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經總義類
小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太清部
寄蔡天启
杖藜缘堑复穿桥谁与高秋共寂寥伫立东岗一搔首
冷云衰草暮迢迢(刘宾客诗人道逢秋转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鹗排云上便引诗)
(情到碧霄两诗相似亦相角也余/友 杨方 子直尝哦公此诗以为奇)
绝句呈陈和叔二首(陈绎也时/为江宁守)
数椽牢落长莓苔一径墙阴斸雪开王 (第 17a 页)
杖藜缘堑复穿桥谁与高秋共寂寥伫立东岗一搔首
冷云衰草暮迢迢(刘宾客诗人道逢秋转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鹗排云上便引诗)
(情到碧霄两诗相似亦相角也余/友 杨方 子直尝哦公此诗以为奇)
绝句呈陈和叔二首(陈绎也时/为江宁守)
数椽牢落长莓苔一径墙阴斸雪开王 (第 17a 页)
帝美女)
(篇云佳丽/最关情)奁前明镜不须明(梁刘缓照镜赋欲开奁/而更饰乃当窗而取镜)合
欢无信寄 (杨方 合欢诗但愿长/无别合形一作躯)回纹织未成(臧萦绪晋/书秦州刺)
(史窦滔妻苏氏善属文苻坚时滔被徙流沙 (第 29a 页)
(篇云佳丽/最关情)奁前明镜不须明(梁刘缓照镜赋欲开奁/而更饰乃当窗而取镜)合
欢无信寄 (杨方 合欢诗但愿长/无别合形一作躯)回纹织未成(臧萦绪晋/书秦州刺)
(史窦滔妻苏氏善属文苻坚时滔被徙流沙 (第 29a 页)
山谷借喻亦当时固有此语耶
模画记姓名
项籍传书足记姓名而已
亦可应仓卒为之街南居时通铃下谒
晋羊祐传铃阁之下侍卫不过数人 杨方 传初为郡铃
下威仪
晴轩坐风凉怪我把枯笔开囊扑蠹鱼遣奴送一束洗砚
磨松煤挥洒至日没蚤年学屠龙
庄 (第 33a 页)
模画记姓名
项籍传书足记姓名而已
亦可应仓卒为之街南居时通铃下谒
晋羊祐传铃阁之下侍卫不过数人 杨方 传初为郡铃
下威仪
晴轩坐风凉怪我把枯笔开囊扑蠹鱼遣奴送一束洗砚
磨松煤挥洒至日没蚤年学屠龙
庄 (第 33a 页)
让务/光光曰无道之世不践其)
(土况尊我乎乃负石而自投泸/水颜阖不受鲁聘凿坏而遁)方同形影(玉台新咏 杨/方 合欢诗譬)
(如形追躯又/亦如影追身)结绶弹冠(汉书萧育与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禹故长安语) (第 32b 页)
(土况尊我乎乃负石而自投泸/水颜阖不受鲁聘凿坏而遁)方同形影(玉台新咏 杨/方 合欢诗譬)
(如形追躯又/亦如影追身)结绶弹冠(汉书萧育与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禹故长安语) (第 32b 页)
乎少年但知负才轻侮老辈不知寿居五
福之先纵有多才不到其地于事何益昔
杨大年与周翰朱昂同在禁掖时二公皆
已老 杨方 弱冠每轻侮二公翰大不堪因
好谓曰君莫侮我老老亦终留与君昂从
傍摇手曰莫与莫与厥后太年寿止四十
(第 011a 页)
福之先纵有多才不到其地于事何益昔
杨大年与周翰朱昂同在禁掖时二公皆
已老 杨方 弱冠每轻侮二公翰大不堪因
好谓曰君莫侮我老老亦终留与君昂从
傍摇手曰莫与莫与厥后太年寿止四十
(第 011a 页)
七八片快收拾莫
留恋音中好听吾言饯翻身跳出苦娑婆去见弥陀
金色面。
为杨居士起棺此番自怪西来急恰值 杨公回 首日
渐源曾问死与生道吾回言道不的道不的无伦匹
