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普王儇皇太子勾当军国制 唐 · 懿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八十三
朕守大器之重。居兆人之上。
日慎一日。如履如临
旰昃劳怀。寝兴思理。
涉道犹浅。导化未孚。
而摄养乖方。寒暑婴疠。
实有虑于阙政。且无暇于怡神。
恙未少瘳。日加寖剧。
万务䋣综。须有主张。
考之旧章。谋于列辟。
思阐鸿业。式建皇储。
第五男普王俨改名儇
孝敬温恭。宽和博厚。
日新令德。天假英姿。
言皆中规。动必由礼。
俾崇邦本。允协人心。
宜立为皇太子。权勾当军国政事。
咨尔中外卿士。洎于腹心之臣。
敬保予子。辅成予志。
各竭乃心。以安黎庶。
布告中外。知朕意焉。
福州雪峰山真觉大师碑铭908年 晚唐 · 黄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六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大师法号义存长庆二年壬寅
生于泉州南安县曾氏。自王父而下。
皆友僧亲佛。清净谨志
大师生而鼻逆薰血。乳抱中或闻钟磬。
或见僧佛。其容必动。
以是别钟爱于膝下。九岁请出家。
叶而未即。十二从家君游莆田玉涧寺。
寺有律僧庆元。持行高洁。
遽拜之曰。我师也。
遂留为童子焉。十七落发。
淳朴贞古。了与流辈异。
武宗皇帝乙丑之否。乃束发于儒冠。
莱中而蓬迹。来府之芙蓉山
照大师见奇之。故止其所。
宣宗皇帝之复其道也。涅而不缁其身也。
袖然而出。北游吴楚梁宋燕秦。
受具足戒于幽州宝刹寺讫。巡名山。
扣诸禅宗。突兀飘飖。
云翔鸟游。爰及武陵
一面德山。止于珍重而出。
其徒数百。咸莫之测。
德山曰。斯无偕也。
吾得之矣。咸通六年
师归于芙蓉之故山。其年圆寂
大师亦自沩山拥徒至。坐于怡山王真君上升之地。
其徒熟(熟师已嗣德山)累累而关。师拒而久之。
则有行实者。始以师同而议曰。
师之近巍巍乎。法门围绕之所。
不可造次。其地宜若鹫岭猴江之为。
卜府之西二百里有山焉。环控四邑。
峭拔万仞。崷崒以支圆碧。
培塿以覛偫青。怪石古松。
栖蛰龟鹤。灵湫邃壑。
隐见之半。顶之上则先而雪。
盛夏而寒。其树皆别垂藤萝。
䒠茸而以为之衣。交错而不呈其形。
奇姿异景。不可殚状。
虽霍童武夷。无以加之。
实闽越之神秀。而古仙之未攸居。
诚有待于我师也。祈以偕行(去声)
秋七月。穿云蹑藓。
陟险升幽。将及之。
师曰。真吾居也。
其夕。山之神果效灵。
翼日。岩谷爽朗
烟霞飞动。云庵既立。
月构旋隆。繇是柅法轮于无为。
树空门于有地。行实乃请名其山曰雪峰
以其冬雪夏寒。取鹫岭猴江之义。
斯则庚寅。逮于乙未
师以山而道侔。山以师而名出。
天下之释子。不计华夏。
趋之如赴召。乾符中观察使京兆韦公。
中和中司空颍川陈公。每渴醍醐而不克就饮。
交使驰恳。师为之入府。
从人愿也。其时内官有复命于京。
语其道。其侪之拔俗悟空者。
请蜕浮华而来薙。僖宗皇帝闻之翰林学士
访于闽人陈延郊。得其实奏。
于是圣锡真觉大师之号。仍以紫袈裟。
俾延郊授焉。大师授之如不授。
衣之如不衣。居累
辛亥岁。遽然杖履。
其徒启而不答。云以随之。
东浮于丹邱四明明年
故府侍中之有无诸□尅(句)洗兵于法雨。致敬于禅林。
馥师之道。常东望顶手。
后二年。自吴还闽。
大加礼异。今闽王誓众养民之外。
雅隆其道。凡斋僧构刹。
以之龟焉。为之增宇设像。
铸钟以严其山。优施以充其众。
时则迎而馆之于府之东西甲第。每将俨油幢。
聆法轮。未尝不移时。
馀乎一纪。勤勤恳恳。
熊罴之士。因之投迹檀𨚗。
渔猎之逸。其或弭心鳞羽。
戊辰年春三月示疾。吾王走医。
医至。粒药以授。
曰。吾非疾也。
不可罔子之工。卒不之饵。
其后札偈以遗法子。函翰以别王庭。
夏五月二日。鸟兽悲鸣。
云水惨悴其夜十有八刻时灭度。
俗八十有七。僧腊五十有九。
其月十五日塔其藏焉。其塔也。
其徒佥云。以山之奇堂之峻(法堂也)
大师之生也(去声)。是其殁也。
不宜舍诸。故坎其中焉。
若干尺之高。若干尺之周。
皆雕珉石。错火壤。
磷磷焉。嶪嶪焉。
四隅则环宇以庥。玲珑䆗窱。
云霞时入。风雨罔侵。
其日奔闽之僧尼士庶。仅五千人。
闽王娣之子降左金吾卫将军检校刑部尚书延禀。始陈祭是设斋焉。
大矣哉。大师之见世。
于是罔量其僧耶。自始及兹。
凡四十年。东西南北之适者。
不可胜纪。而常不减一千五百徒之环足其趋也。
驰而愈离。辩而愈惑。
常曰。三世诸佛十二分教。
到此乃徒劳耳。其庶几者若干人。
一号师备。拥徒于元沙(今安国也)
其二号可休。拥徒于越州洞岩
其三号智孚。拥徒于信州鹅湖
其四号慧棱。拥徒于泉州招庆。
其五号神晏。今府之鼓山也。
分灯之道。皆膺圣奖。
锡紫袈裟。而元沙级宗一大师庆元晤大师鼓山定慧大师之命焉。
其曹早曰。法虽无说。
名以文垂。自少林之建曹溪
无不刻碑而纪颂。我师其默乎。
一旦惣其曹(句)。首曰从智如堵。
而扣愚求文。滔老且病。
刊勒之加。多已辞避。
钦师之道。不觉耸然。
伟夫。恭闻释波之东注也。
流其象则不流其旨。流其旨则不象其形。
厥初大迦叶之垂二十八叶。至于达摩
达摩六叶。止于曹溪
分宗南北。德山则南宗五叶。
大师(句)。其今六叶焉。
雪峰之分元沙洞岩鹅湖招庆鼓山。其道皆离贝叶以祗其七。
非滔之能言也。但美数公葳蕤。
其叶众多。殷勤之请。
遂为之铭而应其求。其词曰。
曹溪分派。谁继南宗。
一言冠绝。六叶推雄。
无物之物。非空之空。
不莹而明。不增而隆。
缩靡秋毫。舒靡鸿濛。
不有灵镜。曷扬真风。
懿彼闽越。巍乎一峰。
洞壑斯异。雪霜罕同。
天之有待。也云钟。
名将道协。迹与仙崇。
奔走厥徒。百千其丛。
庶几几人。莫不元通。
分灯照耀。树本玲珑。
圣君宠謺。贤王敬重。
不生不灭。曷始曷终。
刻贞石于斯文。旌厥德于梵宫。
郊天改元赦文 前蜀 · 王建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九
圆盖方舆。万汇共资其覆载。
春生夏长。四时不息于推迁。
所以茂成岁功。宁遂物性。
帝王取象。文质递兴。
遵革故之令猷。敷鼎新之至理。
朕上膺眷命。俯徇乐推。
宗庙告虔。孝思既展。
郊丘备礼。严配式遵。
钦承享国之符。允叶奉天之道。
群祀咸秩。有感必通。
云龙方睹于在天。雷雨须闻于作解。
且汤开三面。延景祚六百馀年。
汉革五刑。继丕图二十四世。
皆以恤辜宥罪。劝善兴仁。
特行涤荡之恩。用致治平之化。
唐朝运改。土德数终。
初乃召寇以缠兵。竟至迁都而灭国。
贤良涂炭。朝市邱墟。
生人既失其所天。大事须归于有土。
遂至蛮夷沥款。士庶倾心。
谓蜀都同章武之时。兼汉嗣绝山阳之号。
共陈天命。属在朕躬。
一从践位以来。倍轸临深之惧。
每念生灵涂炭。刑政犹繁。
因告类于穹旻。合流恩于属县。
纪年定历。既正鸿名。
布泽行春。式均和气。
可大赦天下。改唐天复八年为大蜀武成元年
正月十日昧爽已前。大辟罪已下。
罪无轻重。已发觉未发觉。
已结正未结正。见系囚徒常赦不原者。
咸赦除之。唯十恶五逆。
及屠牛铸钱。故意杀人。
捏窠造印。结聚徒党。
逃走背军。合和毒药。
私盐曲。持仗行劫。
官典犯枉法赃。兼踰滥身名。
冒受官爵。囹圄之内。
官吏用情。致令冤滥。
不问有赃。不在赦限。
左降官不问罪轻重。并与量移。
其有情无狡蛊。事不涉邪者。
中书门下酌量矜贷。便与矜复授官。
州县典吏。及诸色人。
配流在远。已经惩断者。
并宜释罪放归。兼有军人百姓。
先因公事关连。逃避诸州县镇。
不敢放归还者。亦任却归本贯。
所在不得勘问扰搅。朕自援旗誓众。
仗钺平戎。廓定封疆。
安保生聚。克成帝业。
实用武功。每思将帅之劳。
宜奖初终之效。其在城及东川山南武定武信武泰等道。
并两路前军诸镇都头节级将士等。一昨即位日。
虽已各有颁赐。既经大礼。
更示殊恩。应都知兵马使已下。
节级官健。今有优给。
各有等第处分。稼穑虽登。
黎元未泰。每于旦夕。
常所焦劳。将渐致于昭苏
已累行其矜放。但念方屯师旅。
难阙赋征。缘同切于乂安。
宜共资于赡给。自去年八月已后。
十月已前。继有指挥
并蠲逋欠。非无惠泽。
下及烝人。尚虑疲羸。
未息艰苦。畿内诸州及诸州府应徵今年夏税。
每贯量放二百文。今年正月九日已前。
应在府及州县镇军人百姓。先因侵欠官中钱物。
或保累填赔。官中收没屋舍庄田。
除已有指挥。及有人经管收买外。
馀无人射买者。有本主及妻儿见在。
无处营生者。并宜给还。
却据元额。输纳本户税赋。
选之人。例闻羁旅。
常思任用。以救栖迟。
兼劝进官僚。人数不少。
朕昨才登宝位。更布优恩。
或擢在班行。或委之州县。
凡选用略尽搜罗。其閒或有谬结前衔。
妄称入仕。既未辨其真伪。
又可哀其困穷。是用铨衡
冀分玉石。切在精研选士。
摭实推公。自执规绳。
勿随请托。但曾经赴任。
委不败官。不犯刑章。
又无赃污。告身周备。
考课分明。便仰依资注官。
铨司不得稽滞。如有失坠告身。
无以自明。但有失坠时公凭。
及于本任官处取得文解者。并准例参选。
然则自唐朝兵革之后。踰滥尤多。
附势力者。未必有材。
抱孤直者。或闻无位。
自今以后。委有司博求干济。
慎择端良。谙熟吏途。
详明法律。先能洁已。
方可理人。就中令录之尤难。
切在铨衡之精选。或有节度刺史
上表论荐。皆须审诸行事。
显著才能。保无苛虐之心。
方允奏陈之命。如闻失举。
必罪所知。诸州府或有贤良方正
能直言极谏。达于教化。
明于吏材。政术精详。
军谋宏远。韬光待用。
藏器俟时。或智辨过人。
或词华出格。或隐山林之迹。
或闻乡里之称。仰所在州府奏闻。
当与量材叙用。自唐室倾沦。
梁图纂夺。上国俄成于茂草。
中原莫有其遗民。三百年之文物一空。
数千里之生灵无主。星辰既紊。
