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义帝新碑 北宋 · 张俞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三
戡乱之谓武,除暴之谓仁,知人之谓智,复雠之谓孝。备四者以成大功,则千三百年惟义帝有焉。昔秦□□尤暴,殄诸侯,诳楚诱怀王,□为秦鬼,遂并其国,孥戮其民。故楚人怨秦,痛入骨髓,故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及凶亥炽虐,四海沸腾,群雄号呼,六国踊跃。天乃覆秦□楚,力拯群生。于是陈胜得以假号,项梁□□□□,故义帝起而制之。天地震云雷,兴龙蛇,起虎腾豹,复六国,荡三秦,遂使杀亥望夷,诛婴轵道。昔日秦□□楚,今日楚能灭秦,天地否而泰,日月晦而明,亦若顺乎天而应乎人也。及项氏暴强,怨不己用,天下之□□□死生,乃尊义帝,徙郴,遂殁不返。哀哉!夫天命在己,则刘项为臣仆;天命既去,则黥徒为寇雠。神龙□□,□□入槛,渔童猎妇,尽为孟贲,悲夫!是以圣人慎名器之假人,戒威权之在下,畏强臣之立侧,惧奸宄之□□□。能据势以临之,执权以运之,求贤以治之,任智以谋之,修文以劝之,明刑以威之,犹惧夫守而弗□□□□乱,况义帝起于扰攘,豪杰始争,大运去来,逐鹿未定,势不独立,权必授人,哀哀楚心,竟殒荒服。□□□□□义,数项为词,虽非至诚,亦足感动天下矣。夫其遣诸侯以诛暴,可谓武矣;出秦民于汤火之间,可谓□矣;令沛公先入关以平秦,可谓智矣;灭秦以复先王之雠,可谓孝矣。位虽不终,功亦伟烈,虽少康诛羿,句践沼吴,秦襄迁纪,子胥鞭楚,论德比义,我无愧焉。嘉祐四年冬十一月适越至郴,观庙升冢,徘徊想像,□不□□。因感秦楚之事,君臣彊弱之变,洒涕勒碑,明其祸败。楚人来读,能无悲乎?铭曰:
天地否闭,圣贤吁嘻。龙骧虎变,必逢其时。匪贤不谋,匪时不为。□□□□,庖钓为师。哀哀怀王,制命强臣。项称西楚,刘王三秦。豺狼纵野,□□□□。胜既死御,帝亦殒郴。故曰□□,大运去来,实天匪人。君乎权乎,□□□□。得之为神,失之为鳞。亥愿黔首,献非虞宾。予登郴冢,悲放弑而沾巾。
通直郎、守国子博士、通判军州兼管内劝农、同提点银场公事、骑都尉、赐绯鱼袋彭举正,朝奉郎、守国子博士、前知军州兼管内劝农、提点银场公事、骑都尉、赐绯鱼袋、借紫张兑。
按:《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九九。又见国家图书馆拓片·各地一一六○,光绪《湖南通志》卷二八四,《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五。
孙威敏征南录 北宋 · 滕元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五九
皇祐四年夏四月,广源州蛮侬智高寇邕州,守臣陈巩死之,遂击破横、贵、龚、浔、藤、梧、封、康、瑞九州。五月,进围广州城,才容府寺仓廪,而城下之民剽杀略尽。朝廷始命起居舍人杨畋、閤门副使曹修、安抚岭外团练使张忠、蒋偕钤辖两部兵马以南征。越秋七月,枢密直学士孙公自徐州徙帅秦,请觐京师。八月庚辰,告辞将西矣。上曰:「吾始意召卿,将赖以平岭贼,今其微矣」。时广东使者鲍轲奏于朝,上信其然。公对曰:「是非告陛下以实者,臣窃闻贼破邕至广。