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樂類
書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別集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目錄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術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續道藏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隋释智果书(旧列卷五第/十一今移)
梁武帝评书从汉末至梁有卅四人王僧虔书犹如扬
州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气
王子敬书如河朔少年皆充悦举体沓拖而不可耐羊
欣书似婢作夫人不堪位置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阮
研书如贵胄失品次不复排突英贤王仪同书如 晋安
帝 非不处尊位而都无神明殷均书如高丽人抗浪乃
不有意气而姿颜自乏精味徐淮南书如南岗士大夫
徒尚风轨然不寒 (第 2b 页)
梁武帝评书从汉末至梁有卅四人王僧虔书犹如扬
州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气
王子敬书如河朔少年皆充悦举体沓拖而不可耐羊
欣书似婢作夫人不堪位置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阮
研书如贵胄失品次不复排突英贤王仪同书如 晋安
帝 非不处尊位而都无神明殷均书如高丽人抗浪乃
不有意气而姿颜自乏精味徐淮南书如南岗士大夫
徒尚风轨然不寒 (第 2b 页)
(号得右军骨借誉/浮其实亦不至尔)
梁武帝(当是袁昂评今作武帝者/岂下脱敕袁昂三字耶)评书从汉末至梁有
卅四人王僧虔书犹如扬州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
奕奕皆有一种风气
王子敬(大观少/一波)书如河朔少年皆充悦举体沓拖而不
可耐羊欣书似婢作夫人不堪位置而举止羞涩终不
似真阮研书如贵胄失品次不复排突英贤王仪同书
如 晋安帝 非不处(潘本右有补痕有锭纹/顾本有补痕未下锭)尊位而都无
神明殷(大观少/一波)均书如高丽人抗浪乃不 (第 5b 页)
梁武帝(当是袁昂评今作武帝者/岂下脱敕袁昂三字耶)评书从汉末至梁有
卅四人王僧虔书犹如扬州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
奕奕皆有一种风气
王子敬(大观少/一波)书如河朔少年皆充悦举体沓拖而不
可耐羊欣书似婢作夫人不堪位置而举止羞涩终不
似真阮研书如贵胄失品次不复排突英贤王仪同书
如 晋安帝 非不处(潘本右有补痕有锭纹/顾本有补痕未下锭)尊位而都无
神明殷(大观少/一波)均书如高丽人抗浪乃不 (第 5b 页)
安及简文见废侯景矫诏奉欢子栋即帝位栋方与
妃张氏锄葵而法驾奄至惊不知所为泣而升辇未
几改号天正加昭明太子为昭明皇帝安王为 安皇
帝 或曰后梁岳阳王察称帝江陵时所上尊号察盖
昭明帝三子也臣于魏魏屯兵江陵守之傅岿琮二
主至陈后主祯明 (第 53b 页)
妃张氏锄葵而法驾奄至惊不知所为泣而升辇未
几改号天正加昭明太子为昭明皇帝安王为 安皇
帝 或曰后梁岳阳王察称帝江陵时所上尊号察盖
昭明帝三子也臣于魏魏屯兵江陵守之傅岿琮二
主至陈后主祯明 (第 53b 页)
