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李汉膺” 相关资源

別集類
接宾客御婢仆。节财用监农务。淡饮食称衣服。甲寅讲学于县斋。时赵韶亭性教为县宰。集一境士子。请公主训。 是岁与
李敬庵在穆讨中庸鸢鱼主理鬼神主气之说。乙卯候柳先生于智岛。时柳先生以 景慕宫典礼疏事遭谴。公与金翊东 …… (第 646H 页)
宠眷方隆而不能待。亲年朝暮而养未毕。最可惜也。固何暇胪列其疏节细行哉。
训鍊院正金公行状
公讳应春字 信汝
号敬庵。金氏庆州人。新罗敬顺王第四子侍郎讳殷说之后也。曾祖世绩万户。事载东京志。祖柱县监,祢汉参奉。 …… (第 651L 页)
所以不辞矢石者。赴 君急也。朝廷今无事。当复修初服。返新院旧里。展拜先垄。收拾馀庄。就将岩山筑书室。 榜之
曰敬庵。日衬经史。口不言平吴之功。庚子柳川韩公浚谦按本道。以公义劳闻于朝。 特授训鍊院奉事。寻迁主簿 …… (第 652H 页)
公议泯湮。祭社之仪靡遑于乡里。加之以郁攸为灾。乱中日记閒居著述。无复见其万一。多士之所共惜 也。
惟敬庵记一篇在古纸中。有以想晚年自修之实也。九世孙永泽搜勋帖三度录券一部及官教户籍。参以父老所诵。家 (第 652L 页)
   处士权公墓表
   处士李公墓表
   李处士墓表
 墓志
   恭人金氏圹志
   族女崔恭人墓志    敬
庵李公墓志铭(并序)
响山文集别集卷之五
 墓碣铭
   茅窝田公墓碣铭(并序)
   处士李公墓碣
之数。岁次推步之法。莫不铺算条解。求合乎先儒定论。时则同乡有定轩李公秉拂座深。公每就而质疑。多蒙奖与 。又与
李敬庵在穆志同气孚。丽泽相资。其发难之际。见处或有参差则必十反不斁。究极至当而终又犁然相合也。丁卯丁 …… (第 655H 页)
摄主先祀。凡所干当。殆无宁息之日。而案上犹储经传心近等书。阶前列植松菊梅竹。萧然自适。无一毫尘杂之想 。季氏敬
庵汉膺读书过苦或生病。又不理生业。家常屡空。每方便扶持之。虽松葛芋栗。苟可以救饥则无所不分。忠简公宗 (第 660L 页)
味不先入口。手书常棣诗八章揭于壁。以寓其无穷之情焉。晚岁移筑于鹤山之阴。因以自号。作卜居吟以示志。与 李敬庵
在穆,崔惺庵世鹤为莫逆交。往复切磋。资益甚多。时又就质于定轩李公钟祥。屡以该博诩之。静坐一室。俯读仰 (第 686L 页)
。凡理气四七之说。太极动静之机。皆推究到底。各极其趣。今观于谩录可知也。又抄录百家书。纸堆溢于案。与 敬庵李公
在穆,西山金公兴洛。往复切磋。有资警之益。又从东林,万山诸公随疑禀订。归于至当而后已。尝以为通考一书 …… (第 727H 页)
径来要者。公曰得失命也。何可以侥倖得之耶。既归日与二弟讨论名理。商确文字。除疾病宾客外。未尝废也。闻 敬庵李公汉膺
设讲于清凉。即往从之。讲质所疑。又与李肯庵敦禹,李左海秀荣,金西山兴洛倾心相与。书牍往复。无虚岁。左 (第 732L 页)
日侍先公侧。讲质经史子集。至阴阳星历河图律吕之类。皆究索到底。甲辰中司马。庚戌赴清凉讲会。问对精详。 敬庵李公汉膺
深许之。尝奖率后辈。日与村秀。反覆论辨。随才而成就。此其学行之笃也。九岁丧母夫人。哀慕不辍。见等辈之 (第 132H 页)
之道。即此数语。可见其笃信之志密切之工。盖非俗儒能言之士所能及也。是以晶山权公载大曰无谄儒曲士状。
敬庵李
公汉膺曰笃实君子。复角姜公曰温而有谨严底样。宽而有耿介底意。不诡随于人。不标揭于时。噫吾党数君子不为 (第 189L 页)
   祭文[李敦荣]
   祭文[金熽]
   祭文
   祭文[再从弟冕奎]
   祭文[崔云璜]
   挽词 李汉膺
   挽词[柳衡镇]
   挽词[金骐献]
   挽词[权载铨]
   挽词[三从弟命奎]
  
