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睿宗论时政疏 唐 · 韩琬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
国安危在于政。政以法。
暂安焉必危。以德。
始不便焉终治。夫法者智也。
德者道也。智权宜也。
道可以久大也。故以智理国。
国之贼。不以智理国。
国之福。贞观永徽之间
农不劝而耕者众。法不施而犯者寡。
俗不偷薄。器不污窳。
吏贪者士耻同列。忠正清白者比肩而立。
罚虽轻而不犯。赏虽薄而劝。
位尊不倨。家富不奢。
学校不厉而勤。道佛不惩而戒。
土木质弗厚。裨贩弗蚩。
其故奈何。维以皇道也。
自兹以来。任巧智。
斥蹇谔。趋势者进。
道者退。谐附者无黜剥之忧。
正直者有后时之叹。人趋家竞。
风俗沦替。其故奈何。
行以霸道也。贞观永徽之天下。
亦今日之天下。淳薄相反。
由理则然。夫巧者知忠孝为立身之阶。
仁义为百行之本。托以求进。
口是而心非。言同而意乖。
陛下焉能尽察哉。贪冒者为能。
清贞者为孤。浮沈者为黠。
刚正者为愚。位下而骄。
家贫而奢。岁月渐渍。
不救其弊。何由变浮之淳哉。
不务省事。而务捉搦。
夫捉搦者法也。法设而滋章。
滋章则盗贼多矣。比法令数改。
或行未见益。止未知损。
譬奕者一棋为善。而复之者愈善。
故曰设法不如息事。事息则巧不生。
圣人防乱于未然。天下何繇不理哉。
永淳时雍邱令尹元贞坐妇女治道免官。
今妇夫女役。常不知怪。
调露时河内刘宪父丧。
人冇请其员者。有司以为名教不取。
今谓为见机。太宗朝。
司农以市木橦倍价抵罪。大理孙伏伽言。
官木橦贵。故百姓者贱。
臣见司农识大体。未闻其过。
太宗曰善。今和市颛刻剥。
名为和而实夺之。往者学生史里正
正每一员阙。拟者十人。
今当选者亡匿以免。往选司从容有礼。
今如仇敌。贾贩往官将代。
储什物俟其至。今交罢执符。
纷竞校在亡。往商贾出入万里。
今市井至失业。往家藏镪积粟相夸。
今匿赀示羸以相尚。往者夷狄(疑阙字)今军屯积年。
往者召募。人贾其勇。
争以自效。今者差勒。
阖宗逃亡相继。往者仓储盈衍。
今所在空虚。夫流亡之人。
非爱羁旅。忘桑梓也。
敛重役亟。家产已空。
邻伍牵连。遂为游人。
穷诈而犯禁。救死而抵刑。
夫乱绳已结。急引之则不可解。
今刻薄吏能结者也。举刻吏能引者也。
则解者不见其人。愿取奇才卓行者。
量能授官。又仕路太广。
故弃农商而趋之。一夫耕。
一妇蚕。衣食百人。
欲储畜有馀。安可得也。
夫量事置官。量官置人。
使官称其人。须人不虚其位。
除此之外。使其耕桑。
任其商贾。何为引令入仕。
废其本业。臣愚以为国家开仕进之门广矣。
皆弃农工商而身趋之。当今一夫耕而供数百人食。
一妇蚕而供数百人衣。遂使公私皆无储蓄。
若不釐革。其弊必甚。
成王皇太子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四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十月庚子朔五日甲辰
皇帝若曰。
于戏。
自昔圣王。
咸建储贰
盖将嗣守神器。
虔奉宗禋。
是以礼经著元贞之德。
易象载重明之义。
朕缵服鸿绪。
丕承前烈。
爰升主鬯之贤。
实符当璧之命。
咨尔太尉(唐书作元帅成王俶
道备文武。
生资睿哲。
温文彰于日就。
孝友禀于天成。
往以凶丑乱华。
干戈集事。
是能出陪戎驾。
入奉庙谋。
克符丹水之师。
实剪绿林之盗。
所谓功定社稷。
义宁君亲。
今万邦以贞。
三善斯属。
宜膺上嗣之典。
俾践少阳之位。
是用命尔为皇太子
以副朕躬。
尔其思王业之艰难。
遵圣人之炯戒。
非尊贤无以成德。
非广孝无以承亲。
远斥便佞。
询谋正直。
兢兢业业。
庶保于大猷
然后无忝尔祖宗。
克宁我邦家。
往钦哉。
丕膺景命。
可不慎欤。
郑尚书贺册皇太子805年8月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二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臣闻于宣政殿皇太子讫。
伏以建崇储位。
光启春闱。
万方以贞。
九服同庆
伏惟皇帝陛下诞敷圣训。
光启天慈。
元贞于国经。
福庆于邦本。
皇太子温恭表德。
仁孝因心。
方毓质于龙楼。
肇增辉于望苑
臣戎守有限。
不及蹈舞称贺。
祭梓华府君神文 唐 · 郑薰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
