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樂類
書類
易類
詩類
春秋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列傳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兵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現代詩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作郎注周易周官凡数十篇行于世
晋书韦逞母宋氏幼丧母其父授以周官音义曰此周
公所制经记典诰百官品物皆备于此吾无男汝可
受之勿令绝世 石季龙 时宋氏与夫推鹿车背负父
所授书徙冀州昼樵采夜则教逞逞遂学成仕苻坚
为太常博士卢壶请就宋氏家立讲堂 (第 13b 页)
晋书韦逞母宋氏幼丧母其父授以周官音义曰此周
公所制经记典诰百官品物皆备于此吾无男汝可
受之勿令绝世 石季龙 时宋氏与夫推鹿车背负父
所授书徙冀州昼樵采夜则教逞逞遂学成仕苻坚
为太常博士卢壶请就宋氏家立讲堂 (第 13b 页)
列女传曰夏桀播弃礼义淫于妇人求四方美人积之
后宫为烂漫之乐此所谓作为淫巧以悦妇人亡国之
音也比于慢矣晋平公之作新声岂溺于此欤今夫亡
国之戮民非无乐也虽乐不乐溺者非不笑也虽笑不
乐罪人不歌也虽歌不乐亡国之音有似于此矣不可
不知也
猿骑戏 凤凰戏
石虎 邺中记述虎正会殿前作乐高絙龙鱼凤凰安息
五案之属莫不毕备有额上缘橦至上鸟飞左回右转 (第 4b 页)
又以橦着口齿上亦如之设马车立木橦其车上长二
丈橦头安横木两伎各坐木一头或鸟飞或倒挂又依
伎儿作狝猴之形走马上或在马胁或在马头或在马
尾走如故名为猿骑初晋中朝元会设卧骑倒颠骑自
东华门驰至神虎门皆其类也其术亦可谓妙矣奈何
戎狄之戏非中华之乐也在 石虎 乐之可也若真主乐
之岂所宜哉今军中亦有马戏伎者其名甚众但不谙
猿骑尔 (第 5a 页)
后宫为烂漫之乐此所谓作为淫巧以悦妇人亡国之
音也比于慢矣晋平公之作新声岂溺于此欤今夫亡
国之戮民非无乐也虽乐不乐溺者非不笑也虽笑不
乐罪人不歌也虽歌不乐亡国之音有似于此矣不可
不知也
猿骑戏 凤凰戏
石虎 邺中记述虎正会殿前作乐高絙龙鱼凤凰安息
五案之属莫不毕备有额上缘橦至上鸟飞左回右转 (第 4b 页)
又以橦着口齿上亦如之设马车立木橦其车上长二
丈橦头安横木两伎各坐木一头或鸟飞或倒挂又依
伎儿作狝猴之形走马上或在马胁或在马头或在马
尾走如故名为猿骑初晋中朝元会设卧骑倒颠骑自
东华门驰至神虎门皆其类也其术亦可谓妙矣奈何
戎狄之戏非中华之乐也在 石虎 乐之可也若真主乐
之岂所宜哉今军中亦有马戏伎者其名甚众但不谙
猿骑尔 (第 5a 页)
独流口阔六七百步深
八九丈趋海之势甚迅其明效也
臣瓒曰禹贡夹右碣石入于河则河入海乃在碣 石武帝 元光三年河徙从东郡更注勃海禹时不
注也今按 (第 118b 页)
武帝 纪元光三年春河水徙从顿丘东
南(句)流入勃海盖河夺漯川之道至千乘入于勃
海以上句文势不可但已 …… (第 118b 页)
北)其所引者皆大河之经流也与王贲
地同而水异呜呼不仁者之作俑祸及万世而未
有艾痛哉
汉书 武帝 纪元光三年春河水徙从顿丘东南流
入勃海(河水徙从顿丘东南是一句通鉴考异曰武纪云东南流入勃海按顿丘 …… (第 134b 页)
川狭小不能容故其夏又自长寿津溢而东以
决于濮阳则东南注钜野通淮泗而北渎之流微
