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裴谞考功郎中 唐 · 贾至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六
敕。君子立义为勇。
在国而能通。故全其节而成其务矣。
太子中允裴谞。言忠信。
行笃敬。有敏才斯可与权。
有直道磨而不磷。造次颠沛。
秉心塞渊。宜奖贞固之风。
俾缉台阁之政。可守考功郎中
李广江南防禦使 唐 · 贾至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七
敕。
蜀郡长史李广璨。
闲邪存诚。
贞固干事。
或因旁累。
往从迁谪。
凶逆未剪。
江介多虞。
式遏寇戎。
是仗才杰。
建康巨镇。
长洲右苑。
使臣之选。
咸曰其难。
勖乃谋猷。
佐斯旄钺
可守丹阳太守
授张禺兵部郎中邱据兵部员外郎 唐 · 贾至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六
门下。上应列宿。
尚书郎所以称美也。中持风宪
侍御史所以推雄也。况兼之藩翰
加以师旅。宜求异才。
允迪厥职。泽州刺史张禺。
贞固之资。为干时之器。
泽潞司马殿中侍御史邱据。秉温良之质。
多利物之才。咸提纲宪府
佐理戎幕。以示修直。
展其谋猷。必将大耕战之图。
台阁之务。式加新秩。
俾修旧政。禺可守兵部郎中怀州刺史
据可兵部员外郎。依前行军司马
鲁炅襄阳郡防禦使 唐 · 贾至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七
敕。成允成功者才也。
确乎不拔者节也。惟才与节。
可以戡祸乱。定邦家。
南阳太守鲁炅忠肃懿文。
仁而能武。历危难之际。
贞固之诚。自翰守南阳
载罹寒暑。城孤师寡。
负户以汲。虏不得进。
江汉赖宁。古之忠贤。
无以加也。夫功崇者则授以高位。
才大者必委之厚权。汉水方城
国之要害。宜加亚相之任。
兼收禦众之功。可依前件。
元载章防禦使 唐 · 贾至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七
敕。
荆吴之交。
抚之以连率。
贡赋所入。
董之以使臣
非通才多可。
曷称斯任。
职方员外郎元载
识度明允
干能贞固
怀龙泉之利器。
抱鸿羽之荣姿。
弥纶典章。
能练南宫故事。
精详政理。
尝闻五府交辟。
豫章雄镇。
襟带江湖。
干戈始宁
安人是切。
俾尔藩守。
缉熙厥政。
可豫章太守
杜鸿渐崔倚(一作猗)中书舍人 唐 · 贾至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六
敕。知中书舍人鸿渐等。
忠肃恭懿。美秀而才。
蕴清通之理义。兼贞固之干能。
用制军诰。允属夏卿
持衡审官。时惟小宰
慎择多士。佥曰尔谐。
宜当铨综之剧。仍掌丝纶之任。
鸿渐可守中书舍人武部。倚守中书舍人文部侍郎
郑叔清江淮宣慰敕 唐 · 贾至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七
敕。逆虏未平。
师旅淹岁。军用匮乏。
常赋莫充。所以税亩于荆吴。
校练于淮海。从权救弊。
盖非获已。夫法明则吏不欺。
敛均则人不怨。辑事无扰。
系乎使臣度支员外郎郑叔清
贞固干事。节用爱人。
考绩视成。所错斯枉。
宜以本官兼侍御史。充江淮东西及淮南道宣慰使
汤户部西桥京师 清 · 刘大观
 押遇韵 出处:玉磬山房诗集卷四
蜀冈居已久,过眼人无数。
欣在小盘谷,得君好手度。
奕奕秋空云,蔼蔼春山树。
片语识雄略,寸心动倾慕。
倾慕何所寄?寄之一琼璐。
