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满庭芳 过东江渡 明 · 曹学程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鸟语如簧,草痕似绣,尽情领略春工。
连山十里,一一绘芳容。
行到绿枫深处,歇尘骖、消受和风。
凉荫下,玉川第四,何异敝园中。

思量,及此便,意先言外,神逐飞蓬。
借轻飙习习,吹我归踪。
何日重过五岭,先快意拂面融融。
屈指算,瓜期欠满,或可伴云鸿。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庆远府
临江仙 风水洞1073年8月 北宋 · 苏轼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风水洞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
故应为我发新诗。
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

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
还凭流水送人归。
层巅馀落日,草露已沾衣。
说赠九江王子顺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三七、《漫塘集》卷一九
王子顺将归九江,须别语,某衰病无以云也。
犹记子顺来时,饷甚佳,敢问今人一日无不可,而之用不见于三代之前,何也?
岂非以古先治化清明,人无昏浊,无所事此故耶?
近世此利衣被天下,而仙郡所产特盛。
夫龟食气而寿,麝食而香,则饮茶于仙郡者可知矣。
窃怪近年佩二千石印章而来如曹寘辈,一任二三年间,所饮茶不知几千百碗,而昏浊略不少差,何也?
玉川子所谓七碗之后,清风自生,殆虚语耶?
或曰,是其土性固然,非所及,则生于地者可知勉矣。
《记》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故某愿子归而与乡之同志者共学焉,毋使九江有愧于西山商山,幸甚。
玉液庵记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四一、《漫塘集》卷二○
玉液庵在茅山之阳,峰峦回环,草树蓊郁,嘉实生焉。
泉清而甘,出岩窦间,刳而引之惟所欲,至即泠泠然如寒漏之注玉壶,虽夏旱不竭。
故隶华阳观,名不素定。
岁在壬戌,有旨究私庵之不隶于籍者,凡以一把茅盖头山谷间,皆俾以名上于府。
庵始因泉以名,实取道家语。
华阳故遣道民主之,道民率慵惰不能自食,至辄弃去。
惟韦道元者农家子,朴而愿,能自食其力,故久而安焉。
及是华阳主者惮经营之劳费,直以庵畀道元,俾自往理之。
道元谢不能,主者辞益力。
元素不识官府,惴慄欲遁去。
会汤叔永山行,道元以里中人迎谒且告之故。
叔永即授以策,藉以资,俾与凡庵于是山者群造于有司,又从而维持之。
庵赖以存,而道元遂以府帖主庵事。
客有为道元言于叔永者,曰:「昔严剑南能使杜少陵浣花溪之居,而不能使不责草堂资于王录事
河南能使玉川子无屋山下瞰之患,而不能使破屋数间撤旧为新。
论者以是恨二公为德不竟。
若道元者,虽不足厕二公厮养列,而因君以即安于彼则近似之。
今也自力以糊口,而屋敝不修,或一朝不胜风雨之震凌,则谓之何」?
叔永恻然,复予之资,友人窦叔清、卫晦仲以叔永故亦捐资以助。
明年十月既望,庵成。
明年,仆与叔永、王节夫、卫翼之、晦仲过而宿焉,问庵之颠末,道元具以告。
仆闻而叹曰:「仁哉叔永,克终此赐;
幸哉道元,迄成此居」。
因微讽少陵大庇寒士之歌,叔永笑曰:「要当使君眼前突兀见此屋如少陵所云,岂止斯庵之陋而已」。
节夫、翼之、晦仲皆大笑,因为之记。
暴富送孙何史馆994年7月 北宋 · 王禹偁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孟郊常贫苦,忽吟不贫句。
为喜玉川子书船洛浦(自注:孟郊有《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诗。)
乃知君子心,所乐在稽古。
汉公得高科,不足唯坟素。
二年佐棠阴,眼黑怕文簿。
跃身入三馆烂目阅四库。
孟贫昔不贫,孙贫今暴富。
暴富亦须防,文高被人妒。
惠山泉同元洁丙寅 清 · 江湜
