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楚王杜伏威进封吴王赐姓附属籍诏 隋末唐初 · 高祖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
五等列爵。茂绩超于恒典。
四岳分官。连帅总其常赋。
山河之赏。义在酬庸。
方伯之任。实资贤哲。
使持节和州总管和州刺史东南道行台尚书令上柱国楚王伏威。往因丧乱。
纠合徒旅。绥静淮濆。
缉宁江介。闾阎安堵。
吏民率职。远禀朝化。
具申忠款。仍请立功。
扫除多难。诚节既表。
志识可嘉。委以招怀。
特宜受命。宠礼之序。
式加常秩。可使持节总管江淮南州诸军事扬州刺史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淮南安抚大使上柱国
进封吴王食邑五千户
赐姓李氏。附属籍。
辅公祏 隋末唐初 · 高祖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
禁暴辑兵。昔王于是致治。
乱常干纪。有国所以明刑。
东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上柱国辅公祏。本自凡伍。
素无艺用。往因扰乱。
连结徒旅。与吴王杜伏威同心协力。
保据江淮。早率数部。
远归朝化。录其功效。
授以官爵。任官方隅。
荣宠兼至。不能励身奉上。
克保名节。遂乃包藏祸心。
图为不轨。自伏威入朝之后。
公祏恣行专擅。违犯朝宪。
不顾典章。徵敛谷帛。
掠夺子女。肆其残忍。
妄行诛杀。驱役士民。
招聚奸盗。毒流众庶。
怨结遐迩。国家务存含养。
未申刑罚。每加惩诫。
冀其自改。今乃称兵内侮。
假相署置。驱扇蚁徒。
敢行抄窃。惟彼凶逆。
速宜剿定。命将授律。
义在安人。巳令天策上将太尉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雍州领十二卫大将军上柱国秦王世民江州道行军元帅
统率骁勇。风驱电击。
麾旆所临。当即奔溃。
凡此罪恶。止在魁渠。
胁从之徒。一无所问。
纵有巳陷贼党。非其本心。
拔难而来。因立功效。
此等之类。皆从官赏。
江淮以南。比遭毒螫。
吏民困辱。各不聊生。
平定之后。普给优赏。
即令抚慰。各令安堵。
勋赏之科。具如别格。
宜明宣布。咸使闻知。
攀龙台碑701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粤若太极始搆。氤氲含五气之精。
元胎既分。鼓舞立三才之位。
由太朴而观成象。自流形而臻物备。
因乾坤之变化。相后辟之经纶。
则知肇创云雷。非一圣之事。
奄荒区夏。由浸昌之业。
是以岐酆受命。武王戢商野之戈。
谯亳开基。文后迁汉宫之鼎。
若乃提六合之枢纽。扣二仪之鐍钥
日月既出。方利见于通三。
风云未和。尚劳谦于初九。
蓄宏图于缘鹤之邸。垂庆绪于断鳌之运。
屈伸应物而无累于时。进退随方而不违于道。
非圣人之睿智。其孰能与于此乎。
大周无上孝明皇帝。讳某字某。
太原文水人也。其先出自周平王少子。
有文在其手曰武。因以姓氏。
居沛之竹邑晋尚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薛侯陔其后也。
六代祖洽。仕
封于晋阳。食采文水
子孙因家焉。夫其受氏中古。
开阶上业。轩辕以青龙进驾。
配永循机。少昊以元鸟名官。
修方正度。高辛之首戴干盾。
后弃之躬勤稼穑。或四妃分孕。
随肩执天下之图。或三圣连衡。
踵武司域中之契。宗支继明而袭嘉。
帝载重熙而累洽。虽七百休祚。
暂迁于质文。而九五尊名。
复光于历数。自非庆钟长发。
神应远期。人鬼赞其谋猷。
乾坤扶其统绪。岂能出入百代。
周旋万期。至道淳风。
未昏而已旦。洪炉大宝。
既旧而还新。家纂迎日之符。
门传配天之业。环三辰于斗极。
不足比其崇高。灌四渎于沧溟。
未能俦其深远。若夫振氓育德。
屈道不王。舄奕于昭穆之閒。
颉颃于公卿之位。盖详诸惇史。
可得而略。高祖成皇帝
宏才硕量。经文纬武。
曾祖章敬皇帝。达学通儒。
金声玉振。大父昭安皇帝
心冥道德。志挟九区。
显考文穆皇帝。理会几神名高四海。
帝即文穆之第四子也。母文穆皇后
尝祈晋祠于水滨。得文石一枚。
大如燕卵。上有紫文。
成日月两字。异而吞之。
其夕梦日入寝门。光耀满室。
已而怀孕。遂产帝焉。
及载诞之宵。梦人称唐叔虞者谓后曰。
余受命于帝。保护圣子
惊寤而帝已生。明日。
紫气氛氲。覆冒其城上。
俄而化为五色。髣髴若文绣之衣。
左右亲宾。莫不骇异。
及长。龙颜方面。
身长八尺。背有黑子。
象北斗之形。昔者祷于郊禖。
拾卵而兴王业。游乎温洛
吞珠而立帝期(一作基)。谯宫诞而青气发祥。
猗殿生而丹曦授彩。亦有御感梦。
皇天之命伯倏。剪叶开封
上帝之名太叔。咸跻未然之兆。
并获将来之应。犹不能比踪神贶。
埒美圣符。况乃龙颜武肩。
有含良之骨法。戴钤怀斗。
高密之容状。是故生而圣知。
幼而聪达。敏给于论天之始。
徇齐于对日之初。甫及胜衣。
究缇缃之赜。逮乎束发。
殚鞶帨之巧。淳深孝悌之性。
闇发天机。宏裕仁慈之风。
匪因师习。太后尝被重疾。
不愈经时。帝扶侍起居。
品尝药物。仅踰苍舒称象之岁。
未及子建诵诗之年。履不正絇。
衣不解带。及丁荼蓼。
号慕呕血。七日无水浆之膳。
三年罢盐酪之滋。扶杖而行。
殆至毁灭。虽孝文之服勤累载。
高宗谅阴三祀。无以加也。
常有大节。罕营小方。
志立功名。而不求苟得。
心重气侠。而动循常宪。
道德深富。规模宏远。
旷心将江海齐逸。宏量与宇宙同宽。
是以单父通人。识其殊异之表。
大梁奇士。许以霸王之略。
文穆皇帝则哲之鉴。恒易其难。
几之神。每前其用。
尝从容谓诸子曰。吾家累仁千祀。
积德重叶。馀庆所及。
宜在子孙。今观汝曹。
王佐才也。然草创经纶之际。
圣贤驰骛之。腾啸而驭风云。
叱咤而成功业。其在士彟耳。
以如天之圣。用知子之明。
檃括所在。锱铢不缪。
岂如赵邦谋嗣。惟验于藏宝。
楚国择材。更凭于埋璧。
文穆之弃代也。帝庐于墓茔。
负土成坟。手植松柏。
丧纪之节。复如居穆后之哀。
芝草生于庐前。偫乌数万。
衔土集于坟上。山中旧多猛兽。
行李艰阻。至是皆逃窜绝迹。
时人以为纯孝之感焉。隋高祖雅闻帝名。
屡加辟召。友人同郡叔孙贺。
博通之士也。阴阳术数。
无所不该。谓帝曰。
公状貌非常。但玉理(一作埋)未发耳。
终居人上。勿为事先。
帝亦知隋统将终。乃称疾不应。
汉王谅以戚藩之重。作牧太原
乃亲率官僚。造门致礼。
深加敦谕。逼令进发。
帝不得已起应明扬。至仁寿宫。
隋文帝寝疾。有敕馆于内史省。
以须后命。帝高名宿望。
倾动当朝。承风仰流。
揖拜无地。衣冠如宗海之赴。
士庶均在田之睹。司徒观王雄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宏兵部尚书柳述咸与抗礼。
延登首席。中郎之下迎王粲
计吏之长揖袁逢。千载风流。
复存斯举。帝风仪伟丽。
占对详明。朝端改容。
左右属目。钦才辩。
欲探阃奥。争出异同。
互兴名理。而洪钟有虚受之量。
明镜体不疲之德。词同炙輠。
