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答陆子美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九六、《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六、《名臣言行录》外集卷一五、《太极发明》卷一、《记纂渊海》卷一、《永乐大典》卷八二六八、《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六四
伏承示谕《太极》、《西铭》之失,备悉指意。然二书之说,从前不敢轻议,非是从人脚根,依他门户,却是反覆看来,道理实是如此,别未有开口处,所以信之不疑。而妄以己见辄为之说,正恐未能尽发其奥而反以累之,岂敢自谓有扶掖之功哉?今详来教及省从前所论,却恐长者从初便忽其言,不曾致思,只以自家所见道理为是;不知却元来未到他地位,而便以己见轻肆抵排也。今亦不暇细论,只如《太极》篇首一句,最是长者所深排。然殊不知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之根;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之根。只此一句,便见其下语精密,微妙无穷。而向下所说许多道理条贯脉络井井不乱,只今便在目前,而亘古亘今,攧扑不破。只恐自家见得未曾如此分明直截,则其所可疑者,乃在此而不在彼也。至于《西铭》之说,犹更分明。今亦且以首句论之。人之一身,固是父母所生,然父母之所以为父母者,即是乾坤。若以父母而言,则一物各一父母。若以乾坤而言,则万物同一父母矣。万物既同一父母,则吾体之所以为体者,岂非天地之塞;吾性之所以为性者,岂非天地之帅哉?古之君子惟其见得道理真实如此,所以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推其所为,以至于能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而非意之也。今若必谓人物只是父母所生,更与乾坤都无干涉,其所以有取于《西铭》者,但取其姑为宏阔广大之言以形容仁体而破有我之私而已,则是所谓仁体者全是虚名,初无实体,而小己之私却是实理,合有分别;圣贤于此却初不见义理,只见利害,而妄以己意造作言语,以增饰其所无,破坏其所有也。若果如此,则其立言之失,「胶固」二字岂足以尽之?而又何足以破人之梏于一己之私哉?大抵古之圣贤千言万语,只是要人明得此理。此理既明,则不务立论而所言无非义理之言,不务正行而所行无非义理之实,无有初无此理,而姑为此言以救时俗之弊者。不知子静相会,曾以此话子细商量否?近见其所论王通续经之说,似亦未免此病也。此间近日绝难得江西便,草草布此,却托子静转致。但以来书半年方达推之,未知何时可到耳。如有未当,切幸痛与指摘,剖析见教。理到之言,不得不服也。
答陆子美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九六、《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六、《周濂溪集》卷二、《太极发明》卷一、《永乐大典》卷八二六八、《宋元学案》卷五七、《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七八
前书示谕《太极》《西铭》之说,反复详尽。然此恐未必生于气习之偏,但是急迫看人文字,未及尽彼之情而欲遽申己意,是以轻于立论,徒为多说而未必果当于理尔。且如太极之说,熹谓周先生之意恐学者错认太极别为一物,故著「无极」二字以明之。此是推原前贤立言之本意,所以不厌重复,盖有深指。而来谕便谓熹以太极下同一物,是则非惟不尽周先生之妙旨,而于熹之浅陋妄说亦未察其情矣。又谓著「无极」字便有虚无好高之弊,则未知尊兄所谓太极是有形器之物耶?无形器之物耶?若果无形而但有理,则无极即是无形,太极即是有理明矣,又安得为虚无而好高乎?熹所论《西铭》之意,正谓长者以横渠之言不当谓乾坤实为父母,而以「胶固」斥之,故窃疑之,以为若如长者之意,则是谓人物实无所资于天地,恐有所未安尔,非熹本说固欲如此也。今详来诲,犹以横渠只是假借之言,而未察父母之与乾坤,虽其分之有殊,而初未尝有二体,但其分之殊则又不得而不辨也。熹之愚陋,窃愿尊兄更于二家之言少赐反复,宽心游意,必使于其所说如出于吾之所为者而无纤芥之疑,然后可以发言立论而断其可否,则其为辨也不烦而理之所在无不得矣。若一以急迫之意求之,则于察理已不能精,而于彼之情又不详尽,则徒为纷纷,而虽欲不差不可得矣。然只此急迫即是来谕所谓气质之弊,盖所论之差处虽不在此,然其所以差者则原于此而不可诬矣。不审尊意以为如何?子静归来,必朝夕得款聚。前书所谓异论卒不能合者,当已有定说矣。恨不得侧听其旁,时效管窥以求切磋之益也。延平新本《龟山别录》漫内一通。近又尝作一小卜筮书,亦以附呈。盖缘近世说《易》者于象数全然阔略,其不然者又太拘滞支离,不可究诘,故推本圣人经传中说象数者,只此数条,以意推之,以为是足以上究圣人作《易》之本指,下济生人观变玩占之实用,学《易》者决不可以不知。而凡说象数之过乎此者,皆可以束之高阁而不必问矣。不审尊意以为如何?
答陆子美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九六、《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六
示谕缕缕,备悉雅意。不可则止,正当谨如来教,不敢复有尘渎也。偶至武夷,匆匆布叙,不能尽所欲言。然大者已不敢言,则亦无可言者矣。
和韵送方翔仲赴省(饶州人,为抚州陆梭山婿) 其一 南宋 · 项安世
无问其详问其略,奏牍于今祖谁作。
三年戍卒箭痍深,长夜破胆鐎铜音。
文皇不共□□□(吴钞本作匈奴绝),三五须从贾生说。
曲江赐酒黄封瓶,仙韶度曲宫花明。
江东六月归来早,江西先拜梭山老。
和韵送方翔仲赴省(饶州人,为抚州陆梭山婿) 其二 南宋 · 项安世
苏子书中挦策略,叶家肆里偷新作。
南宫卷子不须深,句顺声谐即好音。
调古曲高虽句绝,辞严意密谁笺说。
清泉白卤贮铜瓶,磨松展楮霜毫明。
三题奏罢宫门早,行过郎闱惊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