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周太子太保陆逞神道碑 南北朝 · 庚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三
公讳字季明本姓陆吴郡人也。
君子至止,既绍虞宾
凤凰于飞,实兴齐国
南越使者,解汉帝之衣;
西陵将军,覆吴王之盖。
曾祖载,为宋王司马留镇关中,赫连之乱,仗剑魏室。
黄河参陵,或亡追路;
乌江舣船,更无归迹。
今为河南洛阳人也。
高祖冠军将军荣州刺史
吴人有降附者,悉领为别军。
自是官师拥铎,更为吴、越之兵;
君子习流,别有楼船之阵。
父政,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恒州刺史中都献公
太祖扶危济倾,经纶夷阻,报君之耻,远袭平原
高平霸业所基,委命留事。
关中馈食,非直荥阳之师;
河内供军,岂但淇园之
公秉照晋之灵,降明神之德。
猛虎振槛,七年不惊;
羝羊触藩,九龄能对。
诸兄以公先君爱子,称之曰仁,推而袭封。
虽复季末大成之心守节(疑有阙误)既遭熏穴,翻从压纽。
太祖初封函谷,始合诸侯,以公词令,参谋机密,故得戎政克宣,师言无漏。
赐姓步陆孤氏
委鹿辂而论都,入鸿门而舞剑,方之吹律,绰有余荣。
出身羽林监轻车将军,除尚书右丞
官联会计,务殷平准水衡贯朽,常平粟红。
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增邑千户,寻迁驾部中大夫,领兵部中大夫,领蕃部。
东京鼎食,先加邓骘之勋;
西晋官人,多用山涛之启。
岂若五王登朝,必司宾主之礼;
六龙御辔,取定鸾和之节。
御正以官触父名,不拜。
会稽有王会之名,其子不为太守
博陵王沈之封,其儿不为刺史
骠骑大将军开府,入掌纳言,治司宗伯,又为军司马
职居常伯,勤问于南宫;
位管王言,连官于北斗。
岂止郊天祀地,龙门嶰谷之声;
赞鼓颁旗,白露凉风之月。
暗夜有人饷罗数十匹,公闭门不受。
行人干触,具以闻奏。
朝野称之。
太尉扬震,直推故吏之金;
凉州张奂,高揖羌人之马。
清畏人知,我无惭德。
齐国通和封人受使。
以公有出境之才,见命张旃之礼。
珠盘歃血,定楚国之连名;
弓首登坛,反齐人之侵地。
是谓使乎,固称光国
三辅公侯,五陵钟鼎,铜街柳市尘起风飞。
乃授京兆尹,增邑通前一千六百户,余官如故。
上林兵息,兰池盗静。
不学五阳,平生铸金之术;
未同张敞,终日章台之游。
家僮暮行还,得遗钱于道,并白絁十匹。
公访得其主,即以还之。
见金于路,指以示人;
得钱于道,留持挂树。
方之今日,异代同风。
俄迁司会,治小司马
重总六军,再操八柄,考绩入于岁成,论功书之年表。
寻授都督宜州诸军事宜州刺史
露冕观风,停车待雨。
百城解印,惮朱穆之威;
千里相迎,受王基之德。
曾未期月,被敕追还。
眷眷吏民,不无河内之请;
依依故老,实念黎阳之别。
少阳养德,前星守器,尊让齿,必俟贤能。
乃授太子太保
方之刘寔道高于大邦;
譬以山涛,荣深于小辇。
本有消渴之疾。
常饵金石自理,旧疾微增,奄捐馆舍。
茂陵之下留封禅之书;
校尉之营,惟余服食之器。
呜呼哀哉!
