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英宗皇帝(二) 北宋 · 陈舜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三四、《都官集》卷四
具官臣陈某,谨昧死上书皇帝陛下:臣闻欲治之主,千载然后一遇;
愚者之言,千虑亦有一得。
以千载一遇之时,忠臣义士莫不愿竭力而尽心;
以千虑一得之言,圣王哲后所以不厌留神而垂听。
臣诚愚闇,今遇其时。
恭惟陛下圣智发乎天纵,恭俭本乎生资,潜德宫闱,储精坟典,不迩声色,不好游畋,孝德日跻,仁厚渊默。
此百王之所不能备者,而陛下兼之。
故自陛下受遗宝命,继体宸极,臣民鼓舞,不闻间言,天地清明,无有灾疠。
此固前世之所不易得者,而陛下享之。
今陛下履天下之正位,安天下之广居,上则有祖宗之威灵,中则有忠贤之腹心,下则有亿兆之臣妾,洗耳以听陛下之命,拭目以观陛下之致太平。
仲舒有言曰:「居得致之位,操可致之势,又有能致之资」。
真陛下之谓也。
又曰:「尊其所闻,则高明矣;
行其所知,则光大矣」。
今陛下欲为二帝,则可以侔德于勋华;
求为三代,则无惭德于启诵。
岂区区汉唐之君,文景、开元之盛足为拟伦哉?
顾陛下加之意如何耳。
而臣闻天下之政,有大体,有小体。
大体者,人主之极也;
小体者,诸臣群有司之事也。
何谓大体?
审国势之强弱,操主柄之与夺,辨左右之忠邪,察谤誉之是非,是所谓大者也。
何谓小体?
进贤退不肖,治军旅,通货财,覈刑名,谨簿领,是所谓小者也。
人主得大体以齐庶政,使王道灿然可观,天下无有远迩洪纤,皆服从而治定,则又有三德:一曰容以蓄德,二曰密以藏用,三曰神以行权。
臣诚不佞,请得为陛下别白而重言之。
何谓审国势之强弱?
夫天下之势无常也。
前世之法,规模宏远,可以子孙长久矣,后世守而勿失,则日以强。
或可以持循而失之,或不可持循而不新之,则浸以弱。
强弱者,兴亡之所系,人主者不可不审也。
天下虽无事,未可谓强也;
度吾天下万一不幸有大变故,有大甲兵,有数千里水旱螽螟之忧,吾力足以支,吾民不迫而至于死亡,则可谓强也。
四夷虽无兵革之患,未可谓强也;
度吾命令足以服其心,威武足以加其不臣,则可谓强也。
四方虽无强跋之臣,未可谓强也;
度为吾守则为金城汤池,为吾战则为坚革利兵,则可谓强也。
不然者皆弱也。
今天下之势,正居两端,前世之法,亦有得失。
陛下守其所可守,革其所可革,则强日至;
守其所可革,革其所可守,则其弱日成。
臣故曰审国势之强弱,以此。
何谓操主柄之与夺?
夫人主之柄曰刑赏,善用其柄者操诸己,非有司诸臣之所敢窥也。
以爵禄庆赏加有功,人主必从而称誉之;
以刑戮黜责置有罪,人主或从而愧耻之。
故虽以薄赏赏大功,而士加劝;
以重罚罚轻罪,下服从而不敢怨。
是何也?
人知与夺生杀者,人主之所以加我,而非诸臣之力也。
不善用其柄者不然,爵赏刑杀不复操诸己,一切为有司之法,故人知与夺生杀出于有司,不出于人主,视人主之势反轻于有司。
是以爵禄日费而君子不加多,刑戮日烦而小人无可畏也。
今有司治赏罚于下,而天子主诺于上,为日久矣。
有司贤欤,则以法令资格为常,不敢为大沮劝,以求免天下之谤而止耳;
然有赏罚而无沮劝,不可言治。
有司不贤欤,则擅威福而厚其私。
威福擅于下则主势夺,而乱益至,甚可畏也。
臣故曰操主柄之与夺,以此。
何谓辨左右之忠邪?
夫人主之左右,峨冠委佩,󲦤绅簪笔,非一二人而足,其人未必皆贤也。
谄言佞色有似乎爱君,丹诚赤心或类乎犯上;
有以讦直而为佞,有以退避而饰贪;
有谋国而图利其身,有进人而实陷以祸。
汉武帝汲黯之直为妄发,而不知平津侯之诈。
唐德宗萧复为轻己,而不明卢杞之奸邪。
夫忠贤得君则善人进,善人进则治以兴;
奸邪见信则正士消,正士消则乱以亡。
人主者不可不早辨也。
臣故曰辨左右之忠邪,以此。
何谓察谤誉之是非?
夫君子小人皆有党也,君子见恶如雠,小人丑正亦若疾疠。
孔子曰:「乡人皆好之,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故士有蹈廉履正而被求全之毁,矫情饰貌而获一时之誉。
故齐王能察左右之诈而终贤即墨鲁侯一惑嬖人之谮而不礼孟轲,有国家者不可不戒也。
方今毁誉不真,利害淆乱。
小人稔为无根之谤,以诬善良,以乱国政。
君子亦畏多言之难辨,务习茍简,以为身谋。
薄俗浸长,公道日废,此当今之大患也。
臣故曰察谤誉之是非,以此。
至于进贤不肖则有宰相,治军旅则有将帅,通货财则有三司,覈刑名则有审刑大理,谨簿领则有群有司。
臣故曰:小体者,诸臣群有司之事也。
陛下躬揽其大则小者遍举,一提其纲则万目必张。
古之哲王贤君皆任贤能,中心无为,宴安升平,无有祸乱奸于其间者,本于斯术也。
然臣前所谓又有三德,一曰容以蓄德者何也?
夫遍覆包含之谓容。
《周书》曰:「有容德乃大」。
《中庸》曰:「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
《传》曰:「川泽纳污,山薮藏疾,国君含垢,皆谓容也」。
夫用明至于秋毫,则视有时而穷;
求疵至于吹毛,则人无所措手足。
是以古者天子前旒蔽明,黈纩充耳,以养其德。
刑足以去天下之奸,而有所赦;
网足以笼天下之蔽,而有所宽。
谋足以夺人,而守之以愚;
强足以服人,而济之以怯。
帝王之为盛德也。
与夫汉魏之君捽责大臣,诘辱细累,以苛为察,以刻为明,岂同科而语哉!
臣故曰容以蓄德,以此。
臣前所谓密以藏用者何也?
夫沉静渊默之谓密。
《易》曰:「不出户庭,无咎」。
孔子曰:「乱之所生,则言语以为阶」。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是以先王无大诛赏,喜怒之气不作于颜色;
无大进退,好恶之志不见于言语。
何则?
言之为可行也,茍欲行之,何俟乎言?