其质润以洁,其光隐不露。
镂以君姓名,百世犹贞固
别酒色黮黮,秋风感迟暮。
舟行天气清,携之就长路。
成都少尹赴蜀序765年11月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岁次乙已。
定襄郡王英乂出镇庸蜀。
亚尹
佥曰左司成公可。
温良而文。
贞固能干。
力足以参大略。
弼成务。
既条奏。
诏曰俞往。
公朝受命而夕撰日。
十一月癸巳出车吉。
尚书曹郎四十有二人。
叹轩骑将远。
故相与载笾豆盏斝。
刲羊鲙鲂。
修饮饯于肃明观以为好。
饮中客有赋蜀道难者。
公曰。
士感遇则忘躯。
臣受命则忘家。
姑务忠信。
夷险一致。
患已不称于位。
于行迈乎何有。
言讫抗手。
建节即路。
且以纷帨刀砺侍轻轩而西。
凡强学以修业。
积行以取位。
赴知已不为名。
适四方不违亲。
卿大夫之孝也。
吾子其毋忘可移之忠。
将咨度是务。
使岷峨其乂。
苛慝不作。
天听自民。
谁谓蜀远。
夫别细故也。
岂虿芥乎。
凡今会同。
非诗无以道居者之志。
夏至北郊敬成乾隆己巳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九
致育基贞固,直方配大圆。
诣坛疏去岁(去岁王恭北郊以有事遣代行礼),喜雨值今年(往岁春夏之交无不望雨夏至前后沾足即为厚幸今岁自春初至今雨旸应时实所罕觏云)
质晓趋壝陛,明禋洁豆笾。
休和惟幸遇,图永励勤乾。
唐司直博陵崔公故夫人赵郡李氏墓志铭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一
夫人讳某。赵郡人也。
皇朝德州将陵县铦之长女。天生柔懿。
龆龀知礼。年十六。
归于崔氏。丕承宗祀。
虔恭中馈。谦敬恭俭。
贞固淑温。闺门化之。
宗族以睦。生一子。
年十一而殇。有女四人。
长女夭于襁褓。次女适范阳卢履纯。
第三女适河南独孤及。年若干早世。
少女适乐安蒋镇。皆柔明好礼。
淑慎有德。循度劝义。
虽造次不违仁。实夫人之教训也。
辅佐君子三十有九年。夙夜靡违。
家道以正。向使神祈正直。
天报德善。宜登期颐。
与君子偕老。呜呼不造。
春秋五十四而殁。凡所顾复。
太半道夭。撤琴瑟之日。
无儿主祭。德与事反。
哀有何极。呜呼哀哉。
是岁十月某日。卜宅兆于某山某原。
追纪往行。以志幽石。
礼也。忝婚姻之故。
常瞻清懿。逝殁相寻。
报德靡及。敢不备书实录。
期于不朽。其词云。
庄敬柔顺。妇行之极。
抑抑夫人。秉是懿德。
衿鞶为戒。藻惟职。
四始之美。六姻是式。
仁而必报。当跻寿域。
天实匪忱。古今同惑。
变化忽恍。音徽冥默。
闑右遗范。是效是则。
唐故尚书库郎中荥阳郑公墓志铭765年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永泰元年六月四日
尚书库郎中郑公卒。
春秋四十有九。
知旧茹痛。
行路嗟悼。
谓公口无择言。
身无择行。
得乾之贞固
之元吉。
坎之常德
明夷之正志。
宜荷福履。
俾如山阜。
而秩止于三百石。
年不及知天命
明神岂子欺乎。
子正
藐然始孩。
孤穷何怙。
八月四日
葬于先茔。
宗人家老。
于是乎以果行实录贲于丰石。
礼也。
公讳宠。
字若惊
荥阳开封人也。
其先建国命氏。
有郑世家言之矣。
大王父某。
澧州司马
卫州刺史
卫州襄阳某。
襄阳临汾某。
临汾郎中
纯懿休祉之所丛也。
贞亮忠厚。
仁让孝敬。
融明而温。
性与道并。
二十举明经高第。
解褐
太尉房公之由邺郡而为右扶风也。
表公茂才
虢县
虢土狭而人窳。
公用教化渍之。
谓任力不及任人。
听讼不及使无讼。
故以直宏道
以信齐政。
以礼肃堕。
以让息竞。