应若扣机。立定雌黄。
既堪嬴后前膝。坐离坚白。
足使田巴杜口。观王既特相钦慕。
牛宏亦深加敬异。并虚心降节。
投分申交。而杨素负才。
耻己不若。虽外示接引。
而内怀猜忌。乃私谓观王牛宏曰。
吾观武氏风骨。实有英雄之度。
今太平无事。安用此人。
不如除之。王等不荅。
柳述又潜遣相工视帝。帝知之。
深不自安。会隋文帝崩。
因移病出外。等以为伪迹。
从此欲搆祸端。赖观王牛宏营护得免。
汉高以英威冠代。取忌范增
刘主以倜傥出偫。见疑曹操
比方前事。有若合符。
帝既脱网罗。深自隐匿。
虽室家追访。犹见砀山之云。
而廛里去还。不就丹陵之日。
杜城之弋猎。罢雷泽之渔钓。
独览前志。长怀古人。
有行高于时。有行济于物。
辄慷慨击节。殷勤留想。
便欲冥道契于一朝。托神交于千载。
埙篪唱和。自多跗萼之亲。
风景游遨。无乏林泉之兴。
岁将晏也。龙蟠凤戢者久之。
大业七年炀帝徵天下精兵。
会于涿鹿。将亲授节钺
以伐辽左。旌旗亘于千里。
转运盈于万轴。闾阎失业。
郡县不安。帝谓诸兄曰。
夷狄不宾。肇于上古。
自当置之度外耳。未有纡万乘而雠小忿。
扰偫生而赴非急。夫兵犹火也。
不戢自焚。祸乱之萌。
从此始矣。既而六师鱼溃。
九野鸿飞。竟兆天亡之徵。
卒成土崩之势。帝于是慨然有志。
方思濡足。乃讨论兵法。
商搉将率。上自黄帝
下讫有隋。考其谋略机权。
稽其成败得失。并列名氏。
为之赞论。殚鱼钤武韬之术。
究元女黄公之符。勒成一家。
凡三十卷。名曰古今兵要。
制高秦肆。事轶鲁门。
可以刻秘牒而升庙堂。可以藏名山而悬日月。
圣人之心情见矣。天下之能事备矣。
于时兵戈屡扰。饥馑荐臻。
英杰怀逐鹿之心。氓黎有瞻乌之惧。
期谢公之出处以卜兴衰。待韩王之从就而论胜负。
与能之托。时议攸归。
长吏猜焉。数令相觇。
帝自惟人望。惧发祸机。
欲混迹而同尘。且韬光而向晦。
乃出应期命。为河北道总管府司骑参军
智周变通。道兼语默。
戢大鹏之举。逐集榆枋。
降应龙之神。还游陷阱。
杨元感之作乱也。后主方重讨辽东
元感进围洛阳官兵频战不利。
城中大骇。议欲出降。
时帝在东都。惧其失计。
遽往见留守樊子盖。为陈用兵形势。
制敌权宜。论元感必败之徵。
都城可守之策。子盖大悦。
拜而从之。尔后军谋。
一皆咨禀。卒擒元感。
帝之力焉。后主归自辽阳
子盖方之行所。邀帝同发。
拟相推荐。帝知后主猜忌。
不愿多取功名。深自谦撝。
发言恳到。子盖心悟。
叹息而罢。于是汎以军功。
奏授正议大夫。迁晋阳宫留守司参军
无忌之克敌让封。仲连之立功辞位。
比我休德。曾何足云。
帝既博通偫书。兼善众术。
拂龟端策。未劳询于詹尹。
推历考度。无假访于山稽
大业十二年。后主幸江都宫。
帝私谓诸兄曰。此行也。
不复还矣。繇是乡里宗族。
劝帝起义。帝每自推算。
知时命未符。又念叔孙贺之言。
故抑而不许。初。
李密为杨元感谋主。元感不能从。
及闻帝与樊子盖运筹。所揣皆如密意。
乃叹曰。天下奇才也。
遂遣书招帝。帝笑而不从。
诸兄素闻名劝帝。帝曰。
虽有才气。未能经远。
欲图功业。终恐无成。
唐高祖安抚太原。便留镇守。
帝观之曰。雄杰易。
聪明神武。此可与从事矣。
投刺往谒焉。贾文和之揣君。
郦食其之观将。翔而后集。
可谓明也。高祖亦虚心结契。
握手推诚。周文之得姜牙
载以騑服。成汤之逢伊尹
告之宗庙。便应爪牙之任。
即承心膂之托。高阳历山飞来寇。
帝从高祖击之。弧弯六钧。
箭穿七札。随手必陷。
当皆靡乱。神兵掩击。
丑虏大歼。熊山之破赤眉。
不比其捷。犬邑之摧青犊
未俦其俊。高祖嗟叹。
赏赐甚多。军师凯旋。
便过帝宅。乐饮经宿。
恩情逾重。其后数过辄宿。
遂以为常。帝尝夜行。
闻有称唐公为天子者。登遣寻索。
了无其人。又梦从高祖乘马登天
俱以手扪日月。于是具以状白。
并献所撰兵书。高祖大欢。
益以自负。置其书于箱箧。
后皆按以从事。闻程昱之梦。
即以为名。听张良之言。
皆纳其策。所谓天授。
岂但人谋。高祖将举义兵。
令帝领徒于城内。义旗建。
中郎将兼司铠参军。陪斩木之经始。
奉披荆之缔构。异中涓之受职。
同别校之分麾。从破吕州
进授右光禄。师至霍邑
隋将宋老生发兵拒险。军不得进。
偫下多请引还者。高祖将从之。
帝直入切谏。高祖乃止。
决机于龙斗之日。定策于狐疑之辰。
裨谌之请车。同子房借箸
实建王业。事符天启。
霍邑定。拜寿阳县开国公
食邑一千户。屠城斩邑。
既凭帷幄之谋。开国承家。
即启山河之赋。京师平
光禄大夫。赐宅一区。
钱三百万。䌽五千段。
灌婴之频从征伐。始拜大夫
去病之累著勋庸。方开甲第。
释干戈而论俎豆。起桴鼓而立君臣。
式是礼仪。允归通博。
义宁元年礼部侍郎。馀如故。
仪刑斯在。命服有辉。
肃事南宫。虽懋于春典。
司言东掖。更资于夕拜。
黄门侍郎。馀并如故。
职参持盖。位连负玺。
茂先之博览图籍。誉满玉堂。
务伯之提正纲维。名高琐闼。
录前后功效。改封义原郡开国公
增邑一千户。赐良马二百匹。
(一无此字)二千石。爰膺嘉赏。
遂启大邦。解汉皇之骖。
宁比其惠。分吴主之
未齐其宠。武德元年内史
帝累让不受。改授纳言
又固辞。乃授上柱国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检校并越将军
赐田三百顷。奴婢三百人。
䌽物二万段。黄金五百斤。
食实封五百户。金章紫绶。
玉鼎黄扉柱国齐元相之班。
将军比命卿之服。膺上赏而军国。
中枢而议文武。恩荣兼被。
时辈莫俦。三年工部尚书
馀并如故。差肩八座。
配象七星。以百揆之枢衡。
参万机之损益。德绩兼备。
声望日隆。于时军旅犹殷。
宪章未洽。帝尽心翼亮。
推诚匡辅。入有造膝之谋。
外宏匪躬之义。兴复乎九畴之叙。
弥纶乎百度之阙。颓纲所以克振。
令典于是毕修。高祖□之。
礼绝偫彦。进封应(一作晋)国公
加实封八百户。馀并如故。
高祖又谓帝曰。朕在并州之日。
恒往卿家。今欲使卿一门三公
用微荅主人之意也。是日封帝长兄司农卿士棱为宣城郡
次兄行台左丞相士逸为安陆郡。并食邑一千户。
欢比连席之旧。契均同舍之游。
酬德踰于二钱。报恩过于一笥。
阖门受邑。宁惟吴汉之子孙。
举宗毕侯。岂直萧何之兄弟。
尔后高祖行幸。常令帝总留台事。
兼知南北牙兵马判六曹尚书相国之处秦中
盖资镇抚。令君之住许下。
仍参筹画。具瞻惟允。
是谓国钧。时帝先缺中闱。
高祖亲为求偶。谓帝曰。
纳言遂宁杨达。才为英杰。
地则膏腴。今有女贤明。
可以辅德。秦晋之匹。
不能加也。于是特降纶言。
俾成姻对。高祖自为帝婚主。
桂阳公主专知女家。降六礼于璿枢。
指三星于金穴。鲁大夫之嫁女。
卿士送迎。公子取妻。
乘舆供帐。作俪于凤凰之兆。
相从于孔雀之楼。伐柯则欢其食鱼
则美其巢鹊。是配琴瑟。
爰宜室家。钦若有行。
孝明高皇后妃也。始同妫水之聘。
终启涂山之业。永言好合。
若有神灵之契焉。憬彼涂泥。
实惟淮海。襟带全楚。
咽喉劲越。虽孙权故业。
久黜霸图。而刘濞馀妖。
仍多反气。杜伏威初行僭逆。
辅公祏继以乱亡。泉薮未惩。
萑蒲犹在。帝思俾乂。
遂纡时哲。以本官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赐锦袍宝带一具。尔乃抚之以诚恕。
经之以权略。钩距闇施。
