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临江仙安新出家者 金 · 马钰
 押词韵第四部
此个陇西明大道,看来俗累难拘。
报予天水慕清虚。
彭城归正觉,割爱后来闾。

更有段公明慧性,悟来巧变痴愚。
山侗闻得证无馀。
忻然如大醉,认得本来如。
写真 清 · 孙原湘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晓镜匀黄特地妍,风神追写未笄年。
见人偷眼频低首,为我回身恰比肩。
明慧最谙姑性格,温柔曲体婿矜怜。
阿侯姿貌浑相似,些子争差笑靥圆。
休宁县方兴寺西院新建藏记淳祐四年六月 南宋 · 吕午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一七、《竹坡类稿》卷二
佛入中国,不立文字,五千四十八卷,其徒相传谓宝林大士哀悯阎浮提中沦堕迷涂,与所知觉,乃聚五千四十八卷以为轮藏。
藏取其静,静以明定;
论取其动,动以明慧
由此动静,以悟定慧。
佛之定慧,如吾儒之定应也。
不知吾儒亦可效是轮藏,储六经诸子百家于一运转顷,遂悟所谓定应者乎!
其徒又谓诸天鬼神、大地山河、龙宫释梵,种种相好,具在其上。
所以护持五千四十八卷,使横目而视,皆生信心。
不知吾儒以古先圣刻诸轮藏,亦可护持六经诸子百家,以启人之信乎!
其徒又谓左旋象天,右绕象地,法轮一转,铙鼓周旋,凡旋一匝,当诵五千四十八卷一遍。
不知吾儒诸子百家,不必手披口吟,惟以轮藏运即可精熟已乎!
予闻宝林大士初意,谓五千四十八卷无非记佛善言,思所以宝藏之,而又为机械轮转,以便阅习耳。
流传既远,此意寖失。
狃于庄严,备极华丽,怠于诵习,托诸运转。
又自一轮,演为五轮,金碧愈辉,心目愈骇。
将使释俗眩华忘实,插架贝叶,手未尝触,是犹吾儒有书不读也,诸佛之说何由以传,宝林之意岂不遂泯乎?
粤有比丘法名宗德,脱旧方兴,遍参知识,只履来归,心有不怿。
如此佛庐,无经可译;
如此佛堂,于法无得。
发勇猛心,建大工役。
殿宇外周,轮藏内饰。
天竺经论,罔有遗失。
咨我佛徒,稽首皈依,目击道存,口诵心惟。
寺阅千载,法兴一时。
黑白赞叹:「善哉德师
佛中龙象,鬼运神移。
是为释宫,天禄石渠」。
德乃合爪:「吾何有能。
藉诸檀那,不日而成。
大施倡众,力主此盟。
遂济登兹,程公端明」。
德请予记,为下一转。
兹举也,始于有志,终之无倦。
化无为有,厥效立见。
是则可书,以为世劝。
淳祐四年六月六日朝议大夫起居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吕午记并书。
大唐□□寺故比邱沁法琬法师碑文 中唐 · 释承远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三
若夫瑶水之滨。
歌白云而长住。
玉台之上。
乘䌽霞而不还。
敬姜布䦱门之规。
班姬光中禁之□□□□□参差异辙。
犹且播芳徽于□□□□实于紫书。
岂如开八正门。
去尘离俗。
入三乘藏。
钩深致远。
喻筏于爱河之水。
传灯于昏衢之地。
见之于法师矣。
法师讳法琬
俗姓李(下阙数字)
道人也。
应天神龙皇帝之三从姑焉。
原夫马喙高邱。
彰白云之茂祉。
龙光函谷
表紫气之仙望。
清风映乎中古。
大命集乎□□高祖景皇帝
道出鳞皇。
功高羽
牢笼天地。
运日月而揆阴阳。
弹压山川。
驱黎氓而跻仁寿。
曾祖故郑王亮
