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政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傳記類
地理類
正史類
雜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在到平壤。始颁封 世子教于中外。 世子即金侍卫所出第二子也。初封光海君。时临海君所为多悖戾无状。乃以 光海君
特进封为 世子。仍令抚军监国。初 上久不定继嗣。人心不知所属。朝臣屡请不允。尹先觉以此出守尚州。人莫 (第 270H 页)

庚子夏。 宣祖王妃朴氏薨。壬寅夏。聘吏曹正郎金悌男女为继妃。生公主。又于丙午夏生大君。奇爱之。时 光海君
已为世子。乃副宫金氏出也。乱离初。因民心未有所属。虽定世子。颁 教中外。未及奏闻 中朝行册封之礼。及 (第 275L 页)
景稷,朴㳽,洪友敬,柳頔,郑孝诚,朴东善,尹衡俊,申翊圣为十邪。(已上二条。出东阁散录。)
四十八年 (光海君
二十年。)庚申。(公六十五岁。)
 五月二日。卒于城东寓舍。公自己未以后。形貌瘦削。疾病连绵。自冬徂 (第 205L 页)
都下之人。亦向风奔溃。)闻前月三十日。 御驾出幸松都。(伊时大雨终日云。先生闻之。北望痛泣。)闻册封 光海君
为世子。伏见 传教。(传教曰守城效死不去事。晓谕中外。遽闻申砬败军于忠州地。踰梁山之举。不得已也。领 (第 115H 页)
屏溪尹先生并享。癸亥。赐谥文敬。先生仪形魁伟。阔颡长面。疏眉美髭髯。声如洪钟。性度严毅峻正。外氏家奉 光海君
祠。以其斁败伦常而不食馂馀。见廊下。有磨碑之役。知其为顺朋墓所竖。告判书公。请逐之曰。小人之碑。胡为 …… (第 373H 页)
气如此。若不可俯就绳约。而乐善好义。根于天性。又被判书公义方之教。自在幼少。便知有真用心处。每举栗谷 李先生
一毫不及圣人。吾事未了之语曰。一毫不及天。人事未了。直以希圣希天。为究竟法。其为学也深造独诣。明诚两 (第 373H 页)
。见称于后世者也。光武之敢以其先祖之妾。追配于先祖者。末免为败义灭伦。贻祸于后。而同归于唐宣宗及我朝 光海君
追崇私亲之罪矣。致堂胡氏。论宣宗之说。 (第 135H 页)
信笔而书。莫无不可否。愿闻称秤之见焉。想林泉被暵。灵液垂涸。纵去难为浴沂之游。谨当待雨为期。
内舅以 光海君
外孙尸其祀。而依 国典不祧矣。 (第 184H 页)
光海君
收养于淑嫔尹氏。 穆陵嫔也。遵嫔遗命。从而祀于废主庙夹室。且废主未逊位日。选大司成尹公倬曾孙女纳后宫 (第 184H 页)
 

