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牙痛诸子入候时正大雪西轩围炉分赋 明末清初 · 释函是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世逢多难厌馀生,买断青山尚畏名
老病日思先佛训,寒温时感后昆情。
新归共说关梁涩,旧住惟言菽水清。
炉火初红风味别,现前佳句雪中成。
回士友启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九、《秋崖集》卷二三
某自揆何人,有来秀句。
我辈畏名如畏虎,欲捲锦鲸而还之;
书生得句胜得官,复贪黄绢之妙甚。
虽愧衮褒之误,敢轻绨笥之藏。
回叶兄劄(二)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秋崖集》卷三一
某技老空山,久已无意人间世矣,旧交新识,相忘江湖
忽奉琅题,茫然莫记其孰何也。
昏缪如此,又安得与于斯文?
有如执事先辈英声为当世钜公所称道,又焉取深山穷谷无闻之一羽士哉!
往年为郡时,亦欲奉薄少为入梓费,率皆炊不及熟,挈之而归。
今又穷卧荒寒,徒有愧色,负负何言。
凡与某之文愿一切刊去,毋使不振之踪重为识者所指目。
前辈畏名如畏虎,不肖者其奚以堪?
相望正遥,岂胜翘注!
无名木 宋 · 傅宗教
 押词韵第十五部
峨峨九日峰,下有千年木。
正异岁寒姿,命受兹也独。
十围铁干古,百尺虬髯矗。
不以姓名显,肯为封爵辱。
畏名如畏虎,终焉托岩伏。
何当大厦求,一枝亦自足(以上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七)
朝奉郎王君墓志铭嘉定十一年 南宋 · 袁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八七、《絜斋集》卷一九
庆元初,余备数成均,与国子监书库官王君为僚。
未几,余以罪去国。
后九年,王君卒。
十有六年,君之二子见余中都,具言:「往者权奸用事,一时士大夫靡然趋之,先君未尝一造其门,遂大与之忤。
书库终更,例迁学官,次则掌故,而先君独否,义不苟求,卒从外补。
状其行者,虽知贤,而奸臣犹存,不敢登载。
今岁月已深,恐遂湮没。
重念先君虽屈于当时,犹可伸于后,敢以墓铭为请」。
君之中表司农寺丞楼君伯仲,称道其美亦然。
呜呼!
此人之大节也。
于此不挠,其馀可占矣。
遂敬诺之,而未及作。
奉祠里居,乃克为之。
君讳中行,字知复
曾祖讳直臣,故朝议大夫,赠金紫光禄大夫,妣夫人时氏、陈氏。
祖讳俣,故□部尚书,赠光禄大夫,妣夫人黄氏、宋氏。
考讳远,国子司业,妣宜人张氏。
其先大名府人,三槐丞相之近族也。
五世祖修撰徙居宛丘尚书复寓馀姚,至今家焉。
尚书以刚正为时宰所忌,司业流落北方,间关来归,俱有盛名于世,以故门户赫奕,海内推仰。
君蚤岁颖悟不群,熟诸经史,居亲旁,时时默诵数百千言。
尚书遗恩补官,调迪功郎婺州武义县主簿,将上,以司业持节闽中,远于膝下,易四明慈溪,又迟次两载。
夫筮仕之始,孰不以资考为急,而君独不然,恬于进取,天性则然矣。
黠吏豪宗,邑之巨蠹也。
君始为簿领,吏试以事,观其所为,精明烛奸,痛绳以法,莫不惊服。
巨室或凭仗势要,故不输赋,令末如之何。
郡檄君代之,惩其最甚者,以儆其馀。
不一月,输者毕集。
复被檄塞海堤之决,父老争言,堤所以圮,蛟齧。
实使然,先祭之乃可。
君弗听,笼巨石,舟夹而投之,众力齐举,堤复坚壮。
尝摄理掾,时皇子魏王出镇四明,君阅狱囚百馀辈,多连坐者,有司疑焉,久系不决,君曰:「皇子作牧,疑则纵舍,岂复效俗吏屑屑苛细耶」?
即日白而释之。
史舍人公济喜曰:「名父之子,固自不凡」。
丁司业忧,既祥,监打套局
丁宜人忧,服除,充书库官,出为湖北提刑司干办公事
澧之慈利有诉杀人祭鬼者,君取其案,反覆推究。
且访其土俗,咸以为设此祭者,必以两目手足先登于俎,而此狱所验目及手足无不具者,言于宪曰:「是岂可遽加以法乎」?
