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李林甫节度 北宋 · 张唐英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三一、《历代名贤确论》卷七七、《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二
唐自武德以来,其武臣蕃将虽有大功者,未尝委以重权,如冯盎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黑齿常之,令其出于外,止居副总管副节度之职,其都总管节度大使,常择名臣而委之。
故自武德至开元已来,藩镇之臣,未尝有叛。
如张嘉正、王晙张说萧嵩杜暹,皆出为节度,入为宰相
当时经始之虑,亦已深矣。
何则?
名藩大镇,有城池之险,有甲兵之彊,有土地之广,有人民之众,有府库之实,茍非忠孝之臣,忽有不轨之志。
是故文皇帝始立法制,而付之名臣,以杜祸乱之端。
于天宝李林甫以奸诡狡媚,因缘重任,恣为氛翳,亏蔽日月。
以己本非儒术文行才望而进,虑贤者得进而在己之上,欲杜中外名臣出将入相之路,乃用高仙芝为四镇节度使封常清安西节度使哥舒翰陇右节度使牛仙客河西节度使,皆专大将之任,利其不知文字,不知典故,而无辅政之望。
禄山之叛,由专范阳大将之任,故敢西向,欲争天下,此皆由林甫启之也。
乞选文臣为帅守元丰八年十一月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国朝诸臣奏议》卷六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一、《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右编》卷九
先朝以昌祚尝小有功,用之管军延州,中外不以为允。
先朝升遐,召入宿卫,物议稍以慰惬。
今者渭州之命,群议复骇。
臣窃闻祖宗之法不以武人为大帅,专制一道,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
武人为总管,领兵马,号将官,受节制,出入战守,唯所指挥
国家承平百有二十馀年,内外无事,以其制御边臣得其道也。
臣尝伏念御边御戎,深得上策,所以遗后世者久而不可以改,此其一也。
唐先天开元中薛讷郭元振、张嘉正、王晙张说萧嵩杜暹李适之节度入朝,李林甫疾儒臣以边劳至大任,欲杜其渐,以固己权。
明皇曰:「以陛下雄才,国家富强,而夷狄未灭者,由文臣为将,惮矢石,不以身先。
不如用蕃将,彼生长鞍马矢石间,陛下用之,必尽死力」。
明皇然之。
以安思顺李林甫节度,擢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等为大将
林甫利其夷虏无入相之资,故禄山得兼三道劲兵,卒称兵荡覆天下,唐室遂微。
臣窃谓祖宗之法不以武人为大帅,用意深远,非浅见者所能测之。
如昌祚人材未为难得,诚使卓然过人,可以付属,而祖宗之法由此废矣!
伏愿选内外文臣从官可以守边者,使之帅守,则祖宗之法常存而不废。
不幸后世有引此时为比,使武人帅边而不虞之祸如前世之甚者,岂可不预防其渐乎!
纸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事类赋》卷一五
方絮之体,平滑如砥,在古则无,简牍而已。
若乃晋武侧理,汉成赫蹄,松花凤尾,玉屑香皮。
意其裂之以告败,朱詹吞之而疗饥。
至于平淮桃花东阳鱼卵,段氏云蓝,王公蚕茧,金花薛骨,剡藤麻面。
分轻重于黄白,随屈伸于舒卷。
