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易類
書類
詩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正史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法制類
雜史類
紀事本末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天文算法類
譜錄類
法家類
醫家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我特不目色范悌 宋文帝
亦云人岂无运命每有好官
缺辄忆羊元保此则清阶显职不由选也既忝衡流诸
贤深明鄙意自是众咸服焉时论比之毛 (第 52a 页)
先讨赫连群臣皆曰 刘义隆
犹在河中舍之西行前寇
未可必尅而 (第 61b 页)
义隆
乘虚则失东州矣帝疑焉问计于浩
浩曰 (第 61b 页)
义隆
与赫连定同恶相招连结冯跋牵引蠕蠕规
逆肆心虚相唱和 (第 61b 页)
义隆
望定进定待 (第 61b 页)
义隆
前皆莫敢先
入以臣观之有似连鸡不得俱飞无能为害也臣始谓 (第 61b 页)
义隆
军来当屯住河中两道北上东道向冀州西道冲
邺如此则陛下当自致讨不得徐行今则不然东西列
兵径二千里中一处 …… (第 61b 页)
于广固独与小子颐在代京及逞死亦以此为谴颐字
太冲位散骑常侍赐爵清河侯太武闻宋以其兄諲为
冀州刺史乃曰 义隆
用其兄我岂无冀州地邪乃以颐
为冀州刺史入为大鸿胪持节策拜杨难当为南秦王 (第 99a 页)
   江式
卢元字子真范阳涿人也曾祖谌晋司空刘琨从事中

郎祖偃父邈并仕慕容氏偃为营邱太守邈为范阳太
守皆以儒雅称神麚四年太武辟召天下儒俊以元为
首授中书博士迁侍郎本州大中正使冯弘令弘称臣
内附司徒崔浩元之外兄也每与元言辄叹曰对子真
使我怀古之情更深浩大欲齐整人伦分明姓族元劝
之曰创制立事各有其时乐为此者讵几人也宜三思
之浩当时虽无异言而终不纳浩败颇亦由此后赐爵
固安子拜宁朔将军兼散骑常侍使宋 宋文帝
与之言 …… (第 2a 页)
远率军赴援诞与文武二千馀人奉候大军以功
授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封固安县伯寻加散骑侍
郎拜给事黄门侍郎 文帝
诏曰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朕
诸儿稍长欲令卿为师于是亲幸晋王第敕晋王以下
皆拜之于帝前因赐名曰诞加征东将军 …… (第 21b 页)
请赦其命帝召允谓曰国书皆崔浩作不允对曰 太祖
记前著作郎邓渊所撰先帝记及今记臣与浩同作然
浩总裁而已至于注疏臣多于浩帝大怒曰此甚于浩
安有生路景穆 …… (第 26a 页)
书以频从征伐规略功进爵寿光侯太平
真君末车驾南伐宋安北将军徐州刺史武陵王骏遣
将冯文恭至萧城前军破之 宋文帝
又遣其弟太尉江
夏王义恭率众赴彭城太武登亚父冢以望城内遣送
其俘蒯应至小市门宣诏劳问义恭等义恭等问应 …… (第 72b 页)
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颇相礼
接授叟末佐不称其怀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时蜀
沙门法成率僧数千人铸丈六金像 宋文帝
恶其聚众 (第 97b 页)
曰孝武大明五年立明堂其墙宇规范拟则大庙唯十
二间以应期数依汉汶上图仪设五帝位 太祖文
皇帝
对飨鼎俎簠簋一依庙礼梁武帝即位之后移宋时太
极殿以为明堂无室十二间礼疑议云祭用纯柴俎瓦
樽文于 (第 18b 页)
   (其/首)
袁淑字阳源陈郡阳夏人也父豹丹阳尹太尉长史淑
少有风气年数岁伯父湛谓家人曰此非凡儿至十馀
岁为姑夫王弘所赏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文彩

