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書類
故事類
別集類
正史類
地理類
職官類
別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不尽知
述曰广韵引者老子注琭琭喻少而郭璞尔雅注曰天
下名丘五恐州黎宛营诸丘碌碌未足当之邢炳疏曰
碌小石也碌碌多貌此州黎宛营等五丘碌碌然小耳
毛遂谓舍人公等碌碌因人成事者意相类也习凿齿
与桓秘书璅璅常流碌碌凡士盖亦以为庸细者然冯
衍显志赋大人之德不碌碌如玉落落如石章怀注曰
玉貌碌碌为人所贵石形落落为人所贱又易林曰鸟
芘茂林君子碌碌又曰辅心涌泉碌碌如山 马第伯 封
泰山记曰俯视溪谷碌碌不可丈尺说人人殊矣晏子
春秋录录彊食进死何伤鹖冠子曰物之始也倾倾至
其有也录 (第 41b 页)
述曰广韵引者老子注琭琭喻少而郭璞尔雅注曰天
下名丘五恐州黎宛营诸丘碌碌未足当之邢炳疏曰
碌小石也碌碌多貌此州黎宛营等五丘碌碌然小耳
毛遂谓舍人公等碌碌因人成事者意相类也习凿齿
与桓秘书璅璅常流碌碌凡士盖亦以为庸细者然冯
衍显志赋大人之德不碌碌如玉落落如石章怀注曰
玉貌碌碌为人所贵石形落落为人所贱又易林曰鸟
芘茂林君子碌碌又曰辅心涌泉碌碌如山 马第伯 封
泰山记曰俯视溪谷碌碌不可丈尺说人人殊矣晏子
春秋录录彊食进死何伤鹖冠子曰物之始也倾倾至
其有也录 (第 41b 页)
以带皇后皇后伏起拜称臣妾皇
帝万年讫黄门鼓吹三通鸣鼓毕群臣以次出后即位
大赦天下
汉建武封禅仪记 (汉马第伯/ )
车驾正月二十八日发雒阳宫二月九日到鲁遣守谒
者郭坚伯将徒五百人治泰山道十日鲁遣宗室诸刘
及孔氏瑕 (第 12a 页)
丘丁氏上寿受赐皆诣孔子宅赐酒肉十一
日发十二日宿奉高是日遣虎贲郎将先上山三案行
还益治道徒千人十五日始斋国家居太守府舍诸王
居府中诸侯在县庭中斋诸卿校尉将军大夫黄门郎
百官及宋公卫公褒城侯东方诸侯雒中小侯斋城外
汶水上太尉太常斋山虞 马第伯 自云某等七十人先
之山虞观祭山坛及故明堂宫郎官等郊肆处入其幕
府观治石石二枚状博平圆九尺此坛上石也其 …… (第 12b 页)
补订建武封禅仪记 (马第伯/ )
建武三十二年车驾正月二十八日发雒阳宫二月九
日到鲁遣守谒者郭坚伯将徒五百人治泰山道十日
鲁遣宗室 (第 15a 页)
诸刘及孔氏瑕邱丁氏上寿受赐皆诣孔氏
宅赐酒肉十一日发十二日宿奉高是日遣虎贲郎将
先上山一一案行还益治道徒千人十五日始斋国家
居太守府舍诸王居府中诸侯在县庭中斋诸卿校尉
将军大夫黄门郎百官及宋公卫公褒成侯东方诸侯
雒中小侯斋城外汶水上太尉太常斋山虞 马第伯 自
云某等七十人先之山虏观祭山坛及故明堂宫郎官
等郊肆处入其幕府观治石石二枚状博平圆九尺此
坛上石也 (第 15b 页)
帝万年讫黄门鼓吹三通鸣鼓毕群臣以次出后即位
大赦天下
汉建武封禅仪记 (汉马第伯/ )
车驾正月二十八日发雒阳宫二月九日到鲁遣守谒
者郭坚伯将徒五百人治泰山道十日鲁遣宗室诸刘
及孔氏瑕 (第 12a 页)
丘丁氏上寿受赐皆诣孔子宅赐酒肉十一
日发十二日宿奉高是日遣虎贲郎将先上山三案行
还益治道徒千人十五日始斋国家居太守府舍诸王
居府中诸侯在县庭中斋诸卿校尉将军大夫黄门郎
百官及宋公卫公褒城侯东方诸侯雒中小侯斋城外
汶水上太尉太常斋山虞 马第伯 自云某等七十人先
之山虞观祭山坛及故明堂宫郎官等郊肆处入其幕
府观治石石二枚状博平圆九尺此坛上石也其 …… (第 12b 页)