运祚俄迁。指王气之东沈。
听颂声之西起。率土之黔黎老幼。
竞献臣心。满朝之文武忠贤。
皆陈天意。克隆基业。
合重奖酬。应内外文武官等。
或赐功臣名号。或与一子出身。
兼进劝官资。以旌勋业。
并当续有处分。朕顷事唐臣
尝居亲卫。受藩镇封崇之贵。
著册书钟鼎之勋。至于朝右公卿。
方面侯伯。皆契忘家之誓。
俱同许国之诚。其殁身王事之中。
遇祸贼庭之内。言念及此。
痛愤良深。应自僖宗朝。
凡在有功文武大臣显忠孝者。并委中书门下追赠。
仍搜访骨月。量材录用。
又在阆州起义之日。应有随驾大将
效命功臣。或遘疾以沦亡。
或当锋而夭枉。皆是捐躯为主。
临难丧身。殊功无日而暂忘。
遗烈千年而不泯。并委中书门下抄录。
次第各与追赠。有子孙者。
特授官荣。所冀泽被幽明。
仁沾存没。又自朕剖符之始。
分阃已来。副予委用之心。
匡赞勋庸之士。同甘共苦。
竭节输诚。推公不避于流言。
临事唯思于尽瘁。则有故武信军节度使张琳
操持劲直。才术纵横。
成今日之鸿基。自斯人之懿绩。
不享朝天之禄。遽兴失手之悲。
言念前功。常思厚报。
宜追赠太尉。以报幽冤。
其嗣子更加正官。仍赐章绶。
故山南节度使王宗涤。早膺任用。
累著勋勤。征行不惮于风尘。
陈敌常先于士卒。论其实效。
可谓劳臣。无何以富贵生骄。
灾殃自掇。不守初终之节。
遽萌悖慢之心。验人情而共愤满盈。
定国法而难私断割。遂行典宪。
深用矜伤。当景运之初兴。
在故臣之可念。宜加洗雪。
用慰幽冥。宗涤并却还在身官爵。
茂州刺史张造蜀州刺史李师泰邛州刺史李故眉州刺史张勍故汉州刺史王宗裕都知兵马使刘璋奉礼盖获张全真张行立韩在田威等。并宜追赠。
朕自临蜀国。实庇齐民。
皆资先哲之威灵。获王故都之城邑。
方凭幽赞。以永天休。
上答元功。宜尊旧号。
先主昭烈皇帝宜委中书门下追崇尊号。虔备册仪。
忠武侯诸葛亮别加美谥。追赠王爵
应名山大川。灵祠圣迹。
皆丰凶所系。水旱是司。
并宜追赠公侯。以酬元贶。
朕爰自统临。八国同心。
诸藩部落。首领已下。
宜差使臣。各赐诏敕分物宣谕。
其见在鸿胪礼院入朝蕃客等。各赐分物。
续有敕旨处分。刺史县令
身皆受职。宠在分忧。
非唯效答于恩荣。亦在保全于终始。
将申报国。只计安人
其有徭役不均。刑法不中。
乡县凋弊。税赋逋悬。
必当分命使臣。大明黜陟。
若清廉可奖。课绩有闻。
或就转官资。或超加任用。
并举劝惩之命。以彰悔过之名。
太仓及诸州县受纳斛斗。并仰大府寺准旧例校勘
逐年给付所司。除本分耗剩外。
不得加一升一合。致百姓积累逋悬。
如有固违。必行朝典。
其有外州远县官吏等辄徵估价。并许百姓诣阙论诉。
不计官职高卑。并正刑名处分。
在京百司禁囚徒。推劾案成。
皆招本罪。本官详断
只据所申。傥陷深文。
便行极法。或恐推司人吏。
抑遏代书。既不坐其本情。
实虑遭其枉法。自今后委御史台常加觉察。
若有冤滥。便具奏闻。
必当别遣推穷。重行惩断。
致理之源。无先养老。
化民之本。尤在恤孤。
或矜黄发之年。或念白华之节。
衰老者宜加矜恤。孤茕者亦在抚安
应国内有耆老年八十已上。赐米二石。
九十已上。赐米三石。
一百岁已上。赐米五石。
兼绵绢酒肉有差。并仰所在长吏
切加安存。其有不幸者。
量与津置殡送。仍抚其孤弱。
义夫节妇。孝子顺孙。
并加旌表门闾。终身优假。
国之教化。庠序为先。
民之威仪。礼乐为本。
废之则道替。崇之则化行。
国子监正。令有司约故事。
速具修之。兼诸州应有旧文宣王
各仰崇饰。以时释奠。
应是前朝旧制。或有开国新规。
制敕之所未该。教化之所未备。
或刑法不中。或伦序有乖。
则谏臣不可不言。宰执不可不奏。
且谤木之设。本俟诤臣。
匦函所收。先览冤状。
所以凡关利病。悉要闻知。
自今已后。或事有便宜。
理非允当。并须旋具论奏。
共议改更。必当留折槛以旌贤。
无或惧触鳞而避事。应南郊行事亚献终献摄事行礼官吏等。
改转优赐。并候续敕处分。
应飞龙闲厩内作器仗诸杂工巧黄衣三卫四色细仗掌扇黄钟典鼓等。亦各委所司分析姓名申奏。
当议优赏。驸马都尉普恩之后。
仍各赐一子八品正员官。赦内有未该恩例。
及合条流事件。各仰所司启请施行。
开国之初。既勤行于德惠。
改元之后。尤企望于乐推。
惟是革弊从新。去华务实。
有利于民者。不得不用。
有害于政者。不得不除。
公平必致于民安。富庶自成于国霸。
恩虽不吝。法且无私。
赦宥者各仰自新。釐革者皆宜共守。
俾从荡涤。永致清平
敢以赦前该恩事相告者。以其罪罪之。
挟藏军器。亡命山泽。
百日不首。复罪如初。
赦书日行五百里。仍付所司。
牒至准赐敕。故牒。
唐 · 王枳
 押侵韵
今朝拜贡盈襟泪,不进新芽是进心常州旧贡阳羡僖宗幸蜀,枳间关驰贡,故有此句。见《常州志》)
道德真经元德纂序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十一
道本至无。能生妙有。
运至无之道。成妙有之功。
其惟太上老君元元皇帝乎。起于象先
尊为化本。融神亿劫之始。
分灵覆载之中。亭毒万殊。
陶钧庶品。由是三皇受命。
尚遵淳一之风。五帝握图。
渐散无为之朴。老君虽历代降迹。
随时应机。或为国师
或为宾友。授经传道。
以教时君。洎唐虞禅让之初。
世道交丧之际。举元凯于野。
行四罪于朝。尚贤之迹既彰。
瘅恶之形又举。内虽揖让。
外有干戈。人心渐浇。
道朴云散。老君号尹寿子
居于河阳。悯物性之迁讹。
真宗之陵替。以为三皇大德。
不足以程式后王。五帝常道。
不可以垂训末俗。撮重元奥义。
著道德二篇。欲明道无为也。
因德以显之。德有用也。
因道以明之。资立言以畅无言。
因理本而宏妙本。为理身理国之要。
乃至精至极之宗。以授于舜。
非谓绝仁义圣智。在乎抑浇诈聪明。
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见素抱朴。泯合于太和。
体道复元。自臻于忠孝。
世儒不知。以为老君之道。
弃仁义。隳礼智。
非立教之大方。且夫至仁合天地之德。
义合天地之宜。至乐合天地之和。
至礼合天地之节。至智合天地之辨。
至信合天地之时。宏淳一之源。
成大同之化。混合至道。
仁寿之乡。固不在乎踶跂雍容。
喔咻蹩躠。然后谓之仁义等也。
仲尼亚圣。皆默而得之。
隳体黜聪。遗形去智。
超乎物表。永为真人。
非末学小儒之所知也。绵夏商周汉数千百年。
焕乎与日月齐光。巍乎与乾坤并运。
虽百家诠注。偫彦校扬。
挹之弥深。酌之不竭。
行之于国。刑措而太平。
修之于身。神全而久视。
拊几挥柄。时有其人。
宏农强思齐字默越
濛阳人也。幼栖元关。
早探妙旨。丱岁侍先师京金仙观
讲论大德。赐紫全真。
居葛仙中宫。读颂之馀。
服勤不怠。绰有声称。
为时所推。僖宗皇帝顺动六飞。
驻跸三蜀。五月应天节。
默起祝寿行殿。宠赐紫衣。
高祖神武皇帝应历开图。配天立极。
二月寿春节。允承明命。
赐号元德大师。奕世栖心。
皆洽光宠。羽衣象简。
其何盛欤。每探讨幽元。
发挥流俗。期以谭讲之力。
少报圣明之恩。手缵所讲道德二经。
疏采诸家之善者。明皇御注为宗。
盖取乎文约而义该。词捷而理当者。
勒成二十卷。庶乎览之易晓。
传之无穷。后之学者。
知强君之深意焉。乃题曰太上老君道德经元经纂疏。
乾德二年庚辰降圣戊申日广成先生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蔡国公杜光庭序。
青城山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十二
神州之内有名山。
五岳列于五方。
山海经所谓五岳各领名山三百六十。
凡一千八百。
神仙洞室。
福地灵墟。
显于仙经。
载于方志。
其山皆上应列宿。
傍系星官。
上帝俾正神所居。
以司善恶。
邦国祥沴。
咸所主焉。
亦犹太山为角宿之根。
咸池为方城之险。
嶓冢应于井络。
魁首属于井陉者也。
自方圆肇基。
融结定位。
众山波属。
以镇一隅。
之山近江源者。
通谓之岷山
连峰接岫。
千里不绝。
青城乃第一峰也。
按汉书及传记。
岷山之下。
沃野有蹲鸱焉。
灵宝经亦云。
地出美
名曰蹲鸱
阚骃十三郡记称蜀郡西尽岷山
华阳国志称蜀郡北接岷山
斯则青城峨眉
为坤维之巨镇也。
岷山导江
但导其流。
非谓江源出于岷山矣。
福地记云。
青城山高三千六百丈。
周回五千里。
有甘露芝草
天池醴泉
玉匮经云。
黄帝封为五岳丈人。
乃岳渎之上司。
尊仙之崇秩。
一月之内。
偫岳再朝。
六时洒泉。
以代晷漏。
一名赤城山
一名青城都
一名天国山
亦为第五大洞宝仙九室之天。
对之西北。
岷山之南。
偫峰掩映。
牙相连接。
灵仙所宅。
祥异甚多。
任豫益州记云。
岗峦岩㟧。
连亘千里。
上有仙都
地理志云。
西徼之外。
江水所出。
彭青城
连峰下绝。
李膺记云。
入山七里。
至赤石城。
有羊马台三师坛。
上五里至瀑布水涧。
二百步有二石梯。
有一石
高三丈。
过二石门
绝崖数百丈。
下起常道观。
高峰下有水。
六时洒落。
东北有二石室。
名龙宫
可容百馀人。
从龙宫过至石室。
名龙桥
又有一梯。
洞穴深浅。
莫知所极。
西北有石室。
宛然见存。
又有黄帝坛石天地。
上圆下方。
阔一丈二尺。
有十二角。
观东有石日月。
各阔五尺。
厚一尺二寸。
相对。
柱上乌兔烁炜。
方圆磅礡可睹焉。
五岳真形图云。
洞天所在之处。
其下别有日月。
分精以照。
其中龙桥处二山相去二百馀步。
其峰危竦相对。
桥在峰首。
其桥中半渐渐促小。
可六寸。
长一丈五尺。
两边悬崖。
俯临不测。
山傍有誓石。
天师张道陵与鬼兵为誓。
朱笔画山
青崖中绝。
今崄断石并丹色。
阔二十丈。
深六七丈。
望之赩然。
福地记曰。
青城山赤石如鹿形。
今誓石多有如野兽之状者。
又云。
天师赤城崖舍中。
即今石室也。
观北上十馀里。
有亭台孤耸。
独秀霞表。
名曰轩辕台
下望诸山。
如蚁垤焉。