 出处:集道堂外集诗卷第二
杨君携觞学试茶,飞雪眩转浮轻花。
一瓯见饷初睡足,神思轻举如餐霞。
昨午有客延陵来,㼚㼜贮泉投数枚。
听说神瀵果灵异,恍梦石壁荒苍苔。
想当月夜气冲白,跨鸾下试来仙客。
声兼钟梵净禅心,泻地松涛激寒石。
太初开凿绝霄腠,天要东南泄清秀。
撝呵涨缩劳山灵,亢旱不愁毒龙寇。
泉今纷落荒千春,陆仙评后无人评。
七碗卢仝少述作,常索苦作东家颦。
嗟我酸寒更尘浊,楚南水窟虚游躅。
山村苦菽入姜盐,蜇口还负将军腹。
径将裹饭九龙行,铫灯同载携茶经。
清风更借半帆便,与君直诉中泠亭。
五君咏 其三 玉川子卢仝丙寅 清 · 江湜
 出处:集道堂外集诗卷第二
玉川性冷傲,羞作诸侯宾。
闭门洛城里,俯仰足苦辛。
我读月蚀诗,忠勇揖其生。
莫将嗜癖,所配张又新
马子约送茶,作六言谢之 北宋 · 苏轼
六言诗 押冬韵
珍重绣衣直指,远烦白绢斜封。
惊破卢仝幽梦,北窗起看云龙。
次圆斋韵 其四 元末明初 · 李穑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十三
鲁史真朝报,看来似甚烦。
获麟方绝笔,进狄却麾门。
尚欠一辞赞,徒教诸传喧。
玉川曾束閤,竟致退之尊。
次韵刘克强刘齐庄并见寄 宋 · 刘才邵
 押支韵
吾宗富清制,学海无漘湄。
洪涛驾三山,逸兴不可羁。
抱此未获骋,造化真小儿。
迩来二十年,奸谀取世资。
枭鸢志气满,鸾翮戢固宜。
皎皎空谷姿,谁复咏来思。
上天既悔祸,威命方飙驰。
远裔复干纪,危涂动噫嘻。
我生落世纷,备尝忧与疑。
敌帐如鬼国,漂堕惊渺瀰。
苍苍安可问,泯然空自知。
脱身垂涎口,生死争一釐。
事机如电转,由来难逆推。
况当艰危际,志愿常参差。
小已安足念,身世久已遗。
但有区区心,痛愤难伸眉。
知公爱我厚,怪我色不移。
新诗沃烦襟,胜彼白玉卮。
天葩轻组绣,清芬吐鲜奇。
复如游玄圃,紫鸾杂文螭。
云烟忽中断,宛虹露长鬐。
惊叹方未已,复歌清远词(自注:克强齐庄题海上清远亭诗。)
南溟雄绝境,句中得潜窥。
想当白日昼,微风皱琉璃。
写作泠然音,听者自忘疲。
顾我才识短,颇似临江麋。
居然羡两骥,蹇步何由追。
因念玉川子,茅屋无藩篱。
搜肠五千卷,不救寒与饥。
弄笔颇惊众,取谤祗自疧。
闭门烹月团,笼头帽斜攲。
险语已绝俗,忧世良可师。
公诗足高韵,千载若同时。
思得素涛瓯,一洗中肠悲。
飘然游八极,追琢娥与羲。
封题幸早寄,伫看清风随。
蓬莱见群仙,为诵玉川诗。
群仙司下土,闻此应忸怩。
却须问人世,徐徐说津涯。
上言天子圣,盛德方应期。
下言苍生苦,梗莽须平治
他官地位多,主者当为谁。
愿速扫奸孽,不复烦灵旗。
神京朝万国,复见汉官仪。
归来颂中兴,当才勿吾欺。
快哉此风赋(并引)1077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苏文忠公全集》卷一、《历代赋汇》卷七、《古今图书集成》乾象典卷六六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时与吴彦律、舒尧文、郑彦能各赋两韵,子瞻作第一第五韵,占风字为韵,馀皆不录。
贤者之乐,快哉此风。
虽庶民之不共,眷佳客以攸同。
穆如其来,既偃小人之德;
飒然而至,岂独大王之雄。
若夫鹢退宋都之上,云飞泗水之湄。
寥寥南郭,怒号于万窍;
飒飒东海鼓舞于四维。
固以陋晋人一咉之小,笑玉川两腋之卑。
野马相吹,抟羽毛于汗漫;
应龙作处,作鳞甲以参差。
次韵王民瞻赠觉梵二首 其一 宋 · 刘才邵
 押个韵
腹稿欲成聊假卧,寒松疏磬仍相左。
不容开府占清新,云里江梅萼初破。
奇芬还似暗香浮,全胜光风泛兰些。
玉川昔访长寿寺,石壁留题如此作。
珊瑚炫转光夺目,含曦一读忘饥饿。
便堪高蹑诗将坛,纷纷谁可克参佐
韦庄岂免赠巾帼,格嫩更遭脂粉涴。
金坛邑官致语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五九
方地百里,幸多贤大夫
有友五人,亦皆乡善士。
瞰文书之休暇,接杯酒之慇勤。
岂惟桑梓之必恭,盖亦草木之同味。
恭惟某官秉心日月,律己冰霜。
布缕粟米力役之征,欲缓之而未可;
财货本末源流之事,皆公尔以无私。
庠序申教而俗已成,薮泽效灵而祷必应。
委蛇退食,咳唾成诗。
奚止过淮南之小山,信所谓河间之大雅。
扶杖癃老,空拟借于寇恂
持橐从臣,已争雄于密令。
某官才足以应变,智足以识机,保身远慕于哲人,袖手聊同于巧匠。
