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經集部類
 (于伪/翻)杜预巧饰经传以附人情辩则辩矣(传直/恋翻)臣谓
 不若陈逵之言质略而敦实也
九月癸亥以 大将军陈骞
为太尉 杜预以孟津渡险
请建河桥于富平津(水经注孟津又曰富平津杜/佑曰富平津在河阳县南)议者
以为殷 …… (第 11a 页)
之后此以名为氏者也)吴主以刀环撞
杀之身无完肌(史详言吴主之/昏虐撞直江翻) 八月己亥以何曾为
太傅 陈骞
为大司马贾充为太尉齐王攸为司空 吴
历阳山有七穿骈罗穿中黄赤俗谓之石印云石印封
发天下当太平历阳长上 …… (第 15a 页)
 冬十二月吴夏口督孙慎入江夏汝南(江夏郡属荆/州汝南郡属)
(豫州相去甚远沈约宋志江夏太守治汝南县本沙羡/地晋末汝南郡民流寓夏口因立为汝南则此时江夏)

(郡未有汝南县也无亦/史追书乎夏户雅翻)略千馀家而去诏遣侍臣诘羊
祜不追讨之意(诘去/吉翻)并欲移荆州祜曰江夏去襄阳八
百里比知贼问(比必/寐翻)贼已去经日步军安能追之劳师
以免责非臣志也昔魏武帝置都督类皆与州相近(如/扬)
(州刺史治寿春都督扬州诸军/事亦治寿春之类近其靳翻)以兵埶好合恶离故也
(好呼到翻/恶乌路翻)疆埸之间一彼一此慎守而已(左传鲁桓公/曰疆埸之间)
(慎守其一而/备其不虞)若辄徙州贼出无常亦未知州之所宜据
也 是岁 大司马陈骞
自扬州入朝(朝直/遥翻)以高平公罢 (第 20b 页)
亨燕书武宣纪廆泰始 年生年十五父单于涉归)
(卒太康四年也此/年入寇当是涉归) 十一月壬寅高平武公 陈骞
(考/)
(异曰帝纪云大司马按骞以咸/宁三年辞位以高平公还第) 是岁扬州刺史周浚
移镇秣陵(魏扬州 (第 19b 页)
   统部

 (西/晋)石 苞         陈 骞
  
周 浚        王 浑
  王 浚        褚 契
  司马骏(以上扬州都督/)
  陈 (第 17a 页)
  至尚书门矫启曰陛下欲何之帝曰欲案行文书
  耳矫曰此臣职分非陛下所宜临也帝乃回车其
  直亮如此后进爵东乡侯卒谥文贞
  晋陈骞
东阳人矫子沉厚有智略仕魏为尚书郎迁
  中山安平太守并著治绩晋武帝即位以佐命功
  封 (第 50a 页)
高平郡公
加太尉卒谥武
 南北朝齐刘元明临淮人历仕山阴建康令有吏才 (第 50a 页)
将军都督杨豫诸军事与安东 将军陈骞
等围寿春基
始至围城未合文钦全怿等从城东北因山乘险得将
其众突入城昭敕基敛军坚壁基累求进讨会吴朱异 …… (第 32a 页)
讨树机能卒不能克
七年夏四月北地胡寇金城凉州刺史牵弘讨之众胡
皆内叛与树机能共围弘于青山弘军败而死初 大司
马陈骞
言于帝曰胡烈牵弘皆勇而无谋彊于自用非
绥边之材也将为国耻时弘为扬州刺史多不承顺骞
命帝以为骞与弘不协 (第 79b 页)
 (人/)等与文钦同救诞六月昭督诸军二十六万进屯

 邱头(今陈州府沈邱县东有武/邱本曰邱头司马昭更名)使将军王基 陈骞(字/休)
 (渊矫/之子)
围寿春会吴朱异率三万人屯安丰(注见/前)为钦
 外势基四面合围击钦异皆破走之吴孙綝大发卒
 出屯镬 …… (第 23a 页)
 以胡烈为刺史至是树机能作乱烈讨之败死明年
 树机能与北地叛胡围金城凉州刺史牵宏(观津人/魏牵招)
 (次/子)复为所杀(初 陈骞
言于晋主曰胡烈牵宏皆勇而/无谋彊于自用非绥边之材也将为国)
 (耻晋主不以为然及是二人皆兵败/身死征 (第 52b 页)
 (聚榖足一年食为闭门自守计遣长史吴纲将小子/靓至吴称臣请救司马昭奉魏主髦及太后讨之吴)
 (使将军全怿全端唐咨等与文钦同救诞六月昭督/诸军二十六万进屯邱头使将军王基 陈骞
围寿春)
 (围未合怿等将众因山乘险突入城昭敕基敛军坚/壁基累求进讨会吴朱异率三万人屯安丰为钦外) …… (第 17a 页)
 (怿等说吴中怒怿等不能拔寿春城欲尽诛/诸将家故逃来归命怿等遂帅其众出降)集览(轻/侠)
 (轻去声不持重也侠之言挟以权力侠/辅人者也小子靓小少也靓少子之名)质实(贾充襄/陵人 陈)