谥曰孝
咸池别派。
□□□枝乾垂帝子之星。
坤列天孙之岳。
刻舟标智。
岐嶷已称。
毁鞍擅奇。
仁心早茂。
由是荣开朱邸。
宠盛绿车。
丰冠盖之游。
列山河之郡。
祖神□□□空荆扬并三州大都督上柱国襄邑王
谥曰恭
潢汉天人。
紫微系。
大禹以能平水土
式叶俞。
茂先以该博知名。
允谐时望。
惟扬奥壤。
□□雄藩地枕荆门
郊通汝汉。
张皂盖而按举。
褰彤襜而督察。
去思来晚。
德化长流。
五裤两岐。
氓谣式著。
九江士女。
既闻酌□之咏。
三晋人吏。
还歌戢兵之曲。
父德懋。
金紫光禄大夫少府监宗正卿兵部尚书上柱国临川公。
谥曰孝
爵列公侯。
地隆勋戚。
天分斗极。
□□喉舌之荣。
地括河海。
仍受股肱之寄。
法师生积善之门。
诞象贤之室。
风神外朗。
慧敏内融。
幼怀削发之因。
固拒结缡之义。
临川公寝苫在疚。
风树衔哀。
莫申罔极之心。
徒结充穷之痛。
永徽六年
襄邑王薨。
其年奉为亡父舍所爱之女。
请度出家。
皇上以孝道所凭。
谅资于冥福。
诚心克著。
□展于香缘。
奉敕出家。
时年十有三也。
并度家人三七。
并以充师弟子。
法师即随吴国公尉纲之外孙。
其寺吴公之本置也。
□□黄金布地
尚疑须达之园。
白鹤成林。
即是菩提之树。
日宫月殿。
无晦无明。
莲座花台
长夏
法师别置一院。
以修道焉。
苦行精心。
与冰霜而弥励。
戒范禅结。
而逾贞。
地乃护珠。
人惟杖锡。
故得禅枝日茂。
觉蕊年芳。
忍铠横霜。
铦锋颖而无极。
戒珠含月。
射光芒而自远。
至若贯花散花之典。
满偈半偈之经。
莫不吞若胸臆。
如指诸掌。
至乃论堂霞辟。
曳祴成阴。
法座云悬。
飞锡连影。
人同竹苇。
众若稻麻。
法师明镜伺鉴。
洪钟伫扣。
流言泉于玉吻。
惊思风于牙扇。
剖疑析滞。
虚往实归。
固以声华鍱腹。
德高巢额。
檀林擢秀。
鹿苑腾芳。
盖元门之栋梁。
缁徒之领袖矣。
方冀濡足授手。
长宏六度之津。
覃思研精。
永启四禅之键。
岂谓隙驹易往。
藤鼠难留。
若东鲁之山颓。
西州之石折。
教在运往。
感息化穷。
智炬由是沦辉。
坚林以之变色。
垂拱四年岁次戊子九月己酉朔日
迁神于□□寺。
春秋册有九。
惟法师襟神雅正。
操履坚明。
道在则尊。
德高为贵。
法堂宴坐。
心可降魔。
梵宇经行。
影能驯鸽。
高行邻于初地。
雅誉重于弥天。
诚惟周拯。
志尚高蹈。
至于六时清梵。
想鱼岭而腾音。
五夜驯行。
候鲸钟而肃虑。
楷模梵众。
雪凛冰清。
导扬聋俗。
云归海赴。
清徒仰教。
未极元风。
迅景不留。
奄随泡露。
尼山悟迦毗。
法师之侄女也。
义均犹子。
思承上足。
贞心雪皎。
慧性霜凝。
陶善诱而日深。
沐慈风而岁远。
悲法眼之沦照。
痛禅宇之摧梁。
粤以景龙三年岁次已酉正月己未朔十五日癸酉
奉敕起塔于雍州长安县之神禾原。
礼也。
崇构岧峣。
前临黄峤之曲。
层基固护。
却枕青城之隅。
草凌晨而薤露晞。
树肃夜而风起。
以为天长地久
日月所以循环。
露往霜来。
陵谷以之迁贸。
武成之室。
勒徽范于贞碑。
密陵之。
媛德于丰石。
矧夫道高龙象。
德隆鹓鹭。
契无三之妙轸。
入不二之元枢
岂可相质无闻。
受辛莫纪。
敢勒清风之颂。
庶流终古之德。
其铭曰。
鹤林西变。
象教东延。
邈矣年祀。
英灵罕传。
挺生明慧
惟我师焉。
白云凝祉。
紫气浮天。
皇宗赫奕。
帝绪蝉联。
诞乎令裔。
克嗣先贤。
聚沙之日。
救蚁之年。
仁心夙表。
慧性俄坚。
方释尘累。
遂托良缘。
心清镜澈。
戒洁珠圆。
精诚苦行。
