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雜史類
政書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法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太玄部
(哀二/十年)公薨(史/记)
谥曰定在位三十七年
  出公(以下/战国) 哀公 懿公 幽公 烈公  孝公
  
静公
出公名凿定公子定公薨公即位出公三年(哀二十/三年)(第 23a 页)
曰文在位十年子哀侯即位哀侯元年与赵魏分晋国
二年灭郑因徙都郑(史记/世家)
 纪年魏武侯二十二年 晋桓公
邑韩哀侯于郑是韩
 既徙都因改号曰郑故国策谓韩惠王曰郑惠王犹
 魏徙大梁称梁王也
六年韩严弑哀侯及相 (第 2a 页)
赐赵韩魏皆命为诸侯二十七年烈公卒子 孝公颀

孝公九年魏武侯初立袭邯郸不胜而去十七年 (第 38a 页)
孝公
卒子静公俱酒立是岁齐威王元年也静公二年魏武
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
晋绝不祀
(第 38a 页)
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谓晋定公出公哀公幽/公烈公 孝公
静公为七)
(世静公二年为三晋所灭据此及/年表简公子疾在定公十一年)嬴姓将大败周人于
范魁之西(嬴赵 (第 8b 页)
七世而亡(晋定公出公哀公幽公烈公 孝公
静公为七/世静公二年为三晋所灭据此及赵世家简)
(子疾在定公/之十一年也)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 (第 3a 页)
败我一将十年楚庄王服郑北败晋兵于河上当是之
时楚霸为会盟合诸侯二十四年晋厉公初立与 晋桓
夹河而盟归而秦倍盟与翟合谋击晋二十六年晋
率诸侯伐秦秦军败走追至泾而还桓公立二十七年
卒子景公立(徐 …… (第 15b 页)
 公卒出子立出子二年庶长改迎灵公之子献公于河
西而立之杀出子及其母沈之渊旁秦以往者数易君
君臣乖乱故晋复彊夺秦河西地献公元年(徐广曰/丁酉)
从死二年城栎阳(徐广曰徙都之/今万年是也)四年正月庚寅 孝公
生十一年周太史儋见献公曰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 (第 18a 页)
五百岁复合合七十七岁而霸王出十六年桃冬花十
八年雨金栎阳二十一年与晋战于石门斩首六万天
子贺以黼黻(周礼曰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二十三年与魏晋战
少梁虏其将公孙痤二十四年献公卒(徐广曰表云/二十三年) 孝公
立年已二十一岁矣孝公元年(徐广曰/庚申也)河山以东
彊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侯并淮泗之
间小 (第 18b 页)
隐公立四十五年鲁弑其君隐公四十六年
宋华父督弑其君殇公及孔父五十五年桓公卒子庄
公夕姑立庄公二十三年 晋桓公
始霸三十一年庄公
卒子釐公夷立釐公九年卒子昭公斑立昭公六年齐
桓公败蔡遂至楚召陵九年昭公卒子共公襄立 (第 7a 页)
中盗杀幽公魏文侯以兵
诛晋乱立幽公子止是为烈公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
赐赵韩魏皆命为诸侯二十七年烈公卒子 孝公颀

孝公九年魏武侯初立袭邯郸不胜而去十七年 (第 40b 页)
孝公
卒子静公俱酒立是岁齐威王元年也静公二年魏武
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
晋绝不祀
(第 40b 页)
 
 
齐伐鲁取最韩救鲁 郑负黍反复归韩
 
 
魏伐郑城酸枣 魏败秦于注 楚伐韩取负黍 晋
烈公卒子 孝公
倾立(竹 (第 3b 页)
孝公
作桓公作世/家倾作颀世本倾 欣) …… (第 3b 页)
 
日蚀昼晦 齐魏为卫伐赵取刚平

 
正月庚寅秦太子生(即 孝/公
也) 楚悼王卒子肃王臧立
楚人杀吴起 赵借兵于楚以伐魏取棘蒲
 
 
秦魏攻韩韩求救于齐(齐阴许韩使 …… (第 7a 页)
 
齐康公卒无子田氏遂有齐国太公望之后绝祀 秦
初县蒲蓝田善明氏 赵袭卫不克齐救卫 齐桓公
卒子因齐立是为威王 赵拔魏黄城 于越迁于吴
(竹/书)
周 秦 晋 楚 燕 魏 韩 赵 齐 鲁 郑 卫 宋 越

  晋孝公
卒子静公俱酒立(静一竹靖世/本云静公俱) 翟败魏于浍
 三晋伐齐至灵丘(因齐丧也齐魏世家云/使吴起伐 …… (第 8a 页)
 