鹏抟甫息于六月,鹗飞即上于九霄。
某官粹然天姿,凛乎风力。
勾稽谨而民受其赐,期会信而吏畏其威。
宁久卑迟,若鸾栖于枳棘;
伫登华要,犹凤鸣于梧桐。
某官遇事如太阿出匣之初,藏用若庖丁奏刀之后。
南昌隐处,企想前人;
北海前,不遗来客。
如闻荐墨,已彻凝旒。
某官识闾阎之隐微,尽夙夜之勤瘁,循初意以勿失,跻荣路以非遥。
众官处齐民四境之中,有扬子一区之托。
花村月皎,曾犬吠之不闻;
雨时来,于象龙乎何有。
甫霈傅岩之泽,又开衡岳之云。
凡此宅生,畴非藉庇。
一笑相属,群听具孚。
小队出郊坰,已不惮草堂之过;
中盘堆苜蓿,谅弗鄙玉川之贫。
况亦有细腰舞、皓齿歌,不复虑黛眉愁、红裙湿。
式宴且喜,不醉无归。
某猥厕贱工,敢陈薄伎。
百里儿童沸诵声,湖山堂上集群英。
德星欲应今宵瑞,霖雨先开昨夜晴。
正是壶中银漏永,不妨坐上玉山倾。
明年此会君知否,冠佩蝉联拱圣明(《漫塘集》卷二五。)
恿。
德元盛暑中观刈稻憩于茂林间爱其繁密因加芟治名曰绿阴轩以诗相示戏为作此 宋 · 刘才邵
焦先但作蜗牛庐,真与蜗牛壳相似。
当时虽省营筑劳,把茅盖头已多事。
珏溪樵客意高远,几欲巢居如上古。
茂林深处即幽居,树作檐楹根作础。
经始全资木居士,竹夫人来共胥宇。
删繁聊藉刈禾镰,补罅不须修月斧
山中熊馆作比邻,梦里蚁城真别墅。
帐不容逋客归,药房闲咏骚人语。
月钩斜挂褰云箔,霞绮高长当朱户。
瑶砌无尘透晓霜,珠帘隔雾连天雨。
洞门虽开亦非开,当空凿出高崔嵬。
凭虚公子见之喜,便约亡是公同来。
更容明月作不速,宾主谈辩声如雷。
画空题诗记真赏(自注:记云画空题诗于其上也。),要与幽人作榜样。
是中无欠亦无馀,一任傍人说半藏。
莫言基址真牢固,夜半负之人莫悟。
玉川胆怯不须论,觑著地皮捲不去。
须防毗耶无垢师,擎向手中便进步。
要当石头具道眼,本自无来今不住。
饶他百倍有神通,到此一筹无用处。
张明府清风堂元佐三首 其三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万叠春山积雨晴,新茶处处煮车声。
不应独送月团片,偏与卢仝两腋生。
悔昔篇 晚清 · 李联琇
屠龙破千金,巧技支离误。
刻猴斋三月,无成触燕怒。
洴澼安知摧越军,簉弄徒言答《韶》《音蒦》。
君不见,制科习气古来耻,平生悲咤吾虚度。
六年应举业时文,八载登瀛课律赋。
日为小诗心不间,夜书细字身如锢。
卢仝束置《春秋》经,李沆忘参《论语》句。
俳优久习无文章,古义稀闻况时务。
猝逢世变需人才,太息谁储济川具。
士为名累鱼中钩,莫待名成方猛悟。
缺题 明末清初 · 陈继儒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山中日日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石枕月侵蕉叶梦,竹炉风软落花烟。
点来直是窥三昧,醒后翻能赋百篇。
却笑当年醉乡子,一生虚掷杖头钱
索云叔新茶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谷雨已过又梅雨,故山犹未致新茶
清风两腋玉川句,三百团应似太誇。
回谢马状元 北宋 · 李昭玘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八、《乐静集》卷一六
奏艺明庭,策名上第。
喧前驺于广路,观者肩摩;
落馀藁于四方,传之纸贵。
望高时俊,光动儒林。
乃太平养士之功,亦诸生稽古之报。
某人天姿俊彻,学术粹深。
璧水升堂,七年并席;
金鸾唱籍,一鸣惊人
盖志大者气全,故实脩而名望。
落落高骞于日下,铮铮独黯于彀中。
御史直声,固遗风之自许;
平津相业,不数岁而可期。
某夙仰英游,阻闻绪论。
方欲效李邕之识面,慕卢仝之卜交。
奉诏殿庐,幸观落笔;
曳裾公府,复枉过门。
惠然投我以夜光,何有报君之玉案。
通衢在望,绝足方遒。
阳春白雪之音,一时寡和;
金马玉堂之步,指日可期。
某猥预盛时,喜闻荣捷,虽仰洛中之价,未尽麈尾之谈。
观神江诸水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细雨溪流发,声含万壑风。
瀑花将落叶,天半洒秋空。
往日庐云上,诸峰布水同。
玉川三叠雪,更在梦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