漯川之水涸矣及 武帝 塞宣房道河北行二渠则
正流全归北渎馀波仍为漯川顿丘之决口不劳
而塞故志略之程大昌以为元光已后 …… (第 136b 页)
丘东南非也汉世河两决瓠子一塞于 武帝 再塞
于王延世河自是不复决而南辄泛滥入平原济
南千乘骎骎乎有向东之势矣
沟洫志云自塞宣房 …… (第 137a 页)
东南之漕由汴入河东北之漕由济入河舳舻千
里挽输不绝京师无匮乏之忧矣 武帝 雄才大略足以有为若移其征伐四夷神仙
土木之费以复禹河故道当亦无难而竟不及此
则以疏于讨论执北 …… (第 143b 页)
纵横糜烂之区矣所争岂仅万里中之咫尺而已
哉至若田鼢利鄃邑之岁收劝 武帝 勿塞望气用
数者亦以为然未必非鼢教之言也谷永党于王
氏成帝时河决言修政以应之则灾变自除安知 …… (第 146a 页)
县故城南又东北径汉武望海台又东注于海应劭曰潮汐往来日再)
(今沟无复有水也按今盐山县东北七十里有 武帝 台)地势东高西下北流 …… (第 165a 页)
无不淤之理淤常先下流水行渐壅乃决上流低
处故大河已弃之道自古难复此格言也然瓠子
决二十馀岁而 武帝 塞之河复北行二渠河侵汴
济注淮泗六十馀年而王景治之仍由千乘入海
今横陇之徙裁二十年安见必不可 (第 168a 页)
八九丈趋海之势甚迅其明效也
臣瓒曰禹贡夹右碣石入于河则河入海乃在碣 石武帝 元光三年河徙从东郡更注勃海禹时不
注也今按 (第 118b 页)
武帝 纪元光三年春河水徙从顿丘东
南(句)流入勃海盖河夺漯川之道至千乘入于勃
海以上句文势不可但已 …… (第 118b 页)
北)其所引者皆大河之经流也与王贲
地同而水异呜呼不仁者之作俑祸及万世而未
有艾痛哉
汉书 武帝 纪元光三年春河水徙从顿丘东南流
入勃海(河水徙从顿丘东南是一句通鉴考异曰武纪云东南流入勃海按顿丘 …… (第 134b 页)
川狭小不能容故其夏又自长寿津溢而东以
决于濮阳则东南注钜野通淮泗而北渎之流微
漯川之水涸矣及 武帝 塞宣房道河北行二渠则
正流全归北渎馀波仍为漯川顿丘之决口不劳
而塞故志略之程大昌以为元光已后 …… (第 136b 页)
丘东南非也汉世河两决瓠子一塞于 武帝 再塞
于王延世河自是不复决而南辄泛滥入平原济
南千乘骎骎乎有向东之势矣
沟洫志云自塞宣房 …… (第 137a 页)
东南之漕由汴入河东北之漕由济入河舳舻千
里挽输不绝京师无匮乏之忧矣 武帝 雄才大略足以有为若移其征伐四夷神仙
土木之费以复禹河故道当亦无难而竟不及此
则以疏于讨论执北 …… (第 143b 页)
纵横糜烂之区矣所争岂仅万里中之咫尺而已
哉至若田鼢利鄃邑之岁收劝 武帝 勿塞望气用
数者亦以为然未必非鼢教之言也谷永党于王
氏成帝时河决言修政以应之则灾变自除安知 …… (第 146a 页)
县故城南又东北径汉武望海台又东注于海应劭曰潮汐往来日再)
(今沟无复有水也按今盐山县东北七十里有 武帝 台)地势东高西下北流 …… (第 165a 页)
无不淤之理淤常先下流水行渐壅乃决上流低
处故大河已弃之道自古难复此格言也然瓠子
决二十馀岁而 武帝 塞之河复北行二渠河侵汴
济注淮泗六十馀年而王景治之仍由千乘入海
今横陇之徙裁二十年安见必不可 (第 168a 页)
握捺增韵捏聚也)苶
(疲貌一曰止貌庄子苶然疲役又唐李汉序韩文气象萎苶奴结切又帖韵○俗作□)哪(晋载记 石季龙 击掘咄哪
于岍北注胡人名○今增)□(矾石别名平水韵增)○彆(必结切宫清音本作彆弓戾谓彆今作彆亦作□□ (第 13b 页)
(疲貌一曰止貌庄子苶然疲役又唐李汉序韩文气象萎苶奴结切又帖韵○俗作□)哪(晋载记 石季龙 击掘咄哪