至若干宝之赐二百,陶侃之献三千,青童琅玕之美,范宁藤角之妍。
五色方见于凤衔,纯白或遭于虫蠹。
贡以和熹,求之秘府,嘉百幅于杜暹,美一函于魏武
尔其玩兹靡滑,阅此廉方,薛涛则矜誇蜀样,僧虔则衒耀银光。
晋朝者为山涛之赐,坠郴州者为温裕之祥。
东宫之缥红,重六合之云阳
至有树叶尤珍,桑根更洁,蔡侯始讶于鲜华,子良复称其妙绝。
相如而逾贵,遇羲之而不节。
羊续补被而道隆葛洪卖薪而志切。
斯可以资日用于词园,垂无穷之芳烈者也。
杜暹侍御史 唐 · 韩休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五
敕。朝议郎殿中侍御史杜暹
礼乐之器。直方效节。
通直郎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冯宗。文儒之业。
坚正在心。咸以清公。
副兹望实。风霜既肃。
台阁推美。持我邦宪。
载穆时谈。俾迁周史之能。
更奉楚冠之任。并可侍御史
杜暹李元纮平章事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三
出纳王言。
发挥纶翰。
宰相之任。
选众推贤。
检校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杜暹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元纮等。
咸励忠勤。
用登枢揆。
虽清以自牧。
而道则未宏。
不能同心勠力。
以祗帝载。
而乃肆怀相短。
以玷朝纶。
朕缘事丑股肱。
情惟隐蔽。
掩其累而不率。
遂其过而弥彰。
将何以缉叙三光。
仪刑百辟。
宜回中禁。
俾列专城。
荆州长史
元纮曹州刺史
遣祭郊庙山川敕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五
时和年丰。神所福也。
精意备物。祭之义也。
朕每为苍生。尝祈稔岁。
微诚有感。丕应乃彰。
今宗社降灵。神祇效祉。
三时不害。百谷用成。
遂使京坻。遍于天下。
和平之气。既无远而不通。
禋祀之典。亦有期而必报。
宜令兵部尚书中书令晋国公李林甫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邠国公牛仙客即分祭郊庙社稷。尚书左丞相裴耀卿中岳
礼部尚书杜暹东岳御史大夫李适之西岳
太子宾客王邱北岳国子祭酒张说南岳
其四渎四海四镇及诸名山灵迹等。各委所繇州长官祭。
仍令所司。即择日闻奏。
务修蠲洁之礼。以致精明之德。
冀申诚恳。如朕意焉。
挽能观和尚(代同仁和尚程芝轩先生乙巳正月 现当代 · 庞俊
对联 出处:养晴室遗集卷五
把偶经营,晚岁盖头,直心本异张天觉
桑间共留意,前尘回首,绝迹难寻杜伯东坡有《成都进士杜暹伯升出家名法通往来吴中》诗。)
安州刺史杜公神道碑 唐 · 杨炎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二十二
受正性者德之元。
纂重侯者业之盛。
君子体仁以合德。
积厚以感通。
著于神明。
于祚允者。
其惟杜公乎。
公讳鹏举
字某
其先京兆人也。
七代祖讳模。
后魏濮阳守。
卫人宜之。
子孙世居东郡
故今为濮阳人
夏有豢龙之官。
封唐杜之国
世载侯伯。
勋藏晋鲁。
公锡命。
元旗火龙。
拯三代之衰。
参五霸之业。
斯保姓之始也。
汉有建平侯
策定中兴。
晋有当阳侯
克并南夏
其食酆鄗。
盛西郊之黻冕。
其分荆濮。
胙东国之山河。
斯不朽之宗也。
濮阳陈留太守讳亮
陈留高祖北齐胶州刺史竟陵公讳伽。
竟陵生曾祖雁门太守讳保
雁门生大父唐苏州司马讳义宽
苏州生皇建平侯荆益二州大都督府长史讳慎行