广,天下宝货之储,而蕃舶之家常以亿万计。贼悉取之,日据刘王山纵酒,大会亡命,归之者万馀人,而官军未尝胜,是岂衰息耶」?上惊其语。注目谓之曰:「昔黄巢以二千人过岭,莫能制之者」。公曰:「明朝虽非唐季之比,过虑庸何伤」?是日,公出宿国门外,遂行。翌日,闻张忠、蒋偕军相次败于白田,忠死之,偕仅以身免,杨畋寻亦乞弃英州。壬午,有诏止公毋行。日中,堂劄留议事。越五日戊子,复令陛见。上谕执政曰:「南贼果如孙某料」。二府由此慊公。明日,诏除公江南西路、荆湖南路安抚使。又明日,入对。上曰:「南贼如此,欲遣富弼,弼母老,度必辞;汝为朕行,令石全斌副汝」。公曰:「臣禄于从官之列,素虽有疾,恶敢辞!然贼势盛,须有将佐、士马、甲铠、金谷之资。茍阙焉,亦诸将之今日也。今未敢承命,俟有奏论」。又明日,陛对,愿得宣抚使,可以集事,以为其贰。执政疾其言。公曰:「茍不如请,愿朝廷应副军须,使无后顾之患」。诘难更数端,不得请。公曰:「无素具有当盛贼,势必败事,徒受责何益」?宰相陈执中曰:「败事岂止于责耶」?又曰:「密学无张皇」。公对曰:「是欲示镇静耶?有备固当尔;无备而示镇静,此危亡之本也。国家生灵可儿戏乎」!又明日,乞兵万人,马千骑,金帛称之,裨校八人,掌机要文籍者四人,军前备指顾者二十人。难者曰:「南方非用马之地,何以马为」?公曰:「贼去朝廷远,茍当用马,岂朝奏而暮得耶?然终以马胜」。又乞兼安抚江南东、荆湖北两路,冀以四路共赡军。盖向之两路,贫部也。复为大臣所沮。越二日,诏促行,才得人马军七百人,文臣四人,备指顾者十人,安抚池、江、饶、太平四州。及辞,对上曰:「臣之所乞,举不从。臣虽欲尽愚报陛下,势不能。死固不足惜,惜羞国尔!至如乞宣抚使事,盖旧例两府大臣为之,凡有须于郡国,无远近皆给之。今臣所能令者,两路及四穷州而已。非所部,谁应军需者」?上曰:「卿第行,事且急,为卿出宣抚使」。公再拜曰:「审如德音,平南必矣」。上喜曰:「卿先到彼,但多为备」。公复对曰:「臣不知大臣何以见沮?止如杨畋、蒋偕辈,行无所请,亦无功效。今臣与石全斌军行,当茍避贼,其敢虚死以忧朝廷?万一贼平,臣止求致仕。至遣宣抚一司,须赖圣明独断」。公「求致仕」之言,盖尝有谮其「张皇贼势,事成而邀赏」者,故以言。将行,虑贼入湖南,于是先为虚声,飞报荆湖南北,曰「大兵即至」。促多建营垒及将佐数十宇,盛储赏犒之备,传之诸郡,于是人心稍定,贼以故不敢过岭。既行之后,蒋偕又陷贼于贺州。九月甲辰,公行至鼎州,加安抚广南东西路,又以枢密副使狄青为宣抚使。公遂留长沙一月以待,且思所以制胜之具,朝夕不怠。公疾且病矣,大臣疑其不肯行。上遣御医周应与中贵人来过岭视疾,因道上语曰:「大臣不为孙某地,朕须应副,令了南事」。有裨将晋人李定者,父子兄弟凡七人,娴战斗。公遣先之桂、象间,逆朝廷所遣兵,次于宾州。虑其为人所使,贪功败事,令之曰:「妄出战,吾斩汝一家」。后桂帅果使之,定不听,屯宾之如和关外。贼至,不与战。遂引去。及使他兵,果败,乃陈崇仪军也。宾、象由是而完,公之计也。十有一月,集军费,得钱帛百万矣。又闻贼之长技,用蛮牌、捻枪,每人持牌以蔽身,二人持枪夹牌以杀人,众进如堵,弓矢莫能加,久为南患。公乃多备长刀大斧,制其所长。南方水潦。不时而瘴疠。将作燥湿之具,百计悉备。备成而狄至,过岭而南,时十有二月也,狄与公议事,公以三策料曰:「贼出,上计归其巢穴;中计守邕城自固,以久王师;下计与吾战。今度其必出下计焉,何者?