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易類
小學類
書類
四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載記類
法制類
傳記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術數類
雜家類
醫家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高祖配圆/丘永徽二年又奉太宗配明堂垂拱初用元万顷议奉)
(高宗配圆丘自是郊祀之礼三祖并配/三祖谓高祖 太宗高 宗也使疏吏翻)戊寅上祀南郊
赦天下(戊考异曰实录癸酉日长至戊寅祀南郊唐历/ 寅冬至祀南郊按长历去年 (第 29a 页)
(高宗配圆丘自是郊祀之礼三祖并配/三祖谓高祖 太宗高 宗也使疏吏翻)戊寅上祀南郊
赦天下(戊考异曰实录癸酉日长至戊寅祀南郊唐历/ 寅冬至祀南郊按长历去年 (第 29a 页)
宣考异/曰实录十二月癸卯泗州濠州 令淮)
(南观察使收管/今因此终言之)兼正伦五世孙也(杜正伦相 太宗高 宗)性狡险彊
忍建封之疾亟也兼阴图代之自濠州疾驱至府幕僚
李藩与同列入问建封疾出见之泣曰仆射疾危如此 (第 34b 页)
(南观察使收管/今因此终言之)兼正伦五世孙也(杜正伦相 太宗高 宗)性狡险彊
忍建封之疾亟也兼阴图代之自濠州疾驱至府幕僚
李藩与同列入问建封疾出见之泣曰仆射疾危如此 (第 34b 页)
帝屡戒晋王曰昔吾西征(谓讨李守贞王/景崇赵思绾时)见唐十八
陵无不发掘者(唐高祖 太宗高 宗中宗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
(宗宣宗懿宗僖宗凡十八帝/皆葬关中陵名各见前纪 (第 21a 页)
陵无不发掘者(唐高祖 太宗高 宗中宗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
(宗宣宗懿宗僖宗凡十八帝/皆葬关中陵名各见前纪 (第 21a 页)
传 彦濎(正德十四年袭十/六年薨无子国除)
唐年王膺录音哲庶六子成化十三年封嘉靖十八年
薨
传 彦淍(嘉靖二十二年/袭四十年薨)誉栾(封长子木袭/卒无子国除) 南安王 彦泥膺坯庶二子弘治十一年封嘉靖五年罪
降庶人国除
南丰王彦激膺鉟庶三子正德十二年封嘉靖四十年
薨
(第 61b 页)
唐年王膺录音哲庶六子成化十三年封嘉靖十八年
薨
传 彦淍(嘉靖二十二年/袭四十年薨)誉栾(封长子木袭/卒无子国除) 南安王 彦泥膺坯庶二子弘治十一年封嘉靖五年罪
降庶人国除
南丰王彦激膺鉟庶三子正德十二年封嘉靖四十年
薨
(第 61b 页)
郡降恪厚抚之将邽还围中山侯龛乃降恪入中山迁
其将帅土豪数十家诣蓟馀皆安堵军令严明秋毫不
犯慕容评至 南安王 午遣其将郑生拒战评击斩之悦
绾还自襄国隽乃知张举之妄而杀之常炜有四男二
女在中山隽释炜之囚使诸子就见 (第 108a 页)
其将帅土豪数十家诣蓟馀皆安堵军令严明秋毫不
犯慕容评至 南安王 午遣其将郑生拒战评击斩之悦
绾还自襄国隽乃知张举之妄而杀之常炜有四男二
女在中山隽释炜之囚使诸子就见 (第 108a 页)
自云名中有兔兔月中物当有天分太后
以孝逸有功十一月戊寅减死除名流儋州而卒
四年春正月甲子于神都立高祖 太宗高 宗三庙四时
享祀如西庙之仪又立崇先庙以享武氏祖考太后命 …… (第 36a 页)
朝权仪不依国家常度皇太后亲承顾托光显大猷其
崇先庙室应如诸侯之数国家宗庙不应辄有变移太
后乃止 初 太宗高 宗之世屡欲立明堂诸儒议其制
度不决而止及太后称制独与北门学士议其制不问