连抱之树。
有若也。
此台非得仙之人。
不可居之。
观前有灵灯。
斋日必见。
或五或三。
亦无定数。
常因元宗皇帝道士王仙卿就黄帝坛修醮。
其灯遍山。
僖宗皇帝幸蜀之年。
山中修灵宝道场周天大醮。
神灯千馀。
辉灼林表。
其山逸士高人。
多所憩息。
葛稚川神仙传云。
仙人李阿
朝游成都市
暮宿青城山
宋大明中
道士杨超远。
秀才元规
亦居此山。
唐有逸士冯廓王仙柯
于此修道。
皆有感降。
玉真公主
肃宗之姑也。
筑室丈人观西。
尝诣天下道门使萧邈字元裕受三洞秘法箓。
游谒五岳。
寓止山中。
就拜灵峰于宝室洞前。
有仙云五色元鹤翔舞焉。
此山前号青城城峰。
后名大面山
其实一耳。
同体异名。
犹岱之天台
亦谓之桐柏也。
东北临皂水
西南亘平川。
西枕黑溪。
北拒洄水
洄水今在蕃界。
大面之顶。
去平地七十二里。
为兹山之主。
非常人所到。
灵禽异兽。
奇花仙草。
靡不有焉。
其上琼楼仙室
金阙玉堂。
得道之人。
造之乃见。
非凡俗所窥也。
有七十二小洞。
应七十二候。
有八洞。
应八节。
第一太乙洞
第二九仙宝室洞。
第三娑罗洞。
第四高台玉室洞。
第五麻姑洞。
第六宝园洞。
第七圣母洞。
亦名圣主洞
第八都督洞。
亦应八卦。
以通八水。
其中五大洞。
上应五星之宫。
乃五行五常所化也。
瑶林宝树。
金沙玉田。
水清而甘。
草灵而秀。
上清记云。
神仙王方平
仙士万五千人。
以镇兹山。
又云。
洪崖真人隐居其内。
宁封先生栖于栖北岩之上。
黄帝师焉。
请问三一之道。
先生曰。
吾闻天真皇人被太上敕。
近在峨眉达三一之源。
可师而问之也。
因以龙蹻经授黄帝
黄帝受之。
能策云龙以游八极。
乃筑台其上。
拜宁君为五岳丈人。
使川岳百神。
清都受事。
乃入峨眉北岩
受皇人三一之道。
周旋海岳。
车辙存焉。
又有得道仙民。
游散未受职者。
分居诸洞之中。
绝峰之顶。
烟云常覆之。
每日晴霁。
才六七度。
四面山峰。
各有名字。
载于图经矣。
青城山诸观功德记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十二
真诰云。
大天之内。
有十大洞天。
中有日月伏根三辰之精。
光照洞中。
明并二景。
皆金城玉阙。
真仙所都。
青城即第五宝山九室之天也。
宁君居之。
黄帝乘飙车。
受龙蹻之道。
拜君为五岳丈人。
司掌偫岳。
辙迹坛址。
于今尚存。
岳神于绝岩之上。
六时洒水。
以代晷漏。
西极总真王君。
又领万仙。
镇兹洞府。
自然神灯。
照烛林壑。
值雨增焰。
因风散化。
其峭壁复崖。
矗如雉堞。
赩若飘霞。
谓之赤石城。
亦名为天国
同体异称。
盖一山耳。
昔汉祚陵迟。
人鬼交杂。
鼓氛吹毒。
代杀生灵。
太上命正一真人三天张君。
自渠亭鹤鸣。
顿驾兹岭。
行明威之法。
清涤林泽。
折冲万里。
鬼城鬼市。
刻石为天地日月羊马台三师坛。
命魔幢以誓鬼神。
各司昼夜。
丹笔画山
青崖中断。
笔迹在焉。
经图攸载。
绝顶曰上清宫
首冠诸峰。
秀出云表。
傍有天池。
旱潦如一。
下曰接龙桥
石梁悬架。
信灵仙之窟宅也。
常道观顷为僧所夺。
开元十二年甲子
特敕移归山内。
旧所御碑存焉。
诏赐丈人真仪。
以祠宇为观。
是日仙云成盖。
甘泉泫空。
洎天宝西巡。
望山祷醮。
卿云散郁。
灵蛇效祥。
中和辛丑岁
僖宗驻跸成都
封希夷嘉号。
驿骑降止。
龙吟涧中。
寻以灵应
謺申斋荐。
神钟自响。
仙炬遍山。
肉角金蛇。
具于坛上。
枯棕再茂。
六干重生。
符瑞骈罗。
咸编青史。
景福元年壬子
址峰之上。
石逆泉飞。
危殿岿然。
当流不坏。
自此一派。
隆冬弗衰。
注于中厨。
无烦汲引。
非造化至神。
孰能与于此也。
山中有丈人常道威仪洞天诸观。
岁祀绵远。
颓毁者多。
前宰博陵崔正规渤海吴廷休。
并加缮饰。
将复旧基。
旋属辇辂省方。
部邑供亿。
不遑缔葺。
渐至斁隳。
虽芝检奔驰。
星车旁午。
十年之内。
无所增修。
癸丑岁
县令南郡莫公廷乂。
奉敕常醮。
躬行奠礼。
阅其胜异。
痛此榛芜。
不率私财。
不侵公用。
二年注意。
两观鼎新
福地山祠。
各设其位。
刻石为像。
用图永年
观其虹缭回廊。
翚飞广殿。
明缀乌兔。
色笼烟霞。
云栋风窗。
金碧交映。
虬檐鸯溜。
丹翠相辉。
俱斥淫奢。
克全大壮。
复命赐紫大德张素卿
九江五岳之主。
十山四渎之神。
妙极丹青。
弥加焕丽。
或周天展醮。
或黄箓开坛。
报国为时。
惟严与敬。
固可以会真灵而福邦国也。
又老君观宸容暴露。
栋宇倾摧。
示懋厥功。
创为兴置。
夫自然之化。
无为之风。
宏之者至人也。
勤之者上士也。
勤宏不怠。
惟公得之。
相国司徒王公安抚副使张公。
佥以青城处二江上游。
为一川剧县
赋舆殷会。
水陆兼资。
非能政全才。
难膺慎择。
飞上章奏。
而授于公。
既至。
则恤孤茕。
抚嫠弱。
惩奸宄。
戢豪强。
冤讼平。
逋窜服。
彰善瘅恶。
徇公灭私。
期月而人称公理
亦犹卓茂在密仲由为蒲之化也。
剽燔之馀。
廨宇未立。
经始营创。
惟新其谋。
工以子来。
用以农隙。
曾不越月。
巨绩告周。
大厦森沈。
虚庭宏敞。
不踰制以僭上。
不媟卑以偪下。
非务矜后。
允执厥中。
亦犹叔孙一日必葺之志也。
县临大江
岁有水患。
漂泛昏垫。
常人苦之。
公遐眺波心。
揆诸水脉。
截为堰。
移江趣东。
数载之中。
无复浸溢。
亦犹金堤竹落之防也。
常年渠埭。
修必后时。
拥耒将耕。
尚俟培筑。
公方授矩。
甫腊罢功。
元正大田。
潏流□注家有积谷。
境无惰农。
亦犹任延垦田龚遂佩犊之劝也。
列邑租赋。
此县居多。
菽麦炭之征。
粮帛刍薪之税。
事无虚月。
纳不旷旬。
每岁所徵。
半为逋欠。
虽捶扑交至。
靡能济之。
公严令其下。
始自局吏。
后及居人。
常限未终。
先期已毕。
禁束胥属。
不入乡闾。
里有歌民。
门绝喧鹊。
至于遐乡远部。
细户贫民。
必设法代输。
不施槚楚。
时相国师九陇摩垒逾年。
飞挽刍粮。
轮楫相望。
督发泉货。
络绎道途。
办无后期。
动必成集。
亦犹公沙穆神明之政也。
辟荒招户。
政务所先。
谳狱祥刑。
国章斯重。
公怀人以德。
决狱以情。
襁负胥来。
尽垦将芜之地。
幽冤坐雪。
再生就戮之魂。
亦犹郑浑诱民虞经审法也。
温恭待士。
南北如归。
谦敬下宾。
吐握不倦。
由是轻车高盖。
争趋义风。
芰服鹑衣。
共奔仁惠。
亦犹郑元之门孔融之席也。
夫功德者。
在道则功及幽明。
德兼覆育。
在儒则功捍大患。
德禦大灾。
公修于道则如彼。
行于政则如此。
功德盛矣广矣。
加以廉洁明达。
立事立功。
瑞麦两歧。
则抑而不顾。
嘉禾盈亩。
则蔽而不言。
方之于今。
罕侔全德。
必俟回翔云路。
步武明庭。
下福烝黎。
上赞昌运。
岂止银章朱绂百里一同而已哉。
光庭早熟馨芳。
初窥崇葺。
辄书事实。
非敢谀词。
乾宁二年乙卯九月二十日癸酉
杜光庭记。
僖宗皇帝哀册文 唐 · 乐朋龟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十四
维文德元年岁次戊申十月乙丑朔二十七日辛卯
僖宗皇帝将迁于靖陵。
礼也。
羽卫既整。
笳萧毕陈。
感切偫品。
哀动人神。
孝弟嗣皇帝臣。
国体情重。
天伦痛深。
范规鸿烈。
想像徽音。
举觞奠以顿首。
援哀册以写心。
词曰。
天实生圣。
圣必为君。
银河色变。
玉清气分。
祥图焕炳。
瑞景絪缊。
重瞳舜目
八彩尧云。
克明克类。
乃武乃文。
是超东户。
宜继南薰。
乃平万方。
乃登四海。
坠典必举。
旧章无改。
威仪穆穆。
多士蔼蔼。
声冠令王。
化冥真宰
东渐涨溟。
西被流沙。
徒施尉候。
匪间幽遐。
书文车轨。
笼为一家。
贯胸魋髻。
慕我诸华。
既洽无为。
益彰在宥。
疏网虽设。
吞舟是漏。
微火不防。
燎原孰救。
四极鳌倾。
两曜麟斗。
爞爞汤旱。
汤汤尧水。
烁金流。
陵移山徙。
咨嗟祈祝。
隘溢图史。
莫咎人谋。
难穷天理。
汉后三七。
冥运则然。
秦都百二。
巨防虚传。
风排月阵。
彗掩星躔。
亶去岐山
满游昆岳。
于橐于囊。
为猿为鹤。
书藏稽穴。
琴捐洞壑。
沈吟往事。
追想前作
爰乘天驷。
爰幸井络。
澄澈锦江。
峥嵘剑阁
皇天震怒。
列藩会盟。
妖气一荡。
骇浪徐清。
遂复中夏
言归上京
儿童跃舞。
父老欢迎。
寝殿未安。
伪孽为害。
紏率奸人。
隐藏无赖。
洋洋汉源
熠熠芝盖。
爰警爰跸。
乃朝乃会。
僭逆既颠。
銮辂言旋。
戈回日
石补天
方睹万物。
方永亿年。
遽云厌代。
俄乃上仙。
呜呼哀哉。
帝乡兮莫追。
天路兮何之。
龙驭飘兮弓剑在。
雀台暮兮歌管悲。
呜呼哀哉。
顾惟幼冲。
祇绍明圣。
捧秦氐之誓词。
霸陵之遗令。
载深号咽。
敢云称咏。
阙兮杳冥。
抚棣𦹛兮精诚。
念乌兔之奔迈。
仰牛斗之纵横。
播芳尘于简册。
托悽恨于铭旌。
呜呼哀哉。
进实录表 五代 · 姚顗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五十
奉诏。臣等同修先皇帝实录进呈。
自承天旨。寻戒百官。
申太史之旧章。遍访茂陵之遗牒。
莫不囊萤汗简。寝笔怀铅。
粗成典册之大纲。讵副宸旒之重委。
臣闻刻木结绳之代。泥金简王之朝。
传茂实于无穷。播英声于不朽。
良以弦歌诵美。帛书勋。
然则序皇猷而有质有文。论帝道而或疏或密。
疏则见讥于良史。密则利泽于洪源
藏书。作法永垂于千古。
桥山刻木。化民何止于百年
恭惟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务实去华。本仁祖义。
鄙汉家之霸道。薄用刑名。
遵老氏之元言。克敦慈俭。
爰自仗义旂于参野。总戎钺于渠门。
三纪训兵。奉列圣而重安鼎祚。
八年御宇。育黎元而别创萝图。
臣历览前经。详观哲后。