彼以天幸,横行大岭之外,有骄我心,骄则必出,出则必败。使吾二人者心和而谋协,狂寇奚容不诛?某请遇事密输计于太尉,太尉自行之,军中无二令,自取美名,非我意也」。狄大喜,出其非望。公以身下之,后有处置,狄常令军中曰:「此事是孙密学擘画」。及归朝,亦数以告上。二公之心,人以为难。明年正月,达宾、象间,大军及辎重凡万人,出昆崙关,行三日,部曲前后不相属。宿朝天驿,公乃谓狄曰:「兵行如此,卒遇贼,何以支」?是夕申命,诸校各有队伍。明日,果遇贼于归仁铺。贼在山后,偏将孙节、祝贵阵于前,石全斌为左翼,刘几为右翼,狄与公暨桂帅余靖处中军,李定殿其后。贼将战,余惧,弃所部入公军,公叱去之。象众据山而阵,孙节恃勇,出与之争地形,公疾呼节曰:「此岂争地利处耶」?节不听,兵小衄,死焉。狄素奇之,失声惊呼。节之馀军与祝贵军复振,遂用公之刀斧斫牌枪,响震山谷。先所命三百骑为奇兵,出山背突贼,后溃,前军乘之,杀伤数千人,贼遂遁保邕城。公欲围城以取之,狄不许。是夜,官军乃寨于山前。公曰:「军中必由一二人怯于战者,虚声相连」。乃下令军中敢夜有呼叫者,斩。漏二鼓,他寨果惊呼,贼闻以为大军至,遂空壁而去,独公所部无一人动者。明日,兵进邕州,狄嫌以恩悦军,不即赏,众皆恟恟,或偶语者。公乃与狄议,曰:「士卒冒万里险瘴以立功,奈何不赏耶?万一有变,非太尉计」。狄于是取下赏赏之,众遂定。已而治附贼者,公乃白太尉曰:「其胁从者可以尽诛耶?当先为公诘其端,送至廷下者,乃可杀」。太尉曰:「诺」。由公所全活者盖数十百千人。狄先还京师,公留邕计事。以旧戍兵三岁一易,瘴死者十常七八,乃令本道择善地番休。留邕者止一岁,故人人乐戍。郡城惟三门,公新作北门,号曰归仁门,使向阙,示其有归怀之意。及辟土,乃得旧址,众服公识。又表洪谭籍重兵多蓄财以给岭外,筑城抚集亡民散卒。置博易务,通诸蛮之有无。民之因贼而科徭卖鬻男女为人奴婢者,约以一年折其券。及狄至自南还枢府,厚赏金宝,官其数子,赐第一区,而公止与余靖加秩一等。公以尝乞身归田野,大臣尤公之惭其前,害其宠名,上曰:「孙某求致仕矣」!执政愕然,无以对。公寻累乞杭,行至南都,上曰:「岂朕指耶」?诏擢为枢密副使。恳避再三,不获已,面受命焉。及领机务,昂然有古名臣之风,其事非此所得书也。初,侬氏世为广源大酋。智高父尝寇交阯,获焉。智高释父怨,因结欢好。异时交阯使之守广源,又以桀黠为奸。交阯败走之后,据有田州,以其守黄光祚之母为妻。佯交特摩国,以母嫁其国主,既又并其士众。始乞本朝补田州刺史,不得,又乞教练使,又乞徒赐袍笏,又乞每南郊时贡金千两,愿常于邕管互市,皆不许,至令入寇。及其败窜,久之,至大理国,斩首以献。前二公破走智高时,令邕守萧注捕之,后得其母与弟,戮于都市。予尝谓近世文臣罕有躬战伐成功名者,独公善为兵,又能身下狄以攘寇难,固已鲜哉!因录以示世云。
按:《续金华丛书》本。
与王敏仲(一一)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六、《永乐大典》卷一一三六八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某启:罗浮山道士邓守安,字道立。山野拙讷,然道行过人,广、惠间敬爱之,好为勤身济物之事。尝与某言,广州一城人,好饮咸苦水,春夏疾疫时,所损多矣。惟官员及有力者得饮刘王山井水,贫丁何由得。惟蒲涧山有滴水岩,水所从来高,可引入城,盖二十里以下尔。