于岍北注胡人名○今增)□(矾石别名平水韵增)○彆(必结切宫清音本作彆弓戾谓彆今作彆亦作□□ (第 13b 页)
(于壬午暨于丁未李杜下狱而延熹延驾夺鉴之沴/不出一年晋魏之间运当癸酉吴主朝薨魏芳夕废)
(影响言报不喻其捷此六纪者其代谢皆在五六年/或一二年之内者也典午而后戊戌之先 石虎 建号)
(咸康馀历亦有五年刘宋癸亥明年甲子即为元嘉/天监元年之距戊子不过七载开皇癸丑之距已酉) (第 33a 页)
(影响言报不喻其捷此六纪者其代谢皆在五六年/或一二年之内者也典午而后戊戌之先 石虎 建号)
(咸康馀历亦有五年刘宋癸亥明年甲子即为元嘉/天监元年之距戊子不过七载开皇癸丑之距已酉) (第 33a 页)
南仲为将西征北讨自在成王初年(本东阳许/氏之说)史轶
其名氏而诗特著之耶或曰据毛公解常武云命南
仲于 太祖皇 父为太师是以南仲皇父为二人彼南
仲当即此南仲也六月为宣王伐猃狁之诗今采薇
出车二诗亦皆有猃狁恐是 (第 23a 页)
其名氏而诗特著之耶或曰据毛公解常武云命南
仲于 太祖皇 父为太师是以南仲皇父为二人彼南
仲当即此南仲也六月为宣王伐猃狁之诗今采薇
出车二诗亦皆有猃狁恐是 (第 23a 页)
(说文有樘字以木堂声玉篇樘达郎丑庚二切广韵但收入十一唐部)
鎗(楚庚切)
古音七羊反(晋书潘岳传冲牙铮鎗慕容俊载记今之铿鎗鎗并音七将反)说文鎗从金仓声
铛
(注云俗本音当俗者谓俗书鎗字为铛也铛本音当)晋书 石季龙 载记漆瓦金铛音当 说文铛从金
当声(今此字两收于十一唐十二庚部中) (第 12b 页)
鎗(楚庚切)
古音七羊反(晋书潘岳传冲牙铮鎗慕容俊载记今之铿鎗鎗并音七将反)说文鎗从金仓声
铛
(注云俗本音当俗者谓俗书鎗字为铛也铛本音当)晋书 石季龙 载记漆瓦金铛音当 说文铛从金
当声(今此字两收于十一唐十二庚部中) (第 12b 页)
(临事勃乱史弼传二弟阶宠终用勃慢文苑传祢衡勃虐无礼三国志注孙皓遗群臣书政教凶勃晋书)
(刘元海载记董卓因之肆其猖勃 石季龙 载记韬凶竖勃逆慕容炜载记公醉乎何言之勃也皇甫真传)
(揆其奸心凶勃未己苻生载记此儿狂勃慕容垂载记因 (第 40a 页)
(刘元海载记董卓因之肆其猖勃 石季龙 载记韬凶竖勃逆慕容炜载记公醉乎何言之勃也皇甫真传)
(揆其奸心凶勃未己苻生载记此儿狂勃慕容垂载记因 (第 40a 页)
(临事勃乱史弼传二弟阶宠终用勃慢文苑传祢衡勃虐无礼三国志注孙皓遗群臣书政教凶勃晋书)
(刘元海载记董卓因之肆其猖勃 石季龙 载记韬凶竖勃逆慕容炜载记公醉乎何言之勃也皇甫真传)
(揆其奸心凶勃未己苻生载记此儿狂勃慕容垂载记因 …… (第 43a 页)
(诞育俊乂才雄九奥德钟王懿应运继期显微阐昩特恢大猷雍化熙世昊天不吊奄忽零坠)登遐颂
见蔚字下 夏侯湛抵疑见蔚字下(挚虞悯骚盖明哲之处身固度时以进退泰则摅志于宇宙否则)
(澄神于幽昩摛之莫究其外函之罔识其内顺阴阳以潜跃岂凝滞于一概)宋谢灵运 武帝 诔弘危济
(险弭难释殆虎骑鹜隰舟师涨海倾穴寻巢穷幽测昩)慧远法师诔乃修什公宗望交泰乃延禅众亲 (第 55b 页)
(刘元海载记董卓因之肆其猖勃 石季龙 载记韬凶竖勃逆慕容炜载记公醉乎何言之勃也皇甫真传)
(揆其奸心凶勃未己苻生载记此儿狂勃慕容垂载记因 …… (第 43a 页)
(诞育俊乂才雄九奥德钟王懿应运继期显微阐昩特恢大猷雍化熙世昊天不吊奄忽零坠)登遐颂
见蔚字下 夏侯湛抵疑见蔚字下(挚虞悯骚盖明哲之处身固度时以进退泰则摅志于宇宙否则)
(澄神于幽昩摛之莫究其外函之罔识其内顺阴阳以潜跃岂凝滞于一概)宋谢灵运 武帝 诔弘危济