遒艳纵横有才辩本州命主簿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并
不就彭城王义康命为司徒军司祭酒义康不好文学
虽外相礼接意好甚疏刘湛淑从母兄也欲其附已而
淑不以为意由是大相乖失淑乃为诗曰种兰忌当门
怀璧莫向楚楚少别玉人门非植兰所寻以久疾免官
元嘉二十六年累迁尚书吏部郎其秋大举北伐淑侍
坐从容曰今当席卷赵魏检玉岱宗臣逢千载之会愿
上封禅书一篇 文帝
曰盛德之事我何足以当之出为 …… (第 39a 页)
当复为三公
或有欲与顗婚者顗父洵曰顗不堪正可与悯孙婚耳
时悯孙在坐流涕起出早以行操见知初为扬州从事 文帝
安北参军孝武即位稍迁尚书吏部郎太子右卫
率孝建元 (第 41a 页)
文帝
讳日群臣并于中兴寺入关斋中食 …… (第 41a 页)
与吴兴馀杭人也父名祖武帝闻其有干力召补
队主从征伐封关中侯历二县令天与善射弓力兼倍
容貌严毅笑不解颜 文帝
以其旧将子使教皇子射元
嘉二十九年为广威将军领左细仗元凶入弑事变仓
卒旧将罗训徐牢皆望风屈谢天与不暇 (第 49b 页)
大使巡行天下散骑常侍袁愉表其淳行 文帝
嘉之敕
榜表门闾蠲其税调改所居独枫里为孝行焉太守孟
顗察孝廉不就子原平字长恭又禀至行养亲必以己
力佣 (第 44a 页)
预晋征南将军曾祖
耽避难河西因仕张氏苻坚平凉州父祖始还关中兄
坦颇涉史传武帝平长安席卷随从南还元嘉中 文帝
任遇坦甚厚历后军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坦晚岁入南 …… (第 20a 页)
朝廷常以伧荒遇之虽复人才可施每为清途所隔坦
常以此慨然尝与 文帝
言及史籍上曰金日磾忠孝淳
深汉朝莫及恨今世无复此辈人坦曰日磾忠美诚如
圣诏假使出于今世养马不暇岂辩见 …… (第 20b 页)
率众见就共守此城
大功既立取钟无晚耸夫信之率所领就骥及至知城
不可守又无粮食于是引众去骥亦委城南奔白 文帝
夲欲以死固守缘耸夫入城便走人情沮败不可复禁
上怒使建威将军郑顺之杀耸夫于寿阳耸夫吴兴武
康人勇果有气 …… (第 21b 页)
版弘文行九真太守至是继父为刺史亦以宽和得众
袭爵龙编侯元嘉四年 文帝
以廷尉王徽为交州刺史
弘文被徵会得重疾孛以就路亲旧见其患笃劝待病
愈弘文曰吾世荷皇恩仗节三世常欲投躯 …… (第 26a 页)

文帝
深惜之曰景茂方堪大用岂直以清苦见惜子师
门原乡令元嘉初 (第 27b 页)
文帝
遣大使巡行四方兼散骑常侍
王歆之等上言宣威将军陈南顿二郡太守李元德清
勤均平奸盗止息彭城内史魏恭子廉 (第 27b 页)
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
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古有金石弄为诸桓所重
桓氏亡其声遂绝唯炳传焉 文帝
遣乐师杨欢就炳受
之炳孙测亦有祖风齐史隐逸有传炳从父弟彧之字 …… (第 3b 页)
供诸兄弟子无衣者乡里少年相率受学道虔常无食
以立学徒武康令孔欣之厚相资给受业者咸得有成 文帝
闻之遣使存问赐钱三万米二百斛悉供孤兄子
嫁娶徵员外散骑侍郎不就累世事佛推父祖旧宅为
寺至四月八日每请 (第 5a 页)
像请像之日辄举家感动焉道虔
年老菜食恒无经宿之资而琴书为乐孜孜不倦 文帝
敕郡县使随时资给卒子慧锋脩父业不就州辟
孔淳之字彦深鲁人也祖惔尚书祠部郎父粲秘书监 …… (第 5a 页)
季鼓琴并新声变曲其三调游弦广陵止息之流皆与
世异 文帝
每欲见之尝谓黄门侍郎张敷曰吾东巡之
日当宴戴公山下也以其好音长给正声伎一部颙合
何尝白鹄二声以为一调 …… (第 9a 页)

耳尝行路邻人认其所著屐麟士曰是卿屐邪即跣而
反邻人得屐送前者还之麟士曰非卿屐邪笑而受之
宋元嘉末 文帝
令仆射何尚之抄撰五经访举学士县
以麟士应选不得已至都尚之深相接重谓子偃曰山
薮故多奇士沈麟士黄叔度之 …… (第 28b 页)
  梁
何点字子晰庐江灊人也祖尚之宋司空父铄宜都太
守铄素有风疾无故忽害点母王氏坐法死点兄弟以

