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怀州墓志铭683年7月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公讳冲寂。字广德
陇西狄道人也。左卫大将军西平王之孙。
荆州大都督汉阳王之子。今上之族兄也。
原夫帝尧之绪。运期授于天汉。
颛顼之冑。大命集于皇家。
光耀则若木十枝。波澜则长河九派。
中军桉部。金鼓所以节其声。
刺史班条。冕旒所以彰其德。
信可谓玉林多宝。天族多奇。
以御家邦。以藩王室者也。
公山河诞庆。辰昴发祥。
金多木少。孔文举之天骨。
玉洁冰清华子鱼之神彩。
南阳季恭伟。悬识宰臣
沛国赵元儒。窃知公望。
编汉皇之兄弟。列周室之邢
天下称其八才。吾家号为千里
任尚舍直长。稍迁城门郎
仍奉敕于宏文馆读书。掌舍宫城列校
诏诣东观。有黄香之博闻。
赐其制书。有班游之广学。
寻授驾部员外郎。转金部郎中
又敕公为戎州道支度军粮使。天府充牣。
军储委积。振南宫之绂冕。
誉表三台。历西蜀之江山。
荣高驷马。迁太府鸿胪少卿
丁艰去职。杨播之登太府
初闻累迁之命。郑默之拜鸿胪
遽见终丧之礼。卜子夏既祥五日
弹不成声。孟献子加人一等。
县而不乐。服阕。
历青德齐徐四州刺史。东临巨海。
西至长原。或全齐历下之军。
大禹徐方之地。任隆荆部。
陶侃八州。寄重浔阳
桓伊十部。迁宣州刺史
吴王旧邑。楚国先封。
江回鹊尾之城。山枕梅根之冶。
蜀郡无此。计吏则惟荐张堪
颍川尤多。玺书则但称黄霸
巡察使以尤异闻。迁陕州刺史
观其井邑。虢仲上阳之故墟。
度其川原。周公分陕之遗迹。
唇齿通其列国。咽喉壮其天险。
善人为政。无待于百年
童子行谣。先符于两日。
于斯时也。天以顺动。
帝以会昌。修封禅于岱岳
作明堂于汶上。望山川而遍偫神。
执玉帛而朝万国。制公检校司理常伯
文昌之省。遥接太阶。
建礼之门。旁连复道。
万几匡赞。八座谋猷。
既陪轩帝之巡。乃觌汉家之事。
属阿孙南走。凭斗骨而为城居。
卫满东亡。界朝鲜而为役属。
乘舆乃诛后至。讨不庭。
申命六事之人。以问三韩之罪。
制曰。师出辽左。
卿可为北道主人。检校营州都督
石门山险。铜鼎河流。
天文则营室辨方。地象则神台镇野。
供其行李。郑国东道之名。
为我主人。常山当北州之寄。
辽东平。以功迁蒲州刺史
尧都蒲坂舜耕历山
昭襄王始作河桥穆天子至于雷首。
汝南朕之心腹。遂拜韩崇。
河东吾之股肱。时徵季布
少府监。忠信为主。
杨阜齐衡。清白在官。
常林比德。又除蒲州刺史
诸童之逢迎郭伋。再牧并州
百姓之愿得耿纯。复临东郡
敬皇帝国之储嗣。乾之长男。
四极奏于重光。二年宾于上帝。
崇其谥号。用黄屋于羽仪。
卜其园茔。象元宫之制度。
山陵之建也。以公检校将作大匠
游衣汉寝之外。抱剑桥山之下。
百工毕力。陈琳于是乎躬亲。
诸吏怀恩。魏霸于是乎无谪。
银青光禄大夫。行少府监
若夫协时月。乘天正
秦人往事。游别馆而祈年。
汉宫旧仪。下明庭而避暑。
上幸九成宫。以公检校右领军将军
本官如故。董司戎政。
以戒不虞。七校陈其甲兵。
五营桉其车服。领军之职。
用文武于纪瞻右军之官。
叙勤劳于常惠。寻以公事免。
左授归州司马。楚之旧也。
始得子男之田。夔之先也。
裁为附庸之国。人同贾傅
路似长岑。伯鶱有声于乡里。
仲任见知于笔札。制迁中大夫
兖州都督府长史大庭之库
少昊之墟。上直降娄。
金精吐宿。旁瞻日观
木德题山。别乘初迎。
将宣万邦之化。佩刀终爽。
徒见三公之服。以永淳元年某月日。
行次唐州方城县。遇疾薨。
朝廷闻而伤之。赠怀州刺史
公严而有礼。直而能和。
行孝立身。移忠事主。
知者上。重之以八索九邱。
道在斯尊。加之以文昭武穆。
故能入登常伯。出践方州
六卿之仪表。发三军之号令。
列长戟于门前。罗曲旃于堂下。
子孙朝夕。玉树相辉。
宾客送迎。玳簪交映。
悲夫。展禽三黜。
安仁再免。奚辞棘署。
俯集桐华。惨舒则不系阴阳。
喜愠则不形颜色。何嗟及矣。
竟游东岱之山。无所不知。
旋闭南阳之墓。二年夏五月日。
于万年县龟川乡之平原。长子某官某。
次子某官某。箕裘必复。
花萼生光。邻人泣其悲恸。
明主忧其毁瘠。观其吊客。
不无双鹤之徵。察其成坟。
自有百乌之感。森森陇树。
漠漠郊烟。右元灞而浩荡。
骊山而起伏。杜陵万家之邑。
非复城池。滕公驷马之铭。
不知年代。其铭曰。
高阳积德。武昭馀庆。
宅镐开基。封唐启圣。
协和万国。平章百姓。
天叙诸侯。礼乐宗正(其一)
周之曲阜。汉之平陆
地则葭莩。祥惟岳渎。
乡党称善。闺庭雍穆。
始拜城门。即游天禄(其二)
太微之位。益部之星。
卿则有六。四至丹青。
州则有九。八牧专城。
既践台阁。仍司甲兵(其三)
倚伏无兆。遭随有运。
贾谊从王。桓谭佐郡。
自忘宠辱。曾无喜愠
人去何归。天高不问(其四)
东都门外。长乐宫边。
白马旒旐。青乌墓田。
楸梓夹路。碑石书年。
百代之后。南阳之阡(其五)
封五王制 初唐 · 李显
 出处:全唐文卷十六
门下。建侯之典。
岂独于懿亲。茅土之荣。
必覃于茂绩。侍中上柱国齐国公敬晖侍中上柱国谯郡开国公桓彦范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令修国史上柱国汉阳郡开国公张柬之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令博陵郡开国公崔元炜中书令检校安国相王府长史上柱国南阳郡开国公袁恕己等。
早竭忠谠。夙罄腹心。
在身喻于股肱。在物均于舟楫。
除凶而殄逆。更安社稷之基。
策命而褒崇。爰申建侯之宠。
敬晖封为平阳郡王彦范封为扶阳郡王
赐姓韦柬之可封为汉阳郡王特进
勋及食实封各如故。元炜可封为博陵郡王
恕己封为南阳郡王。仍令准例朔望朝参。
便即不须推让。主者施行。
张柬之汉阳郡王 初唐 · 中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七
维神龙元年岁次乙巳五月己卯朔十五日癸巳。皇帝若曰。
咨。古者之命官也。
有德尊以爵。有功尊以禄。
用能百揆时序。庶绩其凝。
详其利建之迹也。异姓则鬻熊封之于楚。
宗子则召奭宅之于燕。惟皇作极。
率由前典。咨尔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令监修国史汉阳郡王张柬之
效祉星辰。资灵川岳。
负佐时之略。有经邦之材。
以忠孝为己任。以仁义为事业。
顷者巨猾未殄。常思克清。
一朝奋臂。二凶行剪。
燃脐于东市。终挂胆于西州
遂得圣祚中兴。皇运光启。
乾坤再辟。日月重明。
刑白马而书功。未足云答。
指青山之比砺。曾何足酬。
是用命尔为特进汉阳郡王。尔其靖共乃职。
咸允具瞻。使厚秩尊官。
永全于长代。春兰秋菊。
无绝于终古。往钦哉。
可不勉欤。可不慎欤。
