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武” 相关资源
論語類
地理類
傳記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律部類
可恃者矣。今日相勉。只将一退字。贴在额上。期于得之而后已。如尊伯仲氏。快乐当如何也。兴原不无苗脉矣。 俞武
仲,尹吉甫。每言今日遗种处。只岭西为最。故每钜鹿于意间也。儿子知之而泄于人耳。先声后实。百事之忌也。 (第 181H 页)
一归字果能办得。在公虽可。念于私则岂不稳便乎。试叩草兄闻物议也。此兄在要津上。颇闻人之所不闻矣。
与 俞武 仲(棨○庚寅六月十二日)
献岁谪里起居如何。一念尤觉憧憧。未能策鞭远访。晋人风致。真个难及。岁前作一 …… (第 23H 页)
与 俞武 仲(甲午清和一日)
暄燠递序。未委静履起居珍否。恋傃深切。弟去廿七到扶馀。老人无恙。私幸私幸。来时历 …… (第 23L 页)
。做五六日计云。若然则尤好。汝望令公事。函丈相念。令诸友熟讲。兄已入思否。吉甫欲兄之预思文字矣。
与 俞武 仲(甲午十月二日)
穷阴浃旬。伏惟静里起居神相万福。大哥得失何居。 …… (第 23L 页)
从此便隔宿春。回顾西峰。不耐黯然。岂衰境多思。恒物之大情也。谨遣家弟替面留别。幸赐仁者之言如何。
答 俞武 仲(甲午九月二十三日)
顷入兰室。未饫饮德。归来耿耿。屡日而未已。何令人艳慕至此。玆承耑讯。益觉回想 …… (第 24H 页)
什。岂就三径发兴耶。吟玩十回。不觉千载之为远。未知死者可作。则其不少逊也耶。从当率勉以求斤正也。
答 俞武 仲(丁酉正月二十三日)
褫中再承惠书。矜悯之意。溢在纸面。哀感切至。不容名喻。孤哀又践新朝。再期且迫 …… (第 24H 页)
成撤归之计。病怀益恶。无以自喻耳。承许祥日临顾。非所敢望。而瞻幸可量。尹甥告归。力疾草呈。不次。
答 俞武 仲(丁酉七月十六日)
连拜手书。如奉真晤。不觉江湖之阻。且审静履佳胜。忻慰何极。弟不粒累月。尚保躯壳 …… (第 24L 页)
。敢不奉以周旋。如有更教者。须借官便。不时投示。如何如何。使君老兄。想不以为难也。须托他事可也。
答 俞武 仲(戊戌十二月)
方欲伻候。而来书先至。愧感交至。弟劄略言 上圣欲蠲湖西七邑之赋。俾与湖南九邑均蒙 …… (第 24L 页)
事。未知将如何。
答 俞武 仲(己亥元月二十三日)
昨覆良谢。熊胆果如所教。尚未如令。可憎。闵大受所患。诚可忧念。当此差倭接应之 …… (第 25H 页)
疏回其升用一款。但曰不必抄启。只使该曹临政 启请。而稍稍迁转云云。则该曹不敢妄加超躐以骇人听也。
答 俞武 仲
今日事。泄沓不可为。故每入前席。未尝不竭诚启沃。而只恨相助者绝无。此亦将休矣。希事进启。则 上以 …… (第 25H 页)
纳耳。○永嘉极陈以薄过。略示轻罚之意。 圣教以为如此明白甚好而许之。草洞启以不然。故还允彼言矣。
与 俞武 仲(己亥) …… (第 25H 页)
不得不为先事之虑矣。伏蒙令兄指示便好道理。将使犬马之诚。得伸于大行大王终事。区区感幸。何可尽言。
答 俞武 仲
承书慰慰。且审教意。尤感。此中一向沈痼。而 廞御时情有所难抑。必至死而后已矣。今日事。曾于 榻前 …… (第 25L 页)
不出此。此则与今日庭议缓急自别矣。如何如何。大槩日气温煖。 圣候之安。则得申 圣孝。岂非大善耶。
与 俞武 仲(壬寅元月二十六日)
正月又尽。老境光阴。若是其疾耶。即惟任况如何。弟吃此旅泊。又多忧虑之端。奈何 …… (第 25L 页)
于兄者何异。深祝深祝。小纸幸亦恕谅也。晦翁云此有一二事可晦。此事未易无悔。然言之于兄。岂有是乎。
答 俞武 仲(壬寅九月十一日)
东仓书。读来怅然。迟暯如许。岂复别离时耶。未委行李如何。职名果能解释耶。追闻兄 …… (第 25L 页)
因主倅其时以公事出往之致也。其他曲折。亦多可闻。烦不能缕悉。大抵此间多于无事中生事。殊不敢安耳。
答 俞武 仲(癸卯四月九日)
久不相闻。恋思可言。即日盛履若何。弟孤坐江峰。饥渴任运耳。闻草兄狼狈还归。真作魏 (第 26H 页)
与 俞武 仲(棨○庚寅六月十二日)
献岁谪里起居如何。一念尤觉憧憧。未能策鞭远访。晋人风致。真个难及。岁前作一 …… (第 23H 页)
与 俞武 仲(甲午清和一日)
暄燠递序。未委静履起居珍否。恋傃深切。弟去廿七到扶馀。老人无恙。私幸私幸。来时历 …… (第 23L 页)
。做五六日计云。若然则尤好。汝望令公事。函丈相念。令诸友熟讲。兄已入思否。吉甫欲兄之预思文字矣。
与 俞武 仲(甲午十月二日)
穷阴浃旬。伏惟静里起居神相万福。大哥得失何居。 …… (第 23L 页)
从此便隔宿春。回顾西峰。不耐黯然。岂衰境多思。恒物之大情也。谨遣家弟替面留别。幸赐仁者之言如何。
答 俞武 仲(甲午九月二十三日)
顷入兰室。未饫饮德。归来耿耿。屡日而未已。何令人艳慕至此。玆承耑讯。益觉回想 …… (第 24H 页)
什。岂就三径发兴耶。吟玩十回。不觉千载之为远。未知死者可作。则其不少逊也耶。从当率勉以求斤正也。
答 俞武 仲(丁酉正月二十三日)
褫中再承惠书。矜悯之意。溢在纸面。哀感切至。不容名喻。孤哀又践新朝。再期且迫 …… (第 24H 页)
成撤归之计。病怀益恶。无以自喻耳。承许祥日临顾。非所敢望。而瞻幸可量。尹甥告归。力疾草呈。不次。
答 俞武 仲(丁酉七月十六日)
连拜手书。如奉真晤。不觉江湖之阻。且审静履佳胜。忻慰何极。弟不粒累月。尚保躯壳 …… (第 24L 页)
。敢不奉以周旋。如有更教者。须借官便。不时投示。如何如何。使君老兄。想不以为难也。须托他事可也。
答 俞武 仲(戊戌十二月)
方欲伻候。而来书先至。愧感交至。弟劄略言 上圣欲蠲湖西七邑之赋。俾与湖南九邑均蒙 …… (第 24L 页)
事。未知将如何。
答 俞武 仲(己亥元月二十三日)
昨覆良谢。熊胆果如所教。尚未如令。可憎。闵大受所患。诚可忧念。当此差倭接应之 …… (第 25H 页)
疏回其升用一款。但曰不必抄启。只使该曹临政 启请。而稍稍迁转云云。则该曹不敢妄加超躐以骇人听也。
