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汤诰 商 · 商汤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一
三月,王自至于东郊,告诸侯群后:「毋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
予乃大罚殛女,毋予怨。
曰古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于民,民乃有安。
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万民乃有居。
后稷降播,农殖百谷。
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后有立。
蚩尤与其大夫作乱百姓,帝乃弗予,有状。
先王言不可不勉。
曰:『不道毋之在国,女毋我怨(』」。(《史记·殷本纪》))
对汤问 其二 商 · 伊尹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一
汤问伊尹曰:「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知之有道乎」?
伊尹对曰:「昔者见人而知,任人然后知,以成功举之。
夫三君之举贤,皆异道而成功,然尚有失者。
况无法度而任已,直意用人,必大失矣。
故君使臣自贡其能,则万一之不失矣。
王者何以选贤
夫王者,得贤材以自辅。
然后治也。
虽有之明,而股肱不备,则主恩不流,化泽不行。
故明君在上,慎于择士,务于求贤
设四佐以自辅,有英俊以治官。
尊其爵,重其禄。
贤者进以显荣,罢者退而劳力,是以主无遗忧,下无邪慝。
百官能治,臣下乐职
恩流群生,润泽草木。
昔者虞舜左禹右皋陶,不下堂而天下治,此使能之效也(《说苑·君道》)
《归藏》 其八 先秦 · 古逸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昔夏后启筮享神于大陵,而上钧台枚占,皋陶曰:「不吉(《北堂书钞》八十二,《初学记》二十四,《御览》八十二)」。
归藏郑母经 其三 先秦 · 古逸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明夷曰:昔夏后启上乘龙飞,以登飞天,皋陶占之曰:「吉(《御览》九百二十九案《路史。后纪》十四引《归藏。郑母经》:「明夷曰:「夏后启筮御龙飞升于天,」」与上文连为一条。)」。
夏书 先秦 · 古逸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昏墨贼杀(《左传》昭十四年夏引「《夏书》云云,皋陶之刑也。」注:「逸书。」)
成相杂辞 先秦 · 无名氏
请成相。世之殃。
愚暗愚暗堕贤良。人主无贤。
如瞽无相何伥伥。请布基。
慎圣人。愚而自专事不治。
主忌苟胜。群臣莫谏必逢灾。
论臣过。反其施。
尊主安国尚贤义。拒谏饰非。
愚而上同国必祸。曷谓罢。
国多私。比周还主党与施。
远贤近谗。忠臣蔽塞主势移。
曷谓贤。明君臣。
上能尊主爱下民。主诚听之。
天下为一四海宾。主之孽。
谗人达。贤能遁逃国乃蹶。
愚以重愚。暗以重暗成为桀。
世之灾。妒贤能
飞廉知政任恶来。卑其志意。
大其园囿高其台。武王怒。
师牧野。卒易乡启乃下。
武王善之。封之于宋立其祖。
世之衰。谗人归。
比干见刳箕子累。武王诛之。
吕尚招麾殷民怀。世之祸。
恶贤士。子胥见杀百里徙。
穆公得之。强配五伯六卿施。
世之愚。恶大儒。
逆斥不通孔子拘。展禽三绌。
春申道缀基毕输。请牧基。
贤者思。尧在万世如见之。
谗人罔极。险陂倾侧此之疑。
基必施。辩贤罢。
文武之道同伏戏。由之者治。
不由者乱何疑为。凡成相。
法方。至治之极复后王。
慎墨季惠。百家之说诚不祥。
治复一。修之吉。
君子执之心如结。众人贰之。
谗夫弃之形是诘。水至平。
端不倾。心术如此象圣人。
□而有势。直而用曳必参天。
世无王。穷贤良。
暴人刍豢仁人糟糠。礼乐灭息
圣人隐伏墨术行。治之经。
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
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治之志。后势富。
君子诚之好以待。处之敦固
有深藏之能远思。思乃精。
志之荣。好而一之神以诚。
精神相反。一而不贰为圣人。
治之道。美不老。
君子由佼以好。下以教诲子弟。
上以事祖考。成相竭。
辞不蹶。君子道之顺以达。
宗其贤良辩其殃孽□□□(依前后句例。此处缺三字。○右一章。)。请成相。
道圣王。尚贤身辞让。
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
尧让贤。以为民。
汜利兼爱德施均。辩治上下。
贵贱有等明君臣。尧授能。
遇时。尚贤推德天下治。
虽有贤圣。适不遇世孰知之。
尧不德。舜不辞。
妻以二女任以事。大人哉舜。
南面而立万物备。舜授禹以天下。
尚德推贤不失序。外不避仇。
内不阿亲贤者予。禹劳心力。
尧有德。干戈不用三苗服。
举舜圳亩。任之天下身休息。
后稷。五谷殖。
夔为乐正鸟兽服。契为司徒
民知孝弟尊有德。禹有功。
抑下鸿。辟除民害逐共工
北决九河。通十二渚疏三江
禹傅土。平天下。
躬亲为民行劳苦。得益皋陶
横革直成为辅。契玄王
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
十有四世乃有天乙是成汤天乙汤
论举当。身让卞随牟光
□□□□道古贤圣基必张。□□□。