若于岩下作大石槽,以五管大竹续处,以麻缠之,漆涂之,随地高下,直入城中。又为一大石槽以受之,又以五管分引,散流城中,为小石槽以便汲者。不过用大竹万馀竿,及二十里间,用葵茅苫盖,大约不过费数百千可成。然须于循州置少良田,令岁可得租课五七千者,令岁买大筋竹万竿,作筏下广州,以备不住抽换。又须于广州城中置少房钱,可以日掠二百,以备抽换之费。专差兵匠数人,巡觑修葺,则一城贫富同饮甘凉,其利便不在言也。自有广州以来,以此为患,若人户知有此作,其欣愿可知。喜舍之心,料非复塔庙之比矣。然非道士至诚不欺,精力勤干,不能成也。敏仲见访及物之事,敢以此献,兼乞裁度。如可作,告差人持折简招之,可详陈也。此人洁廉,修行苦行,直望仙尔,世间贪爱无丝毫也,可以无疑。从来帅漕诸公,亦多请与语。某喜公济物之意,故密以告,可否更在熟筹,慎勿令人知出于不肖也。
砀山怀古 南宋 · 陈刚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山名芒砀势穹崇,汉祖严祠翠霭中。
紫气应时腾碧落,素灵何处泣秋风。
狐鸣陈涉孤坟坏,金尽梁王石室空。
毕竟乾坤归有道,漫誇扛鼎力英雄(清乾隆刘王瑷《砀山县志》卷一四)。
鹧鸪天 其二 南宋 · 白玉蟾
押阳韵
西畔双松百尺长。
当时亲自见刘王。
山前今日莲花水,往者将军洗马塘。
南粤路,汉宫墙。
晚风历历说兴亡。
摩挲东晋苍苔灶,细说仙翁炼药方。
素馨花 宋 · 董嗣杲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负得刘王侍女称,何年钟作冢魂英。
月娥暗吐温柔态,海国元标悉茗名。
翠髻云鬟争点缀,风香露屑斗轻盈。
分明削就梅花雪,谁在瑶台醉月明(同上书页二四二四)。
题桃源图 元 · 揭傒斯
五言排律 押东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十一 古迹类
江左龙虎山南十里有桃源者,刘、王二尊师所辟也。临江范亨父为之记,余为赋五言诗十七韵。
桃源非一处,龙虎画难同。
内外关踰铁,高低石作丛。
黄幡青剑北,紫盖白云东。
蟾影当霄迥,蛾眉抱月弓(六峰名。)。
千重藏曲折,四面削虚空。
地户吟风黑,天池浴日红。
雪霜翻溅瀑,雷雨泻崩洪。
暗识猿啼远,晴闻鸟语工。
危龛三井秘,绝涧九桥通。
江合仙岩怒,山连鬼谷雄。
刘王开辟后,秦晋有无中。
时见看桃侣,频逢采药翁。
丹台寒漠漠,琳宇气熊熊。
济胜非无具,缘源恐莫穷。
烟霞俄变灭,草树杳茏葱。
四序何劳志,群愚傥击蒙。
谁言武陵近,十里上清宫。
叨叨令 元 · 尚仲贤
出处:元曲选 气英布 第三折
请你个汉刘王龙椅上端然受。
早来到张子房半句儿无虚谬。
光禄寺几替儿分前后。
教坊司一派的笙歌奏。
兀的不快活杀咱也么哥。
兀的不快活杀咱也么哥。
似这般受用可也谁能勾。
柳青娘 元 · 尚仲贤
出处:元曲选 气英布 第三折
眼见得君王带酒。休惊御莫闻奏。
咱嘱付您个张子房莫愁。看英布统戈矛。
今番不是强誇口。楚重瞳天亡宇宙。
汉刘王合霸军州。管教他似雀逢鹰。
羊遇虎。一时休。
竹林七贤图 明 · 丘浚
炎精无光蜀烬销,当涂坠地马蹴槽。
矫时之枉遂过正,弃置礼法如毫毛。
太行之阳富脩竹,猗猗万竿似淇澳。
一天爽气风声清,满地凉阴云影绿。
风流酝籍三四子,适从何来聚于此。
中有一人龙凤姿,土木形骸出泥滓。
神交一世皆名贤,浑金璞玉人中仙。