且好恶者,固人主之至慎事也。
上好之,则下有宠荣之望,非所望而望者,乱之所由生;
上恶之,则下有死亡之畏,非所畏而畏者,祸之所自起。
孔子曰:「惟女子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此好恶之深戒也。
臣故曰密以藏用,以此。
臣前所谓神以行权者何也?
夫神者,帝王之独见,天下莫之敢知也。
《易》曰:「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伏惟陛下以至容为圣人之量,则天下亲之不忍欺
以至密韬圣人之用,则天下测之不可见。
非大利害,我未尝断,义然后断,则其断神矣;
非大谋猷,我未尝言,时然后言,则其言神矣。
天下之进退虽付之宰相,陛下特揽其大而亲决于内;
天下之诛赏虽责之有司,陛下忽举其要害而治于中。
如此,则大臣循法而不敢专,小臣尽力而无有懈。
天下畏而不我疏,爱而不我侮。
其智不劳而易明,其务至简而易功。
臣故曰神以行权,以此。
恭惟陛下享祖宗甚重之基,继先帝至仁之后,无安宝位,惟危;
易善世,惟艰。
慎终宫闱之旧德,以固人之心;
无忘前日之素蕴,以致万事之治。
揽前所谓大体者而略细务,用所谓三德者以全盛美。
则可以凭几以养神,奠枕以致平,歌颂美无前之功,社稷永不拔之基。
惟陛下择焉。
臣虽卑贱浅陋,幸尝以直言奉先大问。
爱君纳说,死且不悔,况逢圣明,必赦其罪。
此臣所以夙夜拳拳为陛下披极肝膈,无有讳避于此。
不宣。
昧死再拜。
英宗皇帝(三) 北宋 · 陈舜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三四、《都官集》卷四
具官臣陈某,谨昧死上书皇帝陛下:臣虽愚闇,先皇尝以贤良方正科擢臣为第一,幸逢陛下大明继照,万事更始,早有圣德,天下属望。
臣怀忠愤,少知治体,忍不为陛下于此时言之乎?
十一月二十八日谨诣閤下上书,其略曰:审国势之强弱,操主柄之与夺,辨左右之忠邪,察谤誉之是非。
其次曰:容以蓄德,密以藏用,神以行权。
冀陛下察焉。
臣退思学识至浅,辞繁而理不白,其左右之人蔽匿而不即诛乎?
然臣不知讳忌,终愿竭尽愚虑,上以广陛下纳谏之圣,次以补朝廷威御万分之一。
臣出入朝行中,日闻臣士大夫称颂陛下临朝恭默,尊严若神,朝廷议论,刑赏与夺,陛下未尝亲所可否,惟二三大臣是任。
此诚盛德,虽古之贤王谅阴不言,何以加此!
而臣窃惑者,古之天子谅阴不言,百官总己以听冢宰三年。
当是时也,朝廷之丧,未闻以日易月也;
君臣之服,不以冠冕代衰绖也;
四海之人,遏密而不乐也。
于是天子斩焉在衰绖之中,不自任天下,责彼其所谓冢宰者,固非具臣备位,天下之人知其可以代天子为政,而其自任以责,亦断然不疑,故人无间言,国无废事。
三代之后,秦汉以来不复如此久矣。
继体守成之君,要在躬亲政事,收揽成柄,以厌服天下,唯恐人心之不早得也。
如机之张,审括而发,势不得久,甚可惧。
今陛下即位以来,奉承先帝遗制,以日易月,变服从吉,山陵既备,升祔成礼。
四海之人,拭目而望,洗耳而听,以谓陛下将大有为,亲用威柄,举庶政以强王道。
今乃退托渊默,委政大臣,小不闻兴滞补敝之论,大无进贤退不肖之议。
天下万事,无有大小,皆宰相群有司是非废置于下,而陛下不过主诺而已。
以谓天子谅阴之义适当然,无乃泥古而不切于今,习小而遗大,岂所以厌塞天下想闻之意乎?
古者《周官》八柄之法曰爵、禄、废、置、与、夺、生、杀,冢宰所以告诸王而驭群臣。
岂大臣之所得为,而天子特主诺之事耶?
夫天子者,非以位号富贵可为尊严,为其得操是数柄,大臣有所不与知,天下莫之敢窥故也。
不操是柄,徒恃位号,不足长久。
此臣夙夜为陛下凛然寒心也。
伏惟陛下恭默思道,行欲逾年,改元布政,必稽典礼。
伏愿陛下早揽权纲,亲制威柄,谨用驭臣之术,发明求治之心。
于其进人材也,问其进之所以然,陛下亦曰:可进则进之,不可则勿进,不必资级为拘也。
于其罚有罪也,问其罪之所由致,陛下亦曰:可罚则罚之,不可则勿罚,不必文法为用也。
是亦可谓驭臣之术矣。
至于宴见大臣,愿陛下亲降圣问,且以今天下为治时耶?
为未治时耶?
大臣以为治耶,则问其欲致陛下侔德于何王;
以为未治时耶,则问其天下万事孰先为本务。
如此,则陛下愿治之心丕冒于万物,驭臣之声震慑于区宇。
威权归于掌握,法制不出于臣下。
天下苍生,矫首翘足,将见太平之政矣。
臣位疏言亲,忠义所激,诛死无恨,惟陛下择焉。
不宣。
臣谨昧死再拜。
对制策咸淳七年 宋末元初 · 张镇孙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四○、《羊城古钞》卷六
臣对:臣闻帝王之治天下,自积一念之仁始;
帝王之仁天下,自积一念之敬始。
仁之为道大矣,非敬无以行之。
惟无一念而非仁,则有以充其用之大;
惟无一念而不敬,则有以极其体之全。
故必混融乎方寸之微,而后充周乎民物之众;
持守于隐微之地,而后显行于运用之天。
究诸其端,亦在乎积之而已。
尝观之天,以一元运行,无间容息。
元而亨,亨此元也;
亨而利,利此元也;
利而正,正此元也。
正下起元,而生理又续之于无穷,万物之囿于其间,其生亦无穷也。
使天之生理有一息之间断,则非所谓盛德;
万物之生意有一毫之壅阏,则非所谓大业。
日新之谓盛德,惟积故能日新;
富有之谓大业,惟积故能富有。
显仁藏用,夫岂一日二日之故哉,其所积者渐也。
故仁者造化生物之心,帝王得之以为心。
上天生物之仁,犹以积而成;
帝王爱民之仁,岂有不积而成乎?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天积此健,所以为天;
帝王积此不息,所以为帝王
帝王之敬,与天同运,兹帝王之仁所以与天同流也欤。
臣恭惟皇帝陛下自天生德,体元长人,临政愿治,八年于兹,固宜薄海内外无一之不被吾仁矣。
然犹虑夫泽不下流,治未见效,策臣等于廷,询实惠以及民,盖欲充此仁以极其用之大也。
臣愚以为充其大用非难,而极其全体为难。
谨摭圣问中「治生乎积」一语,䌷绎以对,惟陛下幸垂听焉。
盖天体物而不遗,仁体事而无不在。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一之非仁也。
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无一之不敬也。
恻隐仁之端,积一念之恻隐,则仁不可胜用;
博爱仁之事,积一念之博爱,则仁不可终穷。
仁不止于公也,积之无不公,则仁在是矣;
仁不止于恕也,积之无不,则仁莫近焉。
由一念之仁,积之皆可极其用之大。
夫仁之全体,非积其一念之敬,未易全也。
何者?
