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送卢舍人三首 其三 五代 · 贯休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
引用典故:轮王
三曰:君不见释梵诸天寿亿垓,天上人间去复来。
君又不见紫金为轮一千幅,宝洲□四皆臣伏。
轮王释梵作何因,祗是弘隆大乘福。
自古皇王与贤哲,顶敬心师刻金玉。
报通三世释迦言,莫将梁武为题目。
君不见近代韦裴蒋与萧(韦处厚相国出入庙堂,礼佛如朝见君父。裴休相国师事空王,信敬无比,出将入相,偏重禅门。蒋□相国墙堑空门,为大檀越,中书藩镇,常事天王。萧仿相国清德冠世,白业常修,为佛骨碑,见行于当世),文房书府师百僚。
代天理物映千古,布发掩泥非一朝。
大哉释梵轮王璞,已矣何人继先觉。
行行珍重寄斯言,斯言不是寻常曲(缺一字)。
贬萧仿蕲州刺史敕 唐 · 宇文瓒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
朕体至公以御极。推至理以临人。举必任才。黜皆由过。二者之命。吾何敢私。中散大夫守左散骑常侍权知礼部贡举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萧仿。早以艺文。荐升华显。清贞不磷。介洁无徒。居多正直之容。动有休嘉之称。近者擢司贡籍。期尽精研。既紊官常。颇兴物论。经询大义。去留或致其纷拿。榜挂先场。进退备闻其差互。且昧泉鱼之察。徒怀冰孽之忧。岂可上列貂蝉。复延骑省。俾分郡牧。用示朝章。勿谓非恩。深宜自励。可守蕲州刺史。散官勋赐如故。仍驰驿赴任。
复论令狐滈疏 前蜀 · 张云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
臣一昨以令狐滈负议圣朝。脱身疏网。因缘僭禄。抗奏上论。伏自疏奏以来。二十馀日。未奉明诏。异议喧然。臣孤立自持。当此大位忽异。恐事生不测。先及臣身。则一去帝城。千里吞恨。将来拜疏。何略闻知。臣今再上闻者。但以势不可默也。滈之取钱。岂令臣见。臣只以贪僭之誉。布在人间。惟受传闻。即有论列。先朝献疏。已具指陈。还缘此子。窃父威权。为过不少。而外人言论。上闻于天。所以先帝不加责于微臣。以言之无罪。不然。令狐滈外倚家门之权。内连郑颢之宠。臣寻粉碎于先朝矣。今日岂得全生。更为陛下明言乎。令狐绹为先帝权柄大臣。独擅恩泽。职当调护国本。吁谟皇家。陛下序属天宗。躬为长子。先帝亲观齿让。目睹温文。大中十年十月八日敕。右谏议大夫豆卢籍刑部郎中李邺。并以本官充夔王巳下侍读。此令狐绹交连帝戚。位冠鼎臣。端坐中书。作何行李。陛下受天照命。偫臣定策。宫禁之事。则臣不知。但欲册夔王。便可知绹臣节。况滥举李琢。致其毒流生人。使先帝贻厥之谋。不及陛下。好生之德。未免忧勤。绹只合辞荣乞骸。席稿请罚。何颜更令不孝之子。滥求官荣。事体既乖。人情实愤。李琢本无吏道。惟有贪名。滈既身挫人言。琢官实由贿得。绹拔自偫小。分符交州。琢果大肆凶残。处置杜存诚父子。取怨溪洞。阖境乱离。其坐罪贬官。绹犹专为掩覆。依前要用。更与寿州。萧仿驳议既行。李琢罪状转验。琢不自澄省。指斥王廷。按狱司穷。重重贬削。分务未久。又除。宋州。直至绹罢相权。琢始废居东格。无私宰物。当如是乎。若令狐绹以琢一时敏辨。以有公才用琢。如或不知。在绹未为有过。岂李琢前僭未塞。后恶乃张。知是罪人。横身庇护。则绹之举吏。自与心违。滈之取钱。何须眼见。