无如先圣居宗室而扶持景运。作维城而屏翰皇家。
鹰扬豹变之奇。蠖屈龙伸之智。
年才总角。位己建牙。
辅献祖太祖之经纶。解僖宗昭宗之祸难。
东平曹蔡。北静藩浑。
披榛棘而立朝廷。斩豺狼而兴社稷。
庄宗失驭。寰海横流。
方哀义帝之丧。坚守唐侯之位。
而讴歌遽迫。历数爰归。
于是革秦皇汉武之浇风。修贞观开元之仁政。
以臣幽浅。何以发挥。
自捧丝纶。如挟冰炭。
但缘职分。难避拟抡。
臣即与判馆事修撰官中书舍人张昭远中书舍人李详左拾遗吴承范等。依约典谟。
考详记注。按编年之旧体。
各次第以分功。起龙潜受命四十年。
成凤册新书三十卷。虽研精覃思。
备振于纲条。而事重才轻。
仍忧于漏略。加以装褫卤莽。
缮写生疏。旋命直馆右拾遗杨昭俭
虔切指踪。专司校勘
尚虞舛误。未尽周旋。
将冒犯于进呈。实倍增于忧负。
改元天复赦文 晚唐 · 昭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二
门下。三阶彗孛。
暂移宸极之尊。两曜暗昏。
始表忠正之救。朕临御寡德。
妖孽殊常。蒙尘于便殿之中。
受制于逆臣之手。夺玺捩指。
备肆侵淩。挟刃揕胸。
几罹酷毒。闭关行伪。
则公卿不在其谋。悬榜见诬。
则黎庶不堪其诈。害我骨肉。
杀我嫔嫱。悖恶滔天。
古今未有。侧陋尝胆。
幽忧下宫。皇穹降悔祸之灵。
将相竭同心之德。凤翔节度使尚书令岐王茂贞
镇于右辅。首激刚肠。
有食失匕箸之惊。有车及蒲胥之怒。
关内之沈几贯日。刚纳卫兵。
夷门之忠愤淩云。显惩邸吏
三藩唱义。四海协词。
咸以密谋。咨于上相
于是禁军之内。三杰挺生。
上元假以良时。高庙付其英断。
月正元日新正吉辰。
质明而逆首枭悬。中旦而凶渠剖裂。
共申匡复。皆著功庸。
寻下诏书。递行赏典。
茂贞既平国难。来觐天庭。
驱武旅而箪食争迎。驻皇都而秋毫不犯。
推殊功以荐同志。留爱侄而董雄师。
继筠能禀规程。肃清辇毂。
人神洽庆。华裔偕来。
亦既十旬。暨于初夏
朕以脱于幽辱。复正宸严。
重守宝图。不改旧物。
上愧于列圣。下惭于兆人。
思宏荡秽之恩。仍革纪年之号。
庶明有罪。皆在朕躬。
可大赦天下。改光化四年天复元年
四月十五日昧爽巳前。大辟罪巳下。
罪无轻重。巳发觉未发觉。
巳结正未结正。系囚见徒常赦所不原者。
咸赦除之。惟十恶五逆。
屠牛铸钱。合造毒药。
谋故杀人。及持仗行劫。
官典犯入己赃。兼以踰滥身名。
冒优官秩。及刑狱之内。
官吏用情。致成冤滥。
不问有赃无赃。并不在原免之限。
刘季述王仲先王彦范薛齐偓同谋凶逆。徒党支属。
追究未到者。不在赦原之例。
其疏远亲属。素不通连。
众知良善。一切不问。
其左降官。非与十一月五日交涉者。
并与量移。元敕不在量移者亦与量移。
巳经量移者更与量移近处。其情非蠹政。
心不挟邪。曾经两度量移者。
便与复资。委中书门下酌量处分。
流人及降流者与移近处。如巳收叙者量才叙用。
其左降官与流人巳达贬所者。或至亡殁。
家口欲还。及须归葬者。
任从所便。如孀幼孤穷不能自济者。
则委所在州府量与优恤发遣。先有官者各还本官。
上帝降灵。将安丕祚。
中朝多难。爰有诚臣。
登好爵以报殊庸。寻行令典。
锡嘉名而溥大庆。用表洪勋。
静海军节度使检校太保平章事李继昭。岭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司徒平章事李继诲。
宁远军节度使检校司徒平章事李彦弼。并早参禁卫。
累著勋勤。生知忠孝之源。
洞识君臣之义。齐心沥血。
果成复国之功。左袒一呼。
遂定安刘之业。叔侄继先臣之烈。
彦弼禀大父之规。据其大勋。
旷古难比。宜加美称。
以播无穷。继昭继诲彦弼宜赐号扶倾济难忠烈功臣
各加实封一百户。六军将士并赐号怀忠定难功臣
应楼前左右神策及诸军并凤翔兴德两道立仗兵士等。各委所司准例各与优赏。
以报勤劳。宰臣司空崔允。
挥涕入朝。含酸莅事。
防窃发于趋翔之际。阻凶谋于谭议之閒。
明大直若屈之机。见反经合道之旨。
忠惟爱我。奋不顾家。
始则裂帛为誓。合契禁军。
班列之臣。忠良景附。
安宗社。宁愧古贤。
虽巳畴庸。未为报德。
宜赐回天兴祚平难功臣。并加实封一百户。
仍图形淩烟阁。功著定倾。
名高死难。永言风烈。
讵废赏延。故尚父子仪太师晟赠太尉秀实太保瑊赠司徒杲卿赠太师真卿张巡许远南霁云等家。
有主祭祀本房子孙中。每家各与一子九品正员官。
功格一时。赏延后嗣。
既配庙廷之享。仍传棨戟之门。
所以励仗节于千秋。劝能臣于百代。
况新诛叛党。尤景英风。
武德贞观以来历朝配享功臣安金藏等。宜委中书门下各搜访本房主祭子孙。
第其勋荫。量其人才。
各与叙用。其有进状叙陈者。
委所司磨勘。不得令有僭滥。
关畿不守。先帝西巡。
惟我辅臣。首图义计。
故收复京城西面行营诸军都统节度使思恭。扬威北鄙。
决胜东桥。佐郑畋匡复之谋。
岐阳统制之命。提戈奋勇。
运策摧凶。终成逐雀之功。
显就回銮之计。逮予初位。
尚洽嘉谋。追瞩崇勋。
宜膺庙食。其郑畋巳有别敕处分。
思恭宜委中书门下特与加赠。仍配享僖宗皇帝廷。
故西面行营副都统泾原节度使程宗楚。故收复京城行营都统行军司马朔方军节度使唐宏夫。
各持将节。来佐台旌。
争锋而深入王城。力屈而衔冤寇垒。
莫睹归元之貌。空留不朽之勋。
言念竭忠。更隆茂典。
宜委中书门下并与追赠。故南面招讨使天平军节度使曹全政。
顷当强敌。大振奇勋。
弯弧百战于阵前。夺槊横飞于马上。
天时莫救。壮气空存。
宜从超等之褒。用劝百夫之特
中书门下优与嘉赠。有客之诗。
前经具载。继绝之义。
历代所先。言念于此。
岂忘旧典。介公酅公各与一子九品正员官。
其二王三恪后。各委有司准旧制修建。
夫匡国之臣。殁身无悔。
所祈后代。雪彼沈冤。
太和七年宰相王涯巳下二十七家。并见陷逆名。
本蒙密旨。遂令忠愤。
终被冤诬。六十馀年。
幽枉无诉。宜加恩霈。
用慰泉扃。宜并与洗雪。
各复官资。如有子孙在人家隐藏者。
任自诣阙及州府投状。如非虚谬。
则与量才叙用。故镇海军节度使李顺节。
顷岁奸邪乱政。慨慷不平。
偶泄藏谋。遂罹横祸。
仍遭诬搆。被以罪名。
虽巳行昭雪之文。未降褒崇之命。
宜申缛礼。以慰忠魂。
中书门下优与追赠。寝园之内。
充奉之閒。夙夜兢忧。
虑有遗阙。其诸陵台令
中书门下切加选用。仍令所司给与优料段丁柏子。
不得别有役使。切须优料。
以时栽殖。其每年奉陵诸县差配芟刈人夫不少。
殊不切用。徒为劳扰。
自今巳后。但每年芟薙之时。
京兆府于本县苗税钱数内。酌量功价。
支付陵令。遣自和雇人夫。
委拜陵官常加点检。其下宫宇舍。
宗正卿京兆尹差官县司同加点检修饰。务致尊严。
维城之重。本枝之良。
叙敦是先。渥恩当厚。
其宗室子孙。自兴德行在及光化元年所放出身。
及合许非时而参选者。并委本司准旧例处分施行。
切令详实。不得致令踰滥。
仍令吏部切加磨勘。修集之人。
辛勤可闵。访闻旅食。
动必逾年。皆是吏曹门下省因循。
致兹留滞。始于磨勘
远至进黄。自冬涉
不得了绝。自今委中书门下切加提举
吏部一事以上。并须准旧例程限。
不得致有淹延。自兵兴以来。
吏道全消。办己者或众。
恤人者几希。遂使桑柘日摧。
荆榛岁茂。将救黎元之命。
宜求抚字之仁。应两京畿赤县。
中书门下切加选择。务在得人。
诸州府县令录宜三选。不得轻有注受。
切须当以人材。畿内编人。
久罹兵革。虽连年丰稔。
而尚困艰贫。念彼疮痍。
宜加恻隐。应光化元年二年三年秋夏税。
合输纳属府州县。及诸州斛斗草钱等。
所有逋悬。并宜放免。
不得辄令官吏。尚有追徵。
其去年秋所欠。即不在此限。
郊圻之内。兵革以来。
言念凋残。固宜矜悯。
差徭人役须罗。挠人在司。
局中之人。又宜集事。
京兆府每月合差赴飞龙掌闲。虽是轮差诸县
不免长挠疲人。宜令府司于苗税钱内。
每月据所差人数目。每人支钱送付飞龙司。
仰自和雇人夫充役。途路所先。
通商是切。开畿之地。
横赋非宜。致物价之益高。
自商徒之难济。令盐铁司及两神策军。
先有两市杂税。并令停罢。
自今巳后。畿内军镇。
不得擅于要路及市井津渡。妄置率税杂物。
及牛马猪羊之类。其有违犯者。
有人纠告。以枉法赃论。
诸镇县节度及诸津渡。访闻每年兴贩百姓。
广有邀求。致令滞停。
切令两军京兆府差人觉察痛断。都市之内。
屋宇未多。闻浮造之人。
常须更出地课。将期招葺。
宜有指挥。应诸坊于公私地内浮造屋宇。
每月地课。不得更有收徵。
甸服生灵。正当凋瘵。
太仓输纳。务在均平。
傥容厚敛之奸。颇失忧人之意。
自今后太仓所纳斛斗。仰司农卿准旧例主掌。
校量之际。切在奉公。
不得先任吏人抑屈百姓。朝廷向来旧例。
止有榷酒。丧乱以来。
遂行卖曲。本自度支营利。
近年兼借两军。畿甸之人。
皆言不便。所宜徇众。
不废赡军。起今年五月巳后。
京畿内任自制造私曲。仰度支京兆府依旧例。
于酒店量户大小。逐月纳榷沽酒。
仍酌量随月依前借军诸司。充诸色支用。
其两军元造曲。制下后便勒逐斤减价。
六月三十日巳前货卖官曲。其私曲不得更货卖至七月一日巳后不得更卖官曲之限。
爰自乱离。殆将二纪。
关畿之内。掠夺颇多。
遂令黔首之徒。或被丹书之辱。
眷兹冤抑。须杜奸讹。
旧格买卖奴婢。皆须两市署出公券。
仍经本县长吏引检正身。谓之过贱。
及问父母见在处。分明立文券。
并关牒太府寺。兵戈以来。
条法废坏。良家血属。
流落他门。既远家乡。
或遭典卖。州府曾不寻勘。
豪猾得恣欺淩。自此准京兆府并依往例处分。
两市立正印。委所司追纳毁弃。
改给朱记行用。其传典卖奴婢。
如勘问本非贱人。见有骨肉證验不虚。
其卖主并牙人等。节级科决。
其被抑压之人。便还于本家。
御史台切加察定。天下州府。
如有此色。亦仰本道观察防禦刺史各行条制。
务绝沈冤。尧悬谏鼓
禹拜昌言。在明哲之尚然。
实古今之所重。况乍袪蒙昧。
希致和平。思謇谔而若疗朝饥。
虽激讦而亦不加罪。谏官举职。
须务济时。其文武常参官素怀术业者。
任上封事。极言得失。