维大中十二年岁次戊寅十月己丑朔二十一日己酉
中散大夫棣王府长史分司东都上柱国郑薰
谨齐沐驰心。
请前潮郡军事押衙孔目院知勾汪玕。
以清酌庶羞之奠。
致祭敬亭山华府君之灵。
丙子岁河南尹蒙恩擢受宣歙观察使
至止之后。
修祀府君
愚以为圣朝爱人。
上有
藩方重任。
体合捐躯。
直诚径行。
仰托神理。
遂不顾奸豪之党。
惟以贫病为心。
疲人受屈。
必与伸雪。
押衙李惟真者。
家道巨富。
久为横害。
置店收利。
组织平人。
召看店行人。
痛加科责。
其子自长。
奸秽狼籍。
都押衙崔敬能频来相见。
恳请科惩。
以惟真年齿甚高。
特为容庇。
乃自疑惧。
潜蓄奸谋。
讨击使余雄。
置石斗门
绝却一百三十户水利。
自取此水。
独浇已田。
推鞫分明。
止于退罚。
子余悦。
公然杀人。
方系狱中。
尚未断割。
遂为同恶。
以出其儿。
小将康全泰。
凶贼无赖。
被妻告言。
屠狗盗驴。
罪戾频发。
两度决杖。
止于笞臀。
过皆不轻。
断悉非重。
而乃不顾恩义。
侮易朝章。
同谋翻成。
白刃胁逐。
此时深念。
谓无神理。
虽乏良术。
且是苦心。
猖狂若斯。
灵祈不救。
其后一家百口。
同时出郭之后。
首有百姓前潮郡押衙汪玗走来相接。
扇盖畜乘。
便济危途。
秀才薛复。
寻亦同到。
汪生又招舟船。
初则未有来者。
汪生乃大呼曰。
李惟真康全泰等交扇凶党。
迫逐大夫
口云怨大夫护惜百姓。
今者无船可发。
岂得不救。
舟船遂来。
得以即路。
至山庄后。
有百姓姚元贞馈馔。
兼钱二缗。
续有前宣郡衙前虞候胡政。
借船两只。
及食物之辈。
兼与汪生同在船中。
安引接
及夜分到水阳南数里。
有长乐氏子。
其名曰康。
借一大船。
供给食物。
兼赠粥药。
与钱五千。
殷重慰安。
分逾骨肉。
当此之际。
凶徒充炽。
白刃如雨。
冤声震地。
此五人者。
乃致其性命。
继来相救。
虽义心所激。
亦神理潜施。
自此北去。
一路顺风。
若有牵持。
更无阻滞。
将取芜湖去路。
已过丹阳湖口
闻一人语声云。
不如丹阳湖过。
即便回船数里。
却取丹阳湖路。
丹阳湖水浅草深。
过者多须两日。
此时紧风吹渡。
食顷百里。
及到当涂
乃知芜湖路寻被贼党把断。
不许船过。
方悟言者。
得非神欤。
入江路后。
四面雷电。
有此船。
更无风浪。
两日两夜。
遂达扬郡。
然后知如此之事。
皆非人力。
固是神灵暗助。
念其朴愚。
直守章程。
以理讹弊。
昭昭之报。
事实不诬。
今则中丞温公。
以忠孝明诚。
嘉猷硕画。
远禀宸算。
亲临乱邦。
凡曰凶徒。
皆就枭戮。
各通手状。
自谓不冤。
玉石大分。
黑白无误。
立功将士等。
听温公之激励。
受温公之指撝。
共成勋庸。
皆传史册。
薰阴蒙府君救导之德。
显沐温公披雪之恩。
远将血诚。
冀达神鉴。
驰恳到。
用代馨香。
觞酒豆肉。
一愿歆受。
伏惟尚飨。
郑左丞祭梓华府君碑阴记 唐 · 杜宣猷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五
左丞郑公之廉宣城也。视人如子。
洁已奉公。为政指归。
则以抑强扶弱为意。操断之下。
邪正别白。怀奸之徒。
李惟真康全参者。平地起戎。
迫胁贤帅。避难归阙。
恓惶草间。此时前潮郡押衙汪玗。
秀才薛复。百姓姚元贞
前当郡衙前虞候胡政。继来救护。
食膳楫棹。霈然大备。
况江神指途。归风送帆。
信宿之间。遂达江都
惟真辈不知兵已在颈。酾酒高会。
恣行攻劫。凶势甚张。
朝廷命今廷尉温公自睢阳守杖剑来讨。以顺伐逆。
无敢碍刃。军令明肃。
曾无冤人。筑二京观于西郛门外。
宣猷故与郑公游。详熟理行。
仁谊廉白。是其佩服。
文章学艺。乃其缘饰。
自□王傅太常少卿。扬历数四。
备极华显。今凤翔司徒相公顷在台庭。
仰公材术。俾司邦计。
方且传印。公确乎固执。
乞守六曹。又拟转为刑部
帖以台丞。公坚让如初。
仆射相公登庸之初。举公自代。
约以同升。公亦撝挹。
逡巡自牧。闻其名则气燄光赫。
睹其貌则贞素和裕。则知曩时罹难。
适丁厄运。今兹迁擢。
方见道胜。为善者虽否必通。
为恶者暂通终否。礼云。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不其信欤。宣猷去岁三月到官。
择日谒梓华府君。见公奠文纪当时之事。
板于梁间。恐久远隳落。
遂移于贞石。刻而立之。
咸通七年七月十一日。宣歙观察使御史大夫杜宣猷记。
鹅湖仁寿院碑咸平三年 北宋 · 钱易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康熙《广信府志》卷二七
鹅湖,何故事也?