追赠张柬之中书令 初唐 · 李旦
 出处:全唐文卷十八
褒德纪功。
事华典册。
饰终追远。
理光名教。
吏部尚书张柬之
翼戴兴运。
谟明帝道。
经纶謇谔。
风范犹存。
往属回邪。
搆成衅咎。
无辜放逐。
沦没荒遐。
言念勋贤。
良深轸悼。
宜加宠赠。
式贲幽泉。
可赠中书令
封汉阳郡公
北郊赦文 初唐 · 睿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九
门下。
朕闻大事在祀。
礼极乎郊丘。
大德曰生。
道存乎赦宥。
故至诚斯感。
允接神明之休。
盛典聿修
必敷雷雨之施。
古先代帝。
躬祠后土。
所以崇兼载之功。
配博临之义。
有虞氏之合禘。
遍于山川。
成周氏之从祀。
逮于林泽。
西汉汾阴之脽。
东洛翠妫之墠。
虽制度未备。
而道有可观。
曹魏以还。
数百馀载。
盖设仪而不复。
或诚信而未孚。
有其废之。
莫得能举。
我国家之受命也。
承百王之季。
启三统之元。
高祖神尧皇帝膺箓受图。
继天立极。
太宗文皇帝吊人伐罪。
南征北怨。
是用拯生灵于涂炭。
登人物于休和。
高宗天皇大帝惟睿作圣。
垂衣而理。
大圣天后受托从权。
当宁而化。
中宗孝和皇帝允恭克让。
守文御武。
能致刑措。
于变时雍。
朕以眇身。
丕构。
常恐政理乖中。
风雨愆期。
惕虑周于万户。
疚怀心于一物。
幸乾坤交泰。
宗社降灵。
气无疵疠之灾。
物遂生成之性。
呼韩慕化
侍子来庭
月支请职。
名王入贡。
大荒同轨。
瀛海无波。
俯循凉德。
载怀寅畏。
故以岁首
肃事禋宗。
爰撰令辰。
亲祀方泽。
采黄图之旧制。
定黑畤之前基。
心谋取则于礼经。
宥密同规于诗颂。
三祖登配。
偫望毕从。
咸池之舞在列。
合钟之管斯应。
祥风入。
当乎八变之殷。
瑞日扬晖。
属乎三献之始。
臣工助而胥悦。
兆庶观而相趋。
诚敬克申。
感庆交集。
顷缘郊籍。
巳肆眚灾。
贷宥之道。
未应累降。
但精享云缺。
既旷代而方循。
福釐所被。
思寰宇之同沐。
宜因大典。
式畅洪恩。
可大赦天下。
太极元年延和元年
五月十三日昧爽以前。
大辟罪以下。
咸赦除之。
其十恶及刘诚之胡太宰徒侣。
官人受赃。
并不在赦限。
文武官预大礼。
各赐勋一转。
桓彦范敬晖崔元炜袁恕己张柬之等。
特还其子孙实封二百户
大酺五日
崔璩张毖朝散大夫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
崔元炜张柬之等。
往以神龙之初
保乂王室。
奸臣所忌。
谪居炎海。
流落变衰。
感激忠义。
元炜嗣子吏部郎中
清才远韵。
谨守专直。
柬之嫡孙毖。
祖考继殁。
遗孤可伤。
彼勋业之下沦。
伫名贤之必复。
是得景倩而悲仲宣者也。
高皇乐毅之后。
武帝萧何之裔。
斯不远哉。
昭于德音。
缅怀前烈。
宜加后命。
毖并可朝散大夫
桓彦范等配享中宗庭诏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七
皇舆肇建。必有辅佐之臣。
天步多艰。爰仗经纶之业。
侍中谯国公桓彦范侍中平阳郡公敬晖中书令吏部尚书汉阳郡公张柬之特进搏陵郡公崔元炜中书令南阳郡公袁恕己等。并德惟神降。
材与运生。道协台岳。
名书谶纬。寅亮帝载。
勤劳王家。参复禹之元谋。
奉升唐之景命。虽殂谢既久。
而勋烈益彰。抚彝鼎以念功。
想旂常而增感。缅遵故实。
用表徽懿。俾列在清庙。
登于明堂。克申从祀之仪。
式茂畴庸之典。并可配享中宗孝和皇帝庭。
唐尚书右丞中书令张公神道碑 唐 · 徐浩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
有唐既受命。在太宗时
有若梁公房。郑公魏。
卫公。格于皇天。
高宗时。有若梁公狄。
格于上帝。在中宗时
有若汉阳王张。扶阳王桓。
兴复宗社。在元宗时。
有若梁公姚。广平公宋。
燕公始兴公二张。中兴王业。
夫以天柱将倾。大盗方起。
一振纲目。再阐皇猷。
始兴公为之。公讳九龄
字子寿一名博物
其先范阳方城人轩辕建国。
弦弧受氏。良位为帝华。
才称王佐。或相韩五叶。
或佐汉七貂。代有大贤。
时称盛族。四代祖讳守礼。
钟离郡涂山。曾祖讳君政
皇朝韶州别驾。终于官舍。
因为土著姓。大父讳冑
越州剡县。列考讳宏愈
新州索卢县丞。赠太常卿广州都督
皆蕴德葆光。力行未举。
地积高而成岳。云久蓄而作霖。
是生我公。蔚为人杰。
弱不好弄。七岁能文。
太常府君忧。柴毁骨立。
家庭甘树。数株连理。
王公方庆出牧广州。时年十三。
上书路左。燕公过岭。
一见文章。并深提拂。
厚为礼敬。弱冠乡试进士
考功郎沈佺期尤所激扬。一举高第。
时有下等。谤议上闻。
中书令李公当代词宗。诏令重试。
再拔其萃。擢秘书省校书郎
应道侔科对策第二等。迁左拾遗
封章直言。不协时宰
方属辞满。拂衣告归。
太夫人在堂。承顺左右。
孝养之至。闾里化焉。
始兴北岭。峭险巉绝。
大庾南谷。坦然平易。
公乃献状。诏委开通。
曾不浃时。行可方轨。
特拜左补阙。寻除礼部司勋员外郎
朝散大夫。超中书舍人
封曲江县男。转太常少卿
冀州刺史。以庭闱在远。
表请罢官。改洪州都督
桂州都督。摄御史中丞岭南按察兼选补使
黜免贪吏。引伸正人。
任良登能。亮贤劳事。
泽被膏雨。令行祥风。
属燕公薨落。斯文将丧。
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
时属朋党。颇相排拫。
穷栖岁馀。深不得意。
渤海国王武艺违我王命。思绝其词。
中书奏章。不惬上意。
命公改作。援笔立成。
上甚嘉焉。即拜尚书工部侍郎知制诰
扈从北巡。便祠后土。
命公撰赦。对御为文。
凡十三纸。初无稿草。
上曰。比以卿为儒学之士。
不知有王佐之才。今日得卿。
当以经术济朕。累乞归养。
上深勉焉。迁公弟九皋九章官近州里。
伏腊赐告。给驿归宁。
中书侍郎。丁内忧。
中使慰问。赐绢三百匹。
奔丧南讣。祔葬先茔。
毁无图生。嗌不容粒。
白雀黄犬。号噪庭茔
素鸠紫芝。巢植庐陇。
孝之至者。将有感乎。
既卒哭。复遣中使起公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口敕敦谕。不许为辞。
闻命号咷。使者逼迫。
及至阙下。恳请终丧。
手诏曰。不有至孝。
谁能尽忠。墨缞之义不行。
苍生之望安在。朕以非常用贤。
曷云常礼哀诉。即宜断表。
赐甲第一区。御马一。
寻迁中书令集贤学士知院事修国史
初公作相也。奏差择元戎。
皆取良吏。不许入请。
罢赏战功。减诸军兵。
省年支赐。谀臣儳议。
事竟不行。明年。
公奏籍田躬耕礼节。加金紫光禄大夫
进封始兴伯。每天长节。
公卿皆进宝镜。公上千秋录。
帝王兴衰。以为鉴戒。
公直气鲠词。有死无贰。
彰善瘅恶。见义不回。
范阳节度颍王沄奏前太子索甲二千领。上乃震怒。
谓其不臣。顾问于公。
