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易類
書類
詩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正史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法制類
雜史類
紀事本末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天文算法類
譜錄類
法家類
醫家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其耕事故用天仓也周语立春之日农祥晨正至二

 月初吉王祼鬯而行耤礼汉文用亥日耕耤祠先农
 明帝耕以二月章帝耕以正月乙日晋武帝以正月
 丁亥 宋文帝
以正月上辛后吉亥齐武帝时王俭谓
 亲耕用立春后亥日经无明文何佟之云少牢馈食
 礼禘太庙用丁亥郑元以不 …… (第 8a 页)
          右耕耤之礼
汉书文帝本纪后二年春正月丁亥诏曰夫农天下之

本也其开藉田(应劭曰古者天子耕藉田千亩为天下/先藉者帝王典藉之常也韦昭曰藉借)
(也借民力以治之以奉宗庙且以劝帅天下使务农也/臣瓒曰 景帝
诏曰朕亲耕后亲桑为天下先本以躬亲)
(为义不得以假借为称也藉谓蹈藉也师古曰瓒说是/也国语曰宣王即位不 …… (第 18a 页)
    啬夫下种藉田亦曰帝藉亦曰耕藉亦曰东
    耕亦曰亲耕亦曰王耕
十三年春二月甲寅诏曰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
其具礼仪 景帝
本纪二年诏曰朕亲耕以奉宗庙粢盛为天下先
武帝本纪征和四年上耕于钜定(应劭曰齐/国县也)
昭帝本纪始元 …… (第 18b 页)
事竟不行后哀帝欲复行其典亦不能遂
宋书礼志宋文帝元嘉二十年 太祖
将亲耕以其久废
使何承天撰定仪注史学生山谦之己私鸠集因以奏
闻乃下诏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一夫辍耕饥 (第 23a 页)
(元年六二年南郡秦丰平原女子迟昭平起兵陵三年 景帝
世孙齐武王演及弟光武帝秀起兵舂 兴复)
(汉室平林陈/牧廖湛起兵)癸未(汉兵诛新莽淮阳王刘圣公称帝 (第 41b 页)
(寻废 文帝
子/湘东王彧立) 乙巳废帝永光元年八月改为景和元
年十一月明帝立改为泰始元年(七崩是年北魏文成/帝 (第 3a 页)
    蕙田案此以进贤冠为缁布冠遗象故晋王
    公以下初加进贤冠惟天子用古制始加缁
    布也进贤冠又以梁之多少分贵贱
宋书 文帝
本纪元嘉十六年十二月乙亥皇太子冠大
赦天下 (第 17a 页)
 贬坐是沉滞累年谢惠连爱幸会稽郡吏杜德灵及
 居父忧赠以五言诗十馀首坐废不豫荣伍尚书仆
 射殷景仁爱其才乃白 文帝
言臣小儿时便见此文
 而论者云是惠连其实非也 (第 33a 页)
文帝
曰若此便应通之
 元嘉七年乃为彭城王义康参军阎缵父卒继母不 (第 33a 页)
 (星不同尧典犹之三统元嘉不同月令矣/此则岁差使然唐宋以来又去元嘉远)

后汉书志元和二年二月甲寅制书曰史官用太初邓
平术冬至之日日在斗二十一度而术以为牵牛
晋书志后秦姚兴时当孝武太元九年岁在甲申天水
姜岌造三纪甲子元术其略曰观象之道必审日月之
行然后可以上考天时下察地化殷纪斗分粗故不施
于今乾象斗分细故不得通于古景初斗分虽在粗细
之中而日之所在乃差四度今治新法日在斗十七度
天正之首岌以月蚀捡日宿度所在为数术者宗焉

宋书志 宋太祖
颇好历数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私撰新
法元嘉二十年上表曰汉代杂候清台以昏明中星课
日所在虽不可见月盈则蚀必 (第 19b 页)
十六日立夏案五年三月门下駮依武皇夏阙读令今
正服渐备四时读令是祗述天和隆赫之道谓今故宜
读夏令奏可 宋太祖
常读土令三公郎中每读时令皇帝临轩百僚 (第 56a 页)
 锥指传曰大野泽名正义曰地理志大野泽在山阳
 钜野县北东原即今之东平郡蔡氏曰东原在徐之
 西北而谓之东者以在济东故也汉东平国 景帝

