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書類
詩類
易類
春秋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小學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目錄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禪宗部類
 必至于如此之陋也晁错从伏生受书二十八篇其
 时未有泰誓也至于孔安国定壁中书增多五十五
 篇而泰誓始出然其书遭巫蛊事而不出也遂有
 霸
之徒伪书泰誓三篇与伏生二十八篇并传诸儒
 皆以为信故其篇内所载观兵孟津白鱼跃入王舟
 有火复于王屋流 (第 2b 页)
 颖谓晁错从伏生受书二十八篇其时未有泰誓至
 孔安国定壁中书增多二十五篇而泰誓始出然遭
 巫蛊事未列学官遂有 张霸
伪书太誓三篇与伏生
 书并傅故篇内所载观兵孟津白鱼入舟有火复王 (第 5b 页)
今之言礼者惟小戴/为众所宗此无他六经始出诸儒讲习未精且未有他)
(书以證其是非故杂伪之说可入赵宾之易 张霸
之书/是也历时既久诸儒议论既精而又古人简书时出于)
(山崖屋壁之间可以为證而学者遂得即之以考同异/而 (第 35a 页)
 (以𨽻写之𨽻者当世通行之字也故曰今文鲁共王/坏孔子宅得壁中所藏皆科斗书科斗者苍颉所制)
 (之字也故曰古文然孔壁真古文书不传后有 张霸/
伪作舜典汨作九共九篇大禹谟益稷五子之歌胤)
 (征汤诰咸有一德典宝伊训肆命原命武成旅獒囧/命二十四篇 …… (第 27a 页)
 (九篇古经十六卷二十九篇者即伏生今文书二十/八篇及武帝时增伪泰誓一篇也古经十六卷者即)

  (张霸
伪古文书二十四篇也汉儒所治不过伏生书/及伪泰誓共二十九篇尔 (第 27b 页)
张霸
伪古文虽在而辞义)
 (芜鄙不足取重于世以售其欺今梅赜二十五篇之/书出则凡传记所引书语注家指为逸书者 (第 27b 页)
收拾无)
 (遗既有證验而其言率依于礼比 张霸
伪书辽绝矣/析伏氏书二十八篇为三十三杂以新出之书通为)
 (五十八篇并书序一篇凡五十九有孔安国传及序 (第 27b 页)
 此
 十翼之目诸儒人异其说况乾坤文言杂以释爻之
 辞费直傅不载序杂二篇说卦至汉宣时始得之安
 知非如 张霸
之泰誓自当阙疑(今上下系乃孔门弟/子记录圣人论易之)
 (语如大衍之数一章颠倒不伦又他有冠以子曰者 (第 3b 页)
汉艺文志尚书经二十九篇古经十六卷
二十九篇者即伏生今文书二十八篇及武帝时增伪
泰誓一篇也古经十六卷即 张霸
伪古文书二十四篇
也汉儒所治不过伏生书及伪泰誓耳 (第 12a 页)
张霸
古文虽在
而辞义芜鄙不足取重于世以售其欺及梅赜二十五
篇之书出则凡传记所引书语注家指为逸书者收拾
(第 12a 页)
遗既有證验而其言率依于理比 张霸
伪书辽绝矣
唐初诸儒从而为之疏义自是汉世夏侯欧阳所传二 (第 12a 页)
其三典三坟今乃寂寞明其除去既
坟典书内之正尚有去者况书外乎故知丘索亦黜除
也黜与除其义一也
(十三) 张霸
伪造尚书百两篇纬附之
云凡百篇㨿序而数故耳或云百二篇者误有所由以
前汉之时有东莱 (第 10b 页)
张霸
伪造尚书百两篇而为纬者附
之因此郑云异者其在大司徒大仆正乎此事为不经 …… (第 10b 页)
融所云吾见书传多矣凡诸所引今之泰誓皆无此言
而古文皆有则古文为真亦复何疑但于先有 张霸

徒伪造泰誓以藏壁中故后得而惑世也亦可今之泰
誓百篇之外若周书之例以于时实有观兵之誓但不
录入尚书 (第 13a 页)

引之即曰商书也
(四)诸儒尚书篇卷
孔君所传值巫蛊不行以终前汉诸儒知孔本有五十
八篇不见孔传遂有 张霸
之徒于郑注之外伪造尚书
凡二十四篇以足郑注三十四篇为五十八篇其数虽 (第 3a 页)
   共王坏孔子宅得壁中所藏皆科斗书科斗者