愿陈辞。世乱恶善不此治。
隐讳疾贤。良由奸诈鲜无灾。
患难哉阪为先圣知不用愚者谋。前车已覆。
后未知更何觉时。不觉悟
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
忠不上达蒙掩耳目塞门户
门户塞。大迷惑。
悖乱昏莫不终极。是非反易。
比周期上恶正直。正直恶。
心无度。邪枉辟回道途
已无邮人我独自美岂无故。不知戒。
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反覆言语生诈态。人之态。
不如备。争宠疾贤利恶忌。
妒功毁贤。下敛党与上蔽匿。
上壅蔽。失辅势。
任用谗夫不能制。郭公长父之难。
厉王流于彘。周幽厉。
所以败。不听规谏忠是害。
嗟我何人。独不遇时当乱世。
欲对衷。言不从。
恐为子胥身离凶。进谏不听。
刭而独鹿弃之江。观往事
自戒。治乱是非亦可识。
□□□□托于成相以喻意。请成相。
治方。君论有五约以明。
君谨守之。下皆平正国乃昌。
臣下职。莫游食
务本节用财无极。事业听上。
莫得相使一民力。守其职。
足衣食。厚薄有等明爵服。
利往卬上。莫得擅与孰私得。
君法明。论有常。
表仪既设民知方。进退有律。
莫得贵贱孰私王。君法仪。
禁不为。莫不说教名不移。
修之者荣。离之者辱孰它师。
刑称陈。守其银。
下不得用轻私门。罪祸有律。
莫得轻重威不分。请牧祺。
用有基。主好论议必善谋。
五听循领。莫不理续主执持。
听之经。明其请。
参伍明谨施赏刑。显者必得隐者复显民反诚。
言有节。稽其实。
信诞以分赏罚必。下不欺上。
皆以情言明若日。上通利。
隐远至。观法不法见不视。
耳目既显。吏敬莫敢恣。
君教出。行有律。
吏谨将之无铍滑。下不私请
各以所宜舍巧拙。臣谨修。
君制变。公察善思论不乱。
以治天下。后世法之成律贯(右三章。○《荀子》下。《诗纪前集》七。)
泮水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泮水》,颂僖公能修泮宫也。
思乐,薄采其
鲁侯戾止言观其旂。
其旂鸾声哕哕
无小无大,从公(一章)

思乐,薄采其藻。
鲁侯戾止,其马蹻蹻
其马蹻蹻,其音
载笑,匪怒伊教。(二章)

思乐,薄采其
鲁侯戾止饮酒。
既饮旨酒,永锡难老
顺彼,屈此群丑(三章)

穆穆鲁侯,敬明其德。
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允文允武,烈祖
靡有不孝,自求伊祜。(四章)

明明鲁侯克明其德。
既作,淮夷攸服。
虎臣
(五章)

济济多士,克广德心
于征彼东南。
,不吴不扬
不告于讻,献功(六章)

角弓束矢其搜。
戎车孔博,徒御无斁
既克淮夷,孔淑不
尔犹,淮夷卒获。(七章)

翩彼飞鸮,集于
食我,怀我好音
淮夷,来献其
元龟齿,大南金(八章)

按:泮水八章,章八句。
离骚 战国楚国 · 屈原
屈原名平,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谋行职修,王甚珍之。同列上官大夫及用事臣靳尚,妒害其能,共谮毁之,王疏屈原屈原被谗,忧心烦乱,不知所诉,乃作离骚。(班孟坚曰:「离,犹遭也。」颜师古云:「扰动曰骚。」)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羿、浇之败,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己也。是时,秦使张仪谲诈怀王,令绝齐交,又诱与俱会武关。怀王勿行。不听而往,遂为所胁,与之俱归,拘留不遣,卒客死于秦。而襄王立,复用谗言,迁屈原江南屈原复作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等篇,冀伸己志,以悟君心,而终不见省。不忍见其宗国将遂危亡,遂赴汨罗之渊,自沈而死。
高阳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
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
辟芷兮,以为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兮,夕洲之宿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骐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三后之纯兮,之所
兮,岂维
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猖披兮,夫唯捷径
惟夫党人偷乐兮,路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
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
之为患兮,忍而不也。
九天以为正兮,夫唯之故也。
黄昏以为期兮,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兮,伤之数化。
余既滋兮,又之百
与揭车兮,杂杜衡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乎吾将
萎绝其亦何伤兮,哀
众皆竞进兮,凭不厌
恕己量人兮,各兴心而
忽驰骛以兮,非余心之所急
冉冉其将至兮,恐之不立。
朝饮之坠露兮,夕餐秋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亦何伤?
