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傳記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詩文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兵部侍郎邢玠为军门总督使。前后调发十二万兵。运粮数十万石。○丁酉七月。倭贼掩击我军。统制使元均,水使 李亿
祺,崔湖等皆败死。贼踰咸阳至南原。天将杨元。率兵七千御之。大败。仅以身免。遂分兵北上。肆抢掠。全罗, (第 398H 页)
。分头把截于宜宁,蔚,庆之间。逐日血战。又以巨济之贼。水犯全罗之境甚易。故令三道舟师将李舜臣,元均, 李亿
麒等。领水军万馀。把截于闲山岛。以备西犯之路。此小邦今日备贼形势大槩。而其他调发之军。悉赴总兵营下。 (第 180H 页)
   上元日。谢赵棐元送酒。
   甲午四月。以武科别试试官赴统营。试取武士毕。与权都元帅慄,李统相舜臣,全罗左水使 李亿
祺,忠清水使具思稷,长兴府使黄世德,固城郡守赵凝道,熊川县监李云龙。谨和李统相闲山岛吟一绝。呈李统相
 小学书真百世师。程朱正脉寓于斯。诸君勉尽修行力。共作醇儒辅 圣时。(附慕斋原韵)
上元日。谢赵棐元送酒。

罗雀门前叹世情。感君送酒酒盈瓶。本欲治聋聋又甚。醉眠难听疾雷声。
甲午四月。以武科别试试官赴统营。试取武士毕。与权都元帅慄,李统相舜臣,全罗左水使 李亿
祺,忠清水使具思稷,长兴府使黄世德,固城郡守赵凝道,熊川县监李云龙。谨和李统相闲山岛吟一绝。呈李统相 (第 214L 页)
  [人物品评]
李世绩简选偏裨。必择其状貌丰厚者曰。薄命之人。不可与成功名。裴行俭曰。士当先器识而后文艺。诚哉言乎。甲午春。余以三嘉知县。冒忝舟师试官。时李

某为统制使。元均为岭南右水使。 李亿
祺为湖南右水使。具思稷为湖西水使。留连半月。察其为人。则元水使粗厉无谋。又失众心。李水使浮虚不实。神 (第 257H 页)
取时。以有名文官参试官差定起送事。都元帅权慄处移牒矣。三嘉县监高尚颜参试官差定。故试官臣及全罗右水使 李亿
祺,忠清水使具思稷。参试官长兴府使黄世德,固城县令赵凝道,三嘉县监高尚颜,熊川县监李云龙等。以今四月 (第 299L 页)
使元均于露梁。夹击贼。转至泗川。焚十馀艘。进军唐浦。遇贼二十馀艘。殪其酋。歼其众。与全罗右水军节度使 李亿
祺。合军于唐项浦。破贼 (第 73H 页)
。已为招集。三十日。发船为计。兼观察使李洸。亦虑其兵势孤弱。令本道右水使。率其舟师。继臣之后。右水使 李亿
祺移文内。同月三十日发船云。待其至。盛齐兵威。一时发船之由。已为驰 启。向内之贼。将迫畿甸。自臣以下 …… (第 124H 页)
冒锋刃决死生。要截其归路。撞破其船。则庶有顾忌直还之虑。今五月初四日鸡初鸣。发船直向同道。一边右水使 李亿
祺处。斯速驰到事。星火移文。
玉浦破倭兵状
谨 启为剿灭事。前因祗受有 旨与庆尚右水使合力攻破贼船事 (第 124H 页)
。今五月初四日丑时。发船。本道右水使 李亿
祺率舟师继臣之后事。移文缘由驰 启。同日同时。舟师诸将。板屋船二十四只,挟船十五只,鲍作船四十六只领 …… (第 124H 页)