(险弭难释殆虎骑鹜隰舟师涨海倾穴寻巢穷幽测昩)慧远法师诔乃修什公宗望交泰乃延禅众亲 (第 55b 页)
丹阳六十)䛬䛌(詜䛬言不节说文曰往来)
(言也一曰小儿未能正言也一曰祝也)咷(号咷)桃(果木名邺中记 石虎 苑中有句鼻桃重二斤又姓何)
(氏姓苑云今西阳人后赵石勒将有桃豹)梼(春秋传云梼杌杜预曰凶顽无俦匹之皃 (第 43b 页)
(言也一曰小儿未能正言也一曰祝也)咷(号咷)桃(果木名邺中记 石虎 苑中有句鼻桃重二斤又姓何)
(氏姓苑云今西阳人后赵石勒将有桃豹)梼(春秋传云梼杌杜预曰凶顽无俦匹之皃 (第 43b 页)
为弓轸)(虫名)来一勒
(卢则切说文曰马头络衔也释名络也络其头而引之一说马辔也有衔曰勒无曰羁邺中记曰 石虎 讳勒呼)
(马勒为辔十四)肋(胁肋释名曰肋勒也所以检勒五藏也)扐(筮者著蓍指间也)仂(什一也礼祭用) (第 40b 页)
(卢则切说文曰马头络衔也释名络也络其头而引之一说马辔也有衔曰勒无曰羁邺中记曰 石虎 讳勒呼)
(马勒为辔十四)肋(胁肋释名曰肋勒也所以检勒五藏也)扐(筮者著蓍指间也)仂(什一也礼祭用) (第 40b 页)
卿字从之隶讹以为寅酉之酉而 (祝睦碑遗令从酉之字亦讹为卯相混无别) 素榇菨丨以
(席按以菨蒌为翣篓礼记檀弓设翣篓注翣篓以饰其棺释文云篓音柳集韵云篓丧车饰也或作𨋖)
唐扶颂戋丨士进按即纽字说文 (校官碑从丑他碑丑或作故纽亦作) 十月己
丨 (杨统碑三月癸丨按即丑字严发残碑□月朔) 戊申朔五日癸种氏 石虎 刻字四月五日
己丑 杨统碑立 夏承碑垂 (郭旻碑皆作) 言不丨 后不丨 庶传不
(第 78a 页)
(席按以菨蒌为翣篓礼记檀弓设翣篓注翣篓以饰其棺释文云篓音柳集韵云篓丧车饰也或作𨋖)
唐扶颂戋丨士进按即纽字说文 (校官碑从丑他碑丑或作故纽亦作) 十月己
丨 (杨统碑三月癸丨按即丑字严发残碑□月朔) 戊申朔五日癸种氏 石虎 刻字四月五日
己丑 杨统碑立 夏承碑垂 (郭旻碑皆作) 言不丨 后不丨 庶传不
(第 78a 页)
隶续云在蜀中
其文云永初七年四月三十日造焉是万岁延年益
寿郭凡十八字为三行隶续云当是寿冢中所刻
种氏 石虎 刻字 光和七年
未详所在
其文云光和七年四月五日孝子种览元博所造共
十六字
交阯刺史石羊字 (第 32a 页)
其文云永初七年四月三十日造焉是万岁延年益
寿郭凡十八字为三行隶续云当是寿冢中所刻
种氏 石虎 刻字 光和七年
未详所在
其文云光和七年四月五日孝子种览元博所造共
十六字
交阯刺史石羊字 (第 32a 页)
(逆/流)由河溯汾(汾水至汾阴/入河是逆流)疑即禹贡西南之贡道也
汉岁漕关东粟以给中都官从渭水而上初止四十
万 石武帝 增至六十万石从郑当时议发卒引渭穿
渠以漕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里溉民田万顷
(于慎行曰汉漕山东粟 (第 36a 页)
汉岁漕关东粟以给中都官从渭水而上初止四十
万 石武帝 增至六十万石从郑当时议发卒引渭穿
渠以漕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里溉民田万顷
(于慎行曰汉漕山东粟 (第 36a 页)
方良则罔两读作方良矣(薛综注云方/良草泽之神)
(也/)段成式谓罔两好食亡者肝而畏虎与柏墓上树柏
立 石虎 以此说文在虫部云蝄蜽山川之精物也状如
三岁小儿赤黑色赤目长耳美发淮南王说云鲁语贾
逵注则谓罔两罔象有 (第 2a 页)
(也/)段成式谓罔两好食亡者肝而畏虎与柏墓上树柏
