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东都留守韦虚心神道碑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三
夫作春秋者。必见于行事。
将帅者。盖知其为人。
余为郎时。南皮公实掌小司马之职。
接武官次。亟闻话言。
故思其人。询其事。
可知而见之矣。公讳虚心
字某京兆杜陵人也。
甄六气之纯粹。协九畴之正直。
沈静端悫。仁慈隐厚。
忠之属也。清贞本于至公。
孝之终也。毁瘁过于宁戚
斯所以行成于内。名扬于世者已。
越在童冠。升于胶序。
介然独立。异于诸生
国子博士范颐尝与均礼。考功员外郎李回秀擢以高第。
及夫岐下参卿河东主吏。
能于细。谋其长。
御史贾虚舟举以劝。中丞侯。
令德与从常辨。习于学也如彼。
材诸位也若此。欲无显。
得乎。明明天法。
廷尉攸序。命公作大理司直大理丞
以至于卿。肃肃王度
宪台是式。命公作侍御史
以至于中丞。长人之官。
以视百姓。命公作歙曹二州刺史荆潞扬三州长史
以至于太原尹。司会之府。
允庶绩。命公作仓部左司二员外户部兵部右司三郎中左右丞兵部侍郎
以至于工部尚书。其馀掌吏部采访处置使东都留守
皆大任也。又能兼之。
清风畅于台寺。阴雨膏于郡国。
所居致理。所去怀德
德以处事。事以功。
功成而义不愆。事正而名不悖
故今之任职者祖南皮焉。初景龙中
西域羌胡。或谋背诞。
天威逮捕。吏议咸刘。
公理其狱旬时。伏念以为刑者。
所以明除害也。诛其桀黠。
可以除害。舍其胁从。
可以明德。繇是全活者千有馀人。
洎皇帝二十四年。銮驾还长安之月。
有坐殊死在繇系者。时迫季冬
将寘严法。公为之请曰。
攸徂之庆。方喜来苏。
好生之德。宜加在宥。
上可其奏。咸许从流。
此则苏公之繇狱。释之之听理也。
曩者窦怀贞奸佞之尤。欲行私惠。
刘幽求勋庸既茂。将复私雠。
各有爱憎。公尝按验。
皆举直以明枉。不诡随而曲从。
秉心惟一。蹈尾无惧。
其后荆有大贾。利合权门。
扬有贪吏。婚连相国
公亦既条察。先讦奸家。
或命出其罪。给邮置于三舍。
或挞记其过。启刑书于五宅。
此即山甫之不吐。石奢之无避也。
尔其富人兴利。导俗闲邪。
寿春则引芍陂以溉田。于庐江则县舒城以止盗。
茭牧之地。实生稻粱。
萑蒲之泽。遂均庐井。
此即信臣之方略少卿理化也。
若乃择贤亲仁。材委政。
唐休璟卢从愿先达之宗也。故辑宁关右。
尝与偕行。谓赵良器刘琯后来之选也。
故廉问淮濆。举以为介。
此则栾武之从善。赵宣之使□也。
畴若予工。实谐俞往。
上方倚相。适会云亡。
享年七十。以开元二十九年某月日。
遘疾薨于东都宁仁里之私第。皇帝悼焉。
扬州大都督府印绶。赙物一百五十匹。
米粟一百五十石。赐谥曰贞
明年某月日。葬贞公京兆之高阳原
祔先茔。礼也。
昔者豕韦作伯。扶阳仍相。
寘德于后。莫之与京。
公曾祖叔谦。事太宗考功郎中
与兄叔谐季武同在郎署。时人谓三列宿
大父曰知人。事高祖司库员外郎
职方郎中。公烈考曰维。
睿宗户部郎中。终于左庶子
绛州刺史。季弟曰虚舟。
事皇帝历户部司郎中。今移左司
唐兴已来。历仕华省。
析薪齐美。棠棣同升。
述职为奉先。在常僚为克友。
人物之盛。凡今莫俦。
先是庶子府君之为户部郎署天庭之内。
首种行。公及令弟。
能业其官。曾是封殖。
益以蕃庑。比行年而不朽。
将树德之偕兹。仙台誉之。
棠歌勿剪。君子有以知韦氏之昌阜。
未可量也。贞公之轨度。
所及远也。有美如是。
可无述焉。肆其孤有方。
永世之业。先人之志。
俾余论缀。故作是铭曰。
龙旂翼商。勋绩惟光。
祚允其昌。簪绂斯皇。
东郊处守。北里居方。
