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唐故右武卫将军工部尚书上柱国上蔡县开国侯臧公神道碑铭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二
公讳怀恪。
字贞节
东莞人
其先出于鲁孝公之子彄字子臧
大夫得祖诸侯。
其孙以王父字为氏。
僖哀二伯。
既纳忠于鱼鼎。
文武两仲。
亦不朽于言哲。
丈人成功而遁迹。
子原抗节而舍生。
义和辞金饰之器。
荣绪奋阳秋之笔。
贤达继轨。
纷纶至今。
曾祖满。
骠骑将军
祖宠。
皇朝通议大夫灵州都督府长史
父德。
朝散大夫
银州刺史
咸务远图。
克开厥后。
恤允之庆。
世祀宜哉。
公即银州之第三子也。
身长六尺一寸。
眉目雄朗。
须髯洒秀。
善骑射
尤工尺牍。
沈静少言。
宽仁得众。
奇谋冲邈。
英勇冠伦。
友于弟兄。
谨尔乡党。
每敦诗而执礼
不茹柔以吐刚。
莅事而剖判泉流。
临戎而智略锋起。
古所谓文武不坠。
高明有融者焉。
少以勋劳。
亟纡戎级。
开元初尝游平卢。
属奚室韦大下。
公挺身与战。
所向摧靡。
繇是发名
元宗闻而嘉之。
胜州都督府长史
锐精佐理。
絜矩当官。
朔漠不空。
边隅用乂。
俄拜左卫率府左郎将
转右领军中郎将安北都护中受降城使朔方五城都知兵马使
戎事齐足。
十万维偫。
我伐用张。
军威以肃。
由是深为节度使王晙所器。
奏充都知兵马使
尝以百五十骑遇突厥斩啜八部落十万馀众于狼头山
杀其数百人。
引身据高。
环马禦外。
虏矢如雨。
公徒且歼。
遽而绐之曰。
我为臧怀恪
敕令和汝。
何得与我拒战。
于时仆固怀恩父设支适在其中。
独遮护之。
诸部落持疑不肯。
公刲羊以盟之。
杖义以责之。
众皆感激。
由此获免。
遂与设支部落二千帐来归。
后充河西军前将。
盘禾安氏有马千驷。
怙富不虔。
一族三人。
立皆殴毙。
军州悚慄。
畴敢不祗。
又为节度相国萧嵩所赏。
后充河源军使兼陇右节度副大使关西兵马使
右武卫将军
吐蕃不敢东向者累年。
封上蔡县开国侯
开元十二年岁次甲子春二月二十有六日
薨于鄯城之官舍。
享年五十六。
某年八月二十三日诏曰。
故具官某。
顿以干能。
亟承任使。
操行愈谨。
劳效未酬。
不幸迁殂
良增追悼。
可赠右领军卫大将军
即以其年冬十月庚戌
迁窆于京兆府三原县北原。
礼也。
呜呼。
公兄左羽林军大将军平卢副持节怀亮。
以方虎之材。
爪牙之任。
孔怀斯切。
致美则深。
公七子。
游击将军崇仁府折冲希崇丰州别驾宋州刺史希昶左武卫将军方节度副使太子宾客希忱右卫左郎将剑南讨击副使汝州刺史希愔右骁卫郎将静边军使赠秘书监希景宁州刺史左金吾卫将军扬州大都督晏开府仪同三司太子詹事御史大夫邠宁山南观察使集贤待制工部尚书渭北节度使鲁国公希让等。
夙渐诗礼。
恭承教义。
芬润挺兰玉之姿。
英威矕虓𧯘之质。
希让识度宏远。
器谋沈邃。
仁亲以孝。
殿国以忠。
绰裕冠于人伦。
勋劳懋于王室。
至德中
今上为元帅东伐。
允押牙
从收两京。
陟降左右。
入侍帷幄。
既崇翼戴之功。
出拥麾幢。
载叶澄清之寄。
加以笃睦偫从。
糺绥宗族。
吉凶赡恤。
终始无渝。
行道之人。
孰不嗟尚。
肃宗以公有谋翼之勤。