灭其船计料。而贼船留泊等地。形势狭浅。板屋大船。容战甚难。本道右水使 李亿
祺未及驰来。独赴贼中。势甚孤危。与元均相对画计。别得奇策。拟雪 国家之耻。本道都事崔铁坚牒呈。虑外忽 …… (第 126L 页)
相继作综。稍稍移犯巨济以西。沿海邑户。焚荡得利。有若转烛。不胜愤郁。一边徵聚道属舟师。一边本道右水使 李亿
祺处。合力攻破之意移文。而水路遥远。风之顺逆。亦难预度。故以六月初三日。营前洋齐会驰援为言矣。五月二 …… (第 128L 页)
节制无人。留防兴阳县。策应待变事申饬。五月二十九日。臣独领战船二十三只。与虞候李梦龟率领。先期发行。 李亿
祺处。具由移文后。直到露梁洋中。则元均只率三只战船。移在河东船沧。见臣之舟师。促橹来会。详问贼踪矣。 …… (第 128L 页)
。无意杀害。痛哭以归。同日唐浦外洋。被逐倭船。今向巨济云。故更与诸将。申明约束。将欲发船。本道右水使 李亿
祺。率战船二十五只。来会于臣所驻之处。诸船将士。常虑孤弱。而连战方困之馀。得见援师。莫不踊跃。臣乃与 (第 131H 页)
李亿
祺。讨论破贼之策。仍以日暮。与之偕行巨济,固城两境凿梁洋中。结阵经夜。初五日。朝雾四塞。至晚乃捲。欲 …… (第 131H 页)
中箭坠落。他倭船四只。乘此苍皇之隙。悬帆北走。臣与 李亿
祺等所率诸将。分运接战。又尽围抱。许多舟中贼徒。或投水不暇。或攀缘岸下。或登山北走。战士等持枪剑挟弓 …… (第 132H 页)
。各尽死力追捕。斩头四十三级。倭船全数焚灭后。故留一船。以开归路。日已曛黑。登陆之倭。未尽歼捕。乃与 李亿
祺。乘昏还出海口。结阵经夜。初六日晓头。防踏佥使李纯信。以唐项浦登山之贼。必乘所留之船。乘晓潜出。率 …… (第 132H 页)
水使 李亿
祺,元均等。罢阵各还矣。加德搜讨之日。仍向釜山等处。欲歼厥种。而连遇大贼。转斗海上。兵粮已尽。士卒困 …… (第 133L 页)
之计。且本道兵使关内。犯京凶丑。夺骑漕船。由西江下来。漕船夺骑。万无其理。意外之变。亦不可不虑。臣与 李亿
祺相议。更探加德等岛。迄无贼踪。然后旋师还营。加德以西纵横出入之贼。既多焚船。又多死伤。而登山漏捕之 …… (第 133L 页)
。庶几收斩。而庆尚沿海鲍作等。逢箭死倭。多数斩来。臣以他道大将捧上未稳。元均处入纳事开说以送。元均, 李亿
祺等诸将所斩。几至二百级。或漂溺海中。或斩首沈失。其数亦多。倭物内不关倭服米布等物。或分给战士。或馈 …… (第 135H 页)
。有 旨书状未到之前。庆尚海路之贼。同道右道沿海之地。稍蚕焚掠。已犯泗川,昆阳,南海等境。本道右水使 李亿
祺,庆尚右水使元均等处。文移约束。或全船捕斩。或合力剿灭后。六月初十日。还营缘由。已为驰 启。而有  …… (第 136H 页)
等。乘小船在后。观望者几至三十馀只。既为撞破。则云集斩头。大槩臣诸将所斩。及庆尚右水使元均本道右水使 李亿
祺等所率诸将所斩。并几至二百五十级。而其间溺死洋中。或斩头沈失者。亦不知其几许。倭物内不关衣服米布等 …… (第 139H 页)
长驱来犯。终至于腹背受敌。兵分势弱。极为可虑。治兵整旅。枕戈待变。更通即时率舟师驰进事。与本道右水使 李亿
祺。约束罢阵。被掳生擒人。各令所擒之官。赈恤安居。事定后。还送旧土事开谕。诸将军吏等。奋不顾身。终始 …… (第 141L 页)