时清任大。运促人亡。
贞公之德。柔和谅直。
始终不忒。存殁为则。
高坟有平。丰石有泐。
芳名可久。永永无极。
石氏墓志1041年8月8日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四 创作地点:山东省泰安市
石氏之先出于卫康叔之后。
康叔文王之子,周公之母弟。
然则石姬姓矣。
按《本纪》云:「卫,静伯生公叔,公叔生显伯,显伯孙挚生何,为石氏」。
《春秋左氏传》隐三年有石道,道子厚,庄十三年有石祈子,成四年有石稷,襄十七年、十九年有石买,二十七年、二十八年有石恶,襄二十八年、哀十七年有石圃,哀十三年有石曼姑,哀十五年有石乞,十七年有石圃。
《礼记·檀弓》注有石骀仲。
庄八年又有齐小臣石之纷如,十九年又有周士石速,僖三十年又有郑大夫石甲父,文十七年有石楚,成十年有石首,襄十一年、十三年有太宰石㚟,昭三十二年周又有石张,定十四年又有天子之士石尚。
定十年又有宋卿石尤。
六国时有石奢,尝相楚国
汉有万石君父子。
晋有石苞、石统、石乔石崇石朴,又有石炮。
唐有石抱忠,则天朝为天官侍郎石雄为将,石演芬著忠义。
□六世祖自沧州乐陵县迁焉。
今为兖州人也。
吾祖初迁而南,得邑曰乾封(后改奉符,)乡曰梁甫,里曰云亭,村曰商王。
泰山,挟徂徕,有二大山之镇。
汶水注其后,经其西,遂筑居焉。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吾祖其近仁智者欤!
吾祖之初来,既鲜兄弟,亦无族姻,有田百亩,专以农为业。
久之,始生高祖逵,高祖乃生曾祖七人,石氏于是遂蕃。
长曾祖性严毅,善于治家,每晨起,令劄子弟毕,先趋田亩,群子弟无敢后者,故石氏富于
且当五代兵寇之时,中原用武,诸祖又皆敏有材力,习战尚勇,骑射格鲑,豪于乡里。
赵将军者,钜盗也,众数千人,张旗鸣鼓,攻掠郡县,其锋甚盛。
尝过吾里中,不敢为力,遣使具一饭,诸祖诺之。
行人更其辞,贼愤,乃来战,遂阵于南门之外。
我不素备,犹杀贼数百人。
方战时,遇力疲则憩于门内,苏而复战。
贼势已抑,将引去未得,尚酣战。
三曾祖鞋系断,投门,门内有癚,闭门不纳,遂败。
是以长曾祖、七曾祖、大祖父、二祖父、四祖父、七祖父皆没于阵。
三曾祖善战,既败,贼入门,升堂阶,又斩贼(□贼□□□□□头。)乃攀堂檐□□出里馀,息于栗林西数十步,渴就沟水饮,眼臶血出滴水上。
苦战如此,竟免。
呜呼!
石氏之迁,其当唐季乎,战之岁在晋开运三年也。
后五年,慕容氏兖州,即周太祖广顺元年也。
贼后□□年,石氏乃分。
曾祖第六房无嗣,与第五房合为一院,凡六院
后第四房嗣亦绝,为五院。
今第一院分六院,第二院分三院,第五院分四院,第七院分二院,合十六院,然皆出于七曾祖。
□叙其略:第一院曾祖讳路坚,娶颜张单氏,生大祖父、二祖父。
大祖父娶秦氏,无子,女二人,长适西王张氏,次适南颜张丁让。
二祖父娶侯村郑氏,生长伯父明、二伯父静。
长伯父娶阳关朱氏,无嗣,一女适刘氏,湘、筠,其甥也(伯父□衋术,乡里名通传。)
二伯父娶淳于氏,生六男,曰用,曰诚,曰元吉,曰政,曰峰,曰宣;
三女,长适旧县陈隐,次适下村张氏,次适下村赵氏。
用二男,曰峦,曰福;
一女适聂氏。
福生圭,峦生先、得哥。
先生大眼
诚一男,曰澡;
三女,适寇氏、郝氏、韩氏。
澡生翁儿。
元吉一男,曰涧;
一女适夏氏。
涧生王儿。
政一男,曰简;
二女,适周氏、李氏。
简生□。
峰三男,曰友谅,曰友直,曰友□;
二女,皆适张氏。
宣三男,曰全,曰师恭,曰师让;
二女,长适富氏,次在室。