乾元三年春三月
魏州刺史
宝应元年冬十月
又赠太常卿
广德元年冬十月诏曰。
孝以立身。
可扬名于后代。
忠能事主。
故追荣而及亲。
开府仪同三司御史大夫元帅都虞侯鲁国公臧希让亡父赠太常卿怀恪
业茂勋贤。
地华簪绂。
佩忠信而行已。
包礼乐以资身。
守节安卑。
幽贞自适。
养蒙全正。
声利不营。
虽与善无徵。
促龄悲于逝晷。
而积善垂祐。
馀庆光于后昆。
故得业济艰难。
功参缔构。
出有藩条之寄。
入多爪牙之任。
位以德迁。
礼宜加等。
父由子贵。
赠合超伦。
宜登八座之荣。
式慰九原之路。
又赠工部尚书
褒异之典。
于斯为盛。
氏自骠骁而下。
世以材雄朔陲。
尚书既还。
特以功懋当代。
兄弟子侄。
勋贤间出。
自天宝距开元。
乘朱轮而拖圭组数百人。
迨于今兹。
繁衍弥炽。
绾军州而握兵要者。
相望国都。
有后之庆。
固殊异于他族者矣。
真卿早岁与公兄子谦为田苏之游。
敦伯仲之契。
晚从大夫之后。
每接常寮之欢。
故公之世家。
窃备闻见。
敢述遗烈。
将无愧辞。
铭曰。
鲁史褒者。
臧孙有之。
陈鱼则谏。
纳鼎以规。
殁贵言立。
时称圣为
仁昭典坟。
知叶蓍龟。
世济忠肃
道光羽仪。
以至夫公。
英明雄毅。
鹗视腾彩。
龙骧作气。
锋淬霜棱。
妙穷金匮。
谋猷泉写。
翰墨风驶。
儒勇是兼。
勋庸以位。
介驰戎马。
猛奋虓虎。
绝漠援孤。
连兵战苦。
万虏鸣镝。
纷纷如雨。
一身抗词。
谔谔连柱。
精贯霜日。
气雄钲鼓。
狄人义激。
仆固诚全。
眇漫穷裔。
随降几千。
野静沙雪。
风恬塞烟。
我骑如云。
我旗连天。
牧无南向。
凯有北旋。
天子休之。
命侯开国。
谓福而寿。
康衢骋力。
奚命之邅。
幽扃是即。
十城玉折。
万里鹏息。
阵云苍苍。
日暮无色。
令人趋奉。
天眷孔明
九原不作。
八座哀荣。
勇列徽范。
芳时懿名。
里成冠盖。
族茂簪缨。
万古千祀。
瞻言涕零。
唐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丞上柱国太尉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三
于戏。
逆鳞劘上。
匡救之义深。
守死不回。
人臣之致极。
况乎文包风雅。
道济生灵。
建一言而天下倚平。
含九德而三光式序。
超无友而独立者。
其惟广平公乎。
公讳
字□□邢州南和人
其先出于殷王元子
七代祖弁。
魏吏部尚书
列人子。
祖钦道。
北齐黄门侍郎
并事迹崇高
各见本传。
高祖元节。
定州田曹。
曾祖宏俊。
大理丞
祖务本。
栎阳
父元抚。
卫州司户
户部尚书
自田曹至于尚书
皆实浮于名。
而位不充量。
事见许公苏颋所撰神道碑。
公七岁能属文。
一遍诵鵩鸟赋
丁尚书府君忧。
水浆绝口者五日。
八九岁时。
尝梦大鸟衔书。
吐公口中。
公吞之。
遂乘而直上。
倏忽惊寤。
犹若下在胸间。
自后藻思日新。
襟怀益爽。
年十六七时。
或读易旷时不精。
公迟而览之。
自亥及寅。
精义必究。
明年进士高第
上党
王屋主簿
相国苏味道侍御史出使。
精择判官
奏公为介。
公作长篇以自兴。
梅花以激时。
苏深赏叹之。
曰。
王佐才也。
合宫
长寿三年从调。
判入高等。