。上犯贼徒。昼伏夜行。梁山,金海江等处。连续下来。卜物满载。显有逃遁之迹云。故同月二十四日。与右水使 李亿
祺等发船。舟师助防将丁杰。并为率领。南海境观音浦经夜。二十五日。到蛇梁洋中约会处。同道右水使元均相逢 …… (第 142H 页)
斩首一级。后分兵左右。欲入两江。而江口形势隘狭。板屋大船。容战不得。初昏。还到加德北边经夜。与元均, 李亿
祺等。达夜谋议。九月初一日。鸡鸣发船。辰时。过没云台。东风遽起。波涛汹涌。艰以制船。到花樽龟尾。倭大 …… (第 142L 页)
山前洋。探审贼船。则大槩五百馀只。船沧东边山麓岸下至列泊。而先锋倭大船四只。邀出草梁项云。即与元均, 李亿
祺等。约束曰。以我兵威。今若不讨还师。则贼必生轻侮之心。乃指旗督赴。右部将鹿岛万户郑运,龟船突击将臣 …… (第 143H 页)
使元均。率其所属舟师。围抱四面。无遗捕斩。臣及右水使 李亿
祺等。罢阵还师。元均厥后误闻贼船多至。解围而去。下陆倭人等。伐木为槎。尽渡巨济。鼎里之鱼。终至脱漏。 (第 145L 页)
发船不得。累日待风。今二月初二日发行。初七日。到巨济岛见乃梁。庆尚右水使元均相逢。初八日。本道右水使 李亿
祺追到同处。齐会约束。初十日。到熊川前洋。则同县留屯之贼。藏船深浦。设险浦口。多作巢穴。三道舟师合势 …… (第 151H 页)
邀截水路遁贼事。宣传官蔡津,安世杰等。五日再至。臣督率舟师。去二月初六日。发船。初八日。与本道右水使 李亿
祺,庆尚右水使元均等。齐会于巨济境闲山岛洋中。申明约束。同县地漆川梁,熊川境加德前洋等处。往来结阵。 …… (第 151L 页)
 天兵支待事烦。又无留军。欲令佥知郭再祐。先讨昌原。次进熊川云。众寡不敌。势未举讨。同月二十二日。与 李亿
祺及诸将等约曰。彼贼畏不出抗。又无陆兵袭后。他无歼灭之路。然而近多战伤。气势已挫。又审其浦口。则似无 …… (第 152H 页)
势似难能。故先使相遆归农。兼护病卒。鍊备兵粮。整槊舟楫。审闻 天兵消息。乘机驰截次。今四月初三日。与 李亿
祺约束。还到本道矣。接战时逢丸被伤人等。钵浦统船战亡人。一时并录。
统船一艘倾覆后待罪状
谨 启。臣 …… (第 153L 页)
力灭贼。以雪穷天之辱。
请湖西舟师继援状[二]
谨 启。臣所率战船四十二只。伺候小船五十二只。右水使 李亿
祺所率战船五十四只。伺候小船五十四只。战具随船数整齐。而熊川之贼。如前雄据。藏船深处。两边山峡。俯压 …… (第 156H 页)
朝廷各别星火申饬。忠清道舟师。并为不分昼夜继援。
逐倭船状
谨 启。臣去五月初七日下海。与本道右水使 李亿
祺,庆尚右水使元均等舟师合势。巨济境胸岛洋中结阵。苦待 天兵南下。陆兵入讨昌原,熊川。使雄据之贼。驱 …… (第 156L 页)
釜山,金海。移泊于熊川,荠浦,安骨浦等处。其他往来船只。不知其数。水陆俱举。显有西犯之意。与 李亿
祺,元均等。百尔筹策。贼路要冲之见乃梁,闲山岛洋中。把截列阵。六月二十三日夜间。熊川,荠浦分泊之船。 …… (第 157H 页)
讲和南来。臣不胜痛恚之积。虽有经略禁牌。整饬军船。要截归路。誓欲与贼同死。而去五月初七日。本道右水使 李亿
祺一时发船。庆尚道巨济境见乃梁止到。 …… (第 157H 页)
道。不甚遥远。续续分递。而右道则水路隔远。正当风高之日。冒涉危涛。不得容易往返。动经旬朔。令其道水使 李亿
