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次韵柳博士五泄山纪游二首 其一 元 · 吴莱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日晓行呼野鹤群,山溪五级洗岩氛。
虹霓射壁从空现,霹雳搜潭到地闻。
苧茶铛遗冻雪,偓佺药杵落晴云。
飘然早已同仙术,老我曾探岳渎文。
山中人二首 其一 元 · 吴莱
 押词韵第六部
贫贱素所有,岂辞辛与勤。
清晨腰我斧,往伐西山薪。
高岩屹巨壑,蛇虎气逼人。
衣裳既不完,出入在荆榛。
日日一接淅,釜甑恒生尘。
白石几时烂,青烟空满邻。
家徒四立壁,冬令方行春。
亦有偓佺子,翛然为世珍。
小瀛洲为抑庵少宰 明 · 李时勉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明诗纪事 乙签·卷九
甲第既宏厂,斋居爱幽偏。
徘徊梁栋间,宛在蓬壶山。
苍松隐崖岫,白日霏云烟。
皓鹤天边来,灵飙波上旋。
偓佺羡门子,羽盖何翩翩!
我欲往从之,愧无淩风翰。
一水邈难即,引领增慨然。
閒居四时词 其二 清 · 张英
 押先韵 出处:文端集卷十二
小亭沾洒近风泉,地湿林深避暑偏。
翠竹万竿疏雨夜,水芝千朵夕阳天。
人间便有方壶胜,欲向三山偓佺
牛首山长句 清 · 李符
 押先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二十八
秣陵佳山数牛首,石窟从古巢神仙。
晋时更名曰天阙,山图尺楮搜陈编。
夙宵挂梦脚或跨,醒望翠壑仍茫然。
主人好事约俱往,上冬日煖同春妍。
巾辋对对画杠插,枥马匹匹红缰牵。
毳袍茸帽十数辈,皆云良游诗作缘。
吴鞋新蜡瘦僮挈,到彼著此登临便。
城门老兵才启钥,万阓未动朝厨烟。
踏霜南向三十里,巳见岚彩流苍巅。
垣藓嶂裹花刹,径转目豁朱甍连。
苔井栏坏冷泉咽,尘廊叶积残碑眠。
辽王肥字斗样大,寺额剥落金泥鲜。
槁颜衲子衫右袒,以手抱杖揖客前。
傍指冬青银印树,为言植自隋唐年
斲石排梯百八级,上俯楼阁香楠椽。
信女剪䌽茧花活,佛瓶分供青红莲
拓窗四眺野萧瑟,村村苦潦荒秋田。
清斋无粮饭不足,咄嗟能办伊蒲筵。
蒸壶状类鸭垂颈,煮菜味胜彘切肩。
祇愁不饮兴未剧,瓢酤催买抛囊钱。
会须乘醉探窈洞,乳水滴衣珠颗圆。
兜率古崖势陡绝,心慑屐溜飞萝搴。
蓬庵僧雏习梵咒,隔林遥听疑琴弦。
倚筇更陟两峰顶,芙蓉翠削东西偏。
中道似借五丁凿,可使射骑驰控弦。
老松伐完稚松矮,绿梢仅到双眉边。
重携酒榼坐就地,氍毹横陈杂锦鞯。
祖堂车府皆在下,长干塔小但一鞭。
大江微茫潮影白,风帆可数不见船。
朱雀门开恰遥对,旧筑御道通平平。
相传宋齐梁陈代,于此除墠郊南天。
太息当时翠华路,付与蔓草鼪鼯穿。
辟支盂钵已灰烬,休问宝公履舄全。
建炎之初大将,曾栖带甲人三千。
荆榛瓦□覆战垒,得无折戟埋沙埏。
越客登览意虽惬,其奈吊往哀思填。
那能置身闻见外,檀龛趺膝参枯禅。
不尔便著逍遥服,茹芝餐花学偓佺
山花灼灼草芊芊,好景须待春风颠。
且提倦辔下山去,他日重来听杜鹃。
华尧峰院长天人九老图兼送归铅山壬辰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九
月下三太白,水中百东坡
古人有妙悟,能以少化多。
得其遗意者,非先生而何。
文章最忌是印板,学问尤贵无臼窠。
翰林先生文章伯,合继藏园主坛席。
乌台獬豸著霜威,羊城骢马敷春泽。
早年珥笔尧峰,晚岁投簪辞舜石(官南韶连道。)
遗徽足述晦庵朱,佳话还超乐天白
写成天人九老图,图中之意胡为乎。
山堂展观诧奇绝,使我拍案狂叫呼。
五峰已占九老五,其馀四老以人补。