公曰。子弄父兵。
罪当笞。况元良国本。
岂可动。上因涕泣。
遂寝其奏。武贵妃离间储君
将立其子。使中谒者私于公曰。
若有废也。必将兴焉。
公遂叱之曰。宫闱之言。
何得辄出。御史大夫李公尚隐太府卿裴胄先不礼中官
皆忤上旨。必在殊谴。
公全度焉。幽州节度张公守圭缘降两番斩屈突干。
将拜侍中凉州节度牛仙客以省军用。
将拜尚书。并触鳞固争。
竟不奉诏。平卢将安禄山入朝奏事。
见于庙堂。以为必乱中原。
固请戮之。上曰。
卿以王衍石勒。此何足言。
无何用兵。为虏所败。
张守圭请按军令。中留不行。
公状谏曰。穰苴出军。
必诛庄贾。孙子行令。
亦斩宫嫔守圭所奏非虚。
禄山不当免死。再三恳请。
上竟不从。边将盖嘉运等上策。
密发将士。袭平西戎
公以为不可妄举。结后代雠。
非皇王之化也。上又不纳。
及羯胡乱常。犬戎逆命。
元宗追叹曰。自公殁后。
不复闻忠谠言。发中使韶州吊祭。
其先见之明。有如此者。
学究精义。文参微旨。
或有兴托。或存讽谏。
后之作者。所宗仰焉。
上表论事。事多枢密
入皆削稿。人莫得知。
常以致君。齐衡
行之在我。何必古人。
由是去循资格。置采访使
收拔幽滞。引进直言。
野无遗贤。朝无阙政。
百揆时序。庶工允。
同侪见嫉。内宠潜搆。
罢公为尚书右丞相。初不介意。
居之坦然。执宪者素公所用。
劾奏权臣。豸冠得罪。
借以为累。贬荆州长史
三岁为相。万邦厎宁。
而善恶太分。背憎者众。
虞机密发。投杼生疑。
百犬吠声。众狙皆怒。
每读韩非孤愤。涕泣沾襟。
开元二十八年春。请拜扫南归。
五月七日。遘疾薨于韶州曲江之私第。
享年六十三。皇上震悼。
荆州大都督。有司谥行曰文献公
来岁孟冬。葬于洪义里武临原
近于先茔。礼也。
夫人桂阳郡夫人谭氏。循州司马府君诲之子也。
淑慎宜家。齐庄刑国。
佩环有节。纂组皆工。
幼作女仪。长为内则。
太夫人乐在南国。不欲北辕。
克勤奉养。深得妇礼。
至德二年十月六日。终于私第。
春秋七十七。昼哭䦱门。
日月绵远。同茔异穴。
卜兆从宜。公仲弟九皋。
宋襄广三州刺史采访节度经略等使殿中监。季弟九章。
温吉曹等州刺史鸿胪卿腰金拖紫
三虎为荣。立德行政。
二冯推美。嗣子拯。
居丧以孝闻。立身以行著。
陷在寇逆。不受伪官
及收复两京。特制拜朝散大夫太子右赞善大夫
孙藏器河南府寿安
永保先业。克秉义方。
殿中侍御史抗。文吏雅才。
清公贤操。以兄拯早世。
藏器幼孤。未建丰碑。
乃刻乐石。用展犹子之慕。
庶扬世父之美。浩义深知已。
眷以文章。礼接同人。
惠兼甥舅。薄技效德。
无愧其词。铭曰。
凤生丹穴。鹏翥南溟
天乘粹气。地发精灵。
杰出我公。扬于王庭。
甫称降神。说表骑星。
学究经术。文高宗匠。
再掌司言。爰立作相。
忠义柱石。谋猷帷帐。
王纲允。帝采惟亮。
退居右揆。出守南荆
元鹤缉翼。青蝇营营
不瞑犹视。虽殁如生。
昭昭令名。千古作程。
襄阳道810年 中唐 · 元稹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谷隐寺
引用典故:堕泪岘山 岘山碑
羊公名渐远,唯有岘山碑(“羊公”二句:《晋书·杜预传》:“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
近日称难继,曹王马彝(“曹王”句:曹王李皋字子兰宗室,天宝十一载曹王。初,扶风马彝未知名,首辟之,卒以正直称于时。曾谏阻张柬之林园,纳而称善。事详新、旧《唐书》本传。)
椒兰俱下世,城郭到今时(“城郭”句:参卷3《松鹤》注。)
汉水清如玉,流来本为谁。
论仪凤以后大臣褒赠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
中书令郝处俊/右。
仪凤元年八月
高宗将传位于天后
处俊对曰。
天下者。
高祖太宗之天下也。
非天皇之天下也。
天皇只合谨守宗庙。
传之子孙。
诚不可持国与人。
有私于天后
其事遂止。
处俊后子孙为酷吏所害。
文昌右相岑长倩/右。
天授初
凤阁舍人张嘉福与王庆之等。
率数百人连名上表。
请立武承嗣皇太子
长倩地官尚书格辅元竟不署名。
中宗东宫
不可更立武承嗣
言词切直。
仍责上书者遣散
承嗣所害。
御史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格辅元/右。
张嘉福请立武承嗣皇太子
天后辅元
辅元固称不可。
武承嗣所害。
右卫将军李安靖/右。
天授年。
王公百寮皆劝革命。
安靖独义形于色。
及被收下狱。
来俊臣诘其反状。
安靖谓曰。
以我是唐家老臣。
须杀任杀。
若问其谋反。
实无可对。
俊臣所害。
故赠越州都督徐有功/右。
天后革命之初。
宗室英贤。
将相旧老。
忠于国者。
相继受诛。
徐有功司刑丞累迁至司刑少卿
数议大狱。
务在平恕。
凡所济活者数百家。
前后奏雪枉破家者。
三经断死。
而执志不渝。
兼明元宗外祖母庞氏之冤。
开元中越州都督
就第吊祭。
赠物三百段。
一子官。
以前。
臣等伏见元和以来。
褚遂良狄仁杰张柬之等子孙。
累有恩制授。
惟此数家。
未蒙甄录。
望各访求子孙承嫡者。
特授一官。
如先未有谥者
各令有司定谥。
如无子孙。
特与追赠。
所贵百代之下。
再振清风。
海内忠良。
无不感厉。
未审可否。
奇才论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
开成初
余作镇淮甸
会有朝之英彦。
廉问剖符于东南者。
相继而至。
余与之宴言。
皆曰。
圣上谓丞相郑公覃李公固言李公石曰。
李训禀五常之性。
服人伦之教。
则不及卿等。
然天下之才。
卿等皆不如也。
丞相默然而退。
余曰。
李训甚狂而愚。
曾不及于徒隶。
焉得谓之奇才也。
自古天下有常势。
不可变也。
昔陈平之思吕宗。
而计无所出。
尝閒居深念。
陆贾由户而进。
不之觉也。
揣知其情。
曰。
将相和。
则社稷安矣。
因为画策。
陈平乃寤。
由是以黄金为绛侯寿。
将相交欢。
以败产禄。
近世五王之诛二张也。
汉阳王大将军李多祚谓曰。
将军爵服隆贵。
谁人与之。
曰太帝与之。
将军资产富侈
谁人与之。
曰太帝与之。
将军子弟荣禄。
谁人与之。
曰太帝与之。
因谓曰。
感太帝恩乎。
多祚漼然泪下。
又谓曰。
今太帝之子深居鹤禁
危若缀旒。
将军岂有意乎。
多祚遂感慨受命。
与之定策。
元载之图鱼朝恩也。
崔昭尹神州。
日请苑中牢醴以为朝恩羊。
及开馔。
因与北门大将军王驾鹤等结欢。
共筹阴计。
朝恩竟败。
夫举大事。
非北门无以成功。
此所谓天下之常势也。
李训守澄得幸。
虽职在近密。
而日夕游于禁中。
出入无碍。
此时挟守澄之势。
与天子契若鱼水。
北军诸将。
望其顾盼
与目睹天颜无异。
若以中旨谕之。
购以爵赏。
即诸将从之。
势如风靡矣。
舍此不用。
而欲以神州灵台游徼搏击之吏。
抱关拥彗之徒。