既问羊而知马。网罗潜设。
亦因鱼而得鸿。降北海之渠。
未踰期月。尽(一作剿)南山之盗。
讵假旬时。然后商旅安行。
农桑野次。化被三吴之俗。
威行百越之境。輶轩符节之使。
复下于蛮陬。齿革羽毛之琛。
还输于王国矣。始高祖之饯帝也。
期以半年。及江湖既平。
帝将入觐。父老数百人。
诣阙上表。乞更留一年。
颍川之还寇恂临淮之重祈侯霸
俦功语德。彼独何人。
玺书褒焉。复留镇抚
九年。太宗储宫统事。
乃徵帝入朝。宠赐频繁。
事以殊礼。荆河奥壤。
密迩瀍洛。自昔股肱之郡。
由来战争之场。飞水初澄。
虽免鲸吞之患。丛祠未剪。
尚有狐鸣之妖。受委共康。
非贤勿授。使持节豫息舒道等四州诸军事豫州都督
赐黄金二百斤。朱轓首途。
吏人抃舞而交谒。皂盖临府。
盗贼惊惶而请命。倾巢咸附。
阖境肃然。弃戟捐矛。
既如张霸之政术。含哺鼓腹
更似岑熙之歌咏。利州都督义安郡王孝常称乱剑南
扇动夷落。孝常诛死。
馀党分窜。劫掠未息。
朝廷患之。太宗博访偫寮。
咸以为非帝不可。贞观元年拜利隆始静西龙等六州诸军事利州都督
郡惟遐徼。地实偏陬。
寻蜀帝新开之途。经汉主旧烧之栈。
渝人賨旅。兽骇禽惊。
帝招辑叛亡。抚循老弱。
赈其匮乏。开其降首。
百城櫜弓而不用。偫盗束手而来归。
宏以善贷之恩。赦其既然之罪。
未移弦望。郡境乂安。
制书褒扬。增邑五百户。
赐珍物服玩。黄次公政称长者
裂壤开封杜伯侯动无閒然。
赐书增秩。五年改授荆峡澧朗岳果等七州诸军事荆州大都督
眷兹上流。实惟旧楚。
荆台之跨跱。连渚宫之形胜。
一都之会。昔号难治。
仁化久覃。威名先著。
褰帷而十部咸肃。闭阁而万殊皆理。
宽力役之事。急农之业。
狴圄空而京坻实。奸回息而礼义兴
市不倚门。田多让畔
烝人罢讼。咏河上之甘棠。
游女无思。歌汉滨之乔木。
流化实同于二陕。宣风宁止于六条。
先是微属亢阳。颇伤时稼。
帝乃亲往长沙寺。迎阿育王像而祈焉。
俄而油云勃兴。大雨洪澍。
倏忽而四境滂霈。须臾而千里沾洽。
申虔未踰于晷刻。降福遄同于影响。
一州叹骇。称有神明。
是知元符未臻。且列于公侯之位。
帝道潜契。实冥于天地之德。
昔者姬文事。行化始自于江沱。
武平吴。树勋实由于荆土。
诚作之基址。乃兴王之窟宅。
况复风烟气色。楼台迩翔凤之川。
邑里光辉。阡陌通卧龙之境。
爰纡不世之主。将建非常之业。
于是乎百物呈瑞。三灵降休。
游殷朝之白狼。止酆尹之丹爵。
含牙之兽。遁迹于殊邻。
同颖之禾。垂苗于近甸。
惠爱之德著矣。皇王之迹兆矣。
然后白气流而圣人感。黄河清而圣人生。
奄有六宫。遂荒三象。
化千乘而为万国。抚四海而成一家
起藩屏之会昌。致寰瀛之景福。
大矣哉。九年。
唐高祖崩。帝奉讳号恸。
因以成疾。太宗遣名医诊疗。
道路相望。医以病候将深。
劝令进药。帝因举声大哭。
呕血而崩。敬想忠义之风。
缅惟臣主之分。求诸古昔。
未之闻也。时年五十九。
遗令归葬文水。因山为坟。
穿足容棺。敛以时服。
灞陵之不藏金宝。纪市之无变廛肆。
惟圣达节。千载同风。
于是具僚失图。阖境哀恸。
农商号于野。士女哭于衢。
三月停竽瑟之音。再期深考妣之慕。
宁止东城故老。安歌对陈氏之祠。
复见南岘吏人。垂涕望羊公之碣。
太宗闻帝崩状。嗟悼久之。
曰。可谓忠孝之士。
乃命史官书之。追赠礼部尚书
配食太上皇庙。赠物八百段。
米粟八百石。官造灵舆。
送达故乡。仍委本州大都督英国公李绩监护丧事。
缘丧所须。并令官给。
郎中一人驰驿吊祭。谥曰忠孝公
礼也。天皇大帝嗣膺乾历。
光阐帝猷。思盛德而有怀。
念元功而载伫。永徽元年改赠使持节都督并汾慈岚四州诸军事并州大都督
馀并如故。圣上肇开阴曜。
正位坤元。永徽六年又下制赠司空
馀如故。显庆元年又赠司徒
改封周国公食邑四千户。
咸亨元年太尉太子太师太原郡食邑五千户
文水三百户奉陵邑。置令丞已下官。
夫源流广而津派长。枝叶繁而本根茂。
况立德之祀。奄百代而全昌。
谋孙之基。冠千龄而首出。
与夫东汉外戚。西京异姓。
不同年而语矣。文明元年
皇帝临朝。追崇为魏王
食邑一万户。永昌元年
偫臣以名号不称。抗表固请。
于是上尊号曰忠孝太(一作大)。及钟石变声。
讴歌有奉。皇帝钦受终之茂躅。
御惟新之景命。改正朔而营宗庙。
定郊邱而立社稷。聿遵故实。
光启鸿名。乃奉册尊太皇孝明高皇帝
陵曰昊陵。庙曰太祖
推大功而增大号。奉先之义存焉。
享皇极而配皇天。敬始之诚备矣。
仍以为千人起邑。名未光于寝园。
万户陪陵。班仅齐于令长。
思广崇阳之称。更增奉明之秩。
圣历二年。乃下制改昊陵署为攀龙台。
加置官属佐吏。滦水将九河齐浚。
桥山与四岳争高。然后肃敬之仪。
旁绝于恒数。尊崇之志。
上申于罔极。盖天子之孝也。
庸小人之可谈乎。初。
晋阳懿公既受田于文水。有紫气发于其地。
上冲太微。占者以为当有圣人兴于此
至是而天下宗周。符于所占矣。
帝神气和雅。天姿英迈。
率尔坦易。而无废务。
俨然威容。实可亲昵。
俾好贤而乐善。博识而多闻。
游谈者空慕其风。钻仰者不知其度。
若乃观文察理。睹奥钩深。
推六画而见三才。覆四营而穷万象。
斯乃风皇之所以际天人也。敦本抑末。
纳祜蠲邪。探秘术于九门
致成功于六府。斯乃火帝之所以慈氓庶也。
语奇正纵横之术。论帝王仁义之兵。
教貙武熊罴。作舟车器械。
斯乃轩后之所以张武功也。温良浚哲。
惇懿文明。观象乎藻火之衣。
听言于宫商之律。斯乃妫水之所以昭文德也。
声为律而身为度。勤于国而匮于家。
沐雨而栉风。卑宫而菲食。
斯乃夏王之所以求诸己也。引罪让德。
持尊下卑。虚襟于药石之言。
屈体于刍荛之议。斯乃商后之所以听于人也。
不傲不逸。多艺多才。
求贤审官。兴法立度。
通刑政之要。达礼乐之情。
斯乃周公之所以勤王事也。宫墙䍐测。
性道难闻。笔削所裁。
偫贤无措言之地。宪章所缀。
百代成不刊之式。斯乃孔宣父之所以正人伦也。
兼列圣之纯懿。总百王之事业。
时运未集。东皋辍鸿鹤之心。
天衢既亨。北面就人臣之礼。
文命之匡虞历。都君之辅唐政。
终能与时俯仰。随运污隆。
居位恒屈其身。莅官必行其道。
是以参谋帷幄。则消薄蚀而殒搀抢。
助理盐梅。则成雍熙而作舟楫。
名裕于八能之士。德高于五圣之臣。
及赐瑞分圭。牧州典郡。
其人变而众化。其政贤而偫美。
入称来晚。讴歌迎节传之车。
出有去思。号泣拥襜帷之路。
岂惟南征而北怨。固亦西泣而东悲。
仁覃于鸡犬之乡。泽浸于蚁蝼之穴。
用能摛光表之盛业。启格天之洪绪。
存膺显位。彤弓开九命之尊。
没享大名。紫箓登万乘之贵。
岂非天道人事。祐贤福善之徵欤。
皇帝念过隙之不留。哀终天之䍐报。
钦致孝之前辙。仰增名之旧式。
以为庙堂作颂。功业才播于朱丝。
书策勋。德音不传于翠玉。
将谋相质之事。更宏丕显之躅。
载纡中旨。爰命下臣。
泗水之遗风。求弇山之故事。
奉天经而扬词藻。图帝范而悬金石。
将使神功睿业。配图象而昭临。
茂烈崇徽。共方仪而永久。
跪承大命。而为颂曰。
厥初剖判。肇有君臣。
体国经野。司天属人。
二微递袭。五运相因。
惟德是辅。惟乾罔亲(其一)
谦庄斯崇。荒侈则替。
金镜易失。玉仪难继。
于皇圣周。独与神契。
受箓千祀。重光百世(其二)
轩谢挚立。辛迁稷升。
岐山光启。酆水丕承。
淳耀中缺。灵符更兴。
三才奄有。八景时乘(其三)
隆庆基。诞生睿德。
