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易類
經解類
孝經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地理類
正史類
別史類
目錄類
類書類
醫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洞神部
  (二/十)诸侯不亲会葬
昭三十年传云先王之制诸侯之丧士吊大夫送葬昭
三年传称文襄之霸君薨大夫吊卿共葬事皆不言诸
侯亲会葬是诸侯会葬非礼也
  (二十/一) 隐公
让桓不敢为丧主
改葬惠公公弗临故不书注以桓为太子 (第 12b 页)
隐公
让而
不敢为丧主隐摄君政故据隐而言 (第 12b 页)
  (八/)汉史晦频食及榖梁书日食例
又汉书高祖本纪高祖即位三年十月十一月晦日频
食则日有频食之理其解在襄二十四年榖梁传曰言
日不言朔食晦日也朔日并不言食晦夜也朔日并言

食正朔也言朔不言日食既朔也
  (九/)君氏犹言母氏舅氏
君氏卒正义曰君氏者 隐公
之母声子也谓之君氏者
言是君之母氏也母之与子氏族必异故经典通呼母
舅为母氏舅氏言其与已异氏也
  ( (第 6b 页)
  (一/)以顾命准诸侯则嗣子位定于初丧
元年注嗣子至备矣正义曰顾命曰乙丑成王崩使齐
侯吕伋以干戈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延入翼室恤宅宗
孔安国云明室路寝延之使居忧为天下宗主天子初

崩嗣子定位则诸侯亦当然也释例曰尚书顾命天子
在殡之遗制也推此亦足以准诸侯之礼矣是知嗣子
位定于初丧孝子缘生以事死岁之首日必朝事宗朝
因即改元释例曰襄二十九年经书春王正月公在楚
传曰释不朝正于庙也然则诸侯每岁首必有礼于庙
今遭丧继立者每新年正月亦改元正位百官以序故
国史因书即位于策以表之此新君之常礼也桓之于
隐本无君臣之义计 隐公
之死桓公即合改元不假踰 …… (第 1b 页)
  (七/)凡盟不书至皆不告庙
释例曰凡盟有一百五公行一百七十六书至者八十
二其不书至者九十四皆不告庙也 隐公
之不告谦也
馀公之不告慢于礼也是言不告不书之意也
  (八/)传或托言君子或特称仲尼
诸传言君子者或 (第 4b 页)
   (年卒宣公庐嗣鲁成十三年卒成公负刍立鲁/襄十八年卒武公滕嗣鲁昭十四年卒平公顷)
   (嗣鲁昭十八年卒悼公午嗣鲁昭二十八年卒/声公野立鲁定七年 隐公通
代之靖公露又代)
   (之鲁定八年卒伯阳嗣/鲁哀八年宋入曹遂亡)
  杞(其初盖公爵后降为子又为伯 …… (第 10a 页)
   (孝公丐十七年鲁襄二十三年卒文公益姑十/四年鲁昭六年卒平公郁釐十八年鲁昭二十)

   (四年卒悼公成十六年鲁定四年卒僖公遇弑 隐公
代立十九年鲁哀八年卒缗公维十六年)
   (春秋后鲁哀二十四年卒又有哀公阏十/年出公敕十二年简公春元 (第 10b 页)
  曹伯午卒(悼公也七/昭二十) 葬曹悼公(昭二十八/)

   (声公野十二/ 昭三) (不书/)
    (隐公
甬/ 定四) (不书/)
  曹伯露卒(靖公也/定八)  葬曹靖公(同上/)
   (伯阳鲁哀八年 (第 11b 页)
  (时/)

    隐公(名息姑惠公夫人孟子之娣声/子所生长子也在位十一年)
 元年(公羊氏传曰君之始年也澄曰谓第一年也不/称一年而称元年何也一乃数之始莫之或先)
  (然但谓 (第 2a 页)
  (月微辞也张氏曰昭公自去年十二月薨于乾侯/鲁国之政听命疆臣不书正月见一国之无主而)

  (正朔之无所承也澄曰凡人君初年虽无事必书/正月者盖于是日行即位礼也 隐公
虽不行即位)
  (礼而书正月者亦于是日见群臣也唯定公不书/正月盖昭公薨于外定公未立鲁国无君正月朔) …… (第 1b 页)
  杞伯成卒于会(成公作戊○不言卒于师者以不/成伐楚也杞悼公在位十二年世)

