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書類
經解類
論語類
孝經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傳記類
時令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術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法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玄部
續道藏
 程傅临序卦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

  韩康伯
曰可大之业由事而生二阳方长而盛大故
 为临也
 莱按彖传曰临刚浸而长则成卦之义在二阳浸长
 也专𤼵 (第 15a 页)
 (三其六则十八卦六其六则三十六卦而卦止于三/十有六上经反对阳爻五十二阴爻五十六下经反)
 (对阳爻五十六阴爻五十二其妙合如此必非无意/而为之者孔子作序卦盖教人观易之一法 韩康伯)

 (
注易颇疑谓孔子特以明其义耳非易之缊也孔颖/达亦谓圣人本定先后自有指以两卦之对为次序)
 (非以一卦之 (第 3b 页)
 (不说知闭关之义日日有至有/复知宴息之义息息有宴有随)
 系辞下传曰复德之本也(豁然而还其本心之为复 韩康伯
云夫动本于静语)
 (始于嘿复者各反其所始故为德之本所谓立天下/之大本者此也王辅嗣云复者反本之谓也凡 (第 66a 页)
 (以咸是骈拇而枝赘也张敬夫云上经不言乾坤下/经不言咸者盖乾坤与咸初无所受故也吴幼清云)
 (以其为上下篇之首卦特别异之 韩康伯
云咸夫妇/之象人伦之道莫大乎夫妇故夫子殷勤深述其义)
 (以崇人伦之始而不系之于离也先言天地万物男 …… (第 5a 页)
 (惟在四一爻故九/五专倚重之云)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变坎为屯上九/处非其位当初)
(四相易而上居卦终顽然不动是自封其阳实而不肯/益下者也夫扑满之报理所必然彼既不肯益人则人)