朴公尝谓先生曰吾敩尔千字。未一月而毕。后能了然无碍塞处云。
冬经痘。
庚子先生五岁。
受十九史略于季舅。
辛丑先生六岁。
壬寅先生七岁。
 先生幼时。人予钱则不受。长者令予人钱则承之以器而不以手。○外氏家奉 光海君
祀。先生以光海斁败伦常。不食其馂馀。(不知的在何年。姑附于此。)
癸卯先生八岁。
自外氏第始归家。 (第 608L 页)
且不可。况男子乎。王子入宫。请解去之。姆曰。祓除不祥。故事也。王子曰。师傅之言。敢不从。王子。即废主 光海君
也。其初年令誉。亦由公训诲之力也。癸未。由司宪府监察。出为咸悦县监。慈祥乐易。民皆亲之。公退。辄诣校 …… (第 337L 页)
变起。公与任公启英等。传檄募乡兵七百馀人。公病甚。推任公为将。把截锦山等地。多有功。及 光海君
抚军完山。公以师傅旧恩。诣军门谒。陈时务十馀条曰。当此门庭充斥之时。尘土抢攘之日。乃以收人心劝耕作为 (第 338H 页)
   敬书 端宗大王御制诗后
   丫溪赏月轴跋
   书金东峰三角山诗后
   敬书 列圣御制诗后
   光海君
手笔帖识
   敬书白玉轩诗后
   书忍弦斋遗帖后
   书赠洪衡国(承均)
   书退溪先生酒戒
玉镜。螺鬟云敛露瑶簪。银沙琼屑惊初散。琪树天葩势渐沉。指日凶徒应授首。伫看千里溢欢心。(见臣南圭家藏 光海君
手笔帖。)虽苍黄蒙尘中。气像雄浑。中兴之兆。可卜于此。回銮后春日。禁苑登眺诗。翠华门外路悠悠。九十春 …… (第 526L 页)
谨识之。 光海君
手笔帖识
吾家有 (第 527H 页)
光海君
手笔帖二。其一首书七律二首。左方书万历乙巳孟秋念四日。下安泥金篆刻东宫二字小印。次书七绝二首。左方年 (第 527H 页)
当是时。 上寝疾有年。 光海君
在东宫。以尝监抚于壬辰之乱。人心属望已久。藉藉称贤。而 上晚举子。曰永昌大君。甚怜爱之。领议政柳永庆 (第 255H 页)
。知 上有易储嗣意。阴持两端。 上疾亟。命传位 光海君。
永庆启止之曰。此群情之外也。于是。仁弘上疏。斥永庆为史弥远。请诛之。 上怒曰。仁弘。乃以退旧君为能事 (第 255H 页)
公待族邻一以敦睦。故虽疏族。莫不爱悦。樵竖野老。举皆称诵。及卒。远近赍咨。 陵卒悲号思慕。久而弥深。 光海君
录倭难时分朝从勋。府君长男拙滩忠简公。封清风君。追 赠府君纯忠积德补祚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 (第 288L 页)
未定。四月二十七日。群臣皆以为宜建储嗣。以镇危疑。 王召大臣谓之曰。后事之托。固有所属。而特未遑耳。 光海君
聪明仁孝。好学不倦。年既长成。可从民望。定为储嗣。诸臣咸顿首称贺曰。 宗社臣民之福也。二十八日。以 (第 294L 页)
光海君
为 王世子。时国事苍黄。未及专 奏。先令咨报辽东。转 奏朝廷。三十日。贼报益急。王乃出城西行。分遣诸 …… (第 294L 页)
深雠未复。何以家为。 天将叹服。二十三年乙未。 王遣陪臣。 奏请册封王世子。 皇帝降敕曰。敕谕朝鲜国 光海君
讳先该经理官题称倭众遁归。属国已复。 (第 297H 页)
光海君
青年英发。臣民服从。宜令其选带忠义陪臣。驻劄全庆地方。经理防御。该部议覆。请给专敕。以便责成。今特命 (第 297H 页)
。皆享国长久。恪守侯度。号称东方圣主。在升平无事之时。处变之举。亦已如此。况今大乱之后。国势危疑。而 光海君
不特贤明仁孝。更有受敕戡乱之劳绩乎。 天朝典训。只为守经之常。至于外国之事。则固未尝以此而有所阻禁。 …… (第 379H 页)
东督抚查访。候本国更奏之时。一并具奏。因此。老爷将礼部咨会内事理。转行小邦。使之查报。故顷者寡君备将 光海君
前后受敕茂著勋劳之实状及小邦臣民推戴之至情。另具一咨。委差陪臣李信原。报于军门及老爷前。一面专差卑职 (第 379L 页)
等。更奏 朝廷。盖以 圣旨然也。临海君之积失人心。 光海君
之贤且有功。已悉于寡君前后咨奏。今不必更陈。寡君既因一国群情。定储于危乱之初。 (第 379L 页)
光海君
又受 皇上专敕。效劳于兵戈之际。域内之民。戴为吾君之贰。今已十有三年。位号既正。名分有截。以长以贤。 …… (第 379L 页)
抚查访。候本国更奏之时。一并具奏。因此。辽东抚院将老爷咨会内事理。转行小邦。使之查报。故顷者寡君备将 光海君
前后受敕茂著勋劳之实状及小邦臣民一心推戴之实情。另具一咨。委差陪臣李信原。查报于老爷前。一面专差卑职 (第 380H 页)
  

壬辰避兵录
(以上缺)慎生时言之矣。处置果不易。但今事势急迫。小事不可念矣。 上曰。然则谁可者。卿等各言无隐。山海曰。此在 睿断。臣等岂敢仰达。惶恐万死。 上良久曰。 光海君
聪明。学问通达。此如何。成龙等曰。此宗社臣民之福。入侍诸臣。皆起再拜。余目申磼曰。然则 (第 498H 页)
光海君
宫。须急使人守卫。承旨可启知。磼仍白光海宫。请即令卫士守护。明日令有司举行册封何如。 上曰。然矣。 (第 498H 页)
光海君
今方在我傍。不须守卫。 上仍语成龙曰。此贼凶狂。非但为我国而来。其势必长驱犯上国。然则何以为之。我国 (第 498H 页)
及哉。心痛之极。不得缓声。请陈其一二。而幸老爷之垂察焉。粤惟我 昭敬王不幸无嫡嗣。不得已而以侧室所出 光海君珲
为世子。盖尝请封于 朝廷。未获 命而薨。 (第 153L 页)
光海君
遂袭位。其在储宫。巧饰虚伪。稍有仁声。而此座之可惜。识者或已忧之。既袭位则乃背弃 昭敬王临绝之训。不 (第 153L 页)
归近父母之邦。赴愬于 圣天子。乞王师以讨此贼耳。遂定西迁议。大臣白。当此危急。国本不可不定。 王乃命 光海君珲
为世子。未几贼报益急。 王出城西行。及平壤失守。进驻义州。遣郑昆寿等申 奏贼情。 皇帝遣行人薛藩降  (第 348H 页)
 十三日。倭陷釜山。岭南诸镇败报日至。京师大震。上方议迁避。公谓左相西厓公曰。国势如此。大臣何不亟请建储以系人望。时 上尚无适嗣。朝野忧之。于是柳公与诸大臣请对。力请。 上遂许之。立 光海君。
为世子。
承 命谕倭。驰诣贼阵。不得入。遂驰还。
 
二十九日。尚州败报又至。(二十二日。巡边使李镒 …… (第 477H 页)
朝。构诬丑辱。无所不至。又欲以和事之不成。归咎于我国。而更欲逞憾于公。其奏本 天朝之辞曰。朝鲜王议遣 光海君
致贺。已而听嬖臣李某之言。使州判奉白土䌷为贺。秀吉怒告惟敬曰。若不思二子三大臣三都八道。悉遵 天朝约 (第 492H 页)
哀毁。处乡则行务厚敦。早知依归兮葛川,玉溪之门。)
三十六年戊申(先生四十岁)二月。 宣庙升遐。废主 光海君
嗣位。(前月。郑仁弘上章语国事获罪。祸将叵测。人皆莫敢言。适会先生以覆试至都下。与南士入京者。抗疏伸 (第 403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