答 俞武 仲
今日事。泄沓不可为。故每入前席。未尝不竭诚启沃。而只恨相助者绝无。此亦将休矣。希事进启。则 上以 …… (第 25H 页)
纳耳。○永嘉极陈以薄过。略示轻罚之意。 圣教以为如此明白甚好而许之。草洞启以不然。故还允彼言矣。
与 俞武 仲(己亥) …… (第 25H 页)
不得不为先事之虑矣。伏蒙令兄指示便好道理。将使犬马之诚。得伸于大行大王终事。区区感幸。何可尽言。
答 俞武 仲
承书慰慰。且审教意。尤感。此中一向沈痼。而 廞御时情有所难抑。必至死而后已矣。今日事。曾于 榻前 …… (第 25L 页)
不出此。此则与今日庭议缓急自别矣。如何如何。大槩日气温煖。 圣候之安。则得申 圣孝。岂非大善耶。
与 俞武 仲(壬寅元月二十六日)
正月又尽。老境光阴。若是其疾耶。即惟任况如何。弟吃此旅泊。又多忧虑之端。奈何 …… (第 25L 页)
于兄者何异。深祝深祝。小纸幸亦恕谅也。晦翁云此有一二事可晦。此事未易无悔。然言之于兄。岂有是乎。
答 俞武 仲(壬寅九月十一日)
东仓书。读来怅然。迟暯如许。岂复别离时耶。未委行李如何。职名果能解释耶。追闻兄 …… (第 25L 页)
因主倅其时以公事出往之致也。其他曲折。亦多可闻。烦不能缕悉。大抵此间多于无事中生事。殊不敢安耳。
答 俞武 仲(癸卯四月九日)
久不相闻。恋思可言。即日盛履若何。弟孤坐江峰。饥渴任运耳。闻草兄狼狈还归。真作魏 (第 26H 页)
(名益熙。号沧洲。沙溪先生孙。庚戌生。少登第。历翰林玉堂。至吏曹判书,大提学。 孝庙丙申卒。年四十七。谥文贞。受知 孝庙。与先生协赞大计。未就而卒。先生撰碑。有文集。)
俞武 仲
(名棨。号市南。杞溪人。与先生同年生。 仁祖朝进士。文科历翰林,舍人,吏郎,副学。止吏参,提 (第 501H 页)
景仙源,清阴两先生
次某人韵
英甫寻山之约。以职名不来。即席次武仲吉甫韵。
俞武 仲冠子宾席。次主人韵。
次权思诚韵
会东鹤寺。次尹吉甫韵。
次吉甫赴 召时见赠韵 会后塘尹汝望宅赏菊。次吉甫韵。
会孤云。次吉甫韵。
次观鱼堂栗谷,思庵韵
次 俞武 仲谪中韵
山居偶吟
次族人
次武仲洛中书怀韵
次武仲韵
次李长卿韵
…… 与尹汝望书(庚戌闰二月)
答尹汝望书(庚戌三月)
与尹汝望书(壬子六月)
与 俞武 仲(棨)书(己丑七月)
与 俞武 仲书(庚寅四月)
与 俞武 仲书(庚寅四月)
答 俞武 仲书(庚寅四月)
与 俞武 仲书(庚寅五月)
答 俞武 仲书(庚寅五月)
与 俞武 仲书(庚寅六月)
与 俞武 仲书(庚寅十一月)
与 俞武 仲书(辛卯)
答 俞武 仲书(辛卯三月)
答 俞武 仲书(辛卯七月)
答 俞武 仲书(癸巳六月)
答 俞武 仲书(癸巳八月)
答 俞武 仲书(戊戌)
与 俞武 仲书(己亥正月)
答 俞武 仲书(己亥三月)
答 俞武 仲书(己亥六月)
答 俞武 仲书(己亥十二月)
答俞 武仲书(庚子三月)
答 俞武 仲书(庚子)
俞武 仲书(庚子)
答 俞武 仲书(辛丑闰七月)
草庐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书
与金仲文(益熙)书(庚寅二月)
与金仲文 …… 祭慎独斋金先生文(丙申与兄弟联名祭之)
再祭慎独斋先生文
祭同春宋明甫文(癸丑)
祭市南 俞武 仲文
祭迂斋李士深文
祭松崖金由善文(癸巳)
祭李士悟(憬)文(戊戌)
祭申
次某人韵
英甫寻山之约。以职名不来。即席次武仲吉甫韵。
俞武 仲冠子宾席。次主人韵。
次权思诚韵
会东鹤寺。次尹吉甫韵。
次吉甫赴 召时见赠韵 会后塘尹汝望宅赏菊。次吉甫韵。
会孤云。次吉甫韵。
次观鱼堂栗谷,思庵韵
次 俞武 仲谪中韵
山居偶吟
次族人
次武仲洛中书怀韵
次武仲韵
次李长卿韵
…… 与尹汝望书(庚戌闰二月)
答尹汝望书(庚戌三月)
与尹汝望书(壬子六月)
与 俞武 仲(棨)书(己丑七月)
与 俞武 仲书(庚寅四月)
与 俞武 仲书(庚寅四月)
答 俞武 仲书(庚寅四月)
与 俞武 仲书(庚寅五月)
答 俞武 仲书(庚寅五月)
与 俞武 仲书(庚寅六月)
与 俞武 仲书(庚寅十一月)
与 俞武 仲书(辛卯)
答 俞武 仲书(辛卯三月)
答 俞武 仲书(辛卯七月)
答 俞武 仲书(癸巳六月)
答 俞武 仲书(癸巳八月)
答 俞武 仲书(戊戌)
与 俞武 仲书(己亥正月)
答 俞武 仲书(己亥三月)
答 俞武 仲书(己亥六月)
答 俞武 仲书(己亥十二月)
答俞 武仲书(庚子三月)
答 俞武 仲书(庚子)
俞武 仲书(庚子)
答 俞武 仲书(辛丑闰七月)
草庐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书
与金仲文(益熙)书(庚寅二月)
与金仲文 …… 祭慎独斋金先生文(丙申与兄弟联名祭之)
再祭慎独斋先生文
祭同春宋明甫文(癸丑)
祭市南 俞武 仲文
祭迂斋李士深文
祭松崖金由善文(癸巳)
祭李士悟(憬)文(戊戌)
祭申
。三春迟暮空留景。一约慇勤未见人。栗里先生何许姓。考亭夫子更多身。上书北阙应移疾。采药南山正此辰。 俞武
仲冠子宾席。次主人韵。
主翁身服古人礼。冠子追随三代风。独愧鲰生忝宾席。共嘉髦士慎而容。知明守晦朱夫 …… (第 231L 页)
趣。曾见名贤此地游。不是潜昭非克乐。靡关进退谩相忧。百年肯搆思先业。有后来今亦寡俦。
次 俞武 仲谪中韵
暮年穷途乐追随。此日那堪远别悲。壹思不妨廷议异。寸诚无赖 圣明知。更看东国夏侯胜。独耻西州 (第 232L 页)
主翁身服古人礼。冠子追随三代风。独愧鲰生忝宾席。共嘉髦士慎而容。知明守晦朱夫 …… (第 231L 页)
趣。曾见名贤此地游。不是潜昭非克乐。靡关进退谩相忧。百年肯搆思先业。有后来今亦寡俦。
次 俞武 仲谪中韵
暮年穷途乐追随。此日那堪远别悲。壹思不妨廷议异。寸诚无赖 圣明知。更看东国夏侯胜。独耻西州 (第 232L 页)
翁书到判兴亡。山林自此都无事。惟有孤臣白发长云。幸一哂。弟未及闻苏湖之动静。然离此则不出两日耳。
与 俞武 仲(棨)书(己丑七月)
