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说命 其二 商 · 武丁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一
曰:「以余正于四方,余恐德之不类,兹故不言(《楚语》上:白公子张曰:「昔殷武丁能耸其德,至于神明。于是乎三年默以思道,卿士患之,曰:「王言以出令也。若不,是无所禀令也。」武丁于是作书。」贾逵唐固曰:《书》,《说命》也。)
白公癸丑 清 · 何绍基
 押支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四
昨日谒陆公墓,今日谒白公
两公忠谠有直节,皆以贬谪官于斯。
当时事主非不遇,贞元元和皆有为。
其言有用有不用,苦被奸相相倾危。
宣公十载竟赍志,内召不及空馀悲。
墓门萧萧挺大树,杰立千载江风吹。
香山再起历中外,晚节兄弟归怡怡。
龙门东坡东涧,花柳仿佛流风遗。
乌乎两公不可作,文采尚幸星日垂。
煌煌内相中书集,㱁㱁拾遗乐府词。
忠州两忠合并梓,以为教忠百世师。
向提刑见访(并引) 其二 宋 · 王庭圭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渡湘千里忆分携,因诵痴儿不了诗。
送我出门还作恶,今朝会面岂前期。
乐天独往青山日,裴相闲居绿野时。
从此功名恐相逼,伊山安得久栖迟(自注:李训王涯排陷乐天等死日,乐天正洛下青龙寺,有诗云:“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或谓白公乐祸,东坡云:“乐天岂乐祸者,特悲之耳。”余今亦然。)
吴门崇雨舲山东书并诗次韵却寄 其三 戊午 清 · 何绍基
 押有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
兄弟别来七年有,感动须眉欣捧手。
联床十日又分离,白首相依羡农叟丁巳嘉平廿八日杭州子敬今年正月十一日即别。)
吴门小住值镫节,春波鱼上花绕牖。
朵云翩自山东来,一诺邀余渡江走。
雪花飞舞纷在纸,兴逸词高兼谊厚。
平生散漫逐飞蓬,强复矜持如缚帚。
江南况是君旧游,莫把迟来怨狂友。
昨宵大醉白公,今日和诗聊止酒。
题天城寺慎淳二王泐石书 清 · 李锴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岣嵝山前石,琅琊台上辞。
漫张它日事,徒启后人疑。
有蓟承东甸,维盘镇左陲。
久徼先帝赏,今结二王知。
日月标文藻,虫鱼继鼎彝。
天龙看独举,丹凤复双仪。
气浑全神入,痕深捷势移。
直教金并镂,不惜玉同劙。
秋藓毋侵蚀,高云或蔽亏。
涧增飞白胜,峰扼翠屏危。
子固宁轻命,中郎剧好奇。
定知千载下,争拓寺西碑。
暮春二绝句 其二 元 · 李瓒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牡丹满楹红于锦,柳絮随风白胜绵。
何日扁舟钓湖上,沧波深处一丝烟。
黄海华见惠米缆并告以楼宣献有此诗因检得楼集次韵奉谢乙丑 清 · 何绍基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七
平生燕市工说饼,十载回思京味永。
长沙重米不重,稻田万顷龙鳞整。
昨夜朔风吹弱缆,片帆界破重湖鉴。
舟中携有缆成团,粉米为之供煮啖。
满头星星不可拔,妒尔银丝白胜发。
君诚耆此当继馈,日听乡船橹呕轧(来书语意。)
鄂垣味旨且丰,况饶珍品来江东
此物淡妙出蔡甸,文理纠盘如緎总。
笑我何曾辨五谷,却厌肥甘防腊毒。
几时五老会消寒(顷王敬丈书来,问及五老消寒之集。),来岁七旬当食肉。
思诒瓮叟勤盐齑,咀冰嚼雪句转奇。
文章风义如攻愧,一饱欣然献此诗。
上疏谏王淮南诸子 西汉 · 贾谊
 出处:全汉文 卷十六
窃恐陛下接王淮南诸子,曾不与如臣者孰计之也。
淮南王之悖逆亡道,天下孰不知其罪?