仁者心德之浑全,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累于人欲。
而敬也者,所以克去人欲,而全其天理也。
尧、舜性之,固无待于积,而危微精一犹致谨焉。
此尧之钦,舜之恭,所以为盛帝也。
汤、武身之,则有待于积矣,故不迩声色,不殖货利,敬以胜怠,义以胜欲,必致戒焉。
此汤之敬跻,武之敬用,所以为令王也。
故必有尧舜性之之仁,而后有时雍不犯之仁;
必有汤武身之之仁,而后有子惠安民之仁。
孰谓积一念之仁,不自积一念之敬始乎!
洪惟国朝以仁立国,盖自艺祖皇帝陈桥驿一誓,紫云楼一语,对越天地,远辈帝王,社稷灵长,终将赖之。
此仁之积,可谓厚矣。
陛下缉熙有暇,尝谕臣邻曰:「艺祖创业垂统,皆自不嗜杀人一念基之」。
大哉王言,真足以知立国之本矣!
抑亦知艺祖立心之本乎?
乘快指麾,终日不乐,且有「为天子易邪」之语。
战战兢兢,如对日星,如警雷霆。
积此敬心以立其礼,故能积此仁心以达诸用。
凡其不嗜杀人一念,皆敬心积而大之也。
至我仁宗,抚熙洽之运,此仁之积,愈深愈厚。
范祖禹所谓爱人恤物之心上极于天,下达于地,内则诸夏,外则夷狄,山川鬼神草木无不及者,盖至论也。
仁宗所以积是仁者,则有由矣。
毓德储宫,不妄言笑,此一敬也。
临朝端庄,具有圣度,此一敬也。
朝夕奉先,未尝敢怠,此一敬也,至忱所感,以致天应,亦此一敬也。
四十二年之间,始终积此敬,故四十二年之间,始终积此仁。
体全而用大,非有所积,曷由登兹?
越我理考,俪美仁宗
臣观御制《仁厚论》,有以见先帝积仁之大用。
又尝拜观《思无邪》、《毋不敬》二铭,有以见先帝积仁之全体。
四十一年之积,功深力到,恩厚泽溥,博无穷,施罔极,本一「毋不敬」之心充积之耳。
陛下绍休圣绪,亲得心传,乃月正元日,虑仁心仁闻,隔而不通,则拳拳乎戒贪。
虹流瑞旦,暴殄庖厨,实所不忍,则拳拳乎戒杀。
即此一念,已足以追配三圣之仁矣。
夫贤才所以辅吾仁也,召而未至,求而未获,仁几于壅;
吏治所以宣吾仁也,训而未孚,戒而未革,仁几于间。
牧守非不选也,而厚生之仁未溥;
贡献非不却也,而益下之仁未周。
发义廪,蠲田租,而吏或得以梗吾仁;
豁积负,损赋额,而下未得以沾吾仁。
岂仁之用未能积而大之邪?
毋亦仁之体未能积而全之也?
夫仁之用不难积也。
积之一日,则有一日之仁;
积之一岁,则有一岁之仁。
日复日,岁复岁,积水以成渊,积土以成山,愈浚则愈深,愈培则愈高,何患其用之不大,特患不能积其体之全耳。
有一毫慢易之心,则腐此仁之体;
有一毫非僻之心,则亏此仁之体;
有一毫怠忽间断之心,则离此仁之体。
陛下燕閒蠖获之中,幽独得肆之地,亦尝戒谨不睹,恐惧不闻否乎?
亦尝勿贰以二,勿参以三否乎?
亦尝在宫如在庙,使民如承祭否乎?
孔子子张以为仁必先以恭,告樊迟以为仁必以恭敬。
至于告颜渊以天下归仁之目,必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皆主敬之谓也。
是虽圣贤讲学之要,而帝王行仁之体,实不外此。
臣愿陛下以先帝毋不敬之心为心,尝有以积其敬;
复以先帝仁厚之心为心,益有以积其仁。
而仁之全体大用,上足以续艺祖、仁宗一脉相传之仁,圣问所及,特仁之馀用耳。
臣谨昧死上愚对。
臣伏读圣策曰:「厥初颢穹,实生兆民,孰总其群,乃作之君?
孰牖其迷,乃作之
君之治之,师之教之,礼乐刑政之所由生,与有天下国家者,壹是以元元为命脉。
凡议论所讲明,政事所设施,罔匪为邦本计。
夷考载籍,率与天并言之。
明威视听,皆自我民,其不可轻者,固如此欤」。
臣有以仰见陛下念天为民而立君,体天以子民,欲其仁之如天也。
臣闻乾坤,天地之初;
屯蒙,人物之初。
民之初生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不能不资之养也。
必需之饮食,自其资于养也。
爪刚者搏,力强者夺,小者以讼,大者以,纷然而莫之统一。
一有聪明圣知者生乎其间,则天必命之为亿兆之君师,治之而争夺息,导之而生养遂,教之而伦理明,此天下所以比而归于一人,而礼乐刑政所由生也。
礼以明其分,乐以宣其情,刑以防其奸,政以齐其俗,皆所以仁之也。
故天下国家以民为命脉,圣人以仁而寿斯民之命脉。
一都俞吁咈之间,讲明此仁也;
一纪纲法度之立,设施此仁也。
天佑下民,作之君师,苟不能推广一念之仁,使斯世斯民咸囿并生之中,宁不有负于君师之初意哉!
古昔圣人所以惕然加敬畏之心,而不以下民为微贱而忽之,敬天命也。
粤稽载籍,言明畏必曰自民,言视听必曰自民,言天畏棐忱必曰民情可见,言来绍上帝必曰畏于民碞。
良以民心之所归,即天命之所佑;
民祗之可畏,即天显之可惠。
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惠民所以奉天也。
惟天生民,惟聪明时乂;
聪明时乂,乃所以奉天也。
故尧不畏洪水,而畏昏垫之未安;
舜不畏烈风雷雨,而畏烝民之未粒。
旱非汤之畏,而慄慄之忱,惟恐涂炭之未拯;
大风非成王之畏,而祗勤之心,惟恐蠢动之弗宁。
惟其敬心无日而不存,所以仁心无往而不周。
而臣愿陛下积一念之敬,而无或懈弛,则能积一念之仁,而无不洽浃矣。
臣伏读圣策曰:「三圣传心之要,不越乎执中数语,斯盖万世君师之大纲领。
究其指归,则曰非后何戴,非众罔守。
然则一中之妙用,固所以为维持固结之道欤?