 (骞
东阳人矫之子安丰县/名注见光武建武七年)
  书法(于是诞不就徵杀扬州刺史敛兵自守耳书/起兵讨何予之 …… (第 17b 页)
  (不亡/得乎)

夏四月晋凉州胡叛刺史牵宏讨之败死考异(此亦误/书讨与)
(上讨鲜/卑同)
 (初 大司马陈骞
言于晋主曰胡烈牵宏皆勇而无谋/彊于自用非绥边之才也将为国耻晋主以为骞与)
 (宏不协而毁之不信也至是 (第 60a 页)
烈既败死宏讨叛胡胡/与树机能攻宏杀之征讨连年仅而能定晋主乃悔)
 (之/)质实 (陈骞
东阳/人矫之子)
秋七月吴复取交阯
 (吴三攻交阯皆败没至是遣陶璜李勖等击取之九/真日南皆降以璜为交 (第 60a 页)
 宗 岱(荆州/刺史)
  荀 崧(颍川人都/督荆州)
 (怀/帝)王 澄(琅琊人都/督荆州)    陈 骞(都督荆州/诸军事)
  朱 伺(黄州/骑督)     曹 摅(谯国人征/南司马)
  滕 霄(汝州人/内史)    戴 …… (第 12a 页)
  吉 挹(莲勺人/将军)    郗 恢(高平人都督荆扬/诸军事镇襄阳)
  桓石民(豁子荆州/刺史都督)    陈 骞(东愓人都督/荆州诸军事)
  王 忱(晋阳人荆/州刺史)   殷仲堪(陈郡人荆/州刺史)
 (文/帝)刁 畅(镇襄/阳)   (第 13b 页)
○晋武帝即位之初以安平王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
王祥为太保义阳王子初为太尉何曾为司徒荀顗为
司空石苞为 大司马陈骞
为大将军凡八公同时并置
惟无丞相焉时所谓八公同辰攀云附翼者也遂以太
傅太保为上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无其 …… (第 6b 页)
男等衣服)○晋司徒与
丞相通职更置迭废未尝并立至永嘉元年始两置焉
(王衍为司徒东海王越为丞相始两置也 陈骞
为司徒/仰理万机俯澄邦教又王戎字浚冲为司徒高选长吏)
(西曹掾委任责成常得无为又蔡谟字道明迁司徒谟 …… (第 14a 页)
阳王为太尉大/司马时父孚为太宰父子居上)
(公中代以来未之有也又汝南王亮为大司马正/旦大会乘车入殿又 陈骞
为大司马赐衮冕之服)武冠
绛朝服金章紫绶佩山玄玉与大将军同○宋时唯元
嘉中用彭城王义康为之冠玉与晋同 (第 17b 页)
   谨案晋初未设丞相武帝即位以安平王孚为
   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义阳王望为太
   尉何曾为司徒荀顗为司空石苞为 大司马陈

   骞
为大将军八公并置盖皆台司之职然特假
   以名号不必尽知国政今故不列于表嗣是以
   迄梁陈太宰太尉 (第 23a 页)
   之总督而征镇将军或如今之提督然如石苞
   当魏世拜镇东将军旋代王基都督扬州诸军
   事后进征东大将军俄迁骠骑将军 陈骞
拜使
   持节都督淮北诸军事安东将军转都督豫州
   诸军事持节将军如故又转都督江南诸军事 (第 17a 页)
 于民尔不然则晋之馀号安能尚存耶
以骠骑将军石苞为大司马太保郑冲为太傅太尉王
祥为太保晋国丞相何曾为太尉馀增封爵有差(以本/纪修)

戊辰诏出御府珠玉赐王公(以本/纪修)以太傅安平王孚为
太宰 车骑将军陈骞
为大将军与司徒司空凡八公(以/纪)
(志/修)
 解题曰太师太傅太保则古之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则汉魏 (第 3b 页)
  汉晋春秋曰曹髦之薨司马昭闻之自投于地曰
天下谓我何于是召百官议其事昭垂涕问陈泰
曰何以居我泰曰公光辅数世功盖天下谓当并
迹古人垂美于后一旦有杀君之事不亦惜乎速