齐圣刚毅。钦明柔克。
行为天经。语成帝则。
文冠杨史。学穷儒墨(其四)
僶俛三聘。观光九重。
未交刘彻。先揖袁逢
路险难进。才高不容。
言辞吠犬。退保潜龙(其五)
人忌英雄。物疵孤直。
随运出处。与时消息。
遂汨泥沙。爰栖枳。
择木候主。抟风举翼(其六)
披荆晋野。借箸汾圻。
霍邑通路。秦关启扉。
策无遗兆。虑必先机。
汉主分食。萧王解衣(其七)
裂壤畴庸。升朝致绩。
勋刻彝鼎。任司衡石。
玉铉调梅。金坛秉戚。
职备文武。道光帷帟(其八)
恩洎同胞。礼加内主。
鱼贯纳币。雁行分土。
外馆施衿。中台曳组。
荣被亲戚。庆隆今古(其九)
三事出牧。九卿为守。
忧人急才。屈道资祐。
淮水颍川借寇。
龚遂买牛。宋均浮兽(其十)
荆吴异俗。梁豫殊乡。
德绩被。共芳。
歌迎来轴。泣送归艎。
朝礼斯懋。宸心孔臧(其十一)
尧得圣臣。纳诸大麓。
舜让才子。止其枚卜。
况我皇明。兼而韫椟。
徒屈时命。罔终天禄(其十二)
戢耀南纪。迁神北维。
二分齐德。三马同基。
汉曲图像。江沱立祠。
存流美化。没有馀思(其十三)
钦若大君。奄荒天位。
率由礼乐。仰尊名器。
禋郊展礼。升坛立谥。
祗敬已洽。孝思无匮(其十四)
衣冠轸慕。园寝加隆。
祼择殷士。歌留沛童。
弇山垂裕。济水铭功。
流德音乎翠玉。配贞观于元穹(其十五)
李靖颉利可汗露布986年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九、《小畜外集》卷一一、《文翰类选大成》卷一四九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尚书兵部臣闻:周征猃狁,长驱北伐之师;
汉讨匈奴,用绝南牧之患。
帝王之耀武,亦今古之同风。
我国家乘五运以膺图,顺三灵而改卜。
义旗方举,万民喧《桃李》之歌;
神武惟扬,四海绝萑蒲之盗。
建德寻膏于椹锧,世充俄系于俘囚,武周则瓦解以无遗,黑闼乃土崩而自尽。
杜伏威蜂屯江表,束手来降;
徐圆朗鼠窃山东,连颈受戮。
萧铣之冰销岭外,薛举之电扫陇川
民心于是悦随,王业以之大定。
唯兹左衽,滞我休戈。
颉利豺狼其心,腥膻异类,信天地之偏气,为声教之外臣。
前王示含育之恩,历代患羁縻之术。
和之则防如蛇豕,违背欢盟;
攻之则遁若犬羊,疲劳师旅。
高祖以洪基肇创,黔首未安,虑王化之不敷,舍鬼方而弗顾,稔以称臣之礼,加其厚往之仪,提神锋而方俟斩鲸,豢良犬而未遑顾兔。
谋臣为之切齿,壮士为之冲冠
天威久戢于雷霆,丑族愈滋于蜂虿。
伏惟陛下经纶草昧,扫荡欃枪,出震宫而日丽九天,廓皇道而风行八表。
痛心疾首,长思渭水之侵;
缮甲理兵,待问铁山之罪。
而又侵凌王土,搔动边民,稔恶贯以既盈,奉天诛而无赦。
臣等徂征授钺,仗义平戎,执乎彼曲之辞,乘以我盈之势。
鼓鼙动地,三春掀蛰震之雷;
戈甲连云,千里龙沙之雪。
阴山而直入,趋马邑以兼程。
康苏密应变知机,先来欸附;
萧皇后离邦去里,再见京师
颉利有此败亡,方来朝谒。
阱中饿虎,暂为掉尾之求;
鞲上饥鹰,终有背人之意。
臣与副将张某等知其犹豫,恐恣猖狂,遂乘无备之时,爰作袭人之计。
赍二旬之路食,拥一万之精兵,火炎而立见燎毛,雷疾而宁容掩耳。
斩俘馘于万级,虏羊马于千群,颉利生擒,义城断首。
尽复恒安之地,永清大漠之尘。
韦鞲毳幕之人,从兹率服;
浴铁衽金之士,将见凯旋。
臣等职忝专征,材非善战,实赖自天之祐,敢言破虏之功?
皇威,不辜阃外之寄;
咸知睿算,自驱堂上之兵。
伫见兴耒耨于沙场,戢干戈于武库。
幢幢夷邸,长倾捧日之心;
寂寂边城,永罢防秋之役。
臣等无任乐圣戴天、抃舞欢呼之至,谨具露布以闻。
谨奏。
杜伏威传赞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小畜外集》卷一○
日之于天也,犹君之于月也。
及其夜,则群星炽焉;
大明生东,群象无敢出。
出则为□,天且谴之,而陨之为石矣。
民之戴君也,其由是欤。
故《书》云「庶民惟星」尔。
君之明也,则耕田凿井,鼓腹于亩陇间,资山泽之利,输黍稷之税,熙熙焉不知帝力
君之昏也,则揭竿脱耒,攘臂于草莽中,聚豺狼之徒,僭王公之号,恟恟焉窃弄神器。
然而识上玄之命,垂没世之名者,盖鲜矣哉!
在昔隋运将终,皇纲自紊,万乘恣江都之幸,六师困辽海之征。
唐公义旗,奄宅京邑
李密僭号,窃据洛仓。
由是世充、建德、黑闼、武周之辈,狐唱枭和,猬芒而来,肉视苍生,幅裂赤县。
改元僭位者,不下数十人,其馀称公侯者,盖不可胜计。
其间蕴兴亡之先见,知历数之所归,委身事君以取富贵,善终垂裕赫乎功名者,杜公一人而已。
始其并海潮之兵,止劳缓颊;
枭破阵之首,易于反掌。
陷宋颢于大泽,辱陈棱为老妪,尽有江东之地,半倾天下之势,一何壮哉!
复能上表于越王,尊帝室也;
听命于太宗,识天时也。
汪华于宣歙,献子通京师,盖其义也。
然后舍百万之师,扶九五之位,预宗正之属籍,居师保之重地,俯仰北面,尽臣子之心,盖其贤也。
且其委雄诞之兵权,知人之谓也;
拒化及于封爵,耻恶之谓也。
虽见累于公祏,岂不也哉!
故天用文皇以雪之,俾夫辅翊之功,与唐共尽,不其伟欤!
吁!
李密而下乱者,殆乎百人,皆暴用强兵,力抗天道,卒至断首领,膏椹锧,千古之后,谓之狂贼。
回望我公,何其辽哉!
《唐史》传公之名在萧铣之下,褒贬之义恐为未然,因赞以旌之。
其辞曰:
噫嘻有隋,其政下衰,中原乱离。
乃有唐德,乱者不息,是曰狂贼。
杜公知变,独有先见,委身北面。
初据江东,为英为雄,如虎啸风。
终归帝里,为臣为子,如鱼得水
唯皇赏酬,贵居王侯,与唐同休。
余寻信史,善恶同贯,是以复赞。
台州郡治厅壁记 宋 · 曾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二、《赤城集》卷二
台州者,实取天台山以立名,即瓯闽之旧壤,而勾践之遗风。
原夫秦并天下,废其君长,乃置郡县。
隋开皇九年,平陈,废郡,则诸县并归临海镇,于大固山配一千守护其城,临海县移于镇。
前隶于括州江南元帅沈法兴将兵保镇城,立为海州
唐武德二年,东南面行台仆射杜伏威海州台州,隶于括州,改总管府都督府
太宗皇帝贞观六年,改台、温二州并转隶于括州都督府,□台州置在大固山里人屈光公住宅,以其地胜,故立屈氏次子惠坦为太守,改家为州
及今皇宋混一区宇,太平兴国三载,凡一百二十六政,总三百六十一年,历记存焉。
今自武德后,至于混一区宇之始,凡刺史□□谨列于后。
明年吴越王朝京师,纳土田。
夏六月,凡伪署官司咸一变易。
城守,示无所备;
灭器甲,示不复用。
削繁苛,省徭役。
自是中朝风教被于遐迩焉。
炎汉季世,三国鼎分,临海郡为吴羁縻之地,凭山负海,民情多□劳于兵防,难以德化
六朝以来,率以获罪者投于荒裔,故逃刑者亦相率偷安焉。
唐室平一区宇,遂通正朔,良二千石稍申吏理。
暨梁朝革命,有武肃王奋身草莱,专制江东
分符懋官,既失其道,头会箕歛,不聊有生,数世百年,制度去矣。
太宗皇帝□□嗣明,文德柔远,东南海隅率族肆觐,纳符请吏,贡地籍于大司徒
于是申命文臣,下治郡国,尺刃不举而万里安定,岛夷编户雍容揄扬,以乐大化,垂今二十馀年。
岂非王者久于其道,然后寖在民心欤!