贞孝公秉哲以辅先朝。
黄门戴天以成大业。
自魏七代。
以方岳登闻
在唐两朝。
以台衡致理。
斯迈种之仁也。
贞孝之兄。
黄门之考。
天修其爵。
地富其才。
神抱虚廓。
智藏蓍蔡。
口目河海。
仪刑嵩华。
学可以掌邦教。
词可以宣国风。
少与范阳卢藏用隐于白鹿山
以太夫人有疾。
清河崔沔同授医于兰陵萧亮。
声色以微以诚达。
疵疠之祥以气变。
属先府君作镇荆楚
有诏门子侍禁闱。
起家修武县
岁满。
以书判超等授济源
正议登朝。
右拾遗
升玉堂以谒圣君。
陈格言以利天下。
黄门侍郎张廷圭
国之髦硕。
洛州长史皇甫知常
之标准。
美公志行。
尝与请交。
公精义入神。
洞究奥赜。
睿宗践祚。
冥感祥符
睹元期于化元。
启成命于幽教。
所以伫非常之运。
天所以归亿兆之心。
元宗时在东宫
表公所言。
请编史册。
时应令赋诗。
御札批云。
毕公之任。
谅籍伊人。
思入风雅。
灵通神鬼。
后以亲累出为岐州司仓
同州司士
开元初
上以中都稍食。
省河漕之徭。
大农器用。
赋晋山之铁。
牧马于归兽之野。
考室于迎春之宫。
关中始置疏决盐铁长春宫三使
诏以公为判官
明年。
天子东行河堤。
阹格兽之场。
开濯龙之沼。
停銮上苑。
留宴天泉。
酒酣乐过。
公献赋以讽。
于是有采章之锡。
著作佐郎太子左赞善大夫都水使者王府司马丰王府长史中散大夫安州刺史
公为政。
在上位畏于上。
贞一以守之。
斋庄以莅之。
其始也居右正词。
王侯向慕。
其终也疏通易。
礼化兴行。
方将坐周召之堂。
陈歌训之典。
法象魏。
登天庭。
而明德寿于中年。
壮图悲于下国。
命矣。
以某年月日。
终于官舍。
明年二月。
葬于寿安之南原。
遵遗命也。
夫人河南郡
尉迟鄂国公之孙。
邛州刺史瑰之女也。
抱含一之德。
友于君子。
受降神之祥。
克生元辅
天宝四载
终于山阳别业。
其终祔焉。
从周礼也。
长子灵琼。
陈州太康主簿绍家祚而命夺其禄。
次子奉遥。
有异学而天丧其文。
荀陈同德
颜闵齐化。
季子山南剑南道副元帅特进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卫国公鸿渐
身负苍旻。
气和鼎饪。
符合斯运。
以道佐唐虞。
文系训谟。
化齐混象。
大勋格于皇极。
厚宠扬于祖考。
府君先赠太常
再荣师保。
夫人旧封宜阳
增号某郡。
三锡桓公之命。
是尊孟母之贤。
公主忠孝。
根仁义。
事亲有极致之道。
执丧有宁戚之哀。
威废鞭笞。
愠忘诮让。
其立身也。
冥观天理。
合含幽鉴。
强志通于众艺。
敏行求于古人。
考声教。
观历象。
动合灵祇之赞。
顺阴阳之和。
其达诚也。
忧喜极中。
权利交丧。
历官十二。
远悔吝之形。
春秋七十。
抱纯精之气。
其保终也。
君子谓探命历。
诚也。
专药膳。
孝也。
补衮职。
仲山之志也。
颂王风。
吉甫之才也。
济美。
栾武之德也。
有后。
臧孙之庆也。
宜乎正训百代。
垂鸿千古。
存被先公之冕服。
没为天子之元老。
勒钟鼎。
建庙堂。
金石以颂声。
邱陵以表隧。
乃假词末学。
观德将来。
铭曰。
于赫太师
德音孔遐。
道之气象。
物之精华。
文学邹鲁。
羽仪邦家。
选于帝庭。
帝庭有仪。
闻于宫府
宫府允。
明晦光耀。
际含天机。
识真紫极。
建𣄣青蒲。
熊负金印。
蛇蟠朱组。
时哉功名。
海变今古。
精魂归复。
宜阳之下。
我有冢嗣。
为王宝臣。
德延没世。
功被生人。
岸谷磅礡。
邱陵故新。
苍苍颂石。
万世遗尘。
东城老父传 唐 · 陈鸿祖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
老父姓贾名昌。长安宜阳里人。
开元元年癸丑生。元和庚寅岁
九十八年矣。视听不衰。