诸儒诸儒以为明堂当在国阳丙巳 …… (第 36b 页)
八月甲寅杀太子少保纳言裴居道癸亥杀尚书左
丞张行廉辛未杀 南安王 频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杀故
太子贤二子唐之宗室于是殆尽矣其幼弱存者亦流
岭南又诛其亲党数百家惟千金长公主 …… (第 51a 页)
受尊号赦天下作金轮等七宝每朝会陈之
殿庭 庚子追尊昭安皇帝曰浑元昭安皇帝文穆皇
帝曰立极文穆皇帝孝明 高皇帝 曰无上孝 (第 66b 页)
高皇帝
皇后从帝号 (第 66b 页)
以孝逸有功十一月戊寅减死除名流儋州而卒
四年春正月甲子于神都立高祖 太宗高 宗三庙四时
享祀如西庙之仪又立崇先庙以享武氏祖考太后命 …… (第 36a 页)
朝权仪不依国家常度皇太后亲承顾托光显大猷其
崇先庙室应如诸侯之数国家宗庙不应辄有变移太
后乃止 初 太宗高 宗之世屡欲立明堂诸儒议其制
度不决而止及太后称制独与北门学士议其制不问
诸儒诸儒以为明堂当在国阳丙巳 …… (第 36b 页)
八
丞张行廉辛未杀 南安王 频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杀故
太子贤二子唐之宗室于是殆尽矣其幼弱存者亦流
岭南又诛其亲党数百家惟千金长公主 …… (第 51a 页)
受尊号赦天下作金轮等七宝每朝会陈之
殿庭 庚子追尊昭安皇帝曰浑元昭安皇帝文穆皇
帝曰立极文穆皇帝孝明 高皇帝 曰无上孝 (第 66b 页)
高皇帝
皇后从帝号 (第 66b 页)
充溢温乃运给军粮且营中山宫室及是燕王垂至
谓诸将曰乐浪王之功虽萧何何以加之乃定都焉
(丙/戌)十一年(秦主 苻登 泰初元年燕建兴元年后秦建初/元年西燕主慕容永中兴元年魏太祖道武) …… (第 22a 页)
鲜卑既东长安空虚苌取之始称皇帝置百官
六月以杨亮为雍州刺史镇卫山陵荆州刺史桓石民
取弘农初置湖陜二戍(后湖陜为/姚兴所陷)
秋七月秦以 苻登(字文高/坚族孙) 为南安(注见/前)王
枹罕诸氐以河州刺史卫平衰老废之推狄道长苻
登为雍河二州牧率众五万下陇攻南安 (第 25a 页)
鲜卑既东长安空虚苌取之始称皇帝置百官
六月以杨亮为雍州刺史镇卫山陵荆州刺史桓石民
取弘农初置湖陜二戍(后湖陜为/姚兴所陷)
秋七月秦以苻登(字 文高/ 坚族孙)为南安(注见/前)王
枹罕诸氐以河州刺史卫平衰老废之推狄道长 (第 25a 页)
苻
登 为雍河二州牧率众五万下陇攻南安拔之驰使
请命秦主丕因而命之仍封南安王
冬十月西燕击秦败之秦主丕奔东 …… (第 25a 页)
公自徙吴之后深虑横祸专饮酒恣声色有子不育
时人怜之至是薨(年四/十五)
十一月 秦苻登 称帝于南安
登既克南安夷夏归之者三万馀户遂进攻后秦主
苌之弟硕德于秦州苌自往救之登与战大破之啖 (第 26a 页)
谓诸将曰乐浪王之功虽萧何何以加之乃定都焉
(丙/戌)十一年(秦主 苻登 泰初元年燕建兴元年后秦建初/元年西燕主慕容永中兴元年魏太祖道武) …… (第 22a 页)
鲜卑既东长安空虚苌取之始称皇帝置百官
六月以杨亮为雍州刺史镇卫山陵荆州刺史桓石民
取弘农初置湖陜二戍(后湖陜为/姚兴所陷)
秋七月秦以 苻登(字文高/坚族孙) 为南安(注见/前)王
枹罕诸氐以河州刺史卫平衰老废之推狄道长苻
登为雍河二州牧率众五万下陇攻南安 (第 25a 页)
鲜卑既东长安空虚苌取之始称皇帝置百官
六月以杨亮为雍州刺史镇卫山陵荆州刺史桓石民
取弘农初置湖陜二戍(后湖陜为/姚兴所陷)
秋七月秦以苻登(字 文高/ 坚族孙)为南安(注见/前)王
枹罕诸氐以河州刺史卫平衰老废之推狄道长 (第 25a 页)
苻
登 为雍河二州牧率众五万下陇攻南安拔之驰使
请命秦主丕因而命之仍封南安王