仁寿,何锡名也?
昔司马氏都建业,为之东晋,此为东阳之属。
当兹时也,峰顶积水,有双鹅泳焉。
育子百数,翼而长之。
一日皆腾去霄,极瞻仰而没,故鹅湖之名因是而立。
释迦以演教之宫亦名鹿苑罗什以具戒之所乃号鸡园,盖由豢养之方,遂定名称之迹。
或配四灵以成道,倚芳枝而挺生,神异之兴,实云龙树;
或泣骄驹而摄念,听密语而起因,感应所召,乃曰马鸣。
鹅湖之号,不爽于古矣。
盛乎哉,鹅珠目莹,爰契于神僧;
鹅殿不骞,式符于香刹。
唐大历中大义禅师须江人也,手桴佛鼓,心弄祖印
然以断缘为得,无念为真。
终以有物之身,当择方而止。
杖锡佩钵,具远游之装;
凿石刻木,为燕坐之地。
聊建兰若,固绝净侣。
不见鬼鸟,直参风烟。
群动莫休,清韵无往。
时有馌兽司原,挟矢深入,潜睹其所,入始见投。
自后以慈摄凶,扣虎息害,不远千里,皆为其徒。
一夕,昔去之鹅,忽归斯水。
虽湜湜其沚,曾未考槃,而昭回于天,倏已上击。
所谓传承江夏三年复来;
非同逸少山阴,七言可换。
事骇旧井,声闻故林。
直疑鹤返辽东,已成仙客;
又恐珠还合浦,是慕清风。
名德既形,书诏适至。
卒无著物之桐,乃赴软轮之求。
屐登紫垣,偈答王座,片言内證,万法尽空。
通真之诚,默合上指;
褒锡之宠,遂践国章。
始赐为鹅湖峰顶禅院,自此连奉三朝,出入宫禁,与世敷教,为国导师。
后智孚上人力移峰顶之舍,今为院焉。
平险一致,栋宇尤壮。
坦安乐之境,居吴楚之右。
嗣其门者凡六人:明也素望,纶雅玄明
崇也清识,淹通令崇;
林也内积,道映惠林;
震也中兴,禅悦云震;
真也秉之,不乱令真;
休也守之,有常令休。
至于今长老新和尚,本郡人也,即震之徒焉。
入室云居,传衣欧阜,洎还承袭,乃主道场。
正智既真,诸境又现,心猿早逝,定慧双忘。
悷象争调,禁毒无用。
德来檀度,诚接凡圣。
况乎修堂秘殿,寒泉嘉林,复有岳阳王感应舍利甓为塔。
咸平庚子制置使冯公亮奏降御书以镇之,至于层楼,縢在玉笥。
龟图并跃,非狸骨之尘方;
龙藏同深,岂茂陵之蠹简?
景德丁未转运使李公奏赐为仁寿禅院,昊欲法轮不柅,佛日无亏。
以博施济众之风,家臣子于六合;
以永锡难老之惠,首苍黔于五福。
此曷非神踪美署,辉映岩野。
不有畴昔之灵,法嗣之盛,其孰能兼之哉?
易味爽醍醁,理迷云聚,徒与长老以道为友,以法为师。
见托丰碑,三让不领,辄敢献颂,韵之为铭:
佛性本静,万法扰焉。
凝寂不动,是为真筌。
真筌自在,强名为禅。
禅著有派,托之语言。
语言不已,化为机权。
我有实义,谁何可宣
皎皎鹅湖,堂堂令嗣。
大义之孙,法王之子。
湛然虚源,默然妙旨。
如云在天,如月在水。
六师相承,世济其美。
以灯传灯,光光不已。
御书阁记 宋 · 王琪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二
郡西走八十里,铅山之邑,鹅湖之巅,精舍曰仁寿者,唐大历中大义禅师始营也。
禅师德宗时须江,游京师,谭心法于内殿,为供奉大德。
顺宗延见储禁,问道于卜风,大加尊奉。
厥后而归,结伽兹岭。
初,即猎者遇于三峰之巅,民物奔集,遂有大众禅师手却群虎,而路乃辟。
日致负米,而宫乃成。
既而,诏书因山名以赐院。
元和十三年,坐灭于丈室,真体不坏,今实存焉。
我朝咸平中真宗皇帝赐以宸翰,景德中特改兹额。
元和以降。
继承者十人。
乃今长老元和尚蜀人也。
通贯儒术,明《易》象,于太真之书,尝为图以示学者,故名臣钜儒,多所崇尚。
幼参诸方,得句于黄梅师。
庆历初,授诸示现师,其相权奇。
迅机吼发,归向围绕,缁褐风动。
明年,会其徒而谋之曰:「世深矣,卑陋压𣺌以及我,复俛首蹈故,饭于晨而夕休,余室莽矣,盍为之乎」?