以当精甲利兵。
亦犹霜蓬之禦烈火矣。
赖中人觉其变。
未及其乱。
向使计尽行。
所诛者不过侍从数百人而已。
其徒尚数千人。
与北门协力报怨。
则天下横流矣。
何以知之。
窦武之举事也。
以五校士数千人屯都亭下。
中官矫诏令张奂率营士与阵对阵。
乃大呼武军曰。
窦武反。
汝皆禁兵。
宿卫宫省
何故随反者乎。
自旦至食时。
兵降略尽。
由是知自前代以来。
禁军皆畏伏中官
宰臣焉能使其效死。
嗟乎。
焚林而畋。
明年无兽。
竭泽而渔。
明年无鱼。
既经李训猖獗。
则天下大势。
亦不可用也。
宣州高大夫846年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二
某顿首再拜。
自去岁前五年。
执事者上言云。
科第之选宜与寒士。
凡为子弟。
议不可进。
熟于上耳。
固于上心。
上持下执。
坚如金石。
为子弟者。
鱼潜鼠遁
无入仕路。
某窃惑之。
科第之设。
圣祖神宗所以选贤才也。
岂计子弟与寒士也。
古之急于士者。
取盗取雠。
取于夷狄。
岂计其所由来。
况国家设取士之科。
而使子弟不得由之。
若以科第之徒。
浮华轻薄。
不可任以为治。
则国朝自房梁公已降。
有大功立大节。
率多科第人也。
若以子弟生于膏粱。
不知理道。
不可与美名。
不令得美仕。
则自尧已降。
圣人贤人。
率多子弟。
凡此数者。
进退取舍。
无所依据。
某所以愤懑而不晓也。
尧。
天子子也。
禹。
公子也。
文王
诸侯孙与子也。
武王
文王子也。
周公
文王之子武王之弟也。
夫子。
天子裔孙宋公六代大夫子也。
春秋时
列国有其社稷。
各数百年。
其良臣多出于公族及卿大夫子孙也。
鲁之季友季文子叔孙穆子叔昭子孟献子
皆出于三桓也。
臧文仲武仲出于公子彄。
柳下惠出于公子无骇(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称公族以王父字为氏展禽是也)
宋之良臣。
多出于戴桓武庄之族也。
举其尤者。
华元子罕向戌是也。
卫之良臣。
亦公族及卿大夫之裔也。
举其尤者。
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
皆公族也。
子鲜
公子也。
史狗史鱼宁武子
卿大夫之裔也。
齐之晏婴
晏桓子子也。
曹之子臧
公子也。
吴之季札
王子也。
郑之良臣。
皆公孙公族也。
举其尤者。
子封子良子罕子展子皮子产子张子太叔是也。
楚之良臣。
子囊子西子期
皆王子也。
子庚
王孙也。
其卿大夫之裔。
斗氏生令尹子文
后有斗辛斗巢斗怀昭王反国皆有大功)
蔿氏生蔿贾孙叔敖薳启疆薳子凭薳掩薳罢
屈氏生屈荡屈到屈建
六国时有昭奚恤
公族也。
屈原
诸屈后也。
皆其祖先于武王文王时
基楚国为霸者。
用其子孙。
其社稷垂九百馀年。
至于晋国最为强。
其贤臣尤多。
有赵氏魏氏韩氏狐氏中行氏范氏荀氏羊舌氏栾氏却氏祁氏。
其先皆武公献公文公勤劳臣也。
用其子弟。
召诸侯而盟之者。
仅三百年。
在六国。
齐之孟尝
赵之平原。
魏之信陵
皆王子王孙也。
齐复有司马穰苴
亦王族也。
其在汉魏已下。
至于国朝。
公族之子弟。
卿大夫之冑裔。
书于史氏为伟人者。
不可胜数。
不知论圣贤才能于子弟中。
复何如也。
言科第浮华轻薄。
不可任用。
则国朝房梁公元龄。
进士也。
太宗二十一年
为唐宗臣。
比之周召者。
郝公处俊
进士也。
宰相时。
高宗欲逊位与武后
处俊曰。
天下者。
高祖太宗之天下。
非陛下之有。
但可传之子孙。
不可私以与后。
高宗因止。
来济上官仪李元义。
进士也。
后为宰相
助长孙太尉河南共摧武后者。
突厥入塞。
免冑战死。
革废武后召。
元义助处俊言。
不可以位与武后
娄侍中师德
进士也。
吐蕃强盛。
监察御史
以红抹额
以猛士诏躬衣皮裤。
率士屯田。
积谷八百万石。
二十四年西征。
兵不乏食。
荐狄公为相。
中宗房陵
立为太子
汉阳王张公柬之
进士也。
年八十为相。
驱致四王。
手提社稷。
上还中宗
郭代公元振
进士也。
凉州仅十五年。
北却突厥
西走吐蕃
制地一万里。
握兵三十万。
氏惕息。
不敢移唐社稷。
魏公知古
进士也。
宰相
太平公主谋以佐元宗
及卒也。
宋开府哭之曰。
叔向古之遗直。
子产古之遗爱。
兼而有者。
其魏公乎。
姚梁公元崇登第。
下笔成章举首。
元宗起中兴业。
凡三十年。
天下几无一人之狱。
宋开府璟
进士也。
与姚唱和。
开元太平者。
刘幽求制策科
元宗徒步诛韦氏立睿宗者。
苏氏父子。
进士也。
大许公为相于武后朝。
酷吏中不失其正。
中宗朝诛反贼郑普思于韦后党中。
小许公元宗朝。
号为苏宋
张燕公说制策科
张易之兄弟。
睿宗元宗监国
竟诛太平公主
招置文学士
开内学馆。
元宗好书尚古。
封中太山祀后土。
因燕公也。
张曲江九龄
进士也。
李林甫牛仙客
张守圭不斩安禄山
谪老南服。
年未七十。
张巡进士也。
凡三入判等。
以兵九千守睢阳城凡周岁。
拒贼十三万兵(出天宝杂记)
使贼不能东进尺寸。
以全江淮。
元和中宰相河东司空中书令裴公。
进士也。
裴公仍再得宏辞制策科
贞元时
河北叛。
齐蔡亦叛。
阶此蜀亦叛。
吴亦叛。
其他未叛者。
皆高下其目。
熟视朝廷希向强弱而施其所为。
司空公始相宪宗
废权倖之机牙。
令不得张。
收敛百职。
归于有司。
节度使出朝廷。
不由兵士(始自抚州除袁相为滑州三月无帅三军无事宪宗始信之自此不用贞元故事以行军副使大将军节度使
拔取沉滞。
各还其官开州唐舍人职方郎中知制诰饶州李赵公考功郎中知制诰贞元中皆十馀年迁逐其他似谪者亦皆当叙用也)
然后西取蜀。
东取吴。
天下仰首。
始见白日。
裴公抚安魏博。
使田氏尽归六州。
元和中剪蔡剧贼。
于洛师胁下招来常山
质其二子。
以累其心。
取十三城。
使不得与齐交手为寇。
因诛师道。
河南尽平。
当是时。
天下几至于太平。
凡此十九公。
皆国家与之存亡安危治乱者也。
不知科第之选。
复何如也。
至于智效一官。
忠立一节。
德行文学
不可悉数。
董生云。
春秋之义。
变古则讥之。
傅说高宗曰。
监于先王成宪。
其永无愆。
殷道复兴。
鸿雁美周宣王能复先王之道。
西汉魏相汉宣帝为中兴。
但能奉行汉家故事。
姚梁公元宗
亦以务举贞观之法制耳。
自古及今。
未有背本弃古而能致治者。
昨获览三郎秀才新文凡十篇。
数日在手。
读之不倦。
其旨意所尚。
皆本仁义而归忠信。
加以辞彩遒茂。
皎无尘土。
况有诚明长厚之誉于千人中。
傥使前五六年得进士第
今可以出入谏官御史
助明天子为治矣。
古人云。
三月不仕则相吊。
安有凡五六年来选取进士
施设网罟。
如防盗贼。
言子弟者。
噎哑抑郁。
思一解布衣。
下士齿。
厥路无由。
于古未前闻也。
某因览三郎文章。
不觉发愤。
略言大槩。
干触尊重。
无任惶惧。
某再拜。
