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次韵潜师放鱼1078年9月 北宋 · 苏轼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法师说法临泗水,无数天花随麈尾。
劝将净业种西方,莫待梦中呼起起
哀哉若鱼竟坐口,远愧知几穆生
况逢孟简卢仝,不怕校人欺子美
疲民尚作鱼尾赤,数罟未除吾颡泚。
法师自有衣中珠,不用辛苦泥沙底。
惠山,并叙 其三 1079年 北宋 · 苏轼
 押词韵第十八部 创作地点:江苏省无锡市惠山
火发山泉,烹茶避林樾。
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
吾生眠食耳,一饱万想灭。
颇笑玉川子,饥弄三百月。
岂如山中人,睡起山花发。
一瓯谁与共,门外无来辙。
田国博见示石炭诗,有「铸剑斩佞臣」之句,次韵答之1079年3月 北宋 · 苏轼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楚山铁炭皆奇物,知君欲斫奸邪窟。
属镂无眼不识人,楚国何曾斩无极。
玉川狂直古遗民,救月裁诗语最真。
千里妖蟆一寸铁,地上空愁虮虱臣。
安国寺寻春1080年 北宋 · 苏轼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安国寺
卧闻百舌呼春风,起寻花柳村村同。
城南古寺修竹合,小房曲槛攲深红。
看花叹老忆年少,对酒思家愁老翁。
病眼不羞云母乱,鬓丝强理茶烟中。
遥知二月王城外,玉仙、洪福花如海。
薄罗匀雾盖新妆,快马争风鸣杂佩。
玉川先生真可怜,一生耽酒终无钱。
病过春风九十日,独抱添丁看花发。
信之提举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七、《陵阳先生集》卷一三
唐中叶以来,顾渚岁造万八千斤,谓之贡焙。
大历五年,始有进奉之名。
建中二年袁高为郡,尝进三百六十串。
节尚慷慨,在掖垣缴贡,有回天力。
予颇疑其此举,因考之,则其来日久,非自高始,不过循前比而已。
况又作诗一章,刻石摹本同进,实寓规讽,非专为进奉也。
其后每遇进,湖、常两郡守,皆会顾渚,张宴赋诗,遂成故事。
先朝重建茗,顾渚寥寂几三百载,厥惟今日,复治金沙泉,修唐贡焙,设湖、常等处茶园提举领之,其事益重矣。
吴信之明敏详练,尝任所,遂用为副。
既满升同,益习茶事,通民情。
十馀年间,讲求利病,多所建白,深山穷谷之退不知有官府也。
贡焙之纲,以时而进,甚称其职,而人户亦有茗碗茶话之乐。
最书上彻,将专权任,以究厥功,尤人情所善者。
信之尝为公言之香味、性情,地之阴阳、向背,与其采摘之宜、先后之际,曲尽物理,得所未闻,可以为玉川子诗及沈存中《笔谈》补注。
予用是益知其能。
虽然,玉川意不在于「先春抽出黄金芽,纱帽笼头自煎吃」,而在于「颠崖苍生受辛苦,到头合得苏息否」之语。
信之行且再为顾渚来,愿毋忘此诗。
太平赵侍郎日起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六、《陵阳先生集》卷二一
采石风清,想骑鲸之正逸;
玉川云冷,叨致鲤之甚恩。
某官荷橐穹班,枌阴雅谊。
手书郁穆,蔼其前辈之风;
台馈丰隆,逮此同僚之士。
某莫名所感,亟拜而登。
裹饭而问子桑,敢当盛意?
下诏而徵黄霸,惟切颂言。
贺新凉 中秋后一夕月食 明末清初 · 徐倬
 押铣韵 出处:秋水轩倡和词
身逐孤蓬卷。
靠天边、姮娥偎影,三人同遣。
自古多情偏带恨,惯是金波易泫。
谁蚀尽、银丸蚕茧。
怪道清光昨夜欠,到清光满处愁非浅。
奁镜叠,手慵展。

天公此意明明显。
要冰轮、亲遭磨折,将圆就扁。
抱里蟾蜍虽耐冷,怎敌狺狺狂犬。
只落得、吴牛偷免。
我笑卢仝空晓事,枉称臣、虮虱干朝典。
月中,分当剪。
余与李廌方叔相久矣,领贡举事,而李不得第,愧甚,作诗送之1088年 北宋 · 苏轼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与君相从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
平生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
我惭不出君大笑,行止皆天子何责。
青袍白纻五千人,知子无怨亦无德。
买羊酤酒谢玉川,为我醉倒春风前。
归家但草凌云赋,我相夫子非癯仙
南屏谦师,并引1089年12月27日 北宋 · 苏轼
 押有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十二月二十七日,闻轼游落星,远来设,作此诗赠之。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杏桃 其四 李花 元末明初 · 杨基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忆与卢仝共看来,花光月色两徘徊。
江村远处长相识,风雨寒时已早开。
霁雪玲珑愁易湿,春冰轻薄笑难裁。
江城二月城西路,谁惜柔香翠苔
提举司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八、《陵阳先生集》卷二二
群仙司下土,玉川尝谢于月团;
大匠无弃材,涪翁策勋于茗碗。
载考唐朝之制,最重顾渚之春。
起至于今,益严厥贡。
提举司兼城叠组,载酒开筵。
坐中合一家春,事务在两州界。
陈诗述职,笔下不惜千金之资;
度地庀工,眼中不为百姓之扰。
蔡后丁前,讲求未到;
辰入酉出,期会孔殷。
老屋徒碍于清风,良图盍更于爽闿!