祺。率战船三十一只。已于十一月初一日。先运发送。岁前修改战备。且休军兵。加造战舰。格军,水卒及括壮军 (第 165H 页)
。臣姑还本道。亲检整率。一齐回泊事。论理状 启后。去十二月十二日还营。时方检饬。督令整齐。全罗右水使 李亿
祺及忠清水使具思稷。并令率其所属舟师。期限内驰进事传令。
更请反汗一族勿侵之命状
谨 启为相考事。去 …… (第 176H 页)
夜回泊事传令。而右道战船之数。倍于左道。许多射格。必未能及期整齐。臣使从事官丁景达。巡检措置。右水使 李亿
祺期会处督送事申饬。伏请巡察使李廷馣处。并为各别督令入送事。令该司申饬行移。
还阵状[二]
谨 启为 …… (第 177H 页)
颐下不来。战船已为加造。格军充立无路。极为痛愤。全罗右道。则臣使从事官丁景达。巡检整饬。驰送于右水使 李亿
祺 …… (第 177H 页)
沿海各官军民。俾免水陆交侵之苦事。敢陈妄料。
请忠清水军节度使催促到阵状
谨 启为推考事。全罗右水使 李亿
祺。正月二十五日。忠清水使具思稷。二月初五日。所管诸将一齐领来事。定限传令后。 (第 178L 页)
李亿
祺牒呈内。罗州,务安,灵光等官入防水军都目状。并为全不 …… (第 178L 页)
已状 启矣。其馀二十一只战船。并皆新造。而无格趁未领来。故水军不捉送各官。更为发传令催促。大槩右水使 李亿
祺。当此凶贼发谋之时。未及期限。难免失期之罪。而无格军未及期限。告闷之报连续。各官水军。全不捉送。近 …… (第 179H 页)
朔。尚未到阵。期会重事。弛缓至于此极。自 朝廷各别催促。
请罪迟留诸将状
谨 启为推考事。全罗右水使 李亿
祺牒呈内。该道属各官浦战船正月二十日内。上道则营前洋。下道则加里浦前洋聚到事。军官并送催督矣。各官入 …… (第 179H 页)
出二十一只。固城境唐项浦七只。镇海境吾里梁三只。猪岛指向云云。臣即发传令于庆尚右水使元均,全罗右水使 李亿
祺等处。更严申约。一边巡边使李蘋处。依前约束。领军马驰进。剿捕下陆之贼事移文后。同日戌时。三道诸将。 …… (第 183H 页)
部将唐浦万户河宗海等三十一将。抄择舟师。助防将鱼泳潭定将。唐项浦,吾里梁等贼船住泊处。潜师驰送。臣与 李亿
祺,元均等。统率大军。永登场门贼阵前洋之甑岛洋中。鹤翼列阵。横截一海。前示兵威。后遏贼路矣。倭船十只 …… (第 183L 页)
领其所率诸将。直向同处矣。适汐水已退。日且奄暮。进击不得。唐项浦浦口。把截经夜。初五日晓头。臣及 李亿
祺结阵大洋。以应外变。鱼泳潭领诸将。直入同浦。同日未时到鱼泳潭等驰报内。贼倭尽为逃遁。倭船二十一只。 (第 184H 页)
满载盖瓦及王竹而列泊。故并为撞破焚灭云云。全罗右水使 李亿
祺诸将所报。亦为一㨾。假气残孽。莫敢抗战。弃船宵遁。当此之时。水陆相应。一时合攻。则庶可歼灭。而水陆 …… (第 184H 页)
忠清水使具思稷。尚未到阵。兵势似为孤弱。相势进剿次。今三月初七日。还到闲山阵中。三道诸将贼船焚灭数。 李亿
祺,鱼泳潭所报。详细磨鍊。开坐于后。倭物以抢掠之贼。别无有关之物。只有衣粮釜鼎木器等杂物。故搜得军卒 …… (第 184L 页)
县监高尚颜。参试官差定。故试官臣及全罗右水使 李亿
祺,忠清水使具思稷,参试官长兴府使黄世得,固城县令赵凝道,三嘉县监高尚颜,熊川县监李云龙等。以今四月 (第 187H 页)