第二院曾祖讳路钊,娶刘氏,生四祖父洪、十一祖父瑰;
一女,适李氏。
□□□□□□□□伯父□。
三伯父娶李氏,二男,曰坦,曰荣;
一女,适□氏。
坦生师睦、师和、师厚
一女,适晏氏。
师睦生课儿。
荣生师哲、师敏(四祖父尝为桑令公厅头,故乡人呼□龙。)
十一祖父娶西张戴氏,生四伯父匀;
二女适刘氏、张氏。
四伯父娶神氏,生宽。
宽生修己、黑牛;
一女,适成氏。
修己生扬七。
三院曾祖讳路宾,娶乾封黄氏,生九祖父文杲、十四祖父。
九祖父娶屈沟□氏,生八叔父谦;
二女,适耿氏、葛氏。
八叔父娶下村马氏,一男曰亨,二女适丁氏、刘九皋。
十四祖父无子。
第四院曾祖讳路珀,娶赵氏,事安太□师、赵侍中、慕容相公、索太保
天福七年衙前子弟,九年补猎务。
□□三年补中府猎射务都头
乾皊三年、广顺三年为讨击副使
无嗣,一女适戚澄。
第五院曾祖讳路真,娶柏子赵氏,生十二祖父钦,一女适太子中舍刘阅。
十二祖父娶南王王氏,生我烈考及仲父跻、仲父扆、季父居化;
二女,适西朱刘氏、柏子赵氏。
我曾祖笃勤农,乐田野,终身不游市郭。
然喜衣冠,尝嘱我烈考于乡先生,愿授以经,因语人曰:「吾不取□,吾□金紫,□乡党,以儒名吾家,吾老死足矣」。
烈考果登第,列东宫官,如其志(先是乡人以曾祖行呼吾家。)
祖父,乡里称长者。
乡人乏,必贷之,果知其不能偿,即取券焚之。
善处乡党,恂恂然无竞。
今吾院视他院稍益,二祖之德也。
我烈考讳丙,娶郭夫人、马夫人、刘夫人、杨夫人、后刘夫人,专三家《春秋》学。
大中祥符五年真宗章圣皇帝御前擢第,仕至太子中舍
生我兄慎齐及、企、会、合与吾姊。
吾姊适举子孙周
吾兄生师愚、师道、师勖、师诲、师默;
生女三人,长适进士姜睶,次适进士高枢,□在室。
生彭哥、川哥、徕哥;
女二人,俱幼。
企生师廉;
女三人,俱未嫁。
会与合未娶。
师愚生鼎孙;
女一人,方四岁。
二仲父娶段氏,生屺、怀玉、怀德
女一人,适举子郭师颜。
屺三女。
怀玉生师恪、师贤;
一女。
怀德生师果、师毅、师□、伯惜;
二女。
三叔父娶阳关薛氏,女二人,长适申村姜文,次适进士卢淑。
姜甥铭、铎、锡、社哥;
女二人,一适进士孙廓,一在室。
二婿擅文辞,甥皆学,不为无后。
四叔父娶申村姜氏、□高唐氏,生佥;
女二人,长适王氏,次适任氏。
六院曾祖讳□,娶杨氏,无嗣;
女二人,长适西张鞠□,次适大吴刘□。
第七院曾祖讳□,娶戚氏,生八祖父文密、十祖父文秀、十三祖父;
女二人,长适石固王氏,次适商氏。
八祖父娶□氏,生五伯父遂、九叔父庆、十二叔父、十三叔父、十四叔父。
五伯父娶乾封寇氏,生□□□□□;
四女,适王氏、杨氏、冯氏、杜氏。
九叔父娶大吴吴氏,生士元
十二叔父娶刘氏,二女适张氏、王氏。
高祖之五女,长适颜氏,次适乾封张氏,次适上高郭氏,次适侯村□氏,次适临□翁氏。
石氏始祖一人,高祖一人,曾祖七人,王父十人,诸考十四人,吾辈二十一人。
自我而下,诜诜未见其止也。
若作厥室,始祖基之,高祖堂之,曾祖构之,王父丹之,诸考落成之。
吾辈歌于下,饮食于下,于于如也。
然不敢怠逸,谨保堂构而已。
吾劄子若孙,既材而孝,其必能大石氏,基斯厚矣,堂斯峻矣,构斯崇矣,石氏斯传万世矣。
呜呼!
石氏食此田百有五十年矣,葬此地九十有年矣。
始祖至圭八世,能不失故田,能奉祭祀。
今举曾王父而降为三十二坟,用康定二年辛巳八月丁丑八日甲申归于大茔,以附始祖高祖、曾祖,岁时则与十六院大合祭焉。
《诗》曰:「孝子不匮」。
又曰:「无忝尔祖」。
《语》曰:「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石氏子孙其庶几矣乎!