宁吾庐受冻,况敢烦人;
赖诗情得尝,岂无好事。
庶几协力,相与尽心。
龙护密云,金线泉更添新样;
燕巢大厦,绿莎厅不比旧时。
韩洎秀才 北宋 · 柳开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四、《河东先生集》卷九
亡友李宪,昔年尝话辱贤兄侍御厚知,以予好为文章,数数曾相评议。
自予应举历官已来,了不得与贤兄相识,而又李宪守之不幸,卒于信州治所。
余今年自御史谪官到此,累有人言足下好为古文,趣尚出处不与俗同。
洪州李顾行秀才许州来相访,亦说足下,及出足下所作《送行序》示余,听而观之,深足贵耳。
因读孟郊诗,言及足下有卢仝诗数十章。
开于十年前,在京城书肆中见唐诸公诗一策,内有玉川生诗约四十馀章,《与马异结交诗》为首篇。
余寻托亡兄辟用百钱市而得之。
时有郑州严从予学文,卒与亡兄相遇,取而与之。
至明年,严死,卢诗没而无复返矣。
自后,予于江南及来河北,常欲求之,无能有也。
今李生话足下所有,彷像类余昔年市之者焉,未悉足下于人传之耶?
人别有而小异耶?
呜呼!
天地间古今事,学必有以成也,成必有以知也,知必有以传也。
世所好而用者,未必为久而存也;
世所不好而弃者,未必为终而泯息也,皆莫可极而定之矣。
然其善者胜耳。
今欲请足下所有卢仝诗而一观焉。
因得具与足下之故,及卢诗之事,用达于左右,可否惟命。
开白。
再与韩洎985年 北宋 · 柳开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四、《河东先生集》卷九
世有医师、乐夫、武人、匠氏、百工众技、商民贾者之辈,杰杰异其徒者,时必名推之。
其家之子孙,往往力行父祖业,不群类于众负。
而自言之,必曰某实某氏之子之孙也,所学所能,能继若父若祖也。
虽尔不逮其良者,亦见愤然不肯抑于人下也。
呜呼,是亦果有所称哉!
士大夫王公由文章道德立名居世者,则罕见其子孙继其能而绍复其后也。
不惟不如是,复有败其家者哉。
抑是惟彼徒之业贱而易能耶?
我徒之道大而难为耶?
抑是惟彼徒之愚且众有耶?
我徒之贤而鲜得耶?
抑是惟彼之徒须力而后衣食,子孙无守,而务其生且使然耶?
抑是惟我之徒贵富易取,子孙丰于养,而堕且使然耶?
抑是惟天之多于彼徒,而少于我徒耶?
足下思而观之,古之时与今之时,人能远于此乎?
吁!
事之复有甚于此者。
有山川、土地、民人、甲兵、社稷、宗庙,不能类先人之烈,而致祸乱者,斯不多言耳。
唐有天下三百年间,称能文者,唯足下与我两家。
开之学为文章,不类于今者馀三十年。
始者,诚为立身行道必大出于人上,而遍及于世间。
岂虑动得憎嫌,挤而斥之。
斯亦未足耿吾怀也。
其所喜者,闻足下好为古文。
及近得足下序书,读之颇有吏部之梗概。
所以自念韩、柳氏子孙,与足下幸同出于今世矣。
足下其勤而行之,无忘乃祖,勿使不迨于彼之徒也。
凡为文者,皆有意于圣人之道。
足下观夫子之经书,后之人孰能企及其万一乎!
从其门而徒多言耳,矧可弃而从于他乎?
怠其诚而废其功乎?