处。传世男之言。
十八日丁未。晴。晓。李德弼,卞弘达来传。十六日晓。舟师大败。统制使元均,全罗右水使 李亿
祺忠清水使崔湖及诸将等多数被害云。不胜痛哭。有顷。元帅到来曰。事已至此。无可奈何。话到巳时。不能定策 (第 291L 页)
退。是夜。军中夜惊。扰乱不止。公坚卧不动。良久使人摇铃。乃定。
六月初四日。进屯唐浦前洋。全罗右水使 李亿
祺。率战船二十五只。举帆鸣角而来。诸船将士连战方困之际。得见援师。一军增气。公谓亿祺 …… (第 311H 页)
曰。倭贼鸱张。 国家危急。在于朝暮。令公来何迟也。
初五日。公与 李亿
祺早朝同发。至固城之唐项浦。与贼相遇。有一大船三层楼阁。外垂黑绡帐。前立青盖。贼将坐于其中。射斩之。 …… (第 311L 页)
。公令诸船追捕之。蛇渡佥使金浣,虞候李梦龟,鹿岛万户郑运。各全捕一船。合倭头三十六级。
初九日。公及 李亿
祺,元均。率诸将船。径诣天城,加德等地搜检。贼遁逃。不见形影。遂班师。
十四日。在本营。作 启草二本 …… (第 311L 页)
某为先锋。直捣日本国。某月某日发行云云。遣军官持其一本。投之京城路上。要使贼见之。
七月初八日。公与 李亿
祺,元均等。闻贼自梁山。将向湖南。各领诸船。进至固城之见乃梁。贼先锋三十馀船果至矣。而其后群船。无数 …… (第 311L 页)
国书。则曰日本与朝鲜舟师相战。败死者九千馀人云云。以此升正宪。
初九日。闻一枝倭船。驻屯安骨浦。公与 李亿
祺,元均等。领兵齐到。则贼裹船以铁。蔽以湿绵。见我师出死战之计。或持丸登岸。或在舟力斗。我军乘锐摧之 (第 312H 页)
。贼不能支。岸者走。舟者死。烧破四十二船。
九月初一日。公与 李亿
祺,元均,助防将丁杰等相议曰。釜山为贼根本。荡覆其穴。则贼胆可破。遂与进至釜山。则贼于屡败之馀。畏我 …… (第 312H 页)
唐。则仍图恢复。虽至不幸。君臣同死于我国之地。可也。且吾不死则贼必不敢来犯矣。
癸巳二月初八日。公与 李亿
祺相议进讨之计。发船进至釜山。则熊川之贼。扼釜山之路。据险藏船。多作巢穴。公或遗伏诱引。或出入挑战。 …… (第 312L 页)
。其中贼将。着金冑红甲。大呼促橹。我师以皮翎箭射贼酋。即仆于洋中。馀贼。亦皆射杀之。
二十二日。公与 李亿
祺及诸将相议曰。贼畏我 …… (第 312L 页)
无不惴惴。及公对狱。但陈事之首末。次序整整。少无傍引之语。大小叹服。有愿识其面者。
公在狱时。右水使 李亿
祺遣人奉书。问候于公。泣而送之曰。舟师不久必败。我辈不知死所矣。时北道土兵若干人。适以赴举来京。闻公 …… (第 316H 页)
母夫人丧。恳押去郎。成服发程。公恸哭曰。竭忠于国而罪已至。欲孝于亲而亲亦亡。
七月十六日。元均果败。 李亿
祺死之。三道舟师全没于贼。公时在草溪。元帅遣公驰往晋州。收集散兵。
八月初三日。闲山败报至。朝野震骇 …… (第 316H 页)
坐之原。德渊君茔北一里。
公之部曲。请为公立祠。 朝廷从之。刱建于左水营之北。 赐额忠悯。春秋二祭。 李亿
祺配之。湖南军民。追慕不已。争以其财。私作石碑。请刻于方伯。遣镇安县监沈仁祚。书曰。李将军堕泪碑。立 (第 321L 页)
所捕贼将楼船出洋中。近贼见而火之。贼咋而遁。是夜。军有虚惊。公牢卧不动。良久乃定。初四日。全罗右水使 李亿