年至是为北凉沮渠蒙逊诱。与战殺之。西凉亡。
(【歆】世纪。作欲。【为】去声。【西凉亡】右西凉李皓/自 晋安帝 隆安三年僭号。至是二世。合二十二年。)○宋主在位三年。改元者
一。曰永初。殂。太子立。是为废帝荥阳王 …… (第 033a 页)
号。至是二世。/合二十八年。)○魏伐凉。姑臧溃。牧犍降。后被殺。北凉亡。(右北凉/沮渠蒙)
(逊。自 晋安帝 隆安五年僭/号。至是二世。合三十四年。)○魏殺其司徒崔浩。浩自明元时。已为谋 (第 035a 页)
(【歆】世纪。作欲。【为】去声。【西凉亡】右西凉李皓/自 晋安帝 隆安三年僭号。至是二世。合二十二年。)○宋主在位三年。改元者
一。曰永初。殂。太子立。是为废帝荥阳王 …… (第 033a 页)
号。至是二世。/合二十八年。)○魏伐凉。姑臧溃。牧犍降。后被殺。北凉亡。(右北凉/沮渠蒙)
(逊。自 晋安帝 隆安五年僭/号。至是二世。合三十四年。)○魏殺其司徒崔浩。浩自明元时。已为谋 (第 035a 页)
晋人好言老庄
魏阮籍达庄论曰天道贵顺地道贵静圣人修之以建
其名吉凶有分是非有经务利高势恶死重生故天下
安而大功成也今庄子周乃齐祸福而一死生以天地
为一物以万类为一指无乃缴惑以失真而自以为诚
者也
殷仲堪精覈玄论人谓莫不研究殷乃叹曰使我解四
本谈不翅尔(周祗隆安记曰仲堪/好学而有理思也)
殷仲堪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 (晋安帝 纪/曰仲堪有)
(思理能/清言)
庾子嵩读庄子开卷一尺许便放去曰了不异人意
(晋阳秋曰庾敱字子嵩颖川 (第 8a 页)
魏阮籍达庄论曰天道贵顺地道贵静圣人修之以建
其名吉凶有分是非有经务利高势恶死重生故天下
安而大功成也今庄子周乃齐祸福而一死生以天地
为一物以万类为一指无乃缴惑以失真而自以为诚
者也
殷仲堪精覈玄论人谓莫不研究殷乃叹曰使我解四
本谈不翅尔(周祗隆安记曰仲堪/好学而有理思也)
殷仲堪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 (晋安帝 纪/曰仲堪有)
(思理能/清言)
庾子嵩读庄子开卷一尺许便放去曰了不异人意
(晋阳秋曰庾敱字子嵩颖川 (第 8a 页)
沓拖而不可耐羊欣书似婢作夫人不堪位置
而举止羞涩终不以真阮研书如贵胄失品次
不复排哭英贤王仪同书如 晋安帝 非不处尊
位而都无神明殷均书如高丽人抗浪乃不有
意气而姿颜自足精味徐淮南书如南冈士大
(第 5b 页)
而举止羞涩终不以真阮研书如贵胄失品次
不复排哭英贤王仪同书如 晋安帝 非不处尊
位而都无神明殷均书如高丽人抗浪乃不有
意气而姿颜自足精味徐淮南书如南冈士大
(第 5b 页)
咸和九年四月甲寅甘露降钱塘县右乡康巷之
柳间
白䳒见
咸和九年五月癸酉白䳒见于钱塘内史虞潭以
献
临平湖水赤
晋安帝 元兴五年十月钱塘临平湖水赤
野稻生
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盐官县野稻自生三十许 (第 7a 页)
柳间
白䳒见
咸和九年五月癸酉白䳒见于钱塘内史虞潭以
献
临平湖水赤
晋安帝 元兴五年十月钱塘临平湖水赤
野稻生
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盐官县野稻自生三十许 (第 7a 页)
北旧志在今州西北八十里泇口社亦名良城)
宿预故城(在宿迁县东南本春秋时宋人迁宿之/地汉为𡴴犹县 晋安帝 改名后魏置南)
(徐州太和二十三年南徐州刺史沈陵率宿预之/众奔齐因废为镇梁天蓝八年改置东徐州太清) (第 43a 页)
宿预故城(在宿迁县东南本春秋时宋人迁宿之/地汉为𡴴犹县 晋安帝 改名后魏置南)