数日蝉清。怀想益深。眠食之馀。凡百佳安否。弟老人无日可安。一身疾痛。不暇为念 …… (第 322L 页)
。实无由称报其万一。倘赖诸公之力。须臾无死。得见好世界。则康衢烟月。身亦有荣矣。所欲言者不能尽。
与 俞武 仲书(庚寅四月)
近因鲁书。续闻动静。如亲承诲。慰释多矣。北耗闻之痛惋。奈何。诸人所以深虑者得止于此 …… (第 323H 页)
步转进之计已宿。而忽闻英病。未免回辔交臂之失。至今怅然。似闻二宋有所期会。早晚承风。勉随后尘耳。
与 俞武 仲书(庚寅四月)
岭外岂独死人。兄之所学不负平生。则友之云者。何必赍咨涕沱。有儿女离别可怜之色哉。然 …… (第 323L 页)
忘寝食。非真为故人则奈何不仰屋一太息也。惟望 天心改幡日月之更耳。作此要鲁。仍便传去。临纸惆怅。
答 俞武 仲书(庚寅四月) …… (第 323L 页)
骨。事有不可知者。孰荣孰辱孰生孰死。山中何必乐土。岭外岂独死人。忍心而抑志兮。以是自慰自遣而已。
与 俞武 仲书(庚寅五月)
计日已返初服矣。雨泽既沛然。孰不感悦。伏惟尊主庇民之才。爱君忧国之诚。宜有上九未平 …… (第 324H 页)
答 俞武 仲书(庚寅五月)
西门寄复。承慰远怀。又玆得之。岂不豁如。所患非轻。奉虑实深。多少教意。亦已领悉。尤 …… (第 324L 页)
怀。偶相及之。十亩间闲。优耳游耳。庄焉修焉。安知天意饷我兄厚耶。顷对尤兄。相语及此。亹亹而罢耳。
与 俞武 仲书(庚寅六月)
善令入洛。欲观势进退云。尤公又被 新命无行意。三疏想已见之否。近来朝著一新。足见一 …… (第 324L 页)
公之学。恐不济事。嘉林境界。已占清凉。此足为相慰者乎。幸加自玉。静养之馀。博广经业。有以教之也。
与 俞武 仲书(庚寅十一月)
脚血何如。髭发何如。鲁公二书。未见几微。落日一杯酒。关山万里行。令人欲醉而忘情也 …… (第 325H 页)
必返予。而已而已。凡百有定。谓之何哉。吾辈此行。特先后异耳。久不为西州之耻。聊以自遣。奈何柰何。
与 俞武 仲书(辛卯)
我生褊壤。见我地尽处亦难矣。足以仰吾兄之平生。而惟古人儿女之怀。区区未尝一息忘舍。岂人 …… (第 325H 页)
泚(一作訾)者憎疾有甚。吾兄默会焉。山川绵邈。魂梦不到。引领瞻望。嗟何及也。临风怊怅。书不尽言。
答 俞武 仲书(辛卯三月)
去年闰月书。得拜属耳。道一何长。人一何远。四韵佳篇。调致清艳。语意孤高。读之未见穷 …… (第 325L 页)
愿神明所劳。益加自爱。兄来弟去。必有会合时节。惟是之企。聊以自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奈何奈何。
答 俞武 仲书(辛卯七月)
初夏所出书。过数月乃入手。道里之远。若是其甚耶。书不易得。得之但审以平音。其后渺然 …… (第 326H 页)
结。惟所愿神明之扶耳。閒僻中闻有朱子册上工夫。信知外患不得入。内腴日益佳。天其或者有意于玉成耶。
答 俞武 仲书(癸巳六月)
前月手书。传自怀村。忻慰曷胜。时当大暑。不知老兄能以理胜气。节宣得宜否。此中新寓。 …… (第 326H 页)
粗能致力于古人书册。无与人相涉。则无奴可率。无马可乘。有病不可出。安知进不为暮境之一福欤。呵呵。
答 俞武 仲书(癸巳八月)
万里三年之别。遁岩数日之会。不足偿锦峡之差池。黄山之背驰也。留寄手札。昨得拜领。忻 …… (第 326L 页)
孤帆之意。独立沙头如有愁。半天疏雨一江秋。嘉林定在西峰外。落日苍茫急下舟。聊以奉呈。备一笑之资。
答 俞武 仲书(戊戌)
林江留书。伏承示教。慰感。入城凡百如何。区区恋慕。一倍寻常。顷见尤书。得有展布。使陇亩 …… (第 326L 页)
出场。不能无过忧耳。此中方伏僻寓。如堕井中石。鲁亦阻绝。离索之苦。柰何。锦院有请额事。愿兄指挥。
与 俞武 仲书(己亥正月)
果路解携。至今使人心恶。新年道泰益福。此汉事竟至十分难便处。高明何以教之。冒带 国 …… (第 327H 页)
于国家。而往往不专出于义理之粹然。多不满人意。吾何恃而复出乎。自有此事。殆不安寝食。亦自怜而已。
答 俞武 仲书(己亥三月)
瞻往之剧忽得书。奉承多少教意。感荷。春和起居胜安。尤喜。弟老人粗健。朝暮往省。喣喣 …… (第 327H 页)
。一时远离之计。恐非出于人心之正也。然到 阙陈疏即退而已。至于盛意之相期。非陋劣之所敢当。奈何。
答 俞武 仲书(己亥六月)
方欲伻候而未及。辱书先至。所以诲谕者勤切。苏慰感谢。此物何系重轻。只尤事极可虑。以 …… (第 327H 页)
耳目。预为之忧耳。承许明日委临之教。夙夜贤劳不敢望。而亦不得不为之望耳。此未肃。且病难动。奈何。
答 俞武 仲书(己亥十二月)
才修烛书。计未及登彻。而手字忽至。伏闻三宰处 御笔下。不知此公何以畀之。令人感涕 …… (第 327L 页)
方张。听否成败。非所论也。兄入 经筵。似不可无一言。如何。疏草在乡。入 侍则欲面陈其大槩。如何。
答 俞 武 仲书(庚子三月)
早承小札。慰感。许宪疏本未见。幸命誊示。此大讼也。不可口舌争。礼书必有据。可考而證 …… (第 327L 页)
今日之服。岂不可为齐衰乎。无齐衰之说。不待卞而自明矣。如何。然不可草草论说。待见原疏。早晚面详。
答 俞武 仲书(庚子)
义坛堂号。愿卒教之也。无已则取熊如何。礼说反复思之。似有稍解者。而今日难言之教是也。 …… (第 328H 页)
不为三年服。则到此无复可疑者。只此一项难言耳。此讼只在庶子之称与正嫡一也之说耳。当更思而求教焉。
答 俞武 仲书(庚子)
一日不闻如隔岁。方悬郁。小纸带雨。果如濯清。许图未见。何不传示耶。尤议乍见。被炭令取去 …… (第 328H 页)
圣王后为 明宗之丧。奇高峰以为当服三年。退溪以为岂有不止期年之理云。此皆无经可据。今不敢为之说。
答 俞武 仲书(辛丑闰七月)
书问之阻绝。未有甚于近者。瞻恋之诚。日夕不置。春翁归后想益无聊。足以知兄之心乐否 (第 329H 页)
与 俞武 仲(棨)书(己丑七月)
数日蝉清。怀想益深。眠食之馀。凡百佳安否。弟老人无日可安。一身疾痛。不暇为念 …… (第 322L 页)
