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壮哉亭观龙湫 南宋末 · 蒲寿宬
雪车冰柱刘叉狂,玉川更与相颉颃。
车声羊肠几盘折,飞冰走雪何茫茫。
天公矜此老怪物,六丁直下白昼驱阿香。
丰龙列缺一时起,千车百柱摧靡靡。
玉虬银阙掀霜髯,药兔蟾宫捣瑶髓。
涛惊浪骇不可摹,璧碎珠倾讵堪拟。
长风吹雨一座寒,儿童不敢正面看。
狂客何心助鼓噪,硗田万顷思波澜。
被发行歌惬狂想,宝华天雨宁专赏。
炎天上火下如汤,一派清泠浃邻壤。
劝君饮酒君莫疑,有酒不饮吾何痴。
夜光鱼目纷纷杂错乌可辨,眼中如露如电醉来大笑俱不知。
北山真武观试泉 南宋末 · 蒲寿宬
 押先韵
莫誇阳羡茗,在彼山之巅。
莫誇惠山溜,试此山之泉。
不生陆鸿渐,渴死卢玉川
且共春风里,不斗社雨前。
雀舌最嫩弱植耳,嘉树一发如针然。
灵苗合让武夷贡,清香不与罗浮专。
北山古丘神所授,以泉名郡天下传。
置邮纵可走千里,不如一掬清且鲜。
人生适意在所便,物各有产尽随天。
蹇驴破帽出近郭,裹茶汲井手自煎。
泉鲜水活别无法,瓯中沸出酥雪妍。
山中道士不识此,弹口咋舌称神仙。
从今决意修茗事,典衣买树莳井边。
道士且莫颠,古人作善戒所先。
山中种茶一百顷,不如山下数亩田。
饥餐渴饮无长物,何患敲门惊昼眠。
回王解元启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六、《嵩山集》卷二六
朅来效官,近方税驾。
叩门甚急,喜见玉川之长须;
发函熟观,如获天禄之奇字。
过情之誉,何德以堪?
某人才冠士林,行高乡党。
念久闻于韫椟,但未见于昂霄。
顾愚鄙夫,犹君等伍。
本类虞卿之蹑屩,辱在泥涂;
偶先刘琨而著鞭,弛于负担。
何从者之不察,执礼意以甚恭?
循省踰时,虚辱盛贶。
远询冰氏之子,将问奚从;
不知木偶之人,自忘所届。
高明过听,惭负无穷。
何以报之,念欲倾囷而并进;
无可言者,姑令垂橐以空归。
感愧之情,敷染难尽。
赠孙尉姑苏紫石铫孙有诗次韵 宋 · 虞俦
 押元韵
吴侬生长水与云,不采莲花拔蒲根。
穷山凿石出奇怪,颠坑仆谷无寒温。
宣和倖臣以佞进,横江花石如云屯。
造化有此诚疮痏,奈何浮靡誇朴敦。
守令诛求星火迫,州县惊扰河涛翻。
举觞谁酹栟榈子,我欲从之以为昆。
尔来刳作短尾铫,形模简古得全浑。
遗君日以烹龙凤,要和松风泻潺湲。
弥明讥评二子愧,卢仝风味千载存。
搜搅胸中万卷富,倾动笔下三峡源。
可怜长安贵公子,饱餐荔支餍河豚。
岂知是中有佳趣,目方忤视手不扪。
武夫丁字且不识,一炮拟落天骄魂。
平生攘臂咤飞石,唾取青衫明主恩。
书生调度清且苦,臭味不同谁与论。
祝君勿遣羊羹污,以友石供古铜盆。
僧高峰有此诗而不佳特赋一首)九言 明 · 杨慎
 押灰韵
昨夜小春十月微阳回,绿萼梅蕊早傍南枝开。
折赠未寄陆凯陇头去,相思忽到卢仝窗下来。
歌残《水调》沉珠明月浦,舞破山香碎玉凌风台
错恨高楼三弄叫云笛,无柰二十四番花信催。
章水部沙坪茶歌(有跋) 明 · 杨慎
玉垒之关宝唐山,丹危翠险不可攀。
上有沙坪寸金地,瑞草之魁生其间。
芳芽春茁金鸦觜,紫笋时抽锦豹斑。
相如凡将名最的,谱之重见毛文锡
洛下卢仝未得尝,吴中陆羽何曾觅。
逸味盛誇张景阳,白兔楼前锦里傍。
贮之玉碗蔷薇,拟以帝台甘露浆。
聚龙云,分麝月,苏兰薪桂清芬发。