今以皇朝历任氏族继于旧记之末,俾嗣治者书以广之。
乞东南诸郡募兵以防寇盗奏康定元年十月 北宋 · 富弼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宋名臣奏议》卷一二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八、《群书会元截江网》卷一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九、《右编》卷二六、《经世八编》卷二四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闻天下大器也,非法制网罗不可以守矣;
生民重畜也,非智力控御不可以保矣。
是故先王兢兢业业,日谨一日,唯恐失大器而丧重畜也。
臣伏见西戎僭叛,屡寇边境,本道不足以支,朝廷悉发京东京西淮南江南、荆湖南北、两浙福建广南东西凡十一道兵以屯关中
十一道兵素寡弱,又罹此调发,故关中得之未足以充,而十一道之兵已尽矣。
朝廷独念京东河朔京西次关陕,此二道不可以无备,遂遣使阅乡民,俾习武以代军兵,东南九道则不之省,臣未谕也。
伏思朝廷用度,如军食、币帛、盐、泉货、金铜、铅银以至羽毛、胶漆、尽出此九道。
朝廷所以能安然理天下而不匮者,得此九道供亿使之然尔。
此九道者,朝廷所仰给也,固宜保守之。
今尽取其兵,是不加保守,一日乘虚盗起,梗其津要,则京师无故而坐困矣。
凡奸贼好窥觊者,无世不有。
今西鄙用兵,天下兵与将皆集于西方,力必不能及他道,则就无备而作焉。
以臣观此九道州军,或一豪杰率数十夫,伺州官朔望行香毕集,持锄䥳白梃,群呼奋击,可尽杀之,谁复禦者!
然后开府库,复劫取豪家物,散施召募,必应者如云,一日可得千计。
鼓行而前,处处无兵,又城垒不修,诸郡县镇所至必陷。
俟奏至朝廷,即时发兵,亦不减三两月方至,则其徒必及万数,何可破邪?
臣又虑陛下以谓巨寇必不能猝至,臣不敢远稽前古,略引隋唐以来东南为寇者以明之。
隋大业年中,刘元进馀杭,朱燮、管崇起吴,各拥数十万,寇江浙诸州。
朱粲谯郡,拥兵数十万。
寇宏起鄱阳萧铣罗县,各众数万,攻陷诸郡。
唐咸通年中,桂林戍卒五百人杀其将,以判官庞勋都头,剽掠湘、潭,后陷徐、宿等州。
乾符年中,海贼王、江贼彦章,各聚徒数万馀。
光化年中,鲁景仁连州,黄岫起桂阳,沈行收起邵阳,各拥兵万馀,攻本郡邑,杀戮守长。
其甚盛者,则江西钟傅广南刘隐湖南马商、福建王潮,皆割据焉。
臣谓东南九道,负山阻水,为寇者足以倔强,故自古为寇渊薮。
唯王者能镇抚之,则寇不能生于其间,不然则乱之必矣。
今九道大小一百三十馀郡,若每郡皆宿兵,固不可得也。
臣欲乞于九道中,择要害约十馀郡,如泗、扬、升、洪、吉、潭、荆、广、福、杭、越之类,按地里相去均者,于本处募兵,大郡五千,小郡三二千,以多补少,不过四五万人,以东南百三十郡之富,岂不能赡养哉?
训为精兵,勿复差役,每郡置二督护专领之,每道别置一都护经略之,九道又置一总管者居中以节制之。
如此,则欲为寇者知朝廷有备,岂不顾惮耶?
设有盗起,则发兵有所,济师有地,乘其未甚炽而扑灭之,不为难矣。
臣前所谓天下生民宜网罗而控制之者,以此道也。
臣伏念京东京西,虽置乡兵,而军兵绝寡,亦未见久安之理。
夫乡兵无营垒,散处村堡,又各持兵仗,其部伍上下。
终不得如军兵之肃也。
或因饥馑为奸桀倡之,安能使必不为盗?
又宜得军兵两相制禦。
山东自古尤多寇盗,隋大业年中韩进、甄宝起济北,张金称起清河窦建德格谦、孙宣雅渤海,孟襄、杜伏威起齐,逐郡各拥众十馀万人,劫掠诸郡。
唐乾符中王仙芝濮州,聚众亦十馀万,转攻河南十五郡,以至黄巢宛朐,拥众百万,陷覆两京,横行天下。
虽然,观其初起草莽,盖亦甚微,当时制禦失策,遂至滋蔓。
今亦乞择要害数郡,募兵立帅,如东南之制,则可无虞矣。
议者或谓财用不足,恐难成此。
夫以天下安全之业,尚患财窘而不能立久长之策,不幸小有寇聚,则如之何?
伏惟陛下以宗社为忧,以生民为念,裁制私欲,损节横费,则数万之众,不日可募,此无疆之基也。
扬州1077年 北宋 · 王观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七七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古都会也,枕江臂淮,与益部号为天下繁盛,故有唐以来节镇,首称扬、益焉。
今夫废兴之迹与土风人物、贡赋井邑之纤悉,详见于传记,可得而考,因摭类次第而赋之。
辞曰:
天鬻先生,溺意艺文,绵日穷年。
柅踸踔之短步,郁遐情而不宣。
江淮之去来,间走陆而航川
徒踆踆而奚补,寄赧色于颓颜。
睇故国之荒芜,尚气象之巑岏,思抽毫而吊叹,伤日月之徂迁。
环中丈人推手而前,曰:「子非无文,何为啬辞华于一言」?
先生答曰:「去来于兹,十历春秋,或行役之不遑,或疹疾之相婴,有所不暇」。
丈人曰:「子今请邑此邦,古今之废兴,人物之贤愚,封域之遐迩,土风之纤微,贡赋之所出,心详目熟,益已周矣。
请子赋之,吾将观焉」。
先生因驱拨冗猥,涤虑操觚,放肆厥辞:呜呼吁歔!
策駏驉以出游兮,欸近郊而惊春。
芳华冉冉以摧谢兮,俄汎然而点尘。
税倦鞅于危冈兮,俯楼栏而栖神。
哀衰残之戟目兮,发古意之酸辛。
搜传记之浩穰兮,契口耳之传闻。
稽质乎地志兮,参验乎乾文。
牵牛婺女,流为扬州
南蹑乎钜海之浒,北压乎长淮之流。
包有吴、越,首建楚周。
保章辨之以星土之数,职方分之以畜产之由。
兹惟陶唐,置牧十二,扬居其中,世济以治。
因商袭,九州以异,惟周封建,各正其地。
季末解纽,侯国争利,犬羊用人,孰作藩卫?
嬴秦咄嗟,奄有神器,煨烬坟籍,变乱古制。
罢侯为守,郡县始置,味形势之孤弱,薄恩亲于子弟。
下更晋、汉,南北分裂,隋继以兴,复灭,天下始一,冠屦有别,易州而郡,法制未绝。
增置太守,统以司隶
唐开府刺史分莅。
此牧守郡国,先后变更而相异也。
环中丈人复曰:「兹述其概,请道其详」。
先生曰然,执笔而前:惟扬之先,在周属吴,鲁哀之年,城兹邗沟,远通江淮,见于《春秋》。
后越灭吴,角为寇雠。
强楚东侵,广地自谋,抵于泗上,雄视诸侯。
楚复奄灭,是为广陵
始皇之蜂豺,揽天下而吞并。
略长世之远谋,出须臾之经营。
郡始属于九江本立异于虚名。
项籍之奸雄,置秦鹿兮相兵。
王英布而开国,俄刘邦之勃兴,草前人之故号,易淮南之新称。
江都兮创更,或广陵兮相仍。
皇子启封,复沛侯之继承。
彼得失之奚计,间叛逆之为明。
汉公之逡巡,亦异号于江平
三国之纷纭,作重镇于魏邦,强干弱枝,倚贤进良。
文帝之黄初,幸故城兮临江,奋山川之戎旅,蓊烟霭之麾幢。
志南渡兮已必,卒冰舟兮莫航。
目波涛兮稽天,夺神明兮叹伤。
实皇天之限隔,岂人力之能障?