雪凛冰鲜。
三乘洞启。
九部咸甄。
时临讲肆。
亟陟香筵。
鹓鸶杂遝。
龙象骈阗。
一扬辨囿。
几沐言泉。
法门栋宇。
觉海舟船。
四蛇讵息。
二鼠俄迁辅仁莫验。
与善徒然。
式建高塔。
爰临古阡。
南瞻豹巘。
北瞰龙川
榆落日。
松槚生烟。
山风四起。
陇月孤悬。
一铭芬烈。
三变桑田。
玲珑四犯·甲子之秋,福建省文联、工艺美术学会等将在举行寿山石诗会,惠书征稿,谨依姜白石玲珑四犯调,倚声一阕,笺寄致贺 现当代 · 萧萐父
 押词韵第十八部
地火突飞,崖浆奇喷,曾经多少凉热。
飓风扬海浪,巨浸吞巉壁。
何期共工一怒,不周山、崒然崩折。
精卫痴情,女娲明慧,勤炼补天石

无端彩霞飘泊,任荒霾土掩,璀璨莹彻。
晶疑和氏,碧似苌弘
如今美誉流天下,赖磨洗、幽光重发。
南海畔,诗人正、高吟击节。
镇海李太夫人八徽图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十一
云白碧天清,风微秋日肃。
芙蓉才含葩,丹桂幽香馥。
忽得沪滨书,次孙呈简牍。
展卷诵琳琅,披图钦母淑。
生平善修养,临事故免俗。
徽音遗景慕,吾惭贫且朴
孝哉云书君,儒雅更敦睦。
拟辞颂前哲,黾勉次弟述。
猗与太夫人,圣善存性质。
所以姑妇间,相依罔能失(侍栉箴纫。)
智生仓卒际,须眉不能出。
明慧发一时,妇孺得安逸(急智靖变。)
祝融本无情,引咎犹豁达。
惟以能镇静,举室蒙其吉(遇火整暇。)
输谷赈饥民,慈悲事赡恤。
虽遭细人侮,从容展仁术(振廪捍侮。)
人生伉俪情,大概多无悖。
何况德出群,服劳瘁结发(病榻服劳。)
哀民惨遭鬻,巨金所不欲。
贤郎体母仁,营救遍车辙(手援众溺。)
兴学务诚笃,树人非树木。
贤母悟斯理,造端慎教育(创学惠乡。)
礼佛观沧海,波涛忧舟覆。
设灯度众生,遐迩光可烛(然灯照海。)
吁嗟惟太君,永留万世福。
富者贵能施,高怀比松菊。
身居锦绣丛,志不屑珠玉。
积德予后昆,胜积金万斛。
嗟余乏佳境,有志那能属。
更愧老无文,质言志悦服。
供备库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御史大夫霸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上骑都尉南阳郡开国公食邑三千八百户张公墓志铭宝元二年十月 北宋 · 尹洙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九
公讳显忠,字尽节,其先乐陵人
祖奉超,为横海军大将,显名军中。
父延斌,国初以材武积功为捧日左厢都指挥使富州团练使,赠左武卫大将军
公幼明慧,语言拜起如成人。
七岁得见太宗皇帝晋邸,及即位,给事殿省,补殿直供奉官,皆以寄班冠其官称。
汝阴有龙骑卒叛为盗,命公捕之,方合斗,为流矢所中,拔去矢镞,挥众益进,遂破其党。
以功迁内殿崇班
自是凡七迁,由内殿承制历礼宾、东染院西京左藏库、洛苑、文思五副使,至供备库使
其所任之职,即全、邵七州,饶、信等州都巡检使泗州、天雄军驻泊都监江淮都大提举捉贼,提点河东路刑狱公事,再为西京水南巡检,知岚、宪、霸三州事。
最后知霸州天圣九年十一月九日,以疾终于任,年六十。
公性重慎寡言,雍熙后数奉使四方。
是时太宗皇帝喜询外事,凡内臣使还,见使,坐与语移刻,或以应对敏给亟被恩宠,妄者颇摭细微事,期以中伤人。
公止以所使事上闻,他无一言,僚辈皆称其长者,然用是官亦稀迁。