众口纷纭。号为白衣宰相。朝廷设进士之科。本求才彦。镇其浮滥。属自宰臣。陛下御极之初。大臣仪刑百辟。岂为绹言出镇。滈便策名。放榜宣麻。相去二十三日。绹既公然进状。请试春官。滈则元在京都。不经举进。明言拔解。傍若无人。滈为宰臣之子。不患无位。且合简身慎行。以成父业。有何急切。如此攫挐。使天下孤寒。人人怨叹。谓之无解及第。实则有耳未闻。不惧人言。一至于此。臣若悉书滈过。方罄南山之竹。恐未尽也。臣家惟有童稚。更无兄弟。自伤侧足单居。但思引领获罪。令狐绹身荣上相。位冠通侯。十年桃李之阴。两叶公台之贵。煦能生物。怒可移山。臣子岂无常人之情。有何苦切。频将单脆微蔑之身。与强家立怨立敌。自取倾危也。直以曾将滈事。上闻先朝。滈出网罗。偶逋清宪。更欲玷黩皇化。参侍玉墀。人怀怨心。而敢指斥。是欲以大中威福。复行之于舜日也。独臣将经是事。岂得逡巡。止可碎身权豪之门。不可负陛下设官分职。况绹有秕政。亦何阻直言。以其前章。犹未明切。闻滈党欲谋害臣。恐不及继言。便至贬降。臣又思令狐绹负先帝之事。陛下不知。误我圣明。由臣恇怯。今再得指陈滈事。启达聪明。臣于妻子官业。已无爱惜矣。用舍之宜。一俟圣裁。
广州十贤赞 其十 唐岭南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司空萧仿 北宋 · 蒋之奇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七、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三四
萧仿思道,擢第太和。
累给事中,直言不阿。
李燧赐节,仿封还诏。
李燧复起,亦劾以奏。
节度岭南,来自集贤。
珍贿丛夥,不以入门。
家人有病,厨有槁梅。
取以和剂,趣市还之。
南海之地,多出谷纸。
谷缮残书,子廪谏止:「州距京师,远且万里。
书难露赍,必贮囊笥。
贪者伺望,嫌于薏苡」。
仿善而从,吾以及此。
咸通之初,散骑常侍。
是时懿宗,怠于政事。
日引桑门,祷祠檀施。
仿陈竺法,非帝所钦。
今笔梵言,而口佛音。
岂如痛惩,刑赏滥谬。
可以获福,振除殃咎。
佛可悟取,非以相求。
帝虽昏纵,尚叹厥犹。
易节义成,河防不完。
徙流筑堤,人得以安。
进预平章,再迁司空。
宦人持兵,盗起猬蜂。
仿以鲠直,孤立匪躬。
权近所忌,八十而终。(一章)
广州十贤赞后序 北宋 · 蒋之奇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六、道光《广东通志》卷一九○
前太守裒晋唐以来治番禺有政能者八人,像而祠之,为八贤祠。凡太守下车之日,必以礼进谒,以见夫希慕向往之意也。余被命为州,既至,则循故事谒奠。再拜跪起,则环而观之,忽然疑有所阙者。退而考寻舆记,追迹治行,于是又得两人焉。所谓八人者,吴隐之、宋璟、李尚隐、卢奂、李勉、孔戣、卢钧、萧仿也;余之所得两人者,滕修、王綝也。修仕吴时,已为广州刺史,及归于晋,仍为都督,乃在吴隐之之前。晋史有传,称其威惠为岭南所伏。《郡国志》载修为刺史时,有五神人骑五色羊,持五谷而来。世传五羊之名盖昉乎此,而独不与,何也?至于王綝方庆,则不独岭南之治,至为唐贤相,事业炳炳,著在简牍,又何遗乎?余故增为十贤,为之作赞。凡晋得二人,唐得八人。以世次列之,晋以滕修,唐以王綝,各为之首。皆冠以广州之职,而次之所终之官与赠谥者,以其为广州而发也。