老汉今朝重指出以杖指棺曰寄迹阎浮稀有年而
今顿断世情 (第 0937a 页)
留恋音中好听吾言饯翻身跳出苦娑婆去见弥陀
金色面。
为杨居士起棺此番自怪西来急恰值 杨公回 首日
渐源曾问死与生道吾回言道不的道不的无伦匹
老汉今朝重指出以杖指棺曰寄迹阎浮稀有年而
今顿断世情 (第 0937a 页)
古今注》八卷,伏无忌撰。《越绝记》十六卷,子贡撰。《吴越春秋》十二卷,赵晔撰。《吴越春秋削繁》五卷, 杨方
撰。《吴越春秋》十卷,皇甫遵撰。《吴越记》六卷, 《南越志》八卷,沈氏撰。《小史》八卷, 《汉灵献二
又《五经通义》九卷, 《五经要义》五卷, 许慎《五经异义》十卷,郑元駮。 谯周《五经然否论》五卷, 杨方《
五经钩沈》十卷, 杨思《五经咨疑》八卷, 元延明《五经宗略》四十卷, 刘炫《五经正名》十二卷, 沈文 ……又《春秋前传杂语》十卷, 乐资《春秋后传》三十卷,孟仪注《周载》三十卷, 赵晔《吴越春秋》十二卷, 杨方《
吴越春秋削烦》五卷, 《吴越记》六卷, 刘向《战
国策》三十二卷, 高诱注《战国策》三十二卷, 延
国策》三十二卷, 高诱注《战国策》三十二卷, 延
》三十一卷〈晋乐资〉,《鲁后春秋》二十卷〈刘允齐〉,《吴越春秋》十三卷〈赵晔〉,《吴越春秋削繁》五卷 〈杨方〉
,《吴越春秋传》十卷〈皇甫遵〉,《吴越记》六卷,《南越志》八卷〈沈氏〉,《十二国史》四卷,《春秋时国
又《五经通义》九卷
《五经要义》五卷
许慎《五经异义》十卷,〈注〉郑元駮。
谯周《五经然否论》五卷 杨方《 五经钩沈》十卷
杨思《五经咨疑》八卷〈按隋书作周杨此作杨思未知孰是〉元延明《五经宗略》四十卷
刘炫《 ……白虎通六卷〈注〉班固等
五经异义十卷〈注〉许慎
五经然否论五卷〈注〉晋散骑常侍谯周
五经钩沉〈注〉 晋杨方
五经大义三卷〈注〉戴逵
五经咨疑八卷〈注〉周杨思
五经异同评一卷〈注〉贺玚
五经大义十卷〈注〉后周樊
《五经要义》五卷
许慎《五经异义》十卷,〈注〉郑元駮。
谯周《五经然否论》五卷 杨方《 五经钩沈》十卷
杨思《五经咨疑》八卷〈按隋书作周杨此作杨思未知孰是〉元延明《五经宗略》四十卷
刘炫《 ……白虎通六卷〈注〉班固等
五经异义十卷〈注〉许慎
五经然否论五卷〈注〉晋散骑常侍谯周
五经钩沉〈注〉 晋杨方
五经大义三卷〈注〉戴逵
五经咨疑八卷〈注〉周杨思
五经异同评一卷〈注〉贺玚
五经大义十卷〈注〉后周樊
诗 汉阙名
古诗 魏刘桢
杂诗 晋杨方
芳树 齐谢朓
芳树 梁武帝
芳树 ……畦畤,东土有素木。条柯不盈寻,一尺再三曲。隐生寘翳林,倥偬自迫束。得托芳兰苑,列植高山足。
《杂诗》 晋·杨方
南邻有奇树,承春挺素华。丰翘被长条,绿叶蔽朱柯。因风吐微音,芳气入紫霞。我心羡此木,愿徙著予家。夕得
古诗 魏刘桢
杂诗 晋杨方
芳树 齐谢朓
芳树 梁武帝
芳树 ……畦畤,东土有素木。条柯不盈寻,一尺再三曲。隐生寘翳林,倥偬自迫束。得托芳兰苑,列植高山足。
《杂诗》 晋·杨方
南邻有奇树,承春挺素华。丰翘被长条,绿叶蔽朱柯。因风吐微音,芳气入紫霞。我心羡此木,愿徙著予家。夕得
扣,跳脱致契,阔佩玉结恩情,自以为志,而期于山隅,山阳山西山北终而不答。乃自伤悔焉。
《合欢诗》
右 晋杨方 所作也。妇人言虎啸风起,龙跃云浮,磁石引针,阳燧致火,皆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情与君亦犹形影宫商之 ……若臂环致拳,拳指环致,殷勤耳珠致区区香囊致扣扣,跳脱致问,佩玉结恩,皆妇人叙志之词也。
《合欢诗》 晋杨方 所作,食共并根穗,饮共连理杯,衣同双丝绡,寝共无缝裯,坐必接膝,行必携手,如鸟同心,如鱼比目,利断金