祺带二十五舰。引诸将来会。军势遂振。初五日。至固城唐项浦。公遣哨船侦之。才出海报变。即连橹而进。则贼 …… (第 326L 页)
百将之兵。某日发行。直捣日本云。不封投贼路。以疑贼心。七月初七日。公与元均, 李亿
祺等会兵露梁。闻贼将犯湖南。遂进兵见乃梁。则贼船七十馀艘下营浅港。公曰。此非耀武之地。出残兵以饵之。 …… (第 327H 页)
。日暮雾暗。贼乃潜遁。只追破四十馀船。是役。馘者二百馀级。军声大振。进阶正宪。九月初一日。公与元均, 李亿
祺,丁杰等计曰。釜山。贼之喉也。进而扼之。贼必失其据。遂进逼釜山。则贼惊于屡败。守壁飞丸。郑运死之。 …… (第 327H 页)
不号哭曰。万民自此鱼肉矣。既对狱。 上释之。以白衣责功。既出。丁内忧。成服即行。七月十六日。元均败。 李亿
祺死之。元帅遣公入晋州。收散兵。 朝廷复以公为统制使。公自晋州至宝城。将士稍集。得精兵百馀。到会宁浦 …… (第 328H 页)
午。贼船又大至。公以所获楼船置前。去贼一里馀焚之。船中火药暴发。响焰腾震。贼又败退。已而。全罗右水使 李亿
祺悉舟师来会。合战于固城前浦。贼酋驾三层楼船。拥青盖。对战即射杀之。破三十馀船。馀贼登岸而走。自是屡 …… (第 333H 页)
贼。日午。贼船又大至。公以所获倭船置前行。去贼里许而焚之。火药暴发。焰腾响震。贼大败而走。全罗右水使 李亿
祺亦来会。合战于固城。又射层楼大酋杀之。破三十馀艘。贼登岸而走。遂与亿祺还营。贼又向湖南。公又进兵固 (第 342L 页)
梁前洋。军中夜惊。扰乱不止。公坚卧不起。良久使人摇铃。一军乃定。后六月四日。进至唐项前洋。全罗右水使 李亿
祺。领战船二十五艘来会。先是诸将。常以孤军深入为忧。至是见亿祺来。无不增气。翌日。诸军出外洋。诸贼阵 …… (第 351L 页)
中箭而死。焚船一百馀艘。斩贼二百一十馀级。溺水死者甚众。事 闻。进阶资宪大夫。后七月六日。公与元均, 李亿
祺等会于露梁。闻贼船七十馀艘移泊于见乃梁。我师至中洋。贼见兵盛。回船入港。港中。元有老营七十馀艘。作 (第 352H 页)
将乘大舰。坐层楼督战。舜臣麾兵进击。以筒箭丛射。楼上将倭。先中箭坠水。遂掩击大破之。既而。全罗右水使 李亿
祺。尽以所领舟师来会。遂偕至唐项浦。遇倭船大战。又射杀船楼上贼将。取其首。椎破三十船。贼大败。登陆而 …… (第 386L 页)
之。自此军声大振。捷闻。赏加舜臣资宪。
李舜臣大败倭兵于固城见乃梁。是时。倭贼大发舟师向湖南。舜臣与 李亿
祺。各促所领而进。遇贼于见乃梁。贼船蔽海而来。元均狃于前胜。直欲冲击。舜臣曰。此处海港隘浅。不足以用 …… (第 386L 页)

遣韩孝纯于闲山岛。设武科。试戍军赐第。从统制使李舜臣请也。
贼袭破舟师。统制使元均败死。全罗水使 李亿

祺,忠清水使崔湖等死之。闲山败报至。朝野震骇。 上召见备边司诸臣问之。庆林君金命元,兵曹判书李恒福。 …… (第 387H 页)
。亦当并削。然则征倭武将所存者。只李舜臣,权慄,元均,高彦伯四人而已。如权应铢之于永川。有收复之功。 李亿
祺之于舟师。赵儆之于幸州。有胜捷之功。金时敏,李光岳之于晋州。李廷馣之于延安。皆有全城之功。而俱被削 …… (第 388H 页)
