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別集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太玄部
    余元和中掌记戎幕时因晋祠止雨太保高
    平公命余为此文尝对诸从事称赏以为徵
    唐叔故事迨无遗漏今遇尚书 博陵公
移镇
    北都辄敢寄题庙宇会昌四年三月十五日
    司徒兼门 (第 8b 页)
弱冠有声。解褐授
署州参军。秩终。耻屑就卑位。从刺史辟。或出入燕魏。周游
关河。用晦遏光。垂二十载。 博陵公
崔元炜之居冢司也。闻
而命焉。授幽州户曹参军。都督右仆射唐公大将军薛公 (第 01b 页)
宣平里环堵之宅。嘉木垂阴。疏篁孕清。友生顾君寓之所
也。前相国宜城伯夏官卿 博陵公
陈蓬州藏用上人贤顾
君而访之。鄙夫与焉。披襟啸风。境邈神王。孰(阙)炎暑。焉知
市朝。吾君则超然如在 (第 05a 页)
 余元和中。掌记戎幕。时因晋祠止雨。太保高平公命余
为此文。尝对诸从事称赏。以为徵唐叔故事。迨无遗漏。今
遇尚书 博陵公
移镇北都。辄敢寄题庙宇。会昌四年三月
十五日。司徒兼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德裕。

** 祭韦相执谊文 (第 20b 页)
遐方。忽兹投迹。虽云小国。宁忘亢宗。将有俟于先
劳。固未登于真守。事须补充同散使。

** 为大夫 博陵公
兖]海署卢鄯巡官牒 (第 03b 页)
 穆员(二)

** 相国崔公墓志铭
:PROPERTIES:
:TITID: QTWTIT15898
:PERSID: QTWAUT1973
:END:

皇唐相国 博陵公
姓崔氏。讳涣字某。佐元宗扶正厄运。保
维宸极。戴肃宗绍复大业。底绥生人。事代宗朝羽仪百辟。
历官二十 …… (第 01a 页)
著遗令焉。贞元元年秋九月。季子
京兆府三原丞扬孙前渭南尉元方。哀奉常山之志。逮乎
在殡。是月壬午。启 博陵公
之。明月丁酉。以华阴郡太夫人
洎继夫人陇西李氏之丧归。礼也。公大父讳元炜。中书令
博陵王。于皇唐有再 (第 01b 页)
遗。项氏之
陟襄郊。疑无噍类。爰我相国。谓左右曰。然已息干戈。未苏
疲俗。活吾赤子。须藉良材。乃众举 博陵公
玭为之令尹。语
于相国曰。公甲门茂族。礼乐名家。莅事惟能。应机不滞。累
曾抚字。颇善畜牧。若令尹以用 (第 23b 页)
无有艰难。大宜种作。利用往还。翌日。勾院 博陵公
郎中召
饮。因议兹事。博陵曰。某昨日亦得斯兆。是时契丹攻围转
逼。有僧同族。始以当家。因相慰问。又虔 (第 20b 页)
息。大司空贵秩。左光禄崇阶。亦遣进封。皆劝为理。 苟孤

任。其如法何。

** 授孙偓判户部制 (第 02b 页)
至唐。五百馀岁。以土木有坏。因而造之者数也。真风未弭。
因而复之者时也。由是前九江太守给事中 博陵公。
奉诏
指撝之。旧龙象三十人。经营建立之。方三四年。基构宏壮。
特新前象。遂得炉峰增色。图牒再张。车盖 (第 08b 页)
  赋得饮如长鲸吸百川
陇西相国惭高引不迟龙鳞迟鹰隼抽簪未易脱危机沉湎焉