冬十月西燕击秦败之秦主丕奔东 …… (第 25a 页)
公自徙吴之后深虑横祸专饮酒恣声色有子不育
时人怜之至是薨(年四/十五)
十一月 秦苻登 称帝于南安
登既克南安夷夏归之者三万馀户遂进攻后秦主
苌之弟硕德于秦州苌自往救之登与战大破之啖 (第 26a 页)
奏礼天子七庙诸侯五庙百王不易崇先庙室应如
诸侯之数国家宗庙不应辄有变移太后乃止
二月太后毁乾元殿作明堂
初 太宗高 宗之世屡欲立明堂诸儒议其制度不决
而止至是太后独与北门学士议其制诸儒以为明
堂当在国阳丙巳之南三 (第 56b 页)
诸侯之数国家宗庙不应辄有变移太后乃止
二月太后毁乾元殿作明堂
初 太宗高 宗之世屡欲立明堂诸儒议其制度不决
而止至是太后独与北门学士议其制诸儒以为明
堂当在国阳丙巳之南三 (第 56b 页)
两京诸州建寺藏之
八月太后杀 南安王 颖(密王元晓/子高祖孙)等十四人(通鉴作十/二人今依)
(唐书改又纲目于是条十二人下书及故太子贤二子 (第 3a 页)
八月太后杀 南安王 颖(密王元晓/子高祖孙)等十四人(通鉴作十/二人今依)
(唐书改又纲目于是条十二人下书及故太子贤二子 (第 3a 页)
寨在县东南四十里(县/志) 曲牢堡在县南(旧/志)晋太和
十六年登攻后秦将金荣于范氏堡克之遂渡渭水
攻后秦京兆太守韦范于段氏堡不克进据曲牢(晋/书)
(苻登/ 载记) 义谷镇在县南八十里入乾祐路俗曰谷口
镇(宋敏求/长安志) 乾祐镇属咸宁(金史地/理志) 万 …… (第 7b 页)
兴平县
郭村堡 在县西南十五里知县刘贤建(县/志)
马嵬堡 在县西三十里(县/志)马嵬人名于此筑城以避
难未详何代人(孙景安/征远记)晋太元十一年苻驎保据马
嵬为姚苌所破(晋书 苻/登 载记)太元十九年 (第 12a 页)
苻登 自六陌趣
废桥后秦姚详据马嵬堡以拒之(姚兴/载记)马嵬故城在
雍都西九十里马嵬筑以避难马嵬者姓名 …… (第 12a 页)
渡睹水忽浅既济水复深一丈(册府/元龟)
清化坊渡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渭河川河合流处(县/图)
哨张村渡 在县南十八里渭河上(县/志)
张镇村渡 在县东南十五里渭河上(县/志)
杨村渡 在县东南十五里渭河上(县/志)
柳树屯渡 在县东南二十里(县/志)
田阜村渡 在县东南三十里交咸阳界渭河上(县/图)
(附县境/古桥)废桥在县西(旧/志)晋太元十九年 苻登 自六陌
趣废桥姚兴遣尹纬趣废桥以拒登败之(晋书 (第 13b 页)
苻/登 载记)
石桥在县西二十里马嵬店(宋敏求/长安志)
临潼县 …… (第 13b 页)
(附县境/古隘) 新罗堡在县东南(旧/志)晋太元十五年姚苌
攻秦扶风太守齐益男于新罗堡克之(晋书 苻/登 载记) 围
趣栅在县东南(旧/志)梁中大通二年魏高平贼万俟丑
奴遣将尉迟菩萨自武功南渡渭攻围趋栅 (第 66a 页)
十六年登攻后秦将金荣于范氏堡克之遂渡渭水
攻后秦京兆太守韦范于段氏堡不克进据曲牢(晋/书)
(苻登/ 载记) 义谷镇在县南八十里入乾祐路俗曰谷口
镇(宋敏求/长安志) 乾祐镇属咸宁(金史地/理志) 万 …… (第 7b 页)
兴平县
郭村堡 在县西南十五里知县刘贤建(县/志)
马嵬堡 在县西三十里(县/志)马嵬人名于此筑城以避
难未详何代人(孙景安/征远记)晋太元十一年苻驎保据马
嵬为姚苌所破(晋书 苻/登 载记)太元十九年 (第 12a 页)
苻登 自六陌趣
废桥后秦姚详据马嵬堡以拒之(姚兴/载记)马嵬故城在
雍都西九十里马嵬筑以避难马嵬者姓名 …… (第 12a 页)
渡睹水忽浅既济水复深一丈(册府/元龟)