鲁望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过褒庸材靡有称是然襄阳曩事历历在目夫耆旧传所未载者汉阳王则宗社元勋孟浩然则文章大匠予次而赞之因而寄荅亦诗人无言不詶之义也次韵869年 唐 · 皮日休
 押宥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引用典故:牛衣卧
汉水碧于天,南荆廓然秀。
庐罗遵古俗,鄢郢迷昔囿。
幽奇无得状,巉绝不能究。
兴替忽矣新,山川悄然旧。
斑斑生造士,一一应玄宿
巴庸乃崄岨,屈景实豪右。
是非既自分,泾渭不相就。
粤自灵均来,清才若天漱。
伟哉洞上隐,卓尔隆中耨。
始将麋鹿狎,遂与麒麟斗
万乘不可谒,千钟固非茂。
爰从景升死,境上多兵候(一作堠)
檀溪试戈船,岘岭屯贝胄
寂莫数百年,质唯包砾琇
上玄赏唐德,生贤命之授。
是为汉阳王,帝曰俞尔奏。
巨德耸神鬼,宏才轹前后。
势端唯金茎,质古乃玉豆。
行叶荫大椿,词源吐洪溜。
六成清庙音,一柱明堂构。
在昔房陵迁,圆穹正中漏。
繄王揭然出,上下拓宇宙。
俯视三事者,騃騃若童幼。
低摧护中兴,若凤视其鷇。
遇险必伸足,逢诛将引脰。
既正北极尊,遂治众星谬。
重闻章陵幸,再见岐阳狩。
日似新刮膜,天如重熨绉。
易政疾似欬,求贤甚于购。
化之未期年,民安而国富。
翼卫两舜趋,钩陈十尧骤。
忽然遗相印,如羿卸(一作御)其彀。
奸倖却乘衅,播迁遂终寿。
遗庙屹峰崿,功名纷组绣。
开元文物盛,孟子生荆岫。
斯文纵奇巧,秦玺新雕镂。
甘穷卧牛衣,受辱对狗窦
思变如易爻,才通似玄首。
秘于龙宫室,怪于(一作即)天篆籀。
知者竞欲戴,嫉者或将诟。
任达且百觚,遂为当时陋。
既作才鬼终,恐为仙籍售。
予生二贤末,得作升木狖。
兼济独善,俱敢怀其臭。
江汉称炳灵,克明嗣清昼。
继彼欲为三,如醨如(一作和)醇酎。
既见陆夫子,驽心却伏厩。
结彼世外交,遇之于邂逅。
两鹤思竞闲,双松格争瘦。
唯恐别仙才,涟涟涕襟袖。
荐士论 五代 · 牛希济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六
朝廷求贤之道。
备于往古。
以经学文艺之流。
凡设十有二科以待之。
郡国每岁贡士
尽应其科。
其外诸侯。
各举所知。
以为裨补圣世。
奏章不绝于明廷。
爵赏实烦于王命。
当承平之时。
卿大夫家召佣书者。
给之纸笔之资。
日就中书录其所命。
每昏暮。
亲朋子弟。
相与候望
以其升沉。
以备于庆贺。
除书小者五六幅。
大者十有二三幅。
每日断长补短。
以文以武。
不啻三十馀人。
一岁之内。
万有馀众。
或考秩迁满。
方伯慰荐。
或伐阅功劳。
或升奖旧勋。
诏制之辞。
必嘉其官业。
赏其才艺。
褒其行实。
叙其劳绩。
无一日不为之。
未尝得一贤士。
与天子共治于四海。
未尝得一贤将。
与天子镇静于二边。
非求之不广。
荐之不至也。
岂五百年一贤生世哉。
画饼不可以充饥
诵药不可以愈疾。
盖无其实而有其名使之然也。
自朝廷及郡国诸侯之所举。
皆无其实。
将如之何。
尝试论之。
自文艺之流。
假手于人。
投掷于公卿之门者。
率不能知其伪。
公试之地。
尚复乞贷。
经学之子。
考帖之时。
预有歌括。
问义之日。
一席之内。
对者六七。
皆诵本疏。
别无新意。
更相救助。
发起义端。
有司但记其属求之也。
以为之去留。
即经学文艺之谬也如是。
况汉世公卿大夫
皆以通经对策。
名动天下。
然后登用。
或居谏诤之列。
或处燮理之任。
朝廷每有水旱灾沴。
彗孛陵犯。
日月薄蚀。
必引所通经义證据。
以为之救。
殆与今日之经学者异矣。
文学侍从之臣。
必选于切问近对之才。
必本于讽谏理辞之要。
故其文章。
传之至今。
又与今日之辞赋者异矣。
郡国所送偫众千万。
孟冬之月。
集于京师
麻衣如雪。
纷然满于九衢。
是非相难。
固不可知矣。
诸侯所荐。
率皆应权倖之旨。
承交游之命。
取其虚名奏署。
谓之借听
取其谬举之说。
谓之横荐。
凡四方表函。
达于中书者。
必可指期于清贯美秩。
名邦剧邑
诸侯之荐士。
宰执之命官。
岂唯平生未交于一言。
盖见其姓氏而己。
岂能摭实哉。
官达倖门。
易如秋草。
能复贵贱之别□冠裳之重矣。
朝廷委辅相之权衡。
览诸侯之章疏。
视其文。
信其人。
以为荐公孙宏董仲舒之学也。
相如枚皋之才也。
冉季政事之能也。
孙吴将帅之略也。
时君既不问其实。
安可不信大臣之言。
从而与之。
上下相蒙。
其何以济。
且姬周之世。
荐贤者多受赏。
鲁史有之矣。
魏晋之日。
门生故吏有罪。
必连坐举主。
史有之矣。
今荐贤之赏。
久已废矣。
连坐之典。
又不行矣。
况今之所举。
非徒古者知之审。
取其必达。
取其必富贵。
□如一死生不变之为诚明也。
荐其为将也。
覆军擒帅。
伐国获地。
然后以为得。
荐其为相也。
富国安人
来诸侯之朝。
霸王之业。
然后以为得。
今之举士。
为筮仕结绶之渐。
一命一官而己。
他日之功过。
皆莫知也。
荐人用人之道。
何以得其贤矣。
孔文举祢正平
以为堪任大臣。
皋陶之才。
汉后委而弃之。
竟不能知其道之否臧。
狄仁杰张柬之宰相业。
武后用之为相。
果能克正唐祚。
有中兴之功。
文举祢衡也。
委而弃之。
仁杰之荐柬之也。
举而用之。
岂系吾道之废兴。
岂系历数之理乱乎。
然用之则如此。
不用之则如彼。
骐骥伏枥。
安能千里之步。
龙泉在匣。
孰知截玉之利。
悲夫。
用与不用耳。
士之于世。
不可期于一人之知己者。
苟有知者。
甘心死节。
尚且不疑。
况复升荣显之中。
行心胸之事。
安人之安。
而存随之。
利人之利。
而亡有之。
利天下者。
以利己之厚者也。
利百姓者。
乃利其身之远者也。
君子之人。
岂不利其身哉。
为国家得人则理。
失人则乱。
古今不易之常理。
安可不以求士为急。
诗曰。
济济多士
文王以宁。
以四海所归之圣。
尚假多士之力。
况中庸之主哉。
易曰。
君子不家食吉。
仲尼以天纵之德。
犹思贤者与之共食。
况寻常人哉。
又曰。
皎皎白驹
在彼空谷。
盖遗贤之叹也。
又曰。
束帛戋戋。
贲于丘园。
盖求之于野也。
人君子。
何代无之哉。
上之人其求之以道。
既不废于朝夕。
于所荐不公。
所用非贤。
将难以至于理。
当在申明上赏连坐之典以正之。
奸邪攀援之路。
渐将息矣。
一举之妄。
后当自获其辜。
知有畏矣。
在位者斯有贤者矣。
有道之士争趋之矣。
唐狄梁公1038年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范文正公集》卷一一、《陇右金石录》卷三、《雍大记》卷三二、《唐宋名贤确论》卷八、《永乐大典》卷六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狄仁杰祠
天地闭,孰将辟焉?