补订建武封禅仪记 (马第伯/ )
建武三十二年车驾正月二十八日发雒阳宫二月九
日到鲁遣守谒者郭坚伯将徒五百人治泰山道十日
鲁遣宗室 (第 15a 页)
诸刘及孔氏瑕邱丁氏上寿受赐皆诣孔氏
宅赐酒肉十一日发十二日宿奉高是日遣虎贲郎将
先上山一一案行还益治道徒千人十五日始斋国家
居太守府舍诸王居府中诸侯在县庭中斋诸卿校尉
将军大夫黄门郎百官及宋公卫公褒成侯东方诸侯
雒中小侯斋城外汶水上太尉太常斋山虞 马第伯 自
云某等七十人先之山虏观祭山坛及故明堂宫郎官
等郊肆处入其幕府观治石石二枚状博平圆九尺此
坛上石也 (第 15b 页)
光武诏报
许昔小白欲封夷吾难之季氏欲旅仲尼非焉盖齐诸
侯季氏大夫皆无事于泰山今予末小子巡祭封禅德
薄而任重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于得承鸿业帝尧善
及子孙之馀赏盖应图箓当得是当惧于过差执事不
弘信道不笃为议者所诱进后世知吾罪深矣
马第伯
封禅仪记
车驾正月二十八日发雒阳宫二月九日到鲁遣守谒
者郭坚伯将徒五百人治泰山道十日鲁遣宗室诸 (第 30b 页)
刘
及孔氏瑕丘丁氏上寿受赐皆诣孔氏宅赐酒肉十一
日发十二日宿奉高是日遣虎贲郎将先上山三案行
还益治道徒千人十五日始斋国家居太守府舍诸王
居府中诸侯在县庭中斋诸卿校尉将军大夫黄门郎
百官及宋公卫公褒成侯东方诸侯雒中小侯斋城外
汶水上太尉太常斋山虞 马第伯 自云某等七十人先
之山虞观祭山坛及故明堂宫郎官等郊肆处入其幕
府观治石石二枚状博平圆九尺此坛上石也其 …… (第 31a 页)
利人日入
下去行数环日暮时颇雨不见其道一人居其前先知
蹈有人乃举足随之比至天门下夜人定矣
补订 马第伯 建武封禅仪记(明少保孙/矿补订)
建武三十二年车驾正月二十八日发雒阳宫二月九 (第 33a 页)
日到鲁遣守谒者郭坚伯将徒五百人治泰山道十日
鲁遣宗室诸刘及孔氏瑕丘丁氏上寿受赐皆诣孔氏
宅赐酒肉十一日发十二日宿奉高是日遣虎贲郎将
先上山一一案行还益治道徒千人十五日始斋国家
居太守府舍诸王居府中诸侯在县庭中斋诸卿校尉
将军大夫黄门郎百官及宋公卫公褒成侯东方诸侯
雒中小侯斋城外汶水上太尉太常斋山虞 马第伯 自
云某等七十人先之山虞观祭山坛及故明堂宫郎官 (第 33b 页)
许昔小白欲封夷吾难之季氏欲旅仲尼非焉盖齐诸
侯季氏大夫皆无事于泰山今予末小子巡祭封禅德
薄而任重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于得承鸿业帝尧善
及子孙之馀赏盖应图箓当得是当惧于过差执事不
弘信道不笃为议者所诱进后世知吾罪深矣
马第伯
封禅仪记
车驾正月二十八日发雒阳宫二月九日到鲁遣守谒
者郭坚伯将徒五百人治泰山道十日鲁遣宗室诸 (第 30b 页)
刘
及孔氏瑕丘丁氏上寿受赐皆诣孔氏宅赐酒肉十一
日发十二日宿奉高是日遣虎贲郎将先上山三案行
还益治道徒千人十五日始斋国家居太守府舍诸王
居府中诸侯在县庭中斋诸卿校尉将军大夫黄门郎
百官及宋公卫公褒成侯东方诸侯雒中小侯斋城外
汶水上太尉太常斋山虞 马第伯 自云某等七十人先
之山虞观祭山坛及故明堂宫郎官等郊肆处入其幕
府观治石石二枚状博平圆九尺此坛上石也其 …… (第 31a 页)
利人日入
下去行数环日暮时颇雨不见其道一人居其前先知
蹈有人乃举足随之比至天门下夜人定矣
补订 马第伯 建武封禅仪记(明少保孙/矿补订)