清化坊渡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渭河川河合流处(县/图)
哨张村渡 在县南十八里渭河上(县/志)
张镇村渡 在县东南十五里渭河上(县/志)
杨村渡 在县东南十五里渭河上(县/志)
柳树屯渡 在县东南二十里(县/志)
田阜村渡 在县东南三十里交咸阳界渭河上(县/图)
(附县境/古桥)废桥在县西(旧/志)晋太元十九年 苻登 自六陌
趣废桥姚兴遣尹纬趣废桥以拒登败之(晋书 (第 13b 页)
苻/登 载记)
石桥在县西二十里马嵬店(宋敏求/长安志)
临潼县 …… (第 13b 页)
(附县境/古隘) 新罗堡在县东南(旧/志)晋太元十五年姚苌
攻秦扶风太守齐益男于新罗堡克之(晋书 苻/登 载记) 围
趣栅在县东南(旧/志)梁中大通二年魏高平贼万俟丑
奴遣将尉迟菩萨自武功南渡渭攻围趋栅 (第 66a 页)
州北境良辅镇即唐郑魏公庄也(张舜民/画墁录)○马头镇
在县西北五十里(旧/志)晋太元十六年苟曜有众万人
密应登登去曲牢繁川次于马头原(晋书 苻/登 载记)马头原
之地在长安东(通鉴/胡注)
扑地河桥 在县东二十里(县/图)跨太谷河(县/册)
马村 …… (第 37b 页)
奉先县(今蒲/城县)东北五里(寰宇/记)晋太元十五年魏褐飞
攻姚汉得于李润(通/鉴)冯翊东有李润镇(李延/寿注)○野人
堡在县西北(旧/志)晋太元十八年 苻登 将窦冲叛登攻
冲于野人堡(晋书 (第 48b 页)
苻登 载记○按晋书登攻冲姚兴/攻胡空堡以救之登尽众而东攻屠各)
(姚奴帛蒲二堡克之又登据曲牢苟曜据/逆方 …… (第 48b 页)
今名白吉镇(州/志)
永乐镇 在州北八十里(州/册)
(附州境/古隘)胡空堡在州南(旧/志)晋太元十二年 苻登 自瓦 (第 63a 页)
在县西北五十里(旧/志)晋太元十六年苟曜有众万人
密应登登去曲牢繁川次于马头原(晋书 苻/登 载记)马头原
之地在长安东(通鉴/胡注)
扑地河桥 在县东二十里(县/图)跨太谷河(县/册)
马村 …… (第 37b 页)
奉先县(今蒲/城县)东北五里(寰宇/记)晋太元十五年魏褐飞
攻姚汉得于李润(通/鉴)冯翊东有李润镇(李延/寿注)○野人
堡在县西北(旧/志)晋太元十八年 苻登 将窦冲叛登攻
冲于野人堡(晋书 (第 48b 页)
苻登 载记○按晋书登攻冲姚兴/攻胡空堡以救之登尽众而东攻屠各)
(姚奴帛蒲二堡克之又登据曲牢苟曜据/逆方 …… (第 48b 页)
今名白吉镇(州/志)
永乐镇 在州北八十里(州/册)
(附州境/古隘)胡空堡在州南(旧/志)晋太元十二年 苻登 自瓦 (第 63a 页)
入阿房城而止焉冲小字凤也(宋陈翥/桐谱)七月丁巳老
人星见(玉/海) 十一年三月戊申太白昼见在东井六
月甲申又昼见于舆鬼占曰秦有兵时魏姚苌 苻登
连兵相征不息(晋书天/文志) 十五年沔中诸郡大水(宋/书)
(五行/志)七月壬申有星孛于北河(宋书 (第 50a 页)
人星见(玉/海) 十一年三月戊申太白昼见在东井六
月甲申又昼见于舆鬼占曰秦有兵时魏姚苌 苻登
连兵相征不息(晋书天/文志) 十五年沔中诸郡大水(宋/书)
(五行/志)七月壬申有星孛于北河(宋书 (第 50a 页)
獠叛玉枭其首馀党四奔属县玉下令军中曰非尽
贼不反贼营斩渠长以降召为监门 大将军太宗 以
耆厚令主东宫兵虽老不怠小大之务无不亲卒帝
为废朝(唐书庞/坚传)
薛万均本燉煌人后徙咸阳大业 (第 70b 页)
贼不反贼营斩渠长以降召为监门 大将军太宗 以
耆厚令主东宫兵虽老不怠小大之务无不亲卒帝
为废朝(唐书庞/坚传)
薛万均本燉煌人后徙咸阳大业 (第 7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