书唐李氏告后 宋 · 叶梦得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八二
右唐告五通,藏镇江金坛县李氏子康家。康自言系出唐景皇帝后,于康为十五代祖。景皇帝长子大郑孝王亮生襄邑恭王神符,神符之子广川郡公义范,义范之子汾州刺史暹,暹生朝,朝生仪,仪生丛,丛生再思,再思后改名真。自暹而下,皆有其告。绍兴二年,某初守建康,时康之叔祖恪持暹汾州刺史、朝成纪令、仪临安尉、真湖州录事参军四告诣府,援赦求推恩。后七年,某复为守,访之康,则兵火之馀,皆已散亡,所存惟仪临安尉一告,而康别出朝改徵事郎、丛为宣慰使、与其母刘氏赠告三通。唐制,凡告,中书省官皆具姓名,门下、尚书省则但书名而不具姓。今告亦有当见而残缺者,以《唐书》考之,朝告「左丞相集贤学士臣、右丞相广平郡开国公臣」,而皆缺其名者,告为开元十八年,按《宋璟传》,开元十七年璟为右丞相,张说为左丞相,则当为张说、宋璟。《宰相表》书璟自七年罢黄门监,为开府仪同三司,说自十四年罢兼中书令,为丞相,讫十八年不复书,盖表失之也。「吏部侍郎景先」者,许景先也;「林甫」者,李林甫也;「守尚书令虚心」者,韦虚心也。李仪告「尚书右仆射知省事希逸」者,侯希逸也;「吏部侍郎说、尚书右丞邕」者,告为建中元年,疑当为邵说、薛邕,而本传不载。丛告「检校司徒兼中书令臣使」,而缺其名者,白敏中也,敏中时为凤翔节度。「司空兼门下侍郎、平章事悰」者,杜琮也。「门下侍郎、兼吏部、平章事,在中书」者,告为咸通二年,疑当是夏侯孜。按《宰相表》,咸通元年孜以平章事、中书侍郎为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二年犹在位,而史误以吏部为兵部尔。「吏部侍郎处诲、权知吏部侍郎仿、尚书右丞询」者,疑当为郑处诲、萧仿、沈询,本传亦不载。盖职官迁次,或无事可纪,则史不尽书,皆可补史之遗误。恪先持李暹告,上有宋璟书名大如掌,用笔劲利,犹可见其刚直不屈之气,惜乎今已亡矣(《石林居士建康集》卷三。)。
「悰者」至「平章事」十五字:原无,据邵校本、傅校本补。
跋杨参议(兴)家书后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五、《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六一
资中杨侯东叔自涪陵罢归,携其先君子参议公手泽以示余,为之怃然曰:台谏许风闻言事,此本先朝良法美意也,然既务博采,故亦时有谮人之词得以乘间窃售者。且欧阳公一世大儒也,而一再以闺门事得奇谤,故最后公自列之疏,谓「臣苟有之,是犯天下之大恶;无之,是负天下之至冤」。神考亦曰「岂有致人大恶,便以风闻为托」,卒正其事。呜呼,杨侯东叔其亦处于大恶至冤之未明者乎!茹而不言,则所加之词乃盖载不容之恶也;抑穷辨而力白之,则风闻之地无可辨之理。然则将何以自明也?昔者唐人柳圭迁右拾遗,而萧仿诸人谓其不能事父,封还诏书。其父仲郢诉之曰:「谓圭冒处谏职则可,谓不孝则诬」。夫人谓圭为不孝而父谓人言为诬,使仲郢而偶不逮见也,圭将得为全人乎?今杨氏之谤不若仲郢,不幸而偶不逮见矣,故未有以明也。然亦幸而手泽历历若存也,玩其词盖兼之以教爱,訰恻而详尽,极天下之真情者也。杨侯持是以立于世也,其亦无腼矣乎!虽然,已事无可复言,所谓勇于从而顺令者,今固无及矣,若体受而归全,则侯尚勉之,以复于亲,以信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