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奏劾王商 西汉 · 史丹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三
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而回辟下媚以进其私,执左道以乱政,为臣不忠,罔上不道,《甫刑》之辟,皆为上戮,罪名明白。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汉书·王商传》:张匡上书,愿对近臣陈日蚀咎,下朝者左将军丹等问。匡对,于是左将军丹等奏。)。
说王商 西汉 · 杜邺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九
「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示勺祭」,言奉天之道,贵以诚质,大得民心也。行秽祀丰,犹不蒙祐;德修荐薄,吉必大来。古者坛场有常处,燎禋有常用,赞见有常礼;牺牲玉帛虽备而财不匮,车舆臣役虽动而用不劳。是故每举其礼,助者欢说,大路所历,黎元不知。今甘泉、河东天地郊祀,咸失方位,违阴阳之宜。及雍五畤皆旷远,奉尊之役,休而复起,缮治共张,无解已时,皇天著象,殆可略知。前上甘泉先驱失道;礼月之夕,奉引复迷。祠后土还,临河当渡,疾风起波,船不可御。又雍大雨,坏平阳宫垣。乃三月甲子,震电灾林光宫门。祥瑞未著,咎征仍臻。迹三郡所奏,皆有变故。不答不飨,何以甚此!《诗》曰:「率繇旧章」。旧章,先王法度,文王以之,交神于祀,子孙千亿。宜如异时公卿之议,复还长安南北郊(《汉书·郊祀志》下:成都侯王商为大司马卫将军辅政,杜邺说商。)。
与王商书 东汉 · 宋衷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六
文休倜傥瑰玮,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蜀志·许靖传》,靖,字文休。)。
与王商书 蜀汉 · 秦宓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一
疾病伏匿,甫知足下为严、李立祠,可谓厚党勤类者也。观严文章,冠冒天下,由、夷逸操,山岳不移,使杨子不叹,固自昭明。如李仲元不遭《法言》,令名必沦,其无虎豹之文故也,可谓攀龙附凤者矣。扬子云潜心著述,有补于世,泥蟠不滓,行参圣师,于今海内,谈咏厥辞。邦有斯人,以耀四远,怪子替兹,不立祠堂。蜀本无学士,文翁遣相如东受七经,还教吏民,于是蜀学比于齐、鲁。故《地里志》曰:「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汉家得士,盛于其世。仲舒之徒,不达封禅,相如制其礼。夫能知礼造乐,移风易俗,非礼所秩有益于世者乎!虽有王孙之累,犹孔子大齐桓之霸,公羊贤叔术之让。仆亦善长卿之化,宜立祠堂,速定其铭(《蜀志·秦宓传》)。
谢每年赐钱三千贯文表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四
臣某言。伏奉今月三日敕。东都留守额阙。宜令度支每年支钱三千贯文充杂给用者。伏以居守将士。仰给有司。省啬之中。经费犹阙。臣顷以地邻淮右。事切堤防。请益师徒。以崇威重。至于资用。未敢陈闻。岂谓天泽旁流。鸿私曲被。救乏恤隐。已极大君之慈。旷官费财。益重微臣之责。况违离轩陛。周历炎凉。无补盛时。有叨重寄。恩光积厚。答效何阶。无任感戴悚惧之至。谨奉表陈谢以闻。臣某诚惶诚荷顿首顿首。谨言。
进撰故江西韦大夫遗爱碑文表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五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臣奉某月日敕牒。令撰故江西观察使韦丹遗爱碑文。臣官卑人微。素无文学。恩生望外。事出非常。承命震惊。以荣为惧。伏以洪为州府。逾于千年。言念疲羸。常患水火。风俗如此。改革无因。韦丹受朝廷分忧。为百姓去弊。不践旧迹。特建宏谋。凡三年苦心。去千岁大患。兼之灌溉种莳。丰其衣食。渤海颍川之治。邵父杜母之恩。校之于丹。未足为比。伏惟皇帝陛下陟降顺帝。施设如神。纳谏若转丸。去恶如反掌。是以兵刑措寝。年谷丰登。而犹念切疲人。及于循吏。缅韦丹已效之绩。慰江西去思之心。特与彰扬。创为碑记。是宜使内直学士。西掖辞臣。振发雄文。流传后代。至于臣者。最为鄙陋。明命忽临。牢让无路。俯仰惭惧。神魂惊飞。臣不敢深引古文。广徵朴学。但首叙元和中兴得人之盛。次述韦丹在任为治之功。事必直书。辞无华饰。所冀通衢一建。百姓皆观。事事彰明。人人晓会。但率诚朴。不近文章。受曲被之恩私。如生羽翼。报非次之拔擢。宜裂肝肠。无任感激恳悃血诚之至。其碑文本谨随状封进以闻。谨奏。
谢赐御制文表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文庄集》卷八