参隅迢递渺天涯,玉食何由献金阙。
君作茶歌如作史,不独品茶兼品士。
西南侧陋阻明扬,官府神仙多蔽美。
君不闻夜光明月,投人按剑嗔。
又不闻拥肿蟠木,先容为上珍。
跋:往年在馆阁陆子渊谓予曰沙坪信绝品矣何以无称于古余曰毛父锡茶谱云玉垒关唐山茶树悬崖而生长三寸五寸始得一叶两叶晋张景阳成都白兔楼诗云芳冠六清逸味播九区此非沙坪之始乎
顷所作明素纸扇歌诸公以扇索书不胜其疲欲作短篇易之适撝约高丽海苔纸一幅见赠韵亭诸为制扇而海苔纸失去即用此为题以塞索书者丁酉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五
清风未到玉川家,古本奝然莫漫誇。
却梦扬帆陵海月,水香吹满𧖅蒙花。
奉酬舜文即次元韵 北宋 · 沈辽
 押药韵
我生无庸如断络,已分老死填沟壑
不能掉舌强附会,何暇论经更穿凿。
莱芜(原作无,据四库本改)敝欲生尘,玉川婢粗常赤脚。
世间要涂不易骤,身外名缰谁可缚。
本无道义轻王公,亦不悲伤念流落。
水乡夏半不厌热,绕舍新篁尚含箨。
讼庭钩距非吾事,吏案烦苛都可却。
农民渐使安圳亩,和气终须蠲疹瘼。
子羽不肯过我室,悬榻何妨卧西阁
年来多病亦废饮,墙下度泥委杯酌。
旧学迂疏不适时,譬如石田何可穫。
欲捕大鹏逐岭(原作■(方复),据四库本改)峤,终不劳心事弋缴。
行当归扫乌峰下,试鍊金鼎长生药
德相惠新茶复次前韵奉谢 北宋 · 沈辽
暑雨闇穷山,道滑不可蹑。
隐几念投老,葛衣坐摇箑。
林端使者至,乃得德相帖。
佳惠致新茗,远来自闽笈。
吾闻北苑胜,不与群山接。
山下几千家,以此为生业。
新阳一日至,东风方猎猎。
百草尚勾甲,灵芽已先捷。
所采仅毛发,厥工巧烹燮。
甘泉列盎釜,炽炭浩旁叠。
修竹为之规,黄金为之梜。
形摹各臻妙,制作易妥帖。
至尊所虚伫,守臣方惕慑。
其上为虬龙,蜿蜒奋鳞鬣。
稍降乃交凤,文翼相盘跕。
函封趣北道,驿使互防挟。
四方老金玉,拟议谁敢辄。
屹屹健士儋,飘飘迅溪艓。
谷雨不及润,权门已盈箧。
带𩊓体正方,华角仍擪。
始传盛王郑,后来止游叶。
大为权势迫,小或盗贼劫。
其间起斗夺,亦数冒刑槢。
南夷出重购,不惮浮海楫。
北虏比尤好,喜笑开胡睫。
岂不产邛(原作印,据四库本改)蜀,岂不生楚叶。
厥品乃大戾,固难一理摄。
朱门厌酒肉,辩士厉舌颊。
儒生备夜诵,农夫困朝馌。
禅翁过工煮,老获空腹喋。
绮席梦腾腾,玉山头嶪嶪。
无馀乃尚可,非此意不厌。
一泛舌已润,载啜心更惬。
不惟豁神观,亦足畅烦惵。
清泠生肺肝,爽快胜抓镊。
孰不恃薏苡,伏波烦谤嗫。
孰不饮醇酎,伯仁忧腐胁。
祖逖敦雅尚,鸿渐未博涉。
君谟号精鉴,才翁亦相躐。
玉川七碗兴,令人解颐靥。
奇章两串赐,遗芳在图谍。
余昔喜宾客,为世困书牒。
轻重必酬酢,往来烦蹻蹀。
自从窜夷裔,所藏多败浥。
亦幸衰老年,数病脾气怯。
弃置在高阁,魂梦昏多魇。
拘病出湘汉,馀生若蝉蝶。
希夷有幽卧,刀剑销铓铗。
一榻就空旷,百骸得和协。
久已废翰墨,况复道游侠。
有味养元和,无物累吾嗋。
临风欲占谢,遥企山西(四库本作堞,浙局本作楪)
杨崇索酒 宋 · 洪刍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重九遥思杨执戟菊花满地漫龙沙
欲作山中醉千日,不送蒲州酒一车。
秋至苦吟如促织,书成满纸似昏鸦。