(或将来击彼矣三四五互艮为手大象离为戈兵手持/戈兵击之象也击之者众而不知其所从来故曰或程)
(子云利者众人所同欲也专欲益已其害大矣欲之甚/则昏蔽而忘义理求之极则侵夺而致仇怨故夫子曰)
(放于利而行多怨孟子谓先利则不夺不餍圣贤之深/戒也夫所以致凶祸如斯者则以上九之立心勿恒故)
(耳说卦谓巽为近利市三倍上处巽极乃求益之甚者/巽又为进退为不果其究为躁卦正所谓立心勿恒而)
(好利者之常态也 韩康伯
云夫虚已存诚则众之所不/迕也躁以有求则物之所不欲也此立心弗恒者凶也)
(或云风以从雷为恒巽以顺震为恒 (第 85a 页)
谓道生生之谓)
(易犹似有在而至于阴阳不测则无在而无不在必名/之为神始尽也张子云一故神又云两在故不测 韩康)
(伯
注云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者也故曰阴阳不测尝试论之曰原夫两仪之运万物)
(之动岂有使 …… (第 16b 页)
通如肺气升降出入于其中故)
(曰顺曰柔曰静翕曰动辟则虚莫虚于地然则阳实阴/虚者正说也阳虚阴实者偏说也 韩康伯
云乾统天首)
(物为变化之元通乎形外者也坤则顺以承阳功尽于/已用止乎形者也故乾以专直言乎其材坤以翕辟 …… (第 17b 页)
(声遂沛然通达于天下之事而昭揭其所以然之理果/有何思有何为乎非天下之极神妙不测者其谁能及)
(于此 韩康伯
云非忘象者无以制象非遗数者无以极/数至精者无筹策而不可乱至变者体一而无不周至)
(神者寂然而无不应斯 (第 42a 页)
之书惟正则胜不论吉凶也术家独言)
(祸福不配以道义如此而诡遇获禽则曰吉得正而毙/焉则曰凶京房郭璞是也 韩康伯
云贞者正也一也夫)
(有动则未免乎累殉吉则未离乎凶尽会通之变而不/累于吉凶者其惟贞者乎老子云王侯得一 …… (第 3a 页)
者曰君师之位苟有其德而无其位则亦不能相天地)
(以遂人物之生故位为圣人之大宝所谓崇高莫大乎/富贵也 韩康伯
云夫无用则无所宝有用则有所宝也)
(无用而常足者莫妙乎道有用而弘道者莫大乎位故/曰圣人之大宝曰位守位 …… (第 8a 页)
之又问之于筮而与鬼神谋则虽日用不知之百姓/亦可与及于圣人之能也百姓与能此圣人所以成天)
(地之能者也 韩康伯
云不假思虑而失得自明不劳探/讨而吉凶自著类万物之情通幽深之故故百姓与能)
(乐推而不厌也八卦以象告谓 (第 40b 页)
千九百十有二坤策四千六百有八则从)
(二千三百有四参而乾两而坤也圣人倚数之妙盖如/此数既形矣卦斯立焉 韩康伯
云蓍极数以定象卦备)
(象以尽数变即揲蓍十有八变之变阴阳谓七八九六/也观七八九六之变则卦可得而立矣孔 …… (第 3a 页)
非道也是故立天)
(阴与阳立地柔与刚立人仁与义其间皆著一与字盖/其所谓两者皆相与为用不可举一而废一也 韩康伯)
(
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阴阳者言其气刚柔者言其形/变化始于气象而后成形万物资始乎天成形乎地故)
(天曰阴阳 (第 5a 页)
 (借此一端之理以序之其实本意专恐为杂乱其卦/也如大卦以下使非孔子序卦可證则后儒又聚讼)
 (矣蔡氏改正丘氏犹以为不当僭改经文岂不聚讼/所以序卦有功于易 韩康伯
谓序卦之所明非易之)
 (蕴孔仲达谓今验六十四卦二二相耦非覆即变覆/者表里视之遂成两卦屯蒙需讼师比之 …… (第 1b 页)
益困为井此善变者也文王)
(示人以可变之机则危可安乱可治特在一转移间耳/后天之学其以人事赞天地之妙欤 韩康伯
云先儒以)
(乾至离为上经天道也咸至未济为下经人事也夫易/六画成卦三才必备错综天人以效变化岂有天道人 (第 7b 页)
   荀爽郑元刘表何晏宋衷虞翻陆绩干宝王
    肃王弼姚信王廙张璠向秀王凯冲侯果蜀
    才翟元 韩康伯
刘巘何妥崔憬沈驎士卢氏
    (案卢氏周易注/隋志已佚其名)崔觐伏曼容孔颖达(案以上/三十二)
  …… (第 3a 页)
有子夏孟喜焦赣京房马融荀爽郑玄刘
表何晏宋衷虞翻陆绩干宝王肃王弼姚信王廙张璠
向秀王凯冲侯果蜀才翟玄 韩康伯
刘巘何妥崔憬沈 (第 8a 页)
 虞翻曰迷失道故无所终也
序卦曰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

 崔憬曰下顺从而上下应之则有所畜矣○ 韩康伯
 
曰由比而畜故曰小畜也
(乾下/巽上)小畜亨
 侯果曰四为畜主体又称小唯九三被畜下刚皆通
 是以小畜 (第 20b 页)
定四库全书
 周易集解卷五
             唐 李鼎祚 撰
序卦曰豫必有随也故受之以随
  韩康伯
曰顺以动者众之所随
(震下/兑上)随元亨利贞无咎
 虞翻曰否上之初刚来下柔初上得正故元亨利贞无咎 (第 1a 页)
            唐 李鼎祚 撰
序卦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
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
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韩康伯
曰言咸卦之义也咸柔上而刚下感应以相
 与夫妇之象莫美乎斯人伦之道莫大夫妇故夫子 …… (第 1a 页)
 虞翻曰震没从巽入坤故从妇凶矣
上六震恒凶象曰震恒在上大无功也

 虞翻曰在震上故震恒五动乘阳故凶终在益上五
 远应故无功也
序卦曰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
  韩康伯
曰夫妇之道以恒为贵而物之所居不可以
 恒宜与世升降有时而遁者也
(艮下/乾上)遁亨
 虞翻曰阴消姤 …… (第 11a 页)
 侯果曰最处外极无应于内心无疑恋超世高举果
 行育德安时无闷遁之肥也故曰肥遁无不利则颍
 滨巢许当此爻矣
序卦曰物不可以终遁故受之以大壮
  韩康伯
曰遁君子以远小人遁而后通何可终耶阳
 盛阴消君子道胜也
(乾下/震上)大壮利贞
 虞翻曰阳息泰也壮 (第 16a 页)
全书
 周易集解卷八
            唐 李鼎祚 撰
序卦曰伤于外者必反于家故受之以家人
  韩康伯
曰伤于外者必反诸内也
(离下/巽上)家人利女贞
 虞翻曰遁初之四也女谓离巽二四得正故利女贞
 也○ (第 1a 页)