。实无由称报其万一。倘赖诸公之力。须臾无死。得见好世界。则康衢烟月。身亦有荣矣。所欲言者不能尽。
与 俞武 仲书(庚寅四月)
近因鲁书。续闻动静。如亲承诲。慰释多矣。北耗闻之痛惋。奈何。诸人所以深虑者得止于此 …… (第 323H 页)
步转进之计已宿。而忽闻英病。未免回辔交臂之失。至今怅然。似闻二宋有所期会。早晚承风。勉随后尘耳。
与 俞武 仲书(庚寅四月)
岭外岂独死人。兄之所学不负平生。则友之云者。何必赍咨涕沱。有儿女离别可怜之色哉。然 …… (第 323L 页)
忘寝食。非真为故人则奈何不仰屋一太息也。惟望 天心改幡日月之更耳。作此要鲁。仍便传去。临纸惆怅。
答 俞武 仲书(庚寅四月) …… (第 323L 页)
骨。事有不可知者。孰荣孰辱孰生孰死。山中何必乐土。岭外岂独死人。忍心而抑志兮。以是自慰自遣而已。
与 俞武 仲书(庚寅五月)
计日已返初服矣。雨泽既沛然。孰不感悦。伏惟尊主庇民之才。爱君忧国之诚。宜有上九未平 …… (第 324H 页)
答 俞武 仲书(庚寅五月)
西门寄复。承慰远怀。又玆得之。岂不豁如。所患非轻。奉虑实深。多少教意。亦已领悉。尤 …… (第 324L 页)
怀。偶相及之。十亩间闲。优耳游耳。庄焉修焉。安知天意饷我兄厚耶。顷对尤兄。相语及此。亹亹而罢耳。
与 俞武 仲书(庚寅六月)
善令入洛。欲观势进退云。尤公又被 新命无行意。三疏想已见之否。近来朝著一新。足见一 …… (第 324L 页)
公之学。恐不济事。嘉林境界。已占清凉。此足为相慰者乎。幸加自玉。静养之馀。博广经业。有以教之也。
与 俞武 仲书(庚寅十一月)
脚血何如。髭发何如。鲁公二书。未见几微。落日一杯酒。关山万里行。令人欲醉而忘情也 …… (第 325H 页)
必返予。而已而已。凡百有定。谓之何哉。吾辈此行。特先后异耳。久不为西州之耻。聊以自遣。奈何柰何。
与 俞武 仲书(辛卯)
我生褊壤。见我地尽处亦难矣。足以仰吾兄之平生。而惟古人儿女之怀。区区未尝一息忘舍。岂人 …… (第 325H 页)
泚(一作訾)者憎疾有甚。吾兄默会焉。山川绵邈。魂梦不到。引领瞻望。嗟何及也。临风怊怅。书不尽言。
答 俞武 仲书(辛卯三月)
去年闰月书。得拜属耳。道一何长。人一何远。四韵佳篇。调致清艳。语意孤高。读之未见穷 …… (第 325L 页)
愿神明所劳。益加自爱。兄来弟去。必有会合时节。惟是之企。聊以自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奈何奈何。
答 俞武 仲书(辛卯七月)
初夏所出书。过数月乃入手。道里之远。若是其甚耶。书不易得。得之但审以平音。其后渺然 …… (第 326H 页)
结。惟所愿神明之扶耳。閒僻中闻有朱子册上工夫。信知外患不得入。内腴日益佳。天其或者有意于玉成耶。
答 俞武 仲书(癸巳六月)
前月手书。传自怀村。忻慰曷胜。时当大暑。不知老兄能以理胜气。节宣得宜否。此中新寓。 …… (第 326H 页)
粗能致力于古人书册。无与人相涉。则无奴可率。无马可乘。有病不可出。安知进不为暮境之一福欤。呵呵。
答 俞武 仲书(癸巳八月)
万里三年之别。遁岩数日之会。不足偿锦峡之差池。黄山之背驰也。留寄手札。昨得拜领。忻 …… (第 326L 页)
孤帆之意。独立沙头如有愁。半天疏雨一江秋。嘉林定在西峰外。落日苍茫急下舟。聊以奉呈。备一笑之资。
答 俞武 仲书(戊戌)
林江留书。伏承示教。慰感。入城凡百如何。区区恋慕。一倍寻常。顷见尤书。得有展布。使陇亩 …… (第 326L 页)
出场。不能无过忧耳。此中方伏僻寓。如堕井中石。鲁亦阻绝。离索之苦。柰何。锦院有请额事。愿兄指挥。
与 俞武 仲书(己亥正月)
果路解携。至今使人心恶。新年道泰益福。此汉事竟至十分难便处。高明何以教之。冒带 国 …… (第 327H 页)
于国家。而往往不专出于义理之粹然。多不满人意。吾何恃而复出乎。自有此事。殆不安寝食。亦自怜而已。
答 俞武 仲书(己亥三月)
瞻往之剧忽得书。奉承多少教意。感荷。春和起居胜安。尤喜。弟老人粗健。朝暮往省。喣喣 …… (第 327H 页)
。一时远离之计。恐非出于人心之正也。然到 阙陈疏即退而已。至于盛意之相期。非陋劣之所敢当。奈何。
答 俞武 仲书(己亥六月)
方欲伻候而未及。辱书先至。所以诲谕者勤切。苏慰感谢。此物何系重轻。只尤事极可虑。以 …… (第 327H 页)
耳目。预为之忧耳。承许明日委临之教。夙夜贤劳不敢望。而亦不得不为之望耳。此未肃。且病难动。奈何。
答 俞武 仲书(己亥十二月)
才修烛书。计未及登彻。而手字忽至。伏闻三宰处 御笔下。不知此公何以畀之。令人感涕 …… (第 327L 页)
方张。听否成败。非所论也。兄入 经筵。似不可无一言。如何。疏草在乡。入 侍则欲面陈其大槩。如何。
答 俞 武 仲书(庚子三月)
早承小札。慰感。许宪疏本未见。幸命誊示。此大讼也。不可口舌争。礼书必有据。可考而證 …… (第 327L 页)
今日之服。岂不可为齐衰乎。无齐衰之说。不待卞而自明矣。如何。然不可草草论说。待见原疏。早晚面详。
答 俞武 仲书(庚子)
义坛堂号。愿卒教之也。无已则取熊如何。礼说反复思之。似有稍解者。而今日难言之教是也。 …… (第 328H 页)
不为三年服。则到此无复可疑者。只此一项难言耳。此讼只在庶子之称与正嫡一也之说耳。当更思而求教焉。
答 俞武 仲书(庚子)
一日不闻如隔岁。方悬郁。小纸带雨。果如濯清。许图未见。何不传示耶。尤议乍见。被炭令取去 …… (第 328H 页)
圣王后为 明宗之丧。奇高峰以为当服三年。退溪以为岂有不止期年之理云。此皆无经可据。今不敢为之说。
答 俞武 仲书(辛丑闰七月)
书问之阻绝。未有甚于近者。瞻恋之诚。日夕不置。春翁归后想益无聊。足以知兄之心乐否 (第 329H 页)
。亲宾毕会。玉色目存。金声耳在。彻膂之痛。失臂之悲。其谁知之。其谁知之。惟公不亡。鉴余衷肠。
祭市南 俞武 仲文
呜呼。朱夫子称蔡季通以精诣之识。卓绝之才。不可屈之志。不可穷之辩。不复可得而见矣。惟公有焉。胡 (第 427L 页)