道之出有原,道之传有统,前圣后圣,同一揆欤」?
臣有以见陛下慕三圣之传心,本一道之无间,欲其仁之如古也。
臣闻道之本原出于天,圣人之心即天也。
尧之命舜,自执中之外无他说;
舜之命禹,益以三言,而且拳拳曰:「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
其忧之益深,其言之益切矣。
盖中即仁之体,而惟精惟一,所以全是仁也。
先儒胡宏曰:「中者性之道,仁者心之
惟仁者为能尽性,岂有二道哉」。
尧得是,故凡釐百工,熙庶绩,光四表,和万邦,无非此仁。
舜得是,故凡徽五典,穆四门,命九官,咨十二牧,无非此仁。
禹得是,故凡六府孔修,三事允治,万世永赖其功,无非此仁。
圣人所以维持固结斯民之心,岂它有操制之术哉。
仁之感民者无穷,而民之戴其仁者亦无穷。
《书》之所谓「守邦」,即《易》之所谓「守位」也。
道统之传,本无绝续,世变所趋,自有淳漓。
统一圣真武帝非有志于道之君乎?
外施之政,终莫掩其多欲;
远辈尧舜太宗非悦慕于道之主乎?
劝行之功,卒税驾于末年。
此无它,敬心不存,故人欲足以害天理而已。
臣愿陛下积一念之敬,使道心不汩于人心,则能积一念之仁,而与尧舜同符矣。
臣伏读圣策曰:「我国家诞受天命,以奄有九有。
列圣代光,绍明大保,人斯无疆。
肆我先皇帝迪畏天显,怀保小民,四十一年,跻敬履仁,用能延洪基绪,式克至于今日。
盖其精神心术之妙,融会于六经之奥,《要语》一书,口传面命,其示轨范者在是。
朕祗遹猷训,其所知」。
臣有以仰见陛下得先帝之心传,欲天下之仁遂也。
臣切谓三代以来,未有如我宋之仁。
艺祖之元也,仁宗仁之亨也,我理宗仁之利而正也。
青阳开动,品物发生,其元之时乎。
汛扫五季衰陋之宇宙,抚摩五季疮痍之蒸黎,时则有以开天运之元
朱明假大,万有茂长,其亨之时乎。
培植丰芑之深根,滋衍蓼萧之厚泽,时则有以畅天运之亨。
至于万宝告成,庶物就实,是利而正之时也。
人知先帝所以博仁之用者,一利泽之心,孰知先帝所以充仁之体者,一正固之心乎?
先帝之心,惟纯乎敬也,故尚贤则始终尚贤,不以不肖参之;
布治则始终布治,不以贪黩累之。
生欲其厚,则常存爱人之心;
下欲其益,则常持节用之心。
荒政当行,田租当减,则此心无少怠;
宿逋当贷,课额当省,则此心常如初。
凡其所以持敬者,不特一《思无邪》、《毋不敬》之铭而已。
四十八箴之首,揭以敬天命,又摭六经之言天者,编而图之,曰《敬天图》。
《易》之跋曰:「人君动静语默,政化云为,无非一《乾》。
先帝之心即《乾》也」。
《书》之跋曰:「人君深知天命之靡常,如能疾敬厥德,则可以祈天永命。
先帝之心即天也」。
「上帝临汝,毋二尔心」,见于《诗》之跋,则此心无时不在帝左右;
「忱之不可掩,忱之毋自欺」,见于《记》之跋;
则此心无时不闲邪存忱。
至于《周官》之法则,则不徒事文物典章之饰;
《春秋》之灾异,则不徒诿列国證应之言。
敬之所积,如此其至。
以其跻敬之心,而为履仁之心;
以其迪畏天显之心,而为怀保小民之心,仁固自敬中来也。
精神心术之妙,上绍五三之传,密探六经之奥,而《要语》一书,所以口传面命于陛下者,真尧舜禹之相授受也。
陛下忱能端居而念,澡心以思,玩味以䌷绎,则知《书》之《尧典》曰「钦」,《易》之《乾》曰「忱」,《诗》之蔽曰「思无邪」,《记》之首曰「毋不敬」,《周礼》之列名度数非繁文,《春秋》之笔削褒贬非纪事。
其要旨所在,盖与《敬天图》、跋同一关键。
臣愿陛下于此而其所知,则敬非虚文,而仁皆实惠矣。
臣伏读圣策曰:「召故老,求实才,以尚贤也。
然召未能至,求未尽获,何以致信顺之助」?
臣有以见陛下虑仁之不能遍爱,而急亲贤之为务也。
臣闻乌鸢之巢不毁,而后凤凰至;
鸣犊之贤不见用,则仲尼临河而返。
贤者之去就,盖有所觇也。
陛下自践祚以来,弓旌四出,葑菲不遗,台莱皆在位之贤,薰莸无共器之害,气类可谓翕合矣。
王春之始,都俞庆会,当泰道之既长,思实才之是求,涣颁一札,趣召二老,真情实意,恳恻至到。
而考槃在涧,生刍空谷,犹未肯幡然而起者何耶?
意者进而在列者,弗获以容其用,故退而在野者,宁甘于藏其用邪?
切怪紫囊献替,或禁闼之莫留;
白简绳愆,或车轮之难止。
沽激者敢于好名,则虽不沽激者岂敢不卷舌?
才高者敢于任气,则虽不任气者岂敢不韬光?
夫人才之在天下,当涵养以冀其成,不当摧沮以速其败;
当取其长而弃其短,不当责其备而求其全。
先帝诏曰:「朕以礼义遇士大夫,以仁厚培养人才,畦积器使,区区惟恐弗逮」。
其急于亲贤如此。
臣愿陛下积一念之敬,笃信君子,勿有一毫厌薄之心,留意人才,每为先时培养之计,则养贤及民,仁之所施者博矣。
《易》之所谓「信顺尚贤,而获天人之佑助」者,不在兹乎!
臣伏读圣策曰:「训守牧,戒贪残,以布治也。
然训未必孚,戒未必革,何以新治象之观」?
臣有以见陛下虑仁不能以自达,必饬吏以兴治也。
臣闻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舍大恶而谪小过,张纲为之埋轮不行。
吏习之美恶,盖必有所仿也。
陛下申饬守令,加惠元元,字民牧民,有训有铭,固宜令百里者皆抚字其人,守千里者皆养育其人。
往者王春之始,涣颁奎画,犹虑贪残之相尚,而责监司郡守不先摭实求士,将以芘慝之罪罪之。
监司者一路之郡守者一郡之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有褰帷纠恶之风,则受财之吏自去;
有悬鱼在庭之清,则献馈之丞自惭。
今任按察之寄者,或乏直清之誉;
方伯之任者,鲜闻廉介之称。
源则浊矣,何以责流之清?