木根以结茝兮,贯之落蕊。
兮,胡绳
吾法夫兮,非世俗之所服。
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遗则
长太息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姱以兮,朝谇而夕
余以兮,又申之以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工巧兮,改错
背绳墨以兮,竞以为度。
郁邑兮,吾独穷困乎此也。
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也。
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
何方圜之兮,夫孰异道相安
屈心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清白死直兮,前圣之所厚。
相道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余马于兮,驰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兮,退将复初服
以为衣兮,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
高余冠之兮,长余
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缤纷繁饰兮,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以为常。
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
女媭婵媛兮,申申其詈予。
曰:「鲧婞直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汝何兮,纷独有此姱节」。
以盈室兮,判独不服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前圣节中兮,喟凭心而历玆。
沅湘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
羿淫游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乱流其鲜终兮,浞又夫厥家。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夏桀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后辛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
汤禹俨而祗敬兮,论道而莫差。
举贤而兮,循绳墨而不颇。
皇天私阿兮,览民德错辅
夫维圣哲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
不量凿而正枘兮,菹醢
郁邑兮,哀朕之不当。
掩涕兮,沾余
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玉虬兮,溘埃风余上征
发轫苍梧兮,夕余至乎县
欲少兮,日忽忽其将
吾令羲和兮,望而勿迫。
曼曼兮,吾将上下而
饮余马于咸池兮,余辔乎扶桑。
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
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
鸾皇为余先戒兮,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
飘风屯其兮,帅云霓而来御。
兮,斑其上下。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其将罢兮,结延伫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马。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溘吾游此春宫兮,琼枝以继
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
吾令乘云兮,求宓妃之所
兮,吾令
兮,忽其难迁。
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
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淫游
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相观四极兮,流乎天余乃下。
瑶台兮,见有娀之佚女
为媒兮,告余以不好
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
犹豫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而无所止兮,聊浮游逍遥
少康之未家兮,有虞之二姚
弱而媒拙兮,恐之不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
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忍与此终古
藑茅篿兮,命为余占之。
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而慕之?
九州之博大兮,岂唯是其有女」?
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
何所独无兮,尔何怀乎故宇」?
兮,孰云察余之善恶
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独异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其不可
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美之当?
粪壤以充兮,谓其不
欲从吉占兮,心犹豫狐疑
巫咸将夕兮,怀而要之。
百神翳其备兮,九疑缤其并
剡剡兮,告余以吉故
曰:「勉以上下兮,求之所同。
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
中情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操筑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吕望鼓刀兮,遭文而得举。
宁戚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年岁之未兮,亦犹其未央
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
兮,众薆然而蔽之。
惟此党人不谅兮,恐之。
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
变而不兮,荃化而为
何昔日之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岂其他故兮,莫之害也。
余以为可恃兮,无实而容长
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
专佞慢慆兮,榝又欲充夫
干进而务入兮,又何祗。
流从兮,又孰无变化。
其若玆兮,又况揭车与
惟玆可贵兮,委厥美而历玆。
菲菲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
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
及余饰之方壮兮,流观乎上下。
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
琼枝以为羞兮,以为粻。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之可同兮,吾将远逝自疏
邅吾道夫昆崙兮,路流。
云霓晻蔼兮,鸣玉鸾
发轫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凤皇翼其承旂兮,高翱翔翼翼
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容与
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
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并驰
八龙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抑志兮,神高驰
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媮乐
陟升皇之兮,忽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顾而不行。
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九章 其一 惜诵 战国楚国 · 屈原
屈原既放,思君念国,随事感触,辄形于声。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今考其词,大氐多直致无润色,而惜往日、悲回风又其临绝之音,以故颠倒重复,倔强疏卤,尤愤懑而极悲哀,读之使人太息流涕而不能已。董子有言:「为人君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不见,后有贼而不知。」呜呼,岂独春秋也哉!
惜诵此篇全用赋体,无它寄托,其言明切,最为易晓。而其言作忠造怨,遭谗畏罪之意,曲尽彼此之情状。为君臣者皆不可以不察。
惜诵以致悯兮,发愤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以㭊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山川备御兮,命咎繇使
竭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
儇媚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
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證之不远。
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
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
壹心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疾亲君而无他兮,有招祸之道也。
思君其莫我忠兮,忽亡身之贱贫
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
忠何罪以遇罚兮,亦非余心之所志。
不群巅越兮,又众兆之所咍。
纷逢尤以离谤兮,謇不可释。
沈抑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
心郁邑余侘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
固烦言不可结诒兮,愿陈志而无路。
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
申侘傺之烦惑兮,中忳忳
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
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
「终危独离异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众口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惩于羹者而吹𩐎兮,何不变此志也?
欲释阶而登天兮,犹有也。
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
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也?
晋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谗而不好。
行婞不豫兮,鲧功用而不就」。
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
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矰弋机而在上兮,罻罗张而在下。
张辟以娱君兮,愿侧身而无所。
儃佪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
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汝何之?