众哗而悦。
先是,御书阁在堂之西偏,上下隘窘。
曰:「天子藏书岩穴,为万世宝,所庀止尔,乌为尊贵」?
始彻以南向,广十二楹。
岳阳王所葬舍利浮图,了然仅存,风雨旁薄。
复建修庑合八隅以环之。
明年,作大殿于新址,巍乎当中。
像金涂丹,洞视三户,观眴趍肃,罔有僧实,前人逸后嗣。
于是大义之辟构馀烈,翕然复振。
噫!
法将有可传者耶,虽然非传,几乎息矣,塔庙可不兴乎?
矧名山钜林,往圣攸舍,厥后坠而弗葺,岂法嗣欤?
琪自西掖被罪,谪官于上饶
长老谓尝识文字而熟闻其风,请以纪日,久疾辞废,略而不诬。
按:同治《铅山县志》卷七,同治十二年刊本。
石井 宋 · 洪刍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一四、《西渡集》附录、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一
信之山富于岩岫而啬于水泉,故其石苍顽,无濯泽秀润之气,草木生之亦不畅茂。
譬诸身,地其肉,石其骨,水泉其血脉也。
今有人丰肉坚骨而血不滋焉,则其为人外槁而中枯,发悴而毛擢固宜。
铅山为县,在郡西南,距州治八十里。
未及县二里所,道左有佛祠,背负小山,石山而戴土者也。
有泉滃然,发于石罅间,上有󲑜岩覆,若神施鬼设者。
水汇为井,其深数尺,其轮广倍之,其色正碧,其清烛须眉,湛然盈坎,不耗不溢,冬夏水旱,不改其度也。
惠嵩为余言,泉有龙,菩萨宅之,时鱼服出游泉上,或显或晦。
庆历中,有民濯手足泉上,井中有声如雷,泉涌出,流溢堂殿,昼漏下数十刻不止。
僧大惧,集其徒作梵呗祈悔,水乃缩如故,其洁如此。
余季以职事行县过其庐,必徘徊泉上,久乃得去。
其山石碧鲜,其草木幽茂,如庐山间佳处。
余习庐山泉石之胜,如开先之瀑布,栖贤之三峡康王之谷帘,卧龙之悬水,缟练飞而雷霆吼,可谓壮观矣,然其泓澄停蓄满而不溢若石井比者无有也。
寺僧以石渠行之,日供漱濯溉灊夏畦之用,沛若有馀,下流犹溉田数百亩也。
院无金石刻,旧称石井院,相传大义禅师驻锡于此,今号资福院者,天圣元年所赐额也。
余爱斯泉,岂易所谓井谷者耶!
遂书其异遗浮屠,使刻诸石以告来者。
辞免兼侍讲奏状乾道七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五、《历官表奏》卷一、《古今事文类聚》遗集卷三
具位臣周某状奏:右,臣准尚书省劄子,三省同奉圣旨,差臣兼侍讲者。
成命初传,以惧以恐。
臣闻艺祖甫定天下,即召处士王昭素讲《易》禁中,兼访民情。
真宗复置讲读学士,分直秘阁,专备顾问。
列圣相承,遂以崇儒重道为家法。
自陛下握图御极,首辟鳌禁,命经筵官番宿其中,朝宣夕召,殆无虚日,博问勤询,罔匪治道,盖不特藉其敷释大义,诵说旧闻,应迩英故事而已。
臣以陋儒,懵于经术,叨陪禁从,常惧不称。
而况日朝垂拱,可以告辰猷;
寓直北门,可以备夜对。
使有万分之补,不待更参讲劝也。
伏望曲回渊鉴,亟寝兼官。
或特起逸民,追开宝之盛;
或改畀时彦,广咸平之规。
使臣上不至妨贤,下不失量力。
是陛下赐臣多矣,孰与贪荣踰分之愧乎!
所有恩命,臣未敢祗受。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庸言 其一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三五、《诚斋集》卷九一
杨子曰:七情、代兴而异政,故喜为怒君,乐为哀臣,未有发与时并、来与日偕者。
或曰:「然则欲其发皆中节,奚施而臻兹」?