  (子乞嗣是为 隐公
七月其弟/过杀 (第 10a 页)
隐公
而自立是为僖公)
  六月
  葬陈惠公(高氏曰此见陈侯背殡出会也盖君有/殡则辞会可也虽不得已于晋令 …… (第 10a 页)
  (公之进退益不自专矣/故两书侵至以见之)

  曹伯露卒(靖公也自曹悼公卒其弟声公野立五/年而其弟通弑声公代立是为 隐公
隐)
  (公立四年其弟露又弑 (第 20b 页)
隐公
代立而经不书者曹/乱故略之也凡立四年其子阳嗣遂为宋所灭)
 夏
  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高氏曰以公不 …… (第 20b 页)
  公至自围成(襄陵许氏曰竟内不至至围成者鲁/与之如列国矣高氏曰春秋书公行)
  (凡一百七十六而书至者八十有二皆危之也 隐/公
当春秋之始天下之乱未甚故虽有会盟侵伐)
  (未尝至也至桓二年及戎盟于唐十六年会诸侯/伐郑始于此至焉 (第 33b 页)
  (侯各立其社以戒亡国其社/有屋故火得焚之灾天火也)
 秋
  八月
  甲寅滕子结卒(顷公也在位二十三年/子虞母嗣是为 隐公)
 冬
  十有二月 (第 10b 页)
   大夫始僭
春秋以文公以来各变文示义盖当是时诸侯失政大
夫擅权盟会侵伐之事始专于臣下今考之经元年公
孙敖会晋侯于戚此始专会也二年及晋处父盟此始
专盟也三年叔孙得臣会晋人宋人郑人陈人卫人伐
沈此始专伐也八年公子遂会晋赵盾盟于卫雍是二

大夫专盟公子遂会雒戎盟于暴此始专会戎也九年
公子遂会晋人宋人卫人许人救郑此大夫专救也十
一年叔仲彭生会晋郤缺于承匡此二大夫专会也十二
年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郓此内臣始专城邑也十八
年公子遂叔孙得臣如齐此二大夫同如国也夫自
以来内臣尝出会矣未有独会一国诸侯者至此元
年敖会晋侯所以为专会之始也尝有两国盟矣未有
大夫自盟诸侯不 (第 23a 页)
命以出是隐不能制其臣而长羽父
之专恣也至十年伐宋之师又不待公命贪会二国故
亦去氏以贬之使翚专恣如此故 隐公
卒陨翚手不𫉬 …… (第 18a 页)
以张国事且不可得此三家名氏自哀
七年以来所以寂无闻也呜呼春秋一经更二百四十
二年历十二公诸侯僣天子自 隐公
始大夫专国政自
文公始三家之盛则始于襄陪臣之强则始于定皆反
覆相制以从危亡虽以孔子之圣道不行于时君徒 (第 27a 页)

春秋之君皆得罪于圣人也然而天下之事谨之在始
始之不谨而救其末流则无及矣观鲁之群公失礼僭
度实始于 隐公
惟其考宫于先是以后世乎孙承其侈
汰沿袭而行之恬然莫恤则春秋讥首恶隐何逃焉
   宫室
昔僖公脩泮宫复 (第 15a 页)
大夫专会也十二年
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郓此内臣始专城邑也十八年
公子遂叔孙得臣如齐此二大夫同如国也夫自 隐公
以来内臣尝出会矣未有独会一国诸侯者至此元年
敖会晋侯所以为专会之始也尝有两国盟矣未有大
夫自盟诸侯者 (第 5a 页)
知也故解经之义有不与事合者不免相反左氏于
之始初亦若欲解经者郑伯克段事为最详曰段不
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不言出
奔难之也不书城 (第 33b 页)
者未可据也盖仲子左氏不知为惠公母而以为
桓公母故附会云尔然则桓公之母盖声子之次也惠
公爱之欲以桓公夺 隐公
而以声子为继室 (第 4b 页)
隐公
又长
故终不敢尔使诸侯得再娶而惠公娶于宋在声子之
后则仲子可名以嫡夫人桓公可名以嫡子矣又何难
而不以 (第 4b 页)
隐公
春秋亦何以 (第 4b 页)
隐公
之得立乎刘原甫 …… (第 4b 页)
可以见当时之制则使惠
公虽实尝娶宋亦安得以为嫡也仲子事吾固疑其非
是而史记载惠公嫡夫人无子贱妾声子生 隐公
(第 5b 页)
隐公
长为娶于宋宋女至而好惠公夺而自妻之生桓公登
宋女为夫人以桓公为太子及惠公卒为桓公少故鲁
人共令 (第 5b 页)
隐公
摄政乃全与左氏所载本末不同凡司马
迁所载春秋时事大扺皆近于左氏而鲁世家于仲子 …… (第 5b 页)
之继室则侄娣既媵媵即次妃而诸侯不得再娶也论
考仲子之宫又云惠公以仲子手文娶之欲以为夫人
诸侯无二嫡故 隐公
成之为立宫是许诸侯得再娶而 (第 6a 页)
子诸侯之
庙则固得而用之尔惟周特设姜嫄庙奏夷则歌小吕
无射大濩以享先妣此非常之礼后世所不得通用也
隐公
以义起而成仲子宫可矣安得遂为之乐而以
羽数为问㦲不问佾数而问羽数盖知妇人无所事于
武而去干舞然不知干 …… (第 26a 页)