能久朝菌同朝鲛鳄将噬人鼎耳那容作隐鳞避贤未皇犹左
相百觚思欲开平津当时豪饮皆冠盖硕挹沧涢给高会天河
引泒注酒浆北海为樽太山脍白波连山泻大卮酒池酒泉䓁
沟浍鬐鬣 张左相𩑺奔流倒峡随喁噞浮梁入口飞水帘一
噏四渎唇才沾酒肠嘈嘈鱼腹淹座客舌挢如老鲇口呿难闭
怯令严亦知虾䱉诮失势鲸鱼离水泥沙黏偃月堂深伏鳞甲
尽醉且任加髡钳君今不饮复何益他时莫悔枯鱼泣
  赋得举觞白眼望青天 博陵公
子矜风调三十台郎美年少眼中惟有一谪仙月下同
舟共吟啸侧目乾坤万古空平生心事把杯中浊醪千石是知 (第 22a 页)
风飘没幸四弟子万令尹 博陵公
馀刻烛分类汇缉又出
其清俸梓之以传然后其人其文得以不朽诗曰凡今之
人莫如兄弟如子万者亦可谓难矣
康熙 (第 5b 页)
 卦也
灵棋经后序
仆知命之后从宦幽燕值唐祚湮微时岁在

辛丑三月中旬契丹大下围绕燕城原野之
中略无虚地尽白壤而已士庶惊骇寮属惶
惑弱子幼妇晨夕不保自是无所控告遂焚
香以灵棋经筮得三上二中二下卦辞云土
地平安无有艰难大宜种作利用往还翌日
勾院 博陵公
郎中召饮因议兹事博陵曰某
昨日亦得斯兆是时契丹攻围转逼有僧同
族始以当家因相慰间又虔祝而筮之前卦
(第 054b 页)
礼谒者。解璎褫佩。投中而去 随开皇十一
年。文帝。敕忻州刺使崔震。持供于五台顶。设
斋立碑。及睹后魏 博陵公
太守。奉使登台。遥
瞻丛石。并是菩萨身挂璎珞。故宝台铁塔。功
德最多。不可殚纪。

古十寺 (第 1105c 页)
职,城邑萧条,淮豫之萌,陷离涂炭。臣虽愤懑,守局东,自奉明诏,三军奋厉,卷甲长驱,次于仓垣。即日承 司空、
博陵公浚书,称殿中中郎刘权赍诏,敕浚与臣共克大举。辄遣前锋征虏将军王赞径至项城,使越稽首归政,斩送滔
,况臣之心,能无踊跃。

  臣前表当与鲜卑猗卢克今年三月都会平阳,会匈羯石勒以三月三日径掩蓟城,大 司马博
陵公浚受其伪和,为勒所虏,勒势转盛,欲来袭臣。城坞骇惧,志在自守。又猗卢国内欲生奸谋,幸卢警虑,寻皆
八荒。以彼恶稔祸盈,故命龚行九伐。武臣猛将,天张雷动,皆六郡良家,三秦精锐,挥戈擐甲,同萃龙沙。柱国 博陵公
祥,贵戚重望,乃文乃武,受庙堂,元戎启路;太傅、燕国公于谨,英猷不世,应变无穷,杖旄指麾,为其谋主
。勒乃遣使剋日上尊号。至城,便纵兵大掠。浚走,众执以见勒。斩之。太元二年,诏兴灭继绝,封沉从孙道素为 博陵公。
卒,子崇之嗣。义熙十一年,改封东莞郡公。宋受禅,国除。
王铨
按《晋书·王隐传》:隐父铨,历阳令,少
  后汉
  苟宇
  晋
  苟晞       苟奭
  苟辅       苟和
  北魏
   苟孤       
苟颓
  苟若周      苟寿乐
  苟恺       苟养
  苟资       苟济
  苟宝 ……军齐公恢之舅也。泓时仕为立节将军。恢阻兵谋叛,诸将多应之者,惟和不贰。泓善其忠,加金章紫绶。
北魏 苟孤
按《魏书·苟颓传》:颓从叔孤,少以忠直称。太宗即位,以定策功拜车骑将军。后除镇军大将军、并州刺史、 博陵公。
苟颓
按《魏书·苟颓传》:颓,代人也。曾祖乌提,有勋于太祖,赐吴宁子。父洛跋,内行长。颓性厚重少言
伯父谋身自固之计则安,其如天下苍生何。是以饥民叛将,乘虚捣危,侵轶于沅、湘,摇荡于鼎、澧。为江陵之势 苟孤,
则武昌之势未易守;荆湖之路稍警,则江、浙之诸郡焉得高枕而卧。况杀降失信,则前日彻疆之计不可复用矣;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