天圣六年再为西京巡检,时庄献明肃太后犹临朝,公因入辞,自陈开宝末以童子入侍,当时晋府旧人,今无居位者。
两宫恻然,问其官,尚诸司副使,遂命以正使授之。
公出入省闼暨领州任逾五十年,唯此命及汝阴以功升,他皆用岁劳,或以例迁。
公泊然自守,未尝有冒进意。
为政尚宽易,所至民宜其治。
御家有法,抚疏属皆以恩,知者尚其为人。
母安氏,追封河内县太君
娶郭氏,封太原县君,后公一年而终。
二子:长正臣,左班殿直,卒;
次正平,右侍禁
三女,长适供奉官閤门祗候王宗庆,次适前并州司法参军谢汝贤,次适供备库副使彭再问
孙三人:长举三班奉职
次准,次尚幼。
宝元二年十月二十七日,长孙举奉公及太原君之丧,葬于洛阳北邙山大樊原。
铭曰:
幼明而遇,壮中而奋。
孝睦其族,政试于郡。
持身以庄,秉心惟慎
爰初暨终,弗颠弗进。
之阳兮,考卜其顺。
后世以嗣兮,不陨令问(《河南先生文集》卷一四。)
开国:两字原倒,据明本、张本乙。
鹧鸪天 其一 清 · 华长发
 押先韵
高阁凝妆望若仙。
姨姨娣娣并芳年。
常疑鲛室珠为泪,不信蓝田玉有烟。

增妩媚,对婵娟。
凭谁深妒见犹怜。
邻家小婢皆明慧,颂得庭前咏絮篇。
四弟恳予易其名字,子取文王世子语为更名曰克昕,字徵子,因诗以勖 清 · 倪瑞璿
 押词韵第三部
人生重贤豪,不在名字美。
难以易相方,赤将白自比(自注:李赤自比李白。)
岂遂足追配,效颦空复尔。
四弟性明慧,翩翩致可喜。
世业下相城,生来故家子。
先人早弃世,沦落来居此。
家毁不谋归,侨寓贫如洗。
画获复和丸,提携赖母氏。
就傅勤诵读,弱冠终军齿。
挺然才气雄,籍甚声华起。
尔字与尔名,呼之有年矣。
忽然厌旧称,十呼懒一唯。
向我索更之,我特不敢诿。
文取《世子》篇,义载《大戴礼》。
宋郊宋庠,饮香从此始。
名氏新改初,譬若居新徙。
努力事葺修,栋梁庶不圮。
莫若江南,逾淮化为枳。
自注:唐进士黄居难为诗慕白乐天。故名居难字乐地。
酌雅禀经,顾名思义,诗不徒作。
千秋岁贺筠心大姊迁居 清 · 周贻繁
 押词韵第四部
鹊喧莺语。
仙眷初移府。
人共乐,春长住。
烟霞辞故宅,鸾凤古新寓。
谁许见、玉楼绮户春深处。

羽檄惊旁午。
明慧相扶助。
戎马靖,奇勋著。
云龙声气合,鱼水英雄遇。
东阁外、扶摇直接朝天路。
高丽石镫 明 · 唐之淳
五言排律 押麻韵
窍石烛幽遐,虚明讵异纱。
琢从箕子国,坰向竺王家。
耿耿知悬烬,亭亭讶作花。
定余神自照,经残漏欲赊。
愿持明慧境,扬彩遍河沙。
右清道率府率世颙夫人高氏墓志铭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乐全集》卷三八
夫人高氏。
祖琼,以才武典禁兵,领忠武军节度使
继隆引进使陵州团练使
金华县吕氏。
夫人生而美秀,性且明慧,鞶丝箴管,曲尽工巧,弦簧音律,雅通其妙。
温静庄肃,天资有裕。
懿王诸孙右清道率府率世颙方求淑媛,以主内治,闻夫人之懿,因问名而卜之吉,遂纳币贽雁,以庆历丙戌十一月归于吴邸。
既祭于祢,室家甚宜;
入谒中禁,仪容有度;
接诸宗党,莫不洽比。
结缡暮岁,载震弥月,方缓带以为喜,遽收华而早谢。
丁亥十月五日,卒于燕寝,哀哉!
若人之不淑,始十有七岁矣。
厝于奉先精舍。
戊子六月,往窆河南永安县之大茔。
一子曰令典,率府副率
噫!
以清道之宗戚近属,以夫人之世家令范,宜夫膺鱼轩、象服之宠,享《鹊巢》、《螽斯》之庆,琴瑟偕乐,福寿相终。
而摧芳先,沦精长夜。
吁嗟乎,彼苍何赋与之独啬也!