春秋四十有七,建德二年五月十一日也。
天子以大臣之丧,躬辍听讼;
东朝以师傅之尊,亲临攒祭。
诏赠某官,谥某公,礼也。
以今三年正月十日葬于京兆之高阳原
夫人郁久闾,西遇王姬,爱敬肃恭,言容令淑,有闻箴爨,无废纮綖,爰在盛年,先从大夜。
今节妇开坟,松柏已拱;
季孙成寝,丘陵始同。
况复图画贤妃,方在甘泉之室;
瘗埋才子,即用高阳之原。
公仪表外明,风神内照,器量深沈,阶基不测,事君惟忠,事亲惟孝,言为世范,行为士则留连坟索,怊怅文词。
霜府录于尚书天官总于司会,出入匡赞,常带数职,身具六龟,腰恒四绶。
陈平密谋,既非天子所见;
荀彧上策,又非诸侯所闻。
其为郡也,惟取赤土封书;
为州也,唯以青盐换杰。
留家则千树无资,遗子一经而已。
嫡子操,至性过礼,纯孝不遗。
坟前之树,染泪者先枯;
庭际之禽,闻悲者则下。
铭曰:
山连日观,水枕滇机。
富春沙起,开阳柱飞。
大夫屈节,将军振威。
南越受吏,西陵解围。
昔我烈祖,垂翅秦中
白马无路,乌江不通。
笛吟乡里,琴哀土风。
营州恒州,拥讫世载。
壮节旃衿,人雄关塞。
直河穿赵,云临代。
生谓立功,没为留爱。
降兹岳渎,诞此贞明。
祥符云气,庆合星精。
宫帷定策,殿柱书名。
忠泉暗漏,孝笋寒生。
世属殷周,时逢楚汉。
天下三分,鸿沟一半。
以我明略,来参匡赞。
日乃再中,天成两旦。
递参三事,历副六卿
天师光宅,地载谟明。
春官定礼,夏官治兵。
谶言默识,温树无名。
谦恭周密,言行无乖。
忠公兕殪,阴德蛇埋。
军国纷总,部领填阶。
马不入厩,金不入怀。
具瞻惟德,高山惟仰。
甲观初登,龙楼初上。
东国桓荣,西京疏广
年龄俄顷,风电相推。
铭旌两没,池柳双回。
茕茕胤子,御疚衔哀。
身彰野火,心惧天雷。
日月其除,终哀始。
马归司隶,书还太史
历对天星,坟连地市。
山势接飞,松形盖起。
德音无绝,平原忽矣(《文苑英华》九百)
制书报陆逞 北周 · 宇文邕
 出处:全后周文卷三
虽未临人,已存优恤,宜遂所请,彰其雅操(《御览》二百五十四引《三国典略》。宜州刺史。故事,刺史奉辞,例备卤簿。以时属农要,表请停之。制云云。)
润州江宁县瓦棺寺维摩诘画像碑 唐 · 黄元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六
夫魁北藏枢。秉三奇于紫掖。
昆西运轴。森万族于黄舆。
方领圆冠。棹九流而宗学海。
霓裳羽服。乘六甲而下仙岩
虽辰像微茫。不能味甘陈之识。
陬维窅邈。不能探章亥之功。
仁义与礼乐可遵。未出死生之境。
昏默与清虚可尚。才居天地之先。
且造化以六合为功。圣人以二门分教。
岂夫百千万劫。量其远近。
三十七品。语其功业者哉。
况性相之微。不可以名言得。
虚有之妙。不可以智力知。
三千之净土无边。八万之法门虚受。
能住不思义解脱者也。维摩诘者。
华言净名居士也。没于妙喜之国。
生于毗邪之域。大仙那提之子。
常修梵行。世号白衣居士焉
故总妙圆明。现身方丈。
无起无住。不去不来。
空色空而取真空。灭生灭而求寂灭。
或归之于无物。或得之于默然。
邪正于是路殊。语言由其道断。
居士真宗也。若乃家室不离而教传缁服。
子回向而身为白衣。让金之尊。
未即如来之位。晦玉毫之相。
空留长者之名。亦犹百谷之王。
以下莫能大。六虚之相。