必当召见。亲问所陈。
其有才识幽深。事裨时政者。
即职升擢。或藏器俟时。
隐于岩谷者。委文武朝官所在州县以行实闻荐。
举众目者。实资于纲领。
总庶务者。必究乎本根。
将寻沿革之宜。谅系张弛之道。
其有事不稽古。官不易方。
欲正滥原。须遵故实。
应有诸司法制。废坠多时。
未复旧规者。自今后宜委诸司各检举。
条录闻奏。委中书门下详酌处分。
汉徵极谏。陈理乱之端。
晋策能言。诜元贡阙遗之政。
乃登道广。请举公平。
诚在得人。以匡不逮。
应天下诸色人中。有贤良方正
能直言极谏。博通坟典。
达于教化。军谋宏远。
政术详明者。文武常参官及诸道节度观察等使具姓名闻荐。
至十一月到京。朕当亲临策试。
择其可否施行。骀背燕毛。
礼经所重。即验颂系。
汉诏所矜。克存尚齿之规。
免致遗年之诮。天下高年鳏寡八十巳上。
委所在长吏切加安恤。其有不幸者。
量与葬送。仍存抚孤裔。
于戏。文王羑里。
克建周邦。大甲桐宫。
用兴殷道。朕不敢忘六旬之辱。
公侯宜奖成万代之功。进忠贤以启政途。
黜邪佞以惩覆辙。庶乎上下共保我高祖太宗之洪基。
仓部柏郎中墓志铭 唐 · 罗衮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八
近代科学之家。有仓部府君讳宗回字几圣。
士良忠州司马
父皓。毛诗博士
国子司业。君踵父学开元礼。
咸通中。考官第之。
尚书落之。不胜压屈。
因罢。取家荫出身。
为州县官。历数任。
军幕判官。皆有闻。
相国文昭公甚重之。授著作郎于蜀行朝。
上即位数年。承反正之后。
将修太庙。时见飨九庙十二室。
而实七代。议者以为天子七庙。
六经无九庙文。又欲以穆宗宣宗为二庙。
僖宗为一庙。出敬宗文宗武宗为别庙。
文武百官参议不能定。或荐君于相国徐君。
遂擢授太常博士。及进议。
请修奉九庙十四室。于是援引经籍。
研校今古。发出九庙九代之议。
追祔代宗德宗二庙。穆宗宣宗通为一庙。
僖宗添为一室。敬宗文武德懿宗为一庙。
亲不可出。其推次代室。
分齿昭穆。为哲然矣。
又下百官赴尚书省参详。咸以为允。
奏请行之。天子嘉奖。
敬依其议。然其徵据乃尚书正文。
而不用郑元之说。其法制乃殷周远事。
而不取汉魏已下。故时人多疑之。
遂与数家争论。虽未行其议。
而亟加宠秩。始迁虞部员外郎
赐绯鱼袋。岁中转虞部郎中
明年迁仓部郎中。加朝散大夫
年六十一。以光化二年二月二日
卒官京师。某月日。
归葬先人之茔于邠州。夫人清河张氏。
子廷徽。开元礼登科。
廷鸾尚幼。君撰王公家庙录五卷。
奏议论难宗庙之书万有馀言。铭曰。
几圣之道。予实亲之。
几圣之言。予实闻之。
宗庙之事。一何专奇。
讨摘奥冥。不由于师。
乃鄙郑元。乃悦汤伊。
今世之人。安得不疑。
赐服荧荧。省行屡征。
裒华。虽死不瞑。
亲见夫子。其势不行。
夫子既没。庶几乎明。
苟如斯言。遗恨可平。
尚或有知。时观吾铭。
五代 · 李琪
哀痛不下诏,登封谁上书(《僖宗幸蜀咏》)
后唐张崇庐州外罗城记 唐末至五代 · 殷文圭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八
禹贡别九州之广。
扬鼎居先。
淮夷控七郡之雄。
庐邦最大。
真四塞山河之国。
乃一方礼乐之乡。
地势壮而金斗高。
人心刚而风土劲。
洎皇唐光宅四海。
奄有八纮。
穷日月之照临。
皆臻仁寿。
混车书于华夏。
咸属文明。
视赤子以如伤。
播洪钧而不比。
眷惟刺史之任。
独曰亲人之官。
凡当出牧是邦。
必选良二千石矣。
昔故相歇马之所。
今通侯建隼之区。
太守清河张公
乾象降灵。
人龙命世。
一剑跃而蛟断。
六钧挽而猿号。
忠自孝基
勇由义立
爰从稚齿。
便奋雄心。
庚子岁
巢寇陷秦关。
僖宗幸蜀部。
王纲弛坏。
国制抢攘。
瞻乌载飞。
走鹿争逐。
救疲民之焚溺。
资间代之英雄。
先吴忠武王虎步江南
鹰扬肥上。
汪汪伟量。
涵一万顷之澄波。
落落洪襟。
包九百里之梦泽。
是以多士之归也。
如百川赴海。
偫材之用也。
若众腋成裘。
勤求卓荦之伦。
肇建庞洪之业。
下痊民瘼。
上报国恩。
太守张公英俊不偫。
乡关素友。
隶职帐下。
责效军前。
入委腹心。
出舒羽翼。
由余之拓十二国。
多赖宏规。
耿弇之屠三百城。
略方殊绩。
以至溃赵相国锽七万之众。
先拔句溪
孙司徒儒五倍之师。
次收淮甸
不独身先百战。
抑亦谋赞六奇
故得擢自偏裨
升于列校
亟更职任。
累拜专城。
天祐三年
承制检校司徒常州刺史
毗陵杭越接境。
梁汴连衡。
公才驻熊车。
潜施龟画。
早曾修城筑堑。
杜渐防萌。
寒暑未迁。
金汤遽设。
功用未毕。
王泽迭加。
以绩效转官检校太保
庐州刺史兼本州团练使
天祐四年八月到任。
公自临锦里。
即建罗城
谋虽贮心。
言未出口。
盖以先王卧龙之地。
谨合缮修。
君子变豹之风。
讵宜卑陋。
况西连襄汉。
北接梁徐。
秣马训兵。
靡忘寝食。
劝农习战。
誓静氛埃。
太师嗣茅土全封。
绍彤玈重寄。
旌贤宠善。
念旧策勋。
承制以褒酬。
迭进秩于保傅。
淮南军司内外都军使镇海宁国等军节度使检校太尉侍中东海徐公。
首辅大政。
力启霸图。
逊德推功。
先人后已。
纤粟之劳必录。
锡予之美无偏。
公执玉而归觐王庭。
锵金而入陪相閤。
语家国之至计。
属西北以介怀。
遂咨禀庙谋。
增修战垒。
铺舒妙见。
商较远图。
且曰。
居安虑危。
闻于圣哲。
为主制客。
宜赖城隍。
乃知恃陋弗修。
子蹈危亡之运。
一日必葺。
叔孙留忠恕之机。
懿彼肥川。
旧有罗郭。
咸通十年卢谏议出牧此州。
值彭门用军。
邻封多警。
累拜表章之请。
遂兴版筑之功。
绵岁月以滋深。
致缔建之匪固。
渐成崩溃。
难禦奔冲。
况今稼穑丰登。
烟尘贴息。
宜当农隙。
潜募子来。
嘉言上沃于王心。
成算允谐于台画。
繇是量材度费。
揆力兴工。
设窑灶于四郊。
烧砖砾于亿万。
蒸沙似铁。
运甓如山。
千畚云翻。
万杵雷动。
役五丁而神速。
甃百雉以天横。
粉堞既全。
汤池是浚。
潴长壕于四面。
斢巨浪于长江
其城周回二十六里一百七十步。
壕面阔七十丈至六十丈。
深八丈。
城身用砖砌高三丈。
置窑灶五十五所。
其砖每口长一尺三寸。
阔六寸。
建造罗城门十三所。
及大弩楼都共四十四所。
公旦暮检辖。
躬亲指挥
以馔以觞。
且酣且饮。
致劳勇兼集。
公私允谐。
天祐六年十二月终。
版筑向圆。
开凿始半。
汴贼寇彦卿将领马走徒党五万馀人。
乘修励未办之间。
恣仓卒奔冲之计。
夜驱偫孽。
直渡城隍。
搭长梯于女墙。
攒霜矛于鹊垛。
人皆凶惧。
公独晏如。
遂开庐江
潜桥两门。
亲领马步锐师。
当处杀败逋逆。
或麇惊而涂地。
或狼狈以投壕。
死溺如麻。
生擒若市。
押背黏袭。
远过独山。
弃甲联翩。
高齐峻岳。
诸郡收夺枪甲不少。
招降人马甚多。
仍值积雪连天。
阴风刮地。
寒僵饿殕。
仅满平川。
疋马只轮。
偶漏元恶。
天祐十年孟冬月。
汴将贺坏与王彦章
复驱甲骑四万。
直抵罗城西独山门。
排列至瓦步门。
延亘数里。
此际坚墉渐备。
浚洫已周。
巨堞屹而山横。
大弩发而雷吼。
虽偫偷飘至。
暴客狂冲。
万骑鸡连。
千戈蚁溃。
但昂头而叹息。
咸破胆以逋逃。
寻属淮海行军侍中东海公亲统大军。
径追勍寇。
七擒于淮岸。
破十寨于戎河。
非杨府之大幕雄军。
不足以平欺敌国。
肥水之深壕高垒。
不足以外挫贼锋。
致我师竞愿北驱。
彼众不敢南牧。
立中流千年柱石。
壮吴部一面山河。
司马宣王统晋国车徒。
诸葛武侯渭川营垒。
而叹曰。
真天下之奇士。
清河公
良可匹矣。
高燕公顷筑西川罗城
皆破上供钱米。
当其无事。
尚以为能。
清河公今缮理重垣。
疏导百谷。
广通商而贸易。
咸竭产以经营。
上下无私。
方圆有术。
不蠹府庭之尺素斗粟。
无妨黎庶之易耨力耕。
从容蒇事。
则首尾一年。
周旋僝工。
则歌谣五邑。
永贺覆孟之固。
免虞拾沈之讥。
或听讼之馀。
或训戎之暇。
凭高送目。
选胜延宾。
三重之雉堞延登。
四望之秋毫必见。
西风猎猎。
撒豹骑于平芜。
冬日融融。
竟牛耕于旷野。
此外水矗蒙冲之舰。
陆轰霹雳之车。
十年之储蓄有馀。
千弩之金缯足用。
且独山秀而峭。
肥水清而灵。
宜有异才。
同正霸业。
大则仗戎节驾廉车
次则剖竹符参莲幕。
其间燕赵多奇士。
丰沛皆故人。
千载风云。
一时会合。
而公志惟尊主。
务切经邦。
摧阵敌若私仇。
视玉帛无停蓄。
季布然诺
仲由之信诚。
吴汉之不离公门。
袁安之每念王室。
凡诸廨宇。
久历星霜。
多至摧颓。
咸新剞劂。
郎中湘。
五十五年前常典兹郡。
建东水阊门
虹梁朽而螮蝀沈。
碧瓦烂而鸳鸯碎。
公皆表里修换。
躬亲指南。
军城而金翠相鲜。
耀水栅而舟车倍凑。
并建两畔挟楼都一十四间。
换门楼桥柱十三虹。
公又深惟久要。
永欲流传。
别运十纲。
散令回货。
广市于檲梓。
遍修于寺庙桥梁。
不箕敛于王民。
尽圆融于私帑。
建州内廨舍。
间架甚繁。
兼添置梵舍琳宫。
神祠儒庙。
及造明教桥一所。
次造市桥一所。
次造县桥一所。
次造通远桥一所。
次造西水阊门一所。
奇妙难名。
龙身蚴蟉于波间。
雁齿参差于川上。
往来咸济。
不劳郑产之舆。
揭厉无疑。
如假传岩之楫。
郭内官路。
小史桥一所。
次造赤栏桥一所。
东正门桥一所。
崇化门桥一所。
怀德门桥一所。
都共造桥一十一所。
并用檲梓。
鹤柱雕栏。
画槛纵横。
洪流直道。
有利于物。
知无不为。
乙亥岁孟夏月。
画图入觐。
告厥成功。
相府佥谐。
王纶赏重。
承制就加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刺史
馀勋阶如旧。
至天祐十四年四月二十七日
蒙恩转授武宁平难军节度滁宿等州观察处置等使
依前权淮南军副使庐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