此无宦情点兄求字子有宋元嘉初为 文帝
挽郎历位
太子洗马丹阳郡丞清退无嗜欲后为太子中舍人泰
始初妻亡还吴葬旧墓除中书郎不拜仍住吴隐居波
(第 34a 页)
帝初又见亲任遂至殿中侍御史元嘉十二年转南台
御史始与王浚后行参军复侍太子于东宫迁员外散
骑侍郎 文帝
每出军常悬授兵略二十九年重遣王元
谟等北侵配爰五百人随军碻磝衔中旨临时宣示孝
武至新亭大将军江夏王义 …… (第 16b 页)
将作大匠爰便僻善事人能得人主微旨颇
涉书传尤悉朝仪元嘉初便入侍左右预参顾问既长
于附会又饰以典文故为 文帝
所任遇大明世委寄尤
重朝廷大礼仪非爰议不行虽复当时硕学所解过人
者既不敢立异议所言亦不见从孝武崩公除 …… (第 17b 页)
政当复有赦耳复赦群小诛戮亦复如先帝自
群公诛后无复忌惮无日不游走所幸潘妃本姓俞名
尼子王敬则妓也或云 宋文帝
有潘妃在位三十年于
是改姓曰潘其父宝庆亦从改焉帝呼宝庆及法珍为
阿父虫免及东冶营兵俞灵运为阿免帝与法 (第 37b 页)
十馀里尚出大军逆战特
军败绩斩特及李辅李远皆焚尸传首洛阳在位二年
其子雄僭称王追谥特景王及僭号追尊曰 景皇帝

号始祖
李流字元通特第四弟也少好学便弓马东羌校尉何
攀称流有贲育之勇举为东羌督及避地益州刺史赵 …… (第 75a 页)
舆诣成都雄迎之于门执版延坐拜丞相尊曰范贤
长生劝雄称尊号雄于是僭即帝位赦其境内改年曰
太武追尊父特曰 景帝
庙号始祖母罗氏为太后加范
长生为天地太师封西山侯复其部曲不豫军征租税
一入其家雄时建国草创素无法式诸 …… (第 79b 页)
僭即天王位超先以番禾得小鼎以为神瑞大赦改元
为神鼎追尊父宝为 文皇帝
母卫氏为皇太后妻杨氏
为皇后以弟超有佐命之勋拜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
诸军事辅国大将军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封 (第 115a 页)
兴国为世子元嘉五年改年承元明年遣世子兴国攻
秦为秦王慕末所禽复立兴国母弟菩提为世子蒙逊
尝遣使求书于 宋文帝
并给之又就司徒王弘求搜神
记弘亦与之八年复遣其尚书郎宗舒左常侍高猛称
臣朝贡于魏继遣其子安周内侍八年 (第 58b 页)
节都督百济诸军事镇东将军百济王宋武帝践阼
进号镇东大将军少帝景初二年腆遣长史张威诣建
康贡献元嘉二年 文帝
诏兼谒者闾邱恩子兼副谒者
丁敬子等往宣旨慰劳其后每遣使入贡七年百济王 …… (第 17b 页)
军领东夷中即将辽
东郡公高句丽王自后贡使相寻宋文帝元嘉十三年
魏太武灭燕燕主冯弘奔句丽北丰城表求迎接 文帝
遣将军王白驹赵次兴迎之并令句丽资遣琏不欲弘
南乃遣其将孙漱高仇等袭弘杀之白驹等率所领七
千馀人生禽漱 (第 42b 页)
杀仇等二人琏以白驹等专杀遣使执
送之 文帝
以远国不欲违其意下白驹等狱既而原之 …… (第 42b 页)
是岁太武亦遣散骑常侍封拨诏琏生送弘琏既杀弘
太武怒将讨之乐平王丕等议待后举乃止明年 文帝
欲侵魏诏琏送马琏献八百匹于宋孝武孝建二年琏
遣长史董腾奉表慰国哀再周并献方物大明二年又
献肃慎楛矢石 (第 43a 页)
为镇南将军镇宕昌以次子顺为镇东将军秦州刺史
守上邽保宗谋袭难当事泄被系时宋梁州刺史甄法
护刑政不治 宋文帝
遣刺史萧思话代任难当以思话
未至遣将举兵袭梁州法护委镇奔洋州难当遂有汉
中之地寻而思话使其司马萧道成 …… (第 39b 页)
讨之取上邽又诏喻难当奉
诏摄守寻而倾国南寇规有蜀土袭宋益州攻涪城又
伐巴西获维州流人七十馀家还于仇池 宋文帝
怒遣
将裴方明等伐之难当为方明所败弃仇池与千馀骑
奔上邽太武遣中山王辰迎之赴行宫方明既尅仇池
以保宗 …… (第 40b 页)
曰汝曹知之乎孤则易折众则难摧努力一
心然后社稷可固言终而卒慕瑰立先是宋所授阿豺
命竟未至慕瑰复奉表通 宋文帝
授慕瑰陇西公慕瑰
亦有才略招集秦凉亡业之人及羌戎杂吏众至五六
百落南通蜀汉北交凉州赫连部众转盛太武时 …… (第 53a 页)
恃功多有表请太武不从于是贡献颇简仍复通使于 宋文帝
进封慕瑰为陇西王太延二年慕瑰卒弟慕利
延立诏遣使册谥慕瑰曰惠王复拜慕利延镇西大将
军仪同三司改封西平 …… (第 53b 页)
那等讨之于白兰
慕利延遂入于阗国杀其王死者数万人南破罽宾遣
使通宋求援献乌丸帽女国金酒器胡王金钏等物