携琴沽酒对青眼,欣然神解皆忘言。
或作绝交书,或为大人传。
穷为途中哭,同向树下煅。
颂酒有德,以酒为名。
群豕每同饮,五斗乃解酲。
寓情广陵琴,感旧山阳笛。
黄公炉畔互酣歌,广武观前闲叹息。
作者七贤矣,一去不再来。
荒山既无旧墟落,枯株岂有馀根荄。
我观竹林图,为作七贤歌。
晋人旷达尚玄语,其源起自王与何。
二人开其端,七贤为之倡。
自从决去礼义防,狂澜颓波莫能障。
后人欲知七贤谁,稽山两阮刘王向。
刘王花坞(在千佛寺侧,桃花流水一二里,可通小舟。《志》谓在郡西六里,地名泮塘者,非也。) 明 · 张诩
押词韵第四部
刘王僭号乾亨(伪汉年号)初,金羊游幸驾云车。
近者月峡(地名)远禹馀(离宫名),更有花坞藏名姝。
桃花落水如锦铺,紫衣霞裾引女巫。
琼仙(宠姬名)花貌西施都,廷琄(伪汉爱将)忠胆伍子胥。
剑树刀山纣不如,听谗杀忠类阖闾。
清歌妙舞恰欢娱,一夜芝囷生墙隅。
野兽触宫羊吐珠,井石立行百步馀。
百花回首化蓁芜,已见麋鹿游姑苏。
九曜石(在药洲上,太湖产也。伪刘时,富民负罪者海运置此自赎。) 明 · 张诩
太湖产奇石,色相良楚楚。
初疑补天遗,又讶列星堕。
刘王古桀纣,炮烙以待过。
刀山剑树惨,得石乃免坐。
遂令药洲上,积石如饭颗。
一朝伯业倾,斯民出水火。
惟馀几片石,恶名千古播。
雨后登越王台眺望(社诗) 明 · 王渐逵
魄月耿耿三星残,鳞云片片飞檐端。
东方既白曙色起,越台晓气生烟寒。
回峰曲巘纷冲郁,万户千门如翠沃。
祥飙下拂琅玕宫,赤霞傍射芙蓉谷。
层林深处乱鸣泉,东山尚带青苍烟。
喜晴禽鸟竞鶱鶱,爱日花枝争丽妍。
闲来正值好天气,短葛青筇探幽秘。
良朋尽是羊裘踪,奚童亦领烟霞意。
危盘滑磴缅跻攀,上方缥缈烟萝间。
几阵松涛送天籁,一声幽磬空人寰。
吾闻仙都注符箓,富贵山林不相足。
缃葩翠萼易飘零,结驷余皇带倾覆。
君不见刘王昔日繁歌钟,欲将孱质希乔松。
只今寂寞呼銮道,惟有落叶号秋风。
羊城吊古 明 · 潘光统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南国川原几变更,三杯长啸不胜情。
蓬蒿半掩刘王坞,山水犹盘陆贾城。
海寺晚风传梵呗,石门斜日送江声。
登临不用嗟殊代,翡翠明珠属汉京(明郭棐、清陈兰芝《岭海名胜记》卷一)。
九日游菖蒲涧 明 · 黎民表
五言排律 押尤韵
五岭仙灵宅,霞踪昔此留。
青骡迷碧海,玉舄下丹丘。
绝壑纷瑶草,飞泉带藻旒。
探杯犹粤井,拾翠有灵洲。
脩禊遗前事,簪萸偶胜流。
莓苔几蜡屐,身世一虚舟。
花没刘王坞,钟寒赵尉楼。
颓龄须大药,暇日恣冥搜。
结桂成延伫,班荆共倡酬。
阜乡知不远,云外更相求。
龙舟曲 明 · 郑学醇
仙城一带临江阁,绮窗绣户垂珠箔。
侠客招邀恣冶游,偏提白堕青丝络。
四时佳兴重端阳,风恬昼永蒲酒香。
龙舟百丈争奇捷,伐鼓鸣金赤帜扬。
锦标夺取微茫浦,棹歌奋臂力如虎。
波涛喷薄玉花飞,天吴骧首鼋鼍舞。
倾城士女竞繁华,兰桡桂楫江之涯。
徵歌不觉行云驻,缓舞那知白日斜。
日斜犹自不还家,青牛侧偪走香车。
城南城北香尘合,买尽刘王垄上花。
游仙词 其六 明 · 李睟光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芝峰先生集卷之二
雾压琼花万树春,八公连袂拜星辰。
刘王却悔来天上,三载犹为守溷人。