臣某言:云汉之文,肇加于铨次;图书之府,遽奉于颁宣。实典守以为荣,固宝藏而斯幸(中谢。)。伏惟尊位皇帝陛下灵承乾则,钦翼帝图。当四貉之来同,顾万几之多暇。叩真枢而访道,辟艺囿以游心。爰时敏于厥修,用克昭于将圣。由是博观篆素,包举艺文。当乙夜之凝严,遇西清之閒晏。必宪章古昔,嘉叹祥祺。导励翼之清衷,美光华之时景。宏敷睿藻,亟发宸章。屡移银箭之声,继竭金壶之墨。用发挥于九德,实经纬于两仪。玉音常溢于绛台,蕊简载盈于绿蕴。暨合祛鲁岳,奠瘗魏脽。述祖祐之鸿猷,叙天人之元命。纪山川之胜势,赞仙释之神灵。潜运天材,并驰宸翰。银书金刻,烂云景于名区;玉籥朱弦,播《咸》、《韶》于乐府。令辅臣之拟议,俾史氏以编联。辨六乐之音容,序五辰之躔次。公车奏御,方载饰于芸签;册府爰颁,俾分藏于金匮。臣等叨尘近职,获备攸司。被慈旨以知荣,启宝题而窃抃。并羲文之象系,永镇书林;冠尧舜之典谟,遐光圣域。载惟庆幸,倍万常均。
为文相公谢神道碑文表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七四、《司马公文集》卷五七
臣某言:伏蒙圣恩诏翰林学士承旨王某撰先臣某神道碑文,降付臣者。命发宸廷,文成禁署,泽加存没,荣动迩遐(中谢。)。窃以金石之传,久而弥茂;风树之感,贵而自悲。谅知为子之心,咸有显亲之愿。伏念先臣策名休运,接武辨朝,陈力当官,服勤没齿。臣荷析薪之业,绍作室之功。虽资性甚愚,曾无肖似。而义方未坠,少逭谴尤。伏遇尊号皇帝陛下过听菲才,遽加大任,寘彼官师之首,列于丞弼之司。非藉世荣,曷膺国宠?顷以岁时得卜,宅兆图新,将论撰于丰碑,用表章于大隧。岂意睿明曲照,优渥沓臻,纡彼神翰,揭诸螭首。仍诏代言之职,直书传信之辞。著琬琰以无忘,与松楸而并列。声光不朽,永蒙庇于昆孙;精爽有知,潜拜嘉于幽壤。荷恩益腆,抚己知轻。且身体发肤,皆仰资于顾复;而服肱心膂,敢有爱于生成!未识津涯,徒知涕泗。
代王尚书谢添公使钱一千贯文表 北宋 · 强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三○、《祠部集》卷一六
公须匮乏,辄请益以上闻;天旨矜从,遽增多而下济。仰蒙曲赐,内激危悰(中谢。)。维全魏之要都,当朔陲之孔道,军校之所犒设,使人之所劳迎。向除两府之旧臣,有缗谓之随使;茍待四方之过客,在礼不致阙供。臣比忝于居留,事顿裁于往例,去者大半,不承权舆。捃遗利以相兼,恐伤大体;告常赀之不及,妄叩渊衷。伏遇皇帝陛下至德包涵,大明临照。饰厨传以自喜,知臣不为,损府库之有馀,如臣所请。乾坤施大,尘露报微。敢不益励乃心,自矢清冰之节;庶几勉供厥职,上酬洪覆之仁。
愿陛下与平昌侯乐昌侯平恩侯及有识详议 南宋 · 罗愿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三五、《罗鄂州小集》卷二
充国等为国宿将,欲启边隙,相为丞相,谏而止之,职也。末乃劝其主与平昌、乐昌、平恩侯详议,此何为者哉?夫三侯者非通知古今,有远虑也,又非素宦于外,习边事也,特人主左右亲厚闺閤之臣云耳,何见而议之?身为宰相,见上意之不见听也,则引左右外戚以为助,可乎?吾考之《苏武传》,此三人者与相及丙吉号为皆敬重武,此其趣向盖亦偶有合者。要之相有附之之迹,不可以为法。盖相之始进,因平恩以奏封事,夺霍氏权,因是以相。平恩侯入第,盖司隶后至,平恩盖不悦也。司隶自以我酒狂,魏侯顾笑以为次公醒而狂,盖以媚平恩也,相与嬉笑之云尔。若乃其情则犹有惮于司隶者,故必笑而后敢言。人情不相远,千载犹可见也。此论朝廷大事而必质与外戚,与谷永所谓「愿陛下以示腹心大臣,腹心大臣以为非天意,臣当伏妄言之诛者」何异?卒使许史盛于元帝之世者,未必非相启之也。
正月初十日。廉东亭招仆与韩柳巷。拜玄陵。至则李二相,边三宰,林商议,王商议,都右使,柳判枢,金崇敬。行事已毕。入谒堂头。设荼。回至国清寺。酒馔甚盛。入城至林公宅设酌。则大醉矣。明日。吟成二首以志 其一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二十七
鼎湖龙去白云边,望绝攀髯泪洒天。
当日宰臣无几个,少年词客已华颠。
云岩钟磬山如障,莲寺珍羞酒似泉。
晚向老林堂上饮,醉来尘世更悠然。
正月初十日。廉东亭招仆与韩柳巷。拜玄陵。至则李二相,边三宰,林商议,王商议,都右使,柳判枢,金崇敬。行事已毕。入谒堂头。设荼。回至国清寺。酒馔甚盛。入城至林公宅设酌。则大醉矣。明日。吟成二首以志 其二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二十七
新年郊外逐鸣珂,满眼云烟照碧罗。
奴讶囊中诗句少,妻嗔衣上酒痕多。
川原雪尽春浮地,城阙天低海息波。
努力馀生行乐耳,金张许史奈吾何。
有怀夏文度文表昆仲 元末明初 · 贡性之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四十四
珍簟生凉簇浪纹,宝炉香煖散晴薰。
葛巾白苧消三伏,茧纸乌丝写八分。
文字勇追韩吏部,诗才清逼鲍参军。
眼中年少多如许,独尔风流莫与群。
姑苏谢挥使文表早弃儒官袭职自号投笔居士晚休林下更号投戈席间索予咏之 明 · 林廷㭿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六十三
少年投笔晚投戈,文武全材世岂多。
虎帐月明无警柝,鳣堂风静有弦歌。
一庭春草心长醉,三尺龙泉手自磨。
此日归来教孙子,半悬金印半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