药齐发。响焰腾震。贼环视气夺而去。是夜。军中大惊扰乱。舜臣坚卧不动。良久。使人摇铃乃定。会全罗右水使 李亿
祺。亦引水军来会。遂连兵而进。遇贼船三十馀艘于唐项浦。倭大将骑三层大楼船。帆用黑布。妆饰炫耀。舜臣麾 …… (第 389L 页)
躏陆道。动辄获利。而惟以水军为难。平秀家闻之。攘臂自当。率众下海。将犯湖南。元均告急于舜臣。舜臣复与 李亿
祺。合兵而进。遇贼兵于固城见乃梁。元均欲直趣击之。舜臣曰。见乃梁地狭隘。不足以用武。诱出于大洋击之。 …… (第 390H 页)
今国家兵粮。专恃湖南。而当此农节。丁壮荷戈戟。老弱疲转输。沿海诸邑之民。势将荡然失业。非小故也。乃与 李亿
祺等。回兵还营。遆军归农。
七月。李舜臣移营闲山岛。舜臣以本营僻左。难于控御。请移营闲山岛。从之。岛 …… (第 391L 页)
悉反其军政。刑罚残虐。一军愤怨。皆曰。贼至。唯有走耳。
七月。元均邀倭人于海中。兵败走死。全罗右水使 李亿
祺,忠清水使崔湖死之。倭人遂陷闲山岛。下陆长驱。朝野大震。○丁酉之乱。刑曹佐郎姜沆。从户曹参议李光庭 …… (第 393H 页)
起。使人摇铃。一军乃定。(昭代年考下同)
李舜臣连败倭贼。舜臣自营进至唐项浦前洋。全罗右道水军节度使 李亿
祺之来。无不增气。翌日。诸军出外洋。诸贼阵于唐项浦前。舜臣遣哨船往探形势。哨船才出海口。即放炮。诸军 (第 400H 页)
 天兵压临于大丘,庆州。故蔚山之贼。不得踰庆州。东莱之贼。不得踰大丘。而西北本国诸将李蘋,高彦伯,洪季男,宣居怡等。亦得藉虎豹在山之威。收拾零残之卒。分头把截于宜宁,蔚,庆之间。逐日血战。又以巨济之贼。水犯全罗之境甚易。故令三道舟师将李舜臣,元均, 李亿
祺等。领水军万馀。把截于闲山岛。以备西犯之路。(西厓集下同)
往年。贼既陷庆尚道。屡以舟楫。犯全罗道 …… (第 411H 页)
。皆为钜人名将。(郑相琢墓志铭)
[郑相彦信神道碑]
公且长于知人。入幕之士如李舜臣,申砬,金时敏, 李亿
祺。皆名将中上驷也。(郑相彦信神道碑)
[李相德馨墓志]
公戊戌七月。以接伴使。从刘提督綎。至顺天。 (第 422H 页)
。公力谏止。独纠兵往来水陆。以遏贼势。未几。复会湖师。进击泗川贼。发大炮破其楼船。贼大奔。湖南右水使 李亿
祺亦来会。兵势稍振。六月。击镇海贼。贼四面合围。大酋坐瓦屋楼船。幡幢帆綷。绚彩照海。观者眩惑。公与致 (第 175L 页)
。日午。贼船又大至。公以所获楼船置前去贼一里馀焚之。船中火药暴发。响焰腾震。贼又败退。已而全罗右水使 李亿
祺。悉舟师来会。合战于固城前浦。贼酋驾三层楼船。拥青盖对战。即射杀之。破三十馀船。馀贼登岸而走。自是 (第 451H 页)
何许人。周游名山。所在辄设空中楼阁。祥云瑞霭。拥卫内外。瑶姬玉童。列侍左右。莫测其端倪。其弟子四人。 李亿,
尹璟则儒士。妙正,海瀛则禅子。李是潭阳人也。尹亦湖南人。而尸解换骨者云。正师云游四方。不定厥居。未详 (第 209H 页)
襄肃娶参议金亨孙女。生五男四女。男孟淳府使。孟浑护军。孟济,孟湛俱校尉。孟淙司果。女适监役李橹,士人 李亿
龄,生员全轼,滨阳副守世蕃。柳佥知子义臣司成。礼臣正郎。女婿佥知赵金虎,护军吕承肩,县令金墀,司成崔 (第 28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