杨子曰:「圣人以一君君七臣,众人以七臣臣一君」。
杨子曰:古之君子道足以淑一身,及其足以淑万世而不自知也。
后之君子言将以信万世,及其不足以信一室而不自知也。
杨子曰:所乐存焉,则陋巷在前而颜不见;
所乐不存焉,则黄屋在上而尧不知。
杨子曰:君子恩及禽兽,而周公必驱犀象;
圣人仁及草木,而后稷必薅荼蓼
杨子曰:仁者万善之元首,正者万事之本干。
或问:「横渠子谓阴方凝矣,而阳在内者不得出,则奋击不服而为雷;
阴方聚矣,而阳在外者不得入,则周旋不舍而为风。
何谓也」?
杨子曰:「伏一健于二顺之下,健者安得不怒而为雷?
闭二健于一顺之外,健者安得不环而为风?
《易》之有《震》、《巽》也,其知神之所为矣」。
或问:「濂溪子谓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何谓也」?
杨子曰:「元伸而亨,非诚之通乎?
利诎而正,非诚之复乎?
亨利用也,元贞体也。
体名二也,诚一而已」。
杨子曰:以理从心,不以心从理,故危,以动则民不与;
以心从口,不以口从心,故惧,以语则民不应。
杨子曰:《易》之道,损而不已必益,升而不已必困。
吾未见处损而喜、处升而惧者也。
或问:「程子说《易》,谓五君位也,唯《旅》之六五独不取君义,盖君无旅也,信乎」?
杨子曰:「出居于郑,在乾侯孙于越,旅也;
幸蜀,幸奉天,亦旅也」。
「然则程子谓君无旅,何也」?
曰:「是固作《易》者与说《易》者之所讳也。
非讳也,不忍言也」。
杨子曰:性者生之良能,心者性之良知。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性也;
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心也。
故不尽其心,不知其性。
或问:「赵简子问于史墨,曰季氏出其君而莫之罪,而对之以君臣无常位,其然乎」?
杨子曰:「诡哉言也!
君臣天下之大分,犹天高地下,不可易也。
非有之恶,汤、武之圣,则《易》之《革》圣人不作矣。
意如何人,而敢奸之乎?
简子之问,安知其无季氏之志乎?
无季氏之志犹不可以此对也,有季氏之志而对之以此,可乎?
《诗》曰:『无教猱升木』」。
杨子曰:《易》者,萧何之律令。
《春秋》者,汉武之决事。
此《易》戒其所当然,《春秋》断其所已然,圣人之戒不可违,圣人之断不可犯。
六经惟《易》《春秋》相表里。
杨子曰:过乐则喜,安喜则乐。
不平于气则怒,不制其痛则哀。
或问:「学者之言道,或閟己于至幽,而堕人于至茫,何也」?
杨子曰:「非强则妄。
诬所不能之谓强,亿所不知之谓妄」。
或问:「《易》之《革》曰『汤、武顺乎天』,然则文王违天乎」?
杨子曰:「皆顺也。
或顺其命,或顺其理」。
或问:「君子慎其独,何谓独」?
杨子曰:「作于其心之谓独」。
或问:「我叩其两端而竭焉,道有竭乎」?
杨子曰:「觌之以宗庙之美,而俎豆无象;
位之以百官之富,而表著无列」。
杨子曰:君子不安其心之所不安,小人安其心之所不安。
杨子曰:有此之谓理,行此之谓道,体此之谓德,屡迁而不离乎此之谓中。
或问:「两去其国,夫子两许其仁,何也」?
杨子曰:「夷不去无父也,齐不去无兄也」。
杨子曰:文王制天命者也,汤、武制于天命者也。
周圆通笊篱歌 南宋 · 白玉蟾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四八、琼琯白真人集
上清灵宝圆通法师周君以宁旧讳大鼐,字国宝
少游方外,归赋《笊篱歌》,四海学者裹粮抠趋,户外满屦。
投词山峙,灵通妙应,在人耳目。
公享人间九十寿,一从仙去,得公法者何啻二三百人,甲以告乙,乙以传丙,圆通一派,几何人哉!
紫枢林君时中深味净明之髓,以寿圆通之脉,又从而续公之歌。
愚不知《笊篱》所谓,恐只于诠圆通大义也,否则庞居士何为而业于《笊篱》欤?