甚而荐剡则立定,辟剡则责厚报。
嫉廉者之不附己,则劾而去之;
喜贪者之能奉己,则举而进之,求其不芘慝不可得也。
始于小大之相尚,成于上下之相蒙。
小吏之贪以锱铢,大吏之贪以钧石。
小吏之贪,特穿窬之智;
大吏之贪,乃囊橐之藏。
陛下虽有仁心仁闻,谁与达哉!
先帝戒贪之诏曰:「监司郡守,固望其奉法循理,正己帅下。
今若此,复何赖焉」。
其严于饬吏如此。
臣愿陛下积一念之敬,劝奖大吏以为小吏之倡,禁戢大吏以为小吏之惩,则吏称民安,仁之所及者远矣。
《礼》之所谓「布治于邦国都鄙,而亲万民之观听」者,不在兹乎!
臣伏读圣策曰:「与刍当谨也。
既不用姻戚,每选用贤良。
宜有厚生之政,而未见田里之无愁叹」。
臣有以仰见陛下谨选循吏、欲以厚生之政仁斯民也。
臣谓欲厚民生,当先戢吏。
先王为民设官,有官则有吏。
府史胥徒庶人之在官者,奉行文书,奔走力役而已。
后世始有所谓轻黠吏,有所谓豪恶吏,有所谓深刻吏,尹赏、王温舒之徒,犹能擒制而用之,未有若今日官弱吏强也。
盖居官者递迁,而为吏者长子孙;
居官者懵于法,而为吏者舞文法。
谬者仰吏,懦者畏吏,贪者资吏,酷者任吏。
吏曰可则可,吏曰否则否。
据案占位,书纸惟谨,此官所以反听命于吏也。
是以政以贿成,狱惟货宥,虽有循良之吏,果能以身任刍牧之寄乎?
陛下用谏臣之言,汰去冗吏,为蠹国虑也,盍亦为蠹民虑乎?
先帝御笔戒饬守臣「毋纵吏奸为平民害」,正虑此也。
陛下体《书》之正德厚生,而以敬心行之,则循良用而奸黠屏,田里无愁叹之声,而仁声洋溢矣。
臣伏读圣策曰:「竭泽而渔,不忍也。
既力却贡奉,且禁献羡馀,宜有益下之说,而尚闻郡国之有征敛」。
臣有以仰见陛下严止征敛,欲以益下之说仁斯民也。
臣谓欲知益下,莫先损上。
国家取民之法,纤悉不遗。
昔以暴赋横敛为非,犹知赋敛之名,今直取之而已;
昔以收大半之赋为非,尚有其半也,今尽之而已。
府库金帛,皆生民膏血。
郡邑官吏鞭捶丁壮,系累老稚,铢铢寸寸以诛求之,以输于帑庾,陛下不可得而见也。
南亩之民黧面涂足,终岁勤动而不厌糠覈,陛下不可得而见也。
徒吏坐门,叫嚣隳突,吾民伐、鬻妻子以饱之,愁叹之声载道,陛下不可得而闻也。
思复损上以益下得乎?
陛下自初即位,止贡奉,却羡馀,天下咸知陛下之仁;
无土木营缮之侈,无匪颁赐与之需,天下咸知陛下之俭。
日积月累,固宜邦计裕而民力宽。
臣来自远方,侧闻奉宸之储瓶罄,大农之积子虚,是果何为而然耶?
卮不盈者漏在下,木不茂者蠹在内。
韩琦论减省浮费自宫掖始;
宋祁论三冗三费,终之曰「人不率则不从」。
衣服醪膳,无益旧规,请自乘舆始;
珠玉锦绣,不得浮费,请自后宫始。
先帝因经筵讲《易·丰卦》,有曰:「丰,亨,盛大之时,人主之侈心易生,不可不戒虑此也」。
陛下体《易》之损上益下,而以敬心行之,则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郡国无征敛之政,而仁政矣。
臣伏读圣策曰:「义廪之发,将以赈饥,而侵牟或不免;
田租之蠲,本以宽赋,而苛取或如故。
至若豁诸州之积负,损版曹之故额,俾纾急绝之扰,深寓省费之实,而民未有惬志,势若中隔不下流。
历思之,迄未得其说」。
臣有以仰见陛下轸忧民莫,欲无一事之不本于仁,无一夫之不被其泽也。
臣切以为义廪之发,田租之蠲,欲公其利,则臣前所言欲厚民生,莫先戢吏,其说粗可得行。
积负之豁,故额之损,欲去其害,则臣前所言欲知益下,莫先损上,其说粗可用。
请终言之。
自去岁旱涝相仍,民已告歉;
今春常寒为咎,阴雨弥旬。
谷再种而不入,虽秀而不坚。
糠覈既尽,惟草根木叶是食,民不聊生甚矣。
朝廷蠲租发廪,正欲民拜一饱之赐。
常平之积,平时侵牟移易,以虚相付受,至是则乘时消豁者有之矣。
幸而有积,则借补欠之说,而官吏瓜分其钱者有之矣。
甚而坐视流殍,不肯发廪,并缘支拨,掩其实蠹。
吏则肥矣,如民何?
田赋之纳,郡邑预借或二三年,至是则文具应诏者有之矣。
幸而富州大邑未至预借,则以畸零当放,而欺诳小民者有之矣。
甚而包放重催,虚破补解,盗窃府库,欺弄簿书
吏则丰矣,如民何?
此臣所谓莫先戢吏是也。
诸州积负,当豁则豁,仁也。
上供之数,或不足以供调度之需,能保版曹之不刬刷乎?
冗费未节,而先积负之豁,是不揣其本而齐其末也。
版曹故额,当损则损,仁也。
破分未除,或足以贻异时之害,能保州县之不横取乎?
浮费未省,而先赋额之损,是不节其流而窒其源也。
此臣所谓莫先损上是也。
先帝御笔令诸州建平籴仓,必命监司严督守臣,使小民无艰食之患。
至蠲放水旱田租,必戒守令奉行以实,常赋取赢于额外,敝租或见于重催,必一一申儆之。
陛下倘能以敬行之,则约己裕人,戢贪惠下,仁意充塞乎宇宙矣。
臣伏读圣策曰:「意奉宪者导之未欤?
岂吏罕廉平,治道衰欤?
将治生乎积,非可速成欤?
抑习锢于玩,未易遽革欤?