立 石虎 以此说文在虫部云蝄蜽山川之精物也状如
三岁小儿赤黑色赤目长耳美发淮南王说云鲁语贾
逵注则谓罔两罔象有 (第 2a 页)
(其地居太/行绝顶)三州在河南省则彰德(春秋属晋战国魏/邺地秦属邯郸汉)
(置魏郡治邺东汉徙冀州治焉曹操 石虎 慕容㒞东/魏北齐并都之唐曰相州五代置彰德军其地西泽)
(潞东大名南卫辉北/洺滋平广为天下要)卫辉( …… (第 13a 页)
氏颖达曰禹贡之贡与周礼太宰九贡不殊但周礼
分之为九耳其赋与周礼九赋全异彼赋谓口率出
钱(按古民无赋算口钱贡禹谓起自 武帝 郑樵谓起自秦孝公疏似误)杨慎曰刘贶云
井牧始于黄帝左传谓井衍沃牧皋隰也井即助法
牧即贡法孟子云五 …… (第 30a 页)
似甚轻然田赋之外有口赋(民年三岁出口钱/二十至十四而止)有算
赋(十五岁出算钱百二/十至五十六而止) 武帝 征伐四夷又增口为二
十三而更赋代钱月二千已非文景之旧矣唐因口 (第 32a 页)
(置魏郡治邺东汉徙冀州治焉曹操 石虎 慕容㒞东/魏北齐并都之唐曰相州五代置彰德军其地西泽)
(潞东大名南卫辉北/洺滋平广为天下要)卫辉( …… (第 13a 页)
氏颖达曰禹贡之贡与周礼太宰九贡不殊但周礼
分之为九耳其赋与周礼九赋全异彼赋谓口率出
钱(按古民无赋算口钱贡禹谓起自 武帝 郑樵谓起自秦孝公疏似误)杨慎曰刘贶云
井牧始于黄帝左传谓井衍沃牧皋隰也井即助法
牧即贡法孟子云五 …… (第 30a 页)
似甚轻然田赋之外有口赋(民年三岁出口钱/二十至十四而止)有算
赋(十五岁出算钱百二/十至五十六而止) 武帝 征伐四夷又增口为二
十三而更赋代钱月二千已非文景之旧矣唐因口 (第 32a 页)
河溯汾(汾水至汾阴/入河是逆流)疑即雍州之西南贡道
汉岁漕关东粟以给中都官从渭水而上初止数十
万 石武帝 增至六百万石从郑当时议𤼵卒引渭穿
渠以漕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里溉民田万顷
(于慎行曰汉漕山东 …… (第 32a 页)
暨于朔南冀之北垂远出河外犹在荒服此其所以
不可及也三代之季北狄入居河内始皇逐出之刘
项之际复为匈奴所据 武帝 开朔方复取之宋时为
西夏所据者几三百年(凡据河内外州/郡二十有二)盖其地肥饶
其人劲悍又产健马乃 …… (第 33a 页)
(西河水屈而东北流经于其地是为河曲旧唐书党/项羌在古析支之地汉西羌别种其地东距松州北)
(接吐谷泽一统志/析支水在西蕃)汉地理志朔方郡有渠搜县中部
都尉治 (武帝 纪北/𤼵渠搜)水经河自朔方东转经渠搜县故 (第 35a 页)
汉岁漕关东粟以给中都官从渭水而上初止数十
万 石武帝 增至六百万石从郑当时议𤼵卒引渭穿
渠以漕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里溉民田万顷
(于慎行曰汉漕山东 …… (第 32a 页)
暨于朔南冀之北垂远出河外犹在荒服此其所以
不可及也三代之季北狄入居河内始皇逐出之刘
项之际复为匈奴所据 武帝 开朔方复取之宋时为
西夏所据者几三百年(凡据河内外州/郡二十有二)盖其地肥饶
其人劲悍又产健马乃 …… (第 33a 页)
(西河水屈而东北流经于其地是为河曲旧唐书党/项羌在古析支之地汉西羌别种其地东距松州北)
(接吐谷泽一统志/析支水在西蕃)汉地理志朔方郡有渠搜县中部
都尉治 (武帝 纪北/𤼵渠搜)水经河自朔方东转经渠搜县故 (第 3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