蜀江傥有南来鲤,莫寄卢仝七碗茶。
次韵和张掾新泉三绝句 其二 宋 · 洪刍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水之美者三危露,邂逅清甘一勺同。
两客携茶煮汤鼎,归来应御玉川风。
海若社兄五十生日三首 其三 清末至民国 · 孙保圻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灵枢真诰性兼通,别悟禅机字佛工。
嗜酒或能追阮籍,饮茶毕竟胜卢仝
武昌鱼美思乡味,洛下鹃啼慨世风。
驻景岂无神术在,即论百岁日方中。
竹岩虎丘 南宋 · 释居简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山低秋欲雨,树老晚藏烟。
剑试道边石,花飞台外天。
暝云埋古甃,嵌窦涨新泉
欲借风鼎,煎茶些玉川
致政张教授晚而买妾有女戏赠 南宋 · 姜特立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隐君无妇几经时,暮景鳏居却未宜。
且喜中郎新有女,岂容白傅老无儿。
闺中不著玉川婢,天下应传京兆眉。
无计去陪汤饼客花卿有子待歌诗。
天坛王屋山圣迹记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十四
盖闻天元设象。运日月以璇衡。
地道纲维。布山河而列政。
王屋山者。在洛阳京北百馀里。
黄河之北。势雄气壮。
冈阜相连。高耸太虚。
倚悬列宿。西接于昆邱。
东连于沧海。谨按龟山白玉上经曰。
洞天周回万里。山水之源。
图经曰。上则接于昆邱。
下即侵于蓬岛。最高者首名天坛山也。
黄帝内传云。为之琼林台。
真诰云。琼林者。
即清虚小有之别天也。其下即生泡济之水。
中有水芝。人得服者长生耳。
黄帝上台。见一级高可及二丈许。
下石二级。高可七十尺许。
四方壁立。皆造化融成。
黄帝于此告天。遂感九天元女西王母
降授九鼎神丹经阴符策。遂乃。
克伏蚩尤之党。自此天坛之始也。
其上多石。可生草木。
实为五岳四渎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神仙朝会之所。每至三月十八日及诸元会日。
五更之初。天气清明
辄闻仙钟从远洞中发。寥寥之声。
清宛可入耳。将日出
则日气炯炯。可以见生死之情状。
观天地之变化。当晓时分别之际。
则闻仙鸡报晓。往往飞栖下地。
象小于家鸡。其毛如雪。
又坛心有石灯台。四门。
中高可丈馀。制造甚奇。
镇于洞天。诸元会日。
灵山真圣皆朝会坛所。考校学仙之人。
及世间善恶籍箓之案。是日往往则阴云蔽固。
竟日方散。是日有道之士。
学修仙之人。投简奏词。
醮谢其下。坛隅有造石灯台小碣记云。
天宝八年新安公使内使宫围令符筵喜因为国为民醮坛置。
碣阴刻卢仝高常严固。至太和五年
凡字缺损。坛心高突。
秀出偫峰。每日初出。
影西度。掩西方山脊。
亦可及千馀里。上无飞鸟。
风若松声。太虚中孤危而四面无碍。
人立于上。冲和血气。
状如勇心直胫而立。目视历历。
亦可自辨其形影。似凭高眺远。
飞越崖谷。长天未晓。
身若浮萍。又如精气所乘。
飙不得落。此果乃真仙游行之所也。
心若不志。销烁其精魂耳。
似有怖惧。凡有道之士。
身若轻举。天明日朗。