决江河而下。其精光昭回。灿然如引星辰而上。而此特其馀事耳。所与从颂。俱是当世长德。如李临渊,成果斋, 李敬庵汉膺,
成尚书遂默诸公。或以渊源契好。或以乡党先进。折辈行讲磨道义。家学之传。固有所自。而向上之工。晚益亲切 …… (第 195H 页)
叙话曰。我欲自今复作一初。故为此了册需。以备儿蒙故态。谭者传以为美事。所与游如李临渊,成果斋,李敬庵 汉膺,
成尚书遂默。皆一时长德。而屈辈行乐与之交好。呜呼。府君之高才粹质。宏器卓识。得之天赋者厚。而生长诗礼 …… (第 200L 页)
。葬负穴临。荒原草宿。秋露湛湛。祥期奄届。枕泪淋淋。借喉一哭。抚㫰伤今。灵如有知。庶几顾歆。
挽词 李汉膺
天资已迈伦。擩染又殊人。惟玆慥慥业。本立自肫肫。博洽知无畔。酬资不独珍。顾惟愚且老。来往尊堂亲。 (第 206H 页)
   与赵奎应(星复)
   答赵奎应
   与赵奎应
   答赵奎应
   答赵奎应
   答赵奎应
   与 李仲模(汉膺)
   答李仲模
   答金大兢(在恭)
   与李深父(汇浚)
   答李深父(汇浚)
   答金   与赵奎应(星复)
   答赵奎应
   与赵奎应
   答赵奎应
   答赵奎应
   答赵奎应
   与李仲模 (汉膺)
   答 李仲模
   答金大兢(在恭)
   与李深父(汇浚)
   答李深父(汇浚)
   答金进吾(迈铢)问目 ……   挽词[李秉远]
   挽词[李羲发]
   挽词[权载钰]
   挽词[朴时源]
   挽词 李汉膺
   挽词[族孙泰重]
   祭文[李秉远]
   祭文[柳鼎文]
   祭文[柳致明]
  
筇屧閒来往。独夜诗篇细检删。文到工时潜结搆。此心难与活输般。与之一噱。兼此远投。亦与稚重一噱也。
李仲模(汉膺)
往者数日剧话。诚浮世奇特事。未有一话一行可以追记而持循者。吾辈平居。每说盍簪之难。而其相会。又如此 (第 349L 页)
来往。独夜诗篇细检删。文到工时潜结搆。此心难与活输般。与之一噱。兼此远投。亦与稚重一噱也。
与李仲模 (汉膺)
往者数日剧话。诚浮世奇特事。未有一话一行可以追记而持循者。吾辈平居。每说盍簪之难。而其相会。又如此 …… (第 349L 页)
渊壮瀑。仙游绝胜。岐山黄方之秀而窈者。靡不恣意探历。涤尽荤血。而恨不置吾 仲模,
伯黄于其间也。雪窗晴旭。怀想日新。伏惟玩经乐道。怡然自适。而又有林馆道人左右提挈。想复不寂寥矣。顾此 …… (第 350H 页)
。谨当依以诵说。而鄙滞之见。无由濯旧。玆复以往复于慎可者。别纸誊呈。如更未契。幸一一剖教之如何。
李仲模
腊月书。纵横数百言。错落收放。迭出奇变。使人心眩目掉。三四读尚不能晓。欲握笔作答者屡矣。而茫然不得其 (第 350H 页)
间三不朽。肯教消烂劫灰尘。
濂亭霁月凤楼樽。芳躅依依一梦痕。岁暮晨星无限痛。病眸垂泪独销魂。
挽词 李汉膺
夙抱瑚琏器。符彩焕且瑟。名誉压伦曹。绪业来忠烈。应籁长其鸣。天门登白雪。金马与玉堂。高步谁能遏。 (第 425H 页)
   周王洞口。吟示权通彦(衕),徐善膺(元模),元膺(允模)
   山中偶成长篇。呈徐迈野(活)丈。
   次徐丈(洛)南溪草堂韵
   题南湖亭壁
   奉柬 李仲模(汉膺)
。兼致意鹿门隐者(汉中)
   临川秋夜。听金圣必(文寿)洞箫。
   高山月夜。与姜松西擎厦(橒   山中偶成长篇。呈徐迈野(活)丈。
   次徐丈(洛)南溪草堂韵
   题南湖亭壁
   奉柬李仲模 (汉膺)
。兼致意鹿门隐者(汉中)
   临川秋夜。听金圣必(文寿)洞箫。
   高山月夜。与姜松西擎厦(橒 ……   己丑九月小望。携常变通考至高山。会湖上棣丈校勘。好古兄有作走次。
   高山水月歌
   挽族兄(宪文)
   挽裴槐潭(相说○改葬时)
   由桥客中。 李仲模
步屧见访。以一绝奉谢。
   浮浦途中。有怀琴继闻(诗述)
   挽族叔(韶休○二首)
   伏次 ……   与李慎可(丁酉)
   与李慎可
   答金正传(道寿○戊戌)
   答金禹瑞(镇龟○乙未)
   答 李仲模(丁酉)
   与金稚成(宪运○丁酉)
   答朴择叟(冕中)仲吉(在中○甲戌)
   答朴择叟(己卯)
 