茔域南北长四百八尺,东西广三百六十尺,合一十七亩。
大□一百三十株,鉵树一千七百五十株,合一千八百八十株。
石氏子孙贤也,茔阙固焉,宅兆安焉,树植茂焉,祭祀时焉。
茍不肖也,何所不至,戒哉!
□□□□□□□□德郎、守大理寺丞、新授通判通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借绯士建仲书,承奉郎待制将作监主簿□颜辅篆额。
孙湛刻(《金石续编》卷一四。又见陈校本附录佚文。)
司马迁传循吏五人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四三、《诚斋策问》卷上
谨黜陟者莫备乎六官之典,善褒贬者莫大乎获麟之经,严去取者莫过乎子长之史。
子长之史,其经之遗意欤,一何去取之当也!
黄帝生而神灵,幼而徇齐,流光之远,达三代而未艾,故取以首纪。
伯夷叩马而谏,采薇而歌,德风之扬激,贪懦而气夺,故取以冠列传。
项籍割沟称霸,则近乎僭,则列之本纪,以显其过。
陈涉揭竿为旗,兆乎为乱,则置之世家,以彰其恶。
下惠之贤并于伯夷,而论其有补风教,则下惠无闻,故不传之。
禦寇之学同于庄周,而论其清虚不根,则禦寇尤甚,故不录之。
以至五帝不纪少昊者,以其不与六代之乐,以其不怀仁人之教。
或去或取,莫不各寓深意,是以《史记》一书辞气豪放,法度森严,虽鸿儒杰笔,亦以此而钦服焉。
才如扬雄,以实录而誉之;
学如刘向,以良史而许之。
彼其去取之当为世称重如此,奚独于传循吏而失之耶?
今承执事之问,请先推原吏治,以究马迁之意,当较然矣。
今夫奉宣诏条,讲求民瘼,教令饱于众听,仁泽溢乎群心,农桑劝而扬富庶之风,学校兴而阐礼义之化,狱讼衰息而桎梏为之不用,盗贼戢止而桴鼓为之不鸣,所居无赫赫之功,所至无奕奕之誉,此则循吏之大概也。
乃若冰清其操,玉洁其心,己之利宁以便于人,人之利不以兼于己,是特循吏洁己之廉耳。
守九章之律,遵三尺之规,鼎镬可蹈而法不可蹈,形体可亏而法不可亏,是特循吏奉法之公耳,安可厮于循吏之列乎?
然尝考之,为吏不患无循良之政,而患无公廉之心。
吏之所以不能循良者,贪与私累之也。
贪为之累,则伤民之生,厚己之积,肆威虐以侵渔,穷旦暮以刻剥,如是而能有循良之政乎?
私为之累,则吹毛求疵,阔略己过,以彼此而轻重其心,以亲疏而上下其手,如是而能有循良之政乎?
故愚尝谓循良之政有不难知。
公仪休不争利而弃遗鱼,拔园葵而出织妇,吏之洁己者类能之;
然充是心以往,决不肯损下益上,而所谓人蒙其利、民安其业者不足为矣。
石奢为父杀人而自刎,李离过听杀人而伏剑,吏之奉法者类能之;
然充是心以往,决不肯溃堤决防,而所谓承流宣化、奉公循理者不足为矣。
迁皆班之于循吏之列,不亦宜乎?
又况观人之已为,可以知人之所未为。
禹、稷拯饥援溺,各立掀天揭地之功,而孟氏方以陋巷之回,盖以回之所已为而逆其所未为耳。
孙叔敖之治楚,使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子产之相郑,使门不夜闭,道不拾遗,是其循吏之政固可纪也。
由三子之所为而摭之,岂不可逆其如是乎?
切意三子之在当时,循良之政阴被其民,而史氏传闻不及详,迁姑著公廉之一节,而循良气象固已可见。
然则迁史去取之当抑又何疑?
呜呼!
自春秋以来迄于麟趾,千百年间,马迁所列循吏止于五人,公其取予,盖已甚严,岂容复有所议?
故愚三复明问,辄以管见遂陈于前。
虽然,迁史所取之五人固无可议,而疏漏之患亦或未免。
何者?
文景之时风移俗易,黎民醇厚,致治之美,虽云,未能远过,想其当时循良之吏布在天下,如河南吴公、蜀郡文翁亦复见遗。
网漏吞舟,愚所以重为迁史惜也。
班固史笔一代,固宜特书大书,以美汉代得人之盛,而乃止述文翁,至于吴公,仅附贾谊以显,亦何以表吏治耶?
史笔劝善,愚恐不当如是之吝也。
区区管见,辄并及之,执事以为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