建武三十二年车驾正月二十八日发雒阳宫二月九 (第 33a 页)
日到鲁遣守谒者郭坚伯将徒五百人治泰山道十日
鲁遣宗室诸刘及孔氏瑕丘丁氏上寿受赐皆诣孔氏
宅赐酒肉十一日发十二日宿奉高是日遣虎贲郎将
先上山一一案行还益治道徒千人十五日始斋国家
居太守府舍诸王居府中诸侯在县庭中斋诸卿校尉
将军大夫黄门郎百官及宋公卫公褒成侯东方诸侯
雒中小侯斋城外汶水上太尉太常斋山虞 马第伯 自
云某等七十人先之山虞观祭山坛及故明堂宫郎官 (第 33b 页)
送范山人归泰山(地理今释泰山在今山东/济南府泰安州北五里)
鲁客抱白鹤(一作/鸡)别余往太山初行若片雪(一作/云)杳在
青崖间高高至天门日观(一作/海日)近可攀云生(萧本/作山)望不
及此去何时还(抱朴子欲求芝草入名山带灵宝符牵/白犬抱白鸡以白盐一斗及开山符檄)
(著大石上续博物志陶隐居云学道之士居山宜养白/鸡白犬可以辟邪后汉书祭祀志 马第伯 封禅仪记曰)
(是朝上太山至中观去平地二十里南向极望无不睹/仰望天关如从谷底仰视抗峰其为高也如视浮云 (第 32b 页)
鲁客抱白鹤(一作/鸡)别余往太山初行若片雪(一作/云)杳在
青崖间高高至天门日观(一作/海日)近可攀云生(萧本/作山)望不
及此去何时还(抱朴子欲求芝草入名山带灵宝符牵/白犬抱白鸡以白盐一斗及开山符檄)
(著大石上续博物志陶隐居云学道之士居山宜养白/鸡白犬可以辟邪后汉书祭祀志 马第伯 封禅仪记曰)
(是朝上太山至中观去平地二十里南向极望无不睹/仰望天关如从谷底仰视抗峰其为高也如视浮云 (第 32b 页)
礼记曰季秋菊有黄/华玉函方云甘菊九月上寅日采名曰金精)枣酸梨
酢桃榹李薁(尔雅曰樲酸枣郭璞曰树小实酢 马第伯/ 封禅记曰酢梨酸枣尔雅曰榹桃山桃郭)
(璞曰实如桃而小不解核疏云生山中者名榹桃谢灵/运酬弟诗曰山榹发红 (第 21a 页)
酢桃榹李薁(尔雅曰樲酸枣郭璞曰树小实酢 马第伯/ 封禅记曰酢梨酸枣尔雅曰榹桃山桃郭)
(璞曰实如桃而小不解核疏云生山中者名榹桃谢灵/运酬弟诗曰山榹发红 (第 21a 页)
戚,干犯乘舆,无人臣礼,为大不敬。匡执法守正,反下于理,臣恐圣化由是而弛。(《后汉·吴良传》) 马第伯
第伯, 爵里未详。
封禅仪记
建武三十二年,车驾东巡狩。正月二十八日,发雒阳宫。二月九日,到鲁。 ……尉、将军、大夫、黄门郎、百官及宋公、卫公、褒城侯、东方诸侯、雒中小侯斋城外汶水上。太尉、太常斋山虞。 马第伯 自云:某等七十人先之山虞,观祭山坛及故明堂宫郎官等郊肆处。入其幕府,观治石。石二枚,状博平,圆九尺,
第伯, 爵里未详。
封禅仪记
建武三十二年,车驾东巡狩。正月二十八日,发雒阳宫。二月九日,到鲁。 ……尉、将军、大夫、黄门郎、百官及宋公、卫公、褒城侯、东方诸侯、雒中小侯斋城外汶水上。太尉、太常斋山虞。 马第伯 自云:某等七十人先之山虞,观祭山坛及故明堂宫郎官等郊肆处。入其幕府,观治石。石二枚,状博平,圆九尺,
记》高似孙 《五代登科记》韩思 《趋朝事类》 《绍熙行礼记》周密 《上寿拜舞记》陈随隐 《封禅仪记》 马第伯 《
明禋仪注》王仪 《梁杂仪注》段成式 《婚杂仪注》段成式 《朝会仪记》蔡质阙 《稽古定制》
卷第五十二
卷第五十二
,右天门下溪水,水出泰山天门下谷东流。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水上往往有石窍存焉。盖古设舍所跨处也。 马第伯
书云:光武封泰山, 第伯