朕寅念先帝贻谋,常恐羞之,重为之惕然也」。
臣有以仰见陛下叹仁道之难尽,思所以光绍先烈也。
臣于陛下「治生乎积,非可速成」一语,愿益加圣心焉。
盖积之说有二:有积习之积,有积累之积。
人心久玩,吏治久郁,令之而不从,惩之而不改,此积习之积,仁之蠹也。
力行不息,持敬不怠,有悠久无间断,有缉熙无作辍,此积累之积,仁之基也。
陛下忱能体之于心,行之于身,不以未治而自止,不以小康而自务,不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不以小过为无伤而弗改,不以灾异为适然而有忽心,不以祥瑞为美观而有德色。
一敬之积,愈积而愈厚,则先帝贻谋数世之仁,又自陛下益迓续于万世矣。
彼奉宪者未训导,为吏者未底廉平,特积习所致尔,一整饬间,气象改观,日变月化。
人心之积习,岂不自圣心积累之功有以感之欤?
臣窃观圣心,或者未能积其敬也。
夫主一之谓敬,无适之谓一。
思虑未萌,知觉不昧,则静而有以养此心;
事物既接,品节不差,则动而有以养此敬。
今也恐惧于旱涝常寒之警,固知敬矣;
悦怿于瑞芝之观,何所积之未纯邪?
齐庄于圭璧荐享之时,固知敬矣;
转移于霞光迎导之际,何所积之有间邪?
先帝「毋不敬」之心,恐不如是也。
臣愿陛下加积累之勤,以充此仁之体而极其全,博此仁之用而极其大,则治虽未可以速成,亦未有积而不成者也。
陛下谦虚逮下,所以策臣者亦以勤矣。
区区愚忠,亦已历陈,熟数于前矣。
至终复策之曰:「子大夫博古通今,夙抱经济之蕴,其据经以对,毋有所隐,朕将亲览焉」。
臣益见陛下好问之忱,有加无已,必期臣子之尽言也。
臣束发读书,粗知有犯无隐之义。
幸逢明盛之朝,陛下诏之以毋隐,臣而有隐,是负其所学矣。
辄于圣问之终,所谓「习锢于玩」者,条其「玩」之说。
盖去人心之玩,自去君心之玩始。
一曰人言不可玩。
苏轼《对策》曰:「天下无事,公卿之言轻于鸿毛;
天下多事,公卿之言重于泰山」。
夫天下岂无可言之事,而亦有可言之阶。
视之为重,虽轻亦重;
视之为轻,虽重亦轻。
重则敬心生,轻则玩心生矣。
安平无事之时,犹不可以玩心视之,今何如时哉?
水旱盗贼之奏日陈于前,《无逸》、《酒诰》之书日诵于左。
露囊霜简,言言药石,月课风闻,事事箴规,非无敢言之人也。
陛下虚心访问,和颜容纳,必精思谛听而审其可否,则言之善者用矣。
二曰天变不可玩。
范祖禹奏疏曰:「圣人无一日而不事天,天无一日而不佑圣人」。
所谓无一日而不事天,以其敬心而事之也;
天亦无一日而不佑圣人者,以其无玩心而佑之也。
事天之敬,有时而间断,则天必出灾异,以警其玩心也必矣。
人君知其然,故夙夜自儆,以畏天之威,左右如在,以敬天之怒,犹惧获咎,而况敢逸豫乎哉?
今日食于春王三朝,水灾于江浙两淮,玉烛未调而乖气致异,天心之仁爱,端可识也。
陛下侧身修行,战兢自持,以我之天会乎天之天,则灾异之来可弭矣。
三曰虏情不可玩。
夫夷狄之不仁也犹豺狼,而其恶鸱枭不若也。
张耒有言曰:「鸱枭不鸣,谓之孔鸾;
见其不噬,待以犬马,斯亦过矣」。
今之夷狄何如哉?
和好之使虽来,而骄黠之情叵测;
境土之界日蹙,而溪壑之欲难盈。
此正鸣噬迫人之也。
陛下思祖宗之天下,尺寸不可以与人;
鉴女真之世仇,覆辙不可以再蹈。
兢兢业业,如大敌在前,兵甲相接,而罔或怠忘焉。
臣见庙庙之筹策,为谋既臧;
樽俎之折冲,其勇自倍。
不然,日愒岁玩,遗患将深,虽有孙、吴,无所用之。
此尤国家之远虑,古今之通患也。
陛下于此尤加之意,而去其积玩之心,则恢复之期有日矣。
夫积习之积不可有,积累之积不可无。
仁心之不能积而大之者何也?
以其积敬之功未至也;
敬心之不能积而全之者又何也?
以其积玩之心未除也。
忱能去其积玩之心而为积敬之心,勉积敬之心而为积仁之心,天下尚安有不被吾仁者哉?
臣一介草茅,不识忌讳,罄竭忱悃,冒进狂瞽,惟陛下裁赦。
臣谨对。
按:《广州人物传》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
谪官后咏怀一首(集唐句) 明 · 童轩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逐队随行二十春罗隐,世情谁是旧雷陈元稹
长疑好事皆虚事李山甫,不薄今人爱古人杜工部
苔色满墙思故第郑谷,江潭何处是通津耿纬
分明记得还家梦来鹏,依旧红霞作近邻谭用之
予按石屏州学偶染瘴疠遂舆至临安公馆药之稍愈因集唐人之句聊以自遣云 明 · 童轩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病多慵引架书看谭用之,老去悲秋强自宽杜工部
文轨尽同尧历象权德舆,蛮方今有汉衣冠韩偓
黄花浥露开江刘长卿,山鸟将雏傍药阑钱起
惭愧流年筋力少包佶,不如高卧且加餐王维
南乡子•客舍集唐 明末清初 · 董以宁
 押词韵第六部
回首一伤神杜甫
暮雨千家薜荔谭用之
燕子不来花着雨,黄昏韩偓
寂寞山窗掩白云权德舆

归思欲沾巾杜审言
雨过山城见月新钱起
独在异乡为异客,思亲王维
断续鸿声到晓闻张仲素
天齐仁圣帝碑铭1012年 北宋 · 晁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一五、《山左金石志》卷一五、雍正《山东通志》卷一○、乾隆《泰安县志》卷一一、《泰山志》卷一六、《岱览》卷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闻结萃为山,丽无疆之厚载;
