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法制類
時令類
雜史類
器用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天文算法類
譜錄類
釋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楚辭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華嚴部類
經集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归州东南七里北枕大江有丹阳故城为楚始封之
  丹阳史记楚世家周封熊绎于楚蛮居丹阳徐广
  宋忠以为在南郡之枝江县而 郭璞
注山海经则
  曰丹阳在秭归为说不同杜佑通典曰楚初都丹
  阳今秭归东南故城是后徙枝江亦曰丹阳也春 (第 118a 页)
濄水受沙水于陈州府扶沟县东 (郭景纯
曰大水溢/出别为小大也)
东南经太康县西又东经其县北(水经注濄水又东南/经阳夏县西又东经)
(邈城 …… (第 90b 页)
四年郧夫人使弃子/文于梦中杜注江夏安陆县)
(东南有云梦城安陆今德安府治昭三年楚子以郑伯/田江南之梦 郭景纯
言华容县南巴邱湖是也华容今)
(监利石首二县定四年楚子涉睢/济江入于云中当在今枝江县界)
彭蠡即鄱阳 (第 110b 页)
 (案榖梁谓天子诸侯黝垩诸家之说以黝为黑柱垩/为白壁者徐氏邈也以黝垩为黑色者范氏宁杨氏)
 (士勋也以为天子黝诸侯垩者刘氏敞也说文训垩/为白涂尔雅墙谓之垩 郭璞
曰以白土饰墙也山海)
 (经白垩黑青黄垩注言杂色垩也则非白土之谓矣/考周礼注云素车以白土垩藻车以苍土 (第 44a 页)
 (有言本无也以汪氏克宽曰尔雅通志本草皆以蜚/为虫山海经 蜚为兽但负盘常有当如书螽书螟)
 (不当书有姑并识以俟参考歆王氏樵曰尔雅蜚胪/肥 郭璞
注蜰即负盘臭虫刘 以为负蠜江休复杂)
 (志唐彦猷有旧本山海经说蜚处渊则涸行木则枯/疑春秋所书即此 (第 38b 页)
 (伯曰得臣将死二臣止之曰君其将以为戮及连谷/而死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蔿吕)
 (臣实为令尹奉己/而已不在民矣)
  (孟诸杜注宋薮泽 郭璞
云梁国睢阳东北今河南/归德府治东北有孟诸泽 连榖杜注楚地当在)
  (楚方城/之外)
 胡传(案左 (第 31b 页)
 (有故书之者范氏宁曰据孛于大辰及东方皆不言/入此言入 明斗有规郭入其魁中也刘向曰北斗)
 (贵星人君之象也茀星乱臣之类言邪乱之臣将并/弑其君 孔氏颖达曰释天云彗星为欃枪 郭璞
曰) (第 37b 页)
 集说(杜氏预曰雉门公宫之南门两观阙也天火曰/灾 孔氏颖达曰明堂位云库门天子皋门雉)
 (门天子应门是鲁之雉门公宫南门之中门也释宫/云观谓之阙 郭璞
曰宫门双阙周礼大宰正月之吉)
 (县治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郑众云象魏阙/也刘熙释名云阙在门两旁中 (第 10b 页)
  (范门杜注邾郭门也金茅杜注高平西南有茅乡/亭在今山东兖州府 乡县西北四十里 绎杜)
  (注邾山也在邹县北 郭璞
曰绎山纯石积搆连属/如绎丝然今峄山一名邾峄山在邹县东南二十)
  (里盖古时县治在山南而今徙于山北也 (第 38b 页)
  周人名官多以小见大故镈师掌金奏之鼓谓之镈
师犹守庙祧谓之守祧典同律谓之典同也今夫细

钧有钟无镈昭其大也大钧无钟甚大有镈鸣其细
也细钧角徵也必和之以大故有钟无镈大钧宫商
也必和之以细故有镈则镈小钟也晋语左氏郑伯
嘉纳鲁之宝镈晋人赂鲁侯歌钟二肆及其镈韦昭
杜预皆以为小钟言歌钟及其镈则镈小钟大可知
钟师掌金奏则大钟也镈师掌金奏则小钟也郑康
成曰镈如钟而大孙炎 郭璞
释尔雅大钟谓之镛镛
亦名鑮不亦失小大之辨乎许慎曰镈淳于之属所 (第 6a 页)
  定之方中曰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则阪有漆君子所

以为乐也东门之墠曰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则隰有
栗君子所以为礼也漆为乐之饰而饰非乐也栗为
礼之物而物非礼也曲礼曰并坐不横肱则并坐者
礼也鼓瑟者乐也秦仲始大有礼乐之好是礼乐自
诸侯出非所以为美而车邻美之者变中之美也昔
朱襄氏之时阳气凝积物鲜成实故使士达制为五
弦之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然后四时和万物成而
天下治也世本曰庖牺作瑟五十弦黄帝使素女鼓

之哀不自胜乃破为二十五弦尧使瞽瞍拌其弦而
十五之命之曰大章舜益之为二十三弦莫不寓君
父之节臣子之义固足以絜齐人情而使之淳壹于
行也尔雅大瑟谓之洒而 郭璞
以八尺一寸为长尺
有八寸为广岂大瑟邪风俗通以五尺五寸为器岂
其中者邪尔雅徒鼓瑟谓之步然则鼓瑟鼓簧岂徒 (第 5b 页)