铭曰:
彼姝者子,温且惠兮。
既笄有行,合嘉配兮。
谓克享年,福禄萃兮。
祥烟彩霞,遽彼沫兮。
依然手泽,在鞶帨兮。
扬且之晢,恍相对兮。
翩翩者旌,素车迈兮。
镂石纪文,纳泉隧兮。
逐鹦鹉诗 清 · 周龙藻
 押阳韵
丹穴有灵凤,生为百禽王。
苞采备五色,和鸣应时康。
岂期鹦鹉子,潜身来南方。
虽具明慧性,其才本非良。
逢迎恃巧舌,百变如笙簧。
一朝惑凤听,剪拂置高冈。
既窃竹实食,又傍梧枝翔。
遂使燕雀辈,闻声互游扬。
公然鹓鹭前,爪嘴夸擅场。
肯顾不密危,形势日鸱张。
秋天下雕鹗,搏击乘严霜
力逐鹦鹉去,为凤立纪纲。
从此羽翼戢,下上安厥常。
宋都鹢早退,鲁门鸟尽藏。
廓然六合清,枭鸾各分行。
来仪指虞廷,万古颂德昌
纪事 其一 辛未年 明末清初 · 王彦泓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才尝欢味便分携,消瘦沉吟几日疑。
只恐爱迷犹有误,莫因明慧更成痴。
拚教皓质君前露,忍遣丹心妾自知。
底事料伊非薄幸,百般迁就顺人时。
东山 南宋 · 孙枝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五○、《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一一三、光绪《上虞县志》卷一九、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二一
嘉定四年三月之吉,外舅粪翁陈仲子葬于会稽东山
余自四明来会,舟出上虞县曹娥江溯流而上,江左右皆淤沙,驿道蜿蜒而上。
遇山则有蹬道盘入山腰,仰视乱石林立,峭壁岌岌将压。
有小江出西南山,委蛇至壁下,与曹娥江合。
二江夹沙如觜,正射山壁。
循壁少南,山忽散去,地势平衍,弥望麰麦如云,林薮沃泽。
时久不雨,所在洲渚断涸。
其处平湖澄泓,水色绀碧,野竹卧影,林深没人,幽趣不容模写。
余意谢康乐《过旧墅》诗所谓「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或者其在于此。
询之篙师,师指壁之阿曰:「此入东山路也」。
维舟亟上,陟岭岧峣。
里许,松萝密茂,左右视无所睹。
山椒路平,有屋曰蔷薇亭。
路出亭中,斗折百馀步,颓垣败壁,突兀于前,是为东山国庆院,太傅庐陵文靖公故居也。
主僧肃入丈室,室绘文靖像,祀之西偏。
像设故暗,香火牢落,败碑断碣,分寸不存。
惟有堂曰明月,有轩曰白云,以为山中故事。
余笑曰:「二匾与山椒亭名,得非误认陈轩金陵集》所载《忆东山》绝句,真为谪仙所作耶」?
僧曰:「此古德所立,见之《会稽图经》及汝阴王铚《游山记》,近龚养正为之粉版再书,非误」。
余曰:「谪仙出岷峨,下汉沔,西历邠汾,北历燕代,徂徕、钟阜,皆尝筑室。
老于三江七泽,两入吴会,以观海岱,胸中胜概,可谓充足。
唯于剡中之役,终身口之不置。
如曰『明月照我影,送我到剡溪
脚着谢公,身登青云梯』,班班在集中,而此不存,必托其名,以写金陵崇礼乡文靖植花木土山之景,非是山也」。
僧曰:「立之谓金陵馀杭皆有东山,是则信然。
臧荣绪《晋书》言文靖游赏必以妓女从,本传载之。
既登台辅,营墅土山,与中外子孙游集,今《晋书》移之于前,此唐文皇御制之差,而白《醉过谢公东山》诗曰『携妓东山去,悽然忆谢公』,自此东山携妓,遂为口实,不知白酩酊中误用土山事耳」。
又言:「文靖尝至临,坐石室,悠然叹曰:『此与伯夷何远』!
馀杭西山是其处。
东坡苏公赋诗曰:『曾携缥缈人,独上东山岩』。
是又误用土山之事于石室。
在二仙且尔,于诸公乎何尤」?
僧请置是事而问:「山有始宁泉,相传以为院之旧名,于史亦有见乎」?