时人服其精察。
宣教郎,知严州建德县
君通练明敏,事之至前者,是非立决。
严于驭吏,如为主簿时。
视民如子,听讼导之使言,务尽其情;
征科取之有制,不求馀羡;
而差役则尽公无私,且深念其劳,常左右之。
饮食之外,不买一物。
漆、蜜,土产也,亲故有请者,皆辞之。
不得已,则委曲他人,概以时价。
德政流行,人人感悦。
通直郎,秩满趋朝,偶属疾,致其事,转奉议郎
嘉定三年八月三日,卒。
明年正月二日,葬于馀姚县凤栖山双林之原司业公之墓侧,享年五十有三。
娶曾氏,礼部侍郎几之孙女,大理卿逢之女也,封孺人
二子:大临通直郎、知建康府江宁县
叔达迪功郎、新监常州籴纳仓。
女先卒。
孙筌,后君以长升朝,累赠朝奉郎
君资禀既高,而力学不怠,又周旋于名父贤妇翁之间,涵养薰陶,培本浚源,日厚月深。
其之官慈溪也,司业作诗送之,有曰:「惟畏实过寡,惟勤无功亏」。
既至官,即厅事为堂,请名于妇翁,翁因以勤畏名之。
君于是刻诗堂上,朝夕观省,且终其身遵而行之,小有过差,必自咎曰:「吾亲所以诲我者何如,而我若是也」!
司业既捐馆舍,躬率其妇,奉母夫人谨甚。
喜交贤士大夫,议论人物,深取夫笃厚平实,表里无异者。
楼宣献公,姊婿也;
相期保全名节,故皆无所附丽。
宪属职卑而地远,人皆为不平,恬然自若,方以得访湖湘山水为喜。
迨夫归自建德学省旧同僚有执政者二人,皆喜其至,欲寘诸朝列,而君则死矣。
虽死而名存,所获不既多矣乎。
语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凡升沈得丧,莫不有命。
于记览,引笔行墨,不劳苦思,而清雄赡蔚,一第易得尔,而不过乎三登礼部。
宦涂龃龉,又不得大见施设,岂非命乎!
馀姚大江,飞桥久坏,司业欲为而不果,君克承先志,发藏镪九千缗复新之,往来其上,如履坦途,遂为久长之利。
推此心也,何事不集,而止于此,伤哉惜哉。
呜呼!
兹余所以不能自已也。
铭曰:
中州之俗,醇厚而直。
故家流传,遗风未息。
三槐之王,源委深长。
馀波所渐,典刑不忘。
悼末习之浮薄,踵前修之忠笃。
一官虽卑,名则不辱。
双林之藏,过者必肃。
渔阳道中有怀子相考功却寄 明 · 王世贞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回首招提拥传初,北风吹尽故人裾。
燕京裘马安危外,蓟苑关河战伐馀。
闻道酒狂缘病减,也应诗态畏名除。
抽簪渐入山公计,中散翻惭有绝书。
题樵歌后 宋末元初 · 马廷鸾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八四、《碧梧玩芳集》卷一三
《樵歌》者,其隐者之趣乎!
陆龟蒙歌于笠泽,而与其童樵;
史虚白歌于庐山,而与其子樵。
其为歌也,或感情而乐江湖之高,或幽忧而哀风雨之危。
岂累累而贯珠,乃乌乌而拊缶,其要在于不失其隐趣而已。
此编,辞气笔力,昔者魁人钜儒,尝敬畏之矣。
摘句之首联云:「宁为苏门啸,莫作华林悔」。
超然有追晋仙而谢吴客之意,非龟蒙、虚白之流乎?
抑吾又闻古今善歌者,穷阴阳造化之幽微,皇王帝伯之显设,是伊川樵者之歌也。
后之樵者,尚倚歌而和之。
枕上六月初十夜甲辰 清末 · 郑孝胥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迷魂飘荡触鸡鸣,枕上惊回已四更。
往恨新愁纷入梦,雨声虫语骤难明。
才华负汝休论命,忧患磨人转畏名
百倍近来情绪恶,欲从底处换无情(用蔡松年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