祭市南 俞武 仲文
呜呼。朱夫子称蔡季通以精诣之识。卓绝之才。不可屈之志。不可穷之辩。不复可得而见矣。惟公有焉。胡 (第 427L 页)
慕庵李公诗篇后跋
余病在公州之中洞。护军仲氏自锦峡而来。牧使汉卿亦出临。乃八月二十二日也。鼎坐叙旧。如昨日事。仲氏年八十。能记诵汉卿王大父参赞公昔年所作诗。参赞公九十卒。于吾兄弟族叔也。最亲而尊。相对感涕久之。汉卿请余写之。因欲为异日颜面。故忘拙挥笔而归之云。崇祯纪元辛酉十月八日。中洞老人书。
俞命丙字说(后改名命胤)
吾友 俞武 仲。以月日冠其子。请余宾。宾。姬公仪礼之所筮也。晦翁家礼之所择也。惧不能供事。而重违事契之勤。不得以
李判书大夫人挽
金监役永承挽
顺阳君安梦尹挽
乞暇南归。铜雀舟中。有感作。
宁越别 俞武 仲
拜鲁山君墓
登大关岭。望江陵。
镜浦台
五十川。与府伯饮。次竹西楼申企斋 …… 大滩舟中待月。将解缆清心楼下。
洪参判霶挽
襄阳怀古
登花山绝顶
幽居春事
次赠 俞武 仲
与砺山恩津两太守泛江
李知事显英挽
金修撰弘郁母夫人挽
酒席。赵长吉呼韵 …… 乐静复用前韵见示。聊获答之。(二首。)
直北所。次咸卿韵。(三首。)
题戊子春帖。(二首。)
与 俞武 仲泛舟黄山江。至夜深。武仲有绝句。次其韵。
谢青湖使君馈茶惠诗。用韵答之。(二首。)
题
金监役永承挽
顺阳君安梦尹挽
乞暇南归。铜雀舟中。有感作。
宁越别 俞武 仲
拜鲁山君墓
登大关岭。望江陵。
镜浦台
五十川。与府伯饮。次竹西楼申企斋 …… 大滩舟中待月。将解缆清心楼下。
洪参判霶挽
襄阳怀古
登花山绝顶
幽居春事
次赠 俞武 仲
与砺山恩津两太守泛江
李知事显英挽
金修撰弘郁母夫人挽
酒席。赵长吉呼韵 …… 乐静复用前韵见示。聊获答之。(二首。)
直北所。次咸卿韵。(三首。)
题戊子春帖。(二首。)
与 俞武 仲泛舟黄山江。至夜深。武仲有绝句。次其韵。
谢青湖使君馈茶惠诗。用韵答之。(二首。)
题
殿陛。驱马向丘林。落叶清湘暮。浮云白日阴。风尘空皓首。天地孰知音。一棹沧江上。飘然独此心。
宁越别 俞武 仲
壬辰春。余自原营。巡到宁越郡。时俞友武仲谪居其地。余受官吏礼拜于客馆。仍诣乡校谒 圣。即 (第 337L 页)
宁越别 俞武 仲
壬辰春。余自原营。巡到宁越郡。时俞友武仲谪居其地。余受官吏礼拜于客馆。仍诣乡校谒 圣。即 (第 337L 页)
。晚风庭院落花多。诗篇得意频拈笔。野服安身欲制荷。西崦老人多不俗。煮茶烧笋许相(一作数经)过。
次赠 俞武 仲
暮年身计任蓬萍。泽畔行吟影伴形。疏懒固宜寻旧隐。俊贤元自集明庭。纷纷世变浮云白。落落襟期老柏青。 (第 347L 页)
次赠 俞武 仲
暮年身计任蓬萍。泽畔行吟影伴形。疏懒固宜寻旧隐。俊贤元自集明庭。纷纷世变浮云白。落落襟期老柏青。 (第 347L 页)
养拙那辞世味凉。崇兰不要播幽香。傍人错道天官热。尽日关门巷草长。
直北所。次咸卿韵。(三首。)
风林萧瑟落层阴。白日钩陈直署深。却笑将军亦耽句。露荷霜菊入诗吟。
月移槐影满庭阴。宫漏丁东夜向深。高阁寂寥人散尽。不眠愁听候虫吟。
数丛嘉菊古墙阴。半亩方塘一尺深。青琐故人多不俗。可能乘兴伴孤吟。
题戊子春帖。(二首。)
清时有味是閒人。卧看乾坤万物春。一室图书一樽酒。也能经济自家身。
是非荣辱一浮云。万事人间任纠纷。但愿时平身又健。草堂樽酒日醺醺。
与 俞武 仲泛舟黄山江。至夜深。武仲有绝句。次其韵。
清樽华烛木兰舟。锦缆徐牵溯碧流。坐待黄昏江月上。一声鸣雁 (第 381H 页)
直北所。次咸卿韵。(三首。)
风林萧瑟落层阴。白日钩陈直署深。却笑将军亦耽句。露荷霜菊入诗吟。
月移槐影满庭阴。宫漏丁东夜向深。高阁寂寥人散尽。不眠愁听候虫吟。
数丛嘉菊古墙阴。半亩方塘一尺深。青琐故人多不俗。可能乘兴伴孤吟。
题戊子春帖。(二首。)
清时有味是閒人。卧看乾坤万物春。一室图书一樽酒。也能经济自家身。
是非荣辱一浮云。万事人间任纠纷。但愿时平身又健。草堂樽酒日醺醺。
与 俞武 仲泛舟黄山江。至夜深。武仲有绝句。次其韵。
清樽华烛木兰舟。锦缆徐牵溯碧流。坐待黄昏江月上。一声鸣雁 (第 381H 页)
陪龙西。谈后天序卦。义不相契。乃用前示武仲韵。成一篇。
挽金监司(庆馀)
黄山书院。与宋英甫, 俞武 仲期会。陪龙西先到。悄然偶吟。(宋自上流乘舡而下。俞自峡中冒雨而来。壶,恩两使君。亦皆来会。)
…… 江都上分司书(丙子十二月○此书与沈熙世,李时中,李长英,正英,尹城,金益兼诸公联名。非先生独书。故仍附于此焉。)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五
书
答宋明甫(浚吉)
与李洗马(敏迪)
上慎独斋
答 俞武 仲
与宋明甫(丁酉秋)
与宋明甫(丁酉正月)
与赵仲初(复阳)
答宋英甫(时烈)
与宋英甫
与赵仲初
与李泰之(惟泰)
答宋英甫
与 俞武 仲
与 俞武 仲(戊戌至月)
与李泰之(戊戌腊月)
俞武 仲(戊戌腊月)
答宋英甫(己亥正月)
答 俞武 仲(正月)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六
书(论时事出处)
俞武 仲(正月)
与宋英甫(二月)
答宋明甫(三月)
与李泰之(三月)
答李泰之(三月)
答 俞武 仲
与权思诚(己亥六月)
与宋英甫(七月)
答 俞武 仲(八月)
答宋明甫,英甫
答权思诚
与赵仲初
与宋英甫(庚子十一月)
…… 上慎独斋。(论坡山年谱一款。)
与安持平(邦俊○庚寅冬)
答宋英甫
再与宋英甫
答 俞武 仲(庚寅)
上慎独斋
与宋英甫
上仲兄
与安景仁(峑)景镇(崟○乙未春)
…… 问宋明甫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十
书
问宋明甫
问宋英甫
问宋明甫[再问]
问李泰之, 俞武 仲
与李泰之
问李泰之
答宋英甫
问宋李诸益
问宋英甫
问宋明甫 …… 上清阴
上慎独斋[己丑二月]
[上慎独斋(癸巳二月)]
答白江李相国(敬舆)