从登山去平地二十里,南向极望,无不睹其为高也。如视浮云,其峻石壁窅窱,仰视岩石松树,郁郁苍苍,如在云
、将军、大夫、黄门郎百官及宋公、卫公、褒城侯、东方诸侯、雒中小侯斋城外汶水上;,太尉、太常、斋山虞。 马第伯
自云:某等七十人先之山虞,观祭山坛,及故明堂宫郎官等郊肆处。入其幕府,观治石。石二枚,状博平,圆九尺
东右天门下溪水。水出太山天门下谷。东流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水上往往有石窍存焉,盖古设舍所跨处也。 马第伯
书云:光武封太山第伯,从登山去平地二十里,南向极望,无不睹其为高也。如视浮云其峻,〈当有也字〉石壁窅
印封之。乙酉,使太尉行事,以特告至高庙。太尉奉匮以告高庙,藏于庙室西壁石室高主室之下。〈注〉应劭汉官 马第伯
封禅仪记: 马第伯
自云某等七十人先之山,虞观祭山坛,及故明堂宫。郎官等郊肆处入其幕府,观治石,石二枚,状博平,圆九尺。
校尉、将军、大夫、黄门郎、百官及宋公、卫公、褒成侯、东方诸侯、雒中小侯斋城外汶水上,太尉太常斋山虞。 马第伯
自云:某等七十人,先之山虞,观祭山坛及故明堂宫郎官等郊肆处,入其幕府观治石,石二枚,状博平圆九尺,此
诗,蹈厉发越,直到《雅》、《颂》,所谓若捕龙蛇、搏虎豹者,大哉言乎。
《汉封禅记》
应劭《汉官仪》载 马第伯《 封禅仪记》,正纪建武东封事,每称天子为国家,其叙山势峭崄、登陟劳困之状极工,予喜诵之。其略云:是朝上
《汉封禅记》
应劭《汉官仪》载 马第伯《 封禅仪记》,正纪建武东封事,每称天子为国家,其叙山势峭崄、登陟劳困之状极工,予喜诵之。其略云:是朝上
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与千金。羲之、君谟得无多废金乎,众为一笑。
《容斋随笔》:应劭《汉官仪》载 马第伯《 封禅仪记》,正纪建武东封事,每称天子为国家,其叙山势峭崄、登陟劳困之状极工,予喜诵之。其略云:是朝上
《容斋随笔》:应劭《汉官仪》载 马第伯《 封禅仪记》,正纪建武东封事,每称天子为国家,其叙山势峭崄、登陟劳困之状极工,予喜诵之。其略云:是朝上
玺印封之。乙酉,使太尉行事,以特告至高庙。太尉奉匮以告高庙,藏于庙室西壁石室高主室之下。
应劭《汉官 马第伯 封禅仪记》曰:车驾正月二十八日,发雒阳宫。二月九日,到鲁。遣守谒者郭坚伯,将徒五百人治泰山道。十日, ……、将军、大夫、黄门郎、百官及宋公、卫公、褒成侯、东方诸侯、雒中小侯,斋城外汶水上。太尉、太常斋山虞。 马第伯 自云:某等七十人先之山虞,观祭山坛,及故明堂宫、郎官等郊肆处。入其幕府,观冶石。石二枚,状博平圆九尺
应劭《汉官 马第伯 封禅仪记》曰:车驾正月二十八日,发雒阳宫。二月九日,到鲁。遣守谒者郭坚伯,将徒五百人治泰山道。十日, ……、将军、大夫、黄门郎、百官及宋公、卫公、褒成侯、东方诸侯、雒中小侯,斋城外汶水上。太尉、太常斋山虞。 马第伯 自云:某等七十人先之山虞,观祭山坛,及故明堂宫、郎官等郊肆处。入其幕府,观冶石。石二枚,状博平圆九尺
楼。吞岱宗之日观。士赟曰。西都赋。滥瀛洲与方壶。蓬莱起乎中央。五经通义曰。泰山一名岱宗。群岳之长也。 汉马第伯
封禅仪记曰。泰山东名日观。鸡一鸣时。见日始欲出。长三文。所秦观者望见长安。吴观者望见会稽。周观者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