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蕴山以近诗寄惠州舟中点定漫书纸尾丙戌 清 · 翁方纲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
此事辟如作画然,得意乃在笔墨先。
龙睛一点却飞去,金针欲度何由缘。
道子之笔项容墨,尚闻洪谷讥其专。
象外虽云得摩诘,设色何必非龙眠。
吾观营邱华原辈,胸中本有全山川。
层峦叠嶂架楼阁,野桥细路分水泉。
天然远近与向背,依约脉络相蝉联。
然后淡浓视意到,变化开阖非言诠。
此须多识多阅历,目存心鉴日复年。
位置乃能一一合,孰为粉墨黄朱铅。
洎乎神来气来候,但见一片成云烟。
向来所取尽糟粕,或进于道通于禅。
裹粮方能办远适,求鱼且莫思忘筌。
不到解衣盘礴裸,敢希神妙秋毫巅。
谢生新诗录寄我,正值惠州初放船。
短篷晴日为点定,罗浮日日横几前。
偶因即目悟妙理,再书纸尾词牵连。
生如问我何处得,得自远麓空江边。
顾处士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半年离别梦,来往即湖边。
两幅关山雪,寻常在眼前。
项容藏古翠,张藻卷寒烟。
蓝淀图花鸟,时人不惜钱。
仰天窝 明末清初 · 汪琬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尧峰文钞卷五十
别寻幽径绕禅关,晚霭苍茫未拟还。
身在画图屏障上,项容松石董源山。
游路南石林诧其奇诡归而作诗 现当代 · 施蛰存
 押删韵
平生不解驰驱乐,一朝捉辔心手艰。
石林游兴不可降,踞鞍叱驭终自娴。
杲杲东日照修影,乌帽出没岗峦间。
爨人颇能作汉语,执鞭频说黎氓瘝。
老夫慰藉亦无益,口惠何尝抵一锾。
下坡款段走平野,桑麻不治繁荆菅。
两峰突兀忽当路,嶙峋百丈如束关。
侧身俯首牵马过,磋砑气象森朱颜。
千岩万崿开竹田,琅玕磊砢难跻攀。
虎牙桀峙荆门竦,天光隐遁日脚黫。
望夫插灶罗星躔,督邮亭长趋朝班。
苍鹰静发山鬼笑,丈人寂寞苔藓斑。
苏柳斗诗虚想像,几曾真见剑铓山。
东吴培塿亦小巫,万笏朝天徒自讪。
老夫眼福得天赐,色飞魂动眸子孱。
拊髀爵跃不可说,欲宠以诗辞已悭。
待乞项容挥水墨,卧赏崔嵬几席间。
祖山人池上怪石 中唐 · 张碧
寒姿数片奇突兀,曾作秋江秋水骨。
先生应是厌风云(一作雷),著向江边塞龙窟。
我来池上倾酒尊,半酣书破青烟痕。
参差翠缕摆不落,笔头惊怪黏秋云。
我闻吴中项容水墨有高价(一作溶溶水墨有高价),邀得将来倚松下。
铺却双缯直道难,掉首空归不成画。
论用笔墨格法气韵之病 宋 · 韩拙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七三、《山水纯全集》卷四
凡画者笔也,此乃心术,索之于未兆之前,得之于形仪之后,默契造化,与道同机,握管而潜万物,挥毫而扫千里。
故笔以立其形体,墨以别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
吴道子笔胜于质,此乃画圣贤也。
常谓道子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山水有墨而无笔,此皆不得其全善也。
荆浩采二贤之长,以为己能,则全矣。
盖用墨太多则失其真体,损其笔而且冗浊;
用墨太微则气怯而弱也;
过与不及皆为病耳。
切要循乎规矩格法,以本乎自然气韵,以全其生意。
得于此者备矣,失于此者病矣。
以是推之,岂可与俗士论哉!
凡未操笔间,当先凝神着思,预想目前,所以意在笔先,用意于内,然后用格法以挥之,可谓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也。
其用笔有简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或取气概而笔迹雄壮者,或取顺快而流畅者,纵横变化,用功乎笔也。
然作画之病者众矣,惟俗病最大,多出于浅陋徇卑,昧乎格法之士,动作无规,乱挥取逸,强务古淡而枯燥,苟图巧密而缠缚,诈为老笔,本非自然,此为论笔墨格法气韵之病耳。
古云用笔有三病:一曰板病,二曰刻病,三曰结病。
板病者腕弱笔痴,取与全亏,物状平匾,不能圆浑者,板也。
刻病者笔迹显露,用笔中凝,勾画之际,妄生圭角者,刻也。
结病者欲行不行,当散不散,事物留碍,不能流畅者,结也。
愚有一论,为之确病。
笔路谨细而痴拘,全无变通,笔墨虽行,类同死物,状如雕印之迹者确也。
凡用笔先求气韵,次采体要,然后精思。
若形势未备,便用巧密精思,必失其气韵也。
大概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自得于其间矣。
且善究山水之理者,当守其实,其实不足,当去其华,而华有馀。
实为质干也,华为华藻也。
质干本乎自然,华藻出于人事。
实为本也,华为末也。
自然体也,人事用也。
岂可失其本而逐其末,忘其体而执其用乎!
是犹画者惟务华媚而体法亏,惟务柔细而神气泯,真俗病耳,焉知守实去华之理哉!
若行笔或粗或细,或挥或匀或点,或重或轻,不可一一分明,以布远近取似者,气弱而无画也。
其笔太粗则寡于理趣,其笔太劲则绝乎气韵,一皴一点,一勾一斫,皆有法度,若不从画法意,只写真山,不分远近、浅深,乃图经也,乌得其格法气韵者欤!
凡用墨不可深,深则伤其体;
不可微,微则败其气:此皆病也。
勾𢬑落笔,使用墨取淡者为之滑而无法,其先皴而后淡,次取阴阳浅深者,真得其理。
又以画之取远景,贵简而不绝,繁而不冗,使观者豁然,如目穷幽旷潇洒之趣,不其神妙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