故巡守考制度于四岳变礼易乐者且有诛矣其羽数
非天子赐之则诸侯亦安能自为之乎诸侯且无乐况
于妇人而 隐公
设之于仲子之庙则孔子所谓礼乐自
诸侯出者春秋书之但记诸侯不得自为乐而始于此
一罪也妇人不得有乐而始于 (第 27b 页)
二月卒秋葬 隐公
以冬出盟拔书邾子郑襄公以成四
年三月卒四月葬悼公以冬伐许书郑伯此皆其君以
为除丧而以嘉礼行者也宣之十 …… (第 19b 页)
之言不可从故又以扈为从地不知其何据
果卒于会不问晋地鲁地皆当书会何为独此地也且
鲁诸公凡不卒于正寝惟 隐公
薨于钟巫氏不书盖隐
以其弑且内大恶既不可言正寝又不可言别地疑于
国外故皆不书春秋为法之严如此荀自其异 (第 30b 页)
   定公
元年春王杜云不书正月公即位在六月故然则正月

所以正即位也即位则书正月未即位则不书正月矣
隐公
初不即位何故亦书正月邪
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传云执仲几以归三月归
诸京师杜云知不可故复归之京师若然 (第 12a 页)
书即位非能奉王正也此皆蔓衍其辞饰春秋焉可矣
非传道必信之语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公羊以谓桓贵隐卑然则国非 隐公

之国也 (第 5a 页)
隐公
亦僭而有之耳始僭而有之终辞而反之
可谓知过矣未可谓能让也今公羊美 (第 5b 页)
隐公
善让非其
义矣苟为非己有而有之者又可谓之让岂春秋之意
乎故读春秋则多隐之让推公羊则所谓让乃非让也
(第 5b 页)
则公羊必欲谓 隐公
让则宜先正 (第 5b 页)
隐公
始有国必欲
谓桓公贱则宜先正桓公始无国则隐得让名桓得贱
号矣今隐本无国则让非其名也桓本有国则贱非其 (第 5b 页)
 鲁故则传之盖有自也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子氏 隐公
之妻也公死曰薨夫人之死亦曰薨内辞
 也不书葬夫人之义从君者也先薨则不葬待君而
 后葬周道也合葬非古也 (第 17a 页)
自周公以来未之有改也
 叶子曰子氏左氏以为 隐公
之母则声子也公羊以
 为惠公之母则仲子也声子仲子皆未尝致之为夫
 人固不得称夫人则子氏称夫人盖 (第 17a 页)
隐公
之妻谷梁
 之言是也
郑人伐卫 (第 17a 页)
 故晋初以一军为晋侯至献公而作二军与太子分
 将文公之霸遂增三行以为六军则他国盖可知也
 然犹时出而用之未尝立以为定制也鲁之僭军自
  隐公
以来见于征伐有自来矣其不见于春秋者犹
 有元帅以揔之也至是季孙氏虽专国而臧孙氏叔
 孙氏与婴齐犹未尽 …… (第 2a 页)
 不足于恭故为之辞而以遂言之也
曹伯卢卒于师秋七月公至自伐秦冬葬曹宣公
十有四年春王正月莒子朱卒
 莒未有书卒者此何以书始来赴也何以不书葬辟
 其名也叶子曰莒子以爵见于 隐公
自是不复与我
 通盖其实夷也至文而庶其以弑见襄而密州以弑
 见昭而展舆以奔见外此则朱与去疾以卒见而已 (第 1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