浪赋诗于鞍马,因纵美于汤汤。
曰魏与吴,名号相因,统县有八,属徐而纷。
繄晋末之驱驰,控三齐之要津。
逮宋有邦,州镇是隆,择刺史以惟人,俾抚柔于土风。
讲盛事于严秋之朝,观钜涛于海陵之东,俯江湄之壮阔,瞰京口之穹崇。
历陈、梁、齐之累朝,卒更革离合之不同。
陈留而分郡,一东广启封,复吴州而异称,示屏卫于其中。
总管以名府,顾旧名而是从。
炀帝之篡图,诏修饰于离宫。
会殿脚兮挥楫,扬锦帆兮翳空。
决东幸而建都,引千艘兮戏龙。
戮忠臣而杜口,括寡妇以从戎。
献无尾之羔兮绝继,作遭之语兮凶终。
鹊集黼帐,血腥剑锋。
彻床箦以窆藏,痛精诚之奚依。
雷塘之漫漫,仰枫林之巍巍。
本驰情于一快,反植祸于当时。
陈棱兮留镇,拥大军兮北归。
眷天意之昌唐,卒虬髭之见几,叱咤喑呜,作兴帝基。
承江淮之归命,更南兖以临之,外增置于行台,内维持于本枝。
武德而还,县县辑熙,或邗或扬,升号都督
贞观之间,十道分牧。
景云开元,增废遄速。
采访处置,道路击毂。
绵延永泰之末,创新节度之目,敕亲王领使,庆皇宗之敦睦。
副以长史,权任戒独,跨豪华于天下,骈十里兮云屋。
此州之因革,名号之大较也。
扰扰后先,兴亡可录。
吴王濞之不臣,非子建之就戮,淮南安之自杀而始恶彗星,厉王长之忧死而民歌「舂」。
非贪地以害公,卒三分而承续。
纪陟之譬护寒也,知险要之必争;
诸葛之诛乐琳也,表诬辞而自赎。
钦之叛也,因曲赦以示恩;
曹丕之走也,骇疑城之在目。
沈庆之设强弩于高台兮,谨乎备禦
吴孙权置烽火于孤山兮,验夫神速。
蒋济讽三州之论,袁术哀冯氏之辱。
季子通之暂据,杜伏威之驱逐。
彼公祏之何知,运螳臂而相触。
力未加而已喘,息未伸而已促。
委雉堞于荆榛,痛黔黎之鱼肉。
徐敬业之传檄兮,武后临朝而嘅叹;
田神功之提兵兮,刘展就擒而颠覆。
阴奏伯和之罪兮,少游之凶狡;
外匮南方之力兮,李锜之贪黩。
唐控失御,昭皇蒙尘。
属朱梁之侮国,复巢兵之不臣,沸淮海之狂波,涨寰宇之妖氛。
迨吴僭王,杨氏始振,行密亟亡,渭溥称尊。
兵弱地狭,器卑识昏。
亦犹指尾闾而潴去水,即虎穴而寄蒸豚,未有不亡者也。
夫然,迭守迭攻,代亡代存。
方东都之启国,倏大齐之自君,始焉惧神谋之或泄,默然画炉灰而诳人。
咄嗟高骈,跳吠狺狺,叱海岳以倒立,嘘风云兮昼昏,忽埋金之行压,终故毡兮裹身。
吕用之之狂妖,毕师铎之并吞。
孙儒厉言于庸贼,秦彦仗剑于辕门。
时雨降矣,虽灌溉兮何益;
太阳升矣,顾小星兮徒云。
德兴周,淮南克复,扑燎原之凶燄,起摧风之腐木。
赫赫然我太祖之兴也,不取一毫,不折一镞。
何重进之跳梁,逆神锋而自衄,按九天之成法,断巨鳌之左足。
捧祥日以出海,乘鸣鸡而御箓。
民适父母,天荐福禄。
冠带百蛮兮,蠢然集慕膻之众蚁;
束帛万国兮,浩然收朝宗之百谷。
土归民耕,野无鬼哭,括有幅员,悉吾臣仆。
销藩镇之僭谋,亶皇明而外烛,敕示守臣,语吾约束。
扫战争之故地,变歌谣之善俗。
此州之圣愚,兴亡之明戒也。
长冈嶾嶙,西驰东走。
凛剑外之危势,吞淮天之远岫,带楚水之萦盘,瞰吴林之怪秀。
巨鱼乘波,偃然出壑;
长蛇吸烟,翘然引首。
高焉上摘于星辰,广焉环迷于宇宙。
四帐无所兮,失迷藏之楼;
万点犹明兮,馀放萤之囿。
乏击毬之壮女,悲丧马之龙厩。
帝子去久兮,空《文选》之楼
雨藓朝生兮,侵蜀泉之甃。
风飘飘兮,引竹西之歌吹;
雨纤纤兮,发贡芽之香茂。
塔西灵兮轧空,池九曲兮分溜。
杜子美思东流而乘兴朱长文西山而怀旧。
风亭月观,琴室吹台,屹万岁之雕华,对钟山之崔嵬。
待玉钩之初月,销丹楹于大雷。
走十宫之狐狸,鞠三陵之草莱。
魏水军兮,穿巨池而分浦;
隋酺戏兮,揭羽葆而横街。
仙臼尚存兮,混草莽之墟;
胥骸未朽兮,感金玉之精。
植桧荒谢公之宅,掬泪传秋浦之情。
筮山火以疑寺名之妖祥,惊梦寐以登峻台之峥嵘。
望舆浦兮,表瑞始乎范邈;
峙危城兮,施筑本乎张婴。
孙郎作涂塘而淹北道,齐高分巨水而遏艾陵。
此州之城邑、山川、楼观之所在也。
所以庾阐纵丽言于禦寇,鲍昭摅雅思于《芜城》。
因献赋以赐钱兮,酬王正之才;
闻宫声而疑变兮,见令言之明。
客谢井兮,起卢仝之意;
表荐士兮,示萧遥之能。
张祐著浪游之迹,杜牧悲薄幸之名。
箴告执筹兮,扬子云之慵慨;
诗吊故宫兮,李义山之纵横。
访木兰兮,伟王相国之贵;
渡金汤兮,陋章孝标之轻。
子瑱据城而生叛逆之志,嵇康鼓琴而识祸乱之萌。
骑鹤诮昔人之妄,露筋哀正女之诚。
大中纪年兮,获官河之圣米;
韦生避地兮,悲水调之遗声。
此州之古今贤哲之所褒称而悲叹也。
扬扬水波,人实躁劲。
或土多筱簜之本,或地宜杨柳之性,厥田惟下,天草惟盛。
利焉金锡之为美,民焉男女之为正。
甓社之湖兮,夜骇乎明珠之光怪;
扬子之心兮,朝出乎宝鉴之精莹。
袍美蕃客,布出鲛人。
半臂美锦,土縠花纹。
乌节早香,蛇粟连根。
蒟蒻竹笋,芦芽水芹,海榴石楠,
菰粉白芷,柘葛姜,芡角翻刺,蒲剑飞铓。
鹑鸭鹳雉,狐貉兔獐,野不利谷,畜不宜羊。
鳜鰋鲀鳅,鲥鳣鲤鲿,龟鳖鼋蜃,蟹蛤鳊鲂,螺蚌蛏蛎,犷壳坚刚。
五都百郡,千豪万商,趋床头之冗会,定万货之低昂。
天长甘泉,莲塘石梁,积冬雪之绥绥,乘春霖之浪浪。
泥冰土陷,轮摧马伤,张氏记明于役行,李巡注释于轻扬。
采得宝之歌兮,韦坚进官于常侍
兴北埭之役兮,谢安获美于甘棠。
奇乎哉!
琼花吐英,芍药矜芳,媚灵宇以敷秀,覆修亭而舞香。
其洁也御绿云之玉妃,其美也奔素月之仙妆,其色也照时之藻景,其馨也破真室之罂香。
友姚黄于西洛,奴玉蕊唐昌
至于杂乐奇戏,歌童舞倡,结豆蔻之春梢,漾珠帘之密光。
九桥连居,善和名坊。
杨柳发孙生之句,牡丹为李氏之光。
姓系之出,其源章章:刘马郑盛,韩林车张,戴高槐游,萧王
此风俗、物产、氏族之所出也。
两京而降,五代以还,人物之详,善恶可观。
微至于栖岩遁谷之士,下至于羁臣寡妇之贤。
董子谏易王之骄志,何武戴圣之微愆。
吏民刻石,颂马棱怀德
祠祀祈福,祝张纲而致虔。
赵苞成三年之政,徐璆谢上公之官。
刘馥先一时之备,出苫蓑而覆垒;
陈登当东方之事,合部众以安边。
事大见委兮,责温恢之效;
以函致问兮,尊刘晔之言。
政治尤异,三府荐臧旻之绩;
镇抚安静,郭谋言满宠之德。
张玄不逮子纲而雅有高行,张辽至自海陵而今犹血食。
笮融利财奉佛,而忘督运之急;
孙景委郡东归,而得见几之力。
陈瑀惧袁术兵,周瑜识蒋干之说客。
陆伯言之先几而知杨竺之终败,糜子仲之倾财而资先主之军食。
器中鬻茗,而老姥不闻于增减;
帷下燕客,而桓温耻崇于雕饰。
刘颂博识而见称时人,盛彦异才而不应召辟。
华谭好学而取贵乎乡里,惠休复姓而晚阶乎仕籍。
开南门而必王兮,恭陵胡为乎反祸?
实根本之所寄兮,刘氏于焉而深惜。
荀伯玉梦稚儿之语,吕僧珍遇相师之识。
白虹贯城,而义庆以之恳还;
十年养士,而李崇以之破敌。
老能驰射者,傅永之好勇;
畏如神明者,萧景之举职。
方隋之时,赵才裴矩之从幸,其止辇抗辞,毅然而不佞,志一朝兮已决,言百车兮孰听?