 周易集解卷九
            唐 李鼎祚 撰
序卦曰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
  韩康伯
曰益而不已则盈故必决矣
(乾下/兑上)夬扬于王庭
 虞翻曰阳决阴息卦也刚决柔与剥旁通乾为阳为
 王 (第 1a 页)
 政以养德无覆水泉而不惠民无蕴典礼而不兴教
 故曰井收勿幕勿幕则教信于民民服教则大化成
 也
序卦曰井道不可不革也故受之以革
  韩康伯
曰井久则浊秽宜革易其故也 …… (第 7b 页)
 案兑为口乾为首今口在首上面之
 象也乾为大人虎变也兑为小人革面也
序卦曰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
  韩康伯
曰革去故鼎取新以去故则宜制器立法以
 治新也鼎所和齐生物成新之器也故取象焉
(巽下/离上)(第 14b 页)
 实内丧虚华外扬是翰音登天也巽为鸡鸡曰翰音
 虚音登天何可久也
序卦曰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
  韩康伯
曰守其信者则失贞而不谅之道而以信为
 过也故曰小过
(艮下/震上)小过亨利贞 …… (第 14b 页)
 坎为灾眚故是谓灾眚矣
象曰弗遇过之已亢也
 虞翻曰飞下称亢晋上之三故已亢也
序卦曰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
  韩康伯
曰行过乎恭礼过乎俭可以矫世厉俗有所
 济也
(离下/坎上)既济亨小利贞
 虞翻曰泰五之二小谓二也柔 (第 20a 页)
 贵失位则贱故曰列贵贱者存乎位矣
齐大小者存乎卦

 王肃曰齐犹正也阳卦大阴卦小卦列则小大分故
 曰齐小大者存乎卦也
辩吉凶者存乎辞
  韩康伯
曰辞爻辞也即爻者言乎变也言象所以明
 小大言变所以明吉凶故大小之义存乎卦吉凶之
 状存乎爻至于悔吝无 …… (第 9a 页)
 鼓万物无常方易之应变化无定体也
一阴一阳之谓道

  韩康伯
曰道者何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
 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必有之用极而无之功
 显故至乎神无方而易 …… (第 13b 页)
 侯果曰仁者见道谓道有仁知者见道谓道有知也
百姓日用而不知
 侯果曰用道以济然不知其方
故君子之道鲜矣
  韩康伯
曰君子体道以为用仁知则滞于所见百姓
 日用而不知体斯道者不亦鲜矣乎故常无欲以观
 妙可以语至而言极矣 …… (第 14a 页)
 孔颖达曰谓穷极蓍策之数逆知将来之事占其吉
 凶也
通变之谓事
 虞翻曰事谓变通趋时以尽利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也
阴阳不测之谓神
  韩康伯
曰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
 形诘者也故阴阳不测尝试论之曰原夫两仪之运 (第 15b 页)
 虞翻曰感动也以阳变阴通天下之故谓𤼵挥刚柔

 而生爻者也
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虞翻曰至神谓易隐初入微知几其神乎○ 韩康伯
 
曰非忘象者则无以制象非遗数者则无以极数至
 精者无筹策而不可乱至变者体一而无不周至神
 者寂然而无不 …… (第 12b 页)
 不定因之以知来物是蓍之德圆而神也卦之数八
 八六十四象阴方其为用也爻位有分因之以藏往
 知事是卦之德方以知也
六爻之义易以贡
  韩康伯
曰贡告也六爻之变易以告吉凶也
圣人以此洗心 (第 16b 页)
韩康伯
曰洗濯万物之心者也 …… (第 16b 页)
 照坤故察民之故坤为民
是兴神物以前民用
 陆绩曰神物蓍也圣人兴蓍以别吉凶先民而用之
 民皆从焉故曰以前民用也
圣人以此齐戒
  韩康伯
曰洗心曰斋防患曰戒
以神明其德夫 (第 18a 页)
 虞翻曰阳卦一阳故奇阴卦二阴故耦谓德行何可