居高而自卑。居士之洪谦也。
若乃移外方之诸佛。一室规乎四天。
对乐世之众生。一劫成乎七日。
毛孔之内。鼓大海之波涛。
芥子之中。郁须弥之巘崿。
掷世界于恒沙之外。不觉不知。
摄高堂于大会之前。同瞻同仰。
岚风动地。口吸莫以为难。
猛火燃天。腹贮但闻其一。
居士之神通也。若乃偫邪作梗。
诸恶延灾。众生茹焚溺之悲。
含识迫伤夷之患。由是骋自在之力。
纵无碍之威。破烦恼而击悭贪。
斩毒蛇而擒醉象。朦幢暂建。
面缚四魔。智剑才挥。
心降六贼。故使波旬振詟。
不能变帝释之容。外道摧残。
不能窃真如之业。居士之威力也。
若乃非相成光乎是相。故见于威仪。
无言假道于有言。方形于问答。
宏乞食之理。须菩提但觉茫然。
闻宴坐之谈。舍利佛不能加报。
摩诃迦叶息言于二乘。大目揵连吞声于四众。
亦由明镜内鉴。照之而不疲。
洪钟外发。扣之而必应。
是以五百弟子。同称我不堪任。
二千门人。尽得无生法忍。
居士灵辨也。若乃智总大雄。
心行菩萨。虽人我无相。
以拯救为怀。忧本无忧。
忧凡俗之忧。病本无病。
病众生之病。富室贫里。
等资其福田。酒肆淫房。
广谈其善诱。则知去重昏之小翳。
惠日而无私。□中根之大茎。
沾法雨而同润。居士之慈悲也。
若乃前际后际。无昧于因缘。
成时化时。不违于本愿。
光严悟矣。行念其道场。
新学豁然。坐知其宿命。
晨持乳钵。未息粗言。
中设饭盂。普均香气。
有疾菩萨。忧恼于是并除。
犯律比邱。疑悔由其倾盖。
居士之利益也。若乃恭承父训。
事方便以崇严。瞻望母仪。
奉智度而资受。结齐肩于法喜
坐咏宜家。期上足于尘劳。
行同入室。因风起对。
共赏慈悲。他日趋庭。
独推诚实。知识慕善。
道品所有居先。伴侣求真。
度法由其见托。居士之宗党也。
若乃上栋下宇。空寂为轮奂之资。
净服名衣。惭愧入裁缝之用。
开八正之路。则众马交驰。
坐四禅之床。则身心不动
智惠之果。秋垂无漏之林。
净妙之花。春发总持之苑。
禅悦为味。讵假珍羞。
解脱充浆。宁思玉液。
奏法音之乐。则丝竹藏声。
烧异品之香。则旃檀罢郁。
居士之游处也。于是随意所转。
觉路遐通。应缘而摄。
梁津尅济。恢勇猛之志。
则火□生莲。广□虚之因。
则水中现月。法本希有。
若都优昙之花。道之将行。
大备贝多之叶。举阎浮之国土。
礼敬忘疲。想毗耶之人天。
声尘不朽。居士之遗迹也。
得其道者。则三乘弟子。
称多闻。行其法者。
则七种学人。莫不爱乐。
是致四天赞仰而无暇。十地攀接而无阶。
王者资而九有清。偫生闻而六念作。
虽骊龙改地。共尊金粟之仪。
水土迁行。长奉宝台之供。
我国家神明造物。圣政调时。
涤瑕秽而玉镜清。刬浇讹而撝大朴。
牢笼七十七代。郁映万八千年。
率土之滨。罔有弗韪。
普天之下。共惟帝臣。
京坻积而铜爵鸣。钟鼓和而玉羊现。
将益四生之福。爰开十善之因。
精舍广祇陁之园。列郡扬净名之教。
万姓资其分别。八方畅其休明。
天地平成。于是乎汲引。
江宁县瓦棺寺变相者。晋虎头将军顾恺之所画也。
尔其上缠珠斗。下控金陵
六代为天子之都。三分入王孙之国。
礼让流行之地。英灵诞秀之乡。
鹫岩分虎踞之山。雁塔枕龙盘之水。
总幽閒与形胜。则瓦棺之寺焉。
昔有晋庄严净域。时梵侣以规模虽广。
雕饰未周。永念粹华。
每疚怀于须达。共成圆满。
而假力于檀那。凡厥施财。
莫匪鸣刹。顾君乃连扣资数百。