则夜闻人语笑之声。或箫鼓奏于其上。
又坛西有悬泉。名曰太一泉。
其水味甘如醴。其泉水流如线。
落在石㪷中。深可数尺。
千人饮之不耗。经年不汲如故。
次西一石岩。名曰黑龙洞
洞上半崖。高数十丈。
有一洞。深二丈许。
正射西北天门。名曰按云庵。
旧有梯。人蹬蹑可到。
昔太乙元君修道于此。其太一泉水。
伏流其下。东为济水。
其泉次南有一岩。曰紫金堂
轩辕黄帝驾憩于此。沿堂侧其道径甚崄。
至一石门。侧身可上。
乃止坛顶。其门名曰东天门
门东有换衣亭。坛顶上有三清殿
东西有廊庑。坛畔有四角亭。
临崖百尺。凭阑四望。
南视嵩峰少室。大河如带
西有王附山。东北有王母三洞。
东北隅有一石。长丈馀。
阔尺许。突出崖头。
下深百丈。登坛人供侍香火。
朝拜王母三洞。心有恐怖者不敢上。
石名曰定心石。北望析城山
东北望太行。东观日出。
如生沧海。四面瞻视。
偫山卑如邱阜。方显洞天之独尊。
高表神仙之圣迹。坛东一峰甚秀。
名曰日精峰。坛西峰名曰月华峰。
峰南一平岭。号曰蹑云峤
下有一涧。名曰避秦沟。
西南下十八盘。次南曰仙人桥
东有伏龙岭。南一小峰。
名曰鸡子峰。次下仰天池
次南路有歇息亭。自坛顶至上方院八里。
又曰中岩台。乃司马子微修行游息之所。
前下紫微溪。至阳台观八里。
中有仙猫洞不老泉。观东有燕真人洗耳井仍存。
阳台观东北百馀步。俗呼燕家泉。
其观前分八冈。名曰八仙冈。
司马承祯天师河内温城人也。
西晋司马宣王之后。今温县西二十里招贤城是也。
尚有晋三帝坟在焉。唐睿宗皇帝玉真公主好道。
师司马天师天师天台山紫霄峰
睿宗宣诏住上方院。其司马初师嵩岳潘师正
师正茅山王升真。升真师华阳隐居陶仙翁。
其四世不失正道。唐明皇即位
开元十二年修阳台观。明皇御书寥阳。
殿榜。内塑五老仙像。
阳台有钟一口。上篆六十四卦。
曰万象钟。有坛曰法象坛。
有钟楼名曰气象楼。殿西北有道院
名曰白云道院。司马号白云先生
有亭曰松亭。有先生庙堂。
先生撰文一部。曰白云记。
篆书别为一体。号曰金剪刀
流行于世。先生未神化时。
注太上升元经及坐忘论。亦行于世。
至开元十五年八月十五日。有双鹤绕坛西北而去。
彼时白云自堂中出。闻箫韶之声。
先生显化之验也。王屋县崔日用闻奏。
明皇异之。先生神化时年八十有九。
谥赠银青光禄大夫谥白云先生
堂西壁上画先生游行。乘驾黄犊车。
白云步步相随。观西有山神庙
王屋山神也。天宝年。
其神用阴兵助郭子仪安禄山。后明皇封为总灵明神天王
仍敕修其庙。观南有太山庙
王屋县西八里有藏花洞。其水春绿夏赤。
秋白紫。水味甘美。
坛东南附山名青罗峰。下有青罗仙人观碑存焉。
坛北有五斗峰。通麻笼药匮二山。
王屋山中有洞。深不可入。
洞中如王者之宫。故名曰王屋也。
药匮山次东有赵老缠。昔赵真人修道于此。
及四真人炼丹于此。有石室二十馀间。
霍仙人修炼于此。名霍师堂。
坛东南有山名齐岭。下有山名垂簪峰。
又侧有清虚小有洞。洞内周游万里。
昔唐建三清殿清虚观。其洞内有因兵火。
居民避乱。秽气所触。
民出洞后。有石落。
塞合洞门。真诰云。
其洞中日月。昼夜光明辉映。
朗接太虚。与外日月无异。
此乃为日月伏根也。日曰神精。
月白阴精。明照在洞天之中。
天亦高大。星宿云气。
无草木万类。洞宫之中。
有金玉之殿。及多宝贝黄金。
琉璃琼璧。不可名状。
有五阙五山。加于五岳。
上生紫林方华。星髓金津。
碧毫朱灵。夜粲细实。