周君作于前,林君述于后,余复跋之,是谓三人證龟成鳖者也。
读此歌者,毋徒于《笊篱》而求圆通,当于《笊篱》外索之可也。
南康军成蹊庵记 南宋 · 白玉蟾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五三、琼琯白真人集
紫阳真人云:「学仙须是学天仙,为有金丹最的端」。
夫修金丹者,先探本原,次知蹊径。
入门之初,辨水火,识龙虎,然后采太玄真精以为金丹之母,观乌兔升沉、龟蛇交合。
故能三室开明,六窗晃耀于内景之中,蓬莱方丈,昭然可观,亿真万圣,其来如云,天然宫庭,香花缭绕,红楼翠阁,钟梵铿锵。
中有六灵五武之神,禁丹鼎,司华池,卫神室,即日丹成,与道合真。
然修炼之者,结茅庐,创丹室,耕玄圃,而后可以致八琼之药,三琛之丹,齐天享年,谓之天仙。
庐陵处仁少业儒,志在云水,甫弱冠,眼空四海,植锡于庐山之阳,学金丹于柴湛然,柴盖得之王玄谷。
王、柴俱仙去,李乃鸣此道于星渚,由是阐其所入之门,使人知有归宿之地。
昔朱氏建成蹊庵旧矣,李从而新之。
外表以桐原,原之内扁以仙径。
渊泉于门之左,埏燎洞于门之右。
其庵仍曰「成蹊」。
缔三间之素堂,敞六通之皓窗。
壁间石刻「龙虎」二大字,方丈馀。
营为殿,轮奂甚宏丽,奉玄帝粹容。
模龟范蛇,将吏如活,登殿致祷者风凛其背。
东则函丈,琴剑挂壁,经史叠床,琳馆焕然,古画罗列,客至不能辄去。
西则栖云之堂,五湖四海,瓢笠若蚁,晨夕香烛,茶板饭钟,气象清高,号为小蓬莱
壶东之奥,则堂以为厨,庑以为厕。
阐西之偏,寮曰延焘,以遇卫和者。
四围以墙,万瓦栉比,满园佳蔬,畦水碧润。
殿下临天井,绘祠山像,塑里域神以奉之。
重楼复屋,翚飞际天,净几明窗,顿与俗隔。
壁耀海月,簟横湘云,铁笛无声,铜炉不火,檐铎风而递响,灯龛昼而长焰。
园中甚盛,依而庐,圆若覆瓮,如一壶天
函丈之幽,山茶喷红,瑞香吐紫,閒花丽草,秀不知名。
栋以数椽,谓之丹室,盖于此而炼金丹焉。
天下列郡,郡各有堂,以宅方士,堂各有主人,然未若南康成蹊之为胜,何哉?
李乃个中人,明个中事,故夫建堂之时,曾不出疏而人自遗以金谷。
星锤月斧,不日落成,云栋霞甍,五采争丽。
兹盖发明金丹之机,显露金丹之用,有如此堂也。
李孤介少交游,怡然三十年,起居饮食于星渚之滨,力以此道阐而悟众,殆未有可印可证者也。
吁!
圣凡相菽麦于其间,隐显莫能睚眦也,一旦有美须眉者道其衣,作吕洞宾相于壁间,数笔立就。
既去浃旬,忽一枝薜荔盘据其壁,独其相于外,人皆讶之,安知其非吕之曾诣是也?
山章攀倅是郡,然亦味道者,榜其主之一壶曰青华宫,宾之一壶曰纯阳谷
盖奉太一于左,而通于右。
青华木之义,纯阳金之义,既此堂皆合丹旨,又于此而寓金木间隔之意焉。
堂之地实学录朱炜捐以基其庵,朱与李甚相厚。
朱文章士也,邦人目为经笥,然亦不喜科名,颇嗜方外也。
自号牧庵,混俗和光,道俗颇山斗之,主是庵者许时,非真得金丹之大义者不能也。
谓成蹊者何欤?
前多桃李,故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语也。
道本无言,道若大路,名其庵者,正谓是也。
凡入斯庵者,毋徒以,当知其所以也,如斯谓之成蹊。
客有契李牧之意者,乃为之记。
中神诞于础,瑞雀巢于楹,异哉!
洞霄宫 南宋 · 家铉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二、《则堂集》卷二
道为三极之祖,大包宇宙而不见其外,细入毫而不见其内,生阳生阴,神鬼神帝,陶镕千圣,橐籥万象,不见其迹。
是故莫大乎天地,此道撑拄乎天地;
莫幽乎山川,此道充塞乎山川。
道即理,理即太极。
太极本无极,撑拄乎其上,无一瞬之或息,故曰天柱;
充塞乎其中,无一隙之不周,故曰洞天。
呜呼,为天柱、洞天之说者,其知道乎!
其至人示以至道之精,众妙之门乎?
夫天有形,道无体,以无摄有,谁为之耶?
天至大,洞至小,以小纳大,谁司之耶?
天柱即大《易》统天承天之象,老氏天地得一清宁之旨,洞天即大《易》天在山中之象,老氏谷得一以盈之意,无疑矣。
夷考往牒,女娲氏断鳌足以立四极,非鳌也,道也,天柱之喻也。
元始坐浮黎宝珠,十方天神悉入其间,何神也,道也,洞天之喻也。
馀杭大涤山洞霄宫,为三十六洞天之一,与舒州寿阳天柱为三。
金堂玉室,上通太微,奇异神秀,不可殚纪。
汉武立馆候神,历晋暨唐,以至宋世,累朝礼奉深谨,代生高人,主张斯道。
咸淳甲戌腊月,不戒于火,千础皆灰。
会世运更革,归化圣朝,山中诸老合力营之。
既底于成,为力勤矣。
至元甲申六月,郁攸荐作,一夕复尽,四众还视,于邑太息。
提点宫事一山郎公如山、提举宫桂林舒公元一,敏毅介特人也,不沮不惧,宣言于众曰:吾将新之。
取木他山,运他所,叶心集思,鸠工度材,先建庖帑,乃筑大殿,以及馀屋。
元贞乙未三月壬子告成,金碧瑰丽,照映林谷,神运鬼工,殆不是过。
朝家钦崇护持,视昔有加。
既成,嘱余为记,余辞不可已而告之曰:洞有天,天有柱,吾言于前矣,天中有天,盍终言之!