但见衣冠壮伟,须眉奇古。
如淮南之八公兮,碧桃为颊辅。
如商山之四皓兮,紫芝作眉宇。
得非留侯张辟谷,容貌犹媚妩。
莫是谏议韩餐枫,颜色难腥腐。
太守循良今召父,大年合食张苍乳。
广文清癯郑虔伍,冷官胸中春气煦。
远公衲衣持玉麈,神如面壁东来祖。
云中五老亦心许,真面全身皆可睹。
五老把臂四老从,四老昂头五老俯。
若分天上与人间,五老是客四老主。
天上人间两不分,五老是主四老宾。
就中独有尧峰叟,直为天人作主人。
太白久飞仙,东坡不可作,乐天紫阳俱寂寞。
猿嗟鹤怨一千年,几辈风流照岩壑。
名山灵气未销沉,天以先生为木铎。
后进都储杞梓材,长生不假苓药。
国家九叶方承平,长民辅世多耆英。
山林元气滋培厚,廊庙人才教养成。
但使林泉传胜事,已知寰海正澄清。
此图今日未为贵,异日方深思古情。
我闻古有茅山三君、竹溪六逸,饮中仙八、诗中子七,画中友九、花中客十。
睢阳杜祁公之会曰同庚,洛社司马温公之会曰真率。
彼皆循名兼责实,未若兹图古无匹。
五即四耶四即五,一而二者二而一。
若教加倍写成双,十八高贤今再出。
图中之人兮,或青瞳而绿鬓,或皓首而朱颜。
或携讼庭之一鹤,或集讲舍之三鳣。
或呼青猿绀宇里,或跨白鹿苍崖间。
主人如李长源,披一品衣,抱九仙骨,诸客如郭景纯,挹浮邱袖,洪崖
见者不知为达官,我亦疑是王乔偓佺
浑乎仕隐概称叟,忘乎儒释宜呼仙。
五峰应作大前辈,四老都成美少年。
眼中之人吾亦老,三十行年颇枯槁。
入山虽未迟,学道苦不早。
懒从沧海钓长鲸,欲唤痴龙种瑶草
平生知己一匡君,万事何曾置怀抱。
祇恐仙山月出时,落花满地无人扫。
朅来奉母诛茅住,方幸清游陪杖屦。
岂意天人有别离,题诗却送先生去。
今年高会插茱萸,五老还应动愁绪。
我是销魂画外人,公应回首山中树。
古松谣乾隆癸亥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九
古松岳岳如高轩,下临陡涧盘其根。
大椿八千谁则见,散木故寿理或然。
茏葱疑有丁甲护,特立岂共羲娥奔。
液实堪充不死药,老质故应短万年。
偓佺遗尧尧不食,掉头长笑无仙缘。
同时食者三百岁,至今安在惟尧存。
寓言乾隆甲子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二十二
薜荔峰,上与青云齐。
千年涧底,不得离尘泥。
钩羽谁为辨,貌视殊高低。
薜荔一何幸,雨露先被之。
涧松一何屈,反以藉其私。
偓佺弃不食,谓非成仙资。
老鹤顾而去,亦复耻卑栖。
托身苟不择,世态故如兹。
涧松独无言,惟我我自知。
君子设相顾,待彼岁寒时。
松山乾隆乙丑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二十七
九松山上盘觺,九松山下路祎隋。
几度揽辔过山下,兴至辄为留吟题。
千岩隐伏东南去,此地秀结神堂奇。
礀流淙淙兮,隔红尘之杂沓,孤峰倚天兮,萦青缭白而厜㕒。
群山皆童无气色,独如偓佺苍颜绿发垂丝丝。
精蓝数椽閒閒见,未至不知筑者谁。
是中疑有远公驻,法雨霏作莲花池
复如香山社中会九老,无言恒写白傅诗。
吁嗟乎山川蕴郁有如此,何殊岱宗之麓华岳嵋。
意行所得契静悟,谷神语我停移时。
白水门观瀑布作歌丙午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四
织女下天苦无路。
乱踏银涛作梯去。
麻姑复恐沧海乾,借水去救扶桑树。
南方夫丁壬为妃。
龙王添箱万斛玑。
鲛人织绱助嫁衣。
珠耶縠耶雾霏霏。
昨从酥醪望白水,今从白水望酥醪。
此时若有人从酥醪窗里望,但见我已化为白水门边樵。
风吹衣带何飘飘。
疑是偓佺与松乔。
白水门中水出门。
一条雪浪倾天盆