横奔失路兮,坚志而不忍。
背膺以交痛兮,心郁结而
木兰以矫兮,糳申椒以为粮。
播江离与滋兮,愿春日以为糗芳
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矫玆媚以私处兮,愿曾思远身
大言赋 战国楚国 · 宋玉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
楚襄王唐勒景差宋玉游于阳云之台。
王曰:「能为寡人大言者上座」。
王因唏曰:「操是太阿剥一世,流血冲天,车不可以厉」。
唐勒,曰:「壮士愤兮绝天维,北斗戾兮太山夷」。
景差曰:「校士猛毅皋陶嘻,大笑至兮摧覆思。
锯牙云,晞甚大,吐舌万里唾一世」。
宋玉,曰:「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天外」。
王曰:「未也」。
玉曰:「并吞四夷,饮枯河海;
跋越九州,无所容止;
身大四塞,愁不可长。
据地𧿚天,迫不得仰(《古文苑》)」。
贤良文学对策 西汉 · 晁错
 出处:全汉文 卷十八
平阳侯臣窋、汝阴侯臣灶、颍阴侯臣何、廷尉宜昌陇西守臣昆邪,所选贤良太子家令臣错,昧死再拜言:臣窃闻古之贤主,莫不求贤以为辅翼,故黄帝力牧而为五帝先,大禹咎繇而为三王祖,齐桓得管子而为五伯长。
今陛下讲于大禹高皇帝之建豪英也,退托于不明,以求贤良,让之至也。
臣窃观上世之传,若高皇帝之建功业,陛下之德厚而得贤佐,皆有司之所览,刻于玉版,藏于金匮,历之春秋,纪之后世,为帝者祖宗,与天地相终。
今臣窋等乃以臣错充赋,甚不称明诏求贤之意。
臣错草茅臣,亡识知,昧死上愚对,曰:
诏策曰「明于国家大体」,愚臣窃以古之五帝明之。
臣闻五帝神圣,其臣莫能及,故自亲事,处于法宫之中,明堂之上;
动静上配天,下顺地,中得人。
故众生之类,亡不覆也;
根著之徒,亡不载也;
烛以光明,亡偏异也;
德上及飞鸟,下至水虫,草木诸产,皆被其泽。
然后阴阳调,四时节,日月光,风雨时,膏露降,五谷孰,祅孽灭,贼气息,民不疾疫,河出图,洛出书,神龙至,凤鸟翔,德泽满天下,灵光施四海。
此谓配天地,治国大体之功也。
诏策曰「通于人事终始」,愚臣窃以古之三王明之。
臣闻三王臣主俱贤,故合谋相辅,计安天下,莫不本于人情。
人情莫不欲寿,三王生而不伤也;
人情莫不欲富,三王厚而不困也;
人情莫不欲安,三王扶而不危也;
人情莫不欲逸,三王节其力而不尽也。
其为法令也,合于人情而后行之;
其动众使民也,本于人事然后为之。
取人以已,内恕及人。
情之所恶,不以强人;
情之所欲,不以禁民。
是以天下乐其政,归其德,望之若父母,从之若流水;
百姓和亲,国家安宁,名位不失,施及后世。
此明于人情终始之功也。
诏策曰「直言极谏」,愚臣窃以五伯之臣明之。
臣闻五伯不及其臣,故属之以国,任之以事。
五伯之佐之为人臣也,察身而不敢诬,奉法令不容私,尽心力不敢矜,遭患难不避死,见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不以亡能居尊显之位。
自行若此,可谓方正之士矣。
其立法也,非以苦民伤众而为之机陷也,以之兴利除害,尊主安民而救暴乱也。
其行赏也,非虚取民财,妄予人也,以劝天下之忠孝而明其功也。
故功多者赏厚,功少者赏薄。
如此,敛民财以顾其功,而民不恨者,知与而安己也。
其行罚也,非以忿怒妄诛而从暴心也,以禁天下不忠不孝而害国者也。
故罪大者罚重,罪小者罚轻。
如此,民虽伏罪至死而不怨者,知罪罚之至,自取之也。
立法若此,可谓平正之吏矣。
法之逆者,请而更之,不以伤民;
主行之暴者,逆而复之,不以伤国。
救主之失,补主之过,扬主之美,明主之功,使主内亡邪辟之行,外亡骞污之名。
事君若此,可谓直言极谏之士矣。
此五伯之所以德匡天下,威正诸侯,功业甚美,名声章明。
举天下之贤主,五伯与焉,此身不及其臣而使得直言极谏,补其不逮之功也。
今陛下人民之众,威武之重,德惠之厚,令行禁止之势,万万于五伯,而赐愚臣策曰「匡朕之不逮」,愚臣何足以识陛下之高明而奉承之!
诏策曰「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愚臣窃以秦事明之。
臣闻秦始并天下之时,其主不及三王,而臣不及其佐,然功力不迟者,何也?