曰:「《后汉·郡国志》言:永建四年,分上虞南乡始宁县
《唐书·地理志》:高祖武德四年,以剡始宁嵊州
八年,州废,始宁复归上虞县
院山在晋占籍为始宁县,非院名始宁也。
《山居赋》注曰:湖三面阻山之间,凡五处,第一谷曰石壁精舍。
夫以湖之南为嵊山,则国庆院乃古之嶀山院,在石壁谷中,入山犹未深,故灵运谓之第一谷,亦曰旧园,曰读书斋。
文靖寓居会稽,与高阳许询、桑门支遁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其地恐在于此。
吾观梁昭明太子《文选》有谢灵运《石壁精舍》诗曰:『昏旦变气幻,山水含清辉』。
《还旧园》诗曰:『托身青云上,栖岩挹飞泉』。
《斋中读书》诗曰:『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
环视始宁诸山,皆不足当此,惟自院山南望,山水含辉,高出云表,使人胸埃顿除,心迹阒静,旧境俨然如存。
则嵊山在其南,嶀山在其北。
灵运有《自南山北山》诗,正指嶀山也。
晋人所谓东山,如戴逵居剡,而弟遂以为兄厉操东山
许询山阴,而自谓丹阳尹刘剡曰:『丹阳殊胜东山』。
谢玄欲从正叔退身东山,《晋史》言文靖『东山之志始终不衰』,皆指会稽郡东诸山总言之。
即国庆院将以独据东山之名于百世之下,岂非以其居谷之第一,而文靖始居于此欤?
《宋书·谢灵运传》言藉祖父之赀,生业甚厚,门生数百,僮仆数倍,每出从徒数百人。
《弘微传》言晋陵既归,复收叔混遗财,室宇修整,仓廪充实,僮仆数百。
此犹是谢氏寝微时。
当六七贵人之无恙,内而列室,外而塞途,顾曰可以胜计,断非此谷之所能容。
然闻绍兴境界行院山之在版籍者尚万亩。
呼为东西眺、调马路、饮马池,固皆牧牛竖之妄,而院极东自绝顶趋下,有山径之蹊,窈窕入灌莽中,百年不芸,而介然成路,风雨之所摧剥,甃甓微出土中,其势必由所之,而为锄畦所乱,不能复续计。
今猿狖所家、狐狸所宫、鸱鸮噭嗥、鼯鼠飞掷处,皆向时象床置笏、钟鸣鼎食之地。
时无好事者裹一月之粮,披荆棘以罙入其阻耳」。
僧曰:「列第信可寻,灵运言父祖而已。
车骑《乞解职疏》曰:『亡叔臣、亡兄臣靖,数月之间,相继殂背,下迨稚子,亦复夭昏』。
又疏曰:『同生七人,相继凋落,惟臣一己,孤然独存』。
太元二年登朝,至十二年疏十馀上,始有会稽之命。
明年卒于郡,坟在始宁固宜。
疏中诸丧与文靖之薨相先后才数月,时未出镇,疑若葬之建业矣。
今《灵运传》言『祖、父𤥺之茔域咸在焉』,必车骑轻载旅榇、犯重江以申首丘之义。
车骑天下士,义不应独厚于其子,则兄靖与同生七人,必昭穆相从于一山之中。
又铁子邈、冲子明慧同时死难,史言两家几至灭门,惟冲子方明逃免,归而营举凶功,历数年而后毕。
沈约执笔褒赞,以为圣世备礼,亦无以加。
夫曰礼备于平世,则是举数十丧皆于始宁卜宅兆而安厝之。
琰与肇峻之遇害,贼怨琰与刘牢之累挫其锋,城陷之日,肆毒于其室甚惨。
天子哀其死事,恤典极备优隆,琰赠司空谥曰忠肃,营葬盍出朝命,则翁仲坠道始宁,增垄尤多。
其馀归祔,虽尽见之于史,如宣远《卧病豫章遗弟晦书》曰:『若得归骨山足,亦何所恨』。
诸谢以获陪先窆于始宁为荣如此。
始宁之人以累朝故家,两世郡守,亦为之共保其松楸。
灵运《赴永嘉始宁》诗所谓『挥手告乡曲,三载期归旋。
且为树枌槚,毋令孤愿言』。
此言闾里之至情,故宰木干章,勿剪勿败,所以表遗爱而长存者。
至唐开元天宝间,历二百年,而尚无恙。
李白《过山东》诗『我妓今朝似花月,他妓故坟荒草寒』,言坟而不及其妓,必林莽间累累青冢,其数未容遽计也。
今去唐又五百年,岂无蓬块之可验,亦必埋伏于荆棘中。
不然,时乱离,尽遭椎埋之厄矣」。
按:《东山志》卷一一,清刻本。
恻恻吟(一百首,有序) 其三十八 明末 · 彭日贞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红拂天人出世姿,小乔明慧也如斯。
可怜鲜识英雄眼,不得长随李药师
杂说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蔡忠惠集》卷三一
李靖称:「苻坚之败,非谢玄之善。
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馀骑赴之。
之子宝劝杀坚,不果。
此所以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所陷明矣。
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
予观秦伐江南,唯曰:「武平吴,唯张杜而已,若昧群臣,岂能成功」?