言甚安徐。心力不耗。
语太平事。历历可听。
父忠。长九尺。
力能拽倒牛。以材官为中幕士
景龙四年。持幕竿元宗大明宫韦后
睿宗朝偫后。遂为景云功臣
以长刀备亲卫。诏徙家东云龙门
昌生此岁。趫捷过人。
能搏柱乘梁。善应对。
解鸟语音。元宗在藩邸时。
乐民閒清明节斗鸡戏。及即位。
治鸡坊于两宫间。长安雄鸡。
金毫铁距。高冠昂尾。
千数养于鸡坊。选六军小儿五百人
使驯扰教饲。上之好之。
民风尤甚。诸王世家外戚家贵主家侯家。
倾帑破产市鸡以偿鸡值。都中男女以弄鸡为事。
贫者弄假鸡。帝出游。
见昌弄木鸡于云龙门道傍。召入为鸡坊小儿。
衣食右龙武军。三尺童子入鸡偫。
如狎偫小。壮者弱者。
勇者怯者。水谷之时。
疾病之候。悉能知之。
举二鸡。鸡畏而驯。
使令如人。护鸡坊中谒者王承恩言于元宗
召试殿庭。皆中元宗意。
即日为五百小儿长。加之以忠厚谨密。
天子甚爱幸之。金帛之赐。
日至其家。开元十三年
鸡笼三百。从封东岳
父忠死泰山下。得子礼奉尸归葬雍州
县官为葬器丧车。乘传洛阳道
十四年三月。衣斗鸡服会元宗于温泉。
当时天下号为神鸡童。时人为之语曰。
生男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
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
能令金距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舆。
父死长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丧车。
昭成皇后之在相王府。诞圣于八月五日
中兴之后。制为千秋节。
赐天下民牛酒。乐三日。
命之曰酺。以为常也。
大合乐于宫中。岁或酺于洛。
元会于清明节。率皆在骊山
每至是日。万乐具举。
六宫毕从。昌冠雕翠金华冠。
锦袖绣襦裤。执铎拂导偫鸡。
叙立于广场顾眄如神。
指挥风生。树毛振翼。
砺吻磨距。抑怒待胜。
进退有期。随鞭指低昂不失。
昌度胜负既决。强者前。
弱者后。随昌雁行归于鸡坊。
角抵万夫。跳剑寻撞蹴毬踏绳舞于竿颠者。
索气沮色。逡巡不敢入。
岂教猱扰龙之徒欤。二十三年
元宗为娶梨园弟子潘大同女。男服佩玉。
女服绣襦。皆出御府
昌男至信至德。天宝中
妻潘氏以歌舞重幸。于杨贵
夫妇席宠四十年。恩泽不渝。
岂不敏于伎谨于心乎。上生于乙酉鸡辰。
使人朝服斗鸡。兆乱于太平矣。
上心不悟。十四载。
胡羯陷洛。潼关不守。
大驾幸成都。奔卫乘舆。
夜出便门。马踣道阱。
伤足不能进。伏入南山
每进鸡之日。则向西南大哭。
禄山往年朝于京师。识昌于横门外。
及乱二京。以千金购昌长安洛阳市
昌变姓名依于佛舍。除地击钟。
施力于佛。洎太上皇兴庆宫
肃宗受命于别殿。昌还旧里。
居室为兵掠。家无遗物。
布衣憔悴。不复得入禁门矣。
明日复出长安南门道。见妻儿于招国里。
菜色黯焉。儿薪。
妻负故絮。昌聚哭诀于道。
遂长逝。息长安佛寺
大师佛旨。大历元年
资圣寺大德僧运平。往东市海池立陁罗尼石幢。
书能纪姓名。读释氏经。
亦能了其深义至道。以善心化市井人。
建僧房佛舍。植美草甘木。
昼把土拥根。汲水灌
夜止观于禅室。建中三年
僧运平人寿尽。服礼毕。
舍利塔于长安东门外镇国寺东偏。手植百株。
构小舍居于塔下。朝夕焚香洒扫。
事师如生。顺宗东宫
舍钱三十万。为昌立大师影堂及斋舍。
外屋。居游民取佣给。
昌因日食粥一杯。浆水一升。
卧草席絮衣。过是悉归于佛。
妻潘氏后亦不知所往。贞元中
长子至信衣并州甲。随大司徒燧入觐。
省昌于长寿里。昌如已不生。
绝之使去。次子至德归。
贩缯洛阳市。来往长安间。
岁以金帛奉昌。皆绝之。
遂俱去不复来。元和中