莅止一岁。
虢人耻格。
至德二年监察御史
太原户曹
平遥
真拜太谷
其在晋如在虢也。
诏书劳之。
锡以命服。
华原
尚书工部员外郎。
而唐人晋人。
犹歌咏盛德。
愿得公常居其邦。
莫有由也。
太原守上其状。
诏迁太原少尹
未行。
库部郎中
凡历十官。
宰四县。
一持斧而再起草。
其政先道德而后刑法。
内精辨而外若讷。
戮力事上。
吐诚率下。
罔曲物而直已。
罔咈百姓以干名声。
惟畏清之知。
善之彰。
饮其教者。
忻然乐康
而不知其惠之所由生也。
与公游者。
靡亲靡疏。
悉饱醇德。
而莫见其天机之弛张也。
其学而知者。
济南之书。
淹中之礼。
田何之易。
胡毋之春秋。
酌其微言。
以治其身。
身之治移于闺门。
闺门之治移于官。
官之治可移于国。
而寿不可踰于域。
故位量未半。
良史无述焉。
自古有死。
彭殇同途。
独有其身殁而其名存乎故老之口。
此之谓不朽。
不可以不识。
其词曰。
刚德干时。
道家所忌。
抑抑郑公。
直温柔毅。
众人缺缺
郑公见朴。
众人昭昭。
郑公若浊。
布政四邑。
四邑和乐。
雷震风偃。
物亦允若。
史执法
郎官草奏。
郑公莅止。
德音是茂。
于以经术。
润色王度
宗族叙惇。
乡党归仁
孝谨之风。
万石之门。
兄也弟也。
夭夭申申。
善则无报。
天地不仁。
抑抑郑公。
执德之中。
生不近其名。
殁不隤其声。
吁嗟乎郑公。
右补阙翰林学士梁君墓志 唐 · 崔元翰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三
右补阙翰林学士皇太子王侍读史馆修撰梁君。
讳肃
字宽中
其先安定人
汉魏已降。
至于隋氏。
世有爵位。
家贵门盛。
刑部尚书邯郸公曰毗。
君之五代祖。
以至于唐朝散大夫右台侍御史赵王行台记室宜春公曰敬。
实公之高祖
朝散大夫右台侍御史曰愕。
君之曾祖。
祖昱。
终于莫州任邱
父逵。
止于司禦率府兵曹参军事。
安卑于燕蓟
避乱于吴越
故其世少衰焉。
君尝为司禦府君灵表。
以表其墓。
自叙其世系甚备。
建中初以文词清丽应制。
太子校书
请告还吴。
相国兰陵萧公荐之。
擢授右拾遗修史
以太夫人羸老。
有沉痼之疾。
辞不应召。
其后淮南节度使吏部尚书京兆公表殿中侍御史内供奉
管书记之任。
非其所好。
贞元五年监察御史徵还台。
于是备谏诤而侍于大君。
传经术而授于储后。
典文章于近署。
垂劝戒于东观。
授赤绂银印之锡。
闻者荣之。
九年冬十有一月旬有六日
寝疾于万年永康里。
享年四十有一。
诏赠礼部郎中
赙以布帛。
十年春正月二十八日
葬于京师之南小赵村之原。
子徽之宏之。
俱未冠。
尝学文矣。
幼子未名。
小字振振
夫人京兆韦氏。
抱之以缞。
从其輤车。
哀感行旅。
呜呼。
君之寓于江南
年十六而先府君殁。
事祖母以至孝闻。
在羁旅之中。
当离乱之际。
贞固而未尝忘于道。
廉让而未尝亏于义。
年十八。
赵郡李遐叔河南独孤至之始见其文。
称其美。
由是大名彰于海内。
四方之诸侯洎使者之至郡。
更遣招辟而宾礼之。
其升于朝。
无激讦以直已。
无逶迤以曲从。
不争逐以务进。
不比周以为党。
退则澹然而居于一室。
傲遗乎万物。
贯极乎六籍。
旁罗乎百氏。
太史公之实录。
又考老庄道家之言。
皆睹其奥而观其妙。
立德玩词以为文。
其所论载讽咏。
法于春秋。
协于谟训。
大雅之疏达而信。
颂之宽静形焉。
博约而深厚。
优游而广大。
其三占之遗。
有文集三十卷。
为学者之师式。
尝著释氏止观统例。
几乎易之系辞矣。
前后五岁。
职必更于清显。
擢必首于俊造。
殁之日。
位未及于褒赠之典。
然而天子憯怛悼痛。
恩有加焉。
假之以寿。
则将有器使之寄。
柄用之重。
是直屈于短夭而无命。