《合欢诗》
右 晋杨方 所作也。妇人言虎啸风起,龙跃云浮,磁石引针,阳燧致火,皆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情与君亦犹形影宫商之 ……若臂环致拳,拳指环致,殷勤耳珠致区区香囊致扣扣,跳脱致问,佩玉结恩,皆妇人叙志之词也。
《合欢诗》 晋杨方 所作,食共并根穗,饮共连理杯,衣同双丝绡,寝共无缝裯,坐必接膝,行必携手,如鸟同心,如鱼比目,利断金
《今日乐相乐》
《苦乐相倚曲》 唐元稹作,言人情不常,恩宠反覆,专引班姬赵飞燕事为言。
《合欢诗》 晋杨方 所作,妇人也。其诗言我情与君犹形影不相离,愿食共并根穗,饮共连理杯,衣同双丝绢,寝共无缝裯,坐必接膝
《苦乐相倚曲》 唐元稹作,言人情不常,恩宠反覆,专引班姬赵飞燕事为言。
《合欢诗》 晋杨方 所作,妇人也。其诗言我情与君犹形影不相离,愿食共并根穗,饮共连理杯,衣同双丝绢,寝共无缝裯,坐必接膝
跳脱致契阔,佩玉结恩情。自以为志,而期于山隅、山阳、山西、山北,终而不答,乃自伤悔焉。
合欢诗
右 晋杨方 所作也。妇人言:虎啸风起,龙跃云浮。磁石引针,阳燧致火。皆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情与君,亦犹形影,
合欢诗
右 晋杨方 所作也。妇人言:虎啸风起,龙跃云浮。磁石引针,阳燧致火。皆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情与君,亦犹形影,
生作宴乐 今日乐相乐
苦乐相倚曲 唐元稹作,言人情不常,恩宠反覆。专引班姬、赵飞燕事为言。
合欢诗 晋杨方 所作,妇人也。其诗言:我情与君,犹形影不相离。愿食共并根穗,饮共连理杯。衣同双丝绢,寝共无缝裯。坐必
苦乐相倚曲 唐元稹作,言人情不常,恩宠反覆。专引班姬、赵飞燕事为言。
合欢诗 晋杨方 所作,妇人也。其诗言:我情与君,犹形影不相离。愿食共并根穗,饮共连理杯。衣同双丝绢,寝共无缝裯。坐必
濩,冲响郁清危。春风摇蕙草,秋月满方池。是时别鹤叫,侵淫客泪垂。潘正叔尼有琴,题曰:抱寝。八分书。 杨公回方
有琴,刻云:东安造。
沈玩琴曰:霜霄铁马。
横阳令贺韬,得吹台之桐,为琴二,一曰啸鱼,一曰恒寿。
张
沈玩琴曰:霜霄铁马。
横阳令贺韬,得吹台之桐,为琴二,一曰啸鱼,一曰恒寿。
张
世。 应詹镇南大将军刘弘。詹之祖舅也。请为长史谓之曰。君器识弘深。后当代老子于荆南矣乃委之以军政。 杨方
字公回。少好学。有异才。初为郡。铃下威仪公事之暇辄读五经。乡邑未之知内史诸葛恢见而奇之。待以门人之礼
不敌,众散,并为虏所杀。虏又攻熙祚,熙祚所领悉北府精兵,幢主李灌率厉将士,杀贼甚多。队主周胤之、外监 杨方
生又率射贼,贼垂退,会熙祚被创死,军遂散乱。其日质案兵不敢救,故三营一时覆没。初,仇池之平也,以崇之
监护。皇太子追送近途,望船流涕。
循少玩篇籍,善属文,博览众书,尤精礼传。雅有知人之鉴,拔同郡 杨方 于卑陋,卒成名于世。子隰,康帝时官至临海太守。 杨方
杨方, 字公回。少好学,有异才。初为郡铃下威仪,公事之暇,辄读《五经》,乡邑未之知。内史诸葛恢见而奇之,待以
循少玩篇籍,善属文,博览众书,尤精礼传。雅有知人之鉴,拔同郡 杨方 于卑陋,卒成名于世。子隰,康帝时官至临海太守。 杨方
杨方, 字公回。少好学,有异才。初为郡铃下威仪,公事之暇,辄读《五经》,乡邑未之知。内史诸葛恢见而奇之,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