馀官勋如故。
褒勤荩也。
且兵书所尚。
地利居先。
霸国图安。
人和是最。
兼兹二者。
不其久乎。
一品之秩自才升。
万钟之禄由勋进。
安于固晋阳之险。
墨翟宋国之围。
楚兴燧象之师。
齐奋火牛之阵。
设奇应变。
以逸待劳。
何代无人。
有备谁患。
丈圭墨徒摩楯。
笔愧如禒。
近驾轺车
曾趍戟牖。
目击连云之巨垒。
神惊截海之深壕。
聊得直书。
无非实录。
雕锼琬炎。
敢期八字之褒称。
变桑田
幸记千年之城郭。
部辖都头节级寮吏名衔。
并勒碑云耳。
天祐十四载岁次丁丑七月戊申朔二十六日癸酉建立。
淮南节度掌书记殷文圭文。
越国武肃王碑铭 五代 · 皮光业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九十八
粤以唐长兴三载壬辰春季凋十三荚。
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尚书令吴越国王弃捐宫馆。
以是岁明宗皇帝太常博士段容。
定谥议曰武肃
尚书工部侍郎杨凝式撰神道碑文。
翰林待诏张季恭吴越
书于刊石。
后二年岁在敦牂。
天下兵马都元帅吴越王建庙貌于始封之越国
礼与境内。
乐之罔极。
孝思也。
盖闻神道设教。
莫大于郊社严禋。
明德惟馨。
无逾于祖考孝享。
是以百代相袭。
六籍盛称。
报劬劳则天保是徵。
展钦若则王假是训。
又况建除难靖乱之业。
武烈之威名。
振刚德义气之风。
成肃恭之懿号。
陈力四纪。
光奉八朝。
生为有土之君。
薨立象朝之庙。
是可睢盱召毕。
龌龊桓文。
声华永而日月齐。
简册编而古今在。
矧夫堂成王构。
家继国祧。
压璧宝以知来。
玉林而嗣位。
高阳号里。
无愧前贤。
夏屋登山。
常遵治命。
爰自郑缁始袭。
晋墨未除。
不忍一日之离。
遂立千年之祀。
金镕阳迈。
已成像于吴城
香刻旃檀。
复附神于越国
恭惟先天下兵马都元帅越国武肃王
殷朝篯祖。
仙萼分枝。
唐代鄛公。
灵源真派。
簪裾轩冕。
礼乐诗书。
謺庆连华。
交光翊业。
应劭七世。
累爵重官。
罗企一门。
惟忠及孝。
其降神也。
虹飞蜀国
始见殊祥。
鱼跃汾河。
是生奇表。
赤光耀室。
黄气浮空。
石龟陨下于官山。
胡人来归于宝器(此二事安国县父老言也)
其英姿也。
凤文龙藻。
夐出精神。
白琥苍圭。
琢为标格。
加之薛璘整峻。
谢安风流
俯仰可观。
进退有度。
慕容德偃月日角。
光彩烁人。
李子坚匿犀龟文。
威仪镇俗。
其辞韵也。
音容洒落。
智辩铿輷。
元善抑扬。
张畅详雅。
至若讨论国计。
谈画兵筹。
接对使伻。
抚御将下。
所谓五河奔注。
百谷崩腾。
玉虹起而云雾销。
金虎啸而风飙动。
揣摩胜负。
赫连勃口授怀惭。
捭阖兴亡。
苏季子舌端有愧。
其气度也。
志高建木。
量等大瀛。
含垢匿瑕。
罔知边际。
求贤接士。
无怠寅昏。
重仁义若邱山。
视玉帛如咳唾。
翘翘车乘。
唯在得人。
憧憧往来。
皆钟和气。
所以羔皮豹舄。
鹤列犀渠。
咸愿杀身。
用酬大惠。
变家为国。
诚由万化生身。
以德聚民。
所谓八风从律。
其英雄也。
能知否泰。
俟云雷。
动必有成。
举无遗策。
蛟龙得雨。
莫测变通。
雕鹗出林。
可知意度。
其间文武迭用。
仁义宏敷。
平阿(一作常平之亡戟得矛(一作列戟持矛)
并能取舍。
元协之搦蛇骑虎。
不觉艰难。
奄有具区。
廓开霸业。
设使庾翼复出。
必不妄誉于桓温
阮籍重生。
敢轻言于广武
文学也。
家承儒范。
世尚素风。
绛纱帐先生
授白纶巾于神女。
才通梦寐。
凤吐方来。
志在典经。
龙斗不顾。
所以博览七纬。
精究三元。
尽得津涯。
皆升堂奥。
其于篇韵。
尤著功夫。
思风起而绣段飘。
言泉淘而金沙见。
其札翰也。
花随腕下。
星逐毫飞。
霭若游云。
细凝垂露。
钩刀向背。
未饶索肉芝筋。
点画方圆。
高掩崔肥赵瘦。
就中濡染碑额。
益见呈露锋铓。
四方仰之神踪。
一代称之墨宝。
王逸少若见。
甘避雁行。
萧子云如逢。
大惭蝉翼。
其建大功也。
唐季乾符之末
中和之初
海凫乍扬。
天龟初伏
尘飞野马。
四郊之垒渐多。
雾暗腾蛇。
五贼之机共构。
其始者王仙芝结衅中土。
首搆祸阶。
虽已诛夷。
犹残支党。
自此丛祠乌合。
草泽蜂飞。
轻薄者固自披攘。
谨厚者亦为剽悍。
江南则朱直叛乱于唐山
孙端寇孽于安吉
西侵宛水。
东患苕溪
郡县则终日登陴。
生民则长时伏莽。
王时郊居圃。
嘉遁茅山(即葛仙公种瓜之地故曰圃与山相接在临安县城东二里)
方当枕石漱泉。
尚是褒衣博带
睹兹多事。
慨然究怀。
顾谓朋友曰。
丈夫须当拨乱平奸。
岂可怀安端坐。
是日乃奋兹戎服。
挂彼儒冠。
大散家财。
广招勇士
令才举。
行伍肃然。
手仗义旗。
身当勍敌。
一月之内。
二寇殄平。
靖千里之山川。
救两郡之涂炭。
是王之初功也。
其次黄巢来从五岭
直下三衢
展枭翅则雹布星罗。
张鲸牙则山连岳峙。
所遭蹂践。
并作尘灰。
王乃独领偏师
横行险地。
既逢大憝。
遂设奇兵。
敌望草木丛林。
皆是戈矛旌帜(获敌人之言也)
我则左右翼阵。
默化如神。
当下追奔。
尚贾馀勇。
长蛇封豕。
便出他疆。
新市下江。
保安数邑。
是王之功也。
其次彭城刘汉宏
据南镇之重地。
东越之名区。
黄巢既犯两京。
僖皇乃巡二蜀。
汉宏不思奔问。
便废贡输。
恃险阻于浙河(一作江潮)
欲觊觎于江岸(一作浙岸)
先于渔浦鼋石。
翼张下营。
萧山西陵
鳞次列砦。
烽燧交应。
鼙鼓相闻。
时我诸军。
实有难色。
王乃潜趋间道。
夜济长江
仰告昊天。
乞昏朗月。
当下寒云布野。
杀气凝空。
楚庙阴兵。
旁随雾合。
晋臣黑幔。
闇与山连。
我师忽震于雷霆。
彼砦俄摧于魂梦。
风号貔虎。
争传破竹之声。
阵卷龙蛇。
竞集建瓴之势。
贼将殷轮不暇。
漂杵有馀。
仅身免以奔归。
乃塞门而自守。
尔后大小百战。
首尾四年。
方清镜水之波。
始有兰亭之地。
吊其生聚。
大布仁慈。
诛彼渠魁。
不须天讨。
是王之功也。
次则有薛朗。
逐出周宝
自据朱方。
南袭毗陵
西侵建邺
恣其剽掠。
务在杀伤。
将承中国之危。
拟扼长江之险。
王乃命二麾上将
一月报功。
指其山川。
授以韬略。
蹄毂并举。
水陆兼行。
曾不旬时。
讨平窟穴。
南宫万于犀革。
视以囚人。
崔慧景于䲡篮。
彰其叛主。
是王之功也。
次则有徐约
比是六合镇使。
遽忝三吴郡
玉帛是求。
徵敛无度。
长时习战。
齐民因被雕黥。
比屋为军。
鲁儒亦遭剪削。
惟王闻其暴虐。
奋激神威。
上谷之精兵。
命下江之贤将。
授以九天九地之诀。
传以训辞训典之规。
扼断咽喉。
其郊野。
任约之龙果睡。
王弥之豹徒飞。
食窘朝饥。
无由抚士。
计穷宵遁。
遂至溃围。
松陵之烟水重
香径之黎元再活。
是王之功也。
次则有孙儒
恃有数兵甲。
不守淮南
直欲别迁土疆。
遂奔江左
刲人民为粮食。
隳舍宇为薪苏。
饿鹘饥鹰。
飞扬京口
贪狼乳虎。
践踏吴门
渐逼由拳
将窥霅水
王乃张天网于阻险。
辟地阱于要冲。
发水犀之骁雄。
燧象之奇计。
青雀摩垒。
赤兔致师。
将持久以待之。
俟势穷而必取。
守陴皆哭。
无食何为。
鸣鼓而攻。
脱身遂去。
向使不施神略。
不振王威。
则翼翼生灵。
皆成膏血。
茫茫胜槩。
尽作烟煤。
所谓劬劳为时。
广大及物。
是王之功也。
次则有董庶人。
始镇石镜
便牧杭州
因破汉宏
遂居越土。
自形成象。
从纤至洪。
并是王之擐甲执兵。
左提右挈。
以至手持旄节。
身爵王侯。
既灭顶于彝伦。
乃垂涎于神器。
铜符金匮。
祥瑞乱兴。
玉玺珠袍。
妖讹竞起。
王以早同楚歃。
夙共晋盟。
书尚缄縢。
血犹濡鍉。
笺函旁午。
诱劝交驰。
谏既闭于属垣。
祸遂成于覆族。
是时两河倔强。
三辅纷纭。
万象虽拱于北辰。
一人不遑于南顾。
王请奉行天罚。
所统便是国兵。
不费上供资财。
不役诸道将帅
果见桓元计窘。
抽玉导以求生。
王莽势穷。
转铜威而厌胜。
喉既摏于富父。
骨复弃于会稽
潴其故宫。
焚其法物。
复我正朔。
我寰瀛。
五石补而天镜明。
六合完而地维正。
是王之功也。
王以平妖立霸时之业。
戡难建盖世之功。
律吕宫商。
锵洋史籍。
丹青金玉。
焕烂国华。
所以僖宗天子。
仰我文昭
眷我武烈
龙光压謺。
急使星驰。
纶綍便蕃。
大王起。
寻以耿纯试理。
卢植兼才。
披锦衣以耀家乡。
握圭符而光松梓。
洎于昭皇飞升。
大宝礼遇元勋。
龙悦召云。
凫忻得藻。
嘉功赏德。
金凤之诏连飞。
表异旌优。
玉麟之符遂刻。
南徐藩翰
钱塘之江山。
节竦灵犀。
帐开神虎。
三千珠甲。
光烂星辰。
十二牙旗。
文生组绣。
碧幢才建。
黄阁又开。
乃兼镇于越藩。
遂对持于汉节。
中天辰象。
虽分牛斗之疆。
夹岸烟岚。
映出东西之宅。
四县既食。
万户累加。
棨戟立门。
赤油罗列。
山河誓券。
丹字荧煌。
生祠之笾豆锵锵。
衣锦之城隍黯黯。
而又特逾汉制。
封我吴王
分夏社之心。
桐剪周王之手。
昔也龙蛇起陆
蹈汤火以战争。
此际山川出云。
君臣际会
逮夫济阴王既传天宝。
梁太祖应元苞。
于王不易之故情。
请结秦晋之嘉好。
恨无殊礼。
得展异恩。
于是追吕望之高风。
山甫之美躅。
师尚父统摄三老。
作帝股肱。
尚书令总务万几。
为天喉舌。
仍颁瑞节。
复践高坛。
建牙兼镇于扬州
分阃遥临于楚甸。
寻命兵部姚尚书洎
躬持凤册。
远泛鲸波。
备周官之典仪
越国之土宇。
八鸾四马。
耀镂钖以振钩膺。
三节一王。
秉桓圭而垂元玉。
及龙德嗣君即位
礼称伯舅。
尊曰父师。
寅兹烈光。
虔奉顾命。
是时遣吏部李尚书燕
捧持纶诰。
谕晓湖湘
授天下兵马都元帅
洞庭彭蠡
渐无不顺之臣。
北狄西戎
将有后予之叹。
韩信汉高祖曰。
陛下能将将。
臣能将兵。
是知元帅非人臣之职曹。
帝王之兵柄。
推于前代。
隋炀帝晋王淮南行台尚书令祗为行军元帅
