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地理類
目錄類
政書類
別史類
編年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術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楚辭類
事彙部類
正一部
事。稍留翰墨。以告君子。不可得也。偶居邸舍。索笔漫题。以冀万一之遇。命薄如此。想亦不可得矣。秦淮乱女 苏蕙
兰。和血题于古汲县前潞王城之东。
  姜山公诗
近者杨根守。从郡中画者乞画。其人作陶渊明归去来图赠之 (第 486L 页)
士。失声而长号。虽其未识面者。亦莫不赍咨而涕洟者也。呜呼。兄以药翁瓢老之馀休。钟河岳圭璧之秀气。温乎 若兰蕙
之芬菲。莹然如冰玉之明粹。幼而从事文房。蒐猎乎书史。长而抠衣丈席。溯洄其渊源。叩扃鐍而研赜精微。循绳 (第 550L 页)
  

声村小会分韵得文字
甲子凡六十。享此盖难云。九老香山传。四皓商颍闻。吾乡多寿考。偶集辄成群。除非白鹤仙。意惬青牛君。况复宗党际。臭 若兰蕙
熏。幸赖身无恙。策杖劳骸筋。胜似鸡窠耋。乐与橘中分。时从松桧径。步寻山溪濆。东西巷相接。主客礼数勤。 (第 128H 页)
  秋海棠
一种相思现夙根。秋生罗袂几黄昏。斜侵细雨无端

艳。轻染红霞欲尽痕。 苏蕙
机中工聚泪。江淹赋后黯销魂。人间我亦钟情者。惆怅沈吟白露园。
  石竹花
解下罗裙芳草烟。谁家针绝绣 (第 408L 页)
边孝诚,佥知孟㫥。大俶六男。孝曾判官,友曾,悌曾通政,质曾,贯曾,贵曾守门将。三女婿判官吴以宽,佥枢 苏蕙,
学生权楠。大脩二男。景曾进士,学曾文科院正。四女婿判决事李愖,参判李尚信,佐郎金善馀,学生洪㮚。大儆 (第 439H 页)
疏。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岷峨千万里。投老得归无之类。回文诗。世皆以为始于 苏蕙。
然刘协谓道原为始。道原不知何时人。叠字诗。如河水洋洋北流活活等句。连用六叠。此为创体。联句自退之斩新 (第 552L 页)
大俶生三子二女。子俞孝曾,友曾,悌曾。孝曾子杙悌曾。有四女一子幼。女适吴以宽。生子灿。判官。次适虞候 苏蕙。
生二子二女。子尚谦,尚贤。女长适陈瀹。林逸生二女。长适县监郑崇衍。次适朴汉亮。时达生二子三女。长博, (第 229H 页)
路上来。十二日。自延平回泊乔桐之月串。十三日。京畿水使柳应泂,公清水使宋英望,全罗右水虞侯(一作候) 苏蕙。
各率本道诸船。辞退。公移乘小艇。到丰德之蟹岩。历拜玉城府院君灵筵。十五日朝。到泊西江麻浦。诣阙复 命 (第 363H 页)
不华采。礼贤下士。雅望倾世。惟持谦挹。不挟地势。左图右书。觞咏卒岁。文不自矜。声如玉佩。德不自显。薰 若兰蕙。
琴瑟湛乐。至五十载。善积于家。子姓昌大。儿甥及孙。 (第 364H 页)
节目疏阔。未尝以事物经心。处官则综理详密。小大事必尽心措置曰王事也。好善疾恶。甚如色臭。闻人之善。佩 若兰蕙。
见人之恶。视以犬彘。故悦者小怨者多。卒以是坎坷。亦不悔也。好学之诚。出于天性。每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轩 (第 440H 页)
则盛筐湘锜之节。一意诚敬。主中馈则应接调用之方。绰有规度。小大攒手交庆曰庶乎凤凰𤨿矣。福履昌矣。至 若兰蕙
之质。玉雪之操。慈谅之性。贞一之心。表仪闺门。而视世俗妇女儇巧呫嗫之态则若将浼焉。莅事明达而谈笑以决 (第 197L 页)
士。失声而长号。虽其未识面者。亦莫不赍咨而涕洟者也。呜呼。兄以药翁瓢老之馀休。钟河岳奎璧之秀气。温乎 若兰蕙
之芬菲。莹然如冰玉之明粹。幼而从事文房。蒐猎乎书史。长而抠衣丈席。溯洄其渊源。叩扃鐍而研赜精微。循绳 (第 197H 页)
目疏阔。未尝以事物经心。处官则综理详密。小大事。必尽心措置曰王事也。好善疾恶。甚如色臭。闻人之善。佩 若兰蕙。
见人之恶。视以犬彘。故悦者小。怨者多。卒以是坎轲。亦不悔也。好学之诚。出于天性。每曰。朝闻道。夕死可 (第 411L 页)
凋,故以叶落为感,叹迁谪之久也。下语之妙,乃至于此。 ○〔机中锦字论长恨〕,妙在下一〔论〕字,虽非咏 苏蕙,
读者遂觉 苏蕙
俨然如生 。 ○ 已是洞庭人,犹看灞陵月。昨夜梦中归,烟波觉来阔。 又 日暮微雨中,州城带秋色。萧条
帘一水月沉浮。翩翩影落飞鸿雁,皎皎光寒静斗牛。前路客归萤点点,边城夜火似星流。”余按:回文诗相传始于 苏若兰,
其实非也。《文心雕龙》云:“回文所兴,道原为始。”传咸有《回文反复诗》,温太真亦有《回文诗》:俱在窦
美人、佳人,初无定称。简兮以西周盛王为美人,离骚以君为美人,汉武以贤士为佳 人,光武称陆闳为佳人; 而苏
蕙称窦滔云:〔非我佳人,莫之能解。〕又妇人以男子 为佳人矣。
九十 乐府虾鳝篇,鳝同蝉,水族之细者,
苕溪渔隐曰:〔王初寮有《点绛唇》一词,《送韩济之归襄阳》云:『岘首亭 空,劝君休堕羊碑泪;宦游如寄,且伴山翁醉。说与鲛人,莫解江皋佩;将归思晕 红萦翠,细织回文字。』初寮用前事,以其汉上故事,然于送人之词,似难用也。 〕
《东观馀论》云: 〔苏蕙
织锦回文诗,所传旧矣。故少常沈公复传其画,由是 若兰
之才益著。然其诗回旋书之,读者惟晓外绕七言,至其中方,则漫不可考矣。 若沈公之博古,亦谓辞句脱略,读
苕溪渔隐曰:〔王初寮有《点绛唇》一词,《送韩济之归襄阳》云:『岘首亭 空,劝君休堕羊碑泪;宦游如寄,且伴山翁醉。说与鲛人,莫解江皋佩;将归思晕 红萦翠,细织回文字。』初寮用前事,以其汉上故事,然于送人之词,似难用也。 〕
《东观馀论》云: 〔苏蕙
织锦回文诗,所传旧矣。故少常沈公复传其画,由是 若兰
之才益著。然其诗回旋书之,读者惟晓外绕七言,至其中方,则漫不可考矣。 若沈公之博古,亦谓辞句脱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