日月蚀,孰将廓焉?
大厦仆,孰将起焉?
神器坠,孰将举焉?
岩岩乎克当其任者,惟梁公之伟欤!
公讳仁杰字怀英太原人也。
祖宗高烈,本传在矣。
公为子极于孝,为臣极于忠。
忠孝之外,揭如日月者,敢歌于庙中。
公尝赴并州,过太行山,反瞻河阳,见白云孤飞,曰:「吾亲在其下」。
久而不能去,左右为之感动。
《诗》有陟岵陟屺,伤君子于役,弗忘其亲,此公之谓欤!
于嗟乎,孝之至也,忠之所繇生乎!
公尝以同府掾当使绝域,其母老疾,公谓之曰:「奈何重太夫人万里之忧」?
长史府请代行。
长史、司马方眦睚不协,感公之义,欢如平生。
于嗟乎,与人交而先其忧,况君臣之际乎!
公为大理寺丞,决诸道滞狱万七千人,天下服其平。
武卫将军权善才坐伐昭陵高宗命戮之,公抗奏不却。
上怒曰:「彼致我不孝」。
左右筑公令出。
公前曰:「陛下以一树而杀一将军张释之所谓假有盗长陵一抔土,则将何法以加之?
臣岂敢奉诏,陷陛下于不道」?
帝意解,善才得恕死。
于嗟乎,执法之官,患在少恩,公独爱君以仁,何所存之远乎!
高宗幸汾阳宫,道出妒女祠下。
彼俗谓盛服过者,必有风雷之灾。
并州发数万人别开御道。
公为知顿使,曰:「天子之行,风伯清尘,雨师洒道,彼何害哉」!
遽命罢其役。
又公为江南巡抚使,奏毁淫祠千七百所,所存惟夏禹太伯、季子、伍员四庙。
曰:「安使无功血食,以乱明哲之祠乎」?
于嗟乎,神犹正之,而况于人乎!
公为宁州刺史,能抚戎,郡人纪之碑。
及迁豫州,会越王乱后,缘坐者七百人,籍没者五千口。
有使促行刑,公缓之,密表以闻曰:「臣言似理逆人,不言则辜陛下好生之意。
表成复毁,意不能定。
彼咸非本心,唯陛下矜焉」。
敕贷之,流于九原郡
道出宁州旧治,父老迎而劳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辈耶」?
相携哭于碑下,斋三日而去。
于嗟乎,古谓民之父母,如公则过焉。
斯人也,死而生之,岂父母之能乎!
时宰张光辅率师平越王之乱,将士贪暴,公拒之不应。
光辅怒曰:「州将元帅耶」?
对曰:「公以三十万众除一乱臣,彼胁从辈闻王师来,乘城而降者万计,公纵暴兵杀降以为功,使无辜之人肝脑涂地。
如得尚方斩马剑加于君颈,虽死无恨」。
光辅不能屈,奏公不逊,左迁复州刺史
于嗟乎,孟轲有言,威武不能挫,是为大丈夫,其公之谓乎!
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为来俊臣诬搆下狱。
公曰:「大周革命,万物惟新。
唐朝旧臣,甘从诛戮」。
因家人告变,得免死,贬彭泽令
狱吏尝抑公诬引杨执柔,公曰:「天乎,吾何能为」!
以首触柱,流血被面,彼惧而谢焉。
于嗟乎,陷阱之中,不义不为,况庙堂之上乎!
契丹冀州,起公为魏州刺史以禦焉。
河朔震动,咸驱民保郛郭。
公至,下令曰:「百姓复尔业,寇来吾自当之」。
狄闻风而退,魏人为之立碑。
未几入相,请罢戍疏勒等四镇,以肥中国。
又请罢安东,以息江南之馈输。
识者韪之。
北狄再寇赵、定间,出公为河北道元帅
狄退,就命公为安抚大使
前为突厥所胁从者,咸逃散山谷。
公请曲赦河北诸州,以安反侧。
朝廷从之。
于嗟乎,四方之事,知无不为,岂虚尚清谈而已乎!
公在相日,中宗房陵,则天欲立武三思为储嗣。
一日问群臣可否,众皆称贺,公退而不答。
则天曰:「无乃有异议乎」?
对曰:「有之。
一昨陛下命三思武士,岁时之间数百人。
及命庐陵王代之,数日之间者十倍。
臣知人心未厌唐德」。
则天怒,令策出。
又一日,则天谓公曰:「我梦双陆不胜者何」?
对曰:「双陆不胜,宫中无子也」。
复命策出。
又一日,则天有疾,公入问閤中。
则天曰:「我梦鹦鹉双翅折者何」?
对曰:「武者陛下之姓,相王、庐陵王则陛下之羽翼也,是可折乎」?
三思在侧,怒发赤色。
则天以公屡言不夺,一旦感悟,遣中使密召庐陵王矫衣而入,人无知者。
召公坐于帘外而问曰:「我欲立三思,群臣无不可者,惟俟公一言。
从之则与卿长保富贵,不从则无复得与卿相见矣」。
公从容对曰:「太子天下之本,本一摇而天下动。
陛下岂以一心之欲,轻天下之动哉!
太宗百战取天下,授之子孙,三思何与焉?
高宗寝疾,令陛下权亲军国。
陛下奄有神器数十年,又将以三思为后,如天下何?
且姑与母孰亲,子与侄孰近?
庐陵王,则陛下万岁后享唐之血食,立三思则宗庙无祔姑之礼。
臣不敢爱死以奉制,陛下其图焉」。
则天感泣,命褰帘使庐陵王拜公曰:「今日国老与汝天子」。
公哭于地,则天命左右起之,拊公背曰:「岂朕之臣,社稷之臣耶」。
已而奏曰:「还宫无仪,孰为太子」?