地形便,山川利,财用足,民利战。
其所与并者六国,六国者,臣主皆不肖,谋不辑,民不用,故当此之时,秦最富强。
夫国富强而邻国乱者,帝王之资也,故秦能兼六国,立为天子。
当此之时,三王之功,不能进焉。
及其末涂之衰也,任不肖而信谗贼;
宫室过度,耆欲亡极,民力罢尽,赋敛不节;
矜奋自贤,群臣恐谀,骄溢纵恣,不顾患祸;
妄赏以随喜意,妄诛以快怒心,法令烦憯,刑罚暴酷,轻绝人命,身自射杀;
天下寒心,莫安其处。
奸邪之吏,乘其乱法,以成其威,狱官主断,生杀自恣。
上下瓦解,各自为制。
秦始乱之时,吏之所先侵者,贫人贱民也;
至其中节,所侵者富人吏家也;
及其末涂,所侵者宗室大臣也。
是故亲疏皆危,外内咸怨,离散逋逃,人有走心
陈胜先倡,天下大溃,绝祀亡世,为异姓福
此吏不平,政不宣,民不宁之祸也。
今陛下配天象地,覆露万民,绝秦之迹,除其乱法;
躬亲本事,废去淫末
除苛解娆,宽大爱人;
肉刑不用,罪人亡帑;
非谤不治,铸钱者除;
通关去塞,不孽诸侯;
宾礼长老,爱恤少孤;
罪人有期,后宫出嫁;
尊赐孝悌,农民不租;
明诏军师,爱士大夫;
求进方正,废退奸邪;
除去阴刑,害民者诛;
忧劳百姓,列侯就都
亲耕节用,视民不奢。
所为天下兴利除害,变法易故,以安海内者,大功数十,皆上世之所难及,陛下行之,道纯德厚,元元之民幸矣。
诏策曰「永惟朕之不德」,愚臣不足以当之。
诏策曰「悉陈其志,幸毋有所隐」,愚臣窃以五帝之贤臣明之。
臣闻五帝其臣莫能及,则自亲之;
三王臣主俱贤,则共忧之;
五伯不及其臣,则任使之。
此所以神明不遗,而圣贤不废也,故各当其世而立功德焉。
传曰「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待,能明其世者,谓之天子」,此之谓也。
窃闻战不胜者易其地,民贫穷者变其业。
今以陛下神明德厚,资财不下五帝,临制天下,至今十有六年,民不益富,盗贼不衰,边竟未安,其所以然,意者陛下未之躬亲,而待群臣也。
执事之臣,皆天下之选已,然莫能望陛下清光,譬之犹五帝之佐也。
陛下不自躬亲,而待不望清光之臣,臣窃恐神明之遗也。
日损一日,岁亡一岁,日月益暮,盛德不及究于天下,以传万世,愚臣不自度量,窃为陛下惜之。
昧死上狂惑草茅之愚,臣言唯陛下财择(《汉书·晁错传》)
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 其二 西汉 · 董仲舒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三
臣闻尧受命,以天下为忧,而未以位为乐也,故诛逐乱臣,务求贤圣,是以得舜、禹、咎繇
众圣辅德,贤能佐职,教化大行,天下和洽,万民皆安仁乐宜,各得其宜,动作应礼,从容中道。
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此之谓也。
尧在位七十载,乃逊于位以禅虞舜
尧崩,天下不归尧子丹朱而归
知不可辟,乃即天子之位,以禹为相,因尧之辅佐,继其统业,是以垂拱无为而天下治
孔子曰「《韶》尽美矣,又尽善矣」,此之谓也。
至于殷纣逆天暴物,杀戮贤知,残贼百姓。
伯夷、太公皆当世贤者,隐处而不为臣。
守职之人皆奔走逃亡,人于河海。
天下秏乱,万民不安,故天下去殷而从周。
文王顺天理物,师用贤圣,是以闳夭大颠散宜生等亦聚于朝廷。
爱施兆民,天下归之,故太公起海滨而即三公也。
当此之时,尚在上,尊卑昏乱,百姓散亡,故文王悼痛而欲安之,是以日昃而不暇食也。
孔子作《春秋》,先正王而系万事,见素王之文焉。
繇此观之,帝王之条贯同,然而劳逸异者,所遇之时异也。
孔子曰「《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此之谓也。
臣闻制度文采玄黄之饰,所以明尊卑,异贵贱,而劝有德也。
故《春秋》受命所先制者,改正朔,易服色,所以应天也。
然则宫室旌旗之制,有法而然者也。
孔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
俭非圣人之中制也。
臣闻良玉不瑑,资质润美,不待刻瑑,此亡异于达巷党人不学而自知也。
然则常玉不瑑,不成文章;
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臣闻圣王之治天下也,少则习之学,长则材诸位,爵禄以养其德,刑罚以威其恶,故民晓于礼谊而耻犯其上。
武王大谊,平残贼,周公作礼乐以文之,至于之隆,囹圄空虚四十馀年,此亦教化之渐而仁谊之流,非独伤肌肤之效也。
至秦则不然。
师申商之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非有文德以教训于天下也。
诛名而不察实,为善者不必免,而犯恶者未必刑也。
是以百官皆饰虚辞而不顾实,外有事君之礼,内有背上之心,造伪饰诈,趣利无耻;
又好用憯酷之吏,赋敛亡度,竭民财力,百姓散亡,不得从耕织之业,群盗并起。
是以刑者甚众,死者相望,而奸不息,俗化使然也。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此之谓也。
今陛下并有天下,海内莫不率服,广览兼听,极群下之知,尽天下之美,至德昭然,施于方外。
夜郎、康居,殊方万里,说德归谊,此太平之致也。
然而功不加于百姓者,殆王心未加焉。
曾子曰:「尊其所闻,则高明矣;
行其所知,则光大矣。
高明光大,不在于它,在乎加之意而已」。
愿陛下因用所闻,设诚于内而致行之,则三王何异哉!
