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時令類
目錄類
傳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且如仁义礼智自家不得便不是自家底(干/)
江元益问门人勇者为谁曰未见勇者(干/)
林叔和别去请教曰根本上欠工夫无归宿处如读书
 应事接物固当用功不读书不应事接物时如 何林
 
好主叶正则之说曰病在先立论圣贤言语却只将
 来證他说凡读书须虚心且似未识字底将本文熟 (第 43b 页)
何言阳气极将彼故复中难之
也五月律谓之蕤宾何蕤者下也宾者敬也言阳气上
极阴气始宾敬之也六月律谓之林钟 何林
者众万物 (第 2b 页)
为乌所集兮 何林
间不为乌所巢兮孝性之修亦士之
常守兮事物之来亦有时而适然兮何足诧也瞻彼鸒
斯实名维慈予垂久哺之训公兴 (第 86a 页)
 当见得不假毫发意思安排不著毫发意见夹杂自

 然先圣后圣如合符节方是究竟处也(荅黄叔张/○文集)
问林兄看小学如 何林
举小学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先
 生曰人既自有这良能良知了圣贤又恁地说直要
 人寻教亲切父慈而教子孝而箴看 (第 17a 页)
之林钟 何林
者众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七月谓之夷
则夷伤则法也言万物始伤被刑法也八月谓之南吕
何南者任也言阳气尚有任 (第 13b 页)
   里宿下有得佳趣内府珍秘二玺第十一幅云

   山水智仁德松竹清和圣学遁久无人逃禅乃
   有柄梵宇 何林
立法体交光镜坐对默忘言一
   川秋云净下有会心不远宸翰二玺第十二幅
   云入山既远俗寻流复得源齿 (第 49b 页)
氏何自致之谢益感怆闽士林自知观过与谢同
游于京学以诗一绝为纪其事末二句云汉皇未下复
雠诏奈此匹夫匹妇 何林
已赋诗同舍莫有能继者林
号为名儒仕至史馆校勘粮料院终于官
   止斋陈氏 (第 17b 页)
礼部尚书恩赐今年龙茶一斤折简谕林郎中云欲以
五饼分送郎官如 何林
献答云众官参详委得允当遂
以分送五厅他则不然也
元丰五年五月官制始行两省官但除给事中中书舍
人起居郎 (第 6a 页)
阙/)
  乌之诚忱佥曰昔闻而不见兮(阙/)
音吁嗟予小子曰不然兮犹足以理而言兮何山颠不
为乌所集兮 何林
间不为乌所巢兮孝性之修亦士之
常守兮事物之来亦有时而适然兮何足诧也瞻彼鸴 (第 2a 页)
 齐翟宣字太伯张禹张敏俱字伯达窦融字周公袁

 安 何林
俱字邵公张步字文公庆普丁鸿俱字孝公
 伏湛字惠公陈重字景公刘昆字桓公耿夔字定公
 陈宠字昭公赵憙字伯 (第 5a 页)
将奈公 何林公
来则宽然长者所按部延见父老问民
疾苦以撙节惠利为首教其所条上封事如请宽恤疲
困计民运清伏田祛积弊表节 (第 12b 页)
义恤耆哲豁虚徵召贤
辅即亡论所报兴罢固凿凿为黔首衽席者也当世宗
朝天下固难于言矣而 林公
独易其难者以为不如是
不足以振天地之神气而收天下既涣之心当今皇帝
初天下之人自喜沾沾以易于言矣 (第 12b 页)
林公
独难其易者
长虑而迂顾以为不如是不足以培天地之元气而安 …… (第 12b 页)
天下已萃之心呜呼公真社稷臣哉夫 林公
春秋仅四
十以死海内之士大夫父老当为之嗟咨叹伤而又疑
其所愿于公者乖也然竟百千年而读其书凛凛有生
(第 13a 页)
溪记
   苏学复租田记        何林
景定初元庚申之腊林来庀吴泮时农扈告登先两月
已纳稼交印之日廪有馀粟独所谓长洲县陈公等乡
围田一顷民顽 …… (第 26a 页)
提学事又诸生之一幸也诸生德公之
赐请勒坚珉以诏后世于是乎书景定壬戌重阳日迪
功郎特差充平江府府学教授 何林

   平江路儒学祭器记     李淦
大成殿祭器者教授李淦方文豹所造也金属大尊二
山尊二著尊二壶 (第 28a 页)
皆可书
余方执笔以从文章家之后此而不书乌乎书虽然今
之官政苛虐敲朴椎系惟日不足我民病此久矣我瞻
四方 何林
林乎州邑之间其有贤牧宰能施刀圭之剂
以振起之者乎设有是余虽不敏犹能研墨濡毫大书
而不一书是为序
   (第 27a 页)
世兮后复几年 何林
林之百万兮独靳于贤器方适用
兮陶复不坚云未雨而扫荡兮华未实而摧残岂矰缴
之在天兮恶有翼之高骞冥冥之中 (第 22b 页)
  (尺在杜城之东韦曲/之西俗呼为塔陂)
不识南塘(一作/唐)路今知第五桥名园依绿水野竹上(上/声)
青霄谷口旧相得濠梁同见招平生为(去/声)幽兴(去/声)未惜
马蹄遥(首章领起乃未至而遥望之词桥上四何氏山/林下四陪郑同游 自塘至桥 畔有园园中)
(有竹层次如画谷口指郑濠梁指 何林
赵汸曰何于郑/为旧交因而并招及已但以素有山 幽意故作此游) …… (第 53b 页)
(之高耸非谓 何林
有百里也小此云晨日下二章言晚/言夜次第又相联络栜棘乃 枣棘下铺单颇无佳致)
(当是梀树诗正义白色为 (第 58b 页)
   题张和卿舒啸亭
人生作卑官屏气不敢息趋迎事官长呐呐伺颜色所
以靖节公拂袖辞禄食曳杖东皋上舒啸天地窄寥寥

千载后何人踵前迹螺山依云深汶水照天碧诗成一
长唫凉月送佳夕南呼公孙和一杯可用吸
微风引和声杳渺穿云径疏篁摇轻烟醉梦亦苏醒月
明河汉倾空山有人听
   闰五月朔移居遣兴
历遍人间事见彻天地心动静互摩轧万物 何林
林巨
细随赋禀善恶从阳阴一受其成形有我古到今六合
一传舍生灭万浮沉人生百年物行路日骎骎贵贱与 (第 17a 页)
林匿其中夜静张篝灯至遂为长夜之
欢平明林从山麓而出如是者累月而张亦时诣林读
书山房谑浪绸缪无所不至无 何林
移家临汀就父公
署临别之夕不复与言但极欢痛饮而已明日登车径
去久之张始知林去远忽忽若有亡又以林去不为 (第 42b 页)
  语步骤略相似学者可以触类而长

 就题发明格 此篇与陈预孟荀名世之士论同意
  天下之善士如 何       林
士恺
   出处(孟子万章下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
    (之 (第 52a 页)
  终篇说得生字鲜峭但文字似伤于太巧

 得人立说格 此篇与天之生斯民如何论同格
  汤武凝士民如 何       林
益甫
   出处(荀子议兵篇古者汤武天下为一诸侯为/臣能凝之也凝士以礼凝民以政礼修而)
     ( (第 31a 页)
  后篇谓忠信即是仁义之理此理自乐善中得之

 合异为同格 与前篇仁义道德性命论同机轴
  仁义忠信乐善如 何     林
镗夫
   出处(孟告子上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
     ( (第 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