以此谓陷坚未尽矣。
知进讨之为利,不能料坚之材堪与不堪办事,此所以劝之也。
谢玄肥水为阵,夫兵半渡而击之利,以是坚许却军也。
以八千之众当百万,渡水而薄人,兵家所忌,岂不知此乎?
盖料坚之阵大槩难整,然后观形势也。
既而坚阵果动,济而战,坚众遂溃。
使坚之阵难却而整,必不济矣。
此玄之料事合于机变。
若以军独为陷坚,当其以千骑赴,信子宝之言,取坚如振替叶,之不为,足验无陷坚之意。
夫善用兵者虽败不亡,一军之全,法制在焉。
不能知坚之材则可罪,谓之陷坚,诬矣。
王景略之亡,唯劝坚勿伐江南景略盖知坚之材,故云耳。
福唐水居船,举家栖于一舟,寒暑食饮,疾病婚姻,未始去是,微哉其为生也!
然观其趣,往来就水取直以自给。
朝慕饭蔬一柈,不知鼎饪烹调之味也;
缊衣葛服,不知锦纨粲粲之美也;
妇姑荆簪,不知涂脂粉黛之饰也;
蓬雨席风,不知大宇曲房之适也。
相羊穷年,少而老,生而死,一事不入于中矣。
与夫阴怀贼险,乘利求倖,盛时翕翕,其败熄灭无种,孰为胜负耶?
开元中,《霓裳羽衣》盛行于时。
唐末兵戈,浸以微灭。
今河中有旧谱,而其字形与世之谱字,觱栗、笙皆不合,无从而得;
唯法曲散序无拍,谓《霓裳》之遗音,未必然也。
守程精通音律,悼其亡缺,仿像法曲造之,寄林钟商。
华日新亦造《望瀛》、《怀仙》二曲,世人罕得其本也。
庆历间,予在馆阁,尝见《九仙经》,会修《崇文总目》,凡怪诞之说摈而不取,故家无传本。
及来泉山,抱病数年,颛读医方药石之说,渐入修生之要,以精气神为妙用,故仙经丹诀亦历览焉。
然取其可以资身者,若神仙云云,吾不与也已。
《孙子》书,其文有三代风,而其致旨,一切取胜,盖战国事也。
至于精思明决,数千年以来兵家成败未始有出其畔域者,信绝世之高智乎。
予爱其无智名、无勇功之说,故录之。
或曰:晁错景帝谋削诸侯以尊汉,而陷于仇人,身死都市。
事适未就而遭谗被祸,其诚忠矣。
扬子云乃以为愚,何哉?
而孰为忠耶?
曰:诚忠矣,然为汉谋诸侯,则曰削亦反,不削亦反,非愚而何?
主父偃、贾生推恩以分地,乃谋者之长策。
乌孙公主七十馀,持携男女还汉。
人生匹耦,故有常理,而楚主嫁异国、配胡人,岂独楚王之不才?
汉之丑无时可灭,又后世和亲外夷之端,张骞之罪也。
汉通外国,以弊羌氐,斯其无策之甚。
抚安外国而威制之,盖虑为边患耳,岂致意于天马、氂牛异物诡说哉?
过犹不及也。
甚哉,爱之蔽人也!
唐太宗指麾而定天下,及夫拔佩刀、议太子,何其不明以至是乎!
甚哉,利之移人也!
汉高祖父妻男如此不顾,则利能夺爱。
妇人于爱为最深,而武后自杀其子以固权。
嗟乎,孰可与论是耶!
夫人明慧禀于天资,不可强而学,士当尽心于其间。
金铁之磨砺,既鍊其质,又从而成器。
太阿、龙渊资夫人力者,故鍊而成器。
学者勉之。
士之习末也久矣。
今为诗赋者尚不知何等事为文章,况文章,士之末耶?