非不遇也。
执友博陵崔元翰哀之。
乃为铭于墓门。
识其邱陇。
铭曰。
懿文德。
垂典则。
以藻身。
华国
命之短。
哀何极。
赵憬太子太傅 中唐 · 德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三
翼宣王猷。德礼终始。
萧何赞清静之化。柳庄为社稷之臣。
永念忠劳。厚其赠襚。
举兹命数。以寄哀怀。
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赵憬体仁宏义。
循法守正。有絜矩之操。
致君之诚。素履彰其贞固
黄中发于事业。文含大雅。
望重周行。畅绝域之恩信。
天台纲辖。启迪理本。
勤劳国均。奉上见宣孟之忠。
居室闻晏婴之俭。吁谟左掖。
尽瘁五年。尝纳诲以沃心。
每匪躬以经远。感疾未逾于信宿。
歼良俄即于杳冥。震悼之深。
当宁流叹。礼有旌饰。
峻其宠章。追崇保傅。
永慰窀穸。可赠太子太傅
所司备礼册命。赐布绢五百端匹。
米粟四百石。令鸿胪卿王权充册吊使。
古钗叹 明 · 成伣
 出处:虚白堂风雅录卷之一
古宫金钗土中得,半带青泥年久蚀。
耕叟磨揩始有色,往售商家钱万直。
何代美人凭栏干,忽此来遗坐长叹。
千年显晦自有时,克保贞固形犹完。
何异志士身隐沦,埋光铲采潜悲辛。
天生美才岂长贫,一叫会有揩磨人。
内侍省内侍焦希望神道碑 唐 · 吴通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一
春秋以立功于时。
谓之不朽。
释氏以不住于相。
至乎无生。
善时者勋业存。
离相者往来一。
以是居世。
其至人之蕴耶。
维夫事上以忠。
修身以道。
竭节于盛明之代。
遗情于宠禄之间。
通乎大观。
与物终始。
建先脩之所。
为顺理之期。
光昭前闻。
有若左神威军中护军柱国焦公
公名希望
字希望
旧史称周武王殷纣
封神农之后于焦。
武王康王
生子曰文。
手中有画如焦字之数
又以封焉。
爰初启土。
实居陕服
众国入于焦。
因从平阳
遂命为氏。
其间允文允武。
或哲或谋。
代不乏贤。
可得而略。
厥后或以官族寓籍于京兆府泾阳
公之系绪。
今县人也。
曾祖讳跃。
太宗拨乱。
常从征辽。
绛州凤庭府果毅都尉
祖讳法满
克践儒行。
累迁至朝散大夫绛州司马
皇考讳孝憬。
佩服仁义。
不交世禄。
积德之庆。
钟美于公。
公嶷灵纯粹。
秉志刚实。
耿介不偫。
风标自远。
清襟朗察。
万象无所隐其情。
见性圆明。
众辨不得碍其正。
以言则穷其奥。
得圣人之心。
以行则用其中。
合君子之度。
年及弱冠。
选侍彤闱。
贞松之姿。
既呈于径寸。
层台之峻。
亦资于覆篑。
内府局同正丞。
陕府元从授承务郎
敬恭朝夕。
恪守官次。
忠信以奉上之道。
礼义以周身之防。
庄而能和。
敏而有勇。
故可以恭武
可以佐文。
方圆适器。
无入而不自得。
今皇帝之在春宫。
每加信任。
洎正宸极。
爰奖贞纯。
于是朱绂斯皇。
银章有耀。
公夙荷荣渥。
茂兹宠光。
便繁左右。
密勿轩陛。
事君不二志。
守职惟一心。
口无择言。
身无悔行。
见义能勇。
尽力忘劳。
其卫主也。
有匪躬之节。
銮舆既复。
上懿其诚。
给事同正
赐金印紫绶。
益见亲重。
乃命监射生军事。
贞元五年诏以射生军为神威军。
内侍省同正谒者监。
上柱国
馀如故。
公训整戎务。
练达武经。
举杰隽。
𢡟勋实。
赡材用。
协师徒。
我车既坚。
我马斯服。
至若郊庙之事。
文卫之仪。
材官彍骑。
林植鳞次。
若离若合者。
固足以耀皇威而振国容矣。
十三年制加中护军
累迁内侍省内侍同正内常侍
委愈重。
执心愈恭。
守直无隐。
尽忠在公。
理军如家。
正身率下。
上所甚信。