文帝
赐以牵车七年遂还旧土慕利延死树洛干子拾
寅立始邑于伏罗川其居止出入窃拟王者拾寅奉脩
职贡受魏正朔又受 …… (第 54a 页)
诃复惧诛谋归国请
兵迎接上拒其使嵬王乃止八年其名王拓拔木弥请
以千馀家归化上复不纳是岁河南王移兹裒死 文帝
令其弟树归袭统其众平陈之后夸吕惧移兵及之逃 (第 61a 页)
阮弥之遣队主桓
道生率兵赴讨攻区粟城不克乃引还十二年十五年
十六年十八年每遣使入献献既陋薄而寇盗不已
忿其违慠二十三年使交州刺史檀和之振武将军
宗悫伐之和之遣司马萧景宪为前锋阳迈闻之惧欲 (第 23a 页)
 浚池密树如织金汤自固板干不勤 北堰中堰南

 堰相传 宋太祖
引汾水灌晋阳县城今有遗迹 五
 代史引汾晋二水以灌之水自城门入而积草自城
 中漂出塞之及班师继元决城 (第 22b 页)
 长城东包白登属之西山广轮数十里引武川水注

 之苑中疏为二沟分流宫城又穿鸿雁池  太祖

 于白登山见熊将数子顾谓冠军于栗磾曰卿勇干
 如此宁能搏之乎对曰天地之性人为贵若搏之不
 胜岂不 (第 2a 页)
 城东柏堂以宠琅琊公主欲其来往无所避忌侍卫

 皆出外辛卯遇盗兰京而殂时年二十九葬峻成陵
 齐初追谥文襄庙号世宗
 安定郡公追尊 太祖文
帝宇文泰字黑獭代郡武川
 人世居朔野为大人有普回者因狩得玉玺三枚文
 曰玺普回以为天授魏天兴初四世祖 (第 41b 页)
 代之不浃日辄五万今欲继统非庐陵王莫可后怒
 罢议久之召谓曰朕数梦双陆不胜何也对曰双陆
 不胜无子也天其意者以儆陛下乎 文皇帝
身蹈锋
 镝勤劳而有天下传之子孙先帝诏陛下监国陛下
 掩神器而取之十有馀年又欲以三思为后且姑侄
 与 (第 53a 页)
 决焉终日怡怡无愠色劳谦善诱不以富贵骄人泰
 常八年卒年三十五明元临丧悲恸赐通身隐起金
 饰棺丧礼一依安城王叔孙俊故事赠 宜都王
谥曰
 文成太武每与群臣谈宴未尝不叹息以为自道武
 来佐命勋臣文武兼济无及之者
丘堆代人美容仪以忠谨 …… (第 22b 页)
 爵会稽公卒于泾州刺史
穆寿观子袭爵尚乐陵公主拜驸马都尉明敏有父风
 太武爱重之擢下大夫敷奏机辨有声内外迁侍中
 中书监领南部尚书进爵 宜都王
加征东大将军寿
 辞曰臣祖崇先皇之世屡逢艰危幸天赞梁眷诚心
 先告故得效功前朝流福于后昔陈平受赏归功 (第 30a 页)
 也武王以为然乃具革车三十乘入仪之梁齐兴师

 伐梁仪使其舍人冯喜之楚借使之齐齐王乃解兵
 仪相魏一岁卒于魏也

郅都河东人以郎事 文帝景帝
时为中郎将敢直谏面
 折大臣于朝尝从入上林贾姬在厕野彘入厕上目
 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 …… (第 24b 页)
 史
薛谨字法顺辩子容貌魁伟随刘裕渡江位府记室参
 军辩归魏谨亦来奔授河东太守后袭爵汾阴侯始
 光三年与 宜都王
奚斤共讨赫连昌擒其东平公乙
 兜克蒲坂遂以新旧百姓并为一郡除平西将军复
 为太守神麚三年除使持节秦州 …… (第 33a 页)
 可缚至麾下矣王曰善遂擒建德降世充王入观隋
 宫室收进曰峻宇雕墙殷以亡土阶茅茨尧以昌始
 皇兴阿房而秦祸速 文帝
罢露台而汉祚永王重其
 言俄授天策府记室参军从平刘黑闼封汾阴县男
 尝上书谏止畋猎王答曰览所陈知成我 (第 5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