于是复置庐陵王龙门,备礼以迎,中外大悦。
于嗟乎,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其至诚如神。
雷霆之威,不得而变乎!
则天尝命公择人,公曰:「欲何为」?
曰:「可将相者」。
公曰:「如求文章,则今宰相李峤苏味道足矣。
文士龌龊,思得奇才以成天下之务乎?
荆州长史张柬之,真宰相才,诚老矣,一朝用之,尚能竭其心」。
乃召拜洛州司马
他日又问人于公。
对曰:「臣前言张柬之,虽迁洛州,犹未用焉」。
秋官侍郎
及召为相,果能诛张易之辈,返正中宗,复则天为皇太后
于嗟乎,薄文华,重才实,其知人之深乎!
又尝引拔桓彦范敬晖姚元崇等至公卿者数十人。
公之勋德,不可殚言。
有论议数十万言,李邕载之别传。
论者谓不夭,金石不柔,受于天焉。
公为大理丞,抗天子而不屈。
豫州日,拒元帅而不下。
及居相位,而能复废主,以正天下之本。
岂非刚正之气出乎诚性,见于事业?
当时优游荐绅之中,颠而不扶,危而不持者,亦何以哉!
某贬守鄱阳,移丹徒郡,道过彭泽,谒公之祠而述焉。
又系之云:
商有三仁,弗救其灭。
汉有四皓,正于未夺。
呜呼!
武暴如火,李寒如灰。
何心不随,何力可回?
我公哀伤,拯天之亡。
逆长风而孤骞,愬大川以独航。
金可革,公不可革,孰为乎刚?
地可动,公不可动,孰为乎方?
一朝感通,群阴披攘
天子既臣而皇,天下既周而唐。
七世发灵,万年垂光。
噫!
非天下之至诚,其孰能当!
狄仁杰张柬之为相 北宋 · 孙甫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四、《唐史论断》卷上
论曰:观武后张柬之,见其任贤之术也。
武后临朝,僭窃二十馀年,所用之人奸正相半。
盖后俊智之性,有过于人,谓不用奸人无以成己欲,不用贤人无以庇己过,然持大权者多贤才也。
狄仁杰姚元崇相于内,娄师德郭元振将于外,天下事何虑乎?
故虽凶残不道,不至祸败者以此也。
仁杰元崇相国,才谋之士不乏于时,尚孜孜访于二相,求大才以备任用。
二相力荐柬之,立命作相,其推心不疑如此,则向之任用之意可知矣,岂非得任贤之术也?
一妇僭天下大号,恣行凶虐,尚以大权付得其人,久不祸败。
为人君者能推诚任贤,天下岂有忧患乎?
张文懿公士逊旧德之碑1049年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六、《宋景文集》卷五七、《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惟宋四叶,天以端命付皇帝,既社南邦,乃建元储。
始御资善堂,参听天下事,真庙委成,群臣遵审训,奉上国宝。
皇帝即位,重光合华,道益大兴,天焘地持,罔有不承。
惟其佐曰清河张公,由户部吏部二郎中直昭文馆,为寿春及升府咨议参军,以右谏议大夫太子左右庶子,进枢密直学士,为宾客,以枢密副使给事中詹事
出入两宫,实辅实维。
逮潜而飞,神摅景发,首羾天极。
上之六年,制诏有司:「先帝遗朕宝臣士逊,毗亮厥初,勤劳我家,外经内干,声烈嘉饪。
罔德不酬,朕庶几焉。
尔惟相,且类台德」。
前此,公已三迁为尚书左丞
乃以礼部尚书中书门下平章事,分执政事笔。
于是纲纪文章,张设修明,公与二三臣协恭济虔,风力锐甚。
因其故而奉行之,本其宜而财相之,所以镇浮扼动,便安元元之道甚备,翕然号称职相。
枢密使曹利用素贵强,宗子留乡里使酒不轨。
既具狱,或谓利用并坐,上疑以问执政,众噤嘿相顾望。
公徐曰:「利用大臣,宜不知状,独不肖子为之」。
时间语先入,利用得罪。
公以议不合,罢为刑部尚书、知江宁府
宰相文正王曾亦为上别白。
曹事终,曹氏复爵土,还所籍产,官其子孙。
居二岁,朝京师,以检校太傅定国军节度、知许州
踰年,用旧官复入相,进中书侍郎兵部尚书
明年,上专揽万务,除门下侍郎,仍前官,遂总魁柄。
未几,以左仆射保留西洛
杨崇勋亦罢枢密使,以帅节兼台司,同谢殿中班,在公右。
帝怃然悟。
明日,授公检校太师山南东道节度,以宰相秩复守许昌
公不以汉相尊废事事,为政有体,不曲折烦苛,时时方略纵舍,有足观者。
赋更在民,类先与期,故所到皆有惠利仁爱。
筑大堤环城,以障瀿潦,癐积燥完,户免垫愁,许人蒙休,镵碧颂功。
判河南府
久之,上推雅故,复进公为上宰,尽还前在丞相府之领。
封郢国公
公既以年高位隆,万或一悔,有不胜任之责,乃七表让还印绶,面陈又十数。
虽上之所以拒而留者,亦不胜记。
公执不回,遂册拜太傅进封邓国公,听谢。
特诏朝朔望,大朝会并缀中书门下班,出入施伞。
与一子五品绯,赐近城园一区,月给实俸。
国朝自中书得老者,以公为初。
辞朔望,惟朝会一再至,至必上眷瞩加等,或遣中侍者劳问。
尝御书飞白「千岁」二字,赐公难老。
公因铺叙前后所锡书九百函,为歌一篇,赞成盛德。
皇祐元年正月己未薨于第,享年八十有六。
翌日问闻,上骇叹,趣外办车驾。
或言日直陛下元命,不可往,上曰:「股肱实亏,日于何避」?
遂行,哭之恸。
赐银三千两,布帛醪米副之。
以太师、中书令贲其柩。
进升宗党官若职者十有六人
呜呼!
公字顺之淳化中乡进士试禁中,占对鸿彻。
太宗异之,擢乙科,调郧乡主簿射洪
以异政闻,改襄阳,外忧自免。
还,除秘书著作佐郎、知邵武县
转本省丞。
虢略杨亿翰林,高持风鉴,少所器可,荐公才堪御史,因授监察御史
江南转运使阙,中书进拟辄却,真宗不次用公,执政贺上得人。
广南东路,三迁至兵部员外郎
代还,授河北转运使
工部郎中
河齧棣州,有诏徙阳信
官见粮多,不可以迁。
公视濒河数州方歉食,即计馀以贷民,年如约输入新郡,振乏权赢,众赖以纾。
真宗最公治状,欲遂寘左右。
会王府开,面命公曰:「枚选于众,无易而才」。
公拜稽首,遂用调护。
公身七尺,进退安重。
中隐正,外文明,笃于孝友,根于仁爱。
一时士大夫歆艳,成就出门下者,皆名流钜人。
施予姻旧,禀稍略足,不问在否几何。
枢省凡八年,后三至台辅
去位又十年,所遇不同,而事皆可纪。
方上谅闇冢司持衡,排抵时望,阴席权宠。
公居其间,防检百为,身侔长城,虑先元龟,妖脂谗具,无所投污,然而卒定大事。
乾兴时,善公之谋。
章献佐治,轩陛重严,公事二圣,外谋必闻,里言不宣,孝承慈佑,鸿名双济。
及乾刚独奋,有弗厌者,一切罢免,而公见留。
宰相文惠陈尧佐门下生窃出上书,妄言变事,又有讥谏官立党者。
公还奏上前,质其诬蔑,于是告者结三岁刑,谏官事寝不下。
明道间,见公之忠,耆德复用。
上方厉精听断,公朝夕进见,一力匪懈,登畯吁良,缉兴化条,太和嘉生,蒸薄渗漉。
举天下全盛,视公所以致君至不至耶!