指血染鞅兮,徒为乎宫女之留;
舆服羽仪兮,徒为乎何稠之定。
李袭誉非特筑句城以兴利也,复聚书而训子;
王志愔岂惟破凶滑以示信也,先保民而为政。
吉甫寿州也,求行乎招怀之策;
德誉惜丁黄也,力沮乎智兴之令。
参佐不用,明李鄘之失;
郡人纪德,见姚崇之正。
倪若水因班公而有登仙之慕,陆鸿渐季卿而别中𤃩之性。
南柯骇淳于之梦,沙堤发李嵘之咏。
臧珍对世宗,言卑湿之状;
田頵谏杨氏,喻狂猛之心。
贾崇失律,惧元宗而受责;
冯谧削发,遇周师而见擒。
环中丈人曰:「子之博闻,吾已详知。
子之凭高睨下,或得于古,或得于今,人之所不得见而知者,试为陈之」。
先生怡然,布席揖座,觞三行而已醺,徐为丈人言之:引目迢迢,邈不知其所极也;
抚心迥迥,恨不知其所至也。
倏隆倏平,缺绝颓危,势相睽而不属者,此前日之废城遗堞也。
斜分直出,东西左右,而名不质其孰谓者,此前日之市朝街陌之故处也。
残刻断础,烧昏草没,而牛羊牧放之所凭陵而上下者,此前王之离宫别殿也。
累然而峙,谺然而空,穴狐鼠、宅虺蜴,弃于人迹所不及者,此前贤昔帝之坏陵废冢也。
前日之绮罗鼓吹之坊,今日之芸童樵叟之歌场蔬圃也。
前日官寺,法度之所出,而今日之浴牛饮马之断沟荒堑也。
齐绿高阴,局分而井列者,此茭麻桑柘高下之畦陇也。
似出而没,若来而去,非图绘笔墨之所可形容而尽者,此荒烟野雾朝暮之气候也。
茂林阴阴,挂晴日也;
白鹭翩翩,戏平池也;
远水沄沄,漾舟船也;
群山亭亭,带长江也。
疏花缀草,夭夭灼灼,䜣春情也;
修篁舞烟,曳曳徐徐,萦客愁也。
怒蛙沸雨,怪禽嘲暮。
行商去贾,千蹄万樯,南浮而北走者,不能谁何其一二也。
是以思纷然而荡越,敛而不能相合;
言屑然而躁冗,就而不能少功。
夫然,景物之夥,不为丈人道也,敢肆其所可道者,丈人姑听之!
因屏息整衣,受揖而立,端以俟命。
皇乎哉!
太祖之有天下也,进贤黜愚,定羌服胡。
分茅裂土,而启十友之封;
衔璧舆榇,而赦诸王之诛。
万里一统,车书
粤兹维扬,古曰名都,屏捍京师,世倚贤儒。
唐季彫微,群雄角趋,寄人命于戈铤,委城雉于榛芜。
诛杀蹂躏,掊削驱呼,政察察而不纲,下嗷嗷而无馀。
一祖经营,四圣扶持,逮皇上之兴也,天覆地容,风养雨濡。
振历世之衰残,造太平于须臾,四海九州,称唐颂虞。
士乐胶庠,商通有无,工事于器,民安厥居,老舞少歌,其气于于。
实惟神州,东南奥区,并邑治以简役,废军垒以宽租。
江浙瓯闽,交广湘湖,摩毂衔尾,骈走津途。
盖鉴前季之兴亡,建永世之规模。
谷之千仓,宿骁雄之万夫,择将臣以严训御之法制,尊牧守以绝鹰虎之侵渔。
淬兰锜之戎械,增坚金之外郛;
崇中国之藩垣,销奸人之觊觎。
言未及既,环中丈人委杖出席,拊髀爵跃,失气出舌,乃曰:「赋者古诗之流,古人所以通讽谏也。
先生之言,磊落峥嵘,岂特详一州之事,举而措之,足以弥缝帝衮,龟鉴当时」。
天鬻先生跼蹐战汗,恍不知其所知。
百拜以谢,定色悉记,将以俟采诗者也(《扬州赋》,嘉靖乙巳仪真张矩刊本。又见《历代赋汇补遗》卷六,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六三,光绪《甘泉县志》卷二〇。)
肥乡重建文庙碑记 北宋 · 张萃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二、《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三○、嘉靖《广平府志》卷五、光绪《广平府志》卷三五、四○、民国《肥乡县志》卷四○
大唐举义旗,诛伪夏,据广平郡,辟万春宫,置列人营,就积高之野,牟四战之利。
丁寅之籍,既庶而悍,难治久矣。
濮阳李公被廉察荐,注令兹邑。
其始至,方漳水决溢,公戮才疏导,民复垦埘,咸受其赐。
俄又构闉阇、兴垣墉于县郛,高赀之氓,相庆而说。
随因上丁,躬祀于孔子之堂,洁斋升阼,洗罍祼鬯,执事者苍黄跛倚临之,顾制度赞引,无公协礼。
公慨然叹曰:「我炎宋重熙累洽,文章炳然同三代。
天圣四载,诏下郡县,皆许建学,除学宫,阐儒术。
而祀素王,至于章服冕旒、簠簋笾豆、荐飧行事之仪,悉图写以颁示。
何斯庙不遵彝典,独亵慢之甚。
岂有万世帝王之师,与社稷通祀,载于著令之灵,可比于县偃室下耶?
吁!
令何颜以处吏民之上」?
遂辑同寀谋之,得县宇东南隅隙地,广袤数百步,仍募缙绅呻哔之众。
梁栋瑰宏而阜积,甓瓦坚密而鳞次,版载畚锸,斤斸圬墁,匠徒输作,助善亡疲。
未踰一时,功告毕。
讲有堂,拔旧架以崇之,可陈函丈;
门有闶,度鼎扃而立之,可纳牺牲。
两序于东西,无虑二十四楹。
生员肄业,宾旅清议,经史庋阁,饔爨羞馈,于是乎在。
正貌敞于前,崛起岿然,飞檐翼轩,当暑冱寒。
其圩顶之象,穆晬之容,笄弁璪纮,山龙华绣,饬吏走仙源,模其法式以塑绘。
礼器之品,梡橛筥篚,樽彝杓匕,按图传而改造。
故释奠舍菜,精严而不黩;
饮受福胙,兴俛而有虔。
繇是见贤相之胄,效官釐务,非俗吏之可希也。
大抵斯土沿僿,昔巨盗辅公祏杜伏威起豆子䴚,取彻侯封,荣耀芬华,为时景慕。
习以生常,依而作好,以敚勷草窃,为雄杰豪俊。
公锐意兴是学而祭圣师也,渊有旨哉!
将诱掖流荡,渐摩仁义,俾悛蹠蹻之性,丕变洙泗之风。
壮者暇日脩孝弟于家,长者颁白不提挈于路。
英才秀彦者,趋公黉而脩辞通经,则取青紫如俯拾地芥,为公相于当世,书功名于史策,必曰「某贤,洺肥乡人也」,不其美欤!
则李公之治迹,虽西汉未易过焉。
题陈果仁告身 北宋 · 张舜民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一五、《永乐大典》卷三一三三
右,《果仁大业告身轸静缘明政二年舍宅疏》,长安蒲氏物,欧阳文忠载其事迹甚详。
果仁在隋无正传,略见史氏。
又事沈法兴司徒,与孙士汉诈宇文化及者,故舍疏云:「大王司徒无辜被戮」。
明政之号,乃李子通僭位所立。
当隋唐相予之际,豪杰并起之时,其间窃位徼倖顷刻之命者,岂胜数也。
果仁居其时,以戮力自奋,与沈法兴杜伏威辈相鱼肉。
于时夷人之居,绝人之孤亦多矣。
至其丧身破家,妻女为僇,庐舍且犹不保,乃施报之明验,又安得谓之无辜哉?
至南唐保大中,周师窥江南
唐之重兵北犯,钱氏乘虚围常州
州旧有果仁祠,唐人祷之,竟胜浙兵,以谓果仁有阴助。
至封为帝者,号武烈,岂其能垂祐于异世之人,而不能保当年之居处?
幽显之理,果难诘哉。
欧公之跋,主于此书,今终卷不复见。
岂当时不以与蒲氏,或得之而为人所攘。
今并附欧公之文书以遗蒲氏,庶几为完文。
唐越国汪公行状 宋 · 胡伸
 出处:全唐文卷一、全宋文卷二九四二、《新安文献志》卷六一
公姓汪氏,讳华新安人
其先汪芒氏之后,或曰鲁成公支子,食采于汪,因氏焉。
哀公时童踦,其孙也。
汉建安中龙骧将军文和会稽,避地,始家新安
公曾祖泰,祖勋,父僧莹,皆仕于陈。
西郑氏,梦黄衣年少长丈馀,拥五云自天而下,因与之遇,觉而有娠。
至德四年正月十七日夜半乃生,香雾覆室,三日始散。
公幼颖慧,所居上常有奇气。
蚤孤,家贫,母挈归外氏。
母亦寻卒,九岁为舅牧牛。
每出常踞坐磐石,指使群儿如将帅指挥状。
有张士损者,常以失期不至,公击踣之。
群儿各骇散,张氏欲执之,公曰:「此易尔,吾能使之死,独不能使之生乎」?
因抚视之,良久复苏。
尝令群儿曰:「处山泽间卒遇风雨,无所庇,盍相与刈苫檐屋」?
既又令曰:「室成,吾且椎牛以犒若等」。
卒取舅牛分食之,牛尾插地。
既归,舅问牛所在,对已入地矣。
舅视牛尾入地中,不可拔,既素异之,不深诘。
及长,身长九尺,广颡方颐,庞眉隆准,美髭髯,不事田业,独喜昼卧。
舅母苦之,伺间抽去其箦,公复寝如初。
怪而视之,有青龙蹲负。
由是乡里惊叹,舅家改容。
公因落魄放纵。
睦州有演公者习武事,往从之游,时年十八矣。
还以勇侠闻。
婺源寇起,州遣押衙董平讨之,战不利。
郡将张公募土豪有胆气者禦之,公走应募。
即日部兵上道,直捣贼营。
远望山林草木皆为甲兵,寇惊相谓曰:「郡兵盛如此,天亡我也」。
稍稍引退,公进击灭之。
张公郊劳,赐补有差。
隋大业间王政不纲,豪杰并起,各建号郡邑。
公慨然曰:「世变如此,吾死兵革无憾,如百姓何」?