与 俞武 仲[丙戌]
[与 俞武 仲(丁亥至月二日)]
俞武 仲(己丑十二月二十三日)]
俞武 仲(辛卯元月四日)]
[与 俞武 仲(辛卯仲春念后)]
俞武 仲(辛卯遁交下弦后日)]
[与 俞武 仲(辛卯重阳)]
[与 俞武 仲(癸巳正月)]
[与 俞武 仲(癸五念五)]
[与 俞武 仲(丙申腊月十一日)]
[与 俞武 仲]
俞武 仲(戊复旬后)]
[与 俞武 仲(戊戌腊月念日)]
[与 俞武 仲]
[与 俞武 仲(己亥元月之念)]
俞武 仲(庚子初夏之朏)]
[与 俞武 仲(辛丑五月之念)]
[与 俞武 仲(壬腊之半)]
与赵仲初[辛卯六月]
答宋明甫(论莘巷书院事)
与宋明甫(论坡院
挽金监司(庆馀)
黄山书院。与宋英甫, 俞武 仲期会。陪龙西先到。悄然偶吟。(宋自上流乘舡而下。俞自峡中冒雨而来。壶,恩两使君。亦皆来会。)
…… 江都上分司书(丙子十二月○此书与沈熙世,李时中,李长英,正英,尹城,金益兼诸公联名。非先生独书。故仍附于此焉。)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五
书
答宋明甫(浚吉)
与李洗马(敏迪)
上慎独斋
答 俞武 仲
与宋明甫(丁酉秋)
与宋明甫(丁酉正月)
与赵仲初(复阳)
答宋英甫(时烈)
与宋英甫
与赵仲初
与李泰之(惟泰)
答宋英甫
与 俞武 仲
与 俞武 仲(戊戌至月)
与李泰之(戊戌腊月)
俞武 仲(戊戌腊月)
答宋英甫(己亥正月)
答 俞武 仲(正月)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六
书(论时事出处)
俞武 仲(正月)
与宋英甫(二月)
答宋明甫(三月)
与李泰之(三月)
答李泰之(三月)
答 俞武 仲
与权思诚(己亥六月)
与宋英甫(七月)
答 俞武 仲(八月)
答宋明甫,英甫
答权思诚
与赵仲初
与宋英甫(庚子十一月)
…… 上慎独斋。(论坡山年谱一款。)
与安持平(邦俊○庚寅冬)
答宋英甫
再与宋英甫
答 俞武 仲(庚寅)
上慎独斋
与宋英甫
上仲兄
与安景仁(峑)景镇(崟○乙未春)
…… 问宋明甫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十
书
问宋明甫
问宋英甫
问宋明甫[再问]
问李泰之, 俞武 仲
与李泰之
问李泰之
答宋英甫
问宋李诸益
问宋英甫
问宋明甫 …… 上清阴
上慎独斋[己丑二月]
[上慎独斋(癸巳二月)]
答白江李相国(敬舆)
与 俞武 仲[丙戌]
[与 俞武 仲(丁亥至月二日)]
俞武 仲(己丑十二月二十三日)]
俞武 仲(辛卯元月四日)]
[与 俞武 仲(辛卯仲春念后)]
俞武 仲(辛卯遁交下弦后日)]
[与 俞武 仲(辛卯重阳)]
[与 俞武 仲(癸巳正月)]
[与 俞武 仲(癸五念五)]
[与 俞武 仲(丙申腊月十一日)]
[与 俞武 仲]
俞武 仲(戊复旬后)]
[与 俞武 仲(戊戌腊月念日)]
[与 俞武 仲]
[与 俞武 仲(己亥元月之念)]
俞武 仲(庚子初夏之朏)]
[与 俞武 仲(辛丑五月之念)]
[与 俞武 仲(壬腊之半)]
与赵仲初[辛卯六月]
答宋明甫(论莘巷书院事)
与宋明甫(论坡院
无变古人求。亲朋雪涕哀公甫。 圣主知衷惜史䲡。疲薾未将绵酒往。薤歌吟断芾棠秋。
黄山书院。与宋英甫, 俞武 仲期会。陪龙西先到。悄然偶吟。(宋自上流乘舡而下。俞自峡中冒雨而来。壶,恩两使君。亦皆来会。)
潋滟 (第 26L 页)
黄山书院。与宋英甫, 俞武 仲期会。陪龙西先到。悄然偶吟。(宋自上流乘舡而下。俞自峡中冒雨而来。壶,恩两使君。亦皆来会。)
潋滟 (第 26L 页)
。只是一进陈情而退。反复思惟。不过如今日之行而已。当俟数日后。趋进席间。毕承幸教。姑此略申下悃。
答 俞武 仲 …… (第 91L 页)
。左右诚以弟言上章自列。则弟亦以被左右王何之斥。上章自列乎。古今宁有是理哉。千万恕谅而终教之也。
与 俞武 仲
执御今日之行。耳目之所属也。而 天心未孚。进退狼狈。尚可有当事济物之望乎。窃想 东宫侍讲。为任极 …… (第 103L 页)
谟远猷。以上报 君父特达之知。以下酬知己荐重之谊。毋使程朱法门。适为儒者之诟病而已也。幸甚幸甚。
答 俞武 仲(戊戌腊月)
示喻云云。真所谓戛戛乎其难哉之叹也。令人太息。丁丑以后。礼义扫地。因循渐染。不觉驯致 …… (第 109H 页)
。不识高明终以为如何。吾辈今日出处虽殊。祸福同归。何言之不敢尽乎。只恐远莫之致。常以后事为叹耳。
答 俞武 仲(正月)
辱诲多少。敢不拜嘉。尤台当路之后。其害先及于吾两家。兄家则征吉。故并登于政目。弟家则废伏 (第 111H 页)
答 俞武 仲 …… (第 91L 页)
。左右诚以弟言上章自列。则弟亦以被左右王何之斥。上章自列乎。古今宁有是理哉。千万恕谅而终教之也。
与 俞武 仲
执御今日之行。耳目之所属也。而 天心未孚。进退狼狈。尚可有当事济物之望乎。窃想 东宫侍讲。为任极 …… (第 103L 页)
谟远猷。以上报 君父特达之知。以下酬知己荐重之谊。毋使程朱法门。适为儒者之诟病而已也。幸甚幸甚。
答 俞武 仲(戊戌腊月)
示喻云云。真所谓戛戛乎其难哉之叹也。令人太息。丁丑以后。礼义扫地。因循渐染。不觉驯致 …… (第 109H 页)
。不识高明终以为如何。吾辈今日出处虽殊。祸福同归。何言之不敢尽乎。只恐远莫之致。常以后事为叹耳。
答 俞武 仲(正月)
辱诲多少。敢不拜嘉。尤台当路之后。其害先及于吾两家。兄家则征吉。故并登于政目。弟家则废伏 (第 111H 页)
答 俞武 仲(正月)
来示军政变通。以岁侵为难云。妄意则以为军政与荒政。无先后缓急。岁侵则尤不可已也。何则。步 …… (第 113H 页)
以甘言投合者为同己。而能立异同者为谤我。则士皆背而走耳。宁肯褰裳而涉其波哉。高明幸有以熟谅之也。
答 俞武 仲
尤台血诚当国。 圣上擢用令兄。不世盛际。感动士林。人无愚智。皆欲仰效。故龙西从兄常有云云。俾弟别 …… (第 120L 页)