 名济东国益知大野东原所以志济也渭案今山东
 兖州府钜野县西有钜野故城何承天曰钜野湖泽
 广大南 (第 6a 页)
 州幅裂八年而天下合于唐唐得天下一百三十年
 明皇恃其承平荒于酒色渔阳窃发四海横流肃代
 以降方镇跋扈陵迟至于五代朝成夕败有如逆旅
  太祖
起而拯之东征西伐大勋未集太宗嗣而成之
 凡二百二十有五年然后大禹之迹复混而为一由
 是观之上下一千七 (第 10a 页)
 (监先是王导辅政以宽和得众庾亮以法裁物颇失/人心至冰经纶时务升擢后进朝野注心咸曰贤相)

 (殷浩为扬州刺史参综朝权王敦为大将军侍中上/表曰臣备位宰辅谢安为中书监录尚书省事 宋文)
 (帝
初徐羡之为司空录尚书事后以江湛王僧绰俱/为侍中任以机密后又以殷景仁为侍中左卫将军)
 (与侍中右卫将 …… (第 39b 页)
 (事加给事中与殷景仁并被任遇湛常云今代宰相/何难此正可当我南阳郡汉代功曹耳沈演之为侍)
 (中卫将军 文帝
谓之曰侍中领卫俱为优重此盖宰/相便坐卿其勉之齐王俭为侍中尚书令常谓人曰)
 (江左风流宰相惟有谢安盖 (第 39b 页)
          右三国
晋书杨济传济有才艺常从武帝校猎北芒下与侍中
王济俱著布裤褶骑马执角弓在辇前猛兽突出帝命
王济射之应弦而倒须臾复一出济受诏又射杀之六
军大叫称快

          右晋
宋书 文帝
本纪元嘉二十五年三月庚辰车驾校猎
礼志元嘉二十五年闰二月大蒐于宣武场主胄奉诏
列奏申摄剋日校猎百官备 (第 7b 页)
 高皇帝以有功加其父史皇孙以旁支干大统有以

 知汉之昭穆不正也唐以 景皇帝
为大祖而上有献
 懿二祖贞元中用陈京议迁献懿于别庙而 (第 43b 页)
景皇帝
 
正东向之位有以知唐之昭穆不正也汉唐犹然又
 况晋隋五代之末造乎祖位定而昭穆正者殷周与
 本朝是也
  (第 43b 页)
 尽则祧则祧常存四亲庙也虽然如此若后世之君
 有中兴大勋业者亦当为不祧之主如祖宗也若汉
 高祖为创业之主 文帝
为大宗武帝为世宗此二宗
 者后世祧之犹可若光武复兴后世安得不立为宗
 也又如东汉既灭刘先主复立汉嗣后 (第 11b 页)
 (邵宝日格子曰童汪踦以战死鲁人问于孔子丧而/勿殇是故有有功而勿殇有有德而勿殇有封拜而)
 (勿殇其/亦可也)
明成祖实录永乐四年二月壬午 宜都王
贵爧讣闻礼
部言王四岁而薨为下殇无辍朝赐祭加谥之礼上曰 (第 25b 页)
 (文王为昭武王为穆自其始袝而已然管蔡郕霍为/文之昭邘晋应韩为武之穆子孙亦以为序而不易)
 (则昭穆不可易也但其论天子庙制谓周孝王时武/王亲尽始立武世室孝王乃共王之弟而各为一世)
 (又以 宋太祖
太宗哲徽钦高皆兄为穆而弟为昭则/又紊昭穆矣如何休颖达并立庙而同昭穆则齐之)
 (孝昭懿惠兄弟四人相继 (第 28b 页)
古门人于师无服心丧三
年祥日之哭所以终哀非服丧三年矣今圣代不可守
以循常之名例当博纳同异斟酌而用焉 宋文帝
袁皇后( (第 4a 页)
太祖
(第 4a 页)
宜都王
妃崩/于显阳殿谥曰宣皇后)
宋书文帝元嘉十七年七月元皇后崩兼司徒给事中 …… (第 4a 页)
门设凶门柏历至西上阁皇太子
于东宫崇正殿及永福省并设庐诸皇子未有府第者
于西解设庐
齐高昭刘皇后(归 太祖
宋泰豫元年殂归葬宣帝墓侧/升明三年赠齐国妃建元元年尊谥昭)
(皇/后)
南齐书礼志建元四年高帝山陵昭 …… (第 4b 页)
 光之烈皇后明之德皇后非谓欲连帝谥也然质家