一回吟。
题南湖亭壁
南湖彼一方。凄凄春草青。不见南湖子。但见南湖亭。宵萤不识恨。低拂旧书扃。
奉柬 李仲模(汉膺)
。兼致意鹿门隐者(汉中)
年来离索抱秋悲。落木声中有所思。百里还同今夜永。一灯青荧是心期。
幽居近 (第 410L 页)

题南湖亭壁
南湖彼一方。凄凄春草青。不见南湖子。但见南湖亭。宵萤不识恨。低拂旧书扃。
奉柬李仲模 (汉膺)
。兼致意鹿门隐者(汉中)
年来离索抱秋悲。落木声中有所思。百里还同今夜永。一灯青荧是心期。
幽居近 …… (第 410L 页)
    槐潭子生而嗜学。初于象数。中于性命。槩其自得者多。而就正于师门方未已。惜乎。独不见其为之终也。槐潭子有书三卷行于世。不佞读之。辄慕之如古人。闻其下缅有日。亦未克赴。于乎。不佞晚生。终失斯人矣。为寓四十字。以示拚和诸君子。
痛哭槐潭子。新阡若个边。假饶今始葬。才及古稀年。湖上渊源大。人间糟粕传。晚生无限泪。洒向朔风前。
由桥客中。 李仲模
步屧见访。以一绝奉谢。 (第 417H 页)
示其一二段。以相开发。亦及人之一事也。龟应未能别作书。然此意则同。此纸不妨与渠看耶。渐热惟加护。
李仲模(丁酉)
往岁伏领赫蹄先辱。顾以哭子悲伤。无复人事。迄负积年拖欠。寻常累坠。徒尔自讼。寒蝉正希。坐驰更切。每 (第 461L 页)
   [上果斋成先生]
   [上果斋成先生]
   [上果斋成先生]
   上东园金公
   [上东园金公]
   与 李敬庵(汉膺)
   与李明窝(致桢)
   答赵弼汝
   [答赵弼汝]
   [答赵弼汝]
   [答赵弼汝  [上果斋成先生]
   [上果斋成先生]
   上东园金公
   [上东园金公]
   与李敬庵 (汉膺)
   与李明窝(致桢)
   答赵弼汝
   [答赵弼汝]
   [答赵弼汝]
   [答赵弼汝
略不少衰。深用仰贺。但罪蛰垩庐。久违门墙。惭生于心。岂须臾废也。敢冀匙箸加卫。克膺难老。(乙巳)
李敬庵(汉膺)
拜违经年。慕德倍品。伏惟养德体候神护。命奎。平生至愚极陋。事事做不得。只有简策工夫尚属自己。而浸益 (第 262H 页)
衰。深用仰贺。但罪蛰垩庐。久违门墙。惭生于心。岂须臾废也。敢冀匙箸加卫。克膺难老。(乙巳)
与李敬庵 (汉膺)
拜违经年。慕德倍品。伏惟养德体候神护。命奎。平生至愚极陋。事事做不得。只有简策工夫尚属自己。而浸益 (第 262H 页)
。先生之道欤。有水源远。先生之志欤。大道既箕。淳风日漓。靡先生。吾谁与归。所与往还游从。赵鹤坡星复, 李敬庵汉膺,
李明窝致桢,柳处士衡镇若而人。是尽当世博雅君子也。并待以畏友。壬子。始登荐剡。府君蹙然以悒曰。守道山 (第 396L 页)
质。薰袭陶镕。固异于人。而门下诸公往来请业。殆无虚日。退而私必公与同处。拓庵金公道和,西山金公兴洛, 敬庵李公
在穆。尤其志孚而情到也。凡所闻于师席者。必讲磨磋切。甚有丽泽之益。而时我门贤林立。东林函席。事之如师 …… (第 621H 页)
。凡理气四七之说。太极动静之机。皆推究到底。各极其趣。今观于谩录可知也。又抄录百家书。纸堆溢于案。与 敬庵李公
在穆,西山金公兴洛往复切磋。有资警之益。又从东林,万山诸公随疑禀订。归于至当而后已。尝以为通考一书。 (第 622L 页)
也。余自小少相然诺。得公一言之砭。藏在心肺四十年。今老弊。尚无闻。读公附录中坪门旧游。如柳万山致俨, 李敬庵
在穆。居然已往迹矣。今又临公之文。铭公之碑。终见吾道之翳而不振。古人曰。碑者。悲也。呜呼。其可悲也。 (第 707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