陛下幸而赦迁之,自疾而死,天下孰以王死之不当?
今奉尊罪人之子,适足以负谤于天下耳。
此人少壮,岂能忘其父哉?
白公胜所为父报仇者,大父与伯父、叔父也。
白公为乱,非欲取国代主也,发愤快志,剡手以冲仇人之胸,固为俱靡而已。
淮南虽小,黥布尝用之矣,汉存特幸耳。
夫擅仇人足以危汉之资,于策不便。
虽割而为四,四子一心也。
予之众,积之财,此非有子胥、白公报于广都之中,即疑有专诸、荆轲起于两柱之间,所谓假贼兵为虎翼者也。
愿陛下少留计(《汉书·贾谊传》:文帝淮南厉王四子皆为列侯,知上必将复王之也,上疏谏。)
后六帖序 宋 · 韩驹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一
白居易捃摭诸书事,提其要,区分汇聚,有益于世。
或谓白公文采道德自足以托不朽,顾为此何欤?
古之君子,学则与人共之,未有独善其身者也。
且其大者尚将发明以示后世,况其细乎!
使学者不执业、不佔毕而有博闻之益,此仁人之心也。
由唐至吾宋几四百年,故事畔散不属。
东鲁孔侯,宣圣之裔,中丞公之孙也,数试艺于有司,辄不售,退为新书,以仿白公之意。
方侯著书时,士皆挟一经,不治他技,而侯独奋不顾,自诗、颂、铭、赞、奇编、秘录,穷探历讨,纤芥不遗,斯亦勤矣。
书成而当建炎绍兴之际,主上复古救弊,士知博学,孔侯之书如富家之储材,栋椽枅栱,云委山积,匠者得之,应手不穷,功用岂小哉!
若夫贪多务得,晦而不出,幸人之不知以成己之名者,此侯之所耻也。
余见侯临川,阅其书而善之。
侯之言曰:「古之学者必世其家,吾惟宣圣之后,而子思《中庸》杂于大戴氏《礼》,及子高、子国始立训传,阙然至今,吾甚惧焉,于是缀缉,使无坠厥绪」。
则侯之意,非独仿白公而已也,故余乐为之序。
陵阳韩驹子苍
按:《白孔六帖》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孔雀东南飞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玉台诗下有无名人三字。) 汉 · 两汉乐府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共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疋,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阿母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三二年,始尔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府吏,何乃太区区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东家有贤女,自名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之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
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
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生小野里
本自教训,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扶床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馀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府吏,感君区区怀。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
阿母拊掌,不图子自归。
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
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
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悲摧
还家十馀日,县令遣媒来。
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
年始十八九,便言令才
阿母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媒人,贫贱有此女。
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
岂合,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
说有家女,承籍宦官
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
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直说太守家,有此
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
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
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虽与府吏要,后会永无缘。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尔尔
还部府君,下官使,言谈大有缘。
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
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
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
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