颍川陈鸿祖携友人出春明门。见森然。
香烟闻于道。下马觐昌于塔下。
听其言。日之暮。
宿鸿祖于斋舍。话身之出处。
皆有条贯。遂及王制。
鸿祖问开元之理乱。昌曰。
老人少年以斗鸡求媚于上。上倡优蓄之。
家于外宫。安足以知朝廷之事也。
然有以为吾子言者。老人见黄门侍郎杜暹出为碛西节度
御史大夫。始假风宪威远
哥舒翰之镇凉州也。下石堡
青海城。出白龙。
葱岭。界铁关。
总管河左道。七命始摄御史大夫
张说之幽州也。每岁入关。
辄长辕挽辐车。辇河间冀州佣调缯布
驾轊连軏。坌入关门。
输于王府。江淮绮縠
巴蜀锦绣。后宫玩好而已。
河州燉煌道。岁屯田实边食。
转输灵州。漕下黄河。
太原仓。备关中凶年。
关中粟麦。藏于百姓。
天子幸五岳。从官千乘万骑。
不食于民。老人岁时伏腊。
得归休。行都市閒。
见有卖白衫白叠布。行邻北𢌅间。
有人禳病。法用皂布一尺。
持重价不克致。竟以幞头罗代之。
近者老人扶杖出门。阅街衢中。
东西南北视之。见白衫者不满百人。
岂天下之人皆执兵乎。开元十二年
诏三省侍郎有阙。先求曾任刺史者。
郎官缺。先求曾任县者。
及老人见四十三省郎吏。有理刑才名。
大者出刺郡。小者镇县。
自老人居大道傍。往往有郡太守休马于此。
皆惨然不乐。朝廷沙汰使治郡。
开元取士。孝悌治人而已。
不闻进士宏词拔萃为之。其得人也。
大略如此。因泣下。
复言曰。上皇北臣穹庐
东臣鸡林。南臣滇池
西臣昆夷。三岁一来朝会。
视之礼容。照之恩泽。
衣之锦絮。饫之酒食。
使展事而去。都中无留外国宾。
今北胡与京师杂处。娶妻生子。
长安中少年有胡心矣。吾子视首饰华服之制。
不与向同。得非妖物乎。
鸿祖默不敢应。而罢去。
唐明皇杨贵妃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一、《历代名贤确论》卷七五
明皇帝承则天、中宗、睿宗三朝危乱之后,思洗刷垢秽,鳀绝荒芜,澄涤化源,洁清政道。
乃用姚崇、宋瞡、韩休张九龄李元纮杜暹等相次为宰相
宵分不寐,日昃不食。
睶心尧舜之道,侧耳忠良之言。
忧勤万机,念虑四海。
不敢暂时逸豫,不敢一日畋游。
苑囿稀行,声色不御。
汲汲论思,遂致开元三十年太平。
一旦妃子入宫专宠,惑成内荒,颇隳庶政。
蛾眉巧笑,迷君之心;
妖姿艳舞,眩君之目。
日月斯久,情爱蜪深。
竭天下之财以奉一妇人,殚海内之力以事一女子,常恐不足。
兄弟姊妹,皆启厚封;
骨肉姻亲,咸登要职。
名园甲第以赐之,膏腴水石以宠之。
牝鸡晨鸣,威过人主;
后戚专国,势倾朝廷。
诸侯辇货于妃子之宫,四方争赂于杨氏之宅。
恩由财结,官以贿成。
纪纲尽隳,爵赏无序。
谗邪得进,忠良见废。
故天宝之政不在于天子,而在于杨氏。
是以中外胥怨,人神共愤。
禄山举兵一唱,而东都陷没,灵驾播迁,仓皇出关,崎岖幸蜀。
国祚危如缀旒,皇都鞠为茂草。
谁其为之?
杨氏一妇人也。
迁主恩而自专,弄国柄而无禁,色荒于内,而天下怨叛,岂非一妇人能致耶?
《诗》曰:「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妲己而亡,吴以西施而灭。
天宝之乱,谁谓非贵妃之罪也?
噫,明皇至聪明、至神圣也,为一女之惑,取笑千载之下,可痛也哉!
臣尝思唐高祖太宗亲履矢石,身冒霜露,艰难辛苦十馀年,以得天下。
既得之后,侧席求贤,虚心纳谏。
昼视朝政,日既不食;
夜读经书,漏分不寐。
劳心苦体,孜孜焉,致海内太平,作子孙久长业。
未尝敢暂时宴乐,未尝敢一夕荒宁。
苑囿不游,丝竹不御,畋猎不数,女色不近。
武德、贞观二三十年间,四海晏然,生人乐业。
国家之制度备矣,礼乐成矣,政化行矣,教法修矣,以垂于子、垂于孙,将谓之万世而无丧乱覆亡之祸也。
呜呼!
