵,所费粮饷不少。
尚赖累年关辅大稔,易为计置。
今夏稍旱,二麦薄熟,豆苗晚,秋成未克。
设使元昊复称臣纳款,沿边亦未敢班师。
若宿兵塞上,边稼不丰,持久之谋,未知安在?
所以臣前奏乞令陕西诸州各招置神虎、保捷等军,各一两指挥,令遂州训练精熟。
却乞那移关东兵马归回,有警急则令逐州量留士卒外,并勾赴边臣。
一则关中土兵劲悍,耐于驰骋;
二则减省沿边刍粟;
三则可为悠久之计。
七、关右沿边,旧俗轻悍,喜为寇盗。
山林深阻,难为搜捕。
加以近边蕃户,以藏盗为业。
若敌骑犯边,人情恐动,或飞挽稍频,丁夫逃溃,互相扇摇,聚而为盗,关中官司不可不预为之计也。
咸平中陕西转运司曾抄点保毅军六万八千馀人,防城备边。
今来西陲安静多年,若遽行此法,则恐人户惊扰,别生寇剧。
前奏乞添置弓手三两倍,及乞置壮丁猎户,缓急可以防守城壁,把截要害,却那得正兵出入野战,此实今之寓令也。
朝廷检详前奏,早赐行下付臣。
当司差官添置,候贼平日,即却罢遣。
一则不费供馈,坐获其用;
二则不动群情,易为办集。
比点保毅军及抄弓箭手,利害相万也。
八、沿边小寨,多是曹玮建置。
常时禦备雠寨,防遏逋逃,似有小利。
羌戎入寇,则难于处当。
分兵固守,则州郡势危;
守禦不定,则所蓄刍粟,翻为寇粮。
又远近传闻,亦是亡一城寨,滋益贼气,且损军声。
欲乞宣旨,沿边总管司勘会小寨,有兵少粮多,不关要害,先支沿边巡检等军马就食,尽粮草所有。
小寨逐月廪给,却令就大寨旋请。
如有大段警急,势必难敌,则令并小寨士卒入大寨,把隘相杀。
一则免资寇盗,二则并得兵力,于要冲之处以禦奔冲。
九、方今备边之计,最宜积谷。
赵充国云:「籴三万斛谷,羌人不敢动矣」。
关辅税租有限,岁时丰俭难常。
若卒调兵食,急赋横歛,则秦民轻悍,咨怨易兴,此不可不预计也。
近者有诏,入粟拜爵。
须是巨富之民,方能佐县官之急。
欲望朝廷诏关中州县,有犯过误连累之罪,情愿收赎者,许令召保,于沿边诸郡入粟赎罪,每铜一斤准五斗。
良民救患,何止乐输?
谅不踰年,塞下之必稍充羡。
宽宥过误,全民肤体,足以上副陛下至仁之德。
又虑议者以为国家全盛之际,不当货刑示弱,此议亦思之未切也。
且爵者名器,尚许拜授。
若宽刑赦过,得粟便民,比之拜爵,此为优矣。
十、候教习劲弩指挥,招置土兵,添差弓手,各有次序,即乞委任当司,差官拣选沿边冗兵于近里州军,及减骑军回关东,仍省沿边閒冗吏员
古者将帅授命本朝,皆假之威权,许以便宜,使得尽力。
今来朝廷傥采所陈,则乞特依古制,借以衔勒,令竭疲驽。
仍乞指挥路总管司臣僚,今后每事遵禀安抚司指挥,不得怯懦自谋,妄说事理开奏,上惑朝听。
如有寇贼奔冲,并须出兵,守险持重,伺便痛行杀戮;
不得披城玩寇,放过贼马,令入他处。
如违,以军法处分。
如此令行下,则边防畏懦之臣预谋战斗,不敢只作守城自全之计。
右谨具如前。
伏以国家富有四海,重熙累洽,物力全盛,忠贤间出。
昔魏有一段干木,晋人不敢窥西河
江左有一谢安苻坚丧百万之众。
以此计之,蠢尔羌戎,岂敢轻犯边境?
但元昊资性凶忍,轻背国恩,鬼得而诛,灭亡可待。
未授首间,朝廷之议,不得不过为备禦
然贼境最多奸人,尽知缘边虚实,料其逆党聚谋,必须潜窥间隙,方敢作过。
若国家处置得宜,任人不杂,使陕西内外城邑,战守有备,元昊岂敢容易轻离巢穴,自取败亡?