杜伏威起江淮,张公欲与相应,心独忌公,乃遣如箬岭凿山开道,欲因事诛之。
公与裨将汪天宝领兵开拓,不日而毕。
比还,不加礼,更劾以差役不均,稍侵之。
公怒,将士突入围府,欲兵之。
张公惧,遁去。
人人噪请于公曰:「张公贪而酷,赏罚不公。
方时扰攘,何特一守?
今幸已逐,而境内无所统壹,天子南幸江都,盗贼拥隔,诏令不至,欲求摄刺史以镇一方,非公不可,公宜从众。
,请命于朝未晚也」。
公不得已从焉。
宣州闻之,将遣兵来问。
公分部诸屯,自以精兵八百人先。
既稍入宣境,至溪方半渡,马跃鞭坠,遣卒取之,不时得。
公怒,拔剑斩之,尸立水中不仆,土人因异之,目为东灵神。
进至尘岭,驻军其上。
时大暑,士马渴甚,公仰天祝曰:「事若济,地当涌水」。
乃以戈鐏镵石,得泉脉,因加凿治,至今行旅便之。
未至宣城三十里,城中遣将陈罗明来战,罗明败走,公疾击斩之。
宣守面缚请降,公释不问。
因抚定其民,选其精锐以归。
既而杭、睦、婺、饶等四州相继皆下,公奄有六州,带甲十万,威令益隆。
诸将谓公曰:「今中原分乱,大众已集,若但以刺史统军之号临之,复恐瓦解。
天与不取,古人所戒。
公宜建王号」。
公辞再三,乃斋戒择日建吴国,称王。
以天宝为右相,铁佛为左相,皆公族也。
其他乡佐并有常员,择贤且才者处之。
然禀隋正朔不废,为政严肃,赏罚明信,远近莫不爱慕。
虽四方大扰,部内赖以平安者十馀年。
唐高祖太原,已受隋禅,而秦王出师江左
公谓群下曰:「日月出矣,爝火不息,可乎?
顷吾夜见天象,荧惑正侵太白太白西方于音为商,吾姓商音也,灾异既形,吾计决矣」。
武德四年九月甲子,乃籍土地兵民遣宣城长史铁佛奉表于唐。
高祖嘉之,是月二十二日诏曰:「具官某往因离乱,保据州乡,镇静一隅,以待宁晏。
识机慕化,远送款诚。
宜从褒宠,授以方牧。
使持节总管歙、宣、杭、睦、婺、饶等六州诸军事歙州刺史封越国公食邑三千户」。
杜伏威丹阳自称行台
十一月,命王雄诞以饶、洪兵万馀人来侵,公遣天宝等击之。
天宝作铁盾重百二十斤,左执之以冲敌,伏威大败,死者过半。
天宝与八十人追之,贼还军合战,天宝势蹙,因奋势越巨石,所践成迹,贼军惊异,乃退,郡境以宁。
伏威入朝,其长史公祐王雄诞兵以叛,伪建位号。
公引兵讨之,旗帜蔽江而下。
公祐惧,退保武康丹阳遂平
公振旅还,兵民各复其业。
明年遂朝于京师
贞观二年左卫白渠府统军十七年忠武将军右卫,积福府折冲都尉
太宗辽东,诏为九成宫留守
夙夜尽瘁,事无所乏。
驾还,尤称其勤。
二十三年三月三日薨于长安,享年六十有四。
公初疾,上常劳问赐医药。
及薨,赐杂䌽十床、黄金百两、东园秘器,恩礼如功臣
永徽二年,诸子以公丧还。
四年十月二十六日,葬歙县北七里云郎山
公娶钱氏,右卫大将军巢国公九陇之女。
男八人:建,朗州都督府法曹,娶黄氏。
璨,费州涪川,娶朱氏。
达,以征贺鲁、龟兹高昌袭上柱国、越国公,娶葛氏。
广,娶陆氏;
逊,娶金氏;
左卫飞骑尉
逵,薛王府户曹,娶王氏。
爽,岐王府法曹,娶闵氏。
俊,郑王府参军,娶罗氏。
诸孙皆仕于朝,率以忠勤世其家。
先是,公名世华,后避太宗讳,去上字。
公初起兵,未获立城之所,乃引弓远射,矢所坠,适当形胜,遂城之,今绩溪登源是也。
后人因以立庙,广堑营垒存焉。
故宅距庙才一水,乡人不忍蓻锄其处,子孙环居之,因曰汪村。
而郡人自公入朝,即生为立祠,没益严奉,水旱必祷,今乌聊山庙是也。
唐刺史薛邕范传正吴圆陶雅之属,皆有增葺。
章圣东封,始载国朝祀典。
其后褒爵益崇,事具有司。
独取公所起始末,传后世。
谨状。
汪王庙考实 其六 纳款 南宋 · 罗愿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三六
愿尝以王庙食此邦,踰五百年,而民爱敬之,久而愈新者,不惟能出云雨,禦灾厉,亦由其起不失正道,始终出于靖民。
故天下方乱,则以身蔽六州之人;
及其粗定,闻真王而遂归之。
事合天心,为天所相,是以生享其祚而没食其土,以能悠久。
然则不斗一民,不烦一旅,间关自托于唐者,乃王之大节本意,不可以不白也
武德告命具存,所以褒表者,其语明甚,而《旧书·本纪》不著归唐月日,《新纪》虽于武德四年九月甲子书降,至列传杜伏威王雄诞来伐,又不著其已受唐命,反更追书称王时事,遂使览者徒见纪传所书皆在四年,因指为一事。
意王负固累岁,而伏威雄诞以天子之命来讨,力穷势蹙,至是始降尔,则与告命所谓远送款诚者,岂不相戾邪?
雄诞来伐虽亦以此年,然王送唐款实先之。
所谓九月甲子者,月九日也,告命以此月二十二日下,则款之至唐与其封拜,皆不出九月中
雄诞之来,乃在是
谨案《资治通鉴》,王遣使归唐载于九月,而雄诞来伐别载于十一月,则是归唐之后已受封拜,而伏威雄诞自以私意伐之尔。
是时伏威之于唐未为纯臣,王之归唐也必思以忠自列,耻因之以成事,故籍其土地兵民,遣使间道越伏威之境以归之天子。
伏威之党相与窃议,疾王归唐之事不出于己,因袭之以为己功,此淮阴击已降之类,初不害王之先识也。
若夫王之屈于伏威,虽出于不得已,然彼方以行台自名,而雄诞实左右之,吾为唐行台屈尔,肯遽出其下哉?
说者又以雄诞既战之后,唐室以其前后功亦除歙州总管,管歙睦衢三州,疑若右雄诞者。
不知唐于此时亦未能全制东南,来者斯受之尔。
王既以六州自归,则因以六州畀王,逮伏威自以行台而袭王为己功,唐亦不得而却也。
此正淮阴之事也,岂天子亦欲见王而为之遣代邪?
故未几遂朝于京师
尝试考王归附之初,高祖以大国重使见处,与其一时褒崇之语,及贞观之间宿卫者二十年,太宗远伐,委之筦钥,非夙嘉其节而深信其心,何以及此?
告命所表虽汉甲令称忠,殆不若此之明也。
不考此而云云,岂不误哉!
秀亭 元 · 杨弘道
 押庚韵
微宵媚淑景,国香涣瑶英(原注兰畹)
流光追飞辙,蕣华烂朝荣(原注木桦)
红妆荫翠幰,颜色俱倾城(原注盆池莲)
清泉渍灵药,细叶开瘦茎(原注原注(石盆石菖石盆石菖蒲)
苍顽蹲怪石,虎兕伏威(原注师子石)
玄夫时曝背(原注龟),仙驭能长鸣(原注鹤)
碎金漙露白(原注菊径,丛玉摇风清(原注竹庭)
使君衣缝掖,颀然早成名。
金紫岂不贵,道重外物轻。
观化一亭中,卒岁娱同情。
缚虎行 明 · 张宪
白门楼下兵合围,白门楼上虎伏威
戟尖不掉丈二尾,袍花已脱斑斓衣。
捽虎脑,截虎爪,眼中视虎如猫小。
猛跳不越当涂高,血吻空腥千里草。
养虎肉不饱,虎饥能噬人。
缚虎绳不急,绳宽虎无亲。
座中叵信刘将军(先主。),不纵猛虎食汉贼,反杀猛虎生贼臣。
食原(丁。)食卓(董。)何足嗔。
松云大师遗稿。步轴中赵后溪韵 清 · 吴光运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药山漫稿卷之四
松云大师壬辰之乱。谕倭止杀。纠义旅讨贼。有大勋劳于国家。乱平。献战马归雉岳。及茶毗。享祀表忠祠。缁徒又建舍利浮屠。可谓伟人也。郭将军孙尚书卢承旨。皆同闬人。而一时倡义。亦异事也。其法孙南鹏上人。持遗稿及赵后溪题语来。求诗甚恳。遂步韵以赠。
西山传筏镇南溟,正值风涛跋巨鲸。
虎听楞经收杀气,魔逢慧剑伏威灵。
君恩佛债三生了,宝塔云台万古并。
地聚星精非偶尔,诸天同力扫尘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