太宗陵土未乾,而则天夺国,李氏子孙,杀戮殆尽,唐室宗庙,将为丘墟。
自后韦皇后安乐公主专政擅权,朝廷大坏。
杨太真之惑乱,则海内一摇。
明皇肃宗,四世播迁,唐室自此亦衰矣。
才得十八,仅三百年,国灭家破,良由高宗、中宗、睿宗明皇覆败祖业。
嘘嗟睵息,痛心疾首,抚卷扼腕,而泣下不止。
盖伤其人子传人社稷,不仁不孝,以致于此。
臣闻天子之孝,在乎承宗,奉社稷,抚四海,安万民。
高宗辈惑一妇人,溺一女子,忽然忘宗庙之重,弃社稷之大,轻四海之广,绝万民之众,其为不孝也甚矣,后世得不以为深戒哉!
唐明皇任用杨国忠李林甫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一、《历代名贤确论》卷七九、《唐宋名贤确论》卷八
《书》云:「后非贤不碍」。
又曰:「良臣惟圣」。
则知人君虽有自诚之明、上圣之性,必由忠贤辅翼,然后圣德日跻,而天下长治也。
古言治者莫尚乎三皇,言三皇者莫尚乎黄帝,须得六相,而后皇道成也。
古言治者莫尚乎五帝,言五帝者莫尚乎尧舜
尧须得四瞸,舜须得十六相,而后帝德盛也。
古之言治者莫尚乎三王,言三王者莫尚乎禹、汤、文、武。
禹必得益,汤必得伊尹,文王、武王必得周、召、吕望,而后王业大也。
三王而下,言治者莫乎汉,言汉者莫高祖高祖必得萧、张,而后能灭暴秦而平海内也。
汉而下,言治者莫乎唐,言唐者莫太宗
太宗必得房、魏,而后能革乱隋而登太平也。
故曰,人君虽有自诚之明、上圣之性,必由忠贤辅翼,然后圣德日跻,而天下长治矣。
臣观唐明皇帝临淄王,始得刘幽求等,克讨韦庶人,以清内难;
皇太子即帝位,能用崔日用郭元振等,遂诛太平公主,以除大怼。
开元初,则引姚崇、宋瞡等为宰相,乃致开元三十年太平之功业。
伟哉,侔禹、汤而齐文、武矣!
天宝初姚崇、宋瞡既死,又斥弃张九龄不用,专任李林甫杨国忠,于是忠良路塞,君子道否,癚党并进,小人得时。
明皇一身,三处受害:林甫国忠蔽其明,高力士塞其聪,杨贵妃食其心。
大凡人所待而用者心也、耳也、目也。
圣人高拱珀廊之上,南面临天下者,以心劳乎万机之务,而计乎成败也;
以明视乎九州之远,而察乎安危也;
以聪听乎万方之政,而审乎治乱也。
明皇心与耳目三者皆废,虽有自诚之明、上圣之性,又安用之哉!
荒色淫湎,惑以丧志。
万机旷废而不知,朝廷倾乱而不察,天下咨怨而不恤,社稷将覆而不悟。
禄山兵起,河北陷没,而贼据东都,犹未之觉。
干戈将及乘舆,乃遽走出延秋门以避锋刃。
几何不丧身亡国,由林甫国忠之启乱也。
或曰:高力士弄权于外,杨贵妃用事于内,天宝之乱,岂独林甫国忠也?
对曰:力士所以得弄权于外,杨贵妃所以得用事于内者,由林甫国忠为之也。
高力士开元初知内侍省事,已承人主恩宠。
是时姚、宋为宰相力士小心供职而已,固未敢干政事、窃威权。
林甫国忠为相,皆由力士进达,故力士得专恣矣。
宇文融李适之盖嘉运韦坚杨慎矜、王鵵、安禄山、安思顺高仙芝皆因附力士,并取将相高位,专宠恣横,威福擅作,而君子道消。
开元初武惠妃顾遇特厚,以故王皇后见废,而明皇中宫二十年,专宠惠妃
惠妃薨,后庭数千人,无可意者。
杨贵妃进见,至于期岁,礼遇才如惠妃
然则明皇开元间,非惑于女色,而海县无事,政令和一,岂非以姚、宋等朝夕左右,以忠言鲠论进于君耳,使君汲汲行尧舜之道?
明皇锐意治本,惧兹正人,饮酒不敢过夕,坐朝不敢差晚,丝竹不敢数御,苑囿不敢频行。
内虽嬖宠惠妃,而外不敢隳慢庶政。
惠妃虽受君宠,而不敢辄窃君权。
虽有百惠妃,又岂能惑明皇之心,乱开元之政哉!