咸感悦之。
爰广旧军。
肇建新宇。
叶比众志。
允成厥列。
布之以署。
爰峻壁周。
讲艺有馆。
公食有堂。
既庶既繁兮乐且康。
为轮为奂兮耀华章。
回六龙之日驭。
降万乘之天光。
以永代垂则。
宣力四方者也。
至乃公离诸见。
性符道源。
以明诚宏大觉之因。
以清净修有为之事。
动静无阂。
喧寂一如。
不牵外缘。
不滞禅想。
以之(疑)贞固干时。
仁者悦其
义者服其义。
尝事上则忠信。
行已以莅职(疑)
谓无上法宝。
诸佛之心。
自达磨东来。
实为教祖。
公了见真性。
元契度门。
乃于军中建立精舍。
上以奉国
下以利人。
皇上御大明以烛幽。
发慧日以垂照。
广一乘之妙旨。
辅万物之自然。
及公上奏。
乃赐额曰贞元达磨传法之院。
表正知也。
每从容而叹曰。
性无生灭。
物有始终。
本乎天者为昭明。
亲乎地者为委顺。
是以遗生死。
外形骸。
冬夜之诗。
归于其室。
备岁时之制。
允叶前经。
信所谓知命不忧。
达生之情者矣。
乃建先脩塔于泾阳之县东南焦刘渡之西。
公之故夫人李氏。
浮图城中。
龟谋协从。
雁影连属。
支提郁起。
像法恒存。
吾将老焉。
可以无累。
经言诸相常寂。
公之志欤。
嗣子朝荣等。
克禀趋庭之训。
无亏立身之道。
以是有后。
人咸曰休哉。
惟公之内诚。
既率乎天至。
之元达。
载光乎法器。
宜乎承睿眷。
协师贞。
纪嘉绩。
茂休声。
保黄中之元吉。
畅尘外之高情。
既得瑕邱之地。
先开张禹之茔。
仁之报兮寿未极。
槚可材兮躬所植。
表全美于贞珉。
俾后生而作则。
铭曰。
万物芸芸。
孰见其真。
修身践言。
实惟哲人。
猗欤护军
与道为邻。
率性居正。
资忠事君。
澄心止水。
励节贞筠
行有枝叶。
道无缁磷。
其动以直。
克广厥勋。
及新营宇。
载肃钩陈。
众服其诚。
上嘉其勤。
朝章允集。
睿眷逾殷。
处贵尚谦。
秉志惟纯。
清虚应物。
恬旷怡神。
法本无生。
有非吾身。
静观其复。
视丧犹尘。
委顺于何。
泾川之津。
雁塔先启。
区中了人。
爰植爰修。
以躬以亲。
洪流不竭。
法寿长
表石垂芳。
千年日新。
答礼部江主事 元末明初 · 袁凯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海叟集卷二
谷鸟嘤其鸣,求友声亦屡。
况生烝民间,岂不念朋助。
齐鲁久咨访,梁宋亦驰骛。
末路值伊人,欢然乐平素。
文义既雅驯,操存复贞固
辅仁将在斯,有挟非所虑。
欣然得嘉会,终叹少暇豫。
尔赞宗伯礼,予牵中台务。
俱限清切地,日夕徒思慕。
兹辰委篇什,衷情极披露。
绸缪卜邻意,委曲耕稼诉。
靖节休官辞,安仁归田赋。
二子不可见,千载同轨度。
嗟予甚蹇劣,岂复希高步。
聊伸菲薄意,用答贤俊顾。
东归果能遂,林庐得依附。
杉榆辉映带,鸡犬互来去。
开园每赏新,散帙共温故。
兹意幸勉旃,岁久恐迟暮。
河南府仓曹参军厅壁记 中唐 · 梁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九
仓曹掾禄秩位次。
载于甲令。
汉魏閒。
参军事其职各异。
府州及郡皆有其官。
北齐天保中
又授参军以系官曹之号。
盖取夫以文吏而参武事。
隋由之。
国家亦因之。
河南府领二十六县。
为主东郡
环地千里。
邦畿之内。
征赋之入。
凡蓄聚之物。
皆于其司。
一郡之移用。
郡吏之稍食又出焉。
故其务殷。
其事积。
常为他曹剧。
居之者不勤则废。
不廉则败。
不明则耗斁干没之患生。
其职或擢登南宫及御史府
故有司常综其名实。
考其功绩。
然后授之。
伊阳张君阌乡李君。
今并为其官。
李以贞固称。
张用文敏著。
予谓命官之职事。
与二掾之才美。
不可以不纪。