 者也
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

  韩康伯
曰阳君道也阴臣道也君以无为统众无为
 则一也臣以有事代终有事则二也故阳爻画一以
 明君道必一阴爻画两 …… (第 15b 页)
 也故阳卦曰君子之道也阴卦曰小人之道也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翟玄曰此咸之九四辞也咸之为卦三君三民四独
 远阴思虑之爻也○ 韩康伯
曰天下之动必归于一
 思以求朋未能寂寂以感物不思而至也
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 (第 16a 页)
下何思何虑
  韩康伯
曰夫少则得多则惑涂虽殊其归则同虑虽
 百其致不二苟识其要不在博求一以贯之百虑而 …… (第 16a 页)
 蠖屈行虫郭璞云蝍𧑙也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
 姚信曰阳称精阴为义入在初也阴阳在初深不可
 测故谓之神变为姤复故曰致用也○ 韩康伯
曰精 …… (第 18b 页)
 九家易曰利用阴道用也谓姤时也阴升上兑则乾
 伏坤中屈以求信阳当复升安身嘿处也时既潜藏
 故利用安身以崇其德崇德体卑而德高○ 韩康伯

 利用之道皆安其身而后动也精义由于入神以致 …… (第 19a 页)
 交不至渎慢悔吝无从而生岂非知微者乎
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虞翻曰阳见初成震故动之微复初元吉吉之先见
 者也○ 韩康伯
曰几者去无入有理而未形者不可
 以名寻不可以形睹也唯神也不疾而速感而遂通
 故能玄照鉴于未形也合抱之 (第 27a 页)
 故不设也
困穷而通

 虞翻曰阳穷否上变之坤二成坎坎为通故困穷而
 通也
井居其所而迁
  韩康伯
曰改邑不改井井所居不移而能迁其施也
巽称而隐
 崔憬曰言巽申命行事是称扬也阴助德化是微隐
 也自此已 …… (第 10a 页)
 变所适非有典要

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
 虞翻曰出乾为外入坤为内日行一度故出入以度
 出阳知生入阴惧死使知惧也○ 韩康伯
曰明出入
 之度使物知外内之戒也出入犹行藏外内犹隐显
 遁以远时为吉丰以幽隐致凶渐以高显为美明夷
  …… (第 13a 页)
 凶则非其所象故知其不可也且上论初上二爻则
 此中总言四爻矣下论二四三五则是重述其功位
 者也
智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韩康伯
曰夫彖举立象之统论中爻之义约以存博 …… (第 17a 页)
 道众之所归者一其事弥繁则愈滞乎有其理弥约
 则转近乎道彖之为义存乎一也一之为用同乎道
 矣形而上者可以观道过乎半之益不亦宜乎
二与四同功
  韩康伯
曰同阴功也○崔憬曰此重释中四爻功位
 所宜也二主士大夫位佐于一国四主三孤三公牧
 伯之位佐于天子皆同 (第 17b 页)
有助理之功也

而异位
  韩康伯
曰有外内也○崔憬曰二士大夫位卑四孤
 公牧位尊故有异也
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
  (第 18a 页)
韩康伯
曰二处中和故多誉也四近于君故多惧也
柔之为道不利远者
 崔憬曰此言二四皆阴位阴之为道近比承阳故不
  (第 18a 页)
利远矣

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
 崔憬曰言二是阴远阳虽则不利其要或有无咎者
 以二柔居中异于四也
三与五同功而异位
  韩康伯
曰有贵贱也○崔憬曰三诸侯之位五天子
 之位同有理人之功而君臣之位异者也
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
 崔 …… (第 18b 页)
 利坤为害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
  韩康伯
曰近况比爻也易之情刚柔相摩变动相逼
 者也近而不相得必有乖违之患也或有相违而无
 患者得其应也相须而 (第 2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