杨贵妃入宫,则林甫国忠宰相,唯以奢侈之务厌君之心,佚乐之事荡君之志。
积銂财货,以盈君欲;
崇饰台榭,以请君游。
累日不视朝,无人切谏;
连宵奏钟鼓,无人上言。
倡优日戏上前,妇女朋淫宫内。
朝政大坏,皆林甫国忠为之也。
噫!
用姚、宋则治,用杨、李则乱。
贤臣不可不用也,癚人不可不去也。
崔群尝对宪宗曰:「安危在出令,治乱由所任」。
明皇姚崇、宋瞡、张九龄韩休李元纮杜暹则治,用李林甫杨国忠则乱。
人皆以天宝十五年禄山范阳起兵是治乱分时也,臣以为开元二十年贤相张九龄,专任癚臣李林甫,治乱自此已分矣。
用人得失,所系非小。
穆宗尝谓侍臣曰:「国家贞观中文皇帝躬帝道,治致瘅平。
神龙之间,继有内难,明皇平定兴复不易,而声名最盛
历代长久,何道而然」?
宰相崔植对曰:「前代创业之君多起自人间,知百姓疾苦,初承丕业,皆能励精思理。
太宗文皇帝特禀上圣之姿,同符尧舜之道,是以贞观一朝,四海宁晏。
房乔杜如晦魏郑公、王皀之属为辅佐股肱,君明臣忠,事无不理。
圣贤相遇,固宜如此。
明皇守文继体,常经天后艰危。
开元初,得姚崇、宋瞡,委之为政。
此二人者,皆天生俊盓,动必推公,夙夜孜孜,致君于道。
瞡尝手写《尚书·无逸》一篇,为图以献,明皇置之内殿,出入观省,咸记在心。
每睵古人至言,后代莫及,故任贤戒睯,心归冲漠。
开元之末,因《无逸图》坏,始以山水图代之。
自后既无座右箴规,又信癚臣用事。
天宝之世,稍倦于勤,王道于斯缺矣。
陛下既虚心理道,亦望以《无逸》为元龟」。
元之治、天宝之乱,则任贤臣与任癚邪,得失安危明矣。
或曰:人君深居九重之内,朝廷千官百辟比肩而进,接武而退,何由辨得其贤臣而用之?
何由辨得其奸邪而去之?
对曰:贤臣与奸邪迥异尔,非为难辨也。
在人君密审而熟察,其可见也昭昭矣。
好直言君之短者,讦君之失者,好忠谋不避死者,好补时政之阙者,好不从君之欲者,好不徇君之私者,复为当朝正人之所延誉者,为左右小臣之所谮毁者,为宫掖嫔后之所憎恶者,此则贤臣也。
其好随君之意、顺君之旨、伺君之色、候君之言、探君之心、徇君之欲,好诡随而后众,好循默而不言,复不为朝廷正人之所延誉者,为左右小臣之所引荐者,为宫掖嫔后之所称美者,此则癚邪也。
君以此察之,贤臣癚邪甚易见也。
明皇欲罪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张九龄不奉诏。
李林甫曰:「此家事,何须谋于外人」?
明皇欲加牛仙客实封,张九龄奏为不可。
林甫曰:「天子用人,有何不可」?
凡人观之,皆以为九龄贤,林甫癚;
明皇九龄不顺己,善林甫能承意,贬九龄而相林甫
明皇之不察也。
传曰:「失之毫矨,差之千里」。
明皇失之,致海内罹毒,国祚将倾,岂止误以千里也!
任人之际,可不察与!
向使明皇能辨林甫之癚、九龄之贤,则岂有禄山犯阙之事也?
千载之下,可为龟炮也。
僧景暹求文记本觉殿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绝句 押盐韵
归来欲效老夫潜,喜见游方旧杜暹
本觉殿成功德满,愧无笔力助庄严。
黄昆圃先生 其六 庚午 清 · 蒋士铨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三
压架牙签万卷开,剧知无地起楼台
青灯读史皆详注,白发延宾必降阶。
赐第仍居庾信宅,藏书全散杜暹财。
门墙拂拭容长跪,短褐亲为撰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