兢兢焉实可自愧也。
卢仝诗非余昔市得之者,今写讫,纳上。
未得相识,空增永思。
开白。
访庆老不值 宋 · 李邴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惠远过溪应送陆,玉川入寺不逢曦。
夕阳半岭鸦栖树,拄杖寻山步步迟(以上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一三)
念奴娇 宋 · 李邴
 押词韵第十五部
素光练净,映秋山、隐隐修眉横绿。
鳷鹊楼高天似水,碧瓦寒生银粟
千丈斜晖,奔云涌雾,飞过卢仝屋。
更无尘气,满庭风碎梧竹。

谁念鹤发仙翁,当年曾共赏,紫岩飞瀑。
对影三人聊痛饮,一洗离愁千斛。
斗转参横,翩然归去,万里骑黄鹄。
满川霜晓,叫云吹断横玉。
王孟端惠山煮茶原韵 清 · 惠衮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窗虚夜不寐,容与石栏边。
细细穿林月,泠泠落涧泉。
竹炉存活火,葵扇散轻烟。
咏罢玉川句,临风似得仙。
范黄中(炎)运管 南宋 · 刘宰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铁瓮城中十万家,哀弦促管竞繁华。
昼长独有扬雄,天远空浮博望槎。
读罢离骚想芳草,吟成梁父对菱花。
客来莫问行藏事,且共卢仝七碗茶。
役所书事用山谷观化韵 其六 宋 · 赵鼎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夜凉波面涌金霞,坐觉天香落桂华。
便合泠然御风去,玉川何待七杯
王克家所寄草堂诗二首 其二 南宋 · 刘宰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身在金华与玉堂,寄声时到祝鸡乡。
为言旧访卢仝处,柳压平堤水满塘。
漫塘赋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二○、《漫塘集》卷一、《历代赋汇》卷二九、《南宋文范》卷二、光绪《金坛县志》卷一四
张端衡谓漫塘叟曰:「余昨宦东州,客有问漫塘之景者,余无以应。
或又有徵图于余者,曰:『子漫塘里中人也,宁无之』?
余又谢无有。
既归,将与好事者谋之,而游乎塘之上,见景物之无奇,游观之无所,难之,可若何」?
叟不对,退而援笔为之赋。
其辞曰:「东沿柳巷,北届蔬畦。
小沟环其南,通川漫其西。
靡种靡艺,不薅不治(平声)
葭芦茁而映带成行,沙土溃而壅底为堤。
荼蓼丛生,蒲稗因依。
菡萏红白,错如布棋。
烂乎若吴陂初按于彩陈(去声),粲兮若月宫更下于瑶池。
翠盖亭亭,芳气菲菲。
鹭惯圆沙之宿,鱼便密藻之依。
蛙蚓争鸣而鼓吹百万,鸳鸿来下而斓斑舞衣。
云断而霞散锦绮,风平而月漾玻瓈。
兹实天壤之真趣,有非世俗之可知。
亦有新斋临乎水涯,小桥斜径,矮屋疏篱。
雨未多而泥没膝,门虽设而草侵扉。
朽木惯宰予之昼寝,青苔惊玉川之夜归。
仙舟自去,谁为元礼
高轩不来,孰为退之」?
叟之辞未毕,端衡曰:「止。
余闻李愿盘谷之居,杜老喜浣花之寓。
彼岂玩志于物,纵心佚豫,盖以厌俗喧卑,脱身遐举,要必有伟丽之观,幽閒之趣,以澡雪其精神,澄清其志虑。
庶白日可到于羲皇,而宵梦足通于帝所。
况如吾子,内绝意于声色,外忘怀于圭组。
为计已决,历年已屡。
而是塘也,广深虽愧苏夫子之沧浪,而僻远亦殊柳先生之钴鉧。
其隘也可辟,其阙也可补。
胡不增其高而为基,夷其平而为圃?
画舫浮深,修梁跨阻。
嘉花美木之列植,真馆凉台之接庑。
使邻曲改观,儿童欣舞。
顾乃计失于因循,事仍于莽卤。
岂惟无以自适于一时,抑恐因之贻笑于千古」。
漫塘叟曰:「吁,巢居知风,穴处识雨。
顾吾与子,虽同声气,尚殊出处。
子宁规我以目前之茍且,毋宁怵我以方来之谤誉。
彼花迷金谷之园,雪冷袁宏之渚,凄凉钓濑,富哉郿坞,试由今而视昔,果孰去而孰取」?
张子由是俛然而思,释然而悟,曰:「子无俟于索言,吾特从而戏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