夫天中之天,上极无上,是为三境。
境虽三,清则一也。
又三其为九,名虽九,清则一也。
学道之人,鍊阳消阴,朝夕存存,以我之清同造物之清。
清乎清乎,超万形而不坏者乎!
遂笔之记。
先生祠堂记1294年 南宋 · 王应麟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深宁先生文抄摭馀编》卷一、《延祐四明志》卷一三、《舒文靖公类稿》附录卷下、四明文献考 创作地点:浙江省宁波市
古之乡先生祭于社,近世祠于学。
社所以养,学所以教,而教之功尤大。
秉彝好学之良心,百世犹旦暮,况其迩者乎。
诵其诗,读其书,尚友古之人,非一乡之望也,天下之望也。
四明乡先生有九人焉:宋庆历建学之初,杨、杜、二王、楼公以道德文行师表后进,或授业乡校,或讲道闾塾,衣冠文献,益盛以大,五先生之功也。
淳熙之舒、沈、杨、袁诸公,以尊德性求放心为根本,阐绎经训,躬行实践,学者知操存持养以入圣贤之域,四先生之功也。
郡泮旧有祠,因郁攸而废。
至元甲午季冬朔旦廉访使者郡博士戴君友始复毖祀,观者兴起。
元贞丙申月元日廉访使者完颜公贞至学宫,谓祠宇狭陋未称,相攸尊经阁之右,规模一新。
府牧月列公提其纲,帅属协力庀事,以迄于成,妥侑如礼,多士䜣䜣,周爰咨诹,章善扶教,以谷我子弟。
惟二使者之赐,亦惟承流宣化之贤,立师道以美风俗,皆宜书。
凡我同志,盍亦修孝弟忠信,尚礼义廉耻,学必正大,行必笃敬,式时前哲训,用对作新盛德,可不懋欤!
寿昌县学记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六、《潜斋集》卷九
天生人,谓之天民,民心曷常一日无天理哉。
其命于天,谓之天性;
其得于人,谓之天德
其见之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谓之天常;
曰天理者,又包内外、该显微、会精粗而统名之也。
天将扶天理于一世以至千万世而不至覆坠,故必寄诸人以继天立极,代天之功,而后天之生人,自开辟以至于今,不至胥为禽兽也。
以此皇帝王霸所以治,礼乐诗书所以教,皆天之所流行而不息者也。
天生夫子于衰周,盖将使之执礼乐诗书之权而行皇帝王霸之事,故治之隆污、教之兴废悉寄于夫子之身,以为一世千万世无穷之托。
故夫子于宋人之害,曰「天生德于予」,于匡人之围,曰「天之未丧斯文也,文不在兹乎」,于此可以观天意矣。
故学校者,又夫子之所寄以行其治与教,而使民之常存其天而勿失者也。
寿为严中邑,邑有庠旧矣。
宋建炎二年,规创有加焉。
至元丙子,寇燬民室庐俱烬,惟夫子宫墙岿然为鲁灵光,天也。
大元以神武一天下,事定不遑他务,汲汲惟学校是崇,使斯文不至泯灭,皆天之所留以遗斯世者也。
至元甲申邑令李炳既至之明年,首撤明伦堂而新之,以观示一邑。
尉李思诚复建两庑斋室,厨湢悉具,又建大门,建翼教堂,像肖邑先贤,以厉风化。
又建高明亭,左翼茶炉,右翼琴堂。
登眺者于斯,游息者于斯,而后章甫逢掖翕然知所于归矣。
大成殿费夥未及议,令王瑀谂于众,共图之。
经始于壬辰之三月,落成于癸巳之七月,视旧制加崇五尺,加广亦如之。
今令吴恕复新像十哲,绘七十二子,凡栏楯门牖之未完者,至是悉完。
长官巴勒扎卜元弼学官邵尚翁、洪克复咸出赀相役,以底厥绩。
朔望奠拜,欢鼓升堂,民改视易听勿敢亵。
今而后得以寿吾夫子于无穷,而夫子之道亦将得所于寄,要皆邑之诸贤大夫之功,与夫学之职教者之力;
皆逊不有,吾并得以归乎其天。
克复远贻书乞记颠末,遂为记。
元贞丙申三月朔记。
甲申孟秋十五日龙山玩月联句(七十三韵) 明 · 李瀣
五言排律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温溪先生逸稿卷之二 拾遗