秦初县栎阳 赵公子胜与成侯争立为乱 秦胡苏

帅师伐韩韩将韩襄败胡苏于酸水(竹/书) 魏觞诸侯于
范台(竹/书)  晋桓公
邑哀侯于郑(竹/书) 韩山坚杀其君哀
(竹书五史哀侯之弑在/烈王 年今宜从史)
 
 
燕败齐于 …… (第 9b 页)
 
魏侯罃与公中缓争立(武侯未立/太子故也)韩赵合兵以伐魏大
败魏于浊泽遂围安邑既而解去(一载/下年)罃杀缓而立

赵伐齐取甄(一作/鄄) 魏败赵于怀 赵攻郑(郑已灭矣/此疑即韩)
(之地/名也)败之以与韩韩与之长子 齐威王朝周 齐封
即墨大夫烹阿大夫(遂起兵西击赵卫败魏于浊泽围/魏侯魏侯请献观以和赵人归我)
(长/城) 楚肃王卒(无/子)立其弟熊良夫是为宣王 宋辟公
卒子剔成立 韩侯赵侯迁 晋桓公
于屯留(竹书无以/后更 晋)
(事/) 韩赵伐魏于葵(竹/书)
 
  (第 11a 页)
 纪年 晋烈公公元年韩武子都平阳赵献子城泫
 氏
十九年周威烈王赐赵韩魏皆为诸侯
二十七年烈公卒子孝公颀立
   孝公

九年魏武侯初立袭邯郸不胜而去
十七年 (第 19b 页)
孝公
卒子静公俱酒立
  静公
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
迁为家人晋绝不祀(以上俱/晋世 (第 20a 页)
官与之分
土于是乃出兵东围陜城西斩戎之豲王卫鞅闻是令
下西入秦因景监求见孝公二年天子致胙三年卫鞅
孝公
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 (第 11b 页)
孝公

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
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为左庶长(史秦/本纪)
公孙鞅闻秦 (第 11b 页)
 卑论古之人其自知明也如此商鞅之见孝公也三
 说而后合甚矣夫鞅之怀诈挟术以欺其君也彼岂
 不自知其不足以帝且王哉顾其刑名惨刻之学恐
  孝公
之不能从故设为高论以衒之君既不能是矣 (第 13b 页)
 六年封景丹子尚为侯国(案子尚近刻/讹作尚子)涷水又东径

 屯留县故城北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元年韩共侯赵
 成侯迁 晋桓公
于屯留史记赵肃侯夺晋君端氏而
 徙居之此矣其水又东流注于漳故许慎曰水出发
 鸠山入漳(案原本及近/刻 (第 3a 页)
  漳水东径屯留县南又屈径其城东东北流有绛水
注之绛水西出榖远县东之发鸠谷又有一水西出
榖远县为滥水也东径屯留县故城南故留吁国也
潞氏之属春秋襄公十八年晋人执孙蒯于纯留是

也其水东北流入于漳故桑钦云绛水出屯留西南
东入漳(禹贡锥指曰宋张垍云降水即浊漳也字或作绛地理志上党郡屯留县下云桑钦言绛
水出西南东入海郦道元引此文作入漳一清按后钜鹿县下引地理志信都国信都县下班固原文云
入海则此漳字明是道元所改也观其自相诘难知之以绛水为入漳绛渎为入海然绛渎自是漳水一
时之徙流非禹贡之绛水盖班志之误道元未敢颂言之)
漳水又东涷水注之水
西出发鸠山东径余吾县故城南汉光武建武六年
封景丹子尚为侯国涷水又东径屯留县故城北竹
书纪年梁惠成王元年韩共侯赵成侯迁 晋桓公
(第 2b 页)
中夜窃出盗杀之魏文侯以兵
诛晋乱立幽公子止是为烈公烈公十九年周天子命
韩魏赵皆为诸侯二十七年烈公卒子 孝公
倾立十七
(第 41b 页)
孝公
之子静公俱酒立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
灭晋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
苏子曰晋文公辟丽姬之难处狄十 (第 41b 页)
年谓之终身相可也则此乃烈侯三年之事但)
(战国策误以为哀侯耳又烈王五年韩严遂弑哀侯解/题引正义云纪年 晋桓公
邑哀侯于郑韩山坚贼其君)
(哀侯而立韩若山山坚即韩严也若山即懿侯也愚按/此事国策误合二事为一司马迁两 (第 6a 页)
高寝之上)幽公子止是为烈公(系本云幽公生/烈公止又年表)
(云魏诛幽公/立其弟止)子孝公颀立(系本云 孝公
倾纪年 (第 5a 页)
孝公/
为桓公故韩子有晋桓侯) …… (第 5a 页)
十七年 孝公
(纪年云桓公二十年赵成侯韩共/侯迁桓公于屯留已后更无晋事)子静
公俱酒立(系本云/静公俱)静公二年 (第 5b 页)
文侯立(按纪年无文侯/系本无列侯)哀侯二年灭郑(按纪年魏/武侯二十)
(一年韩灭郑哀侯入于郑二十二年 晋桓公
邑哀侯于/郑是韩既徙都因改号曰郑故战国策谓韩惠王曰郑)
(惠王犹魏徙大/梁称梁王然也)六年韩严弑其君 …… (第 8b 页)
(侯作庄侯又纪年云 晋桓公
邑哀侯于郑韩山坚贼其/君哀侯而立韩若山若山即懿侯也则韩严为韩山坚)
(也而战国策又有韩仲/子名遂又恐 (第 9a 页)
   韩 郑
战国策襄王时周最使郑立韩扰而废公叔周最患之
曰公叔之与周君交也今我使郑立韩扰而废公叔语
曰怒于室者色于市今公叔怨齐无奈何也必绝周君
而深怨我矣史舍曰公行矣请令公叔必重公周最行
至郑注云郑韩也又釐王时或谓郑王曰昭釐侯一世
之明君也注云郑王韩王也按竹书纪年周安王二十