城下钓 明末清初 · 全湜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沙西先生文集卷之一
八尺身持九尺竿,城边独立意桓桓。
当时漂母犹能识,不怪刘王为设坛。
东皋同诸先生上人社集分赋得素馨花灯 明末清初 · 黎遂球
五言排律 押侵韵
皎洁美人心(洁,原作“绝”,据迦陵集改。
),刘王不解寻。
苑芳经燹烧,草冷耐萤侵。
映遂仙藜彩,辉生梦笔吟。
珠探玉龙颔,镜隐翠娥襟。
瑞霰帘纹积,祥霞日气深。
蝶来情倍热,蛾趁燄能任。
法雨悬禅观,天衣覆宝林。
莲开璎珞座,香静佩环音。
舍利衔珍鸟,瑶华集素禽。
榆芒寒簇雪,桂粟夜明金。
艳琐玲珑骨,神传巧妙针。
绡巾弹泪结,兰唾御风临。
醉失秦宫晓,光堪魏乘参。
倚窗看赠带,拂幕挂遗簪。
旭透冰凝碎,梨晴梦半沉(晴,迦陵集作“醒”。)。
口脂晶帐影,钱尾雀屏森。
赋客星占聚,高僧理可钦。
空花与二月,怀古复怜今(以上《莲须阁集》卷六)。
春望篇(同陈秋涛、黄逢永诸公社集南园作) 明末清初 · 黎遂球
天南多淑气,海国四时花。
芳草侵朝雾,香云变晚霞。
鳌光摇雉堞,蚌影互渔家。
况复当春望,遥晴到碧纱。
晴风散叶杨垂线,晴日落花泥掠燕。
翡翠梁间栖复飞,蝴蝶帘前去还恋。
佳人粉气热朝眠,公子炉烟阑夜宴。
珊瑚实树挂罗衣,鹦鹉金笼传漏箭。
木棉红映晓山开,百万人家旭翠堆。
花田雨过昌华苑,锦石云依朝汉台。
赵尉已尘迹,刘王馀艳灰。
楚水啼湘竹,秦关折岭梅。
当时豪雄递骑虎,削壁悬流割疆土。
阁气沉香布雨云,桥光䌽烛迎歌舞。
宝髻穿珠仙凤妆,玉腕烹龙岛夷脯。
宫阙遥连五岭高,烟花尚识三城古。
三城隐隐接三山,五岭迢迢云水间。
娇娥匀脸蔷薇露,贾客归心黄木湾。
鲛绡斗帐裸寒玉,龙须片席袅憨鬟。
槟榔甘送合欢舌,茉莉结作同心环。
同心复同里,白晰少年子。
荔枝花并蒂,榕木根连理。
箫吹沸龙涎,画桡移蜃市。
金屏列雀开,䌽树千星蕊。
雀屏兰舫酣丝竹,䌽夺化工生簇簇。
回营柳院出秋千,仙观花街群鞠蹴。
百兽鱼龙迎锦阵,万户绮罗结霞麓。
油壁通宵秉烛游,青骢绕郭挥鞭逐。
青骢油壁过参差,玉山珠寺遍相嬉。
不饥愿化仙羊石,鹜利齐祝海神旗。
任是中原苦争战,从来此地无疮痍。
犀通象贿等閒视,薏苡明珠谁复知。
量珠应军牒,货贿迁农业。
秧针刺垄塍,布谷催锄锸。
波斯碧眼胡,昆崙紫髯侠。
奇珍运甓骄,异宝挂席拾。
陶公八翼折无能,陆子千金良足称。
争雄据险昔所叹,海藏山冲容易凭。
铜柱长铭汉贼灭,金鉴还扶唐祚兴。
曲江风度诛胡得,昌黎文章徙鳄曾。
伤时莫洒三忠泪,庙食南园五贤地。
石衔精卫向厓门,血湿杜鹃留赑屃。
杀气满浮云,讹言惑边燧。
乘桴圣人勇,蹈海节士志。
我所思兮在罗浮,菖蒲朱草蒙丹丘。
安期驾鹤朝金阙,玉女攀花待石楼。
采药长生都且少,好色不死醉无忧。
为问神仙东海树,何似使君南陌头。
云霞彩鸾腹,日月烛龙目。
卢师与三笑,蓬莱堪几宿。
更坐金台莲,还裁水田服。
禅乳嗣曹溪,劫火留阿育。
谁将浩劫三生判,且论九十三春半。
南迁唐相授楞严,北去梁僧徒壁观。
问天倘信炼石功,对酒肯作新亭叹。
已见游丝拂地回,复看流水飞英乱。
春草芳,春望长。
山眉宛映相如璧(璧,道光本作“壁”。),牡砺遥连宋玉墙。
王侯将相各有分,鸦蛮鹅管随飞觞。
缀幕悬明月,倾尊典鹔鹴。
二十四翻任狼籍,三万六千犹可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