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过密州次韵赵明叔乔禹功
   再过常山和昔年留别再过超然台赠霍守
   相视新河次张秉道韵泛颖
   淮上早发 宿泗间次 张天骥
旧韵
   自广陵召还汶公乞诗复用前韵三首
   临城道中作 过汤阴市得豆麦粥
   过高邮亭寄孙君 …… (第 6a 页)
   李𣏌见和复用前韵荅之
   再和 湖上寻周李二君不见
   九日寻臻阇梨遂泛舟至勤师院二首
   过云龙山人 张天骥
   访张山人得山中字二首
   雨中过舒教授
   出郊寻春和女王城诗韵
   大寒步至东坡赠巢三 (第 40b 页)
 又次韵定国诗又作千秋岁晦日黄楼作鹿鸣
燕诗并叙十月十二日作日喻望日观月黄
楼作诗十一月八日作云龙(山/人)放鹤亭记十
九日作庄子祠堂记十二月遣人访获石炭
作诗又荅田国博诗 冬祈雪出城马上作诗
是年作登云龙山石盘游戏马台过 张天骥

人访游园与梁先左藏舒焕教授颜复长道孙
勉顿起泛舟及唱和又李公择唱和送梁知莫
州送孙顿颜李等诗又作 …… (第 14b 页)
 文定公滕元发志铭九月以兵部尚书召兼
侍读郊祀为卤簿使寻除端明殿学士兼翰林
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行宿泗间见 张天骥
重九与定国相遇于宋至都门先寄子由作诗
冬至作郊祀庆成次韵钱蒋从驾郊丘瞻望天
光退而相庆作诗
元祐八年 (第 27a 页)
龙山部汇考
宋苏东坡所游之云龙山

云龙山,在今江南徐州城南二里许,山有云气,蜿蜒如龙,故名。宋山人 张天骥
居此。


按《明一统志》:徐州云龙山在州城东南二里,宋时山人 张天骥
所居。苏轼诗: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即此。山麓有放鹤亭。
按《广舆记》:徐州云龙山在州城南,《志》谓山有云气蜿蜒如龙,故名。
放鹤亭在云龙山, 宋张天骥
建。
按《徐州志·山川考》:云龙山,在城南二里许,山有云气蜿蜒如龙,东岩石峰匝围,中峰装成大佛,面方 ……布者。徐得列九州胎于此。
金磴山,即云龙山之尾,馀气西峙者,迤望萧邑诸峰,几无断绝。
放鹤亭,宋山人 张天骥
所筑。骥有二鹤,朝放暮归,因以名亭。在云龙山巅,又西麓有张山人园。
云龙山部艺文一
云龙山放鹤亭记  ……地主能投辖,山僧解乞铭。河山馀王气,尊俎聚文星。直北仍回首,偏多关塞情。
云龙山部纪事
《徐州志》: 张天骥,
号云龙山人,隐居不仕。与苏东坡陈后山,参寥子游,尝作放鹤亭于云龙山之麓。东坡为作记。
狼山部汇考
氏法,乃书庆历八年六月二十八日,苏州吴江县初作利往桥成。
《华山天池记》孙觌
东坡先生尝谓云龙山人。 张天骥
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世传桃花源在人境中。渔父所常游,而武陵太守问途而不获。草
于江湖,而犬马盖帷,犹有求于君父。敢祈仁圣,少赐矜怜。
《游华山天池记》孙觌
东坡先生尝与云龙,山人 张天骥
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世传桃花源在人境中,渔父所尝游而武陵太守问途而不获。草堂移
         《州志》本州
云龙山 在城南二里许,山有云气蜿蜒,如龙东岩石峰匝围中。峰妆成大佛,面方,数丈,覆以殿宇及诸大士像。参差错置,邃曲如洞,又名石佛山。黄茅冈西向此山之阴也。唐昭宗时,朱全忠败节度使时溥即此山巅。放鹤亭,宋山人 张天骥
所作。古井穿于左,深七丈馀,不知所始。今名饮鹤泉。按山脉自楚中来相传,昆崙中枝之分布者徐得列九州胎于
雍门 孟尝君闻琴悲感处。
白门 苏轼过云龙山,人诗肩舆白门道。白门恐即今之南门也。
放鹤亭 宋山人 张天骥
所筑。骥有二鹤朝放暮归,因以名亭。云龙山巅有记与诗,又西麓有张山人。园今废。
思亭 宋人甄氏筑于先陇 …… 宋熙宁末,李邦直持宪节构亭城隅之上。苏轼为名,即唐人薛能阳春亭故址,今废。萃墨亭 初名苏墨亭。轼与 张天骥
僧道潜月中游,轼书勒于石。明成化间,主事尹珍得之东厓石中,建亭嵌壁间。正德末,亭坏主事李香筑台重建,
徐城东南隅,宋李邦直持宪节构亭,郡守苏轼名曰快哉,本唐人薛能阳春亭故址也。放鹤亭 在云山之麓,宋山人 张天骥
所筑,山人有二鹤,旦放暮归,苏轼为记。
苏墨亭 在徐州百步外,明主事尹珍于洪东崖乱石中,得石刻,一郡
宾天远海生洲。老来觉得机心尽。沙上不惊双白鸥。
棠川访酉堂
五噫歌残倦出都。浮云宦迹似君无。倚亭招鹤 张天骥。
荷笠棹舟洪景卢。卧处茅茨尽秋色。酒酣论说竟吾徒。何如共入云台去。煮就金丹火一炉。
踰岭入郡界 (第 438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