并壶中洞天之所生也。人得食之。
乃长生神仙矣。洞主王君。
掌校仙籍。善恶之录。
处事其中矣。太素三元上道君遣青真左夫人郭灵盖右夫人杨玉华。
赍神策玉玺见授王君。为太素清虚真人。
领清虚小有洞天。王分主四司。
左保上公王屋山。洞天之中。
给金童玉女各三百人。掌上清玉章太素。
宝元秘籍。上品九仙灵文。
山海妙经。尽掌之焉。
又总洞中明景三天宝录。得乘龙跨虎。
金辇琼轮。八景飞舆。
出入上清。受事太素。
寝宴太极也。小有洞天者。
乃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宗首也。仙都所宗。
太上所保。故重其任。
以委偫真矣。元始天王曰。
夫小有洞天者。是十大洞天之首。
三十六小洞天之总首也。岭东一山。
名曰玉阳山山东次南有瀑水如练。
长百尺。落半崖。
涧下有深潭。名曰撺钟浤。
其山名西玉阳山都宫东北有山名东玉阳山。
山有洞深百尺。国家时投金龙于此。
洞旁有一憩鹤亭。高数丈。
上有鹤迹存焉。昔因周灵王太子王子晋与师浮邱公游天坛回。
憩鹤于此。天坛四面附山。
峰峦涧岭。泉谷胜迹。
总目于石。颂曰。
王屋天坛福地元。清虚小有洞天仙。
无穷胜境于人物。有感神通今古传。
黄茶 南宋 · 释居简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官焙曾看白玉花,不知黄玉在山茶
浅欺罗香仍烈,轻压荼蘼净弗瑕。
著露未晞才半萼,倚曛欲透忽全葩。
月团已属卢仝赋,别调何妨记物华。
茶具一贽鲜于伯机 宋 · 方逢振
惠山天下第一泉阳羡百草不敢先。
二绝独与端石便,不受翠铁黄金煎。
古来风韵擅玉川,日高丈五犹打眠。
山中旧事今不然,石铫不在坡炉塼。
伯机卓荦美少年,好官不做自取廉。
床头月俸无一钱,手续陆羽经二篇。
我有片石出古端,瓜师斲成无脚铛。
为君置之书几边,自汲活水烹新烟。
不待七碗肌骨仙,飞去玉皇香案前。
天公高高望眼穿,百姓堕落深深渊,无人敢说江南天。
石州慢·中秋夜游虎邱,适逢月蚀,时星稀露冷,万象泬寥,荟薄幽阴,疑非人境。余呼茗坐千人石,云破月来,笛声发自林际,抚时感事,殊难为怀。乃写此调,以寄其郁,仍用方回原韵 清末至现当代 · 叶恭绰
 押词韵第十八部
夜气沈山,商音换世,愁与天阔。
留人岩桂攀余,梦远塞都折。
琼楼影暗,忍照破碎河山,伤心还话团圆节。
涕泪玉川吟,剩枯肠如雪。

歌发。
风亭笛弄,沧海珠生,寄怀浑别。
恨逐胥涛,网千丝谁结。
全消虎气,算有堕粉零香,清宵索伴蛩声绝。
怕半镜重圆,异当时明月。
卢月山贺建造韵 宋 · 方逢振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辙雪营巢近岁除,樵奴溪友落成初。
卜邻喜有玉川子,作计拚为陶隐居
架上多储韩杜卷,案头不著老庄书。
乾坤自有关心事,非是幽人偏爱庐(自注:山房归隐卜筑清风潭上,与赉爵卢氏之居直一苇之隔尔,故诗云卜邻喜有玉川子也。)
再用前韵集句 其五 宋末元初 · 赵必𤩪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相思一夜玉川,吟破离心句不成荀鹤
横玉叫云清似水崔橹,夜钟残月雁归声高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