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
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
踯躅青骢马,流苏金缕鞍。
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杂彩三百疋,交用市鲑珍
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阿母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
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
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
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
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新妇,贺卿得高迁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
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府吏,何意出此言。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执手分道去,各各家门
生人死别恨恨那可论。
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
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
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青庐
庵庵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
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东西植松,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玉台新咏一、《乐府诗集》七十三、古乐府十并作焦仲卿妻。《诗纪》七。又《类聚》三十二引徊、衣、诗、移、息、迟、为、光、囊、绳十韵。吴棫韵补九引区、由二韵。韵补一引专、辛二韵及鞍、穿二韵。○逯案。新妇初来时下。《诗纪》有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二句。此后人所妄增。草堂诗笺三十五引此诗尚直作新妇初来时。小姑如我长。且始扶床之小姑。三二年后亦不能与等长。又杂彩三百疋。交用市鲑珍。按作用者是。钱与杂彩皆是货币。故下言交用也。作广者。后人不谙币制故妄改。)
荔支 明 · 张鼎思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到处娟娟映日红,绿榕相傍似青枫。
枝头含露驱炎瘴,笼里生香入暗风。
玳瑁已堪誇岭外,葡萄那许说西戎
归时我欲携干子,遮莫中州白公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荔枝
白雀诗 明 · 郑善夫
 押侵韵 出处:少谷集卷一下
有鸟曰嘉宾,结意公院深。
族类分总总,中有三珍禽。
毛羽白胜雪,哕哕吐奇音。
卑尊与贱贵,食宿明素心。
虞罗得之喜,言是世所琛。
饲以香稻粒,娇爱轻黄金。
置以白玉樊,鸷鸟不敢侵。
行将贡明主,上林逝骎骎。
小鸣天地白,大鸣彻古今。
化国汇振德,修能无滞淫。
类此蓬室士,怀美遵丘林。
一朝被爵命,照耀岩峦阴。
永言复自爱,野田有遗吟。
石公山人松寥小隐遗像山人姓万名涵字少沧吾郡能诗者也 清 · 王文治
 押先韵 出处:梦楼诗集卷十一
昔贤人与骨俱朽,至今祗有文字传。
其间穷达亦何较,早逐尘劫飞云烟。
石公山人不偶世,吟诗颓放穷山巅。
由来卿自不求仕,非关圣代遗此贤。
所惜饥驱晚逾窘,买山而隐终无钱。
生绡写照岂无意,松寥拳石江吞天。
若教江水变春酒,拍浮碧浪宁非仙。
幽林俨作庄士立,远岫澹学蛾眉娟。
山人住山愿未遂,聊借图画偿清缘。
白公屏风苏笠屐,好事遥仿非真诠。
何如此画自摹绘,曲尽毫发无媸妍。
世人贵耳贱目前,山人哦诗空万篇。
此画千金购不得,但须少待五百年。
有贤堂记 南宋 · 邓文饶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九、《永乐大典》卷七二三六
有贤堂者,徽学侍郎陇西公之生祠也。
公父子兄弟咸以文章取显宦,为时闻人。
公弱冠试兰闱,褒然为举首,英声走天下。
虽阔步青云,而潜心黄卷,亡日以怠。
既以是娱己,又以是诲人。
绍兴九载,以地官之贰,出镇临漳
视事初,欸谒先圣,延见多士,叹屋宇之颓弊,嗟文风之不振,见于辞气。
已而致政朝散蔡公率学职事,生徒以状白公,谓郡之学旧依于己,卜得其地,故文物寖盛。
后稍迁而违之,士气渐靡。
幸复故址,庶允臧焉。
公然其请。
乃诹日面势,而改图焉。
虽毁沮万端,至以公身之利害为言,了无惮色。
且谓思乐而采之,乃古诸侯之职,志益励焉。
不踰岁而告成,堂殿雄伟,斋馆深邃,檐宇之张,端序之直,轮奂之美,可人心目。
多士鼓箧游学,其气百倍,弦诵洋洋,仰承我公乐育之意。
爰辟讲堂东偏为公生祠,而以「有贤」榜之,盖取孟轲氏所谓「人乐有贤父兄」者也。
兹学营始于己未初冬,殆庚申夏,虏寇侵境,虽军兴扰扰,而督役不少弛,每朔必躬视学
若他人则刺头羽檄,缭意调度,于此盖有所未暇。
公渠渠乐育,虽贤父兄之诏子弟,曾无异也。
新堂雅饬,式昭德人之容。
翱翔庭下者,不唯日夕瞻仰,不忘公赐,而睹其形貌,如亲规诲,怵然若厉,不敢少怠操修之术。
后三年试礼部,中第者五人,而恩科就选者亦如之。
得人之盛,前此未有。
虽阴阳家者流至于符会,亦我公以气作之耳。
昔之论文者,谓文章以气为主。
英伟之气,一激于中,则发为文辞,理而言肆,故掉鞅词场,毅然有吞敌之志。
异时荣名于朝,则自负刚耿,不屈于世,以成不可跂及之事业,岂止拾青紫而已耶!