之出。已在于内批之先。则不知他日。何以报 先王于九原耶。吾恐手握一品。官教之讥。复有作于今日也。
答 俞武 仲(八月)
昨得内翰书示春台登对说话。今承令札俯教炭令所讲言语。皆所以议仆处义无据执迷不回者。不觉愧 (第 122H 页)
拍。犹是细事。其为吾道之累何如哉。兹敢更申一说。以备参考。狂率之罪。自知难逃。千万恕谅而勿讶焉。
答 俞武 仲(庚寅)
似闻都下学疏又上。而异端亦起云。论议不定。汔成争场。世道若此不已。则虽使馆学得请于今日。 (第 141L 页)
答 俞武 仲(庚寅)
似闻都下学疏又上。而异端亦起云。论议不定。汔成争场。世道若此不已。则虽使馆学得请于今日。 (第 141L 页)
可到今遽革。已往者勿论。自今以后。勿许违礼归宗云云。则亦当依俗决付于归宗者矣。未知如何。
问李泰之, 俞武 仲
家礼齐衰三年条。庶子为其母。而为父后则降服缌。夫承重则从服。○不杖期条庶子之子为父之母而为祖后则 (第 188H 页)
问李泰之, 俞武 仲
家礼齐衰三年条。庶子为其母。而为父后则降服缌。夫承重则从服。○不杖期条庶子之子为父之母而为祖后则 (第 188H 页)
自堪。无因进身于门下。毕受幸教。缕缕馀怀。惶恐不敢尽载。只祝寒冱。为国为道。倍加将护。以慰瞻仰。
与 俞武 仲[丙戌]
秋生海峤。琴兴佳否。蒹葭道阻。伤如之何。弟兄弟俱在。老人康健。衣斑带索。乐则有矣。而支离 …… (第 209H 页)
瞻耸之至。舍兄近恼于锡褫之口。败絮荆棘。苦不可言。源流尚未行校。知负知负。第当云云。(丙戌。)
[与 俞武 仲(丁亥至月二日)]
冬已半而不得兄边消息。慕义之诚。不离食息。彭泽归来之赋。得无为封丘县之叹耶。弟 …… (第 209L 页)
之忧耶。临书怀积。不能尽载。只希履道对时珍重。黄卷工夫。不汩于大白之权而已。(丁亥至月二日。)
[与 俞武 仲(己丑十二月二十三日)]
数日阴沴。转成栗烈。不审静履如何。慕义之私。一倍憧憧。经济馀矩。想已了了 …… (第 209L 页)
此事。独念左右者讫阻 恩数。实为识者深忧。行止非人所能为也。慨叹奈何。(己丑十二月二十三日。)
[与 俞武 仲(辛卯元月四日)]
伏惟新春。履道日新。万物昭苏。日月岂不遍照于盆底。祝 圣之德。唯在此耳。弟去月 …… (第 210H 页)
十年穷阨。未有如今辰之狼狈。危苦之状。不啻如丁丑春。持此较兄。兄其少自宽耶。(辛卯元月四日。)
[与 俞武 仲(辛卯仲春念后)]
朔土暖气。生意稍苏。伏惟履道茂对和吉。瞻仰斗北。若在眼中。第闻静源不能制火。中 …… (第 210H 页)
之故。亦非可堪。至今幸免远庇之馀也。万万缕说。非可笔载。只冀阳春。养性日休。(辛卯仲春念后。)
[与 俞武 仲(辛卯遁交下弦后日)]
半夏已过。一字无便。窹寐之思。只在梦想。事物无累。身心自定。书册日亲。玩理 …… (第 210L 页)
精力外损。神思内凋。自此便入衰谢境界。向来志业。不可复振。徒自伤痛而已。(辛卯遁交下弦后日。)
[与 俞武 仲(辛卯重阳)]
赐环止于岭越。尚有憾于天地之大耶。谁能以勿戒前事之义。闻于前耶。窃为之慨然慨然。懔 …… (第 210L 页)
堪处也。莱山三载之谪。实不如从者之遄返。到头人事。伤叹奈何。千千万万。都在默存。(辛卯重阳。)
[与 俞武 仲(癸巳正月)]
弟之心迹。既与诸贤去就有异。 君父既烛自分废伏。不为饰让之实然后。前头自处。据此为 …… (第 211H 页)
为循例言病似可云。龙西之意以为悉陈无妨。江都事。虽触忌讳。亦非不可云。未知如何。(癸巳正月。)
[与 俞武 仲(癸五念五)]
盍簪之欢。实是人间好事。难易成否。莫非有数存焉。迟速之期。亦何必切切然乎。示权窝八 …… (第 211H 页)
奈何。未知近日所看。在何书耶。曾闻有意于大全云。愿加实功。以资后者之企及。幸甚。(癸五念五。)
[与 俞武 仲(丙申腊月十一日)]
前书教意。谨闻命矣。临江不渡之故。势也奈何。坐此缠绕。迄未就正。不料人事之不 …… (第 211H 页)
李先达不见面只见书。令人怅然。闻其将入华涂。年少可戒。想左右有以钳锤之也。(丙申腊月十一日。)
[与 俞武 仲]
尤,春施措。务欲镇定云者。莫大之幸也。独其太甚者。如邪说之类。则断不可许矣。若许此徒。则终未免 …… (第 211L 页)
肯共事而甘履虎尾之危乎。惟高明勿以利害见非为可讳。而必申戒之。幸甚幸甚。
[与 俞武 仲(戊复旬后)]
少辈续至。荐承手书。备审寒节旅候安贞。慰感不可名言。讲 筵观善。盖不在行墨之末而已 …… (第 212H 页)
一分耳。旋旋焉与平康之世无异。未知于知时识势之义何如也。徒知畏小人。最可深戒也。(戊复旬后。)
[与 俞武 仲(戊戌腊月念日)]
辞荣就闲。执事之计得矣。而奈其讲肆何。申申幸教之意。敢不领悟而佩服乎。别纸略申 …… (第 212H 页)
席则布之。不必布则置之。并前纸还封以掷。幸甚幸甚。废蛰者或惧自速泽水之咎耳。(戊戌腊月念日。)
[与 俞武 仲]
司业之单。实出意外。自处之道。莫知所出。不如前职别无催帖之举。则不过如诸司过限自递之规耶。幸于 …… (第 212H 页)
虽使数年迟进。何害焉。君臣之际。难矣哉难矣哉。况我新擢。何等际会。倚伏之机。不可徒委之于天也。
[与 俞武 仲(己亥元月之念)]
天意昭回。 渥恩隆至。世道之庆。士林之幸。不但为同舍之柏悦而已。及睹辞章 批旨 …… (第 212L 页)
草庐之次且。不可谓无所见矣。希仲所事。永之又永。朋友亦末如之何也。咄咄。(己亥元月之念。)
[与 俞武 仲]
书成后。从弟归传令与李令一卿。论及秋来变通法制。如号牌等事云。凡谋猷施设。与于备局者。可以通 …… (第 212L 页)
。大国之忧。唯在执事而已。似此所布。高明默会而取舍之则可矣。若显诸耳目。则从兄亦不敢复发口矣。
[与 俞武 仲(庚子初夏之朏)]
阻阔德音。日夕憧憧。珍重手札。如渴得饮。这中人事。衮冗费阴。为大可忧。到处谢仁 …… (第 213L 页)
弟陋人。元不欲自赴于风波。别纸只效兄之俯询而已。览后。并尤书勿宣还掷。极幸。(庚子初夏之朏。)
[与 俞武 仲(辛丑五月之念)]