 尚单文家尚复如唐贞观中长孙皇后谥文德后太
 宗谥 文皇帝文
德自是复谥其议自用二名偶同太
 宗之谥尔中宗谥孝和赵氏谥和思言取帝谥配其
 后昭成肃明元献章钦睿真昭 (第 8a 页)
 图经长宁陵𨽻建安县东北二十五里与武帝陵相
 近今未详所在
 元和郡县志长宁陵在上元县东北二十二里
 集古录 宋文帝
神道碑 (第 35a 页)
太祖
文皇帝之神道凡八 …… (第 35a 页)
 南齐书文惠太子葬崇安陵郁林王立追尊为文帝

 庙称太宗
 齐皇后传文安王皇后葬崇安陵 景帝
脩安陵
 元和郡县志永(南齐书/作脩)安陵在丹阳县东北二十六
 里明帝父也
海陵恭王墓
 南齐书海陵 …… (第 39a 页)
 存约俭

(附/)安宁陵
 梁书昭明太子统大通三年四月乙巳薨高祖幸东
 宫临哭尽哀诏敛以衮冕五月庚寅葬安宁陵 陈景帝
瑞陵
 陈书永定元年冬十月追尊皇考曰 (第 42a 页)
景皇帝
皇妣董
 太夫人曰安皇后癸未 (第 42a 页)
景帝
陵曰瑞陵
武帝万安陵
 陈书永定三年六月丙午帝崩于璿玑殿秋八月丙 (第 42a 页)
 唐礼乐志开元十五年敕宣皇帝光皇帝陵以县令
 检校州长官岁一巡
太祖兴宁陵
 唐书武德元年六月追谥皇祖曰 景皇帝
(第 1b 页)
太祖

 
唐地理志兴宁陵在咸阳县咸阳原
世祖永康陵
 唐书武德元年六月追谥皇考曰元皇帝庙号世
 祖
 太平寰宇 (第 1b 页)
记唐永康陵在三原县北二十八里
 唐礼乐志开元二十八年制以宣皇帝光皇帝 景皇
 帝
元皇帝追尊号谥有制而陵寝所奉未称建初启
 运陵如兴宁永康陵置署官陵户春秋仲月分命公 …… (第 2a 页)
 左武卫将军高侃 中宗
定陵
 旧唐书景龙四年六月壬午帝崩于神龙殿十一月
 己酉葬于定陵
 永和郡县志定陵在富平县西北十五里 (第 34a 页)
龙泉山
 唐书和思顺圣皇后赵氏神龙元年追谥曰恭皇后
  中宗
崩藏灵事韦庶人不臣不得祔有司加上尊谥
 以后祔定陵
 定陵陪葬 …… (第 34a 页)
 务必求诸道不作无益故舜葬苍梧不变其肆禹葬
 会稽不改其列周武葬于毕陌无丘陇之处汉文葬
 于霸陵因山谷之势禹非不忠启非不顺周公非不
 悌 景帝
非不孝也其奉君亲皆从俭觳宋文公始为
 厚葬用蜃炭益车马其臣华元乐莒春秋书为不臣
 秦始皇骊山鱼膏为灯 …… (第 39b 页)
 五代史行密卒渥嗣立天祐五年纪祥缢杀之溥僣

 号追尊为烈宗 景皇帝
陵曰绍陵
 肃陵
 五代史渥死隆演以次当立即吴王位改天祐十六
 年为武义元年二年五月卒弟溥立僣号追尊 (第 61a 页)
 所为政载在国史生有爵则没宜有谥号以逊位言
 则可比于高皇帝之追谥元顺帝以亲亲言则可比
 于宪皇帝之追谥 景皇帝
且永乐初文皇帝诏丧葬 (第 9b 页)
   铜斗

南史宋张永尝开真武湖遇古冢冢上得一铜斗有柄 文帝
以访朝士何承天曰此斗王莽三公亡皆赐之一
在冢外一在冢内时三台居江左者唯甄邯此必邯之
墓及启冢又得一斗 (第 1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