龙寿山中寺,招邀集友生季浩退溪先生初字)
初凉时已至,积雨更新晴景明
洞府昏将入,松峦月欲明长卿闵公龟瑞字)
瑞光流玉宇,素彩散雕棂景明
碧树阴斜砌,遥岑影落庭长卿
龙珠浮水国,仙镜出云扃质夫○金公士文字)
素态清无滓,冰容泻剧精(宗之○郑公孝宗字)
星河渐明灭,蟾桂正轻盈季浩
玉兔趺居样,姮娥宛转形景明
广寒栖冷落,药臼捣伶俜季浩
白鸥难专色,寒萤乍夺荧质夫
几修烦斧利,谁洗费河清。
团扇千年影,孤轮万里程长卿
盈虚分晦朔,躔度粲玑衡季浩
今古许多照,东西知几行。
本为羲氏配,长作玉皇睛质夫
若木行休次,扶桑即启征景明
坎离从出入,昼夜孰催令季浩
薄蚀知为沴,扬明自应祯景明
九霄寒色迥,四海练光横(宗之)
托质遥空远,飞精大地宏质夫
定周时序定,成闰岁功成长卿
宇宙通虚白,山川彻淑晶大年○李公寿苓字。先生从弟。)
影沈云梦泽,光照岳阳城(筮卿○闵公元字)
山室愈清冷,华堂亦丽英长卿
树林同一照,乌鹊自多惊(宗之)
砌下寒螀咽,松梢别鹤鸣大年
鹃声林外送,猿叫壑中聆敬夫李公寅字。先生从子。)
寂寂良宵半,湛湛白露季浩
山空灵籁爽,风警挂琴铿质夫
堂迥清光透,囱虚灏气迎敬夫
分明寻蠹简,暗淡错连甍景明
绝境寰中得,瑶台梦里经季浩
胸怀倾沆瀣,襟抱袭清泠景明
恍惚清虚府,依俙白玉京敬夫
遥思飘碧落,逸气绕沧溟质夫
似有苏门啸,如聆子晋季浩
将骑青鹤背,可驭紫云軿景明
讶陟昆崙顶,疑游王母长卿
仙娥邀玉府,羽客揖蓬瀛景明
脱蜕非难遂,荒唐奈尔营质夫
要须修志业,何必羡乔彭长卿
赤壁悲苏子,芙蓉笑石卿
何如对明月,共自倚风楹景明
至乐何求得,高怀自在赢质夫
固知夜气静,无复利根萌长卿
浩致生风标,清谈碎屑琼景明
天教成会合,心许必幽贞季浩
辅善存三益,坚心守一诚。
偲偲敦勉意,切切眷勤情质夫
松柏相期节,芝兰共托馨长卿
时乘坡老兴,屡举谪仙觥(共)
笔阵惊千鬼,诗锋破万兵敬夫
百年青简业,万事白鸥盟季浩
物外多成趣,尘间肯聘名质夫
浮云富贵,草芥等簪缨敬夫
高枕怀尧泽,虚心乐道亨(叔蕃◇孙公藟字)
只希伊洛旨,何论老庄评长卿
玉涧人谁过,天津咏未赓。
怀人增慨叹,忆古每怔怦季浩
岂但徒钦羡,要当会我灵敬夫
鹅湖师格论,莲岳慕嘉声质夫
鹿洞思深省,龙门味大羹长卿
悠悠更恋恋,耿耿复惺惺。
感激萤囱晚,徘徊岁月倾景明
劳勤须壮日,悔恨奈衰龄质夫
旧学相温理,新知互发硎景明
圣言多恳至,贤教亦丁宁敬夫
庶辨天人际,将穷义理平(宗之)
遗编如可续,妙响若为听。
珍重交须勉,藏修慎勿轻。
共联玆警律,聊拟古盘铭景明
月落相携罢,凄凉到五更(共)
钟山望孝陵恭赋 明末清初 · 何吾驺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圣德元功不可思,钟山遥喜望威仪。
汉唐无此真明主,汤武应惭大义师
王气绕陵疑执戟,紫光环卫想趋墀。
山河万代如今日,嵩祝神孙读卧碑。
金汝白修撰视学江西 清 · 刘大櫆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海峰诗集卷九
朱幡持使节,汲引尽群才。
庾亮看月,康王谷殷雷。
雁过彭蠡泽,人上郁孤台
白鹿鹅湖义,须令继后来。
冠山二十八咏(并序。) 其十八 学堂岩己酉 清 · 翁方纲
五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七
谁谓鹅湖义,支流鹿洞分。
知行證传习,可以理前闻(此陆象山先生讲学处也,故以学堂名岩。松雪不知,而云「仙人非痴人,山中犹读书」,道园亦有「翩翩学仙子」之句,亦足见诸公皆未亲到兹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