有司特闻。
天后亲问所欲。
公以代为唐臣。
不求荣达。
诡奏云。
家本山东
愿得魏之一吏。
遂手诏授录事参军
拜舞趋出。
后异而召还。
又手诏拜监察御史里行
寻丁齐国太夫人忧。
服阕。
筑室反耕。
志图不起。
俄而即真
殿中侍御史
同列有博于台中者。
将责名品而黜之。
博者惶恐自匿。
翌日。
公独正辞引过。
天后悦而释之。
天官员外郎凤阁舍人御史中丞
乃谓所亲曰。
吾比欲优游自免。
不图要近。
骤至于斯。
其敢废所职乎。
乃悉心纳忠。
无所回避。
张易之昌宗兄弟。
席宠胁权
天下侧目。
公危冠入奏。
奋不顾身。
天后失色。
苍黄欲起。
公叩头流血。
誓以死争。
拾遗李邕奏曰。
陛下坐则天下安。
起则天下危。
内史敕公出。
公曰。
天颜咫尺。
奉德音。
劳宰臣
宣王命。
词气慷慨。
左右震悚。
遂俱摄诣台。
庭立切责。
二竖股栗气索。
不敢仰视。
自朝至于日昃。
敕使驰救之。
公不得已而罢。
又令诣公谢罪。
公拒之。
后有惨恤。
二竖来吊。
公辞曰。
贵近不宜与执法通同。
假满。
朝士慰公。
二竖又欲序进。
公举板迎揖之。
不得成礼而去。
神龙之兴复也。
公实佐其谋。
及当畴庸。
让而不受。
曰。
清宫问罪。
事出五王。
夏中兴。
功归明主。
非曰逃赏。
谁敢贪天。
俄拜朝散大夫吏部侍郎谏议大夫
黄门侍郎
尝遇梁王武三思于朝。
三思方欲言事。
公正色谓之曰。
当今复子明辟。
王宜以侯就第。
何得尚干朝政。
三思惭惧而退。
请急累月。
俄而兼摄尚书左丞
中宗将幸西蜀
深虞北鄙。
乃兼检校并州大都督府长史
又改兼贝州刺史
与数人同辞。
三思独揖公住。
公顾谓之曰。
诸人巳出。
不可独留。
遂揖之而去。
属年谷不登。
国租罢入。
三思食邑
公悉蠲之。
既屡挫其锋。
亦处之自若。
俄而真拜。
杭州
又复迁相州
寻入为洛州长史
唐隆初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粤五日兼右庶子
寻加银青光禄大夫
元宗之在储闱
镇国太平长公主潜谋废立。
尝于光范门内坐步檐中。
宰臣以此旨。
诸相失色。
莫敢先言。
公盛气诘之曰。
东宫有大功。
宗庙社稷主也。
安得异议。
遂奏妇人干政。
恐生祸阶。
请不令朝谒。
俄而男又纵横。
公奏之。
繇是贬楚州刺史
主亦竟以凶终。
无何。
复拜银青
历魏兖冀三州兼河北按察使
寻迁幽州都督御史大夫
复为魏州
入为国子祭酒东都留守
开元二年寻拜御史大夫京兆尹
睦州刺史
广州都督
充按察经略讨击使
又兼御史大夫
许便宜从事
前是首领桀骜。
多据洞不宾。
公之下车。
无敢不蔇。
彼之风俗。
竞趋苟简。
茨竹檐。
比屋鳞次。
火灾岁起。
煨烬无馀。
公教之度材。
变以陶瓦。
千甍齐翼。
万堵皆兴。
于今赖焉。
燕国公张说著为碑颂。
无何。
使中官杨思勖召公
公拜恩而就马便行。
在路竟不交一言。
思勖将军贵幸。
泣诉于帝。
帝嗟叹久之。
刑部尚书
四年吏部黄门监
监修国史
五年改号侍中
明年
驾幸东都。
至三崤。
驰道险隘。
行不得前。
河南尹李朝隐知顿使中丞王怡并坐当降黜。
公奏曰。
必若致罪二臣。
将来必受其弊。
遂命公舍之。
曰。
陛下责之。
以臣免之。
是过归于上。
恩由于下。