升名曰岳,表奠服之崇丘。
至若根一气以混成,媲四时而首出,作镇东夏,实惟岱宗
辨乎五方,设位冠配天之大;
画为八卦,建标当出震之区。
邃深连空洞之宫,翕习号神灵之府。
夫其魁甲艮象,握制坤轴,嶾嶙埼礒,穹崇岧峣。
天门路界于郁苍,日观势临于杲曜。
列仙遁迹,存栖真之石闾;
永命储休,閟与龄之金箧。
滋殖百卉,函育庶类。
畜泄雷雨,吐纳风云。
封之所以合元符,登之所以小天下。
近缀梁社,远瞩秦吴。
控压海沂,襟带洙泗。
邹人所仰,鲁邦是瞻。
肇生物之化权,盖颐贞之寿域也。
古先哲后,诞膺骏命,披皇图,稽帝文,告成功,申大报,昭姓考瑞,刻石纪号,自无怀氏唐明皇登封展采,布在方册者,罔不于兹矣。
开元十三年封神曰天齐王,礼秩加三公一等。
绵历五代,寂寥无闻。
爰暨皇朝,勃兴嘉运,叶百姓与能之望,应真人革命之
太祖皇帝总揽英雄,鞭挞宇宙,勤劳四征,削平多垒,方混一于寰中;
太宗皇帝纂隆洪绪,懋建皇极,斟酌道德,统和天人,乃绥怀于海外。
然而艰难创业,蕴畜贻谋。
勒崇奋炎,将底绩而未暇;
开先遗大,知奕世而有归。
粤惟崇文广武感天尊道应真佑德钦明上圣仁孝皇帝陛下,承鼎定之基,格盂安之世,显仁以育物,广孝以奉先
宣洽重熙,财成庶政,弭息戎旅,抚柔要荒。
乘国步之密清,宅天衷于醰粹。
因之以丰懋,加之以阜康。
庆宗之重,游心帝王之术。
长辔远御,大道坦夷。
天衢于是乎嘉亨,德教于是乎渐被。
戴日戴斗,聿遵朝聘之期;
太平太蒙,尽入车书之域。
垂衣在上,击壤在下。
得以畴咨俊茂,博访幽隐。
讲求典礼,包举艺文。
接千岁之统,可炳仪于封祀;
当万物之盛,宜昭告于神明。
然犹务谦尊而益光,体健行而不息。
冲晦藏用,渊默思道
俄而天休震动,上帝顾怀,真箓荐臻,灵心有怿,总集峻命,觉悟烝黎。
踰金简玉字之文,等河图洛书之宝。
承是秘检,发为蕃釐,霈泽开荣,普天受赐。
新建元之号,易通邑之名。
茂昭降祥,耸动群听。
是时东土耆老,凑阙廷以上书,南司宰辅,率官师以抗表,愿循考古之道,焕发升中之仪。
弗获固辞,乃徇勤请,且以增覆载之高厚,扬祖宗之纯懿也。
储峙供亿,悉出于县
经启营缮,不烦于民力。
大中祥符元年冬十月,具仪制,严仗卫,陈属御,隮介丘,斋心服形,奉符行事。
群司奔走,百礼修明。
集巉岩之巅,凌颢英之气。
坛壝清肃,牲器纯备,玉币式叙,樽彝在列。
奠献克谨,皦绎用张。
晏娭交三神之欢,陟配崇二圣之位。
举权火,升高烟,示瑶牍以环观,建云台而特起。
社首之礼,抑又次焉。
咸秩无文,奉行故事。
朝会赦宥,涵濡荡涤。
采舆诵,求民瘼,旌前列,衍徽章。
参用王制,著明皇绩。
大猷克集,神实幽赞。
故自始及末,见象日昭,史氏之笔,殆不停缀。
则有非烟纷郁,太阳晏温。
仙芝无根,菌蠢以舍秀;
醴泉无源,毖涌而善利。
灵辉休气,嘉谷奇木,鳞介之宗长,翔游之品类,表异骈出,旷代绝伦。
岂非受职修贡,发祥介福之徵乎?
人谓是山崇冠群岳,功侔造化,斯不诬矣。
国家稽《虞书》四巡之首,原汉氏五祠之重,述宣邦典,申严祭法。
奉正直聪明之德,罄精虔嘉栗之诚,为民祈福,与国均庆。
封峦之后,复增懿号曰仁圣天齐王,盖以形容灵造,举褒崇之礼也,名称之义大矣哉!
化工生物之谓仁,至神妙用之谓圣,登隆显赫,亦云至矣。
复思严饬庙貌,彰灼威灵,责大匠之职,议维新之制。
于是命使属役,协辰僝功。
庀卒徒,给材用,兴云锸,运风斤。
程土物以致期,分国工而骋艺。
规画尽妙,乐劝忘劳。
踰年而成,不愆于素。
栋宇加宏丽之状,像设贲端庄之容。
凡所对越,肃恭逾至。
四年春,举汾阴后土之祀,成天地合答之礼。
宪章明备,上下交感。
纯嘏既锡,大赉施及。
圆首方足,式歌且舞。
猗欤!
间岁顺动,焜煌景烁,而皆拟圣明之述作,从英茂以飞腾。
叙庆灵,奉扬殊贶。
纪诸盛节,悉以命篇。
布日星之华,配云雨之润。
并刊凤藻,散跱龟趺。
播洋溢之颂声,垂极蟠之能事。
而志求象罔,顺拜崆峒。
众妙之门,广列真之宇。
非止卜永年于郊鄏,是将纳雅俗于华胥者也。
又以太乙五佐本乎天,太宁五镇本乎地,其位参两,鸿名可齐,特尊列岳,咸加帝号。
由是奉升泰山之神曰天齐仁圣帝。
乃命案驰道之东偏,直宸居之巽位,辟地经始,别建五岳帝宫,以申崇尚之礼焉。
御制《奉神述》,诏中书侍从之臣,谕以制作之本意。
观夫圣文之梗概,以为岱镇之大,辅于柔只,动植之所蕃息,原源之所滋液,至灵允宅,阴骘攸司。
钟戬谷而有徵,繄黎元之是赖。
旧史具载,前王式瞻。
著册封之典,严祀祠之礼,增奉邑之数,申樵苏之禁,皆以仰不测之明威,显无方之妙迹也。
方今兵革偃戢,华夷会同,岁获顺成,物无疵疠,率由丕应,冥助永图,固当稽彼前闻,进其尊称。
谓乎唐虞曰帝,商周曰王。
商周之王,爵人臣而有素;
唐虞之帝,奉神道而何疑?
况其容卫等威,冠裳制度,极徽数以宿备,宜明艳以相符。
因而成之,礼无违者。
愿延景祐,普及含生。
至乎哉!
声动睿辞,无私广大。
坦然明白之理,沛然利泽之德。
曲成司牧,俾臻富寿,有以见圣人之情矣。
遂志勒石,遍立于五岳庙庭,从近臣之议也。
是岁冬并命使介,分诣诸岳,定吉日,饬有司。
皇帝被法服,御朝元殿,礼行乐作,而临遣之。
持节受册,衮冕相继,次叙而出,观者如堵,且叹文物声明之盛,未尝有也。
使者奉诏讫事,率叶素期,于穆宏观,夐超千古矣。
明年,诏五臣撰词,各建碑于岳庙。
而臣浸渍皇泽,涵泳清徽,偶集凫雁之行,遂尘龙凤之署。
预承纶旨,强叩芜音,曷胜眷奖?