   苍颉所制之字也故曰古文然孔壁真古文书
   不传后有 张霸
伪作舜典汨作九共九篇大禹
   谟益稷五子之歌胤征汤诰咸有一德典宝伊
   训肆命原命武成旅獒囧命二 …… (第 11a 页)
   文书汉艺文志云尚书经二十九篇古经十六
   卷二十九篇者即伏生今文书二十八篇及武
   帝时增伪泰誓一篇也古经十六卷者即 张霸
   
伪古文书二十四篇也汉儒所治不过伏生书 (第 11a 页)
   及伪泰誓共二十九篇尔 张霸
伪古文虽在而
   辞义芜鄙不足取重于世以售其欺及梅赜二
   十五篇之书出则凡传记所引书语诸家指为 (第 11b 页)
   逸书者收拾无遗既有證验而其言率依于理
   比 张霸
伪书辽绝矣析伏氏书二十八篇为三
   十三杂以新出之书通为五十八篇并书序一
   篇凡五十九篇有孔安 (第 11b 页)
   一人年九十馀遣掌故眺错即其家传受仅得
   二十八篇武帝时河内女子献伪泰誓一篇得
   附二十八篇之列元成间东莱 张霸
作伪舜典
   等二十四篇其书不行东晋豫章内史梅赜增
   多伏生书二十五篇又于二十八篇内分出五
  (第 1b 页)
 详孰是 张霸
所伪作
 释文序录云百两篇者东莱张霸分析二十九篇以
 为数十又采左传书序为作首尾凡百二篇篇或数
 简 (第 10a 页)
 尚书详解卷六     宋 胡士行 撰
泰誓上第一         周书
 晁错从伏生受书时未有泰誓壁书出以巫蛊未列
 学官 张霸
伪书与伏生书并行至晋世古书出伪泰
 誓始废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
(第 1a 页)
   郑子家以书与赵宣子(十七年/)
晋灵公时不见郑伯以为贰于楚当时郑子家执讯而
与之书具述朝会之疏数所谓将悉敝赋以待于鯈唯
执事命之子家辞如此之峻晋遂使巩朔行成于郑又
使赵穿公婿池贵宠之人为质方得郑平此一段若以
事迹论之晋始者不见郑伯如此之倨后来见子家辞
峻又却从而行成又使贵宠人为质其礼又如此之恭

前倨后恭全不度德量力然就事上看是时赵宣子为
政德虽不足其阅天下之事亦熟何故猖狂不审见轻
小国徐思此事有由当时灵公不君自此后晋中衰外
以霸主虚名加诸侯始者强 张霸
主之威以虚名加郑
却得郑服后来动不得郑郑却以实事抗晋之虚名都
被他胜了此一段事正如涉佗成何一般当时赵 (第 8a 页)
简子
为政亦要 张霸
主虚威加卫侯到得卫侯忿怒始者执
涉佗以求成于卫卫人不许又杀涉佗以谢卫亦未能 (第 8a 页)
     案歆传歆欲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三十
     九篇
    古文尚书十六篇(皆列学官然所见古文尚/书乃 张霸
伪本不知何缘)
     (得入中秘孔传由/此大失哀帝校之) …… (第 8a 页)
   (闻至东/晋始出)
  河内女子泰誓一篇说卦一篇(宣帝时河间女子/得泰誓一篇于壁)
   (中或云掘地或云掘老子壁皆 张霸
伪书时孔/壁古文遭巫蛊入中秘不得见故 (第 11b 页)
张霸
伪书得)
   (行于世说卦一篇与虞翻于宝本同异韩/康伯分为序卦杂卦二篇亦何疑其是非)
  二戴记( …… (第 11b 页)
 得立于学官书惟伏生二十八篇与伪泰誓行于世
 至东晋得之而后出此西汉未知有古六经之意也
 惟陈存中汉制参稽六经论𤼵得此意甚出如曰
 霸
百两篇书后氏曲台礼赵宾小数书易得与孔壁 (第 13a 页)
 篇合为一康王之诰合于顾命是为三十二篇伏生
 所传二十八篇初无泰誓三篇或云宣帝时河内女
 子有掘老子壁古文泰誓三篇孔颖达曰 张霸
之徒
 伪造泰誓以藏壁中合伏生二十八篇为二十九篇
 其年月不与序符又与左氏传国语孟子荀卿所引
 不同 …… (第 3a 页)
 传其与伏生同者三十二篇以应射策而已其古文