斩贾充犹可以自明也昭曰公闾不可得杀也卿
更思馀计泰厉声曰意惟有进于此耳馀无足委
者也归而自杀

  陈矫 子本嗣 本弟骞

  世说注引世语曰本字体元 汉晋阳秋曰 陈骞
兄本有名于世与夏侯玄亲交拜其母骞求为中
领军闻玄会于其家悦而归既入户玄曰相与未
致于此骞当户立良久曰 (第 3b 页)
   酴醾露
酴醾海国所产为盛出大西洋国者花如中州之牡丹
蛮中遇天气凄寒零露凝结著他草木乃冰澌木稼
殊无香韵惟酴醾花上琼瑶晶莹芬芳袭人若甘露焉
夷女以泽体发腻香经月不灭国人贮以铅瓶行贩他
国暹罗尤特爱重竞买略不论直随船至广价亦腾贵
大抵用资香奁之饰耳五代时与猛火油俱充贡谓蔷
薇水云(晋书贾谧传外国贡异香著人则经月不歇武/帝甚贵之惟以赐侍中贾充及大司农 陈骞
海) (第 13b 页)
 ︹人物︺︹汉︺周䊸(徐县人建初中为渤海太守免归后廉/洁无资常筑堑以自给肃宗闻而怜之)
(复以为郎迁将/作大匠卒于官)︹三国︺︹魏︺陈矫(广陵东阳人本郡太/守陈登请为功曹郡)
(为孙权所围登令矫求救于太祖太祖奇矫寻辟/为司空椽属累迁尚书文帝曰陈李弼临大节明)
(略过人信一时之俊杰也封高陵亭侯明帝即位/进爵东乡侯车驾尝卒至尚书门矫跪问曰陛下)
(欲何之帝曰欲案行文书耳矫曰此臣职分非陛/下所宜临也帝惭回车其亮直如此薨谥贞侯子)
(本有统制才迁镇北/将军/按矫字季弼)︹吴︺臧均(临淮人诸葛恪诛均/上书于是亮峻听恪)
(故吏/敛葬) 晋︺陈骞(矫之子沈厚有智谋起家尚书郎封/郯侯武帝受禅以佐命之动进车骑)
(将军高平郡公骞累处方任为士庶所怀既位极/人臣年踰致仕思欲退身咸宁二年因乞骸骨赐)
(衮冕之服以高/平公还第薨)
︹南北朝︺︹宋︺王彭(盱眙直渎人少丧/母元嘉初父人丧) (第 52a 页)
 ︹人物︺︹汉︺周䊸(徐县人建初中为渤海太守免归后廉/洁无资常筑堑以自给肃宗闻而怜之)
(复以为郎迁将/作大匠卒于官)︹三国︺︹魏︺陈矫(广陵东阳人本郡太/守陈登请为功曹郡)
(为孙权所围登令矫求救于太祖太祖奇矫寻辟/为司空椽属累迁尚书文帝曰陈李弼临大节明)
(略过人信一时之俊杰也封高陵亭侯明帝即位/进爵东乡侯车驾尝卒至尚书门矫跪问曰陛下)
(欲何之帝曰欲案行文书耳矫曰此臣职分非陛/下所宜临也帝惭回车其亮直如此薨谥贞侯子)
(本有统制才迁镇北/将军/按矫字季弼)︹吴︺臧均(临淮人诸葛恪诛均/上书于是亮峻听恪)
(故吏/敛葬)︹晋︺陈骞(矫之子沈厚有智谋起家尚书郎封 郯侯
武帝受禅以佐命之动进 (第 52a 页)
车骑)
(将军高平郡公骞
累处方任为士庶所怀既位极/人臣年踰致仕思欲退身咸宁二年因乞骸骨赐)
(衮冕之服以高/平公还第薨)︹南 (第 52a 页)
十里又郑庄渡在/县东五十里又武安渡在县东南)
 ︹堤堰︺唐安镇石堤(在高平县西三十五里明万历间/义民 陈骞
冯公春先后建筑长八)
(十馀/丈)郭公堤(在高平县北元尹郭质筑故名/又有㧕公堤明知县柳豸筑)
 ︹陵 (第 61a 页)
 (叹/服)戴逵(谯国人博学能文善鼓琴工书画性高洁常/以礼度自处深以放达为非道著为论孝武)
 (时累徵不就子颙有高名/尝述庄周大旨著为论) 陈骞(矫子沈厚有智谋为/尚书郎累迁太守并)
 (著治迹后封安国亭侯迁/侍中都督扬州诸军事)
刘翼(淮陵人永昌之乱翼/为衡阳太守起兵期)
 (复晋祚力/战死之)武周(沛国竹邑人仕至光禄大夫子陔及 (第 40a 页)
  王沈        贾充(韩寿寿子谧)

  郑冲        王祥(弟览)

  何曾(子邵)      石苞(子崇)

   陈骞        
荀顗 (第 32b 页)
闻钟邓败百城无主
有兼蜀之志而巴东固守兵不得过使步协率众攻宪
宪临江拒之遣参军杨宗突围北出告急魏安东 将军
陈骞
又送文武印绶任子诣司马昭请力拒吴协攻城
宪出与战大破协军孙休怒复遣陆抗等帅众三万增
宪之围被攻凡六月 …… (第 8a 页)
宪委城奔魏宪曰夫为人主百姓所仰危不能安急而
弃之君子不为也毕命于此矣 陈骞
言于司马昭遣荆
州刺史胡烈救宪抗等引退昭即委前任拜宪凌江将
军万年亭侯会武陵四县举众叛吴以宪为武陵太 (第 8b 页)
城东北因山乘险得将其众突入城六
月司马昭奉曹髦及郭太后督中外诸军二十六万临
淮讨诞昭屯丘头使基及安东 将军陈骞
等四面合围
表里再重堑垒甚峻钦等数犯围逆击走之昭又使监 (第 3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