令示云云之说。才已有闻。怪怪咄咄。弟则曾对胤甫。有所说话。终始所见。不过如斯。 …… (第 213L 页)
甚幸甚。江都并祀之举。 圣世之令典也。幽明之感则极矣。而私心畏惧。亦不浅鲜。(辛丑五月之念。)
[与 俞武 仲(壬腊之半)]
为勘谱事。昨更来于黄院。兼议通文诸事。今皆就绪。明返于鲁。凡事将次第奉禀于左右者矣 …… (第 213L 页)
刘遗民者乎。在锦拙句示 俞武 仲。曰方知谢事还生事。却愧逃名便用名。吾辈不得躬耕如古之人者。大是难处耳。入洛不便。盖以尹希仲为言也 (第 219H 页)
与 俞武 仲[丙戌]
秋生海峤。琴兴佳否。蒹葭道阻。伤如之何。弟兄弟俱在。老人康健。衣斑带索。乐则有矣。而支离 …… (第 209H 页)
瞻耸之至。舍兄近恼于锡褫之口。败絮荆棘。苦不可言。源流尚未行校。知负知负。第当云云。(丙戌。)
[与 俞武 仲(丁亥至月二日)]
冬已半而不得兄边消息。慕义之诚。不离食息。彭泽归来之赋。得无为封丘县之叹耶。弟 …… (第 209L 页)
之忧耶。临书怀积。不能尽载。只希履道对时珍重。黄卷工夫。不汩于大白之权而已。(丁亥至月二日。)
[与 俞武 仲(己丑十二月二十三日)]
数日阴沴。转成栗烈。不审静履如何。慕义之私。一倍憧憧。经济馀矩。想已了了 …… (第 209L 页)
此事。独念左右者讫阻 恩数。实为识者深忧。行止非人所能为也。慨叹奈何。(己丑十二月二十三日。)
[与 俞武 仲(辛卯元月四日)]
伏惟新春。履道日新。万物昭苏。日月岂不遍照于盆底。祝 圣之德。唯在此耳。弟去月 …… (第 210H 页)
十年穷阨。未有如今辰之狼狈。危苦之状。不啻如丁丑春。持此较兄。兄其少自宽耶。(辛卯元月四日。)
[与 俞武 仲(辛卯仲春念后)]
朔土暖气。生意稍苏。伏惟履道茂对和吉。瞻仰斗北。若在眼中。第闻静源不能制火。中 …… (第 210H 页)
之故。亦非可堪。至今幸免远庇之馀也。万万缕说。非可笔载。只冀阳春。养性日休。(辛卯仲春念后。)
[与 俞武 仲(辛卯遁交下弦后日)]
半夏已过。一字无便。窹寐之思。只在梦想。事物无累。身心自定。书册日亲。玩理 …… (第 210L 页)
精力外损。神思内凋。自此便入衰谢境界。向来志业。不可复振。徒自伤痛而已。(辛卯遁交下弦后日。)
[与 俞武 仲(辛卯重阳)]
赐环止于岭越。尚有憾于天地之大耶。谁能以勿戒前事之义。闻于前耶。窃为之慨然慨然。懔 …… (第 210L 页)
堪处也。莱山三载之谪。实不如从者之遄返。到头人事。伤叹奈何。千千万万。都在默存。(辛卯重阳。)
[与 俞武 仲(癸巳正月)]
弟之心迹。既与诸贤去就有异。 君父既烛自分废伏。不为饰让之实然后。前头自处。据此为 …… (第 211H 页)
为循例言病似可云。龙西之意以为悉陈无妨。江都事。虽触忌讳。亦非不可云。未知如何。(癸巳正月。)
[与 俞武 仲(癸五念五)]
盍簪之欢。实是人间好事。难易成否。莫非有数存焉。迟速之期。亦何必切切然乎。示权窝八 …… (第 211H 页)
奈何。未知近日所看。在何书耶。曾闻有意于大全云。愿加实功。以资后者之企及。幸甚。(癸五念五。)
[与 俞武 仲(丙申腊月十一日)]
前书教意。谨闻命矣。临江不渡之故。势也奈何。坐此缠绕。迄未就正。不料人事之不 …… (第 211H 页)
李先达不见面只见书。令人怅然。闻其将入华涂。年少可戒。想左右有以钳锤之也。(丙申腊月十一日。)
[与 俞武 仲]
尤,春施措。务欲镇定云者。莫大之幸也。独其太甚者。如邪说之类。则断不可许矣。若许此徒。则终未免 …… (第 211L 页)
肯共事而甘履虎尾之危乎。惟高明勿以利害见非为可讳。而必申戒之。幸甚幸甚。
[与 俞武 仲(戊复旬后)]
少辈续至。荐承手书。备审寒节旅候安贞。慰感不可名言。讲 筵观善。盖不在行墨之末而已 …… (第 212H 页)
一分耳。旋旋焉与平康之世无异。未知于知时识势之义何如也。徒知畏小人。最可深戒也。(戊复旬后。)
[与 俞武 仲(戊戌腊月念日)]
辞荣就闲。执事之计得矣。而奈其讲肆何。申申幸教之意。敢不领悟而佩服乎。别纸略申 …… (第 212H 页)
席则布之。不必布则置之。并前纸还封以掷。幸甚幸甚。废蛰者或惧自速泽水之咎耳。(戊戌腊月念日。)
[与 俞武 仲]
司业之单。实出意外。自处之道。莫知所出。不如前职别无催帖之举。则不过如诸司过限自递之规耶。幸于 …… (第 212H 页)
虽使数年迟进。何害焉。君臣之际。难矣哉难矣哉。况我新擢。何等际会。倚伏之机。不可徒委之于天也。
[与 俞武 仲(己亥元月之念)]
天意昭回。 渥恩隆至。世道之庆。士林之幸。不但为同舍之柏悦而已。及睹辞章 批旨 …… (第 212L 页)
草庐之次且。不可谓无所见矣。希仲所事。永之又永。朋友亦末如之何也。咄咄。(己亥元月之念。)
[与 俞武 仲]
书成后。从弟归传令与李令一卿。论及秋来变通法制。如号牌等事云。凡谋猷施设。与于备局者。可以通 …… (第 212L 页)
。大国之忧。唯在执事而已。似此所布。高明默会而取舍之则可矣。若显诸耳目。则从兄亦不敢复发口矣。
[与 俞武 仲(庚子初夏之朏)]
阻阔德音。日夕憧憧。珍重手札。如渴得饮。这中人事。衮冗费阴。为大可忧。到处谢仁 …… (第 213L 页)
弟陋人。元不欲自赴于风波。别纸只效兄之俯询而已。览后。并尤书勿宣还掷。极幸。(庚子初夏之朏。)
[与 俞武 仲(辛丑五月之念)]
令示云云之说。才已有闻。怪怪咄咄。弟则曾对胤甫。有所说话。终始所见。不过如斯。 …… (第 213L 页)
甚幸甚。江都并祀之举。 圣世之令典也。幽明之感则极矣。而私心畏惧。亦不浅鲜。(辛丑五月之念。)
[与 俞武 仲(壬腊之半)]
为勘谱事。昨更来于黄院。兼议通文诸事。今皆就绪。明返于鲁。凡事将次第奉禀于左右者矣 …… (第 213L 页)
刘遗民者乎。在锦拙句示 俞武 仲。曰方知谢事还生事。却愧逃名便用名。吾辈不得躬耕如古之人者。大是难处耳。入洛不便。盖以尹希仲为言也 (第 219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