 二十五篇有司未尝问则学者不习不习则亡矣汉
 儒闻孔氏书有五十八篇遂以 张霸
之徒造伪书二
 十四篇为古文尚书两汉诸儒所传皆 (第 5b 页)
张霸
伪本未
 见真古文尚书东莱云 (第 5b 页)
张霸
闻孔氏有古文世不传
 乃折合二十九篇以为数十篇又探左氏传为作序
 之尾凡百二十篇皆短简文意浅陋泰誓一 …… (第 5b 页)
 纬曰孔子求书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秦穆公凡
 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其可法者百二十为
 简书十八篇为中候此谶纬之言 张霸
乃拟百两篇
 盖取诸此乃拟汨作九共等篇而郑玄贾逵都不能
 别今据孔安国传云成帝求能古文 (第 6a 页)
张霸
以能为
 百两篇召至中书挍之非是乃黜其书平当劝上存 …… (第 6a 页)
 之后复黜其书是张霸伪本已不传于世矣东汉儒
 林传杜林传古文同郡贾逵为之训马融作传郑玄
 注解由是古文尚书遂显于世岂非 张霸
伪本既黜
 而复显邪
 以司马迁之搜求遗书尚不及见其全而史记一篇
 案之古文往往不合以刘歆博洽移书切 (第 6b 页)
责太常欲
 以古文立之学官犹不辨 张霸
之伪本是以先其算
 命又曰立功立事可以永年见于班史之志白鱼入 …… (第 6b 页)
 夏书不若先秦古书孟氏左氏之文可信此经序之

 异文篇第之误称者 张霸
伪书立之学官以之射策
 左氏述子鱼之言有康诰又有唐诰今独无唐诰此
 伪书之乱真逸书之间见者其他如高宗 …… (第 36b 页)
 序者四康诰酒诰梓材同为一序则酒诰之序不俄

 空也晋世古文之书未显杜预所及见者 张霸
伪本
 安得不以二十五篇之书谓之逸乎凡此又皆不必
 疑者
   武成辨(乃杂识武王政事之书/)
 汉 (第 37b 页)

是一手伪书盖其言多相表里而训诂亦多出小尔雅
也临川吴先生曰汉儒所治不过伏生书及伪泰誓共
二十九篇 张霸
伪古文书二十四篇虽在而辞义兼鄙
不足取重于世以售其欺及梅赜二十五篇之书出则
凡传记所引书语注家指为逸 (第 13b 页)
书者收拾无遗既有證
验而其言率依于理比 张霸
伪书辽绝矣析伏氏书二
十八篇为三十三杂以新出之书通为五十八篇并书 (第 13b 页)
 汉兴至武帝亦六七十年间耳伏生出壁藏谓之
 今文孔安国得壁藏谓之古文卒莫能有辨其是非
 以致或行或不行而 张霸
之伦复得以伪作传信于
 世司马迁董仲舒皆引白鱼入舟之事实霸书也岂
 秦及战国功利之习浃人肤髓而士生其 (第 19a 页)
授如彼科斗之传又如
此沿流求源得一书而读之亦云勤矣奈何巫蛊之祸
方兴是书之传天其秘诸天下来世又安知有 张霸

书乘漏抵欺而得以惑世乎大抵汉晋儒者犹未见古
文若大禹谟孔壁续书之首篇也地平天成而杜预谓
其逸载见 (第 11b 页)
 误亦有六一谓孔壁真古文书不传不知传至西晋

 永嘉时始亡失也一谓舜典汨作九共等篇为 张霸
 
伪作不知此乃孔颖达之妄说也一谓汉志古经十
 六卷即 (第 6b 页)
张霸
伪古文书不知汉志乃四十六卷非十
 六卷且即真孔壁书非伪书也一谓梅赜书并书序
 一篇为五十九不知定著仍 (第 6b 页)
 孔壁原有真古文为舜典汨作九共等二十四篇非

  张霸
伪撰孔安国以下马郑以上传习尽在于是大
 禹谟五子之歌等二十五篇则晚出魏晋间假托安
 国之名者此根柢也 (第 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