我疑此水乃是太古冰雪痕。
不然便是此山仙佛以及古来羲、轩、夷、惠、屈、宋、庄列留其魂。
又疑此乃云气之所化,此水无源而以云为源。
此云无根而以天为根。
行到水穷处,已在天尽头。
恍然此即银河流。
张骞凿空通斗牛。
中有玉女如船,又有太乙莲为舟。
杜陵诗中赤岸即指今罗浮
下通潇湘、洞庭、碣石、日本云涛幽。
磐陀十亩平如砥。
卧对青天荡无涘。
阳阿洧盘正相似,我来晞发复漱齿。
我来濯足复洗耳。
登此山者必长生,饮此水者必不死。
红叶如桃花,流出八瀛九万里。
绿苔兼菖蒲,寿过一部廿二史。
我观罗浮三千六百丈之瀑布,如读皇甫一十二万年之帝纪。
上至九天,下至九渊,吾不能见其首,亦不能见其尾。
前有千古,后有万年,吾不能知其终,亦不能知其始。
咄哉造物真奇诡。
颠倒英雄如傀儡。
饮石泉兮荫松柏,有人疑我为山鬼。
对此无言惟叫绝。
石上徘徊不忍别。
无人为我镌姓名,自将名字留花叶。
日暮空山生白云,更呼山鬼礼云君。
抱琴独下空山去,海水天风亦不闻。
三清(以雪水沃梅花松实佛手啜之名曰三清)乾隆丙寅 清 · 弘历
 押屑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三十六
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
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
烹以折脚铛,沃之承筐雪。
火候辨鱼蟹,鼎烟迭生灭。
越瓯泼仙乳,毡庐适禅悦。
五蕴净大半,可悟不可说。
馥馥兜罗递,活活云浆澈。
偓佺遗可餐,林逋赏时别。
懒举赵州案,颇笑玉川谲。
寒宵听行漏,古月看悬玦。
软饱趁几馀,敲吟兴无竭。
坐忘吟 宋 · 李光
 押词韵第七部
我闻天台坐忘仙,清虚石壁留真诠。
长生要妙止一篇,林间宴坐心超然。
壁观无异达磨禅,系念一处离缠。
真人秘语岂浪传,谷神玄牝常绵绵。
咽津纳息归丹田,溯流直上朝泥丸。
下灌舌底生玉泉,身轻超脱如蜕蝉。
御风骑气追偓佺,神游八极俯仰间。
度人济物功行圆,要看白日见青天。
五贤堂 宋 · 王遂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五二、《永乐大典》卷七三二六、嘉庆《宁国府志》卷二一
二仙堂者,祠齐尚书郎谢公朓、唐供奉翰林李公白也
五贤堂者,增宣州观察使颜公真卿、太子宾客白公居易、吏部侍郎韩公愈也。
祠事二仙而增三贤为五者,所以追仰高风,景行先哲,非徒设也。
由吴晋以至于齐,东南人物何止一谢公哉,自梁隋以至于唐,亦非独四贤也。
谢公住青山而守宣城,观其「天际识归舟」之句,非食烟火者所能及。
而李公乘舟采石,读「惟有敬亭山」之句,亦非谪仙人所不能道。
陈公卓诵其诗,名之二仙,而吴公潜刻碑以纪其事。
夫仙非人力所能至也,耿介绝俗之标、潇洒出尘之姿,有非言语之所能形容。
而文以贯道,夫岂偓佺乔松所能尽?
谢公仕非其时,卒死非辜,李公不及陪开元之盛,避地姑孰,非贪生者。
然唐自平隋,罢去升州,置浙西观察使宛陵,而颜公以刚直之节往莅之,忠烈名存,百岁不泯。
白公宣州奉诏擢第,清名直节,见于讽谏,遭时贤相,不及附录会昌之盛,独有高文大册,流落外夷。
大历贞元之间,乾清坤奠,号为中兴,韩公振起八代,实就食于江水,孔孟之后一人而已。
然则五贤之祀,不于其行事而于其文,不于其仙而于其贤。
外设二楹,内取一室,青山流水,四面环绕,珠河横流,浮图对峙,信矣神明之所凭藉。
亭旧有二仙像,乃求白公平江、韩公于郡学,而颜公之像未之得,刘汝进来自金坛,因使求焉,道过牛耳山,瞿然若有惊者,问之,则颜公祠堂也。
入室瞻谒,得其像归,与梦若合,容讵知祠像之不当合一耶?