臣请使且待罪。
然后俾其复职。
上嘉而从之。
元宗尝命公名诸皇子公主邑号。
既而又令各定一美名。
公奏称。
七子均养。
鸤鸠之德。
锡以名号。
不宜有殊。
若母宠子爱。
恐非正家之道。
王化所宜。
元宗悦而从之。
八年开府仪同三司
进爵广平郡开国公
策勋上柱国
狂竖权梁山构逆长安
有司深探其狱。
敕公按覆。
京兆司录李如璧等百馀家。
皆以借宅假器。
悉当连坐。
公以婚姻假借。
天下大同。
至于京城
其例尤众。
知情即是同反。
无罪不合论辜。
凶渠之外。
一切原免。
天下欣服焉。
中书令河东张公。
杰出将明之材。
独运庙堂之上。
镜机朗澈。
见事风生。
求公规模。
悉阅堂案。
每至危言谠议。
执正守中。
未尝不废卷失声。
汗流浃背。
其为通贤所服也如此。
十三年。
驾幸东都。
以公为西京留守
公极言得失。
无有所隐。
元宗感悦。
制曰。
所奏之言。
置之座右。
出入观省。
以诫终身。
因赐䌽物二百匹。
明年又兼吏部
十七年尚书右丞相。
雅善戏谑。
不常矜庄。
与故户部尚书王晙为莫逆之友。
晚而弥笃。
凡所谈谐。
人辄疏取。
端五日蒙赐钟乳。
命医归鍊。
或以为上药异味。
不宜委之。
公曰。
推诚求信。
犹惧不应。
猜以待人。
信其可得。
闻者惭退。
二十一年抗疏告老。
至于再三。
手诏优许。
遂特给全禄。
赐绢五百匹。
东京
公以为大臣归休。
不宜关通人事。
遂杜绝宾客
其年。
驾幸洛阳
公迎拜道左。
元宗亲驻龙跸。
使荣王琬劳问者数四。
自后中使往来。
赏赉不绝。
方崇乞言之典。
以极师臣之敬。
二十五年仲冬十九日
寝疾薨于东都明教里第。
享年七十五。
天下失声。
元宗震悼。
追赠太尉
谥曰文贞公
赙物米粟。
常数有加。
丧葬官供。
仍诏河南少尹崔释之充监护使。
夫人齐国夫人博陵崔氏。
沧州长史艺之女。
淑慎严整。
高明柔克。
训诸子而慈且有威。
丞相而德无违者。
门内之理。
一以见咨。
蹑公而殁。
允终偕老。
呜呼。
公有七子。
复。
同州司功
先公而卒。
升。
尚书郎太仆少卿
尚。
汉东太守
浑。
职方郎中谏议大夫御史中丞东京采访使太子左谕德
恕。
都官郎中延原少尹
华。
判入高等登封尉氏
衡。
右散骑常侍御史中丞河南节度行军司马
或肃或乂。
或哲或谋。
克笃前烈。
以休令闻。
戊寅岁五月二十九日
虔奉遗约。
归葬公于沙河县太尉丞相原之先茔。
夫人合而祔焉。
礼也。
惟公间气降神。
应期杰出。
生知礼度。
天纵才明。
玉立殿天子之拜。
介然秉大臣之节。
震电凭怒。
谠言而不有厥躬。
鼎镬沸前。
临事而义形于色。
蠢迪检押
难常情之所易。
志深直谅。
易古人之所难。
外其身而富贵不离。
行其道而死生勿替。
非夫含一之德
格于皇天。
不二之心。
形于造次。
则何以异是乎。
允所谓振古之元龟。
皇王之威宝者矣。
且夫公之德烈。
充塞寰宇。
公之谋猷。
著明日月。
大历五年冬十二月
孙俨
惧遗盛美。
不远求蒙。
真卿天禄校文。
太仆之下列。
宪台执简。
谕德之深知。
虽青史传信。
实录巳编于方册。
而丰碑勒铭。
表墓愿备于论撰。
谨凭吏部员外郎卢僎所上行状。
略陈万一。
多恨阙遗。
其辞曰。
天命元鸟。
降而生商。
汤孙之绪。
微子分疆。
词招正则。
尉翼文皇