遂直笔书之。
其两曹位次。
与前政名氏。
端如贯珠。
列于记之左右。
马燧浑瑊副元帅招讨河中制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二
天地殊位。君臣异制。
苟不率道。兹谓乱常。
退而增修。于是有舞干之义。
谕以迁善。于是有文告之辞。
若犹不悛。乃用致讨。
兴戎动众。岂得已哉。
李怀光擢自军侯。委之节制。
亟有勤绩。累加宠荣。
总众骏奔。自远赴难。
解围逐寇。朕甚德之。
位极上台。寄崇总帅
亲之若同体。信之无间言。
朕于斯人。亦已厚矣。
而器小任重。固贻颠覆。
有功自弃。无罪自疑。
崇信谗邪。胁逐将帅
养寇资乱。蓄奸幸灾。
朕素所推诚。犹谓非实。
优容任遇。坦然如初。
凶迹既盈。丑踪弥露。
谋危社稷。通结渠魁。
公相往来。无复忌畏。
穷极凶悖。所不忍言。
朕播迁巴梁。违远陵寝。
大惧失坠。为列圣羞。
赖先泽在人。兆庶知感。
朔方将士。忠节不渝。
怀光既沮奸谋。诡称效顺。
累陈款疏。请诣阙庭。
朕深惟旧勋。务欲全贷。
授以师保之任。畴其井赋之食。
玺书劳问。誓以终始。
怀光遂杀辱使臣。完聚守保。
将以悖慢之罪。加于忠义之军。
因兹胁从。冀与同恶。
谓众可罔。谓天可欺。
覆载所不容。人臣所共弃。
讨除大憝。招辑非辜。
爰咨辅臣。以董戎寄。
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保宁军节度使北平郡马燧。操业端亮。
器宇宏达。秉难夺之节。
负不羁之才。常持至公。
深识大体。感激而三军有勇。
弥纶而庶绩允谐。威声所临。
郡邑皆复。殿于北土。
隐若长城。元从奉天定难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侍中灵州大都督盐丰夏等州节度使管内度支田观察处置押蕃部落等使充朔方邠宁振武等道奉天永平等军行营节度兵马副元帅上柱国楼烦郡浑瑊
淳粹积中。仁厚成性。
布宽大以容众。著诚信以抚人。
事必沉详。临危益办。
节惟贞固。在险逾彰。
宏济艰难。懋昭勋阀。
出纳朕命。光膺具瞻。
并文武全材。安危注意。
副我忧属。时惟二臣。
比德协谋。往清多难。
可兼充奉诚军及晋绛隰磁等州节度管内诸军行营兵马副元帅。馀并如故。
可兼河中尹充河中绛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仍充河中绛州同陕虢等管内诸军行营兵马副元帅
功臣开府本官勋封并如故。呜呼。
朕不敏不明。失于君道。
连祸未息。劳师靡居。
中心自咎。郁若焚灼。
又以朔土之众。代著忠劳。
横遭污胁。深所悯惜。
尔其敬敷朕命。明谕朕怀。
务于招绥。非黩威武
惟输诚归顺。罔有不赦。
惟执逆拒命。罚止元凶。
宁失不经。无滥无罪。
列爵悬赏。用俟勋贤。
布告远迩。知悉。
从父鉴泉夫子三十初度恭纪以诗 乙丑乙丑 现当代 · 刘东父
 押遇韵
劲风振松柏,九天惊霜露。
阳和育梅梢,孤芳表寒素。
休哉我叔师,笃才禀贞固
趋庭守郑书,从兄谨颜步。
说礼阐微言,论史发神悟
会稽开其源,彦和导其路。
诸子疏支流,群言别旨趣。
衡鉴本至公,持中靡依附。
博学富五车,泛览穷四库。
坐拥羡百城,先贤相对晤。
寝馈更忘疲,丹铅勤点注。
觥觥数万言,名山待传付。
从游今十年,顽矿承陶铸。
皋比许陪承,教泽怀甘澍。
西唐为儒师,北海避党锢。
槃阿乐未央,衡门远尘污。
莱子舞斑衣孟光称荆布。
熊罴锡梦来,天心期指顾。
一阳来复初,华年及地数。
称觥献俚章,饤饾惭无措。
颂祷愿年年,如川德饶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