无天下之号。
国朝肃宗皇帝驻跸灵武
因命代宗皇帝广平王而为之。
德宗皇帝鲁王而为之。
梁太祖授九锡后而为之。
斯天下元帅之故实也。
其后龙德帝复命兵部崔侍郎协
赍持简册。
浮泛风帆。
扬往典于明庭。
促及时而建国。
召康公之命。
得以专征。
唐叔虞之封。
良由吉梦。
未久金行运息。
土德中兴。
庄宗皇帝鹊起并汾。
龙飞宋汳。
当宁不逾于旬朔。
临轩宣谕于公卿。
曰。
吴越国王五十年来。
常作支天之柱。
三千里外。
每为捧日之云。
今若将致小康。
实在敬尊元老。
于是鸾台进拟。
麟趾摛词。
典瑞献功。
白圭而册文粲烂。
职金供命。
镕紫磨而印篆盘珊。
封吴越国王
再授天下元帅
马迁十代史内。
固是绝伦。
𧦬万卷书中。
必无往例。
其建国也。
大君有命。
明试以功。
癸未而至壬辰
备战器而修王道。
先是中朝名士。
在野遗人。
或负笈担簦。
来投霸府
或折襦为裤。
面诣军门。
奋袖于嘉纳(一作务)堂中。
曳履于灵钧台上。
至此水镜裁鉴。
金秤等量。
并列庭臣。
皆居省署。
簪裾列侍。
文物齐光
张伯仁陈宗庙之仪。
子产献公侯之礼。
岂谓难穷者大数。
莫究者彼苍。
俄脱屣于具区。
遽彻县于正寝。
金山雾掩。
谁知帝召王乔
玉海波空。
实痛神辞李广
况十三州疆场。
百万户黔黎。
咸长养于恩膏。
悉生成于化泽。
泪洒而晴空散雨。
愁凝而杲日沈云。
鸟兽悲哀。
草木惨怛。
明宗皇帝太常定谥法
贰卿而撰诔文。
鸾辂龙旗。
赠礼优于邓禹
梓宫黄屋。
异数等于霍光
得谓尽始尽终。
极荣极贵。
享九九之仙寿。
近帝位于一爻。
感万万之人心。
歆神道于千祀。
有后如此。
又何觖焉。
天下兵马元帅吴越王
当燕族之多奇。
承赵宗之后世。
嵩衡泰华。
秀气俱腾。
淮济江河。
荣光共结。
是时允主。
诞我国祥。
绍经文纬武之基。
袭积德累仁之业。
开襟奋臆。
伏雄杰于周瑜
誓众临戎。
统人豪于张衮
风仪则悬星溢眦。
紫电扬矑。
霜雪凝肌。
鱼龙入发。
仙应有分。
贵不可知。
宋弁声姿。
尤闲进对。
窦融词气。
惟是卑恭。
加以青云常在于言谈。
畏日不离于顾盼。
徐行缓步。
褚彦回却是趋跄。
散帻斜簪。
王文宪殊非蕴藉。
智略则鲍叔锥矢。
应手而成。
德业则顾和圭璋。
遇机方露。
远者大者。
一刚一柔。
静则心照镜而貌怀冰。
含和六气。
动则火炎山而汤涌海。
慑惧万人。
机变则才高。
孙吴术妙。
身文虎豹。
隐见不常。
义府戈矛。
短长迭用。
五隽才既为己任。
六奇策固是无遗。
郤縠诗书。
经纶国计。
项羽雷电。
振动兵筹。
徐睇而莫测金泉。
旁窥而罔知珠岸。
词藻则清霜皓月。
络绎䌽笺。
芳草落花。
飘扬镂管。
织成梦锦。
散出神霞。
英变屡奇。
张融之言信矣。
淩颜轹谢。
元稹之论宜然。
札翰则早受义方。
曾传掣笔。
鸾回鹊反。
气势惊人。
金错银钩。
纵横入目。
案牍无非笔阵。
宫寺争耀宝牌。
崔宏之本草无
张育之折蒲失色。
立功则我王初离太学
始统亲兵。
郑世子方欲平齐。
汝阴王正思安汉
属邻国侵轶。
命将曰李涛
仅二万兵。
下百里砦。
围逼安国
涎喙馀杭
王虔奉训辞。
遂升上将
清风授武。
黄石传书
亲承韩奕之黄罴。
躬伏封文之白虎。
攻东南而备西北。
事在机先。
掩五垒而出三门
别驰神算。
于是崩摧大阵。
擒获万人。
道路隘于俘囚。
山川积于戈甲。
馀敌作气既竭。
方遁于潜
我则乘胜追奔。
又平广德
未出一百里之境。
复降五千(一作十)乘之戎。
唱凯歌而喜气连郊。
整班师而雄风掠地。
寻即大统龙舰。
远泛鳌溟。
江阴而收东州(一作川)
入海门而观北固。
彼境遂陈舟楫。
远出枝梧。
我则陈二广于浪港沙前。
设三覆于石牌湾内。
零陵石灰风便。
争投于蛟蜃窟中。
沁水火筏油燃。
尽葬于鲸鲵腹里。
一战定霸
二纪无虞。
寰海具瞻。
将相迭耀。
声光丕显。
为廊庙之人。
功业升闻。
段襄居骨鲠之任。
爰自嗣承国构。
缵奉王基
况当跪箭之初。
又在寝苫之内。
龙凤。
三千馀口之家风。
铁石虎貔。
二十万人之军府
诚难抚御。
岂易辑绥。
我王以孝为模。
用仁作范。
无所不可。
唯言是从。
嘉惠宠灵。
供承花萼。
油云膏雨。
润泽闺门。
此外习武益兵。
轻刑慎罚。
德无胫而远届。
名无翼而遐飞。
果动天朝。
继钟异宠。
三年之内。
两册连封。
双龙之金节齐行。
四马之宝车并骤。
玉具冠剑。
见王者之尊崇。
织文旗常。
睹国容之贵盛。
我王因兹显赫。
益动孝思。
无以答先后之恩。
无以报昊天之德。
且曰。
武肃王有大功及天下。
大名振寰中。
庇生民而百万有馀。
筑城垒近五十来处。
岂可不建庙貌。
不像真容。
为星纪之福宫。
作地户之神主。
爰命兴武中直都虞候姚敬思。
马臻湖畔。
勾践城中。
选闉阇形势之中区
得显敞高平之胜址。
于是锹杵俱下。
畚锸齐兴
隐隐雷声。
轰轰岳振。
不十旬而展役。
匝千丈之阴基。
大梓文
匪自泰山伐得。
宏梁巨栋。
非因漳水漂来。
雕镌者王母元图
甃砌者赫连绣石。
斤挥斧运。
削出银葩。
水錾砂磨。
方成玉磶。
元武(一作玉)之嘉兆。
应神蓍之吉辰。
始乃架险梯虚。
云构山屹。
阴虬回抱。
阳马奔趋。
虎牙衔而枅栱连。
龙脊袅而栾栌转。
琼瑶耀壁。
丹漆明檐。
鸳鸯之瓦缝界成。
芙蓉之塼文印出。
即以丙申岁秋八月十有七日
我王备卤簿鼓吹。
车辂旂常。
北司侍臣。
南班旧列。
奉迎真像。
而入祠宫。
白檀雕出圣容。
黄金缕成宝座。
仪形酷类。
神彩如生。
凤目龙章。
颜犹不改。
垂旒被衮。
人见兴悲。
礼器则俎豆牺樽。
轩悬则柷敔钟磬。
后殿则翚衣雉服。
文母贤妃
露幔珠屏。
虾帘象榻。
不异昔时秘寝。
皆同曩日深宫。
前则广厦交阴。
芳亭对构。
紫石伏狻猊之影。
朱栏交菡萏之光。
正启重门。
并列神将。
侍卫兵仗。
戈戟森然。
文武官班。
簪裾肃列。
直出甬道。
千步有馀。
河枕投醪。
波通射的。
莲芰绕于水阁。
夹于星桥。
左则回抱粉廊。
连延绮栋。
并图曹署。
各列司存。
乃至早世勋臣。
无禄公子。
皆塑仪像。
并配荐羞。
右则修庑飞甍。
绿窗丹牖。
阴兵神马。
见雷电而没风云。
明灶净厨。
备粢盛而烹肥腯。
景物则高杉矮桧。
粉竹金松
夹砌名花。
连阶瑞草。
烟岚蓊蔚。
便是阴宫。
云雾朦胧。
居然神府。
我王昔以致君之业。
累殄寇戎。
今立显考之祠。
用修孝敬。
所以天朝继封王爵
以耀国章。
黄金印印宇内徵呼。
都元帅帅天下侯伯。
卓绝殊勋洪业。
所谓炙地薰天。
设使书剡溪九万之笺。
不能尽纪。
华山五千之仞。
亦恐难穷。
光业也词不梦于王椽。
才匪量于曹斗。
奚斯之颂。
或恐粗心。
豫章之碑。
岂合措手。
但以二纪幕客。
十载庭臣。
不求孙绰擅名。
岂望杨修绝妙。
所希编述。
用答恩知。
追感先王。
恭为铭曰。
崧高嶙峋。
是生哲人。
上天师子。
出泽麒麟。
篯尊殷祖。
鄛允唐臣
衣冠表里。
文武经纶。
广运将新。
大盗斯起。
雁象歘惊。
凫毛乱委。
紫盖蒙尘。
黄巾多垒。
既斁宪章。
又裂文轨。
武肃英王
提剑东方。
龙行云雨。
虎变文章。
孛气沃酒。
妖雪归汤。
洗涤星纪。
整顿天常。
告功狼居。
图形麟阁
桐圭联编。
茅土续索。
三道犀幢。
八朝凤诺。
丹券家门。
锦衣城郭。
元帅天下。
国王具区。
六瑞琢册。
三品铸符。
尚父四履。
尚书万枢。
峗峨高寿。
曦赫霸图。
我王奉天
为时而出。
宝应
继明照日。
国士无双
风华第一。
削树平戎。
梦禾受秩。
功既挺世。
德又动天。
袭封二册。
嗣位三年。
金印国宝。
元帅兵权。
忠无瑕颣。
孝绝雕镌。
未褫墨缞。
乃建清庙。
卧龙之城。
会稽之峤。
岚界回廊。
明周㙩。
广殿霞开。
重门岳峭。
瑞玉礼器。
香檀圣容。
民之祀主。
我之神宗。
秉翟执籥。
特磬编钟。
燃萧燔膟。
置币输琮。
于穆祠宫。
焕焉阴府。
五齐恒馨。
六佾常舞。
肴荐房烝。
歌随路鼓。
令子懿孙
光今古。
邢洺魏博卫滑诸郡县令 后唐 · 后唐庄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
王室搆屯。七庙被陵夷之酷。
昊天不吊。万民罹涂炭之灾。
必有英主奋庸。忠臣仗顺。
斩长鲸而清四海。廓祅祲以泰三灵。
予位忝维城。任当分阃。
念兹颠覆。讵可晏安。
仗桓文节制之规。问羿浞凶狂之罪。
逆温砀山佣隶。巢孽馀凶。
僖宗奔播之初。我太祖扫平之际。
束身泥首。请命牙门。
包藏奸诈之心。惟示妇人之态。
太祖俯怜穷鸟。曲为开怀。
特发表章。请帅梁汁。
才出萑蒲之泽。便居茅社之尊。
殊不感恩。遽行猜忍。
我国家祚隆周汉。迹盛伊唐。
二十圣之镃基。三百年之文物。
外则五侯九伯。内则百辟千官。
或代袭簪缨。或门传忠孝。
皆遭陷害。永抱沈冤。
且镇定两藩。国家巨镇。
冀安民而保族。咸屈节以称藩。
逆温唯仗阴谋。专行不义。
欲全吞噬。先据属州。
赵王特发使车。来求援助。
予情惟荡寇。义切亲仁。
躬率赋舆。赴兹盟约。
贼将王景仁将兵十万。屯据柏乡
遂驱三镇之师。授以七擒之略。
鹳鹅才列。枭獍大奔。
易如走坂之九。势若燎原之火。
僵尸仆地。流血成川。
组甲彫戈。皆投草莽。
谋夫猛将。尽作俘囚。
群凶既快于天诛。大憝须悬于鬼录。
今则选蒐兵甲。练车徒。
乘胜长驱。剪除元恶。
凡尔魏博邢洺之众。感恩怀义之人。
乃祖乃孙。为圣唐赤子。
岂徇虎狼之党。遂忘覆载之恩。
盖以封豕长蛇。凭陵荐食。
无方逃难。遂被胁从。
空尝胆以衔冤。竟无门而雪愤。
既闻告捷。想所慰怀。
今义旅徂征。止于招抚
耿纯焚庐而向顺。萧何举族以从军
皆审料兴亡。能图富贵。
殊勋茂业。翼子贻孙
转祸见几。决在今日。
如能诣辕门而效顺。开城堡以迎降。
长吏则改补官资。百姓则优加赏赐。
所经诖误。更不推穷。
三镇诸军。已申严令。
不得焚烧庐舍。剽掠马牛。
但仰所在生灵。各安耕织。
予恭行天伐。罪止元凶。
已外归明。一切不问。