笇逾千万。大众眙愕。
不知其然。君习气精微。
洗心闲雅。虽缨弁混俗。
而缋素通神。乃白缁徒。
令其粉壁。于是登月殿。
掩云扉。考东汉之图。
西域之变。妙思运则冥会。
能事毕则功成。神光谢而昼夜明。
圣容开而道俗睹。振动世界。
谓弥勒菩萨下兜率之天。照耀虚空。
若多宝如来踊耆阇之地。由是士女骈比。
拥路争趋。车马轩轰。
倾都盛集。玉贝交献。
须臾而宝藏忽盈。青凫乱飞。
俄尔而铜山崛起。纳缯帛者继踵。
施衣布者架肩。当鸣刹而虽则可惊。
不崇朝而过其本数。非夫精义入神者。
孰能与于此乎。虽江山寂寥。
居处缅邈。年移代改。
留侯过隙之驹。郭是人非。
丁令辽城之鹤。由是观其道场妙矣。
谓应供而来仪。床枕俨然。
疑有怀于问疾。目若将视。
眉如忽嚬。口无言而似言。
鬓不动而疑动。岂丹青之所叹咏相好之有灵哉。
顶礼者肃如在之心。瞻仰者发归依之念。
信受演说之旨。大布于人天。
住持负荷之规。实存于牧宰。
刺史琛。怀轨物之量。
韫不伐之才。五服当列土之荣。
千里负专城之寄。移风易俗。
频垂董相之帷。揖道归真。
再拥文侯之彗。长史薛宏。
以仁贤雅望。迂德于仲举之舆。
司马成景贺。以卿相高才。
屈迹于士元之骥。俱游六艺。
籯金而常满。共逢三朋。
揽衣珠而永悟。县令陆彦恭。
风神俊迈。境宇恬虚。
虽驯雉巳彰。实割鸡焉用。
风亭月牖。还开见宝之词。
石冷泉清。颇恣分襟之赏。
修菩萨之行。则仰之弥高。
现宰官之身。则威而不猛。
相门出相。兹焉在兹。
伫闻抟击鹏衢。栖迟凤沼。
岂徒播兹风化。奏彼弦歌而已哉。
丞郑孝义。逸气飞腾。
英怀倜傥。擢命世之标干。
舍人之符彩。我之自出。
凤楼鸣五色之雏。家之积善。
牛渚降九派之族。宏才博学。
再阅康成之门。爱客好贤。
重睹当时之驿。朋友推其令誉。
人吏偃其高风。历州县而暂劳。
献盐梅而讵远。主簿于植。
才艺早著。水镜长悬。
将骋骥于高门。先渐鸿于下位。
尉史惟清。以雍容儒雅。
门专秉直之风。以磊落才雄。
岩引乘箕之宿。则知龙驹千里
非黄绶之所羁。鹤鸣九皋
惟青天之是瞩。家裘不坠。
望台铉而相辉。堂构克隆。
公侯而必复。寺主昙影及徒众并诸寺大德等。
并法身挺秀。觉意圆明。
屈拔提之尊号。怀盛明之忍辱。
四十二之贤圣。接踵比肩。
一十八之□虚。心持目想。
勇猛精进。将亿耳而齐驱。
博达多闻。与阿难而并骛。
言论辨了。有类鹏
体性利根。更嘉鸯掘。
故能经行不倦。拯济忘疲。
模楷四流。笙簧二谛。
邑人左补阙冯宗右拾遗孙处元等。并资忠履孝。
抱义怀仁。凝大江之精灵。
郁高山之景行。莫不衡门育德。
华省驰声。或长揖九徵。
或光膺八命。所以东南蓄宝。
江左有人焉。既而道俗披诚。
宾僚托款。滥见推于相质。
远不让于当仁。弟子谬忝词场。
频擢桂林之秀。言瞻法宇。
早从祗树之游。睹泡影之皆虚。
悟声色之非实。虽心为形役。
而志与道俱。思惟必在于佛乘。
梦想无忘于梵行。观居士之迹。
不可思议。阅居士之言。
得未曾有。恨不亲承圣旨。
捧袂于不二之门。躬奉尊颜。
跪履于大千之界。托菩萨之下位。
共拂天花。接比邱之末行。
同窥圣果。昔赞舞鸾之化。
每有愿于揄扬。今从问鹏之游。
岂得默而无述。尔时欲重宣此义。
是以敢作铭云。其词曰。
元气浩浩。大匠存存。
锤鞴精粹。折托乾坤。
四生有劫。六趣无门。
爱流夕涨。尘飞昼昏(其一)