一年魏武侯六年韩灭郑哀侯入于郑烈王二年 晋桓
邑哀侯于郑曰韩山坚贼其君哀侯曰韩共侯赵成
侯迁 (第 6b 页)
晋桓公
于屯留是犹称韩不称郑也显王元年郑
城邢丘自是已后变韩为郑三年曰公子景贾帅师伐
郑七年曰王会郑釐侯于巫 (第 6b 页)
 (省曰上距春秋获麟七十八年距/左传赵襄惎知伯事七十一年)
二十四年王陟
安王(笺按周本纪威烈王崩子安王/骄立古今人表云元安王駹)
元年庚辰
九年晋烈公卒子桓公立(附注曰韩非子作桓侯○笺/按晋世家烈公卒子 孝公颀)

 (
立世本云 (第 20a 页)
孝公
倾欣纲目作 (第 20b 页)
孝公
倾/今纪年作桓公是与韩非子同也)
十年己丑 (第 20b 页)
(晋桓公
顷元年○笺按汉纪高祖曰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李奇曰名越人魏桓侯时医)
 (也臣瓒曰魏无桓侯师古曰瓒说是 …… (第 20b 页)
 (一年安王/十五年也)

晋太子喜出奔(笺按晋太子喜当是 晋桓/公
子也而世家年表不载)
十六年(乙未魏武侯击元年○笺按韩诗外传曰魏文/侯有子曰击次曰诉诉少而立之以为嗣 …… (第 21a 页)
 (子曰欲召击也诗曰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封公子缓(笺按魏世家云/公中缓中音仲)
二十一年韩灭郑哀侯入于郑(笺按韩世家韩哀侯二/年灭郑曰徙都郑索隐)
 (曰纪年魏武侯二十一年韩灭郑哀侯入于郑二十/二年 晋桓公
邑哀侯于郑今据竹书韩灭郑在周安)
 (王二十一年魏武侯六年又按郑世家郑君乙二十/一年韩哀侯灭郑盖索隐 (第 21b 页)
误记为魏武侯之二十一)
 (年也其云魏武侯二十二年 晋桓公
邑哀侯于郑亦误也)
二十三年于越迁于吴(笺按索隐据纪年云越王翳三/十三年迁于吴今考是三十二)
 (年 …… (第 21b 页)
 (首受河于酸枣县东径酸枣城北延津/南竹书韩襄败秦苏胡于酸水者也)
魏觞诸侯于范台(笺按魏策梁主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兴避席择言)
 (梁主称善相属婴史作罃诸侯索隐按纪/年谓鲁恭侯宋桓侯卫成侯郑釐侯也) 晋桓公
邑哀侯于郑(笺按韩灭郑八 (第 23a 页)
晋桓公
始邑之/于郑资治通鉴曰烈王元年韩灭) …… (第 23a 页)
 (哀侯抱之刺韩廆兼及哀侯今据/竹书韩严严遂即山坚实一人也)
六年(辛亥梁惠/成王元年)
韩共侯赵成侯迁 晋桓公
于屯留(以后更无晋事○笺/按韩无共侯当即是)
 (懿侯年表懿侯作庄侯是皆讹也赵世家赵成侯十/六年与韩 (第 2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