凡尔士众。咸谅予怀。
蜀郡 后唐 · 李继岌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七
舍过论功。王者示好生之道。
转祸为福。圣人垂善变之文。
矧彼蜀人。代承唐德。
元宗朝以兵兴河塞。久驻金銮。
僖宗朝以盗起中原。曾停玉辂。
蜀之乃祖乃父。或士或人。
而皆内禀忠贞。外资骁果。
武负之气。文传扬马之风。
迎大驾以涉岷峨。合诸军而定关辅
忠气冠乎日月。勋业著乎山河。
凡在幽遐。皆所传达。
不幸龟龙忽去。蛇豕寻生。
遇此匪人。据斯重地。
蜀主先父。出身陈许。
拥众巴庸。接王室之频迁。
保边隅而自大。盖属昭宗皇帝方兹播越。
正切抚绥。洗彼瑕疵。
润之雨露。绾红旆碧幢之贵。
兼凤池鸡树之荣。狂兕逢山。
渐展横行之志。鸣枭出穴。
曾无返哺之声。拔本塞源。
见利忘义。加以结连同恶。
聚集群凶。当天步多艰。
莫展扶持之节。及坤维暂绝。
却为僭伪之谋。烈士闻之抚膺。
懦夫见之攘臂。洎兹馀裔。
益奋残妖。阉竖擅权。
而勋贤结舌。不稼不穑。
奢侈者何啻千门。内淫外荒。
涂炭者巳馀万室。而更纳其短见。
侮我大朝。辄横拒辙之臂。
拟举投罗之翼。我皇帝仰膺元谶。
再造皇图。四时顺而玉烛明。
万汇安而金绳正。惟兹蜀土。
敢隔朝风。连营亏恤养之恩。
比屋困烦苛之政。每闻残酷。
深所悯伤。是命车徒。
以申吊伐。步卒则矗如山列。
骑车则迅若雷奔。振雄声而聒动乾坤。
腾锐气而动摇河岳。彼若率兵赴死。
我则无阵不摧。彼若据垒偷生。
我则无城不拔。却虑高低士庶。
远近封巡。不早回翔。
终同覆灭。故今晓示。
贵在保全。应三川管内。
有以藩镇降者。即授之节度
有以州郡降者。即授之刺史
有以镇县降者。即付之主守。
有能见机知变。诛斩伪命将帅
以其藩镇城池降者。亦以其官授之。
如列阵交锋之际。有以万人巳上降者。
授之节度。五千人巳上。
授之大郡。三千人巳上。
授之次郡。一千人巳上。
授之主将。有蜀城将校诛斩伪主首领降者。
授以方镇。如蜀主王衍首过自新。
以三川归国。即授方面。
其同谋将校。当加列爵。
有旧在本朝文武官。或负罪流落在蜀者。
苟能率众归朝。一切不问。
大军所行之处。不得焚烧庐舍。
剽掠马牛。所有降人。
倍加安抚。所罪者一人僭伪。
所救者万姓疮痍。况主宗枝。
成都父老。较其罪状。
良可矜宽。只如伪梁。
挟我皇威。窥吾大宝。
为四十年之巨寇。覆十九叶之丕基。
昨国家平定中原。只诛元恶。
列藩牧伯。咸不替移。
阖境生灵。一无骚扰。
虽蜀中遐僻。亦合传闻。
各宜审计变通。速谋归向。
据兹事件。得以旌酬。
勿谓无言。竟贻后悔。
故兹示谕。各宜知悉。
洪州云盖山龙寿院光化大师宝录碑铭 五代吴 · 欧阳熙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九
大师俗姓刘氏。法讳怀溢
本无诸倚郭闽县人也。即巨唐相国彭城刘公瞻之次子也。
童年慕道。不习儒宗。
时龆龀之岁。厥父携同诣京师
固辞弗往。渐登九岁。
俄自发心。弃捐俗务。
投立磨山普资院杜禅师门下。求为弟子。
愿侍巾瓶。禅师立性孤僻。
抱直严难。未许升堂。
不容入室。且坚苦节。
每励劳形。涉历年华。
经逾炎冷。身齐槁木。
心类寒灰。一自入山。
久淹出谷。十年精□午夜志疲。
师长念及功勤。知为志器。
于年十九。方为落发披□结束法衣。
遣求和合。恭承严旨。
高别林泉。星夜登途。
望风取路。遥山独步。
峻岭孤征。时往日来。
俄之中岳会善寺琉璃坛。欣逢法侣。
敕启霜坛。大扇律风。
高悬戒月。夙缘谐偶。
曩善冥符。不上牛车。
便探衣宝。并三衣而为一衲。
弃五事而整一盂。松下冢间。
行头陁行。虽行是行。
参问匪忘。遍历遐方。
访寻知识。无道场不逢古德。
有请皆遇宗师。其奈不凑元机。
情源拥塞。如渠聚土。
状当衢。须议芟薙。
终期决抉。而乃直抛衡岳
专簉灌溪。函杖而誓扣元关。
抠衣而立融阶雪。澧源和尚一观奇特。
许厕门墙。久而弥芳。
渐升堂室。况乎居犹学地。
道未博通。仍于异时。
侍立左右。和尚演于法颂云。
五蕴山中古佛堂。毗卢昼夜放圆光。
大师才聆妙说。顿入清凉。
悟即刹那。迷流沙劫。
一言契合。万虑情亡。
豁若云开。皎同月朗。
既除疑滞。不慕游方。
遰袭传灯。嗣何宗祢。
曹溪六祖付法让大师让大师马祖
马祖百丈。百丈分黄檗
黄檗之林际。得林际密旨者。
惟灌溪焉。入灌溪室。
续焰挑灯者谁。即云盖大师矣。
大师然以元天月白。觉海波清。
真灯未烛于祖堂。雷振停开于蛰户。
维广明初上都。值黄戎犯阙。
僖宗皇帝驾幸三峰。暂避狂徒。
敕选十员禅律经论诗赋文章大德。驾前供奉。
和尚禅宗一位也。敕赐福田禅师
止三峰。再赐大自在禅师
尔后狼烟息爇。草孽停争。
时属太平。寰宇宁静
光宅四海。庆洽万邦。
特轸睿毫。更于岁号。
光化元年。实谓山呼蹈。
舜日尧云。百辟称庆于龙廷。
三宝承欢于帝泽。悉衔雨露。
亟被沾濡。和尚光化大师
仍颁命服。禅袍改为椹色。
简诰迥锡皇恩。旋闻海晏河清
远播民舒物泰。銮驾将回于万乘。
宝位却复于九重。帝绩丕昌。
龟图鳌负。皇帝升于大内
庆叶千灵。金鸡才树于琅玕。
瑞渥旁流于遐迩。遂抽御椠。
挥当玉扆之前。茂发金言。
缀向霜笺之上。遂改光化天复元年
当年上表。乞养疾以归南。
别天颜而出北。既遥凤阙。
坚驻龙沙山二年。时有镇南军节度使中书令南平王钟公。
作镇乘时。虚襟扣寂。
位崇列土。心仰元门。
一礼慈悲。三申延请。
洪钟预扣。难藏众耳之音。
幽谷传声。已播多人之口。
和尚弗能违命。遂许宣扬。
志出池隍。深奇水石。
府主钟公捐清俸鬻白源立山云□为称伐材搆院。奏额龙寿。
彰名既毕。庄严遂陈。
延请开堂演法。垂手度人。
蚁聚禅徒。蜂来道侣。
于兹三十馀载。问法千数万人。
吴大和六年甲午岁杪夏十一日。示疾松堂。
迨于中秋二十八日夜子时。归真丈室。
俗龄八十八。僧腊六十七。
当年冬十月二十□日。移龛瘗乎真塔。
去院法堂东北隅二十步之外。初终覼𧢃。
罄树丰碑。事集一时。
弥流永古。上足小师院主道归典座小师道环维那僧绍微直岁小师道聪堂中上座僧照徒众僧师荡等。
并禅河舟楫。奈菀芝兰。
咸伫分灯。续开筹室。
虑以先师岁华迢远。莫纪芳猷。
故镂贞珉。命为斯记。
熙儒宗后派。学苑微材。
恨罔侍于指南。嗟未亲于丈室。
恭承来命。合掌虔诚。
顶想慈悲。敢为铭曰。
开士垂仪。觉皇真子。
洞究元微。达乎志理。
不受毫。宁容彼此。
法嗣灌溪。灯分林际。
水上呈靴。长安骏骥。
拽杖京师。皈崇明帝。
师号紫衣。僖宗恩赐。
处世界兮。如把虚空。
若莲华兮。真不著水。
故演慈悲。强云出世。
南平钟公。虔迎驻止。
偫生缘尽。化终已矣。
出没难拘。浮沉自在。
月隐元天。龙潜觉海
师示来兮。混四生中。
师归去兮。超三界外。
劳生恋兮。谩自悲伤。
若蝉蜕兮。有何惜爱。
改正太庙迁祔神主议 其四 懿宗已下合祔太庙 闽国至宋初 · 陈致雍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四
伏以懿宗僖宗昭宗三室。地未当迁。
礼宜祔庙。请依昭穆。
以奉烝尝。五时享焉。
光山王延政谥议 闽国至宋初 · 陈致雍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五
光山王延政
昔者无诸旧壤。
闽越分封。
惟嗣承庆。
基立为极。
洎乎末途弗譓。
景祚中零。
因怀顺轨之风。
永感安宗之念。
加以敬恭事上。
慎重寡言。
作牧鄱阳
民安其化。
举是美者。
俱为谥焉
谨按谥法。
敬恭事上曰恭。
安民法故曰定。
请以恭定为谥。
前代帝王置守陵户祭享禁樵采诏乾德四年十月癸酉 五代至宋初 · 宋太祖
 出处:全宋文卷五、《宋大诏令集》卷一五六、《太常因革礼》卷八○、《宋会要辑稿》礼三八之一(第二册第一三五八页)、《文献通考》卷一○三、《宋史》卷一○五《礼志》八、《古今图书集成》坤舆典卷一三一
自古帝王,受天眷命,功侔造化,道庇生民,咸载简编,宜崇典礼。
或庙貌犹在,久废牲牷;
或陵寝虽存,不禁樵采。
朕顺考古道,咸秩无文,方怀景慕之心,敢怠寅恭之意。
其太皞葬宛丘炎帝长沙黄帝葬乔山,颛顼临河,高辛葬濮阳,唐尧葬城阳虞舜葬○陵,女娲赵城夏禹会稽商汤宝鼎县周文王武王咸阳县汉高祖长陵,在长安北,后汉世祖洛阳界,唐高祖三原县东,太宗醴泉县北,凡已上一十六帝,各置守陵五户,每岁春秋二时,委所在长吏,各设一祭。
商中宗太戊内黄县东南高宗武丁西华县北,周成王康王葬毕原,汉文帝霸陵,在长安东宣帝杜陵,在长安南魏太祖于邺晋武帝洛阳后周太祖文帝隋高祖文帝并葬富平县,已上一十帝,各置守陵三户,每岁一享。
秦始皇帝昭应县汉景帝阳陵,在长安东北,武帝茂陵,在长安西,后汉明帝章帝并葬洛阳魏文帝阳山,后魏孝文帝富平县唐玄宗奉先县肃宗醴泉县宪宗奉先县宣宗云阳县梁太祖伊阙县后唐庄宗新安县明宗洛阳东北,晋高祖寿安县,已上一十五帝,各置守陵两户,每三年一祭。
仍并委所在长吏,祀以太牢,以羊代。
周桓王渑池县灵王河南柏亭西,景王洛阳太仓中,威烈王洛阳城西隅,前汉元帝葬渭陵,在长安县成帝延陵,在咸阳县哀帝义陵,在扶风平帝葬慎陵,在洛阳东南殇帝葬康陵,在慎陵茔中,安帝葬恭陵,在洛阳北,顺帝洛阳西,质帝洛阳东南献帝渭城西,魏明帝河清县大石山,高贵乡公洛阳瀍涧之滨,陈留王葬平原,晋惠帝葬太阳陵,在洛阳怀帝悯帝并葬平阳西魏文帝富平县东魏孝静帝邺郡唐高宗奉天县中宗富平县睿宗奉先县代宗富平县,德宗葬云阳县顺宗富平县穆宗奉天县恭宗三原县文宗富平县武宗三原县懿宗富平县僖宗奉天县昭宗缑氏县梁末帝伊阙县后唐清泰帝葬明宗陵南,已上三十八帝陵寝,常禁樵采。
应已上帝王寝庙,委逐处长吏及本县令佐,常切检校,罢任日,具有无废阙批书历子。
其祠祭仪注,仍令有司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