巍哉世雄。应期来现。
妙矣居士。随缘利见。
大庇生灵。遂荒台殿。
劫尘遐邈。恒沙法遍(其二)
空床寂寂。虚室闲闲。
文殊奄至。波旬遽还。
拔毛沃海。剖藏山。
地分珠柱。天润玉颜(其三)
智惠无边。威灵具足。
广延宝座。高蹈金粟
振动人天。津梁道俗。
火宅垂荫。幽徒炳烛(其四)
于赫有晋。像教斯传。
缋事□矣。灵仪在焉。
神光夕照。瑞相朝圆。
赩如电掣。皎若星悬(其五)
我皇垂拱。诞膺宝位。
控引四流。陶钧万类。
法阐妙有。灵通梦寐。
政事以和。物无不利(其六)
天阴南斗。地拥东吴
江山作固。台垒称都。
俗富英俊。人多给孤。
庄严结构。炳焕规模(其七)
瞻彼邦邑。媚兹寮寀。
化偃一同。声驰四海。
王常莹。松筠不改。
乃眷道场。肃焉如在(其八)
薄游净域。永念毗耶。
香如致饭。衣似持花。
嚬容示疾。启齿降邪。
室怀方丈。会想无遮(其九)
杳杳三界。茫茫九有。
瞻仰睟容。思惟受手。
式刊贞石。佥图不朽。
盛烈鸿名。天长地久(其十)
义鹰志治平四年六月 北宋 · 吕南公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七二、《灌园集》卷一八、《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三四、《山堂考索》卷二一二、《江西通志》卷一五九
盱南陆氏,世雄于赀,子弟矜玩好,往往以之易学问,售奇访异以为常。
他日遇山夫卖猴雏,取而蓄之,甚驯,纵其游息门内外,毋复羁检。
岁久矣,猴益老,意向类奸然。
猴,牡猴也,见妇女必跳梁悚抃,如将近之。
陆氏患焉。
谋掊死之,未施手而猴先惊畏,登屋僻去以避祸,弹石不得中,人力不能追。
凡夜寂,猴辄潜下取饮食,人动则引遁,无如之何。
会少年自虔来,臂俊苍鹰,陆氏之弟往从之郊,视其搏摄无虚向。
因就与语,薄告以猴害。
少年许诺为擒之,即俱还,据高隅,发鹰韝。
已发,则摩空下瞰得猴处。
猴犹坐不动,伺鹰垂近,隐举瓦以捍身,鹰不能得也。
奋焉穿云以逝,渐眇默不可见。
于是主客不知所为,方相慰以壶馔,未敢议所以谢少年也。
明日忽闻空中有铃声,少年色动,意其鹰也。
舍杯哕嚼,疾趋昨日立处,仰瞻之,果鹰来也。
方复搏翔下击,猴仍用前计以自全。
鹰失攫抓,扬翮以过,后一鹰继至,猴不疑也,遂中其擒。
少年招得所臂鹰,而遂擒者委猴而去,盖少年之鹰往招之而来助者也。
吕南公曰:羽毛之居,生也纵横乎林莽之间,而顺适乎天地之内。
同而异,异而同,彼其鹰类,非一种聚而已也。
何少年之所养,适当攫抓之不胜,而遂能招夫助己者耶?
夫以通昼夕之奔逝,盖不知经涉几千万里之远,而几十百之群队,彼岂有呴呴之语言,沾沾之势貌,以相讽动者耶?
至其见助者,又未必并栖共育者也,而辄相从乎所末如何之害,彼曾人之与耶?
今人生同州,聚同乡,上之人防之以政刑,而端良博厚之士尸其教。
观其平居束冠衣、媚声气以相翕习,有谓之为无志气行义,则起不平之色,亦从而恨之。
惟其一旦撄介患害,则人人自苦也,曰吾爱发肤,又曰吾力不胜也,埋头缩手,背嗟而斜睨,以阳托于畏慎之名。
此一门之内有之矣,况姻族耶?
姻族且有此,况州闾相识耶?
是曾二鹰之无知,奚志气行义之各得耶?
呜呼,人禽之所以异者,形名而已矣,就形名以索实,吾岂敢知!