士之乐有我公,而公眷眷教养之效,至是为无穷。
文饶肄职芹宫,目击黉堂之丽,教化之美,文物之盛,有足纪者。
谨拜手而系以诗云:
英英李公,亶时宗工。
为政以德,养人以中。
刑法不事,教化式崇。
爰迁新学,振此文风。
兵戈虽扰,土木是攻。
渠渠乐育,父兄其同。
士气百倍,学足三冬。
懦者以立,窒者以通。
艺优文苑,志摩苍穹。
洋洋弦诵,邹鲁追隆。
唐常丞相,汉蜀文翁
较之我侯,比德参功。
有贤揭堂,实昭德容。
其乐维何,教思无穷。
蒋苕生前辈四弦秋新乐府 清 · 王文治
 出处:梦楼诗集卷十二
古乐秦汉已沦佚,中声在人今不没。
审音易而作乐难,此语吾服西泠逸(吴西泠名颍芳,杭州布衣,精于乐律,著有《吹豳录》。)
堂堂蒋侯豫章,奇句惊天卓天骨。
馀技能为乐府辞,宫徵咀含发古质。
空谷扬幽闼芬,霜林傲阴崖茁苕生有《空谷香》《桂林霜》乐府二种。)
协律今见夷夔才,传奇却借范班笔。
挑灯偶诵琵琶行,浔阳遗事从头述。
名倡远嫁辞青楼,才子南迁望红日。
元和戡乱时尚隆,乐天敢言道非屈。
谁教白璧被蝇点,始信朱颜入宫嫉。
茫茫荻花江浸月,船舫无声四弦歇。
莫怪江州泣下多,多情原自忘情出。
休官余亦卧江干,四十四年霜鬓残(按年谱,白公作《琵琶行》年四十四,与余适同。)
临风听彻销魂曲,那免青衫泪暗弹。
震山岩 唐 · 卢肇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八
宜春郡东五里有山。望之正若冠冕。
同麓而异峰。四首相属。
两仰成形。况在东方。
如画震卦。郡人名之曰呼岗。
意者亦谓其若长幼相呼。同在一处。
其义不显。予无取焉。
其西北有石室。临游溪之涘。
邑人彭先生尝钓此岩下。先生讳搆云
善黄老言。宝应中
诏以玉帛召先生不至。时太守命其乡曰徵君乡。
岩曰徵君钓台咸通七年
予罢新安守。以俸钱易负郭二顷。
在震山之西。又得枫树之林于溪南。
日与郡守高公游其下。公名厚。
衣缨之茂士也。为政严简。
民悉安之。咸瞻仰之。
而以震山易呼冈之名白公。公喜。
命刊其事于岩下。予既得西林。
而罗鸟罝兔。挟弹走马于其间。
亦请命其林曰卢氏弋林。以对其东彭氏钓渚也。
因谓高公。使郡人无得樵渔于是。
林之檀栾杉桧。不日丰茂。
以冠于郡。主帅高公因戒吏以丹书贻卢氏。
使西畴之人世世掌之。时郡民相率言曰。
二剌史俱好事者。吾侪幸寓目焉。
遂以刊之。是岁景戌十一月二十三日谨记。
叙怀奉送黄君俊正郎谪戍惠州 明 · 朱浙
黯黯阴不开,濛濛雨初歇。
居人厌郁蒸,行子怀明发。
问子行何之,谪戍向南越。
王事有程期,山川望迢忽。
亲交顿乖张,骨肉成契阔。
堂上太夫人,颜发白胜雪。
扶杖送出门,回首肠百结。
生世逢休明,登朝俨簪笏。
覆帱乾坤,依乘近日月。
非无将顺心,恐或有遗阙。
臣命眇蚍蜉,君恩浩溟渤。
惠州虽云远,风土非殊绝。
从军虽云恶,已得逭鈇钺。
高堂虽云暮,为滂诚所悦。
况有膝下孙,晨夕供甘滑。
行行重行行,庶往无饥渴。
譬如选丁壮,身隶长征卒。
毕命效驱驰,为国树勋伐。
嗟予尤戆愚,猖狂速天罚。
死弃揣分宜,蒙恩至今活。
犬马恋盖帷,含情深刻骨。
努力事耕耘,穷年不暂出。
当子有远行,思子就一别。
执手临路岐,险夷期一节。
曾端伯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二九、《鸿庆居士文集》卷一二、《宾退录》卷六
某虽有门下一日之雅,而穷陋寡闻,不知官簿所在。
日者旌棨南来,传诣合淝,辄具书省候。
伏辱遣骑赐答,高辞妙墨,烂然累纸;
开阖三过,何贶如之!