(徐州太和二十三年南徐州刺史沈陵率宿预之/众奔齐因废为镇梁天蓝八年改置东徐州太清) (第 43a 页)
流县/界三十里西南至宿松县界三十里东北至怀宁)
(县界六十里西北至太湖县界七十里汉晚县地/晋置大雷戍 东晋安帝 置新冶县属晋熙郡宋齐)
(梁因之陈置大雷郡隋开皇初郡废十一年改县/曰义乡十八年又改曰望江属同安郡唐武 …… (第 34b 页)
城故城(在潜山县北唐武德五年析怀宁县置七/年省寰宇记在怀宁县北七十里古龙鸣)
(城内其城北齐天统三年行台右丞卢潜屯兵所/筑于时龙鸣城内潜以为不祥移军在外因号龙)
(鸣/城)皖阳故城(在潜山县北唐武德五年析怀宁县/置七年省寰宇记在怀宁县北二十)
(二里皖水/之北故名)怀宁旧城(即今潜山县治汉置皖县属/庐江郡后汉书马援传李广)
(等聚会徒党攻没皖城使援击破之三国吴志孙/策传注袁术死术女婿黄猗等就刘勋于皖城策)
(自与周瑜袭皖城即克之表用李术为庐江太守/守皖又孙权传建安十八年曹操恐江滨郡县为)
(权所略徵令内移江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十九年权征皖城克之获庐江太守朱光又赤乌)
(六年司马宣王率军入舒诸葛恪自皖迁于柴桑/宋书州郡志晋熙太守领县怀宁令 晋安帝 立旧) …… (第 51a 页)
西明龙涌事祖/母以孝闻嘉靖中诏树慈)
(顺坊于其/里故名)昭贤里(在望江县北八里唐孝子徐仲/源所居也 德宗 敕里曰昭贤乡)
(曰孝感又敕于其母墓旁筑孝/义墩白华轩今轩废墩尚存)射蛟台(在桐城县/东南枞阳) (第 52b 页)
(县界六十里西北至太湖县界七十里汉晚县地/晋置大雷戍 东晋安帝 置新冶县属晋熙郡宋齐)
(梁因之陈置大雷郡隋开皇初郡废十一年改县/曰义乡十八年又改曰望江属同安郡唐武 …… (第 34b 页)
城故城(在潜山县北唐武德五年析怀宁县置七/年省寰宇记在怀宁县北七十里古龙鸣)
(城内其城北齐天统三年行台右丞卢潜屯兵所/筑于时龙鸣城内潜以为不祥移军在外因号龙)
(鸣/城)皖阳故城(在潜山县北唐武德五年析怀宁县/置七年省寰宇记在怀宁县北二十)
(二里皖水/之北故名)怀宁旧城(即今潜山县治汉置皖县属/庐江郡后汉书马援传李广)
(等聚会徒党攻没皖城使援击破之三国吴志孙/策传注袁术死术女婿黄猗等就刘勋于皖城策)
(自与周瑜袭皖城即克之表用李术为庐江太守/守皖又孙权传建安十八年曹操恐江滨郡县为)
(权所略徵令内移江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十九年权征皖城克之获庐江太守朱光又赤乌)
(六年司马宣王率军入舒诸葛恪自皖迁于柴桑/宋书州郡志晋熙太守领县怀宁令 晋安帝 立旧) …… (第 51a 页)
西明龙涌事祖/母以孝闻嘉靖中诏树慈)
(顺坊于其/里故名)昭贤里(在望江县北八里唐孝子徐仲/源所居也 德宗 敕里曰昭贤乡)
(曰孝感又敕于其母墓旁筑孝/义墩白华轩今轩废墩尚存)射蛟台(在桐城县/东南枞阳) (第 52b 页)
历三纪真千载盛美也)
(及卒颜延之欲为作诔自/怅笔短不足书美竞不就)王韶之(裕之从祖弟家/贫好学私撰 晋)
(安帝 阳秋及成时人谓宜居史职即除著作佐郎/使续后事辞论可观武帝时迁黄门侍郎少帝即)
(位出为吴郡太守徙/吴 (第 10b 页)
(及卒颜延之欲为作诔自/怅笔短不足书美竞不就)王韶之(裕之从祖弟家/贫好学私撰 晋)
(安帝 阳秋及成时人谓宜居史职即除著作佐郎/使续后事辞论可观武帝时迁黄门侍郎少帝即)
(位出为吴郡太守徙/吴 (第 10b 页)
荆门直隶州(在湖北省治西北六百里东西距二百/九十里南北距三百四十里东至安陆)
(府钟祥县界八十里西至宜昌府东湖县界二百/一十里南至荆州府江陵县界一百六十里北至)