治平之末年,余初出山,延陵县尉扶为余道此,余耿叹焉。
刘君谓余:「盍歌之,如少陵所诗鹘报蛇事」?
余辞以未能也,姑志之,亦书其所叹于后,矜玩好者可以戒,而不如鹰者可以惭。
及其戒且惭欤,刘君与予皆幸矣!
是夏六月志。
刘枢密墓记(代刘平父1178年12月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八六、《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四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公讳珙,字恭父姓刘氏,世为建宁府崇安县人
曾祖讳民先,故任承事郎,累赠太子太保
妣黄氏,彭城郡夫人
祖讳韐,故任资政殿学士银青光禄大夫谥忠显,累赠太师
妣李氏,秦国夫人
继吕氏,韩国夫人
父讳子羽,故任右朝议大夫,充徽猷阁待制,累赠少傅
妣熊氏,福国夫人
继卓氏,庆国夫人
公生于宣和四年二月十日卯时
建炎三年,以忠显公致仕恩补承务郎
绍兴十二年,中进士第,调绍兴府在城都税务。
未赴,改监潭州南岳庙
十五年,差主管西外敦宗院
十六年,磨勘承事郎
十月丁少傅公忧,服未除,而韩国夫人薨,公以嫡孙承重。
二十一年,服除,差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二十四年四月,权秘书省校勘书籍官,又权礼部郎官
六月权中书舍人
十二月磨勘宣教郎
二十五年五月罢。
二十六年,差主管台州崇道观
二十八年,召赴行在,除大宗正丞,未赴。
二十九年磨勘奉议郎,改秘书丞
三十年,兼权吏部郎官
四月,除吏部员外郎,改监察御史
十月,复为吏部员外郎
三十一年正月,兼权秘书少监
六月,除起居舍人
九月,兼权中书舍人
十月,兼权直学士院,从车驾幸建康
三十二年三月,除中书舍人赐紫金鱼袋
五月,正兼直学士院
八月,以扈从恩转承议郎
今上登极,覃恩转朝奉郎
朝议大夫礼部尚书奉使大金
上以公辟置官属公当,特赐御札奖谕。
时始议与金人为敌国之礼未决,以故未出疆而复。
隆兴元年二月磨勘朝散郎
十一月,除集英殿修撰、知泉州,未赴。
二年二月衢州
乾道元年三月,除敷文阁待制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
以平郴贼李金功,赐御札奖谕,又除敷文阁直学士
三年正月,召赴行在。
八月到阙,除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
以郊祀恩,封建安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十一月,除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
四年七月,兼参知政事
八月,除端明殿学士,在外宫观
改知隆兴府、江南西路安抚使
五年四月,除资政殿学士、知荆南府荆湖北路安抚使
六月,被旨措置荆襄边面。
六年九月,丁庆国夫人忧。
七年三月,起复同知枢密院事进封开国伯,加食邑四百户、实封一百户。
公再辞不允,又除荆襄宣抚使,依旧同知枢密院事
内侍省内侍殿头徐称赐以御札,宣押奏事。
公又四辞,乃得终丧。
八年十二月,服除,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
进爵、加食邑、实封如前。
九年三月,赴阙奏事,进大学士以行。
淳熙二年正月,除知建康府江南东路安抚使,兼行宫留守
未几,复以恩徙封彭城郡开国侯,加食邑三百户
七月,以脩城功转一官,公辞不受。
十月,又以津发禁军教阅转一官,许回受。
三年三月,以庆寿恩,加食邑三百户、实封一百户。
六月,又转太中大夫
七月,以赈济事毕赐诏奖谕。
十一月,又赐御札、鞍马、器物。
四年三月,以居守绩效显著,除观文殿学士
四月,以三年郊祀恩,加食邑三百户