具审即日初暑,台候万福。
某又蒙驰赐《百家新选》一集,发函开读,每得所未闻,则拊髀爵跃,读之惟恐尽也。
欧阳公《集古录》云:「物常聚于所好,而得于有力之强。
如好之无力,有力而不好,皆莫能致也」。
宋兴二百年,宗公巨儒,骚人墨客,专门名家,大篇短章,或脍炙士大夫之口,或沦废于兵火,几亡而仅存,蒐揽亦略尽矣。
而诗引所载,多者数百言,少者数十言。
其人出处大致,词格高下,盛德之士,高风绝尘,师表一世;
放臣逐客,兴微托远,属思千里,与夫山巉冢刻,方言地志,怪奇可喜之词,群嘲聚讪戏笑之谈,靡不毕载。
《集古录》又云:「惟世之所贪者,无欲于其中,然后能一其所好」。
岂不信矣!
夫某窃读诸引之后,其诗旧所见不复读,读未见者,每遇佳处,或一再读,或三复而不能休,不谓投老残年,获睹奇胜,幸甚过望,不可言也。
某学迂才下,为世畸人,区区小技,如腊鼠然,不可出郑国尺寸之地。
比读新著,而私意粗亦有合者。
秦少游云:「曾子固文章妙绝古今,而有韵者辄不工」。
此语一出,天下遂以为口实。
南丰作《李白引》,以谓闳肆瑰玮,非近世骚人所可及者,而连类引义,中法度者寡。
荆公屡称郭功父诗,而南丰不谓然,功父疑之,荆公曰:「岂非子固以谓功父天才超逸,更当约以古诗之法乎」?
南丰论诗如此。
如《兵閒》一诗指徐德占,《论交》一诗指吕吉甫,又有「黄金颜扬」诸诗,皆卓然有济世之用,而世人便谓不能诗,某所以不喻其言也。
荆公《诗》:「人言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才老更刚」。
《雪诗》:「平治险秽非无德,润泽焦枯实有才」。
《送李璋下第》:「才如吾子何忧失,命属天公不可猜」。
世人传诵,然非佳句。
公诗至知制诰乃尽善,归蒋山乃造精绝,其后《再送李璋下第》、《和吴冲卿雪诗》,比少作如天渊相绝矣。
白公诗所谓辞达,大抵能道意之所欲言者。
苏、黄门诗已不逮,诸公北归后效白公体益不逮,惟四字诗最善。
张文潜晚年诗不逮前作,意谓亦效白公诗者。
公述潘邠老言:「文潜晚喜白公诗」。
信矣如所料也。
东坡论陶诗「精能之至,乃造平淡,如佛说蜜,中边皆甜。
若中与边皆枯淡,亦何用?
陶诗外枯而中腴,若淡而实美也」。
公谓徐师川晚年务造平淡,终不如少年精巧。
盖平淡不可为,水落石出,自见涯涘,非积学之至,不能到也。
吕居仁作《江西宗派》,既云宗派固有次第,陈无己本学杜子美,后受知于曾南丰,自言:「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
非其派也。
靖康末,吕舜图作中宪居仁师川于宝梵佛舍,极口诟骂其翁于广座中,居仁俛首不敢出一语,故于《宗派》贬之于祖可、如壁之下,师川固当不平。
惠洪伪作鲁直《赠诗》云:「气爽绝类徐师川」。
师川喜以为是,不免与惠洪为类,此又不可晓者。
《冷斋夜话》载秀老一事,某在江西时,恶其狂诞无稽,坐客皆怃然,此僧中奴,固不以笞骂为辱。
东坡橄榄诗》云:「已输崖蜜十分甜」。
惠洪以崖蜜为樱桃
又有俗子假东坡名注杜诗,云「金城土酥静如练」为芦菔根者。
东坡《地黄诗》云:「崖蜜助甘冷,山姜发芳辛」。
制地黄法,当用与蜜,而用樱桃乎?