陛下亲耕藉田以为农先,夙寤晨兴,忧劳万民,思惟往古,而务以求贤,此亦之用心也,然而未云获者,士素不厉也。
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瑑玉而求文采也。
故养士之大者,莫大虖太学
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亡应书者,是王道往往而绝也。
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
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
今吏既亡教训于下,或不承用主上之法,暴虐百姓,与奸为市,贫穷孤弱,冤苦失职,甚不称陛下之意。
是以阴阳错缪,氛气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济,皆长吏不明,使至于此也。
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吏二千石子弟选郎吏,又以富訾,未必贤也。
且古所谓功者,以任官称职为差,非谓积日累久也。
小材虽累日,不离于小官;
贤材虽未久,不害为辅佐。
是以有司竭力尽知,务治其业而以赴功。
今则不然。
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是以廉耻贸乱,贤不肖浑淆,未得其真。
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
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
夫如是,诸侯、吏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
遍得天下之贤人,则三王之盛易为,而之名可及也。
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矣。
陛下加惠,宽臣之罪,令勿牵制于文,使得切磋究之,臣敢不尽愚(《汉书·董仲舒传》)
谒者巡行天下诏元狩元年四月 西汉 · 汉武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三
朕闻咎繇对禹曰:「在知人,知人则哲,惟帝难之」。
盖君者心也。
民犹支体,支体伤则心憯怛
日者淮南衡山,修文学,流货赂,两国接壤,怵于邪说,而造篡弑,此朕之不德。
《诗》云:「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
已赦天下,涤除与之更始。
朕嘉孝弟力田,哀夫老毦孤寡鳏独,或匮于衣食,甚怜湣焉。
其遣谒者巡行天下,存问致赐,曰:皇帝使谒者赐县三老、孝者帛,人五匹;
乡三老、弟者、力田帛,人三匹,年九十以上及鳏寡孤独帛,人二匹,絮三斤;
八十以上米,人二石。
有冤失职,使者以闻,县乡即赐,毋赘聚(《汉书·武纪》)
尚书》序 西汉 · 孔安国
 出处:全汉文 卷十三
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
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
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
《春秋左氏传》曰:「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
先君孔子,生于周末,睹史籍之烦文,惧览之者不一,遂乃定礼乐,明旧章,删《诗》为三百篇,约史记而修《春秋》,赞《易》道以黜《八索》,述《职方》以除《九丘》。
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讫于周。
芟夷烦乱,剪截浮辞,举其宏纲,撮其机要,足以垂世立教,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轨范也。
帝王之制,坦然明白,可举而行。
三千之徒,并受其义。
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我先人用藏其家书屋壁
汉室龙兴,开设学校,旁求儒雅,以阐大猷。
济南伏生,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传授,裁二十馀篇。
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百篇之义,世莫得闻。
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
王又升孔子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不坏宅,悉以书还孔氏。
科斗书废已久,时人无能知者,以所闻伏生之书,考论文义,定其可知者,为隶古定,更以简写之,增多伏生二十五篇。
伏生又以《舜典》合于《尧典》,《益稷》合于《皋陶谟》,《盘庚》三篇合为一,《康王之诰》合于《顾命》,复出此篇,并序凡五十九篇,为卷。
错乱摩灭,不可复知。
悉上送官,藏之书府,以待能者。
承诏为五十九篇作《传》,于是遂研精覃思博考经籍,采摭群言,以立训传,约文申义敷畅厥旨,庶几有补于将来。
《书序》,序所以为作者之意,昭然义见,宜相附近,故引之,各冠其篇首,定五十八篇。
既毕,会国有巫蛊事,经籍道息,用不复以闻,传之子孙,以贻后世。
若好古博雅君子与我同志,亦所不隐也(《文选》、唐石经尚书》、宋板《尚书注疏》本、宋巾箱《尚书》、仿岳板《尚书》。)
上书言宜尚德缓刑 西汉 · 路温舒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二
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
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
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太宗
由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
故桓文扶微兴坏,尊文武之业,泽加百姓,功润诸侯,虽不及三王,天下归仁焉。
文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义,省刑罚,通关梁,一远近,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内恕情之所安,而施之于海内,是以囹圄空虚,天下太平。
夫继变化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
往者,昭帝即世而无嗣,大臣忧戚,焦心合谋,皆以昌邑尊亲,援而立之。
然天不授命,淫乱其心,遂以自亡。
深察祸变之故,乃皇天之所以开至圣也。
大将军受命武帝,股肱汉国,披肝胆,决大计,黜亡义,立有德,辅天而行,然后宗庙以安,天下咸宁
臣闻《春秋》正即位,大一统而慎始也。
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之统,涤烦文,除民疾,存亡继绝,以应天意。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
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
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
盛服先生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
虚美熏心,实祸蔽塞。
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
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
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
《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
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
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
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此仁圣之所以伤也。
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
夫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
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
故囚人不胜痛,则饰辞以视之;
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
上奏畏却,则锻练而周内之。
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馀辜。
何则?