吏部黄门
纷纶耿光。
忠贤世出。
信史相望。
笃生丞相
祚我有唐。
文明纯嘏。
毅烈坚刚。
恒卫间气。
星辰降芒。
嶷然山立。
铿尔金锵。
忠孝之盛。
人伦纪纲。
垂髫能文。
梦鸟发祥。
通夕究易。
冲龄擅场。
胜冠结绶。
历政洋洋。
乃尉合宫
贰轺琅琅。
赋嗤梅艳。
篇美松长。
苏公嗟称。
才必佐王。
满岁从调。
试言高骧。
登闻黼扆。
骤列绣裳。
簉迹天官
如圭如璋。
言凤阁
纶綍煌煌。
乃作中丞
威棱莫当。
志除凶狡。
廷劾二张
天后愕眙。
百寮震惶。
公独凛然。
出身激昂。
义形言色。
精贯穹苍。
皇室中兴。
嘉谟克彰。
功成牢让。
事轶屠羊。
贰职选曹
谏议是匡。
载清流品。
屡奏封章。
乃侍琐闱。
时维夕郎
悉心纠正。
庶绩咸康
三思睢盱。
席宠干常。
责之就第。
惭惧靡亢。
左曹摄辖。
大卤于襄。
兼刺贝邱。
朋辞雁行。
三思揖语。
公独循墙。
处之不怍。
转旆于杭。
既迁邺城
遂尹洛阳
乃作冢宰
吁谟庙堂。
俄兼宫相
亟绾银黄。
元宗登储。
镇国是遑。
潜谋废立。
谣诼相翔。
厥男挠政。
累奏愆殃。
聿临楚邦。
荐察冀方。
总督幽蓟。
翻飞国庠
亚相烈烈。
尹京趪趪。
旋临建德
歘莅南荒。
俚帅咸蔇。
㮧是攘。
张公颂德。
隽咏甘棠。
所忠来召。
拜命即装。
略无交言。
帝用式臧。
司刑吏
八座抑扬。
兼监黄枢
钧轴是将。
匪躬蹇蹇。
终始洸洸。
乃拜仪同
允釐保障。
河东阅故。
汗洽流浆。
狂竖犯阙。
凶渠既戕。
命公覆狱。
咸脱死亡。
乃涉右揆
谠论泱泱。
每谑王君。
岂常矜庄。
悬车告老。
庶保康强。
方崇馈酳
孤映缣缃。
天不慭遗。
萎哲坏梁。
一人震悼。
九有凄凉。
市既罢贾。
舂仍绝粻。
乃赠太尉
饰终礼滂。
返葬沙河
羽仪央央。
阖朝倾祖。
河尹护丧。
生荣死哀。
行路感伤。
令人孺慕。
攀泣喤喤。
高坟崔嵬。
钜鹿剧旁。
森梢宰树
缭绕连冈。
吁嗟广平
宅此不旸。
孝孙翼翼。
论撰靡忘。
丰碑坚碣。
万古訾相
左武卫大将军持节右节度经略大使鸿胪卿御史中丞凉州都督太原郡开国公郭知运谥议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六
郭知运骁勇有谋。善用兵。
起行间为唐上将。当时唐兴百馀载矣。
天下充富。太仓有二十年之蓄。
元宗循汉武故事。方锐意拓土。
知运适与时会。遂乘天威。
奋其材力。敢与虏角。
故能破默啜可汗以靖其北庭。败吐蕃
康待宾陇坻以西。
烽火为息。慰荐麾下吏士。
任必以才。往往超伦。
绩用茂著。王君㚟以果勇代处分阃之寄。
牛仙客出将入相。以清干信谨称。
斯又奖拔之明也。当时议者谓知运郭虔瓘王晙薛讷并为中兴名将。
至今陇上将士思之。或有起祠宇于故城。
遗垒尸而祝之者。上元中
肃宗太公望武成王之号。知运列于配食之位。
则是勋伐事业。宜有以美称易其名者。
谨按谥法。服叛怀远曰威。
易曰。厥孚威如。
系辞曰。弧矢之利。
以威天下。虞书曰。
董之用威。传曰。
非威非怀。何以示德。
则威者。圣人所以佐仁义以济天下者也。
施于名号。可以表将帅之德。
谥知运曰威。谨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