五年闰六月,以疾再请奉祠,不允,遂乞致仕。
诏遣内侍省西头供奉官陆彦礼宣押翰林医痊诊御脉周昭视治公疾。
未至,七月三日薨,享年五十有七。
通议大夫致仕,赠光禄大夫,辍视朝一日,诏建康府应副人夫津发,又诏建宁府应办葬事,身后恩数,令有司具条取旨。
公娶吕氏,兵部尚书祉之女,追封新定郡夫人
继室韩氏,魏国忠献公之元孙,追封新兴夫人。
又娶其女弟,追封淑人
子男二人,曰学雅,承务郎
曰学裘,尚幼。
女二人,长适将仕郎吕钦,公所任也。
次在室。
卜以六年二月乙巳葬于瓯宁县慈善乡丰乐里显扬妙湛禅寺之南,从公志也。
坪惟公平生大节显于朝廷,传于海内,固已不待夫记述而传矣。
然其谋猷行治曲折精微之际,则又有不可不详载以俟后世者。
方将讨论撰次而请铭于作者,顾又未及就篇而葬日已迫,谨略叙公始终阀阅如右,刻而纳诸圹中。
它所欲论著者,尚见于隧道之碑云。
从弟从事郎玶涕泣叙次。
陆彦端将覃恩并解带各转一官恩例特与阶官上转行一官奏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三五、《攻愧集》卷三○
臣待罪东台,论奏固多,皆是为陛下爱惜名器,节省财用,排抑侥倖,以存国家之纪纲。
若碍止法人或转横行,或转遥刺,二事尤当固执。
一失职守,来者无穷,不可复为矣。
陆彦端事太上皇帝随龙,人众所知。
随龙之故超授官爵,不为少矣。
若纵其无厌之求,则何时而已耶?
比者太上皇后归谒家庙,彦端于武功大夫并转遥郡,两宫臣寮缴奏三次,以一时人众,太上皇帝圣旨,其他碍止法等人并从所请。
时令与三人者转行,彦端其一也。
是以一日随行之劳,而转与二十年磨勘之官矣。
去年八月,又以睿思殿内东门司等历过日月并使人到阙等泛赏,乞于遥郡上转行。
后省察见其月日皆是重叠引用,缴奏三次,乞令吏部契勘年月,遂寝而不行。
今又有此请。
夫覃恩转官,解带转官,使其不碍止法,则当循序而进,何待特旨?
正以二者皆是泛赏,碍止法人不可用,故叠以二者冒干天听。
又欲于阶官上转行,则是以碍止法不可用之赏而转右武大夫,其为坏祖宗成法尤甚。
臣是以不得不论。
欲望圣断察其情状,追寝上件指挥,庶使退听,且以塞后来无穷之请。
臣载惟陛下初政犹未及半,仁恩隆宽,左右近习戚里之众干请恩倖,渎紊圣听,动劳特旨。
臣愚駮论虽矜从,更乞奋威断,择其干请太甚者有以惩戒之,则朝廷益清,纪纲不紊,尤为幸甚。
所有录黄,臣未敢书读。
条具赐庆寿礼毕御筵事项奏淳熙十二年十二月 南宋 · 黄迈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六二、《中兴礼书续编》卷二一
行庆寿礼毕,用正月九日贡院赐御筵。
今参照,乞并依天申圣节赐斋筵体例施行。
今条具下项:一、乞以赐庆寿礼毕御筵为名。
一、行移文字就用内东门司印记行使。
一、乞于见领职局并内外官司使臣人吏内指名权差七人充行遣文字,相兼祗应,候事毕发遣。
一、乞于皇城司指名差亲事官四人充投送文字祗应,并至日差约襕亲从五十人。
一、诸司二员,乞差使臣陆彦端、毛伯益
一、乞于殿前司殿侍勘酌下食及托食,天武约襕军兵、驱捽、相扑人长入祗候
一、所有合用羊肉,乞令两浙转运司收买二百口使用。
一、所有合支散例物食钱,乞令左藏东西库无例供送,及差合于专库等同诸司官在彼支散。
一、所有御筵合用酒并陈设食物、小楼席物,及乐人、左右军支应、筑毬、相扑、百艺人,并一行祗应、节次诸色人,乞令临安府排办施行。
一、所有合赴座官及祗应人花朵,乞令工部文思院造作,祗应库官吏在彼支散。
一、乞令两浙转运司检计贡院屋宇疏漏并篱壁损坏去处。
送关月生(发奎)山海关 其四 甲申 清 · 陈沆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简学斋诗删卷之四
敝琴偏觅赏音难,从此秋心孰与弹。
妒杀出关诗句好,下车先与陆生看(时陆彦若在桂香岩学使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