(襄阳府宜城县界一百八十里东南至安陆府潜/江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荆州府宜都县界一)
(百五十里东北至安陆府钟祥县治九十里西北/至襄阳府南漳县治三百里自州治至/京帅三)
(千二/百里)
︹分野︺天文翼轸分野鹑尾之次
︹建置沿革︺禹贡荆州之域汉置编县属南郡后汉因
之 晋安帝 分置长宁县并置长宁郡宋明帝改郡
曰永宁属荆州齐置北新阳郡以长宁县属焉后 …… (第 56b 页)
︹古迹︺绿麻故城(在荆门州东南一百四十里西魏置/隋改名章山唐初省隋书地理志竟)
(陵郡章山西魏置曰绿麻及立上黄郡开皇七年/郡废大业初县改名焉舆地纪胜图经云西魏平)
(汉东立基州及章山郡在汉水之东隋废更以绿/麻为章山在汉水之西州志废绿麻县今为沙洋)
(镇相近有绿麻山麻/城铺皆袭绿麻旧名)编县故城(在荆门州西汉置/县晋隆安中移冶)
(而此城废寰宇记晋隆安五年立武宁郡于故编/县城/按水经注县旧城东北一百四十里自西)
(南高阳城移治许茂故城高阳城在荆/门州界许茂城在襄阳府南漳县界)长宁故城
(在荆门州西北宋书州郡志永宁太守 晋安帝 侨/立为长宁郡宋明帝以名与文帝陵同改为永宁)
(领县长宁隋书地理志南郡长林旧曰长宁县开/皇十一年省长 (第 66a 页)
(府钟祥县界八十里西至宜昌府东湖县界二百/一十里南至荆州府江陵县界一百六十里北至)
(襄阳府宜城县界一百八十里东南至安陆府潜/江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荆州府宜都县界一)
(百五十里东北至安陆府钟祥县治九十里西北/至襄阳府南漳县治三百里自州治至/京帅三)
(千二/百里)
︹分野︺天文翼轸分野鹑尾之次
︹建置沿革︺禹贡荆州之域汉置编县属南郡后汉因
之 晋安帝 分置长宁县并置长宁郡宋明帝改郡
曰永宁属荆州齐置北新阳郡以长宁县属焉后 …… (第 56b 页)
︹古迹︺绿麻故城(在荆门州东南一百四十里西魏置/隋改名章山唐初省隋书地理志竟)
(陵郡章山西魏置曰绿麻及立上黄郡开皇七年/郡废大业初县改名焉舆地纪胜图经云西魏平)
(汉东立基州及章山郡在汉水之东隋废更以绿/麻为章山在汉水之西州志废绿麻县今为沙洋)
(镇相近有绿麻山麻/城铺皆袭绿麻旧名)编县故城(在荆门州西汉置/县晋隆安中移冶)
(而此城废寰宇记晋隆安五年立武宁郡于故编/县城/按水经注县旧城东北一百四十里自西)
(南高阳城移治许茂故城高阳城在荆/门州界许茂城在襄阳府南漳县界)长宁故城
(在荆门州西北宋书州郡志永宁太守 晋安帝 侨/立为长宁郡宋明帝以名与文帝陵同改为永宁)
(领县长宁隋书地理志南郡长林旧曰长宁县开/皇十一年省长 (第 66a 页)
平羌废县(在乐山县北四十里隋书地理志眉山/郡平羌后周置并置平羌郡开皇初郡)
(废元/武帝/和/置/志/平/县/羌/南/县/至/因/嘉/境/州/内/十/平/八/羌/里/水/本/为/汉/名/南/开 安/皇/ 县/四/地/年/周/改)
(周/平/理平羌/羌县大/县/业/为/十/峨/一/眉县/年夷/仍/獠/于 (第 21b 页)
(废元/武帝/和/置/志/平/县/羌/南/县/至/因/嘉/境/州/内/十/平/八/羌/里/水/本/为/汉/名/南/开 安/皇/ 县/四/地/年/周/改)
(周/平/理平羌/羌县大/县/业/为/十/峨/一/眉县/年夷/仍/獠/于 (第 21b 页)
(十里西南至乐山县界二十里东北至本州界六/十里西北至仁寿县界七十里汉犍为郡武阳县)
(地井研镇 晋安帝 侨置江阳郡亦曰西江阳郡宋/齐因之西魏置蒲亭县后省隋大业元年置井研)
(县属隆山郡唐属陵州宋属仙井监南 (第 3a 页)
(地井研镇 晋安帝 侨置江阳郡亦曰西江阳郡宋/齐因之西魏置蒲亭县后省隋大业元年置井研)
(县属隆山郡唐属陵州宋属仙井监南 (第 3a 页)