知钟师掌金奏大钟也镈师掌金奏小钟也许慎曰镈
錞于之属所以应钟磬也于理或然郑康成谓镈如钟
而大孙炎 郭璞
释大钟文镛亦名为镈不亦失小大之
辨欤以经考之自虞至周镛大而钟小自周公制礼钟
大而镈小虽有改制大名无变 (第 8b 页)
簴通十二律正倍之声亦庶乎古也 (郭璞
曰毊音嚣以玉饰之)圣朝
元丰中施用李照编钟阮逸编磬仍下王朴乐二律以
写中和之声可谓近古矣然补注四声以 (第 11a 页)
  古之论者或谓朱襄氏使士达制为五弦之瑟瞽叟
又判之为十五弦舜益之为二十三弦或谓大帝使
素女鼓五十弦瑟帝悲不能禁因破为二十五弦
释大瑟谓之洒又有二十七弦之说以理考之乐
声不过乎五则五弦十五弦小瑟也二十五弦中瑟
也五十弦大瑟也彼谓 (第 3a 页)
二十三弦二十七弦者然三
于五声为不足七于五声为有馀岂亦惑于二变二
少之说而遂误邪汉武之祠太一后土作二十五弦

瑟今太乐所用亦二十五弦盖得四代中瑟之制也
庄周曰夫或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
弦皆动其信矣乎聂崇义礼图亦师用 郭璞
二十三
弦之说其常用者十九弦误矣盖其制前其柱则清
后其柱则浊有八尺一寸广一尺八寸者有七尺二
寸广尺八 (第 3b 页)
  古者造琴之法削以峄阳之桐成以檿桑之丝徽以丽
水之金轸以昆山之玉虽成器在人而音含太古矣盖
其制长三尺六寸六分象期之日也广六寸象六合也
弦有五象五行也腰广四寸象四时也前广后狭象尊
卑也上圆下方象天地也晖十有三象十二律也馀一
以象闰也其形象凤而朱鸟南方之禽乐之主也五分
其身以三为上二为下参天两地之义也司马迁曰其
长八尺一寸正度也由是观之则三尺六寸六分中琴

之度也八尺一寸大琴之度也或以七尺二寸言之或
以四尺五寸言之以为大琴则不足以为中琴则有馀
要之皆不若六八之数为不失中声也至于弦数先儒
谓伏牺蔡邕以九孙登以一 郭璞
以二十七颂琴以十
三扬雄谓陶唐氏加二弦以会君臣之恩桓谭以为文
王加少宫少商二弦释知匠以为文王武王各加 (第 3a 页)
  苇籥  竹籥

  易曰震为萑苇为苍筤竹尔雅曰苇丑苕 郭璞
曰其类
皆有苕秀葭芦苇也则苇籥竹籥皆震音也盖太极元
气函三为一行于十二辰而律吕具矣始动于子参之
于丑 (第 6a 页)
  虞喜志林曰吴时于江中得钟有百馀字募求读者竟
无人晓何法盛晋中兴书曰义熙十一年霍山崩□出
铜镜六枚上有古文科斗书人莫能识广古今五行记

曰会稽人陈清于井中得小钟长七十二分上有古文
十八字其四字可识云会稽岳命 郭璞
云悯怀丧覆元
帝中兴之应自宣帝至恭帝数十八其为古文则一其
所以可识不可识者岂历年滋久漫灭不可复知邪然 (第 7b 页)
  吹篪
























  礼图雅箫尺有二寸二十四彄颂箫尺有四寸十六彄 郭璞
谓大箫二十三管小箫十六管盖二十四管备律
吕清浊之声先王之制也十六管兼十二律四清而为
之岂古制哉圣朝教 (第 3a 页)
坊所用长五六寸十六管有底而
四管不用非古人制作之意也























  庄周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 郭璞
谓箫
一名为籁广雅亦曰籁谓之箫盖箫籁比竹而成声犹
天地之籁赖风窍而怒号也许慎以籥为籁是不知籥
如篴而 …… (第 4b 页)
  景祐乐记十三管之箫凡三种鼓吹部用之臣观陈文
帝微时尝诣到仲举仲举时独坐闻箫鼓声有顷帝至
仲举异之是知箫鼓之乐帝王所擅岂其吉祥亦兆于
此欤















  唐李冲所传之箫凡二十三管虽制作不同亦一时之
制也岂惑于 郭璞
大箫之说邪 (第 11b 页)
  宛丘诗曰无冬无夏值其鹭羽无冬无夏值其鹭翿盖
鹭羽舞者所执鹭翿舞者所建既值其所执之鹭羽又
值其所建之鹭翿是常舞而不知反者也宛丘刺之岂
不宜哉圣朝太乐文舞不以翟羽而以鹭羽之舞素而
无文特陈国之淫乐非先王雅乐也易而复古此其时














  君子阳阳曰左执翿宛丘诗曰值其鹭翿尔雅曰翿纛
郭璞
以为今之羽葆幢盖舞者所建以为容非其所
持者也圣朝太乐所用高七尺干首栖木凤注髦一重
缀纁帛画升龙焉二工 (第 8b 页)
兽跄跄凤凰来仪乃尚书益稷篇
句凯风自南下同卫风其出于魏晋人伪作不辨可明
凯风即南风见尔雅使舜果有此句 郭璞
注雅何以不
引而独指卫风且凯风南风不应连举解愠阜财何返
悲喟宋郭茂倩乐府虽引之尚为两章载堉不但不知 (第 11b 页)
  箫


  臣谨按十三经注疏毛诗周颂箫管备举条下引尔
雅释乐云大箫谓之言小者谓之筊 郭璞
曰箫大者
编二十三管长尺四寸小者十六管长尺二寸一名
籁又引风俗通云箫参差象凤翼十管长二尺其言
管数长 …… (第 18a 页)
  按朱熹语录曰今之箫管乃是古之笛云箫方是
古之箫云箫者排箫也其长短管数经典无明文
而见于傅注者不过应劭 郭璞
二家而已应氏汉
人在先郭氏晋人在后二家所说颇有异同焉陈 (第 2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