黄师是泗时,以酥酒遗东坡,答诗云:「关右土酥黄似酒,扬州云液却如酥」。
土酥芦菔根,乎?
公著论斥其妄,良有益于后人耳目也。
某每观其公叙诸诗,词句温丽,纪次详实,尊贤乐善,得诗人本意。
叹仰之馀,又见曾存之、晁无咎、廖明略诸公,已推重于幼学之初,而一时名胜,皆其俦匹,然后知公致力于诗文久矣。
曹元宠、米元晖,殆是子美诗中黄四娘者耶!
元宠诗殊有可观,若「都都平丈我,又待入红窗」,迥矣!
聊发千里一笑。
某自拜赐,凡六日,读尽所著五十九卷,与《拾遗诗话》一卷,而后修书拜送使者,尚当细读,别具记。
不宣。
明 · 朱浙
 押词韵第十八部
朔风棱棱寒蚀铁,梅花一枝白胜雪。
东皇仗尔报先春,未许狂风便吹折。
平湖杳霭澹生烟,遥海苍茫欲上月。
此时此景难为言,诗思撩人清可掇。
晋文公不合取阳樊论 唐 · 皮日休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七
三代之赏臣下以爵。不以地。
不以器。迨夫后世君弱臣强。
拨去古法。能立一功者。
先伺君地焉。能立一勋者。
先窥君器焉。由是于鲁有三桓。
于齐有田常。于楚有白公
是赏过有僭生焉。甚者夺主。
从来尚矣。且姬之列侯。
守其本封。主爵
锡之以鈇钺。分之以钟彝。
休戚其民。生杀于国。
其贵已极矣。遇天下无事。
则行其德化。奉其贡职。
居则待乎巡狩。行则赴于会同。
遇天下有事。则申之以钟鼓。
行之以征伐。上以定王室。
下以正诸侯。真侯伯之职业也。
是常节也。苟周天子有赐。
宜以德让之。岂当更受其地也。
苟让不获听。受之者其爵可也。
其器可也。且天子之地方千里。
不千里则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既侵天子之甸。
犹削枝者必及乎干。剸肉者必至乎骨。
何者。势使之然也。
晋文定襄王于郏鄏。王劳之以地。
阳人不服。晋侯围之。
乃辱其宗祊。苦其人民。
虐其甥舅。呜乎。
其亦不仁矣。是晋文虽有入天子之功。
而有凌天子之威也。当王之赐。
宜让曰。臣重耳以眇眇之德。
处专征之任。遇翟寇肆虐。
天王少违宗庙。臣敢兴下国之师。
杀凶臣。定王室。
乃臣之也。不足赏也。
天王特念小伐。不寘诸刑。
唐叔之祚。获臣有奉。
为赏厚矣。苟以畿内之地为臣之邑。
是上滥其赐。下僭其受也。
天王之荐宠臣。其若宗庙之灵百姓之心后世之罪何。
晋文曾不是让。又请隧焉。
岂内轻衰周之凌迟。外恃诸侯之强盛而为耶。
殊不知周王之尚守乎典礼也。且王曰。
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万里焉。
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
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且王之所赐田。
皆在周甸也。王明知在甸内。
与乎晋者。是力不足制晋也。
如力足制晋。肯以规方千里之内地与夫诸侯哉。
是王之语晋侯以规方千里者。讥其受地也。
文公不悟。卒而受之。
呜乎。文公之霸也。
有召君之讥。请隧之僭。
不为甚矣。甚者在阳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