上以庆幸宣明盛礼,叨奉册于秦城;
润色贞珉,玷弥文于鲁岳。
辉荣之稠叠,愧才学之空虚。
燥吻濡毫,谨为铭曰:
节彼泰山
蟠互大东。
一气凝神,五岳推雄。
势并凫绎,秀出龟蒙
崛起海表。
目为天中。
高摩霄极,俯瞰旸谷。
神策斯秘,昌图可卜。
物性钟仁,民居获福。
鲁邦是当,盛德在木。
百灵渊府,三宫洞天。
稷丘真隐,芝童列仙。
白鹿方驾,飞龙命篇。
宅其胜境,几乎大年
岳长曰宗,岁交曰岱。
仰止巉岩,奠兹持载。
寿域既优,神聪有赉。
祷祀诞隆,寅威如在,千载兴运,八纮开基。
武功荡定,文教缉熙。
封禅缛典,祖宗制宜。
逮夫圣嗣,方毕宏规。
惟帝奉符,惟神佑德。
茂绩其凝,皇猷允塞。
嘉应沓臻,鸿祯靡测。
芃芃丰衍,元元滋息。
于赫灵庙,控带名区。
有诏改作,俾受全模,协心董役,丰资庀徒。
技殚功倍,雷动星敷。
大厦咸新,群黎改观。
䆗窱靓深,峥嵘轮奂。
肃穆威容,洁清几案。
钦修允宜,肸蚃攸赞。
功懋天作,泽从云游。
式谐民望,昭报神休。
殊号斯荐,前古匪俦。
庶安亿兆,岂止怀柔?
天帝之孙,复升以帝。
出乎震宫,临乎日际。
事固莫京,理亦潜契。
树此崒碑,腾芳百世。
集句 其二 明 · 金薰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菊堂先生遗稿卷之一
由来得丧白人头谭用之,谁信年来有客愁(卢之)
将取一壶閒日月司空图,且将身暂醉乡游薛逢
月衣集句。寄呈岩遁。以叙再招不来之意 元末明初 · 郑枢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圆斋先生文稿卷之中
千首诗轻万户候杜牧,一声长啸海山吕洞宾
凭高目断无消息姚鹄,好月那堪独上楼谭用之
集句。送别郑圃隐使日本 其一 元末明初 · 郑枢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圆斋先生文稿卷之中
五两风来不少留胡宿,去程雕鹗弄高秋谭用之
胸中别有安边计曹唐,锦帐连封万户侯武元衡
四时宫词 其二 明 · 江源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已惊新夏燕巢梁韦庄,远目非春亦自伤李益
暗室有蝇污白璧鹤年,虚桥无雀寄流黄袁桷
风随玉辇笙歌迥许浑,水滴铜龙昼漏长薛逢
错把黄金买词赋崔道融,静消心火梦魂凉谭用之
客怀三首 其一 明 · 江源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宦情羁思共凄凄柳子厚,久客将归失路蹊刘长卿
人世几回伤往事刘禹锡,是非千载逐芳泥谭用之
闲过绮陌寻高寺杨巨源,悔别青山忆旧溪岑参
山上有山归未得孟迟,一封书寄数行啼王昌龄
客中感怀十首 其十 明 · 江源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风雨前程马足劳谭用之,青云不似白云高赵嘏
霸陵原上高回首李涉,百越风烟接巨鳌章碣
御制灵宝度人经序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二、《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首
夫大《易》垂教,先于至神;
混元著书,本于妙道。
契阴阳之不测,标冲然之难名。
盖以阐无为之为,著无象之象。
范围幽赞,藏用显仁
恍惚窈冥,化民而育物。
虽古今而异制,诚训导以同归。
若乃藏室灵文,昭台秘籍,纷纶玉笈,充溢丹函。
龟阙墉城,自高真而降授;
赤明龙汉,应运劫以流传。
斯固超视听之先,在名言之表,弼成至治,渐渍群生。
首出于九流,抗行于百代。
干戈俶扰之际,用之而岂遑;
虫鱼咸若之辰,舍之而孰可?
《太上灵宝度人经》者,元始之妙言,玉晨之宝诰。
浮黎真境,纪谈受之初;
紫微上宫,显缄藏之迹。
实诸天之隐韵,为大梵之仙章。
八角垂芒,本由于神翰;
千祇列卫,普度于人灵。
其或育质圆方,禀和霄壤,少私寡欲,背伪归真,端虑以洁斋,洗心而成诵,精专外积,纯粹内充,信可以自晦而明,无幽不烛。
类虚室之生白,同温泉之荡邪。
熙熙而陟春台,济济而登寿域。
至诚所极,介福何穷!
朕祗绍庆基,茂承元贶。
席绵昌之宝绪,幸集隆平;
赖燕翼之丕祥,用康普率。
固绝畋游之乐,务宣清净之风。
尝以此经久传中夏,近观注谊,颇极该详,爰命所司,特加摹印。
正鲁鱼之讹谬,广寰海之流通。
凡百群伦,庶同归向,咸臻善利,以副忧勤。
聊述斯文,冠于篇首云尔。
沪城八景集唐 其四 石梁夜月 明 · 张吴曼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万里风烟接素秋杜甫,月华星彩坐来收杜荀鹤
水晶帘外金波下沈佺期,几度高吟寄水流谭用之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松江府
以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韵集古十四绝为户部白玢郎中题画 其十 明 · 程敏政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绿杨红杏满城春杨巨源,水面鱼游不避人王建
何处貌将归画府谭用之,湿云如梦水如尘崔鲁
以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韵集古十四绝为户部白玢郎中题画 其十二 明 · 程敏政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七部
春花不愁不烂漫杜子美,早晚烟村碧江畔谭用之
山水之图张卖时杜子美,家无甔石输百万(同上)
南山十二咏集古 其二 庄聚(先公晚自号庄聚者村落名汉书程氏世居河南上程聚周公所居亦称阳人聚𢠸狐聚) 明 · 程敏政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隔林遥见起人烟刘长卿,林畔莺声似管弦张泌
何处貌将归画府谭用之杏花榆荚晓风前窦常
秋怀 其十五 明 · 王元俸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不知何处写离忧许浑,剑气徒劳望斗牛谭用之
山色遥连云树晚韩翃,溪声凉傍客衣秋(赵鹄)
情多莫举伤春目张泌,句妙相容隔岁酬伍乔
故国别来桑柘尽张蠙,前程惟有一登楼李端
秋怀 其十六 明 · 王元俸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两见芙蓉映水开孙学古,孤城游客独徘徊吴融
壮心暗逐高歌尽韩偓,吟苦频惊白发催谭用之
门掩残阳鸣鸟雀罗邺,寺临秋水见楼台许浑
微茫淡月钟声下定和尚,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