因记其事,使后来者有考云。
沈宝枢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梁鼎芬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节庵先生遗诗卷一
孤生有微尚,为子写幽悁。
休惜露电影,谁知龟鹤年。
看云常作絮,吹雨不成烟。
且俟樵期往,深山访偓佺
盘龙乾隆乙亥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十五
何处无盘山,天下松之宗。
盘山何处无法藏盘山群松之祖龙
十馀年来将谓田盘大略吾遍考,孰知盘龙之名今日吾方晓。
乃知理境本无穷,谁能一一研精讨。
昨夜不曾梦非熊,胡然而遇渭滨老。
盘之龙之而鳞甲拿云空,传神如遇陈所翁
龙之盘,偃蹇夭矫蟠空山,设色不须杨契丹
偓佺曾此食其子,香闻应遍一百里(述异记云千年之香闻十里)
田畴不卖卢龙塞,其时佳荫之下常徙倚。
真龙,非龙不盘。
宇宙万劫,云翠涛寒。
撷翠楼乾隆乙亥 清 · 弘历
 押删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十七
玉泉之阿别一湾,构筑爱此高楼间。
岚气日夕佳入户,翠微以南纯浸山。
云松或是偓佺种,烟荔未许周颙攀。
游回摛藻书长句,逸趣原得于其间。
梦游仙篇乾隆丙子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六十四
游仙不藉偓佺,食之三百岁有穷。
游仙不藉徐福船,五千男女海外捐。
真人尺宅居中央,素云为车骖两凰。
傲睨碧落寥茫茫,银台玉阙参紫皇。
田变更凡几阅,可惜六鳌骨已雪。
东厢技痒乍窥窗,王母见之乃饶舌。
双成如花貌嬽嬽,三万六千犹青年。
题李唐江山小景卷乾隆丁丑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十二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十一
卷得在众前,卷题落众后。
讵因逊别图,理趣听兹剖。
如对六经士,那易开谈口。
欲罢叹弗能,恰值神来候(叶)
文岂待加点,兴到吟笔走。
原是画中灵,流露借吾手。
江非岷即浙,山为辰抑酉。
思翁题小景,我谓无不有。
洪濛孕泱漭,缅邈郁萦纠。
瑶林已茈虒,霞峤复蚴蟉。
或为壮士怒,相持争胜负。
或为比丘禅,空色都不受。
或青若出蓝,或赤若中酒。
或艳若淑姬,或苍若骀叟。
或如剑出匣,徐听泉声吼。
或如镜开奁,万象当前取。
云阁偓佺栖,丹灶庚申守。
沧波挂布帆,或是徐福否。
津逮大将军,画苑谁出右。
萧马望后尘,奚数黄子久
宜乎画禅翁,磬折惊琼玖。
武林金屋尘,楚弓楚还扣。
荆溪邻豪敚,转眼嗟丰蔀(数语见卷中思翁及程正揆跋语)
沧桑阅几番,呵护诚非偶。
一例画禅室,雪溪相侣友王维雪溪小帧先入石渠宝笈以曾经思翁收藏题识因贮画禅室中与此卷可称双璧)
香光亦知乎,墨华宛不朽。
信哉东坡言,安得如汝寿。
摄山栖霞寺尹继善沈德潜倡和韵六首 其二 乾隆丁丑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十一
山房号万松,屧步寻深径。
孙枝貌已苍,侧干形犹正。
何况古乔者,孰不见生敬。
几赦斧斤劫,益凛冰霜性。
拂星自成景,吐云应号庆。
偓佺曾遗尧,养真称战胜。
又如商伯夷,乃得清之圣。
层台一登临,民瘼当前凭。
元气复也无,谡涛何心听。
丹霞行 明 · 李梦阳
 押庚韵 出处:空同集卷六
毁誉荣辱至,海波何时平?
海中有仙山,仙人筑为城。
金银为室阙,桂树罗阶生。
鸾鸟翔且舞,美女称飞琼。
偓佺拥我盖,王子左吹笙。
踟蹰聊戏娱,餐芝玩西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