成练者众,文致之罪明也。
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亡极,媮为一切,不顾国患,此世之大贼也。
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
刻木为吏,期不对」。
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
故天下之患,莫深于狱;
败法乱正,离亲塞道,莫甚乎治狱之吏。
此所谓一尚存者也。
臣闻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
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
故古人有言:「山薮藏疾,川泽纳污。
瑾瑜匿恶,国君含诟」。
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汉书·路温舒传》:宣帝初即位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又见《说苑·贵德》,少篇首二百五十字。)
九怀 其八 陶壅 西汉 · 王褒
览杳杳兮世惟,余惆怅兮何归?
伤时俗兮溷乱,将奋翼兮高飞。
驾八龙兮连蜷,建虹旌兮威夷。
中宇兮浩浩,纷翼翼兮上跻。
浮溺水兮舒光,淹低佪兮京沶。
屯余车兮索友,睹皇公兮问师。
道莫贵兮归真,羡余术兮可夷。
吾乃逝兮南娭,道幽路兮九疑
越炎火兮万里,过万首兮嶷嶷。
济江海兮蝉蜕,绝北梁永辞
浮云郁兮昼昏霾土忽兮塺塺
阳城广夏,衰色罔兮中怠
意晓阳兮燎寤,乃自𧧂兮在兹。
袭兴,幸咎繇兮获谋。
悲九州兮靡君,抚轼叹兮作诗。
圣主得贤臣颂 西汉 · 王褒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二、文选卷四十七
旃被毳者,难与道纯绵之丽密
羹藜唅糗者,不足与论太牢之滋味。
今臣僻在西蜀,生于穷巷之中,长于蓬茨之下,无有游观广览之知,顾有至愚极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应明旨。
虽然,敢不略陈愚心,而杼情素!
记曰:恭惟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审己正统而已。
夫贤者,国家之器用也。
所任贤,则趋舍省而功施普;
器用利,则用力少而就效众。
故工人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终日矻矻
及至巧冶铸干将之璞,清水淬其锋,越砥敛其锷,水断蛟龙,陆剸犀革,忽若彗泛画涂
如此则使离娄督绳,公输削墨,虽崇台五层,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
庸人之御驽马,亦伤吻弊筴而不进于行,胸喘肤汗,人极马倦。
及至驾齧膝,骖乘旦,王良执靶,韩哀附舆,纵骋驰骛,忽如影靡,过都越国,蹶如历块;
奔电,逐遗风,周流八极,万里一息
何其辽哉!
人马相得也。
故服絺绤之凉者,不苦盛暑之郁燠;
袭狐貉之煖者,不忧至寒之凄沧
何则?
有其具者易其备。
贤人君子,亦圣王之所以易海内也。
是以呕喻受之,开宽裕之路,以延天下之英俊也。
竭智附贤者,必建仁策
索人求士者,必树伯迹。
周公吐握之劳,故有圄空之隆;
齐桓设庭燎之礼,故有匡合之功。
由此观之,君人者勤于求贤而逸于得人。
人臣亦然。
昔贤者之未遭遇也,图事揆策,则君不用其谋;
陈见悃诚,则上不然其信。
进仕不得施效,斥逐又非其愆。
是故伊尹勤于鼎俎,太公困于鼓刀,百里自鬻,宁戚饭牛,离此患也。
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运筹合上意,谏诤则见听,进退得关其忠,任职得行其术,去卑辱奥渫而升本朝,离蔬释蹻而享膏梁,剖符锡壤,而光祖考,传之子孙,以资说士。
故世必有圣智之君,而后有贤明之臣。
虎啸而谷风冽,龙兴而致云气,蟋蟀俟秋吟,蜉蝣出以阴。
易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诗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国」。
故世平主圣,俊乂将自至,若文武之君,获皋陶伊尹吕望之臣,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伯牙操𥳠钟,蓬门子弯乌号,犹未足以喻其意也。
圣主必待贤臣而弘功业,俊士亦俟明主以显其德。
上下俱欲,欢然交欣,千载一会,论说无疑。
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若巨鱼纵大壑
其得意如此,则胡禁不止,曷令不行?
化溢四表,横被无穷,遐夷贡献,万祥必臻。
是以圣主不遍窥望而视已明,不殚倾耳而听已聪。
恩从祥风翱,德与和气游,太平之责塞,优游之望得。
遵游自然之势,恬淡无为之场。
休徵自至,寿考无疆,雍容垂拱,永永万年
何必偃仰诎信若彭祖,呴嘘呼吸如乔松,眇然绝俗离世哉!
