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醫家類
雜家類
別集類
  访遗书
康熙二十五年四月
上谕礼部翰林院自古帝王致治隆文典籍具备犹必
博采遗书用充秘府以广见闻而资掌故甚盛事也朕

留心艺文晨夕披览虽内府书籍篇目粗陈而裒集未
备因思通都大邑应有藏编野乘名山岂无善本宜广
为访辑凡经史子集除寻常刻本其有藏书秘录作何
给值采集及借本抄写事宜尔部院会同详议具奏务
令搜罗罔佚以副朕稽古崇文之至意旋又奉
旨关系经史方许采进时礼侍徐乾学疏进宋朱震汉
上易传并图说十五卷宋张浚紫岩易传九卷读易杂
说一卷魏了翁大易集义六十四卷 曾穜
大易粹言十 (第 8a 页)
通言》十卷, 杨万里《易传》二十卷,
林栗《易经传集解》三十六卷, 李舜臣《易本传》三十三

卷,  曾穜《
大易粹言》十卷, 吕祖谦《定古易》十二篇为一卷, 又《音训》二卷, 周易《系辞精义》二卷, 朱熹《易
注》十四卷〈董正卿〉,《集传》十一卷,《丛记》一卷〈朱震〉,《丛书》十卷〈赵汝梅〉,《大易粹言》十卷 〈曾穜〉
,《集传》二十卷〈纥石烈〉,《周易集说》十卷〈俞琰〉,《古易诠》二十九卷〈邓伯羔〉,《今易诠》二十四
伏之说,乘承比应之例,一有不知,则义理阙焉。是书濂流洛派,凡十六家,合为一观之,而易道备矣。先是温陵 曾穜
刊易粹言七家,中有郭兼山易,文靖公谓忠孝,易书去程门远甚。自党论起绝迹。程门殁,不设奠,故并其子雍曰
李简《学易记》
九卷按简自序:伊川先生尝云:学易者,当看王辅嗣、胡翼之、王介甫三家文字,令通贯,然后却有用心处。时先生易传未出也。及温陵 曾献之
集《大易粹言》传于世,
则学者知有所宗,而三家之说,不无去取也。岁在壬寅春三月,予自泰山之莱芜,挈家
易老通言》十卷。
杨万里《易传》二十卷。
林栗《易经传集解》三十六卷。
李舜臣《易本传》三十三卷。 曾穜《
大易粹言》十卷。
吕祖谦《定古易》十二篇为一卷,又《音训》二卷,《周易系辞精义》二卷。
朱熹《易传》
集程氏诸家之说,程传不及系辞故也。《馆阁书目》以为托祖谦之名。

《大易粹言》十卷:
陈氏曰:知舒州 曾穜献之
集二程、张游酢、杨时外及二郭之学为一书。穜尝受学于郭白云。

吕伯恭《古易音训》共十四卷:
陈氏曰:

《集传》十一卷,《丛记》一卷〈注〉朱震。
《丛书》十卷。〈注〉赵汝梅。
《大易粹言》十卷。〈注〉 曾穜。
《集传》二十卷。〈注〉纥石烈。
《周易集说》十卷。〈注〉俞琰。
《古易诠》二十九卷。〈注〉邓伯羔。
槁,阅十有七年,而后成书。嘉熙元年,奉旨给劄其家抄录,宣付秘阁。其说本之程氏,而多引史传事證之。 曾穜《
大易粹言》〈注〉《宋志》十卷〈或作七十卷〉。
赵希弁曰:《大易粹言》七十卷,《总论》三卷,程颢、程颐
说〈佚〉
石𡼖周易解〈佚〉丘义易说〈佚〉
邵渊读易管见〈佚〉杨万里诚斋易传〈注〉宋志二十卷〈存〉 曾穜
大易粹言〈注〉宋志十卷或作七十卷〈存〉
李焘周易古经八篇〈存〉易学〈注〉宋志五卷〈佚〉
周燔九江易传
者,则发此尊饮酒盖杜举之遗式,欲令言者猛如虎,无忌惮也。
《三才图会》酋耳
英林山有酋耳,周成王时, 曾献之
尾长于身,食虎豹,王者威及四夷,则此兽至。
驺虞部艺文一《封禅颂》汉·司马相如
般般之兽,乐我君囿。
而比之。不可得也。奚益矣。终岂能行哉。故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乾为岁。三岁三爻也。 曾穜
易粹言广平游氏曰。伏戎于莽。欲以劫五之下接也。升其高陵。欲以捍二之上。比也。二五以同德合。而九三居刚
月至五阴而霜降自坤卦言之为十月为亥至六阴而成冬玄所谓水凝地坼非见不见之形者其能知小人之祸于甚微之时乎 曾穜
易粹言兼山郭氏曰乾一以健坤一以顺而六爻之义何参差之不齐也盖统而言之则为顺者同别而言之则为顺者异非异也
六三以是从王事得恭顺之道知光大矣坎离合为知知如日月之明光大也邵雍曰。阳知其始而享其成阴效其法而终其劳 曾穜
易粹言明道先生曰章外见之物含章可贞来章有庆须要反已李吁所录兼山郭氏曰。六三不正之阴处下卦之上其才为不
观天文。俯观人文。不顺乎天。则反乎人文而已矣。此推原卦变以尽贲之道也。在卦气为八月。故太玄准之以饰。 曾穜
易粹言彖曰贲亨。止化成天下伊川先生曰古者学为文否曰人见六经。便以谓圣人亦作文不知圣人亦一作只摅发胸中
以厌服人心。天下复入于否。六五曰中以行愿也。九二曰中行中道者。所以存泰也。横渠曰舜文之治。不过是矣。 曾穜
易粹言兼山郭氏曰。九二。昔武王克商。召太公而问之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
又《易老通言》十卷杨万里
*《易传》二十卷林栗
*《易经传集解》三十六卷李舜臣
*《易本传》三十三卷 曾穜
《大易粹言》十卷吕祖谦
*《定古易》十二篇为一卷又《音训》二卷《周易系辞精义》二卷朱熹
*《易传》
翁方纲曰。宋陈友文大易集义。摭周郡,朱子及上蔡,和靖,南轩,蓝田,五峰,屏山,汉上,东莱十一家之说。 曾穜
大易粹言。摭二程张子及龟山定夫兼山白云父子七家之说。此书汇辑成八十卷。凡采十八家之说。义门以为杜撰。 (第 218L 页)
亦过泥矣。又按大易粹言今考定。是宋方闻一撰。宋史艺文志。作 曾穜
误也。
  

书古文训十六卷。宋永嘉薛季宣士龙撰。纯以古字写之。何焯曰。焦氏家藏本宋本。今归东海 (第 218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