大抵相创业者先功,相守成者先德,经纶之业易言,而镇靖之绩难知,公可谓治世之杰辅,皇极之全懿者已。
故宝元以来,著公之劳。
公之引年,人间事一不概意,阅旁行书,粗以应外,精以治内,乘和日化,与相颓靡。
再过乡上冢,召故人长者,散金为寿。
野服巾车,不自贵其贵。
百祉蕃并,化为康宁。
偃然牖下,如蜕一委。
当此时,搢绅大夫之辈,又善公终。
圣上所以恻悼痛,举哀外次,三不视朝。
有司谥为文懿,匪公孰宜!
凡附官见职者:审官审刑二院,史馆会灵观判官,以近臣兼之;
契丹国信使,在藩房时,帝所特选;
祥源观使,以宥密领之;
集贤殿昭文馆学士监国子、南郊大礼使、献懿二太后园陵使,以执政莅之。
邑户万五千七百,勋阶极品,功臣出处更二十六号。
公于书史,多所汎览。
为辞章,深纯典正
尤嗜诗,所得皆自然经奇,无所彫劂。
礼部尚书清河张咏许为第一流。
生平编次成十集。
既诏索遗藁,家丞录五集以献,遂秘禁中。
信乎,有德而又有言者欤!
公之先,盖汉阳王柬之苗裔,系牒湮落,世数失传。
至曾大父讳育,从唐本道帅赵凝府钩校用度,奏为大理评事
凝破,避兵溯汉,止均州郧乡,道葬焉。
配曰郭氏。
大父讳裕,试金吾卫长史,主阴城盐铁院,配曰胡氏。
父廷朗,隐约违世,配曰赵氏、二庞氏、李氏。
公能推恩,以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尚书令、郕、楚、韩三国公上追先烈,以燕、晋、魏、韩、鲁、越国,封自妣而上五族太夫人。
公即魏国所生。
七日而母夫人丧,属公于姑。
顾复劳苦,至于成立,公请于朝,封姑为南阳县太君
其丧也,如母而不缞。
姑子全氏,赠太子左赞善大夫
公娶姓三:蒋、黄氏,追封晋陵、英国二夫人;
冯氏,封舒国夫人
四男子:曰友直,刑部员外郎直史馆
曰友称,殿中丞
曰友正,将作监丞
曰友谊,奉礼郎,独早世。
上恤其孤,故友直为史馆修撰,友称任亲民官,友正选大理寺丞
薨之年夏四月癸酉,克葬公于河南府登封县中乡之原,英、舒二夫人祔焉。
诸子以叙公之业有故吏状,饰公之惠有容官议,册悯于朝,志埋于幽,奏终藏事,无不如志;
惟纤石巍存,可刻以磨,若又著庸其上,显摅无穷,谁不谓然。
乃请而命史臣祁系以词。
曰:
惟天兴雨,有云歊蒸。
惟辟抚期,有贤挺生。
贤者谓谁,英英令君。
朅来于朝,对我圣真
帝启南社,实护且毗。
既在东宫,陟降不违。
帝受昌珍,瑞福纷纶。
负日当天,四海复晨。
内经鸿枢,帝心以嘉。
三陟宰司,并秉将牙。
公之在朝,施设有方。
百工仪仪,莫匪畯良。
公之出藩,人以阜安。
黍稷炽丰,靡厉靡患。
圄牢岁空,吏不傅爰。
老还第家,为国傅臣。
班视台铉,宠光益振。
陶天之和,用克永年。
未始疾忧,委化而蟺。
帝叹憖遗,行不便时。
殓以衮章,殁轸馀思。
凡公猷为,一代宗臣。
有勋在史,有德在民。
昔周之奭,佐成以功。
叶振权纲,王道郅隆。
在唐之说,辅明以嗣。
拥全威灵,大猷讫济。
公视二臣,孰为后先。
著辞表阡,风烈永传。
韩密学经略使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三、《徂徕石先生全集》卷一六、《圣宋文选》卷一六
经略密学阁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人;
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功。
近自唐观之,武氏变唐为周,非常也,梁公立非常之功;
禄山盗据两京,非常也,汾阳立非常之功;
朱泚之乱,非常也,西平立非常之功;
淮西之贼,非常也,晋公立非常之功。
今元昊猖狂,敢侮天子,以夷狄而慢中国,以蝼蚁而亢至尊,亦非常也。
求非常之人,立非常之功,莫若阁下。
圣君聪明,能知人,故自兴师以来,阁下独当上注意,曾未及期岁,由中谏升为枢密直学士
是急非常之功于阁下也,得不留意焉?
今用兵之处,诚已得人。
然建大厦者非一材,维泰山者非一绳。
为梁公犹取张柬之桓彦范五人为之助,为晋公亦以韩吏部马总柳公绰诸君子为之佐,然后功立成也。
前窃见阁下言贝州三郎者,深州人李七郎者,彼徒以武力可任,阁下尚且不遗之,癋于天下之豪盓哉!
泰山布衣孙明复沛县布衣梁构、太平布衣姜睶、任城布衣张竳,皆有文武资材,仁义忠勇,计策谋略,可膺大任。
国家无事时,足容偃蹇山林,啸傲云泉。
今边寇内侮,牵朝廷露师转粟之劳,烦吾君宵衣旰食之虑,等岂得申申燕居,饱食高枕乎!
阁下经略陜西,茍得四人,实有以助成阁下非常之功。
不次。
介再拜。
南山有奇木赠慎彦邻 北宋 · 徐积
人皆患穷饿,子独无寒饥。
子乃何为者,汲汲售于是。
汉之公孙弘唐之张柬之
子岂不知此,与世相驱驰。
南山有奇木,荦荦松桧姿。
此木在深山,年代不可知。
烟云终日荫,雨露早夜滋。
一干可为栋,一枝可为榱。
耽耽廊庙中,小大皆可施。
子岂不知此,汲汲将何为。
子其自努力,发愤而忘疲。
非异域,行者皆可几。
退之虽绝足,大步亦可追。
嗟子之兄弟,与我如四支。
余言子其听,无使我歔欷。
五王论 北宋 · 张唐英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三○、《历代名贤确论》卷七三、《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二
薛季昶尝劝敬晖等令诛武三思,而等不从,季昶曰:「吾不知死所矣」。
其后因王同皎事,罗织其事,远窜岭外。
崔寔献计,遣御史周利用巡岭外,逼令自杀。
桓彦范死于龙州敬晖死于崖州崔晔死于白州张柬之死于新州袁恕己死于窦州
读史至此,未尝不歔欷流涕也。
嗟乎!
五王奋大忠,仗大节,诛张昌宗等,扫除内难,肃清宫闱,复子明辟,中兴国祚,其忠节足以贯神明,纯诚足以贯日月,谓其延福锡庆,宜与唐齐其盛衰,而才享封爵,已陷网罗,岂所谓渔于深渊者,得祸亦大乎?
盖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也。
夫以三思之智,岂贤于五王哉?
盖果于先几而发,使五王卒为所图。
故五王能季昶之计而诛韦氏、枭三思,则岂有后患哉!
汉之窦武晋之张华,皆迟疑不断,尽为小人之所图。
若五王之非辜,其亦、华之徒欤!
后世忠义之士,欲立大功,弭大难,茍徘徊乎寸心,犹豫乎末路,不能屈伸在我,而枉直随形,则五王之祸,尝倚人门户之间尔,可不畏哉!
又旧史以季昶载于《良吏传》,亦非也。
季昶本与五王同谋诛易之,其后又同得罪死于岭外,附于《五王传》可也,何必载于《良吏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