欲人之兴行如曾、颜,治民如龚、黄者,难矣。
子自閒居,日造吾门者道对偶事,以为才不才。
嗟乎!
治道何从而兴?
士亦罕有自立者,其理然也。
古之人言命者,亦云归之于天,盖非人之所能测云尔。
异乎今之言命者,有阴阳日月星辰岁时异端之术,幸而时合,则莫不推引以为验也。
甚哉,人之好怪也久矣,古之人不语也。
卜筮最古,春秋时有相骨、日者,后世尤盛。
唐初乃有论命之说。
今之三命,星、算分为二门,而善七曜,多本胡法,此日者所以博济耳。
予少时治经书,观圣人于刑狱尤谆谆,《尚书》所载最为详密。
私心以为,天下万务,若生民不得其平,又岂专在刑狱乎?
及仕宦二十年,历事日久,然后知生民之患莫大于狱失其情、官巧文律。
呜呼,圣人之意深矣!
予每读《易》,至于决狱用刑之说,其卦多有《离》象,而用在刚阳之爻,盖非明不烛,非刚不决。
君子有是二者,济以仁恕,斯可谓士矣。
乐自王朴之后无述作。
仁宗时李照重造乐器,废钟磬。
其后复用阮逸、胡瑗更作新乐,房庶又为异议,迄今无定论。
林氏巽之学通《易》卦,太阳太阴,以定律管,先儒所未言。
沈夫人墓志铭宣和二年二月 宋 · 杨时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二、《思贤录》卷三
夫人沈氏,其先尝仕吴越
父充,将作监主簿,母费氏。
夫人生有淑质,及笄明慧绝人。
时邹公随父官历阳,遂以归之。
历官维扬、襄、颍间,士有不远千里鼓箧而至者,蹐门问道无虚席。
公辟馆居之,膳馐之事,取具于家。
夫人区处之不少懈,病则躬为之粥药,故士得悉意于肄业,而忘其旅琐者,夫人之力也。
公以长育人才为己任,而夫人相之如此,非夫妇一德,能如是乎?
元符中,以言事谪岭南,夫人侍其姑安康毗陵,左右顺事之,无一不适其意者。
建中初,公召还,登禁从,复以前事窜零陵
夫人欲留侍,安康谓曰:「前者儿远谪,汝不行,吾身则安矣,而心未尝宁也。
今汝行,则吾无忧,是乃所以安吾心也」。
零陵,席未及温,而公徙昭平,以夫人与两儿留零陵而去。
远寄异土,门廷肃如也。
夫人两经患难,其留也使其夫无将母之念,其行也安其姑无南顾之忧。
非躬尽妇道,畴克尔哉!
公之亡,乡人赙之甚厚,其子柄欲归之,无以累先德。
夫人曰:「非汝所知也。
尔诸父皆贫空,受而推与之,使阖门无号寒啼饥之声闻于安康,不亦善乎?
且赙赗,礼也,而吾无与焉,庸何伤」?
故其子柄卒从之。
司徒旅归四布,孔子可之而未善也。
子硕既葬其母,欲以赙布之馀具祭器,子柳曰:「吾闻之也,君子不家于丧,请颁诸兄弟之贫者」。
著在礼经,以为万世法。
夫人之是举也,其合矣乎,非远识,庸有是哉!
宣和元年七月二十五日以疾卒,享年五十有九。
庚子年二月二十五日祔于公之墓右。
始以公恩封崇德县君,再封蓬莱县君
男二人,曰柄、曰栩。
柄以布衣召对,除承务郎枢密院编脩,栩未仕,皆以学行世其家。
铭曰:
幼施于内,维妇之常。
中外有闻,妇道之光。
作配君子,一德靡悔。
铭无溢辞,其永不坠。
喝火令许玉年茂才亡室照 清 · 孙荪意
 押麻韵
明慧徐淑,才华似大家。
春风容易落昙花。
试问欢期几许,屈指半年赊。

妙倩传神手,描来萼绿华
生绡依旧脸如霞。
比似年时,略瘦一些些。
比是年时初见,无语翠鬟斜。
鹦鹉学诗图 清末民国初 · 裴景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吴船集下卷
鲲化鹏飞会有时,九天云海逞雄姿。
却怜红觜矜明慧,移入雕笼犹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