况关塞防秋,古今常事。
《传》云:「无恃寇之不至,恃吾有以待之」。
此言诚得守边之要也。
顷继迁亡没,德明尚幼,族中亲属强梁者众,德明甚惧,仓惶送款。
当时有司不能裂河南之地,封拓跋诸亲,令其势分间起,自相残贼。
而乃并锡真命,爱一孽童。
数十年间,禄赐豢养,资寇粮者多矣,至今义士为之叹惋。
是知此际岩廊裁处,不可不深图远算也。
臣素业刀笔,不谙军旅,昨蒙推择,付以西事。
虽继陈方略,多以迂阔,不合廷议,进退维谷,忧骇可知。
岂谓天慈更容访逮,拜恩沥恳,敢不自竭?
其所陈十事,实臣在职见闻。
夙夜惟忖,心虑所及,咸罄于是。
伏乞圣慈下两府裁酌,如稍近于理,即乞特赐详择施行。
敢不处奉德音,渐图远迹?
然而成大益者忌小害,获远利者无近效。
方今许国者多,言事者众,或不周知利害,别议建明,事未成间,遽有更改,则边臣之计惑矣。
此则须赖陛下倍赐主张,敕左右大臣专主斯议。
自古内外相维则有成绩。
羊祐、杜预张华主之,则不能平吴;
石雄刘沔李德裕主之,则不能平上党
布在方策,较然可知。
若臣所陈庸昧,不远前谈,徒烦聪听,无足采录,即乞早选能吏,代臣经略西事,别询奇画,免误公朝。
矧将者三军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不可一日轻付常才,忽于大计。
西陲失备,则他寇相因。
伏乞朝廷深赐哀察。
干冒宸严,臣无任祈天沥恳激切之至。
谨录状陈乞以闻,伏候敕旨。
论土兵之利奏政和三年 宋 · 何常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四、《宋史》卷一九○《兵志》四、《荆川稗编》卷一一七、《古今图书集成》戎政典卷六一
自古行师用兵,或骑或步,率因地形。
兵法曰:「蕃兵惟劲马奔冲,汉兵惟强弩掎角」。
盖蕃长于马,汉长于弩也。
今则不然。
西贼有山间部落谓之「步跋子」者,上下山坡,出入溪涧,最能踰高超远,轻足善走;
有平夏骑兵谓之「铁鹞子」者,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
每于平原驰骋之处遇敌,则多用铁鹞子以为冲冒奔突之兵;
山谷深险之处遇敌,则多用步跋子以为击刺掩袭之用。
此西人步骑之长也。
我诸路并塞之民,皆是弓箭手地分,平居以田猎骑射为能,缓急以追逐驰骋相尚。
又沿边土兵,习于山川,惯于驰骤。
关东戍卒,多是硬弩手及摽牌手,不惟捍贼矢,亦可使贼马惊溃。
此中国步骑之利也。
至道中王超丁罕等讨继迁,是时马上用弩,遇贼则万弩齐发,贼不能措手足而遁。
元丰间刘昌祚等趋灵州,贼众守隘,官军不能进。
于是用牌子为先锋,贼下马临官军,其势甚盛,昌祚等乃以牌子踢跳闪烁,振以响环,贼马惊溃。
若遇贼于山林险隘之处,先以牌子捍贼,次以弓强弩与神臂弓射贼先锋,则矢不虚发,而皆穿心达臆矣。
或遇贼于平原广野之间,则马上用弩攒射,可以一发而尽殪。
牌子与马上用弩,皆已试之效,不可不讲。
前所谓马奔冲,强弩掎角,其利两得之,而贼之步跋子与铁鹞子皆不足破也。
步兵之中,必先择其魁健材力之卒,皆用斩马刀,别以一将统之,如唐李嗣业用陌刀法。
遇铁鹞子冲突,或掠我阵脚,或践踏我步人,则用斩马刀以进,是取胜之一奇也。
集谱跋 南宋 · 史铸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七五、《百菊集谱》卷末
愚自丙申迄于甲辰,每得之一品一目,必稽于众,其言同者然后笔而记之。
今谱内有六品尚阙其说,缘愚曩尝一见,今畦丁罕种,未获再覈,以取其的故也。
凡九年间,于吾乡得正品与滥号假名者总四十五种,以次诸谱之后。
予昨当花时,每岁须苦吟体题诗与集句诗一二十篇,以揄扬众品之清致,积稔弥久,几至二百篇。
今选百篇滥赘卷尾,至此兴尽而绝笔矣。
尔后虽间有黄蔷薇、金万铃之类始出(此二品首见于虢地品类,近时吾乡亦有之。),然愚年将耋景,则缬眼倦于辨视,未容苟简增入也。
如有与我同志者,幸为续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