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盖信乎其以宁也!
宣帝疏言得失 其二 西汉 · 王吉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二
夫妇,人伦大纲,夭寿之萌也。
世俗嫁娶太早,未知为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民多夭。
聘妻送女亡节,则贫人不及,故不举子。
又汉家列侯尚公主,诸侯则国人承翁主,使男事女,夫诎于妇,逆阴阳之位,故多女乱。
古者衣服车马贵贱有章,以褒有德而别尊卑,今上下僭差,人人自制,是以贪财趋利,不畏死亡
周之所以能致治,刑措而不用者,以其禁邪于冥冥,绝恶于未萌也。
舜、汤不用三公九卿之世而举皋陶伊尹,不仁者远。
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骄骜,不通古今,至于积功治人,亡益于民,此《伐檀》所为作也。
宜明选求贤,除任子之令。
外家及故人可厚以财,不宜居位。
去角抵,减乐府,省尚方,明视天下以俭。
古者工不造雕琢,商不通侈靡,非工商之独贤,政教使之然也。
民见俭则归本,本立而末成(《汉书·王吉传》:以为云云,又言云云。即前疏谓条奏也,今录于疏后。)
九叹 其二 离世 西汉 · 刘向
灵怀其不吾知兮,灵怀其不吾闻。
灵怀之皇祖兮,愬灵怀之鬼神。
灵怀曾不吾与兮,即听夫人之谀辞
余辞上参于天地兮,旁引之于四时。
指日月使延照兮,抚招摇以质正。
师旷俾端辞兮,命咎繇使并听。
兆出名曰正则兮,卦发字曰灵均
余幼既有此鸿节兮,长愈固而弥纯。
不从俗而诐行兮,直躬指而信志。
不枉绳以追曲兮,屈情素从事
端余行其如玉兮,述皇舆之踵迹
群阿容以晦光兮,皇舆覆以幽辟
舆中涂以回畔兮,驷马惊而横奔。
执组者不能制兮,必折轭而摧辕。
断镳衔以驰骛兮,暮去次而敢止。
路荡荡其无人兮,遂不禦乎千里。
衡陷而下沈兮,不可获而复登。
不顾身之卑贱兮,惜皇舆之不兴
出国门而端指兮,冀壹寤而锡还。
哀仆夫之坎毒兮,屡离忧而逢患。
九年之中不吾反兮,思彭咸水游
师延浮渚兮,赴汨罗之长流。
遵江曲之逶移兮,触石埼衡游
澧澧扬浇兮,顺长濑之浊流。
黄沱而下低兮,思还流而复反。
玄舆驰而并集兮,身容与而日远。
棹舟杭以横濿兮,㴉湘流南极
立江界而长吟兮,愁哀哀而累息
情慌忽以忘归兮,神浮游以高厉
蛩蛩怀顾兮,魂眷眷而独逝
叹曰:余思旧邦心依违兮。
日暮黄昏羌幽悲兮。
东迁余谁慕兮?
谗夫党旅其以兹故兮。
河水淫淫情所愿兮。
顾瞻郢路终不返兮。
九叹 其七 悯命 西汉 · 刘向
昔皇考之嘉志兮,喜登能而亮贤。
纯洁而罔秽兮,姿盛质而无愆。
放佞人与谄谀兮,斥谗夫与便嬖。
亲忠正之悃诚兮,招贞良与明智
溶溶其不可量兮,情澹澹其若渊。
回邪辟而不能入兮,诚愿藏而不可迁。
逐下祑于后堂兮,迎虙妃于伊雒。
谗贼于中廇兮,选吕管榛薄
丛林之下无怨士兮,江河之畔无隐夫
三苗之徒以放逐兮,之伦以充庐
今反表以为里兮,颠裳以为衣。
戚宋万于两楹兮,废周邵于遐夷
却骐骥以转运兮,腾驴骡以驰逐
蔡女黜而出帷兮,戎妇入而䌽绣服
庆忌囚于阱室兮,陈不占战而赴围。
伯牙号钟兮,挟人筝而弹纬
藏珉石于金匮兮,捐赤瑾于中庭。
韩信蒙于介冑兮,行夫将而攻城。
莞芎弃于泽洲兮,瓟瓥蠹于筐簏。
麒麟奔于九皋兮,熊罴群而逸囿
折芳枝与琼华兮,树枳棘薪柴
掘荃蕙与射干兮,耘藜藿与蘘荷。
今世其何殊兮,远近思而不同。
沈沦其无所达兮,或清激其无所通。
哀余生之不当兮,独蒙毒而逢尤。
虽謇謇以申志兮,君乖差而屏之。
诚惜芳之菲菲兮,反以兹为腐也。
怀椒聊蔎蔎兮,乃逢纷罹诟也。
叹曰:嘉皇既殁终不返兮,山中幽险路远兮。
谗人諓諓孰可愬兮。
征夫罔极谁可语兮。
行吟累欷声喟喟兮。
怀忧含戚何侘傺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